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一、引言作业指导书是一份记录工作任务和流程的重要文件。
管理好作业指导书对于确保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以及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作业流程,减少失误和重复劳动,制定一套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2.1 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作业指导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促进工作的高效进行,提高组织的整体工作效率。
2.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在编制、使用和管理作业指导书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守此制度。
三、制度内容3.1 作业指导书编制1.在编制作业指导书之前,需要明确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作业指导书的范围和内容。
2.由编写人员负责完成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工作,并确保其准确性、明确性和完整性。
3.作业指导书应当注明版本号和编写日期,方便后续的修改和追溯工作。
3.2 作业指导书审批1.作业指导书编写完成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批流程。
2.由指定的审批人员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公司的工作要求和规范。
3.审批人员可根据需要提出修改意见,并要求编写人员进行相应的修改。
4.经过审批的作业指导书才能正式发布并供相关人员使用。
3.3 作业指导书更新和修订1.作业指导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更新和修订。
2.由相关人员对作业指导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
3.修订和更新后的作业指导书需重新进行审批流程,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更新。
3.4 作业指导书使用1.所有相关人员在使用作业指导书时,应仔细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2.作业指导书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作业指导书有问题或需要修订,应及时向上级汇报或提交修改申请。
3.5 作业指导书归档和存储1.作业指导书应当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归档和存储,以便于查阅和追溯。
2.应建立作业指导书的存档系统,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3.对于作废或过期的作业指导书,应及时进行归档或销毁,以免造成混淆和误用。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一、概述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施工现场操作人员进行作业时所依据的重要文档,其编制和管理对于确保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建立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制度,规范编制、审批、发布和变更流程,提升施工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编制要求1. 指导书编制应根据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考虑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2. 指导书编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士负责,确保内容准确、完整、可操作。
3. 指导书编制应注重图文并茂,配备必要的草图、照片,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审批流程1. 指导书的审批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保证施工作业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指导书的审批应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审核者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3. 指导书的审批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不得存在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或损害工程质量的内容。
四、发布与应用1. 完成指导书编制和审批后,应及时发布给相关施工人员,并确保其能够及时查阅。
2. 指导书发布应采取书面形式,同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分发,以方便人员随时参阅。
3. 执行施工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在每次操作完成后填写作业记录表。
五、变更与修订1. 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施工条件、安全要求或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变更,需要对指导书进行修订或变更。
2. 指导书的修订或变更应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经专业人员审查和批准后才能执行。
3. 对指导书的修订或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说明,以确保施工作业的连贯性和顺利进行。
六、质量管理1. 指导书的质量是施工作业的保障,因此对于每一份指导书都应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2. 指导书编制前应进行初稿审查和评审,并修正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3. 指导书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回访和检查,了解其实际应用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适时的修订。
七、培训与考核1. 对施工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指导书的培训是必要的,以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指导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一、引言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施工作业内容、方法、流程、技术要求等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写的文档。
为了确保施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制定并实施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管理责任1. 组织部门需成立专门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小组,负责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审查、更新和发布等工作。
2. 工程项目经理要确保指导书的编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指定专人负责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审核和批准。
3. 管理小组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计划和进度追踪机制,确保指导书的及时更新和发布。
4.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协作,提供所需技术支持和数据材料。
三、编制要求1. 指导书内容要全面准确,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单位组织形式、施工设备材料、作业流程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具体分项工作。
2. 所有编写指导书的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确保编制出符合工程实际要求和标准规范的指导书。
3. 指导书要规范使用术语和表达方式,以保证读者能够理解并正确执行指导书中的作业要求。
四、审查与批准1. 编制完成后,需要经过内部审查,由专人对指导书内容进行初步审核,确保指导书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2. 经过内部审查的指导书需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技术评审,确保指导书的技术要求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3. 审查通过后,由工程项目经理进行最终审批和签字确认,方可正式发布施工作业指导书。
五、指导书的更新1. 指导书应在施工前更新,确保参与施工的人员掌握最新的作业要求和流程。
2. 指导书更新需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及时收集并反馈施工中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进行修订和完善。
3. 更新后的指导书应进行再次审查和批准,确保更新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指导书的执行1. 指导书的使用应在施工现场广泛宣传,指导相关人员正确使用指导书进行施工作业。
2. 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使用中的问题。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济南华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本制度分别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批、执行及反馈等方面的工作做出规定,明确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作业豫备条件、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技术、安全措施、环保措施、作业过程的质量检查重点等。
本制度合用于公司承建工程的全部作业活动,包括主体工程、临建工程及其它辅助工程施工等。
《技术管理手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施工图纸会审管理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文件包管理制度》《作业指导文件编码原则》3.1. 在公司总工的领导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的指导、监督、考核工作。
3.2. 《作业指导书》编、审、批流转过程原则上在项目部实施,由项目部单项工程师(或者单项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总工进行编制、审核、批准工作。
