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倾销新规对中国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企业如何应对欧盟的反倾销 基于欧盟对我国制鞋业实施反倾销的分析
![我国企业如何应对欧盟的反倾销 基于欧盟对我国制鞋业实施反倾销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639a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c.png)
三、应对措施
2、拓宽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出口市场,我国制鞋业可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增加内需,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此外,还可以开发其他国际市场,如东 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降低对欧盟市场的出口风险。
三、应对措施
3、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制鞋业可以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 系,共同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通过交流和合作,与国际同行共同探 讨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途径。
二、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3、技术壁垒:欧盟在某些领域设置了技术壁垒,使得中国产品难以进入欧盟 市场。当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时,欧盟往往采取反倾销措施来限 制中国产品的进口。
三、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影响
三、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影响
1、贸易摩擦:反倾销会导致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影响双方的经济利益。 2、增加企业成本:反倾销措施会导致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的 竞争力。同时,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二、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二、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1、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一种普遍 的策略。欧盟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往往采取反倾销措施来限制进口。
二、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2、价格竞争:中国制造业凭借低成本优势,在欧盟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这使得一些欧盟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进而促使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来维护其市场 地位。
四、应对策略
2、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中国企业应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 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通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降低对价格优势的依赖, 减少欧盟反倾销的针对对象。
四、应对策略
3、多元化出口市场:中国企业应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降低对欧盟市 场的依赖程度。通过拓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国际反倾销不公平性及我国的对策
![国际反倾销不公平性及我国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e91a4c84028915f804dc2b0.png)
年 的反 倾销法 为基 础提出的 ,而美 国 12 年反倾销 法的 出台背景 91 是 : 90 】2 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 粮价大跌 ,9 1 12 年失业率达到 1% . 2
有 5 5家银 行倒 闭, 0 达到了美 国南北战争以后的历史最高点 。 在这~背景下出 台的反倾销法无疑是应 国内产业急需保护 的要
五、 替代 国制度
关贸总协定附件九第 1 款第 2 条规 定 : 当承认 , “ 应 对
全部或大体上 全部由国 家垄 断贸易并 由国家规定 国内价 格的国家进 口的货 物 ,在为 第 1 条之 目的决定可 k{ 格 t: f 时, 可能存 在特殊 的困难 , 这种 情况下 , 口缔约 国可 在 进
各
抒
己 见
国市场的后起小国往往会造成致命的打击 。
二 、反倾销诉 讼中当事人诉 讼地位 的 不平等
反 倾销 调查的 申请 虽然是 由进 口国同类产 品生产者
向本国主管当局提出的 , 但在具 体操作中 , 申请一经 提出 并获得 批准 ,反倾销主管 当局就立 即取 得了裁决者 的地 位 .从 而诉 讼也就转化成 了进 口方政府 针对出 口企业 的
吝
抒
己
见
国际反倾销 不公平性及我国的
反倾销是历经 G T 八轮谈 判而被保 留下 来的合法的贸易保护 AT
手段 , 加之反倾销 申诉的便利 性 、 技术上 的灵活性 、 裁决上 的较大主 观性及其易胜性 , 使得各国对于反倾销这一贸易保护措施过于青睐
合理使用反倾销手段对于防止不正当竞争 , 维护 国际贸 易的正常运 行是 必要 的。 但现实情况是 , 很多国家尤其是发 达国家一直在滥用着
浅谈欧盟反规避措施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欧盟反规避措施以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94b17c5a5e9856a57126053.png)
浅谈欧盟反规避措施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前言在法理学理论中,规避行为是指:当事人故意制造或者伪造连接点,逃避他本来应该适用的法律,从而适用其他有利于当事人的法律的行为。
在反倾销措施中的规避行为是指当进口国实施或者可能实施反倾销税来保护本国同类商品企业时,进口商采取的商业策略。
这种方式是隐藏倾销商品的来源来迷惑进口国的海关,包括改变受反倾销制裁的商品,从进口国转移或者部分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在其他国制造或者组装这种产品。
反规避是反倾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
在经济危机下,反规避措施己逐渐发展为一种贸易保护措施,截至2011年8月,中国出口企业被欧共体进行反规避调查数量达到12起。
二、欧盟反规避措施的产生与发展欧共体的反规避法律制度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的改锥案。
当时日本与韩国的出口商在受到欧共体的反倾销措施制裁之后,为躲避欧共体的反倾销税,两国生产商将被征收反倾销税产品的零部件出口到欧共体有关国家,同时在欧共体设厂将零部件组装成为完整的产品再在欧共体的市场进行销售。
欧共体成员国认为,日本与韩国的行为是故意规避欧共体正在对其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使欧共体原来为保护本国相关产业而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遭到破坏,严重违背了贸易公平。
由于当时欧共体原有的原产地规则无法对这种行为进行约束,于是欧共体对于其反倾销法进行了修改,制定了第1761 /87即著名的改锥条款,对日本和韩国进口商的规避行为进行了制裁。
改锥条款主要针对裁定征收反倾销税的出口商实施的零件倾销(PartDumping)或者螺丝刀经营(Screwdriver Operations)的行为。
欧盟最重要的反规避法律是Council Regulation(EC)第384 /96号第13条。
根据13条(1)款规定了欧盟实施反规避措施的一般条件,包括(1)在欧盟和第三国贸易方式的改变;(2)前述的贸易方式的改变,没有合理的事由以及经济上的正当性,仅仅是因为反倾销税的实施;(3)有证据表明由于同类产品的价格或者数量使反倾销税的补救效果受到影响;(4)有证据表明同类产品的正常价值与倾销有关。
浅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和应对之策
![浅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和应对之策](https://img.taocdn.com/s3/m/d6bc562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e.png)
浅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和应对之策摘要: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区域经济集团,⼀直以来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主体市场之⼀,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最早和最多向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主体;截⽌2009年1⽉,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总⾯积432.2万平⽅公⾥,由原中国第三⼤贸易伙伴⼀跃成为第⼀,⽆论从贸易环境还是贸易条件都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影响。
