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ppt

合集下载

第十章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ppt

第十章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ppt

• (四)婚姻挤压和婚配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现象
• 婚姻挤压是指在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群中出现的数量不平衡现象,表现
为男性相对不足或女性相对不足现象。 • 婚姻挤压最典型的状况就是在择偶的过程中,某一性别的人口供给增加,但 找不到相应的需求;或者某一性别人口需求增加,但找不到相应的供给。婚 姻挤压体现了现代婚姻制度和人口增长、性别结构变动、婚姻制度以及妇女
一意义上,中国国家、市场、家庭以及个人存在一种“网络”,具有相对性,而不
是严格的有着边界的存在,因此人们的生老病死也不是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与其 有关的“社会网络”里的事。
• 第四,有关婚姻家庭结构的性别取向 • 这一研究取向强调不同性别在家庭与工作之间有不同的选择。在现 代社会生活当中,人们劳动性质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有报酬的劳动和 无报酬的劳动,其本质是家庭和劳动场所的分离,前者多是社会的有 组织的劳动而后者多是家庭内部的劳动。在整个工业化的过程中,家
• 第一,有关婚姻稳定性的研究 • 有关婚姻稳定性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注择偶、婚姻稳定性和离婚 研究。有的学者用“阶层内婚制”来解释中国人的婚姻中同类联姻现象普遍,即人 们在择偶时遵循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一婚配模式。在社会变迁的 条件下,基于职业、教育和收入的差别使得新生的阶层等级出现,阶层多元化,同 时阶层内婚制越来越明显。还有的学者更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婚姻匹配结构趋于 相近性匹配模式,即“门当户对”,婚姻双方的个人经济条件和家庭经济地位呈高 度正相关。
• 1930年—1940年,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5.6人,1953年为4.3人,1982年 为4.36人;1990年为3.94人,2000年进一步下降到3.45人,比1990年下了 12.4%。2005年降至每户3人。生育率下降和居住安排的变化是家庭户规模 缩小的主要原因。

婚姻家庭法ppt课件

婚姻家庭法ppt课件

四、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无效婚姻,即不具有法 律效力的婚姻,是指男 女两性的结合因违反了 法律规定的结婚要件或 形式要件而不具有法律 效力的婚姻。

可撤销婚姻,是指已成 立的婚姻关系,因欠缺 婚姻合意,受胁迫的一 方当事人可向婚姻登记 机关或人民法院申请撤 销的违法结合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 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啊!
判决离婚
判决不离婚
列举性理由: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 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会怎么办?
第五讲 婚姻的效力
• 一、婚姻效力概述 • (一)婚姻效力的概念:是指男女因结婚而 产生的法律约束力 • (二)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 1、夫妻婚后享有独立的人格 • 2、夫妻权利义务平等 •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既是确定夫妻 间权利和义务的总原则,也是处理夫妻间权 利和义务纠纷的基本依据。
二、夫妻人身关系


三、 婚姻家庭法在立法体例上的发展和演变 1.诸法合体的古代婚姻家庭法 2.附属于民法的近现代婚姻家庭法 3.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法
四、婚姻家庭的历史类型 1、群婚制 2、对偶婚制 3、一夫一妻制
第二讲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 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 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婚姻法》第2条
• • • • •
第八讲 扶养
一、扶养的概念和特征 (一)扶养的概念 扶养是指扶养人对被扶养人精神上的关心、 经济上的供给和日常生活的照料、扶助的法定 义务。 扶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扶养,是指一定范围的亲属间相互 供养和扶助的法定权利义务关系。 狭义的扶养,仅指平辈亲属之间相互供养 和扶助的法定权利义务关系。

