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网设计例题

合集下载

老旧城区雨水管网系统改造设计案例

老旧城区雨水管网系统改造设计案例

老旧城区雨水管网系统改造设计案例摘要:为了提高城市雨季排水防涝能力,满足相关政策要求,老旧城区现有雨水管网系统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改造需求日益迫切。

某市作为近年来内涝严重的城市,其义龙片区作为主要老旧城区,且由于其地势低洼,下游潮位顶托,现状排水管径小,且多为合流,从而导致的常年积水问题已成为影响该片区居民正常出行生活的迫切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该片区积水问题,结合鸿业暴雨排水及低影响开发模拟系统进行模型构造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经改造后的管网在三年一遇情况下可保证片区不积水;在五十年一遇情况下可保证片区积水深度在0.15m以下。

结合雨水系统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合理确定管道管位,减少对其他管线的影响,同时做好与上下游管道的顺接,统筹考虑排水管开挖对现状道路和配套设施的影响,考虑施工期间对周边交通出行的影响。

本工程可作为案例为其他老旧城区雨水管网改造工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老旧城区雨水管网改造设计排水模型构造一、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大规模用地硬化,地表径流系数增大,城市内雨季积水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城市老旧城区现状管道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多低于一年一遇),且多为合流管道。

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暴雨天气增多。

多重原因导致现有老旧管网已无法满足现有气候条件及周边环境下的排水需求。

近年来国家、地方出台了多项规范、政策,即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不足导致的内涝问题。

但目前老旧城区因房屋密集、道路狭窄、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多、施工复杂等多种原因,雨水管网改造较为困难。

本文以某市义龙片区雨水管网系统改造工程作为案例,介绍工程改造设计方案,结合鸿业暴雨排水及低影响开发模拟系统进行模型构造对设计方案的管网水利条件、积水分析进行分析。

对该系统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合理确定管道管位,减少对其他管线的影响,同时做好与上下游管道的顺接,统筹考虑排水管开挖对现状道路和配套设施的影响,考虑施工期间对周边交通出行的影响,以作为案例为其他老旧城区雨水管网改造工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雨水管网思考题

雨水管网思考题

暴雨强度;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

最大平均暴雨强度:暴雨强度的影响因素&推求公式的意义&我国常用的暴雨强度公式:因素有:历时、降雨面积。

推求暴雨强度公式可以对不同地区的降雨情况有一定的推测能力、利用数学模型来表征不同地区的降雨分布规律,可以依据当地的降雨情况进行管网的设计。

n b t P C A q ∧++=)()lg 1(1671地面集水时间:指雨水从汇水面积的最远点流到位于雨水管道起始端点第一个雨水口所需的地面流行时间。

一般采用经验公式用5min-10min ,当建筑密度大,地形陡峭、雨水口分布密集的地区或街区设置的雨水暗管采用5min-8min ,在建筑密度低、汇水面积大、地形平坦雨水口布置少的地区用10min-15min 。

折减系数:由于雨水灌渠是按照满流来进行设计的,但实际雨水灌渠中的水流并非是从一开始就达到设计的状况,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增长形成满流。

其流速也是逐渐增大到设计流速的。

因此就出现了按照满流时的设计流速计算出的运行时间小于实际流行时间的情况,这将会导致计算的暴雨强度过大,管道断面过大,造成投资的浪费。

根据经验以1.2为系数乘以满流的流速来计算运行时间t 2..。

此外由于洪峰的到达时间不同所以会形成上游回水导致实际流速低于设计流速故故也应用折减系数调整。

但坡度过大时管道空隙容量难以利用故因使用1.2。

建议 暗管2 明渠1.2 陡坡暗管1.2~2雨水管道为什么按照满流计算:雨水比污水的清洁度高,而暴雨的径流量较大,而相应较高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强度的降雨历时一般不会很长,为减小工程投资,暴雨时允许地面短时积水因此管道的设计充满度应按照满流考虑。

明渠则应有等于或大于0.2m 的超高。

边沟0.03m 。

管道计算时下游管段设计流量少于上游:在利用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时,随着管段、汇水面积的增加,暴雨强度却在持续减小。

因而有可能出现下游管段计算流量小于其上游管段计算流量的结果。

大学_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_1

大学_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_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试题及答案(一)1、什么叫不计算管段答:根据最小管径在最小设计流速和最大设计充满度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值,估算出设计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若设计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小于此值,即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再进行水力计算,这种管段称作不计算管段。