关键词:欧盟;反倾销;不合理因素;新发展⼀、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我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由来已久,⾃从1975年建交,⼀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各领域合作不断加深,发展势头良好。
与此同时,经济贸易摩擦也不断发⽣,其中,对我国影响最⼤的即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反倾销作为WTO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为的主要措施之⼀,是进⼝国可以采取的保护本国⼯业免受进⼝产品冲击,实现对本国贸易保护的合法⼿段。
⼀⽅⾯,随着WTO下贸易多边谈判的不断深⼊,各个国家的关税壁垒基本消除,但是正如外国的专家所说,任何⼀个国家想建⽴或保持⼀个开放的市场体制,就必须有⼀个所谓的:“压⼒控制阀”(pressurevalve)处理偶然出现的例外,或对某⼀区域进⾏特殊的保护。
⾃从80年代以来,反倾销就充当这种“控制阀”。
反倾销法发展到现在也被视为最经济最快捷的贸易保护⼯具。
另⼀⽅⾯,欧盟在不断东扩,其⾮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范围也在东扩。
随着2005年新增10国,其经济总量达到9.3万亿美元,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6%、世界吸引外部直接投资总额的24%。
2007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欧盟,欧盟的经济总量进⼀步得到扩⼤[1]。
⽽其中⼀系列新的经济政策,主要涉及消除欧盟和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税和数量限制,实现双⽅商品、劳务、资本和⼈员的⾃由流动等,实现了内部贸易⾃由化并降低了原来较⾼的相互间的对外保护程度,令贸易伙伴受益。
⼆、欧盟对华反倾销主要有以下特点1.对华反倾销数量多。
根据WTO的最新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出⼝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1978年欧盟对我国出⼝的糖精、盐类和闹钟发起第⼀宗反倾销调查,⾄2003年底,已经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产品发起了400多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欧盟占98起,排名第⼀。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问题、对策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问题、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477b23f10661ed9ad51f366.png)
2 .% : 66 自欧 盟进 口 9 32亿 美 元 , 比增 长 2 % 。 0. 同 27
1 _ 中 欧 贸 易地 位 不 对 等 。 中 欧 贸 易 额 占 中 国 贸 易 总 额 的 .2 2 1 %左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但欧 盟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性则小得 多 , 口额 占欧盟进 出 口额 比 重 不到 2 , 口额 占其 出 口额 的 比重 仅 在 1 % 进 %左 右 。 国 对 中 欧 盟 的 贸 易依 赖 性 要 高 得 多 的 现 ; 导 致 了 中 欧 贸 易 谈 判地 位 的 l 犬也 不对等。 123 进 出 口商 品 结 构 不 断优 化 。 2 -. 0世 纪 9 0以 前 中 国 向 欧 盟 出 口主要 为传统 的大宗商品及轻工 产品 ,进 口的主要是成套 设备 及 钢材 等 产 品 。以 后进 出 口结 构 有 了 一 些 变化 。但 进 口商 品仍 以工 业制成品为主 , 出口产品除初级产品外也开始有了工业制成品。 而 1 . 欧 盟 在 华直 接 投 资 发 展 速 度相 对 缓 慢 ,投 资质 量 相 对 较 .4 2 高 。 欧 盟在 华直 接 投 资主 要 特 点是 投 资 项 目规 模 大 、技 术 含 量 高 :
品进入欧盟 的困难。因此 , 从长远看 , 色壁垒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成 绿 中国是最大的 发展 中国家 , 欧盟是最 大经济 体 , 两者为重要 的 为我 国 加 决出 口增长 速 度 的重 要 障 碍 之 一 。 , 贸易伙伴 , 其经 贸关系的发展潜 力巨大。本文从 中欧经贸关 系的回 21 对 生 产 成 本 及企 业 效 益 的 影 响 。首 先是 环 保 成 本 导 致 的 .. 4 顾和 现状 入手 , 探讨 中国和欧盟经 贸关系中存在 的问题 , 了更好 产 品 成 本 增 加 。 次 , 得绿 色认 证 或 标 志 引 起 的产 品成 本 增 加 。 为 其 取 绿 的促 进 经 济 发展 , 问题 进 行 分 析 , 提 出 了相 应 的 建 议 与对 策 。 对 并 色壁垒要求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生产、 加工 、 储藏 、 1 中 欧经 贸 关 系现 状与 特 点 运输 、 销售和消 费过程 中, 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 无污 染的环境管 11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2 0 . 0 7年 , 中欧建交三十二周年。建交以 理 体 系。 来, 中欧关系 目渐走 向成熟 , 双边经贸合作持续、 健康 、 稳定、 快速发 应 当看 到 , 色 壁 垒 使 中 国 对 欧 盟 出 口贸 易 的 商 品 所受 到 的 限 绿 展。 欧盟 继 续 保持 中国 第一 大 贸 易伙 伴 地 位 , 中国 是 欧盟 第 二 大 贸 易 制越 来越多 , 同时也应该辩证 的认识到 : 色壁 垒表 面上 限制 出 但 绿 伙伴。2 0 0 5年中欧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两干亿美元 , 提前八年实现 口, 但是一旦达到标准 , 又可 以提高 出 口竞争 力, 给中国贸易出 口业 双 方 领导 人 2 0 0 3年 提 出 的 目标 。2 0 0 6年 , 盟继 续 保 持 我 国第 一 带来 了机 遇 。 欧 大贸易伙伴地位。 根据 中国海关统计 ,0 6年 1 20 ~1 2月, 中欧双边贸 22 反倾 销 的 影 响 欧 盟 至 今 未 给 予 中 国 完 全 市 场 经 济 地 位 , - 易额 达 2 2 7 3亿 美 元 , 同 比 增 长 2 % , 占 同 期 中 国 外 贸 总 额 反倾 销成 为影 响中欧经贸关系健康 发展 的巨大障碍。 5 3 欧盟是 中国第 1 .%。据欧方统计 ,2 0 5 5 0 6年 1 ~9月 欧盟从 中国进 口 1 5 3 6亿欧 大贸易伙 伴 , 同时也是对 中国发起 反倾销调查最 多的世界 贸易组 元, 比从 美 国多 进 口 4 6亿 欧 元 , 国 取 代 美 国 上 升 为 欧 盟 第 一 大 进 织 成 员 。 目前 为 止 , 盟 已对 中 国发 起 1 7起 反倾 销 调 查 。 盟 至 中 到 欧 2 欧 口来 源 地 。据 中 国欧 盟 商 会 最 新 调 查 显示 ,2 的 欧 企 对 其 在 华 业 今 仍 未 给 予 中 国 完 全 市 场 经 济 地 位 , 9% 导致 欧盟 在 对 中国 企 业 进 行 反 务表 示 乐观 , 2 0 比 0 6年 高 6个百 分点 。欧 盟 一直 是 中 国累计 第 ~ 大 倾销调查时带有明显的歧视性 , 在很 大程度上 制约 了中国产品 向欧 技术供应 方, 同时欧盟也是 2 0 0 6年中国技术引进的最大来源地。 盟 出口。 近一 二年 , 最 欧盟加 大了对 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力度 , 矛头直 12 中欧经 贸发展特点 中欧经贸 关系主要包括 贸 易往 来 、 . 对 指 中 国的 优 势 出 口产业 和 大 宗 出 口产 品 。中欧 纺 织 品 贸 易 争端 虽然 华投 资和 经 济 合作 三 方面 的 内容 。 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 但欧盟接连出台的针对中国出 口产 品的一系列 1 . 中欧贸易发展速度呈明显加快之势 。 .1 2 贸易总量不断上升。 限制性措施 , 对中国出 口贸易造成 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致使 中国许 贸易逆差 不断缩 小 ;中方对 欧盟 出 口 1 1 8 98亿美 元 ,同比增长 多产 品无 力与 欧 盟 同 类 产 品相 竞 争 , 迫 退 出欧 盟 市 场 。 被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8436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3.png)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纺织品是中国对欧盟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
在过去几年中,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了一系列反倾销措施,这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欧盟认为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数量和价格构成了对欧盟本地产业的不正当竞争,对欧盟纺织品产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是欧盟认为中国政府对纺织品产业的扶持政策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嫌疑。