人口婚姻与家庭状况分析(人口普查分析研究)ppt课件

人口婚姻与家庭状况分析(人口普查分析研究)ppt课件


33.00 17.60
27.27 32.69 28.43 16.16 50.66 32.13
26.34 28.09 27.65 21.11 42.98 32.67
28.10 40.50 29.20 10.80 59.30 31.00
离婚人口状况分析
表6 2000年广东省15岁及以上不同性别人口的离婚状况比较 单位:% 年份 1982年 1987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城市 镇 乡村 合计 0.53 0.45 0.44 0.45 0.53 0.68 0.37 0.47 男 0.84 0.74 0.67 0.64 0.66 0.62 0.44 0.79 女 0.20 0.17 0.20 0.27 0.41 0.73 0.31 0.15
• 粗初(结)婚率 • 一般初(结)婚率 • 年龄别初(结)婚率
– 分性别分年龄别初(结)婚 率
• 粗离婚里率 • 一般离婚率 • 分年龄别离婚率
– 分性别分年龄别离婚率
• 总和结婚率
– 总和初婚率
• 婚次别结婚率 • 标准化的结婚率
• 总和离婚率 • 标准化的离婚率 • 已婚者离婚率:在婚比 例 • 再婚率 • 离婚结婚比 • 不婚率
人口婚姻与家庭状况分析(人口 普查分析研究)
主要内容
• 分析意义:
–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 单位,研究婚姻、家庭状况及其变化,对于揭 示人口再生产过程的规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 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主要内容
– 人口婚姻状况分析 – 人口家庭状况分析 – 婚姻与家庭分析的社会经济意义
全省
2000年不同地区
离婚人口状况分析
表7 2000年东省15岁及以上不同性别、年龄段人口的离婚状况比较 单位:%

第十章,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第十章,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二)家庭规模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 方面: ①家庭规模:是指由多少成员组成家庭. (大家庭,小家庭) ②家庭模式: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方 式.(一夫一妻的基本家庭,完整家庭, 破损家庭)
世界一些国家平均家庭规模
国家 平均家庭规模 (人) 中国 巴基斯坦 埃及 巴西 日本 美国 瑞典
男女平均结婚 女子平均结婚 年龄 年龄 20.0 19.7 20.2 20.3 19.1 17.7 16.8 18.7 18.5 17.4
出生率 38.9 38.1 39.8 37.2 44.1
(二)婚姻具有普遍性 进入婚龄的大多数人口迟早都会选择 结婚,终身不婚者少.
(三)离婚率相对较低
1995年中国 岁以上人口的婚姻结构 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的婚姻结构 年中国
第一节 人口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 和基本理论
一,人口的婚姻结构 (一)婚姻和婚姻制度 一 婚姻和婚姻制度 婚姻:是男女两性依一定的法律,伦理和风俗的规定 婚姻:是男女两性依一定的法律, 建立起来的夫妇关系. 建立起来的夫妇关系. 婚姻制度: 婚姻制度:是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 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
(四)家庭的发展变化
现代社会家庭的各种功能逐渐减弱,个人 现代社会家庭的各种功能逐渐减弱, 对家庭的依赖也逐渐减弱, 对家庭的依赖也逐渐减弱,由此削弱了生 育在社会和家庭中的重要性,出现了不婚, 育在社会和家庭中的重要性,出现了不婚, 自愿不生育,离婚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自愿不生育,离婚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世界范围内,单亲家庭增加. ,世界范围内,单亲家庭增加. 2,自愿不生育家庭有增加的趋势. ,自愿不生育家庭有增加的趋势.