2、最小设计坡度,它是怎么规定的答: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具体规定是: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0.003。

3、什么是覆土厚度和埋设深度,如何确定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答:覆土厚度: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埋设深度:管道内壁底到地面的距离。

确定原则:1、必须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冻胀而损害管道;2:必须防止管壁因地面荷载而受到破坏;3、必须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

4、什么是控制点,如何确定控制点的标高答: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成为控制点。

确定方法:一方面应根据城市的竖向规划,保证排水区域内各点的污水都能排出,并考虑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另一方面,不能因照顾个别控制而增加整体管道系统的埋深。

6、污水泵站的设置地点及其分类答:中途泵站,局部泵站和终点泵站。

中途泵站:当管道埋深接近最大埋深时,为提高下游管道的管位而设置的泵站;局部泵站:将低洼地区的污水抽升到地势较高地区管道中,或是将高层建筑地下室、地铁、其他地下建筑抽送到附近管道系统所设置的泵站;终点泵站:污水管道系统终点的埋深通常很大,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出水因受受纳水体水位的限制,处理构筑物一般埋深很浅或设置在地面上,因此需设置泵站将污水抽升至第一个处理构筑物,这类泵站称为终点泵站或总泵站。

7、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由哪几种流量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答:1、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2、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3、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流来的污水量。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例题.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例题.

第1节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一、设计任务陕西关中地区A县城区给水管网初步设计二、设计资料1.本给水管网设计为陕西关中地区A县城区的给水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为县城镇人口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2.城区建筑物按六层考虑。

土壤冰冻深度在地面以下0.5m;3.设计区2010年现状人口95800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供水普及率100%;4.城区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见“工业企业用水量资料”(如下)。

城区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见“用水量逐时变化表”(如下)。

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1.水量计算;2.管网定线与平面布置;3.水力计算;4.制图与设计说明;5.水泵初步选型与调度方案设计。

四、参考资料1.给水排水手册设计第三册《城镇给水》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册《器材与装置》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常用设备》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水源工程与管道系统设计计算8.给水工程(第四版教材)第二节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该县城的南面有一条自东向西流的水质充沛,水质良好的河流,经勘测和检验,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该县城地势比较平坦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

县城的街区分布比较均匀,县城中各工业、企业等用户对水质和水压无特殊要求,因而采用同一给水系统。

县城给水管网的布置取决于县城的平面布置、水源、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大用户的分布等。

考虑要点如下:①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到大用户方向一致,干管间距采用500~800m②干管和干管之间有连接管形成环状网,连接管的间距为800~1000m左右③干管按照规划道路定线,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④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减少分配管的长度⑤力求以最短距离铺设管线,降低管网的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输水管线走向符合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要求,沿现有道路铺设,有利于施工和维护。

第10章-雨水管网设计和计算3

第10章-雨水管网设计和计算3

设计 流速 (m/s) 16
设计管 道输水 能力 (L/s) 17
地面标高(m) 起点 终点
管内底标高(m) 起点 终点
埋深(m) 起点 终点 旱流流 量(L/s) 24
旱流校核 充满 度 25 流速 (m/s) 26
备注
18
19
20
21
22
23
27
0.75 0.80 1.05 1.08 1.22
5a 2a 1a 0.5a
293.33 187.23 187.21 141.50
设计降雨量 Q=ΨqF(L/s) 3465.4 2211.94 2211.70
1671.68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举例】 已知某居住区平面图。地形西高东低,东面有一 自南向北流的河流,河流常年洪水位14m,常水位 12m。该市的暴雨强度公式
设计流量例题计算
北京市某小区面积共220000㎡(22ha),其中屋 面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30%,沥青道路 面积占16%。级配碎石路面的面积占12 %,非铺砌土路面占4%,绿地面积占38 %。试计算该区的平均径流系数。当采用设 计重现期为P=5a、2a、1a及0.5a时,试计算: 设计降雨历时t=20min时的雨水设计流量各是 多少?
v
2.求单位面积径流量
500 (1 1.38 lg P) 250 q0 q 0.5 0.65 (10 2 t 2 ) (10 2 t 2 ) 0.65
3. 单位面积径流量乘以该管段的总汇水面积得设计流量。 4. 根据设计流量求管径、管道坡度和流速。
水力计算说明(续)
1.70 1.84 1.69 1.75 1.95
1.64 1.69 1.65 1.94 2.2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习题(市政工程)-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习题(市政工程)-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练习题一、填空1、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完全合流制排水系统三类.P142、比流量分为长度比流量和面积比流量。