基于这些原因,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出台了一系列的贸易救济措施,包括针对中国纺织品产品的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等。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导致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价格上升,降低了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数量受到限制,进一步挤压了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也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贸易环境变得不确定,增加了中国纺织品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
面对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带来的挑战,中国纺织品产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缓解负面影响。
中国纺织品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以应对欧盟反倾销措施带来的价格上涨和贸易量下降的影响。
中国纺织品企业需要积极扩大对欧盟市场以外的市场,降低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度,降低因欧盟反倾销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政府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督促欧盟放弃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提升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纺织品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中国纺织品产业需要在面对这一影响时保持充分的应变能力和战略定力,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加大品牌推广等方式,逐步克服这些影响,实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面对欧盟反倾销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欧盟反倾销我国应采取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cd47ff3aef8941ea76e05d9.png)
口贸易无法可依 。而实 际上有许 多产品确实具有竞争 力, 完全
有 机 会通 过 法 律 途 径 和 积 极 应 诉 赢 得 反 倾 销 诉 讼 的 胜 利 。 然 而 , 对 国际 反 倾 销调 查 , 多 处 于受 害 者 地 位 的 企业 囚缺 乏 法 面 许 律 意 识 , 反 倾 销危 害 的 认识 不 足 , 疑 外 国 法 律 的公 正 性 而 不 对 怀 愿应 诉 :这 是 导 致 我 国 反倾 销案 大 多 数 败 诉 的 重要 原 因 一这 不 仅 极 大 地 损 害 了我 国 的 国 际 形 象 , 化 r 『 企 业 涉 外 经 营 的 恶 我玉 I
验 , 速提 高其竞 争能 力 第一 , 注重 价格 和非 价格 策略 迅 要
如 , 达 首 先 采 用 低 价 倾 销 , 生 产 本 土化 后 又着 手 于 销售 本 土 柯 在 化 和 人 才 本 土 化 , 其 中 国 彩 扩 连 锁 店增 至 450 , 中 国市 将 0 家 其 场 占有 率 已达 3 .%:第 二 , 注 重 产 品 的 技 术 含 量 , 高 产品 9 9 要 提 的 档 次 , 速 企 业 产 品 的升 级 换 代 。 如 , 国的 汽 车技 术 比 国外 加 我 落 后 l 年 以 上 , 不 具 备 独 立 开 发 能 力 ; 国 的 服装 口虽 然 0 还 我 数 量 大 , 基 本 上 没 有 知 名 品 牌 这些 差 距 不 利 于 认 定 进 口产 但
中国智慧的严峻考验。加入世 贸时 , 闰已在“ 中 特别保 障措施” 等条款方 面作 出 了让 步 , 然这些让 步是战术 性的 , ' 虽 但无 疑是 “ 如鲠 在喉” 我们只有利用 自己的智慧 , , 接受这个考验 。
2积 极 进 行 宏 观 调 整 和 深 化 体 制 改 革 , 形 成 政 府 、 业 组 . 并 行 织、 企业 位 一 体 的应 对 体 系 。 ( ) 府 应 积 极进 行 宏 观调 整 并 对 企 业 加 以 引导 , I政 要进 一 步 减少 对 企 业 的 干 预 和 扶 持 , 其 是 应 减 少 对 产 品 的行 政 定 价 和 尤
欧盟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对策
![欧盟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d8a793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2.png)
欧盟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对策欧盟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对策近2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和出⼝贸易获得了飞速的增长。
但是,随着我国商品出⼝贸易量的增加和在世界出⼝榜上排名的上升,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也逐步出现了扩⼤之势,从80年代的美国、加拿⼤、欧盟、⽇本等发达国家逐步扩⼤到墨西哥、印度、埃及、南⾮、秘鲁和⼟⽿其等发展中国家。
⽽在这些国家中,欧盟是对我国进⾏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地区,反倾销问题已成为影响中欧正常经贸关系发展的严重障碍。
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研究我国被诉原因及应诉对策,对有效抵制欧盟对华反倾销,消除双边贸易障碍,促进双边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具有重⼤的现实意义。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基本状况可以说,国外对华反倾销的进程与我国对外改⾰开放的步伐是相⽣相伴的。
从1979年欧盟最早发动对我出⼝糖精钠和机械闹种反倾销指控并获成功以来,我国出⼝商品接⼆连三受到美国、加拿⼤、澳⼤利亚等国的反倾销指控。
据中国外经贸部的统计,从1979到2000年9⽉初,中国出⼝商品已累计遭受来⾃欧、亚、⾮、⼤洋州的三⼗⼏个国家的422件反倾销起诉,涉及我国出⼝商品⼆⼗多个⼤类中的绝⼤部分类别,给我国出⼝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00多亿美元。
在422起反倾销调查案中,欧盟占第⼀位,为87起,影响我国约10%的出⼝,损失在30亿美元以上。
进⼊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欧盟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规模不仅越来越⼤,且反倾销⽴案调查频繁、裁定率很⾼,是西⽅发达国家中对我国进⾏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地区。
当前,欧盟对我国出⼝商品实施反倾销,主要有以下⼏个特点:(⼀)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频繁进⼊20世纪90年代后,欧盟对我国产品提起的指控有增长之势。
20世纪80年代欧盟对华反倾销年均3起;从1990年⾄2000年9⽉初,欧盟对华反倾销年均7起,特别是在1996—1997上半年欧盟就发动了11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对策研究
![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4670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0.png)
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欧盟对中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情况频繁出现,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导致我国出口商品面临更高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影响了我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如何有效应对欧盟的反倾销措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世界工厂,出口占GDP的比重较大,因此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影响巨大。
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应对策略,寻求与欧盟协商与沟通,以减少贸易摩擦和保护企业利益。
但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制定更加有效的对策应对欧盟的反倾销措施,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贸易合作与发展。
1.2 问题意义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出口产品受到各种国际贸易调查和反倾销措施的影响日益凸显。
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举措影响着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发展。
研究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应对欧盟反倾销措施中需要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保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双方互利合作。