中国人的家庭结构.ppt

中国人的家庭结构.ppt

自由万岁
50%
40% 50%
30%
20%
10% 0%
39.9%
11.1%
三代家庭 两代家庭 一代家庭
家庭结构图表(36位被采访的人)
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占社会的大多数 由于工作压力增大,选择不生育。 许多老年人习惯在有一个相对 独立的空间,满足
自己晚年生活需要,避免因与子女生活方式 不 同造成的矛盾。 随着家庭观念的更新和社会的宽松, 人们更多地拥有了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特权。 小家庭易于处理家事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
-读书,获取知识充实自己 -参加工作,展示自己的力量 -在经济方面上也可以独立
李先生(43岁)-上海浦东区
严先生(52岁)-上海普陀区
77..11%% 14.3%
78.6%
同意 不同意 完全同意 完全反对
2.有趣的矛盾 男性对”女强人“的看法:
-不喜欢妻子是女强人 -觉得女强人 难以兼顾家庭
同不同意让妻子继续读书 发展工作?
2.女性地位
女性越来越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在家庭中,妻子可以与丈夫一起商量家事,
一起妥协矛盾,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互 相对家庭对孩子负责任。 可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实现自己的目 标,找到适当的位置。 家庭暴力还在存在。 有一部分男性的思想还不是完全开放,有 点守旧,持着旧观念。
一、家庭关系走向平等化趋势
1.家庭中如果发生任何事情,夫妻一起商量是排首位的选项 64.3%男性同意,59.1%女性同意 2.做家务 38.9%:妻子做 / 36.1%:选择夫妻一人一半。 丈夫乐意的走进厨房,帮助妻子,减轻妻子的家务负担。
3.男人做家务也是很正常的事 (男:78.6%),(女:86.4%) 家务不再是女人在事业上的绊脚石了。

婚姻家庭PPT课件

婚姻家庭PPT课件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继兄妹能否结婚?
兄弟姐妹是最近的旁系血亲,婚姻法禁止兄 弟姐妹之间结婚。继兄妹与亲兄妹则不同。继兄 妹之间只要没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关系,双方 感情确实很好,自愿结成配偶,法律并不禁止。 但是,我国民间风俗习惯,不提倡继兄妹之间结 婚,婚后与亲属之间的关系难以处理。
写在最后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婚姻是家庭的纽带。家庭是社会 的细胞。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运行规 律,其中夫妻恩爱始终是主旋律。夫妻相 爱,同时也受父子、婆媳、姑嫂、兄弟等 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夫妻必须善于去感觉、 体验、摸索和营造,使爱情得以延续、拓 展和升华。
幸福和谐的主旋律
• 妻贤夫祸少 • 父慈子孝 • 姑嫂相亲 • 兄弟情重
婚姻
• 功利型婚姻 ——无生气的、 消极同趣味的。
• 内涵型婚姻 ——有生命的、 全盘的。
家庭的结构特征
• 核心家庭 • 扩大式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 其他家庭形式
家庭的功能:
• 1.群体成员之间身体上的抚养和照顾。 • 2.通过生育和收养增加新成员。 • 3.儿童的社会化。 • 4.对成员的社会控制。 • 5.对食品和劳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 6.通过爱来维护的道德和动机。
• 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 必须达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
女20周岁) • 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为什么禁止直系血亲之间和三代以内旁 系血亲之间结婚
直系血亲,是指既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 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
旁系血统,是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 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从自己向上数三代或 向下数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兄弟姐妹,堂兄 弟姐妹,姑表和姨表兄弟姐妹,叔、伯、姑、舅、 姨等。

婚姻家庭法.ppt

婚姻家庭法.ppt
3)婚姻家庭法对其他社会规范的依赖性较大,宗教、 道德、习惯等社会规范的作用十分突出。
2、附属于民法的近代婚姻家庭法
1)大陆法系国家,以法国、德国、日本、瑞 士等国为代表,颁布了系统全面的统一成文 法典,将婚姻家庭法的规范内容置于民法典 中。
2)英美法系国家一方面以不成文的习惯法和 判例法作为婚姻家庭发的渊源,另一方面通 过一系列的单行法规组成婚姻家庭方面的成 文制定法。
的合法权益加以特殊保护,如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 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 婚 离婚时分割共同财产要照顾女方权益;离婚时一方有 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等。
为什么婚姻法中规定了男女平等原则,又要规定保护妇女合法 权益呢?
理由有两点:
第一,是为了改变妇女不平等历史地位所造成的合法权益受到 侵害的现象。中国妇女遭受压迫的历史时间太长了,而女人 又天性软弱,自身还不能抵制各种侵权侵害行为,所以,需 要借助法律的力量予以保护。发展和社会文明之标志。
效力 六、收养、扶养、监护制度 七、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八、民族、涉外、涉侨及中国区际婚姻家庭法律问题
第一章 总则
学习要求:了解婚姻、家庭的概念;掌握 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掌握婚姻法的概 念特征;掌握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重、难点:婚姻、家庭的概念、特征。婚 姻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法
(二)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 借婚姻索取财物
1,包办婚姻;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人违反婚姻自由原则,在 完全违背婚姻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强迫其缔结的婚姻
2,买卖婚姻;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以索取财物为目的,包 办、强迫他人缔结的婚姻。
买卖婚姻都是包办强迫的,而包办婚姻并非一定是买卖婚姻