P693、管网核算条件包括消防时、事故时、最大传输时。

P864、水压试验按其目的分为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两种。

P1035、给水用的阀门包括闸阀和蝶阀.P1166、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对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的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90%计,一般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80%计。

P1257、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流量可能包括以下3种流量:本段流量、转输流量和集中流量。

P1308、排水管道平面图上,每一设计管段都应注明管段长度、设计管径和设计坡度。

P1459、雨水管道在街坊内部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最小管径为300mm。

P16410、我国多数城市一般采用截流倍数n0=3。

P18911、控制管道腐蚀的方法有调整水质、涂衬保护层和更换管道材料.P22612、给水管网布置的两种基本形式:树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P2013、污水管道的控制点是指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点。

P3014、常用的管道基础有天然基础、砂基础和混凝土基础.P10315、污水管道在街坊和厂区内的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的最小管径为300mm。

P13416、雨水管渠最小设计流速为0。

75m/s,非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为5m/s。

P16417、钢筋混凝土管口形式有承插式、企口式、平口式,顶管法施工中常用平口管。

P19818、雨水和合流管道最小管径300mm,最小设计坡度0。

003。

P165二、判断1、水量调节设施包括泵站、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

(×)P62、巴甫洛夫斯基公式适用于较光滑的圆管满流紊流计算,主要用于给水管道水力计算。

(×)P373、总变化系数Kz是指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P1264、暴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降雨深度。

某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毕业设计)secret

某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毕业设计)secret

第1章 城市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1.1、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 1.1.1 确定城市污水的比流量:由资料可知,丁市人口为41.3万(1987年末的统计数字),属于中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取150l/cap.d 。

而污水定额一般取生活污水定额的80-90%,因此,污水定额为150l/cap.d*80%=120 l/cap.d 。

则可计算出居住区的比流量为 q 0=864*120/86400=1.20(l/s ) 1.1.2 各集中流量的确定: ○1市柴油机厂 450*103*3.0=15.624(l/s ) ○2新酒厂取用9.69(l/s ) ○3市九中取用15.68 (l/s ) ○4火车站设计流量取用6.0(l/s ) 总变化系数K Z =11.07.2Q (Q 为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

当Q<5l/s 时,K Z =2.3;当Q 〉1000l/s 时,K Z =1.3;其余见下表: 对于城市居住区面积及街坊的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污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城市污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1.2、城市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计算雨水管渠设计流量所用的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及流量公式可写成: q=167A 1(1+clgP)/(t1+mt2+b)n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a)t 1——地面集水时间(min)m——折减系数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A1﹑b ﹑c﹑n——地方系数。

首先,确定暴雨强度公式:由资料可计算径流系数ψψ=5%*0.9+15%*0.9+5%*0.4+17%*0.3+13%*0.15 =0.68暴雨强度公式:参考长沙的暴雨强度公式:q=3920(1+0.68lgp)/(t+17)0.86重现期 p=1年,地面集水时间取t1=10 min,t=t1+mt2,折减系数取m=2.0,所以可以确定该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为:q0=ψ*q=0.68*3920*(1+0.7lg1.0)/(27+2∑t2)0.86=2665.6/(27+2∑t2)0.86对于城市雨水汇水面积及其划分可见蓝图所示,而对城市雨水管段的计算由计算机计算,其结果可见后附的城市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表。

160429 给水管网计算习题

160429 给水管网计算习题

给水管网综合习题已知某管道直径为500 mm,长度为1000 m,海曾-威廉系数C=110,曼宁粗糙系数n=0.013,流速为1.2 m/s,水温为20℃。

试分别用海曾-威廉公式、曼宁公式计算沿程水头损失。

某城市树状给水管网系统如图所示,节点(1)处为水厂清水池,向整个管网供水,管段[1]上设有泵站,扬程Hp为38.72 m。

根据清水池高程设计,节点(1)水头为H1=7.80 m,各节点流量、各管段长度与直径如图中所示,各节点地面标高见表。

试进行水力分析,计算各管段流量与流速、各节点水头与自由水压。

管段水头损失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计算(C=100)。

(列表呈现计算思路与结果)某城镇有居民6万人,自来水普及率为83%,最高日用水量定额为120 L/(d·人),生活用水时变化系数为1.6。

给水管网布置如下图所示,要求达到的最小服务水头为20 m,用水量较大的一工厂和一公共建筑的集中流量分别为25.0 L/s和17.4 L/s,分别由管段3-4和7-8供给(图中有标示),其两侧无其他用户。