深入研究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现状,分析欧盟反倾销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对于维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促进贸易平衡,推动双边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指导我们对欧盟反倾销措施的分析以及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现状。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将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是搜集相关资料。
我们将查阅大量的文献、报告和统计数据,以了解欧盟反倾销措施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同时也会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和应对措施。
第二步是制定调研方案。
我们计划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式,了解国内企业在面对欧盟反倾销时的具体情况和困难。
第三步是分析和比较。
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
![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bc937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5.png)
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1.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也在世界各地愈发强烈。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体之一,欧盟一直以来对反倾销采取了严格的姿态。
中国是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因此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变化对中国的外贸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2.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特点和变化2.1 反倾销措施的定义和目的反倾销是指在一个国家出口的产品被另一个国家的生产者诉讼其销售价格过低,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无法正常竞争时,另一国家政府对这些产品征收额外的关税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保护本国工业的行为。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目的是保护欧盟本国产业免受中国廉价产品的冲击,维护欧盟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欧盟反倾销措施的特点包括:严格的程序要求、反倾销关税、价格承诺等。
2.2 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自2000年以来,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逐年增加。
在2008年至2016年期间,欧盟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从81起增加到了165起。
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重要性在2017年进一步凸显。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项广泛的反倾销调查改革计划,旨在使其反倾销工具更加现代化和适应当前全球贸易环境的需求。
2.3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情况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方式包括反倾销调查、反倾销税的征收以及价格承诺等。
反倾销调查是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第一步,欧盟委员会会根据投诉或自发性调查的情况决定是否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如果经过反倾销调查后,欧盟判定中国产品确实存在倾销行为,将会对这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根据欧盟的规定,反倾销税最长可以征收5年,但如果出口商许诺改变其出口行为,可以缩短征收时间。
除了反倾销税之外,欧盟还可以对中国出口商进行价格承诺。
价格承诺是指出口商承诺将其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避免受到反倾销税的征收。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我国的应对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我国的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80968b8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f.png)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我国的应对论文报告:一、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背景与现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一系列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
欧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但长期以来存在着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
2017年,欧盟将中国列为强制反倾销国家,并于2018年对从中国进口的特定产品实施了更加严格的反倾销措施,此举对中国企业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欧盟反倾销的法律基础与程序欧盟反倾销的法律基础主要是欧盟的反倾销法及贸易保护法规。
具体程序为:欧盟委员会接到欧盟成员国或相关利害关系方的申诉后,将进行初步调查和正式调查;正式调查包括信息收集、调查书面答复和现场检查等;调查结果将会形成调查报告,欧盟委员会根据调查结果作出是否需要实行反倾销措施的决定。
三、欧盟反倾销的影响和负面效应欧盟反倾销措施的执行确实可以保护其本国产业,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欧盟反倾销措施会削弱市场竞争,使得欧盟本地企业的产品比外国竞争对手具有竞争优势,这将导致欧盟市场上产品的价格被抬高。
另外,欧盟反倾销措施也会对中国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这些企业可能会受到欧盟的处罚和限制,从而减少其在欧盟市场的销售额,并对其财务状况和声誉造成损害。
四、中国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策略与措施中国针对欧盟反倾销的策略和措施包括:积极参与欧盟反倾销调查,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材料,加强与欧盟的沟通协调;加强贸易合作,深化与欧盟的合作关系,扩大贸易规模和贸易品种;探索与欧盟成员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协定达成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
五、案例分析1、2017年欧盟对中国冷轧钢板征收反倾销税该案是欧盟对中国大型钢铁公司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代表案例。
欧盟指责中国冷轧钢板在进入欧盟市场时存在倾销,对中国厂商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最终征收了超过百分之60的反倾销税。
2、2018年欧盟对中国电动自行车征收反倾销税该案是欧盟对中国制造业实行反倾销措施的典型案例。
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对策研究
![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af83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b.png)
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对策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也开始席卷全球各地。
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之一,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的贸易利益。
最近,欧盟加大了对中国的反倾销力度,引发了我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面对欧盟的反倾销对策,我国应及时研究并制定应对措施,以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权益。
一、欧盟反倾销对策的背景和影响欧盟的反倾销措施直接提高了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成本,导致相关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欧盟的反倾销措施主要是通过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反倾销税来限制其在欧盟市场的销售,这无疑将对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造成直接影响。