3.3.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在本项目部的控制实施;项目部专业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单项工程师(或者单项技术负责人)负责《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并按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过程监控。
3.4. 《作业指导书》中某些工序卡涉及特殊施工工艺或者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编写执行后,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工程技术部专工负责审核,定期对公司工序卡库进行修改与更新,实现公司技术信息共享。
3.5. 信息中心负责相关信息传递媒体的建立和维护;建立工序卡库并提供信息界面;对已完工程《作业指导书》整理归档,建立模块。
4.1.4.1.1.4.1.2. 《作业指导书》目录建立对具体的承建工程,各专业根据施工范围,将包含的单位工程列表、规划主要《作业指导书》目录纳入施工组织专业设计中。
(见《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按专业设计中规定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师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顺序方案(见《文件包管理制度》),确立单位工程对应的所有《作业指导书》目录,交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审核后,由项目部总工批准。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一、引言作业指导书是组织机构制定的一种工作规范,旨在明确工作的目标、步骤和要求,帮助员工理解和完成工作任务。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工作流程,制定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是必要且重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作业指导书编制、使用和审批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管理原则1. 规范性原则:作业指导书必须符合组织机构的政策、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2. 统一性原则:作业指导书必须统一标准、统一命名和统一格式,确保统一性和协调性。
3. 及时性原则:作业指导书必须及时修订和更新,反映工作任务和流程的最新要求。
4. 实用性原则:作业指导书必须简明扼要、易理解、易操作,能够指导员工完成工作任务。
四、管理流程1. 制定作业指导书(1)明确目标和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明确作业指导书的目标和要求。
(2)编写内容和格式:按照规范性原则和统一性原则,编写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格式。
(3)审批和发布: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签字,将作业指导书发布给相关人员。
2. 使用作业指导书(1)了解内容和要求:对于每项工作任务,员工需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了解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2)操作步骤: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步骤和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3)及时记录:在工作过程中,及时记录问题、改进和反馈。
3. 修订和更新作业指导书(1)收集意见和建议:定期收集使用作业指导书的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2)评估和修改:根据意见和建议,评估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并进行修改。
(3)发布和通知:修订和更新后,及时发布和通知相关人员。
五、责任与义务1. 组织机构: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作业指导书,确保其有效实施。
2. 部门负责人:负责分配编写、审批和使用作业指导书的任务,监督执行情况。
3. 员工: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及时提供反馈和建议。
六、培训与沟通组织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确保员工了解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第一章绪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施工作业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明确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操作规范,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操作指导,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二章安全责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单位应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明确其安全管理职责。
施工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施工单位还应与相关监管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维护施工作业的安全。
第三章施工准备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安全知识。
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设施布置,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条件符合要求。
第四章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严格遵守相关安全制度和操作程序。
特别是在高空作业、起重吊装、电气作业等高风险环节,必须按照相关安全规定执行操作,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第五章应急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施工单位要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并进行适当的事故处置和伤员救治。
同时,施工单位还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确保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
第六章安全培训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施工人员要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应涵盖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以及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第七章安全检查与监督施工单位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发现违规行为和安全问题,依法予以处罚和处理。
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记录和档案,为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第八章外部协调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与其他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密切合作和协调。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是一份旨在确保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的重要文件。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工作人员的培训、设备管理、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立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以确保建筑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有序进行,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环境,涉及各种设备和操作流程。
同时,建筑行业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经常面临着各种安全隐患。
因此,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
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1、工作人员培训: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并掌握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培训应包括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设备管理:所有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按照规定进行维护和检查。
任何有缺陷或潜在危险的设备应立即停用并修复。
3、安全防护设施:施工现场应设立充足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护栏、警告标志等,以防止意外伤害。
4、应急处理:施工现场应制定应急处理计划,包括火灾、工伤等常见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工作人员应接受应急处理的培训,并熟悉应急设备的存放和使用方法。
四、结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是保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工具。
通过实施本指导书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参与方应认真执行本指导书中的各项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建筑施工环境。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文件,它包含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和规范,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指导书旨在规范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为施工人员提供详细、全面的技术指导,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查,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