城镇地形平坦,高差很小,节点处地面标高以及各管段长度见下表。

管材选用给水铸铁管。

已知清水池吸水井最低水位为53.0 m,水塔水柜有效水深H0=3 m,水泵至水塔的总水头损失为3 m。

[提示:控制点选节点9;表中第5列为水力计算的部分结果,可直接引用。

](1)求给水系统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2)求管段1-2的沿线流量。

(3)求7的节点流量。

(4)求2-3的管段流量。

(5)以6-9管段为例,简述求解其管径和水头损失的思路。

(6)求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

(7)支线2-3-5允许的平均水力坡度为多少?(8)节点2的自由水压为多少?(9)节点7的水压标高为多少?环状管网平差计算过程中,某环的计算如表所示,求该环的闭合差和校正流量(n=1.852)。

已知某城镇给水管网最高时用水量为Q h=180L/s,各管段和节点编号、节点流量以及初分流量流向见下图。

给水排水管网课后习题测验答案

给水排水管网课后习题测验答案

给⽔排⽔管⽹课后习题测验答案第⼗章课后习题1、从某市⼀场暴⾬⾃记⾬量记录中求得5、10、15、20、30、45、60、90、120min 的最⼤降⾬量分别是13、20.7、27.2、33.5、43.9、45.8、46.7、47.3、47.7mm 。

试计算各历时的最⼤平均暴⾬强度I(㎜/min) 及q(L/s·104 ㎡) 解:2、某地有20年⾃记⾬量记录资料,每年取20min 暴⾬强度值4~8个,不论年次⽽按⼤⼩排列,取前100项为统计资料。

其中i20 =2.12㎜/min 排在第⼆项,试问该暴⾬强度的重现期为多少年?如果⾬⽔管渠设计中采⽤的统计重现期分别为2a,1a,0.5a 的暴⾬强度,那么这些值应排列在第⼏项?解:观测资料的年数N=20,最后取了100项,每年选⼊的平均⾬样数M=5 (1) i20 =2.12㎜/min ⼀项,m=2 其重现期P=NM+1mM =20×5+12×5 =10.1(a)(2) P=2a 时 P=NM+1mM 2=20×5+1m×5 m=10.1 该值应排列在第11项 P=1a 时 P=NM+1mM 1=20×5+1m×5 m=20.2 该值应排列在第21项 P=0.5a 时 P=NM+1mM 0.5=20×5+1m×5 m=40.4 该值应排列在第41项3、北京市某⼩区⾯积共220000㎡(22ha ),其中屋⾯⾯积占该地区总⾯积的30%,沥青道路⾯积占16%。

级配碎⽯路⾯的⾯积占12%,⾮铺砌⼟路⾯占4%,绿地⾯积占38%。

试计算该区的平均径流系数。

当采⽤设计重现期为P=5a 、2a 、1a 及0.5a 时,试计算:设计降⾬历时t=20min 时的⾬⽔设计流量各是多少?解:Ψ=∑F i ·Ψ i F=220000×30%×0.90+220000×16%×0.90+220000×12%×0.45+220000×4%×0.30+220000×38%×0.15220000=0.537北京地区暴⾬强度公式:q=2001(1+0.811lgP)(t+8)0.711降⾬历时t=20min 取不同的设计重现期时,暴⾬强度计算如下表:设计降⾬量计算如下表:t=20min ;F=220000㎡;Ψ=0.5374、⾬⽔管道平⾯布置如图所⽰,图中个设计管段的本段汇⽔⾯积标注在图上,单位以10㎡计,假定设计流量均从管段起点进⼊。