家庭结构图_社会生态图ppt

家庭结构图_社会生态图ppt

家庭结构图的符号
男性
女性
年龄 可以写在方框或圆中,如在方框或圆中打 表示死亡
婚姻关系
生活在一起
M’75
‘88
分居
离婚
M’85;S’95
M’88;D‘99
孩子出生年份 流产
’8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收养孩子 42
堕胎
怀孕
双胞胎
相互作用方式:特别紧密的关系:
或者
密切的关系:
特别紧张的关系: 有冲突的关系:
疏远或松散的关系: 关系不和或中断:
家庭结构图绘制原则
• 至少包括三代人,长辈在上,晚辈在下; • 同辈关系中,年长的在左,年幼的在右; • 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
• 注意:在家庭结构图中,可以用一些简单 的符号来记录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出 生 、死亡、结婚、离婚、分居、毕业、参
军、住院、搬家、工作变动、意外事故等, 并在家庭结构图的下方记录这些信息的来 源和日期。
• 下图所示的家庭结构图所代表的意思是( )。 • A.一个40岁的离婚女性带着一个10岁的女儿 • B.一个40岁的离婚女性带着一个10岁的儿子 • C.一个40岁的离婚男性带着一个10岁的儿子 • D.一个40岁的离婚男性带着一个10岁的女儿
生态图的涵义
• 生态图是用图示的方式,展示案主的生态 系统,即案主的社会生活全貌。它不仅清 楚的呈现个人、家庭之内部的关联,而且 也呈现个人的社会系统与外在世界间关系 的消长。
• 举例:请尝试描述下列的家庭结构图
60
70
72

丈夫
妻子

29
28 25

1
请尝试描述下列的家庭结构图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在婚姻和家庭领域所呈现出的特定模式和结构。

由于文化、宗教、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差异,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婚姻家庭结构存在一定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婚姻家庭结构,如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和单亲家庭,并提供一些现代社会中婚姻家庭结构变化的趋势。

一种常见的婚姻家庭结构是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成年夫妇和他们的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这种结构在许多文化中都很普遍,尤其在现代城市社会中。

核心家庭通常以婚姻为基础,父母负责养育和抚养子女,他们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

核心家庭通常具有相对稳定的经济状况,并享有许多社会权益和福利。

然而,随着女性参与职业生活的增加和离婚率的上升,核心家庭的比例有所下降。

单亲家庭是婚姻家庭结构中的另一种形式。

它由一个父母和他们的子女组成,通常是由于离婚、丧偶、单身婚姻或非婚生子而形成。

单亲家庭通常面临着独自肩负经济负担和抚养子女的挑战。

单亲家庭较容易面临经济压力和社会歧视,因此社会政策和支持对于单亲家庭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社会中,婚姻家庭结构的变化正在日益加速。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性别角色的变化,家庭结构也变得多样化。

同性婚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合法化,使得同性伴侣能够组建合法和稳定的家庭。

同时,晚婚、晚育和少子化等趋势也对婚姻家庭结构产生了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延迟结婚或不愿意有子女,导致家庭规模变小,家庭功能和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总结来说,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是多样化且动态变化的。

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和单亲家庭是其中常见的形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婚姻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地演变,对应着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性别角色的变化。