同时,根据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1.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具体要求,针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方法、注意事项,落实各项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等需要而制定的作业标准、规范、执行文件。
2.项目部应在作业前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以做到作业有程序、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检测有依据。
对于大中型项目,工艺复杂或技术难度大的项目分部、分项工程可依据相应的施工工法编写具体实施内容,确保作业指导书具有可实施性、操作性。
3.施工作业指导书应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体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签字齐全。
4.所有项目采用一项工程(分部、分项)一个施工作业指导书的方式,围绕安全、质量两条主线,通过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相同类型的工程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外部环境对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修改,不得直接照搬套用。
5.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写内容主要包括:适用范围、作业准备(材料准备及要求、劳动组织准备、机具设备配备)、技术要求、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要求、质量控制及检验、安全及文明施工、产品(成品)保护要求等。
6.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求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简练,做到图文并茂、简洁易懂,可操作性强。
7.施工作业指导书应结合现场实际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由项目总工、公司主管部门或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8.项目实施前,必须由项目总工程师或主管技术人员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作业人员对进行专题培训学习,保证现场主要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
9.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执行,加强现场过程监控,对照作业卡控点进行必要的施工记录。
10.作业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切合实际、与相关图纸及有关规定不符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技术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修改作业指导书,履行审批手续并做好记录后,按修改后的作业指导书继续实施。
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1、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具体要求,针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落实各级验收规范和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等需要制定的作业及工艺标准。
2、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艺复杂或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应编制而没有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不得开工。
3、施工作业指导书不得与验标、补充验收标准、暂行技术条件和施工指南发生矛盾。
第二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原则1、必须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目标,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
2、应按照标准化管理理念,将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与建设标准、质量目标、安全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编制,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可操作性要强。
3、要注意站前、站后工程以及各相关专业接口的衔接。
第三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1、国家和铁路总公司颁发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
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合同及相关协议。
4、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第四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内容1、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条件。
对特殊地质等条件有不适合情况时,应予说明。
2、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3、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段落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程序和先后顺序。
5、施工要求:分解说明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6、劳动组织:说明建设项目的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作业指导书编制、使用、修订和日常管理要求,明确管理职责,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某某基础设施段管内各作业项目或岗位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第三条作业指导书是对与作业相关的规章制度、技术规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等进行有效梳理、汇总形成的综合性、操作性文件,是指导岗位作业人员进行标准化作业的依据,是岗位作业人员学习标准、执行标准最直接、精炼、有效的工具。
第四条作业指导书贯彻"谁修订、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动态修订、定期评审,确保作业指导书体系的及时、完整和有效性。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段是各工种、岗位作业指导书分工、编制、修订、验证、审核、发布、配备、培训、考试、应用和执标检查的责任主体,对作业指导书的体系完整、内容科学、参数准确、格式规范等全面负责。
第六条段成立作业指导书管理领导小组,由段各岗位专家委员会成员组成。
各维修技术中心负责作业指导书日常管理,技术教育科负责作业指导书目录的汇总、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学习效果的检查,各车间、专修队负责执标检查和验证反馈。
第七条技术教育科主要职责:(一)及时公布各车间、班组需保存的作业指导书目录,便于职工查找学习。
(二)对作业指导书的执行信息进行收集,并向集团公司反馈。
(三)负责组织作业指导书的学习、培训、考试。
统一制订周期性学习考试计划,新公布的作业指导书应纳入最近一期车间、专修队、班组月度学习计划。
"三新”人员上岗前,应将作业指导书纳入岗前培训必学内容。
(四)对车间、班组作业指导书的日常学习、岗位练兵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第八条各维修技术中心主要职责:(一)全面负责作业指导书的科学、规范、及时和适用性。
及时梳理公布本专业各工种、各岗位的作业指导书目录。
(二)细化本专业作业指导书本年度编制、修订、验证、审订计划,明确各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责任人,按计划组织实施现场验证和集体审定。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

目录1目的和范围2引用标准3 定义4 职责5规定6说明7附表8 作业指导书审批流程1 目的和范围1.1 为了规范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审及控制步骤和方法,使作业指导书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作用,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承担工程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审管理活动。
1.3 项目施工中如甲方(业主和监理方)有特别要求统一归档格式的,应根据甲方要求格式编写。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制度、规定等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
在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制度、规定等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制度、规定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FJDJZD-002 《文件管理制度》FJDJZD-010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3 定义本规定中采用下列定义。
3.1 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工程项目指工程安装中大型起重机械(最大起重量30t及以上)的拆装及负荷试验;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锅炉整体水压、汽轮机扣盖,厂用电受电;高塔组立(100m高度以上)、大跨越(档距1000m及以上)、跨越带电高压线路、跨越铁路、跨越高速公路和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所指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并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其作业指导书/组织设计为重大作业指导书。
3.2 重要工程项目重要工程项目指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号)附录D中除上述重大工程项目以外的全部项目和变电工程受电,其作业指导书/组织设计为重要作业指导书。
3.3 一般工程项目一般工程项目指除上述重大、重要工程项目以外的全部项目,其作业指导书为一般作业指导书。
4 职责4.1 项目工程部4.1.1 负责作业指导书目录初稿的编制并表明其性质(重大、重要和一般)、审批的权限,经征求各专业工程处意见进行修改和调整后,按5.1 规定经公司总工批准后发布,负责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按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