欧盟的反倾销措施也影响了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
中国是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中欧贸易合作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欧盟的反倾销措施无疑会对中欧贸易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贸易额的下降,甚至影响到相应产业的发展。
欧盟的反倾销对策不仅会对中国相关产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
我国必须及时研究并制定应对措施,以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权益。
我国需要加强与欧盟的沟通和协商,争取在反倾销调查中发挥更大的话语权。
通过加强与欧盟的沟通和协商,我国可以更好地表达自身的立场和诉求,争取在反倾销调查中发挥更大的话语权,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防御机会。
我国需要加强对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提高其抵御反倾销的能力。
通过加强对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我国可以提高其在反倾销调查中的抵御能力,降低受到欧盟反倾销措施影响的可能性,从而保护中国产业的利益。
我国需要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和学习,提高其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应对能力。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贸易规则和法律条款,我国需要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和学习,提高其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应对能力,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持和保护。
我国还可以积极寻求与其他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和支持,共同应对欧盟的反倾销对策。
出口遭遇欧盟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出口遭遇欧盟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f7310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7.png)
出口遭遇欧盟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贸易往来也愈加频繁。
对于一个出口大国来说,遭遇反倾销调查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而最近,欧盟开始对一些国家的出口商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本文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出口遭遇欧盟反倾销的原因分析(一)市场扭曲市场扭曲是出口遭遇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因素之一。
经过多年的监管和调控,欧盟的市场已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
但是,来自其他国家的低价、低质量、过剩产能的商品却给欧盟市场带来了冲击。
这一方面是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产品价格竞争,另一方面也与欧盟市场扭曲本身有关。
(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导致出口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国家在贸易市场上必然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冲击,但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很多国家倾向于对其它国家的商品施加限制或者实行反倾销政策,这也是欧盟采取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缺失现代制造业技术水平高,要想进军国际市场、跻身于世界制造强国行列,必须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能力。
但是一些出口国家由于本身技术水平较低,所以在经营贸易时往往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这也使欧盟国家采取反倾销政策的可能性增加。
二、对策建议(一)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了避免遭遇反倾销,出口国家需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为此,出口国家需要鼓励技术创新、提高研发经费、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二)掌握市场情况,防范风险出口国家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法规、贸易壁垒、产业政策等情况,切实防范风险。
同时,在出口贸易合同中要严格约定合同条款,防止出现因合同条款不规范或漏洞而导致欧盟反倾销调查。
(三)积极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如果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出口国家不能消沉自闭,而是应该积极应对。
首先,要尊重欧盟的反倾销决定,对于自身的问题要实事求是、严肃治理。
同时,出口国家也要通过多边机制或者通过调节谈判来维护其在欧盟市场的出口利益。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实质、影响及对策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实质、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7c2e91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d.png)
2014年第6期·总第240期【国际经贸】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实质、影响及对策林玉洁 季 菁 刘 丽(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江苏盐城224051)[摘 要]通过对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例的研究,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实质及其对我国经济、法律、环境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联合各方力量积极应诉;加强政府间的协商,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应诉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欧盟;反倾销;质量安全标准;应诉[中图分类号]F74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6-0026-03 [作者简介]林玉洁(1982-),女,湖北武汉人,助理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季菁(1993-),江苏扬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刘丽(1992-),江苏扬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随着我国与欧盟贸易规模的日益扩大,双方贸易摩擦也逐渐增多,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欧盟对华实施反倾销更加频繁。
自欧共体在1979年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和盐类商品首次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11年底,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案件总数已经达到155起,并且多集中在化工、机电、橡胶、纺织、贱金属及其制品,而且征收的反倾销税也越来越高,有的甚至带有惩罚性质。
一、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实质(一)缓解内部矛盾,转移公众视线近年来,西方经济普遍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
由表1可以看出,2003—2012年欧盟失业率基本高于30%,这种长期持续失业的状况使得欧盟的贫困人口不断增加,据欧盟统计局2012年2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欧盟面临贫困或遭社会排斥风险的人口数量为1 15亿人,在欧盟人口总数中占比高达23 4%。
目前欧盟失业率出现了一个新特点,即青年失业率高于平均失业率,这成为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
而且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虽然处于统一组织内部,但是所代表的经济政治利益却各不相同。
