美国的社会保障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社会保障号码背后有“文章”
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国际比较之三
《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第3期作者:赵晨
美国的社会保障卡印制简单,就是一张纸质卡片,其核心是一组9位数的数字,但是这组数字的背后可不简单,它隐藏着一个庞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一个记录了几乎所有美国人社保缴纳和领取记录、工资、工作以及家庭变更等情况的巨型数据库。当事人只需说出社会保障卡号,就可进入这一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在美国任何一个州,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定点城市缴纳和领取社保,真正实现了社保的“全国通”,甚至是“全球通”。不仅如此,美国的社保号码还有“溢出”效应,由于它长期保持稳定,而且终身追踪和记载当事人的信用记录,所以成为银行和信托、警察、边检、人口统计,甚至是教育和选举机构倚赖的信息源。在世界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美国是最早在一国范围内推广社会保障号码和社保卡的联邦制大国,是一个颇为成功的典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正处于攻坚阶段,相关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标准统一、功能兼容的社会保障卡的应用,希望早日实现“一卡通”。美国社会保障号码和社保卡具有统筹早、应用广、信誉高的优点,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社保号的启动:全国一盘棋
美国的社会保障号码和社保卡是与其社保建设同步启动的,而且从一开始这个分权制国家就将该工作定在联邦层次上,全国一盘棋,统筹管理社保。20世纪30
年代,在经历了世界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罗斯福政府意识到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维持美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稳定,于是在1935年推出了《1935年社会保障法》(该法案最初名为《经济保障法案》)。1937年1月,政府开始征收社会保障税,公民也开始享受社保给付。美国政府最初只向家庭的主要工作者发放养老金,到1939年增加了遗属福利金,以及退休人员的配偶和子女的福利金。
为了有效地管理全国的社保征收工作,1936年美国政府开始发放社会保障号。建立社会保障号的目的就是记录每个人在社会保障计划中投入了多少资金,并据此
发放相应的福利金。社保管理部门需要一个终身的、唯一的标识号码来记录人们在其全部工作年限中的缴税情况,这个号码会跟随个人终身,无论他或她是搬家、换工作甚至改名字,都不应当影响到其个人的社保记录。
美国社保管理部门刚刚成立时并没有遍布全国的网络和分支机构,当时社会保障号是通过全美4.5万家地方邮局分配和发放的,其中1000多家邮局被指定为“制卡中心”,承担社会保障卡的制作。1936年11月至1937年6月,美国全国共申请了3000多万个社会保障号。其程序是:首先,社会保障署把SS-4申请表格分发给雇主,让他们报告所雇用员工的数量;接着,社会保障署把相应数量的SS-5表格发放给雇员,请他们填写。当雇员把这些表格返回到邮局和制卡中心时,社会保障署会向其分配社会保障号,并将这些号码印制在社会保障卡上。邮局把这些号码分配登记在OA-702表格上,然后送往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社保总部,与主文件汇总。
社保号的普及:缘于利益导向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崇尚自由,人口的流动和迁移是家常便饭,很多人常常会在短时间内从一个州迁往另一个州;同时随着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从一个行业转入另一个行业,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也是屡见不鲜。美国并没有一个类似我国的全国范围的个人身份证件,驾照或州颁发的身份证可以在住店、买酒、租车等日常经济活动里证明当事人身份。但更复杂的经济行为,如银行开户、纳税、社保税缴纳等都需要更详细的信用资料,这是驾照和州身份证无法提供的。身份变化带来的信用跟踪问题,是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管理的一大难题。而社保号凭借其稳定性和广泛性获得了包括税务局这样的政府机关和私人金融机构的青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
美国的社会保障计划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雇员都必须参加,随着社保覆盖面的扩展,缴纳社保税和领取保险金的人数越来越多,拥有社会保障号的人口基数不断扩大。不过,美国并没有通过法律强制将社保号作为身份证号。在社会保障卡问世的头几十年时间里,社保卡上还注明“并非用于身份识别”。美国社会保障号码变成“身份证”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或者说是美国政府采取经济而非行政手段,“诱使”民众一步步采用社会保障号作为身份证明的。因为社会保障号码从未改变过,是美国国民唯一终身使用的身份证明号码,所以许多机构,包括医院、银行以
及经纪公司发现社会保障号是相当完美的身份识别形式,于是金融机构率先要求个人在银行开户时要告知社保号,以此作为户头的口令。到1961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身份证开始使用社会保障号码,1962年美国税务局(IRS)开始采用社会保障号作为官方纳税的身份号码。
美国税务局的这一举措具有重要意义。IRS规定,任何有收入的18岁以上美国公民都必须有社会保障号,雇主要用该社会保障号向税务局报告其雇员的收入情况。税务系统和社保系统的联动也客观上向社会推广了社保号。在美国,是否为孩子申请社会保障号是完全自愿的。但是,如果打算因养育子女而要求抵免个人所得税,那就需要给孩子申请一个社会保障号。父母在医院填写出生孩子的姓名文件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医院为孩子申请社会保障号(当然,父母也可以以后直接向美国社会保障署申请)。现在如果想以子女的名义开设储蓄账户、为他们申请医疗保险或者让他们享受政府服务,都需要他们的社会保障号。所以,父母也都很积极地为子女申领社保号。现在在美国,大多数人一出生就获取了社会保障号。
在今天的美国,社会保障号码对每个人的生产和生活都有巨大影响。社保署通过社保号将每个人与其档案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全国范围的庞大的信息系统,为每一个人发放一个社会保障号码,对其进行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全过程的信息管理与服务。社保署负责办理社会保障卡,授予申请人社会保障号码,这是每个美国人和在美国居留一段时间的外籍人士都需要办理的。社保署负责保管缴纳社保的雇员和雇主的信息,它还需要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新,要从雇主那里获得新的雇员收入报告,替换原有记录,并记载入社会保障号项下。
另外,以社保号为核心的这套信息系统不仅社会保障各项目可以通用,其他社会化管理(如银行信贷、个人税收监管、国家安全监督、人才流动等)也可以应用。受美国国会的委托,社保署为许多政府项目提供社会保障号码认证,包括“国家人力资源项目”,教育部的“联邦学生援助自由申请计划”,“帮助履行美国人民投票法案”,“州儿童健康保险项目”,“退伍军人收益管理”等等。这种共享不仅节约了社会管理成本,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全社会的管理水平。
社保号的支撑:数字化和垂直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