建筑工程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一、作用和目的建筑工程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建筑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的顺利进行,保障工程的顺利竣工和交付。
通过建立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可以使全体施工人员遵循安全、质量、规范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执行,避免工程施工中出现人为失误导致的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
二、作业指导书管理的原则1. 安全第一所有的作业指导书必须优先考虑施工安全,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质量第一作业指导书必须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材料、施工方法、工艺规范等方面的质量要求被严格执行。
3. 透明公正作业指导书必须公开透明,便于相关人员查阅,确保所有人员都能遵循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4. 规范统一作业指导书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施工作业合乎规范要求。
三、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审批程序1. 编制程序(1) 由施工单位安全技术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联合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施工作业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2) 作业指导书内容应包括施工作业范围、施工过程及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3) 编制完成后,作业指导书应送审批部门审批,审批部门应包括施工单位主管部门、技术部门、安全监督部门等相关部门。
2. 审批程序(1) 审批部门应对作业指导书进行详细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2) 经过审查合格后,作业指导书应在施工现场张贴公示,确保施工人员都了解相关作业指导要求。
四、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和监督1. 执行(1) 施工单位应将作业指导书印发给所有参与施工工作的人员,并明确责任人以及监督人。
(2)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或忽略相关规定。
2. 监督(1) 安全技术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作业符合规定。
(2) 如果发现有人违规操作或不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应立即纠正,并对违规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五、作业指导书的修改和完善1. 修改(1) 当施工现场出现新的施工问题或需要更改作业流程时,作业指导书应及时进行修改。
施工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 制度大全_1

施工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制度大全施工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作业目的捍卫安全就是捍卫人权,就是捍卫项目上每个人的生存权。
为每个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让他们能每天平平安安地回家。
为此,本作业要求主办岗位从工程开工建设起,到场地出清...1作业目的捍卫安全就是捍卫人权,就是捍卫项目上每个人的生存权。
为每个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让他们能每天平平安安地回家。
为此,本作业要求主办岗位从工程开工建设起,到场地出清竣工交付为止,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细化施工承包合同和安全生产协议的管理为抓手,与监理单位一起监督检查施工单位认真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承担其应尽的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岗位职责主管岗位项目公司分管副总:是保证甲方现场人员人身安全的责任人,也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公司内部考核责任人。
主办岗位项目工程部经理:兼任甲方的现场安全员职责,(公司应在岗前安排参加市级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书)。
对于规模巨大或施工难度高,工期紧迫的项目,项目工程部经理可向分管副总申请配备专职的安全员甚至安全工程师。
3作业描述(1)?与中标建筑施工企业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主办岗位起草,项目公司分管副总、总经理签署。
协议应明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建筑施工企业,督促建筑施工企业承担其应尽的责任,其中,实行施工总包的,督促总包单位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定安全事故预案处理方案,实施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督促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界定各自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总包单位对分包工程承担连带责任。
发现建筑施工企业不按有关法律法规、施工承包合同及安全生产协议约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及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
作业指导书审批及交底管理制度

作业指导书审批及交底管理制度1. 目的明确EPC项目部所属各施工单位作业指导书编制的格式、内容及审批的流程以及交底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EPC工程项目中一般作业项目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审批,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重要临时设施、重要施工工序、特殊作业、危险作业项目,按《重大方案控制》,编制专项方案。
3. 职责3.1 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项目部负责编写“作业指导书一览表”,并向EPC、监理项目部报审。
3.2 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建立作业指导书控制程序,负责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内部审批,并负责向EPC项目部、监理项目部报审。
3.3 项目部工程管理部、HSE 部负责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并签署意见。
4. 工作流程4.1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作业指导书一览表”,经内部审批后,报EPC、监理单位进行审核。
作业指导书一览表应包括需编制的作业指导书的名称、类别、编写部门。
4.2 施工单位作业指导书须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报EPC、监理单位审查。
作业指导书的审批必须在开工前完成。
4.3 经批准的作业指导书必须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中的工程管理交底制度,未经技术交底的项目不得开工。
4.4 作业指导书的技术交底原则是谁编写、谁交底。
参加交底的人员应包括参与该项目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4.5 作业指导书交底时,编写人应严格按规定填写“作业指导书交底记录表”(见记录7.4)。
4.6 作业指导书交底时参加施工的人员应全部参加,施工人员不全的或施工过程中增加人员的应按照进行补充交底。
4.7 工期较长的施工项目,除开工前交底外,应至少每月再交底一次,每月交底应具有针对性,体现本月施工中的特点、难点及防范措施。
5. 编写内容施工单位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开工条件;(4)作业程序;(5)施工技术措施;(6)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7)质量标准;(8)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0)环境管理措施;(11)成品保护及其它注意事项;6. 作业指导书格式6.1 作业指导书封面格式6.2 作业指导书内容格式6.4 作业指导书交底记录表。
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管理制度

公司施工方案编制、审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各项目施工方案审批管理,明确方案编制、审批、实施的责任人员及部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施工方案是指项目部在审批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对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工序)编制的技术措施文件,用以指导施工,满足质量、安全、成本和工期等要求的过程控制文件。
第三条、经批准的施工方案,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依据,无特殊原因,不得更改。
第二章施工方案类别、编制人员、编制及审批完成时间第四条、施工方案编制、审批管理清单,见附件1;第三章第三章、重要工序、节点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交底第五条、作业指导书编制要求及内容,见附件2第四章施工方案编制第六条、编制原则:贯彻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行业规程、标准;方案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满足质量要求,内容层次分明、图文并茂和清晰易懂。
第七条、编制依据:施工方案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纲,充分了解施工环境条件,结合实际合理安排;明确施工部署、技术、资源和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要点,重点阐述与施工内容有关的工序安排、工艺做法、特殊节点等内容。