我国出口遭遇欧盟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我国出口遭遇欧盟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50becd8b9f3f90f76c61b1d.png)
环境 ,欧盟用反倾销措施打击我国出 口,保护国内工业 的意图显著。
( 二) 欧盟对华反 倾销原 因分析 1 、欧盟方面的原因
( 1 )欧盟反倾销法对华不利 因素——非市场经济国标准 1 9 9 8年 以前 ,欧盟一 直视 中国为非 市场 经济 国家 ,所有 对华反 倾 销案件调查 ,都是按照非市场经济国家标 准裁决 。由于欧盟在对非 市场 经济国家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中,正常价格 的确定是通过 选择市场经 济参 照国的相同产品的国 内价格来进行的 ,因此这一标准 的适用带有很 大的
低 附加值 、易生产 的产 品产量大于国 内需求量 ,导致大量产 品积 压 ,厂 家 只有通过低价 出口竞争 国外市场 ,形成对出 口的过度依赖 。 三、我 国应对 欧盟反倾销对策 1 、加 强对 外交涉力度争取 “ 市场经济”地位 市场经济地位 问题一直是 中国企业在反倾 销案件中所面临 的不公 正 问题 。欧盟频频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上 中国的 “ 市 场经济” 地位不被承认 ,由于市场经济地位不被承认 , 使得我 国在应诉 欧盟等发展 中国家 的反倾销案件 中,频遭败诉 ,这不仅 切断 了中国企业 融人 国际市场的脉搏 ,更使得中 国企业在国际经济舞 台中的地位难 I 三 l 提 升 。因此 ,作为政府应当充分利用 W T O成 员 国及其 评审机 制来努力争 取市场经济位 ,抓住双边谈判的契机 ,使更多国家尤其 是发展 中国家越 来越多的承认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摆脱 经济体 制被歧视 的现状 。 2 、积极利用 W T O争端解决机制
.
中国政府应当充分利用 WT O争端解决 机制来获 得在双边 贸易谈判 中的主动地位 , 避 免陷入被对方 牵着鼻子走 的被动局 面。加入 WT O后 , 通过 W T 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 贸易争端无 疑是重要 和必要 的 ,但不能一 遇到贸易争端就立 即采用 ,而是应 谨慎 、善 意地使用 W T O争 端解决机 制 ,强调以磋商为主、专家组程 序为辅 的原则 , 谨慎研究 策略 ,争取与 共同利益方联盟 ,在多投诉 方的争 端解决程序 中加强 实力。我国 国内立 法应尽量与 W T O争端解决 机制的规则接轨 。
欧盟反倾销制度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欧盟反倾销制度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a4499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1.png)
欧盟反倾销制度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引言欧盟反倾销制度是欧盟出于保护自身市场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定和措施,旨在打击外国公司在欧盟市场上采取倾销行为的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自200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欧盟反倾销案件的主要目标。
本文旨在分析欧盟反倾销制度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正文一、欧盟反倾销制度与中国出口贸易(一)欧盟反倾销制度的基本原理欧盟反倾销制度是欧洲联盟出台的一系列法律规定和措施,旨在保护欧洲本土企业营销利益及外国企业合理权益,防止倾销和补贴对欧盟市场的不正当扰动。
根据欧盟的规定,一旦发现有外国企业的产品在欧洲市场通过倾销行为或者获得不正当的政府补贴,而导致欧洲本土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欧盟就可以对这些企业的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如征收反倾销税等。
欧盟反倾销制度的存在对于中国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出口国之一,其出口产品涉及欧洲市场比较广泛,因此,欧盟的反倾销行动对于中国出口行业的稳定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中国出口向欧盟市场的情况不太乐观,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下滑的原因之一就是欧盟反倾销制度加强的结果。
(二)欧盟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欧盟反倾销行动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
首先,对于进口者而言,欧盟反倾销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制度使得进入欧盟市场的中国产品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
其次,对于各种行业而言,欧盟反倾销制度会对中国的出口企业形成较大的市场压力,从而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造成影响。
最后,欧盟反倾销制度也会带来贸易壁垒的提高,增加国际贸易难度和出口风险。
二、欧盟反倾销制度的原因(一)欧盟本土市场利益保护一个明显的原因是欧洲本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受到的倾销行为带来的直接损失。
这种竞争行为对于本土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倾销手段能够帮助外国企业在瞬间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损害了欧洲本土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欧盟双反_精品文档
![欧盟双反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35815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5.png)
欧盟双反欧盟双反措施:对中国产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引言:欧盟双反是指欧盟对进口商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措施。
这是欧盟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以及保障公平贸易环境而采取的行动。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扩大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成为欧盟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也面临欧盟双反措施的压力。
本文将探讨欧盟双反措施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欧盟双反措施的背景和原因1.1 欧盟双反措施的定义欧盟双反措施是指欧盟根据自身法律框架对进口商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措施。
反倾销是指欧盟对进口商品进行调查,并在发现倾销行为时对其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则是指对进口商品进行调查,并在发现政府补贴行为时对其征收反补贴税。
1.2 欧盟双反措施的原因欧盟双反措施的实施是为了维护欧洲企业的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公平。
欧盟认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企业通过倾销和补贴行为,使得其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力,对本国产业造成不公平竞争。
因此,欧盟决定采取双反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
第二部分:欧盟双反措施对中国产业的影响2.1 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影响欧盟双反措施对中国出口商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由于欧盟征收了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使得中国出口商品的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
许多中国企业面临出口困难和订单减少的问题,对中国整体外贸形势产生了压力。
2.2 对中国产业的影响欧盟双反措施对中国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双反措施导致中国相关产业面临竞争压力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特别是那些依赖欧盟市场的行业,如钢铁、太阳能等,更是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第三部分:应对欧盟双反的策略3.1 多元化市场布局面对欧盟双反的压力,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来减少风险。
不依赖单一市场,而是积极开拓其他市场,降低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新机遇,应积极利用。
3.2 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质量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d8729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0.png)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概述反倾销是指一国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国出口商品的贸易行为,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