虽然存在一些传统和普遍的结构形式,但多样性和变化是现代社会婚姻家庭结构的主要特征。

婚姻和家庭PPT课件 0

婚姻和家庭PPT课件 0
意义。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 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
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
活单位。
.
7
三:婚姻关系
• 内容: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 特点:具有两重属性 自然属性(前提条件)
社会属性(本质所在)
自然属性:具体表现为男女两性的差别和人类固有 的本能,从而构成男女结合的生理基础和家庭成 员关系在生物学上的特征,也体现了某些自然规 律对家庭所起的制约和影响7
.
9
四: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 员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 人际关系的规范行为,是每个 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 行为准则。
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
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
和独特的功能。
.
10
1.尊老爱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映了人们对需要特别关爱的老 人及儿童的深厚情感。对于解决 日趋凸显的老龄化问题和独生子 女的培育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属性:(本质属性)具体表现为婚姻家庭的产
生、形成和发展变化都取决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
活的客观需要,并受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制约和
影响,从而使其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具有特
定的社会特质。
.
8
婚姻家庭和谐的意义
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 谐稳定的基础因此,注重把握 婚姻家庭演变的规律和现实状 况妥善协调家庭关系,既关系 千家万户的幸福,又关系人际 关系的和谐,乃至社会的长治 久安。
新时代女性 如何经营婚姻与家庭
.
1
.
2
.
3
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

社会学——婚姻与家庭ppt课件

社会学——婚姻与家庭ppt课件
2018/10/28
5.社会群体的类型
• (1)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 首属(初级)群体——库利 • 次属(次级)群体——金布尔· 扬
首属群体
次属群体
人际关系
密切
疏远
互动方式
面对面的、直接的
以间接互动为主
互动频率


存在时间


9
• • • •
库利《社会组织》(1909年) 初级群体:具有亲密的、面对面的结合和合作等特征。 1、从个人角度来理解初级群体 2、从群体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初级群体
4
社会群体与人群
• 区别:一套共享的规范
•3.人群Leabharlann 社会群体的过渡(社会群体的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在活动中形成一套固定的角色 关系(基本条件) •(2)、有持久的相互交往和共同的群体目标。在互动中产 生出一个或几个较为明确或逐渐明确的行动目标 •(3)、形成稳定的群体规范。在活动中产生出一套行为 模式,内化为群体成员的习惯。 •(4)、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其成员在彼此“喜欢”或 “不喜欢”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吸引的网络,对群体 有认同感。 5
社会学——婚 姻与家庭
• 地位: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 先赋地位:某人拥有的被指定的,通常不能改变的社会地位 • 自致地位: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地位
2
什么是社会
• 有着相互认同、团结感和集体目标的人的集合 • 由人类的模式化行为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系 • 社区:聚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按照一定的制度和规范结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
3
1.什么是社会群体
• 社会群体是按照一定的行为模式进行互动的一组人。它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基本的、具体的社会结构。 • 定义: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所结成的有共同生活活动的稳定集体。 • (举例:机场候机的、互不相识的旅客,农民工群体是社会群体吗?)

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专题培训ppt课件

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专题培训ppt课件
12
• 家庭网的扶病、扶老和托幼功能。 • 家庭网的应付危机、安全保障功能。 • 家庭网的感情交流功能。 • 家庭网提供婚丧大事等服务功能。
13
家庭关系
• 什么是家庭关系
• 家庭关系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不同地位, 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间不同的关 系,以及由于这种关系所产生的相 互间的权利和义务。
4
6. 按家庭代际层次和亲 属关系立场
核心家庭
5
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 其他家庭 7.其他分类方式: 原生家庭、重组家庭 特殊家庭:隔代家庭、单亲家庭、空
巢家庭、丁克家庭
6
• 家庭的小型化趋势 • 传统的大家庭基本消失 • 20世纪以来家庭的小型化趋势 • 家庭规模小型化的社会原因 • 现代化、工业化、都市化 • 离婚 • 独身主义 • 计划生育
24
• 3. 婆媳关系 • 为什么婆媳关系难处? • 婆媳关系的调适 • 4.祖孙关系
25
家庭与五行
26
27
火 夫 家长

子 女 (传统)
子(现代)
土 父母

亲朋(传统)
பைடு நூலகம்女 (现代)
水 妻 主妇
28
恋爱
• 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大多都不幸福 • 1. 不匹配因素 • 2. 父母的影响,不能小视这个影响
生活条件 • (7)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道德、
文化和修养等因素。
21
• 2. 影响家庭关系的外部因素 • 社会生产方式 • 政治 • 法律 • 伦理道德 • 风俗习惯 • 文化传统 • 宗教
22
• 从家庭三角结构处看家庭关系的重心
父(夫)
母(妻)
子女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共61页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共61页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第十章人口婚姻家庭结构