第八条、危大工程及专项施工方案应包含的主要内容:(一)工程概况: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劳动力计划;(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施工准备、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检查要求等;(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措施、技术措施、监测监控措施等;(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等;(七)验收要求: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人员等;(八)应急处置措施;(九)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第九条、临建方案应严格执行公司相关临建费用限额文件。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是一种规范和指导员工工作的文档,它对于组织的运营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和实施,制定一套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的内容、要求和流程进行探讨。
一、概述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是指用于统一组织内部作业指导书的使用、变更、审核和存档的管理制度。
它的目的是确保作业指导书的质量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
二、管理流程1. 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过程需要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经过审核和批准。
编制人员应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确保内容准确、清晰易懂。
作业指导书的格式应统一,包括标题、编号、页眉、页脚等。
2. 变更管理当相关工作发生变动或需要更新作业指导书时,必须进行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包括变更申请、审核、批准和实施等环节。
变更申请需要详细说明变更内容和原因,并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才能进行。
3. 审核和批准作业指导书的审核是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的重要环节。
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业务知识和经验,对作业指导书进行逐项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审核通过后,需要进行批准并将批准文件归档。
4. 发布和传达经过审核和批准的作业指导书需要及时发布和传达给相关人员。
通常采用内部通知、邮件等方式进行发布,同时要确保每位相关人员都收到并理解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5. 培训和落实为了保证作业指导书的落实和执行,组织需要进行培训和沟通工作。
培训包括作业指导书的解读和使用方法的培训,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理解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6. 监督和评估作业指导书的执行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改进。
监督可以通过巡检、定期检查等方式进行,评估可以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反馈和改进。
三、管理要求1. 制定统一的格式和模板,确保作业指导书的一致性和专业性。
2.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业务要求,规范和明确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3. 强化审核和批准环节,确保作业指导书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

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试行第一章总则一、随着我国项目建设的周期逐步加快,新开工项目标准高、任务重、工期紧、资金到位率低、利润空间狭小的特点明显,无论铁路、市政、公路、轨道交通等方面,都要求项目管理要程序化、专业化、细致化。
为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的变化,推动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 特制定本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以便各单位全面、有序、及时、经济的进行项目管理。
二、本施工管理作业指导书分为工前、工中、工后三个阶段,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管理思路,做到三个阶段的有效衔接。
第二章工前阶段三、项目投标过程中,计划参与项目管理的主要人员要对投标全过程进行跟踪, 不但要了解业主的相关信息及其对项目建设管理要求,必要时还要与初步设计设计咨询单位进行接洽,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建议书进行分析研究, 收集工程相关资料,熟悉图纸,详细了解主要工程量、项目概算、资金来源、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外部影响、价格水平、材料市场波动等情况, 并组织项目主要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 做到对项目风险有预判、有准备,从而在投标报价中将风险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并能在中标后实际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预案。
四、施工准备阶段接到业主的中标通知书后, 项目经理要带领第一批人员在第一时间进驻工地。
第一批人员应包括技术、安质、物资、计划、财务、后勤等方面业务水平过硬的人员。
进场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收集招投标文件、初步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资料。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规模特点,提出用人计划,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及领导,批复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工地。
安排初期人员生活办公地点,根据项目条件, 可以短时间租住宾馆或民房等,为其它人员进驻创造条件。
第一时间向建设单位报到, 与业主初步沟通, 树立施工单位快速反应的形象。
了解业主对于项目的工期、资金、安全质量、环保目标等安排,尤其是对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了变更的更要注意,以便在施工安排中提前布局。
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人员要与业主方相对口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做到业主的通知能直接到个人。
工程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管理规定

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管理制度一、范围本制度包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评审三个部分;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规定了编写规则及管理要求、编制、审核、批准、实施、管理过程的控制,并提供了作业指导书出版格式及字体字号;施工技术交底制度规定了施工过程中交底的范围、职责、内容、要求及工作程序;作业指导书评审制度目的: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作业指导书对施工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国电榆次电厂2机组的达标投产和创国家优质工程作好技术指导工作;本制度适用于榆次项目部;二、规范性引用文件国电电源2002896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电力建设工程系列标准电力建设及验收技术规范电力建设工程系列标准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Q/文件编制规定国电榆次热电厂2×330MW新建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汇编三、术语和定义1.本标准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以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规范、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所规定的术语和定义;2.本标准采用国电电源2002896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所规定的术语和定义;3.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过程如何运作的指导性、技术性和管理性文件;4.施工方案:针对工程项目中的某一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或“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内容等单独策划的一整套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要求以及必要图纸等所编制的施工文件;5.重大施工项目:指重型或大型设备构件的运输吊装、汽机扣大盖、主蒸汽管道冲洗、锅炉水压试验、酸洗和烘煮炉、大型电气设备干燥、新型电气设备的安装、特高塔及大跨越架线施工、重大停电作业和不停电跨越架线、重大技术革新项目的试验或实施、新老厂系统的连接、新老系统的隔离、分部试运等;四、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1.职责1.1工程科负责作业指导书归口管理,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编制、修订及监督、检查;1.2项目部负责作业指导书具体实施与控制;1.2.1项目部工程科负责“作业指导书编审表”的编写;重大施工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核;一般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批,作业指导书及交底记录的编号、登记、归档,并对作业指导书的规范化负责;对作业过程实施监督;并负责作业指导书的会签,对作业指导书中的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点、数据及采用标准的正确性负责,对作业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进行监督;1.2.2专业工区负责组织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登记;对作业指导书的正确性、有效性负责,并保证其实施;作业指导书交底记录的填写;1.2.3项目部安监科负责作业指导书的会签;对作业指导书中安全技术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的完整性、可靠性、可行性负责,对作业过程中安全进行监督;1.2.4专业工区专责工程师负责本专业作业指导书的审核;1.2.5总工程师负责对关键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批,并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审核、会签的正确性、认真性、负责性作出评价;1.2.6项目部资料室负责作业指导书的复制、分发、存档;2.