第十章 雨水管网设计与优化计算10-2 10-3

第十章 雨水管网设计与优化计算10-2 10-3

Q—雨水设计流量(L/s)
Ψ—径流系数,其数值小于1
k
167A1 (1 c lg P) Qi (t1 m t2i b) n

ki
.Fk
F—汇水面积(hm2) q—设计暴雨强度(L/s· hm2 ) P—设计重现期(a)
t1—地面集水时间(min)
Qi—管段i雨水设计流量(L/s)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Fk—管段i上游各汇水面积(hm2) m—折减系数 t2i—上游各管段i的计算流行时间 A 、c、b、n—地方参数
mh
h α
m=ctgα—边坡系数 边坡=tgα=h:mh
五、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水力计算及举例
设计步骤总体分三大步骤:前期准备、设计计算、绘图。
第四版 P92 【例】
已知某居住区平面图.地形西高东低,东面有
一自南向北流的河流,河流常年洪水位14m,常
水位12m.该市的暴雨强度公式给定.
要求布置雨水管道并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
管段9~10起点标高为61.000+坡降0.68=61.680,需提升高度为 61.680-1~9终点标高为59.685=1.995m≈2m。 应同时计算干管11~6、14~7、17~8、20~9,并比较其终 端标高是否满足管顶平接接入条件。
2、泵站不运行时系统的排水能力核算
泵站不运行时,管道系统只能在压力流条件下越过9~10起端流出。
5. 根据设计流速求本管段得管内雨水流行时间t2。 6.起点埋深(1点)定为1.3m。 1点地面标高-1点埋深=1点管内底标高(1~2起端) 1点管内底标高-降落量=2点管内底标高(1~2终端) 2点地面标高-2点管内底标高=2点埋深(1~2终端) 2点管内底标高+管径D1~2= 2点管顶标高(1~2终端, 2~3起端) 各设计管段在高程上采用管顶平接。

(完整版)流体力学-雨水管网设计

(完整版)流体力学-雨水管网设计

雨水管网设计作业:试进行某研究所西南区雨水管道的设计和计算。

并绘制该区的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断面图。

已知条件如下:⑴如图所示该区总平面图;⑵当地暴雨强度公式为:q0=700(1+0.81gP),[(L/s)/ha];t0.5⑶采用设计重现期P=1a,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⑷厂区道路主干道宽6m,支干道宽3.5m,均为沥青路面;⑸各试验室生产废水量见下表,排水管出水口位置见图;⑹生产废水允许直接排入雨水管道,各车间生产废水管出口埋深均为1.50m(指室内地面至管内底的高度);⑺厂区内各车间及试验室均无室内雨水道;⑻厂区地质条件良好,冰冻深度较小,可不予考虑;⑼厂区雨水出口接入城市雨水道,接管点位置在厂南面,坐标为x=722.50,y=520.00,城市雨水道为砖砌拱形方沟,沟宽1.20m,沟高(至拱内顶)1.80m,该点处的沟内底标高为37.70m,地面标高为41.10m。

表 1 车间生产废水量解:1、雨水管道布线根据地形的分水线和道路对排水管道布置的影响,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图和研究所的总平面布置,划分排水流域,进行管道定线,确定雨水排水流向。

从小区平面图可知该地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较小,无明显分水线,可划分为一个排水域。

街道支管布置在街区地势较低一侧的道路下,主干管沿小区南侧街道布置。

污水管网平面采用截流式形式布置,初步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1、划分设计管段和沿线汇水面积各实际管段回水面积的划分应结合地面坡度、回水面积的大小以及雨水管道布置等情况进行。

雨水管道的设计管段的划分应使设计管段范围内地形变化不大,管段上下端流量变化不多,无大流量交汇。

根据设计管段的定义和划分方法,将各干管和主干管本段流量的进入点、集中流量及旁侧支管进入的点标出,作为设计管段的起讫点的检查井并编号。

该小区污水管网中主干管为1~接管口,可划分为1~2、2~3、3~4、4~5、5~6、6~7、7~接管口八个设计管段。

第八章-雨水管网设计

第八章-雨水管网设计
(3)谢才系数(曼宁公式) C=R1/6/n=0.771/6/0.025=38.3
(4)原有排洪沟的过水能力 Q’=AC(Ri)0.5 =5.135×38.3×(0.77×0.0045)0.5 =11.6 m3/s
该值小于洪峰流量15 m 3/s,故沟断面略小,需要修整。
(5)修整方案一:利用原有断面,增加深度至2m,有效 水深h=1.7m:
(5)确定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时间 求单位面积径流量(暴雨强度与径流系 数的乘积) (6)列表进行雨水干管的设计流量和水 力计算,以求得各管段的设计流量﹑管 径﹑坡度﹑流速﹑管底标高﹑管道埋深 (7)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纵剖面图
五. 设计计算例题
• 如图,已知1 地形西高东低,东面有一条自南 向北得天然河流,河水常年洪水位为14米,常 水位12米,暴雨强度公式为,求:进行雨水管 道布置和干管的水力计算。
第八章 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一.雨水管渠系统的组成: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 水口等构筑物组成一整套工程设施
二.雨水管渠的任务:及时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 以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三.雨水管渠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当地暴雨强度公式 2.划分排水流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定可能设置 的调节池,泵站位置 3.确定设计参数 4.计算设计流量和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每一设计管段的 断面尺寸﹑坡度﹑管底标高及埋深 5.绘制管渠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7.90
18~19
43~50
5.19
0 1.69 4.07 6.67 10.72 18.24 20.10 22.94 29.83 31.22 39.12
1.69 4.07 6.67 10.72 18.24 20.10 22.94 29.83 31.22 39.12 44.31