近年来,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案件。
本文将探讨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情况近五年来,中国面临了一系列反倾销调查和案件。
这些调查和案件主要涉及钢铁、太阳能产业、化工品和纺织品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钢铁行业中国钢铁行业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者和出口国之一。
然而,由于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中国的钢铁行业在近年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限制了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
太阳能产业太阳能产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面临严重反倾销调查的领域之一。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组件加征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出口。
这对中国太阳能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化工品中国的化工品行业也面临了一些反倾销案件。
近年来,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某些化工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纺织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但近年来也面临着反倾销调查。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纺织品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中国的应对措施面对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案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并维护贸易利益。
1. 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产业提高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反倾销挑战。
2. 调整贸易结构中国政府推动结构调整,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加大对内需市场的开拓力度。
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可以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降低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风险。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自贸协定,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以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96cfd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6.png)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影响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欧盟反倾销调查主要是针对中国纺织品的价格倾销行为进行的,这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至欧盟的影响是直接的。
本文将从影响层面、产业结构、竞争力等方面对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体现在出口减少、价格下降、市场份额减少等方面。
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会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数量,使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一定的压力。
由于欧盟对华纺织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使得中国纺织品的价格下降,降低了纺织品生产的利润。
由于欧盟市场对中国纺织品的需求减少,中国纺织品的市场份额也会受到冲击。
欧盟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还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由于欧盟对华纺织品的反倾销调查主要针对价格倾销行为,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
为了应对这一压力,中国纺织企业可能会采取措施,如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研发投入等,以提高竞争力。
这将促使中国纺织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提高整体竞争力。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94124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5.png)
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减少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会导致中
国出口商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降低,由此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减缓或减少,并进一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2. 增加企业成本: 为了避免反倾销措施对商品的影响,中国企
业需要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增加生产成本。
此外,由于反倾
销调查的成本增加,企业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应对这些
措施,这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方面,中国政府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 与欧盟开展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在反倾销调查期间,中
国可以与欧盟当局开展对话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贸易争端升级。
2.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国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研发创新、提高产品品质、优化整个供应链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以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
3. 利用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可以利用自由贸易协定(FTA)等
贸易协定中包含的规定和条款,以保护和增加对欧盟市场的出口。
同时,中国还可以推动在欧盟和其他地区签署更多的FTA,以减少
或避免欧盟的反倾销措施对经济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20, 10(2), 164-170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journal/mmhttps:///10.12677/mm.2020.102020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U’sNew Anti-Dumping Rules to ChinaYatong Ni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Received: Mar. 6th, 2020; accepted: Mar. 20th, 2020; published: Mar. 27th, 2020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U anti-dumping regulation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new regul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old and new regulations, and takes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on steel sheet piles from China as an ex-ample to study its challenge to China, and comes up with coping strategies such as enterprise di-rect investment, industry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the government and EU member states signed FTA and so on, from three levels including the enterprise, industry and government.KeywordsEU Anti-Dumping New Regulation, Market Distortions, Surrogate Country Approach,Countermeasures of China欧盟反倾销新规对中国的挑战与对策倪雅彤苏州大学,江苏苏州收稿日期:2020年3月6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20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27日摘要在欧盟出台反倾销新规的背景下,本文从新规的主要内容出发,通过对新旧规则对比,以欧委会对来自中国的热轧钢板桩发起反倾销调查为例,研究其对中国的挑战。