工作程序2.1作业指导书的一般要求2.1.1严格遵守和贯彻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认真执行国家、部颁和电力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程及规范;2.1.2采用符合要求的条文排列和书写格式;2.1.3采用法定计量单位;2.1.4编写内容的技术名称应与部颁各专业电力建设及验收技术规范、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相一致,引用文件应为正式有效版本;2.1.5编写内容要按工序、工艺认真编写,力求文字简练,尽可能以示意图、方块图,流程图及表格等形式表达;2.1.6综合项目允许分册编写作业指导书,但必须保持编号的一致性;2.1.7作业指导书要A4幅面,用激光打印机打印;签名必须由本人亲笔签写,不得代签或打印;2.2作业指导书编审流程及要求2.2.1项目部工程科在工程开工前完成作业指导书编审表发到各专业工区;2.2.2作业指导书由项目负责技术员在项目开工前一个月编制完成,通过MIS系统作业指导书审批流程,经专业工区专责工程师审核后交项目部工程科,项目部工程科专业人员按编制审批表的要求完成审批手续;2.2.3各审核、会签部门审核、会签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2.2.4没有经过审核、会签、批准的作业指导书,不得交付实施;2.2.5项目开工前三天内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交项目部工程科资料室;2.2.6作业指导书审批程序完成后,由技术员用计算机打印一份,按审批程序经审核、会签、批准等相关人员签字后,交项目部工程科专业人员签发,由资料室工作人员复印下发有关部门及个人,原件由资料室存档;2.3作业指导书编码办法2.3.1作业指导书编码由四组拼音或数字组成;2.3.2编码形式及含义如下:a.”表示”表示HJ”表示土建专业用“TJ”表示机械化用“JXH”表示b.顺序号——用各专业作业指导书编审表序号表示;2.4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内容2.4.1编制依据:作业项目涉及到的设计图纸、规范、标准、制造厂资料图纸,施工组织总体设计,施工组织专业设计的有关部分、2006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有关部分和其它文件的有效版本等;2.4.2作业项目概况:作业项目简介包括设备系统参数、布置情况、特点、系统流程,外形尺寸及重量、施工范围和工作量等;2.4.3作业必备条件:a.施工人员配备及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b.机具、工具、仪器、仪表规格、数量、精度配备;c.设备、材料、力能供应;d.施工场地,环境要求;e.上道工序确认要求;f.其它要求;2.4.4作业顺序、方法及要求: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作业工序的要求,绘制作业流程图;b.用文字叙述每道作业工序的特点、工艺要求、施工方法;作业每一步需要做的安装记录、需要测量的技术数据,及测量数据所用的仪器、仪表,并注明规格、精度;必要时也可绘制示意图、表格,力求工序过程表达完整,施工步骤清晰;c.每道作业工序的检验要求及中间交接要求;d.质量记录的填写内容及书写要求;2.4.5重要及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要求;2.4.6作业过程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2.4.7作业结束的检查验收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2.4.8防止质量通病、创亮点根据项目要求实施措施;2.4.9强制性条文的具体内容;2.4.10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a.根据作业的特点、施工场地、环境等因素,有针对性的编写作业安全技术措施;b.编制作业危险识别及风险控制表;2.4.11对环境因素的要求及措施a.根据作业的特点、施工场地、环境等因素,有针对性的编写作业环境技术措施;b.编制作业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表;2.4.12文明施工的要求及措施;2.4.13附图、附表;2.4.14技术交底记录;2.5作业指导书的实施2.5.1在开工前,由作业指导书编写人按审批的作业指导书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重要施工项目必须由项目部总副工程师主持并组织有关科室专业人员参加,由工区专责工程师交底;全体是工人员必须认真听取技术交底,并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技术交底后,由交底人与参加交底的全体人员,在“技术交底记录”上签字,作为交底记录,由交底人交项目部资料室专业人员复印三份,交底人和工程科专业人员各一份、安全监察部门一份,交底记录原件交资料室存档;2.5.2作业指导书编审人员应深入现场,了解作业过程及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解决存在问题,保证施工处在受控状态;2.5.3为提高作业指导书的严肃性,严肃工艺纪律,凡要改变原作业指导书的作业方案,必须由原编写人员进行修改,并经原程序审批,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原施工方案;2.5.4各施工部门做好“作业指导书”及“交底记录”的登记存档工作,以备查证;2.6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质量要求为保证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质量,技术人员应根据作业指导书工序、工艺要求,认真编写;项目部工程科专业人员有权退回编写不合格的作业指导书;各部门会签人员应认真审阅作业指导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对由于作业指导书编写错误而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将按公司有关规定对编写人、审阅人进行处罚;五、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制度1.技术、安全、环境交底分级:根据交底内容的不同,交底分为三级,即:项目部组织级、工区组织级和班组组织级;2.技术、安全、环境交底内容2.1项目部组织级交底;按照各专业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审计划的划分原则,凡是重要施工项目,应由工程科专工组织项目部总工、安监、质检人员参加交底,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人负责对施工人员交底;交底内容主要是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质量标准及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2.1.1施工项目的内容和工程量;2.1.2工器具配备和作业环境情况;2.1.3施工图纸解释包括设计变更和设备材料代用情况及要求;2.1.4施工步骤、操作方法和采用新技术的操作要领;2.1.5作业作业工序的检验要求及中间交接要求;2.1.6质量记录的填写内容及书写要求;2.1.7作业过程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作业结束的检查验收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2.1.8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其中包括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作业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及控制对策、文明施工的要求及措施;2.1.9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2.1.10设备、材料到货情况;2.2工区组织级交底;按照各专业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审计划的划分原则,凡是一般的施工项目,由工区专责组织工区安监、质检人员参加交底,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人负责对施工人员交底;2.3班组级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班组长或专职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设备说明书、已批准的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和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相关内容等资料,根据施工情况,不受时间和交底形式的限制,对班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交底内容可以记录在班组施工记录或者施工日志中;3.交底要求3.1施工项目必须坚持执行技术、安全、环境交底制度,未经交底不得施工;各级技术负责人和工程科专业人员应经常督促检查交底工作的进行情况;3.2交底必须有的放矢,内容应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力能供应、环境条件、季节变化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和方式;交底应注重实效;3.3工期较长的施工项目除开工前交底外,至少每月再交底一次,重大危险项目如吊车拆卸、带电跨越等,在施工期内应逐日交底;3.4项目部组织级和工区组织级交底必须有交底记录,执行表式见附表一;交底人、被交底人及参加交底人员应履行现场全员签字手续;3.5各级技术交底一般应遵循“谁编制谁交底”的原则,进行各级技术交底时,应针对交底内容进行讨论,广泛听取到会人员的意见或建议,并加以归纳总结,;若涉及已经批准的方案的变动,应按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报上级审批;3.6施工人员应按交底要求施工,不得擅自变更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必须更改时应履行作业指导书报批手续,并经原作业指导书各级审批人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实施;各级质检员、安监员、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发现施工人员不按交底要求施工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时应立即劝止,劝止无效则有权停止其施工,必要时报上级处理;3.7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或设备、人身安全事故后,经调查,若事故原因属于交底错误,则事故责任由交底人和作业指导书审批人承担;属于违反交底要求作业者,事故责任由施工负责人和施工人员承担;属于违反作业人员“应知应会”要求者,事故责任由施工人员本人承担;属于无证上岗或越岗参与施工者除本人应负责任外,班组长和技术员亦应负责;4.