管网考试题型

管网考试题型

1、反映用水量变化情况的时变化系数,是指( )。

A.最高日用水量与设计年限内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B.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D.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2、对于管网平差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管网平差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管径B. 闭合差的方向与校正流量方向相反C. 闭合差越大,流量越准确D. 各管段按校正流量修正后,还需校合是否满足节点流量连续性方程3、环状给水管网中存在着环路闭合差是因为()。

A、既不能满足连续性方程,也不能满足能量方程B、能满足连续性方程,不能满足能量方程C、能满足能量方程,不能满足连续性方程D、能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都能满足4、配水管网采用分区给水系统能降低能量消耗,其主要理由是哪一项?()A、降低了控制点服务水头B、降低了管网水头损失C、降低了用水点多余水头D、降低了泵房管路损失5、在正常情况下,采用环状配水管网较枝状管网供水有哪些优点()A、降低渗漏率B、降低水锤破坏影响C、降低二级泵房扬程D、增加供水范围6、在污水管网的实际设计过程中,通常( )是已知参数,然后进行管道的水力计算。

A.设计充满度和管径B.管径和流速C.设计流量和地面坡度D.设计流量和流速7、雨水口以连接管接入检查井,连接管的最小管径一般是( );雨水连接管的长度一般不宜大于( );连接管串联雨水口的个数不宜超过( )个。

A 200mm 25m 3个B 200mm 20m 2个C 250mm 30m 3个D 300mm 25m 2个8、下面关于合流排水系统的水量、水质特点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合流制排水管道中在晴天时只有城市污水,雨天时为雨污混合污水B、全部处理式合流制能有效地控制雨污水的排放,有利于水体保护,但污水处理厂规模大,工程投资大C、从合流制截留干管溢流井溢流出的雨污混合污水就近排入水体,对水体的污染也是很严重的D、雨天时,截留干管送往污水处理厂的混合污水,因有雨水的稀释作用,水质可能比旱流污水好,这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是有利的。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自编练习题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自编练习题

重庆交通大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自编习题汇编管网课程组2014年8月第一章给水系统概论思考题1. 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2. 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那一部分,试行分析。

3. 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况下可省去其中一部分设施?4. 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是目前用得最多?5. 水源对给水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6. 工业给水有哪些系统,各适用于何种情况?7. 工业用水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水量平衡图起什么作用?第二章设计用水量思考题1. 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2. 居住区生活用水量定额是按哪些条件制定的?3. 影响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城市大小和消防流量的关系如何?5. 怎样估计工业生产用水量?6. 工业企业为什么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7. 说明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的意义。

它们的大小对设计流量有何影响?8. 为什么城市越小,用水量变化越大?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用水量变化系数?习题1. 某城最高日用水量为15万m3/d,每小时用水量变化如下表,求:(1)最高日最高时和平均时的流量,(2)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3)拟定二级泵站工作线,确定泵站的流量。

2. 位于一区的某城市,用水人口65万,求该城市的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和综合生活用水量。

3. 位于一分区的某城镇现有8万人口,设计年限内预期发展到12万人。

用水普及率以90%计,取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50L/(人•d),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用水量,通过调查和实测,总用水量为Q2=13500m3/d,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取总用水量的20%,求最高日用水量。

第三章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思考题1. 如何确定有水塔和无水塔时的清水池调节容积?2. 取用地表水源时,取水口、水处理构筑物、泵站和管网等按什么流量设计?3. 清水池和水塔起什么作用?哪些情况下应设置水塔?4. 有水塔和无水塔的管网,二级泵站的计算流量有何差别?5. 无水塔和网前水塔时,二级泵站的扬程如何计算?6. 对置水塔管网在最高用水时、消防时和转输时的水压线是怎样的?习题1. 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0×104 m3/d,用水日变化系数为1.7,时变化系数为1.1,水厂自用水系数为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