第十章人口婚姻家庭结构
• 一、中国人口的婚姻结构 • 中国是一个崇尚婚姻和家庭的国度,其婚姻家庭状况与人口变迁有紧密联系并呈
现出以下特点。 • (一)初婚年龄偏早 • (二)婚姻具有普遍性 • (三)离婚率相对较低 • (四)婚姻挤压和婚配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现象
• 二、中国家庭结构 • (一)中国家庭结构变迁 • (二)中国家庭正从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 • (三)从夫居传统正在变化 • (四)少子化老龄化的产生 • (五)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与家庭的分化
• 1、家庭生命周期概念
• 家庭生命周期是反应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的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的研究是强调家庭随着时间 的各种变化。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六个阶段。标志着每一阶段人口 的起始与结束的人口事件,见图表10—1,p230.
• 2、家庭生命周期和个人生命周期的关系
• ②平均初婚年龄:指初次结婚者的平均年龄。人口学强调女性初婚年龄。 用公式表达:
• ③离婚率: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每1000名15岁及以上人口中离婚事 件发生数。公式表达:
• ④离婚比:指一年内结婚对数与离婚对数之比。
• ⑤不婚率:指已达到育龄期末仍未结婚的人数占相应年龄组总人数的百分 比。一般指达到育龄期末处于未婚、丧偶或离婚状态的人
• (四)家庭的发展变化
• 家庭的额发展变化和人口的再生产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家庭的性质、 功能与结构会直接影响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的状况;另一方面,人口生产和再 生产的状况也会影响到家庭制度。传统农业社会中,家庭构成了最基本的生 产单位和生活单位,家庭制度成为社会中最基本的制度。
• (一)初婚年龄偏早
• (3)婚姻结构变化表现 • ①婚姻类型多样 • ②处于非再婚状况的人口占有相当比例: • ③离婚率上升: • ④非婚生子女数增多 • ⑤亲生抚育原则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第十章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王雪 2017年 5月 17日
第一节人口婚姻家庭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理论
• 一、人口的婚姻结构 • (一)婚姻和婚姻质量 • (二)婚姻的测量 • 二、人口的家庭结构 • (一)家庭和家庭制度 • (二)家庭规模 • (三)家庭生命周期 • (四)家庭的发展变化
• 人口过程中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丧偶(配偶死亡,本人并未再 婚)、离婚(与配偶已解除婚姻关系,本人未再婚)、再婚等。
• (2)婚姻测量指标:通过对结婚率、平均初婚年龄和离婚。
• ①结婚率: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每1000名15岁及以上人口中结婚事 件的发生数,即全年结婚对数。公示表达: • ②平均初婚年龄:指初次结婚者的平均年龄。人口学强调女性初婚年龄。 用公式表达: • ③离婚率: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每1000名15岁及以上人口中离婚事 件发生数。公式表达: • ④离婚比:指一年内结婚对数与离婚对数之比。 • ⑤不婚率:指已达到育龄期末仍未结婚的人数占相应年龄组总人数的百分 比。一般指达到育龄期末处于未婚、丧偶或离婚状态的人
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家庭的功能主要包括生育功能、经济功能、和满足情感需要
的功能,并且生育功能是家庭最基本的功能。) 2、家庭制度概念:
家庭制度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关系、功能、权力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是整个社会制度的重
要组成部分。任何社会都有一套相关的家庭制度。
• (二)家庭规模 • 1、家庭规模也成为家庭户规模。 • 家庭可以分为大家庭和小家庭,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人口较多的成为大家庭,人口较少的成为 小家庭。大家庭多于生产力低水平想联系,当生产力发展时,家庭规模逐渐缩小。 • 2、一夫一妻是基本的家庭模式。 • 从家庭模式上来看,一夫一妻是主要的家庭模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划分为完整家庭和破损家 庭。完整家庭是指夫妻和子女都存在的家庭,破损家庭是指夫妻和子女三方中至少缺少其中一 方面的情况,包括丧偶、离婚、未婚生育子女或者子女夭折的家庭。 • 3、单立门户