并从企业、行业和政府三个层面得出企业直接投资、行业规范管理及政府与欧盟成员国签署FTA等应对策略。
倪雅彤关键词欧盟反倾销新规,市场扭曲,替代国方法,中国对策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据商务部统计,2018~2019年期间,全球共23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120起反倾销调查,占贸易救济调查案件的58.54%。
至此,中国已连续23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其中,欧盟自1995年至今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原审立案累计166起,2019年共7起,同比增速为250.00%。
在此背景下,欧盟以延续贸易保护主义为目的的反倾销新规出台引起广泛关注。
2. 欧盟“市场扭曲”的反倾销新规2017年12月,欧盟出台反倾销与反补贴新规,增加市场“重大扭曲”的方法替代原有的“非市场经济”替代国方法。
并在2018年6月针对中国钢铁产能过剩进行了第二次修法活动,以保护欧盟的钢铁产业。
2.1. 新规出台背景在申请加入WTO 时,我国由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受到阻挠,在经过漫长的谈判后,中国做出妥协,接受《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即允许其他国家运用替代国的方法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但对这一条款规定了15年的有效期,即在2016年12月11日第15条(d)项的“终止条款”到期生效后,所有国家应当停止对华使用“替代国方法”[1]。
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反倾销成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可行路径[2]。
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通过贸易保护,欧盟试图将2010年爆发的欧债危机给欧盟带来的损害转嫁给中国。
Figure 1. Map of China as respondent in export dumping case图1. 中国在出口商品倾销案中作为应诉方地图倪雅彤由图1可以看出,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行为居高不下,是对中国进行反倾销申诉的第二大国。
据WTO统计,1995~2017年,欧盟对外启动了502起反倾销调查案,共采取了325个最终反倾销的措施。
其中,在欧盟反倾销的所有目标国中,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为132起,最终反倾销措施为95起,所占比例约为1/3,在所有目标国中位居第一。
在之前欧盟反倾销行为的影响下,当WTO规定中国不再适用“替代国制度”时,欧盟由于反倾销“惯性”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带来的损失,从而修改《欧盟反倾销条例》,隐蔽自己“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欧盟委员会运用拒绝使用中国的国内价格和企业成本来确定中国产品价值,而以第三国同类产品的价格来构建中国商品价值的手段,人为地提高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从而使欧盟较为容易的认定中国存在倾销。
据统计,按替代国方法计算的倾销幅度往往要比按正常方法计算的结果高出30%以上[3]。
我们应当注意到,“终止条款”针对的是其他国家是否有权对中国采取替代国做法的问题,而不是中国是否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
2.2. 新规主要内容(一) “非市场经济国家”到“市场扭曲国家”第一,新规中取消了“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概念,规定原有的“非市场经济国家”仅适用于非WTO 成员方。
表面上来看,消除了原有的对中国歧视性的规定,而采取“国别中立”。
据此,中国企业可以采用自身的价格和成本数据来决定正常价值。
第二,新规提出了“市场扭曲”的概念和“成本替代”的方法。
欧盟声称出台新规的背景是当前众多对欧盟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自由市场力量的重大扭曲现象[4]。
因此,规定在“市场扭曲”的情况下,欧委会可以采用替代国数据或国际市场价格来构造出口商的正常价值,而这一方法适用于WTO所有成员方,即同样适用于中国。
评估“市场扭曲”是否存在可以考虑以下多种因素,但只要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就构成重大扭曲[5]:1) 一出口国的相关市场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所有、控制、监督或指引的企业所占有;2) 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允许政府干预价格或成本;3) 公共政策或措施使国内供应商获得差别性优惠待遇,或者足以影响市场自由度;4) 破产法、公司法或财产法的缺失、差别适用或不完全执行;5) 工资成本被扭曲;6) 从执行公共政策或依赖于政府的机构获得资金。
此外,欧盟在对“市场重大扭曲”进行评估认定时,也综合考量相关国际标准,如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公约和多边环境公约等等。
然而这些考量要素的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第三国来说并非有利信息。
2.3. 新旧条例对比第一,两者的适用前提和基础不同。
旧条例规定了对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12个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采取替代国方法核算其出口商品价值;对中国、越南、哈萨克斯坦以及其他WTO成员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在其企业不能证明具备市场经济条件时运用替代国方法核算其价值。
而新条例的重点对象是市场存在“严重扭曲”的国家,对“严重扭曲”一词的界定中有“允许政府干预”一条,即使在市场经济国家也可能存在政府干预。
在没有对干预做出明确界定的情况下,新规对于被反倾销的国家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倪雅彤第二,对替代国制度的定位不同。
根据旧条例规定,只要进口产品来自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时,欧盟委员会自动根据替代国方法重新核定产品价值。
只有出口商向欧盟提交证明其满足“市场经济条件”时,才以其实际成本和价格核算。
而新条例中将替代国方法作为辅助手段,通常以出口商在其本国市场上销售的同类产品价格为基础,只有在出口国存在重大市场扭曲时采用替代国制度。
第三,替代国价格选取方法不同。
旧条例规定调查机关只能选取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第三国的价格或其推定价值,或者,该第三国向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价格作为该产品正常价格的衡量标准。
而新条例中采用两种衡量价格法:一是替代国方法,即选取恰当的具有代表性与可比性的国家的价格替代被调查国国内价格,同样地,在选取国家时包括欧盟国家。
但以替代国与被调查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为前提,数据易于获得;二是非扭曲的国际价格或基准价格[6]。
由此看来,新旧条例都可以选取其他国家的国内价格作为参照,但新条例中规定的价格数据来源广泛,调查机关选取数据更为灵活,在无法选择适当的替代国时还可采用国际通行的价格数据,拥有一定自由裁量权,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与旧法相比,新规从字面上来看不再对中国具有歧视性,同时也不再要求中国出口产商填写繁琐的市场经济待遇问卷,减轻了企业的应诉工作负荷;但另一方面,新规事实上允许欧委会继续采用替代国数据计算被调查出口商的正常价值,并且可以采用更加多样的外部数据组合方式来替换中国企业的成本要素。
事实上,“市场扭曲”是“替代国制度”的另一种延续。
3. 欧盟反倾销新规对中国的挑战3.1. 对中国倾销认定更为容易2018年5月24日,欧盟委员会对来自中国的热轧钢板桩发起反倾销调查。
这是欧盟发布《欧盟反倾销条例》新规后启动的第一次对外反倾销调查。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获得调查“严重扭曲”所必需的信息,欧委会向中国政府发放了调查问卷。
欧委会可能在问卷中要求中国政府提供涉案产业原材料的海量数据和信息[7]。
如果中方在调查问卷中对相关问题的回答不完整或者数据提供不全,欧委会将提取对其最有利信息来得出中国存在“市场扭曲”的肯定性调查结论。
欧盟委员会将继续采用第三国(该案为南非)为中国出口产商计算正常价值,并拥有宽泛的自由裁量权,自由选择第三国,人为抬高正常价值和倾销幅度。
这将导致中方对于“市场扭曲”的抗辩更为持久艰难,尤其在钢铁、铝、化工和陶瓷等被欧盟认定存在政府干预而导致产能过剩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