交底程序4.1项目部级交底在施工项目开工前进行,由项目部工程科专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作业指导书编制人进行交底,交底对象为施工负责人和施工人员,参加交底人员为项目部工程科、安监科及专业工区生产技术负责人、质检、安监人员,特别重大施工项目和关键工序的交底要请项目部总工、业主及监理单位专业人员参加;4.2工区级交底在施工项目开工前进行,由专业工区专责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作业指导书编制人进行交底,交底对象为施工班组长及施工人员,参加交底人员为专业工区质检、安监人员,必要时可请项目部工程科、安监科专业人员参加;4.3班组级交底一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主要由施工班组长、班组技术员交底,交底对象为参加作业人员;4.4项目部级和工区级交底结束后,所有参加交底的人员包括交底人、被交底人及参加交底的人,若对交底无异议时,均须在“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上签名;“施工技术交底记录”送项目部资料室存档;六、作业指导书评审管理办法项目部工程科组织对作业指导书的评审及奖励兑现;评审总分为28分,具体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见作业指导书评审表;评审每3个月进行一次,具体日期见作业指导书评审计划表;根据评审计划在每次评审前5天,各专业工区将由评审的作业指导书上报工程科各专业专工;每次评审不少于以下项数: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鼓励奖2项;奖励办法: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00元,鼓励奖50元;每次评审结果公布后10天内兑现;附录E规范性附录表作业指导书正文格式1编制依据2作业项目概况及工作量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3作业必备条件施工人员配备及资格要求;机具、工具、仪器、仪表配备;设备、材料、力能供应;施工场地,环境要求;上道工序确认要求等;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4作业顺序、方法及要求作业流程图作业内容、方法及要求4.2.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4.2.1.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a)XXXXXXXXXXXXXb)XXXXXXXXXXXXX作业工序的检验要求及中间交接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质量记录的填写内容及书写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5作业过程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6作业结束的检查验收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7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作业安全技术措施XXXXXXXXXXXXXXXXXXXXXXX作业危险识别表作业危险点控制计划表作业危险点控制对策表8文明施工的要求及措施XXXXXXXXXXXXXX9附图、附表表作业指导书正文页眉页脚格式XXXXXXXXXX作业指导书YC-ZY-XX-XX西北电建一公司榆次项目部共页第页附录F规范性附录表危险识别表格式危险源识别及风险控制表注:危险级别:A-极其严重伤害;B-严重伤害;C-伤害;D-轻微伤害;风险等级:1-轻微风险;2-可容忍风险;3-适度风险;4-很大风险;5-不可容忍风险;附录G规范性附录文件中的字号和字体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国电榆次热电厂2×330MW机组工程B标段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YC—ZY—XX—XX名称:编制:审核:会签:批准: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榆次项目部作业指导书审批表安全、技术、环境交底记录表。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了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有效进行,保障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施工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道路施工、装修施工等。
三、本制度的内容包括施工作业的组织管理、安全责任、安全教育培训、危险源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组织管理一、本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统筹和协调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所有施工作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申报和审批手续。
三、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或岗位的要求,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组织,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进行。
四、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三章安全责任一、本单位的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都要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进行。
二、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
三、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奖惩制度,对安全工作成绩优秀的进行表彰和激励,对安全责任不落实、造成事故的进行追责和处罚。
第四章安全教育培训一、施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工人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并根据工人不同岗位和作业内容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二、施工单位应当为新进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并遵守本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
三、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临时工、外来协作单位和临时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参与施工作业时的安全。
第五章危险源管理一、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和记录。
三、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伤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1. 引言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组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简单来说,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进行管理的规定和措施。
2. 重要性•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3. 施工方案的管理3.1 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方案是指在建筑施工项目中,以建筑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为基础,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编制出相应的施工方案。
编制施工方案必须根据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资金、材料、人员、机械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3.2 施工方案的审核对于每一个编制出来的施工方案,都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审核,以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方案审核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设计图纸,有针对性地检查施工方案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且对施工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评估。
3.3 施工方案的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就必须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
施工方案修改必须经过立项部门审批,审批通过才能执行。
4.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4.1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作业指导书是指根据施工方案,编撰出来的指导施工作业的详细方案,包括施工顺序、工艺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
4.2 作业指导书的审核在编制作业指导书之后,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
作业指导书的审核要求严格,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
同时,还要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质量。
4.3 作业指导书的修改在实际施工中,如果出现了特殊情况,需要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改。
修改作业指导书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且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5.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的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的实施必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5.1 制定相关制度规定必须制定出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的相关制度规定,保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的严格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加快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根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法适用于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具体要求,针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落实各项验收规范和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等需要制订的作业及工艺标准。
第四条施工作业指导书应按照标准化管理理念,将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与建设标准、质量目标、安全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编制,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第五条新开工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艺复杂或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应编制而没有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不得开工。