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p236.
• (一)中国家庭结构变迁
• 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开始转型以来,家庭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是 平均家庭户规模显著减小;核心家庭比例大幅度上升;三代家庭户仍是中国 家庭最重要的家庭类型之一。1930年—1940年,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5.6 人,1953年为4.3人,1982年为4.36人;1990年第一次下降到4人以下,为 3.94人,2000年进一步下降到3.45人,比1990年下降了12.4%。生育率下 降和居住安排的变化是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 • 从表10—7能够得知:当代中国的核心家庭已经成为主要家庭结构类型,虽 然2000年时比例有所减少,但核心家庭的核心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 第一,有关婚姻稳定性的研究 • 有关婚姻稳定性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注择偶、婚姻稳定性和离婚 研究。有的学者用“阶层内婚制”来解释中国人的婚姻中同类联姻现象普遍,即人 们在择偶时遵循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一婚配模式。在社会变迁的 条件下,基于职业、教育和收入的差别使得新生的阶层等级出现,阶层多元化,同 时阶层内婚制越来越明显。还有的学者更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婚姻匹配结构趋于 相近性匹配模式,即“门当户对”,婚姻双方的个人经济条件和家庭经济地位呈高 度正相关。
• 三、对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的研究 • 第一,有关婚姻稳定性的研究 • 第二,对中国家庭结构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三,强调家庭之本土功能的研究 • 第四,有关婚姻家庭结构的性别取向
谢谢大家!
• (一)婚姻和婚姻质量
• (1)婚姻的概念:婚姻是男女两性依一定的法律、伦理和风俗的规定建立起来 的夫妇关系。
• (四)家庭的发展变化
• 家庭的额发展变化和人口的再生产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家庭的性质、
功能与结构会直接影响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的状况;另一方面,人口生产和再 生产的状况也会影响到家庭制度。传统农业社会中,家庭构成了最基本的生 产单位和生活单位,家庭制度成为社会中最基本的制度。
• (一)初婚年龄偏早 • 在中国文化中,生育只能在婚内进行,因此婚姻制度成为影响生育的间接因素。在没有避孕措 施的条件下,婚龄影响着生育率,早婚提前了男女结合的时间,延长了妇女一生的性生活和再 生产周期。传统农业社会对男性劳动力的大量需要便导致了初婚年龄较早,期盼早育。 • 古代社会自女子最小的13岁可结婚,男子15岁可娶妻。民国时期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未满18岁, 女未满16岁不得结婚。1950年新中国颁布的婚姻法规定男20岁,女18岁才能够结婚。1980年的 心婚姻法规定婚育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并且鼓励晚婚晚育。但是随 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自2005年之后我国的年青一代的婚龄正在后移。
• (二)中国家庭正从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
• 中国的家庭规模有不断缩小的趋势。1953年,家庭户平均为4.33人,1964 年为4.47人,1982年为4.51人,1990年为3.97人。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 政策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家庭规模。有调查表明,80年代以来,家庭规模与 总和生育率的相关数为0.6934。
• (2)婚姻制度概念:所谓的婚姻制度是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 社会规范,任何社会都具有特定的婚姻制度。
• (3)婚姻制度建立的原因:婚姻制度一直是人类建立稳定的两性关系进行人口 生产再生产的最有效方法。 • (4)人类社会曾经出现过的婚姻制度 • (5)现代婚姻制度条件
• (二)婚姻的测量 • (1)婚姻状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15周岁及以上人口在婚居方面的构 成。
模缩小、等等视为社会变迁的同步发展。换句话说将婚姻家庭的变迁上升到了社会 的变迁的一部分,将现代有关理性、自我、进步的理念融入到对人口变迁的理解中。
• 第三,强调家庭之本土功能的研究