第六条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1.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
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合同及相关协议;
4.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5.《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第七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条件。
对特殊地质等条件有不适合情况时,应予说明。
2.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3.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段落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程序和先后顺序。
5.施工要求:分解说明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6.劳动组织:说明建设项目的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7.材料要求:说明完成施工项目的材料种类、型号、数量和使用计划、相关技术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说明施工项目需要的设备、机具的型号、性能和数量。
9.质量控制及检验:明确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验收程序及指标。
10.安全及环保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按照级别进行分级管理,明确施工项目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和卡控措
施;按照文明施工要求,对施工现场和作业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控制要点,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
对涉及既有线、公路、航道、高空作业等安全重点工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八条铁路建设项目采用一项工程(分部、分项)一个施工作业指导书的方式,相同类型的工程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外部环境对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修改,不得直接套用。
第九条施工合同签订后,建设单位要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和验收标准,提出建设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要求,明确质量要求、控制要点、检测方式及标准、劳动力组织及机械设备配置等事项。
第十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由施工单位编制。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主要管理人员、专业工程师认真审核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现场调查,领会设计意图,依据铁路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定,采用成熟、先进的工艺工法,结合本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进行编写,根据试验段情况进行修订完善。
建设项目设计文件或验收标准中有工艺性试验要求的,施工单位应编制工艺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经建设单位组织审查后,以施工企业为主,设计、监理单位参与,进行试验,试验成功后形成施工作业书,经一个阶段实践检验后形成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情况和质量验收标准,
组织监理、设计等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确认,对不同专业间接口部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协调。
第十三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经审核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发布,针对不同人员及需要将作业项目内容及资料进行摘要并下发至现场管理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
在实施中要积极组织现场作业交底和人员培训,确保施工现场负责人、技术人员及主要作业人员全面掌握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四条施工作业指导书不得与验标、补充验收标准、暂行技术条件和施工指南发生矛盾。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管理职责
在公司总工的领导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的指导、监督、考核工作。
3.2.《作业指导书》编、审、批流转过程原则上在项目部实施,由项目部单项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总工进行编制、审核、批准工作。
3.3.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在本项目部的控制实施;项目部专业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单项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负
责《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并按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过程监控。
3.4.《作业指导书》中某些工序卡涉及特殊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
4 编写执行后,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工程技术部专工负责审核,定期对公司工序卡库进行修改与更新,实现公司技术信息共享。
3.5.信息中心负责相关信息传递媒体的建立和维护;建立工序卡库并提供信息界面;对已完工程《作业指导书》整理归档,建立模块。
4.管理流程
4.1.《作业指导书》目录建立
4.1.1.对具体的承建工程,各专业根据施工范围,将包含的单位工程列表、规划主要《作业指导书》目录纳入施工组织专业设计中。
(见《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4.1.2.按专业设计中规定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师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顺序方案,确立单位工程对应的所有《作业指导书》目录,交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审核后,由项目部总工批准。
批准后的《作业指导书》目录由项目工程部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
4.1.2.1.《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对象,原则上是该单位工程中所含工序关联性强的项目,也可以按分部或分项工程项目设立。
4.1.2.2.同一项目的调试与安装工作必须分开编制《作
业指导书》。
4.1.3.按《作业指导书》编制目录,专业施工处根据施工计划,确定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人员,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或施工处主任)、项目工程部专工审批,对编制人员资格进行确认。
编制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或施工经验。
4.2.《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批准:
4.2.1.《作业指导书》由已批准确定的人员进行编制,项目工程部专业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审核,项目部总工批准。
4.2.2.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由项目工程部相应的机务专工编制,其他专业专工配合提供对应资料。
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工程部主任或分部试运指挥审核,再交项目总工批准。
4.2.3.项目部认为有必要经总部副总或工程技术部专工复核的项目《作业指导书》,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总部相关人员,总部相关人员提出指导意见,编制人员重新修改后再交总部复核,然后在项目部实施编、审、批流转。
4.2.4.大件设备(汽包、发电机定子等)吊装、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拆装《作业指导书》在实施前提交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安全监察部及专业副总,由公司专业副总组织评审。
4.3.文件传递与出版
4.3.1.《作业指导书》出版前的文件及信息均以计算机文件形式建立,并优先通过网络传输或共享。
条件不允许时以传真、电话记录或邮递方式进行。
4.3.2.《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立即同时发送或共享给审核人员;审核人员3天内将审核意见分别返回给编制人员,由编制人员进行重新修改后发给审核人员,审核人员核定后发送或共享给批准人员,批准人员3天内将修改意见返给编制人员,由编制人员进行重新修改后,发给批准人员核定签字再发回编制人员。
4.3.3.经批准后的《作业指导书》由编制人员发送项目部资料管理部门,资料管理部门按业主或监理要求的数量打印装订,及时提交业主或监理审批。
业主或监理审批后,由项目部专业工程师确定发放范围,资料管理部门打印发放。
4.3.4.审批后的《作业指导书》由项目部资料管理部门在3日内实现公司信息共享。
4.4.《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4.4.1.《作业指导书》发布后,编制人员按《施工技术交底制度》的要求进行交底,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4.4.2.施工中由于环境变化、设计变更及工艺改进等原因,需要变更《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时,由编制人员提出方案,经原审核、批准人员审核、批准后实施,更改内容作为《作业指导书》的附页存档,并在反馈单中进行描述。
反馈单中实际开竣工时间、工程量、实际人力使用情况/实耗工日数、实际机械配置、实际工器具使用、实际材料使用等由该《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员和作业人员按施工过程真实数据填写,作为工程技术数据库模块的支持资料。
该作业项目完
工一周内,《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员将反馈单报项目工程部专业工程师审核后,交公司工程技术部相关专工。
4.4.3.工程结束后信息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归档所有《作业指导书》,并建立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