这一研究秉承费老的“乡土本色”的视角,强调社会变迁是人们从空间上熟悉的
社区向陌生人社区的变化;而人与人之间关系反应为基本结构上的“差序格局”, 人们在“格局”上的差异会引出不同的道德观念,形成各自的规范信念,正是在这
第二节中国的婚姻家庭结构
• 一、中国人口的婚姻结构

中国是一个崇尚婚姻和家庭的国度,其婚姻家庭状况与人口变迁有紧密联系并呈
现出以下特点。
• (一)初婚年龄偏早 • (二)婚姻具有普遍性 • (三)离婚率相对较低
• (四)婚姻挤压和婚配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现象
• 二、中国家庭结构 • (一)中国家庭结构变迁 • (二)中国家庭正从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 • (三)从夫居传统正在变化 • (四)少子化老龄化的产生 • (五)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与家庭的分化
• (二)婚姻具有普遍性
• 所谓婚姻的普遍性是指进入婚龄大多数人口迟早都会选择婚姻。从世界范围
来看,中国人口的在婚率极高,尤其是妇女人口。p234. • 与婚姻的普遍性相对的是中国的终身不婚者少。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已婚者 多。p234.
• (三)离婚率相对较低 • 中国的离婚率一直较低,虽然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结婚离婚对数逐年上升,但是离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 占的比重仍然很小。见图表 • 10—4,表明:当年我国的初婚有配偶人口数和再婚有配偶人口数的比例占15岁以上人口数的比例约73%, 这一占比说明我国已婚人口数量较多。 • 10—5,表明:当年绝对的离婚对数有所增加,但时点上的数据能更准确的说明人们的婚姻状况。 • 10—6.表明:中国的离婚状况不高,二十多年来,30—34岁的离婚增长率最快,且个年龄组男性离婚比例 高于女性。 • 总之,中国人的生活依然以婚姻生活为主,人口的在婚状况呈现稳定性。
• 第二,对中国家庭结构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家庭社会学中的现代化理论认为家庭的发展和变迁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
紧密相连。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会对传统的家庭制度、家庭功能、家庭结构产生全面 影响。家庭功能弱化,普遍的核心家庭以及关系平等成为现代家庭的普遍形式。在
这一理论下,诸多学者将中国婚姻家庭模式中的婚龄推迟、生育意愿下降、家庭规
• (四)婚姻挤压和婚配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现象
• 婚姻挤压是指在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群中出现的数量不平衡现象,表现
为男性相对不足或女性相对不足现象。 • 婚姻挤压最典型的状况就是在择偶的过程中,某一性别的人口供给增加,但 找不到相应的需求;或者某一性别人口需求增加,但找不到相应的供给。婚 姻挤压体现了现代婚姻制度和人口增长、性别结构变动、婚姻制度以及妇女
• (五)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与家庭的分化 • 计划生育的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 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84元增加到2007年的7081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人 均消费水平提高了7.2倍,年均实际增长7.5%。 •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也反应在家庭上面,贫困和低收入家庭成为 市场化转型后特别引人注意的社会问题。社会的两极分化是以家庭为单位表现出来 的,这使家庭带有了更强的阶级、城乡不平等的特性。

在传统中国,从夫居普遍存在,父系血缘和女到男家的居住方式构
筑了一个广大的亲属关系体系。虽然在农村已婚女性对于娘家人来说 是外人,但是和丈夫一起独立门户改变了已婚女性的家庭角色,同事 一些地方也开始出现男到 •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人口年龄结构转型,2005年老龄社会的形态基本形 成,突出特点是中国老龄化的速度过快、时间过短,相比于其他欧美国家老龄化用 了60年不等而言中国的老龄化只用了20年的时间。 • 快速的老龄化主要归因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总和生育率下降,是一种综合性的老 龄化,即“少子老龄化”。同时,人均寿命的普遍延长,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较男性 长达4年之久左右,这种现象在大城市表现的更加突出。
一意义上,中国国家、市场、家庭以及个人存在一种“网络”,具有相对性,而不
是严格的有着边界的存在,因此人们的生老病死也不是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与其 有关的“社会网络”里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