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
《七步诗》赏析
《七步诗》赏析《七步诗》赏析《七步诗》赏析1《七步诗》曹植著其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创作背景曹植《七步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这是诗人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之事的悲愤与斥责。
《七步诗》千百年来使人们对曹植抱着深切的同情,而在道德上对曹丕多怀厌弃,并一定程度影响到在文学上对曹植、曹丕的’评价。
《七步诗》用比喻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兄弟骨肉相残的悲哀指责,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现代著名文学家、学者郭沫若在史实与文学的。
方面,对“抑丕扬植”提出反对。
他认为在文艺批评和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曹丕占有开山地位,是三国时期重要的诗人,并认为南朝梁·刘勰的评价:“文帝以位尊减才,子建以势窘益价”是较为公允的。
《七步诗》赏析2鲁迅著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创作背景及鉴赏对于这首脍炙人口的“七步诗”,历代有不少仿作。
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就曾反其意而作,赋诗以新旨,作有题为《替豆萁申冤》的“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这首诗写于1925年6月5日,发表于1925年6月7日《京报副刊》,是附在杂文《咬文嚼字(三)》中问世的。
此诗涉及的历史背景是:1925年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与段祺瑞政府沆瀣一气,专事迫害进步学生。
学生忍无可忍,奋起自卫,并由刘和珍、许广平等倡导组织了学生自治会,与其展开斗争,是为女师大学生风潮。
杨荫榆为了制造舆论,责令其亲信哲教系代主任汪懋祖于1925年6月2日,在《晨报》上发表致全国教育界意见书,极力颂扬杨荫榆功德,指责反杨学生,谓之“今反杨者,相煎益急”,将杨荫榆压迫进步学生,说成是“兄弟相煎”。
鲁迅当时在女师大任教,他对于受迫害的青年学生深表同情,对于杨荫榆之流深恶痛绝,而对于帮闲文人汪懋祖之辈的奇谈怪论则嗤之以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遂撰此“反七步诗”一首,旨在为“豆萁”鸣屈申冤。
七步诗曹 植释义
七步诗曹植释义《七步诗曹植释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可谓家喻户晓。
它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之手。
说起曹植,他是曹操之子,自幼聪慧,才华横溢,深得曹操喜爱。
然而,在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曹植的命运便急转直下。
曹丕对曹植心怀猜忌,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便有了这一首饱含悲愤与无奈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诗的开篇就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
煮豆的时候,燃烧的是豆萁。
豆萁,是豆茎,本是同出一根,如今却一方燃烧,一方被煮。
这就如同曹植和曹丕,本是兄弟,却相互残害。
这里的“燃”字,写出了局势的紧迫和残酷,仿佛能看到火焰在熊熊燃烧。
“豆在釜中泣”,釜,是古代的一种锅。
豆子在锅里被煮,发出哭泣般的声音。
这一“泣”字,赋予了豆子人的情感,让我们仿佛能听到它的哭诉和哀怨。
它哭诉着命运的不公,哭诉着兄弟间的无情。
“本是同根生”,这句直抒胸臆,点明了兄弟二人的血缘关系。
他们本是一母同胞,同根所生,本应相互扶持,相互关爱。
但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兄弟反目,自相残杀。
“相煎何太急”,这是曹植对曹丕的质问,也是他内心痛苦的呐喊。
为什么要如此急切地相互残杀?为什么不能珍惜兄弟情谊?这里的“急”字,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让我们感受到了曹植的愤怒和绝望。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曹植对兄弟相残的悲愤和对亲情的渴望。
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曹植内心痛苦的真实写照。
在那个权力争斗的时代,亲情被权力欲望所扭曲,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兄弟间的矛盾,通过煮豆燃萁这一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通俗易懂,却又意味深长。
同时,语言简洁明快,节奏紧凑,短短四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再从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
曹操死后,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对曹植等兄弟进行打压和迫害。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成语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句话出自曹植的《七步诗》,形象地描绘了豆子被煮,豆萁被燃,豆子在锅中哭泣的场景。
这句话已经被广泛引用,形成了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成语。
“煮豆燃豆萁”的字面意思是用豆萁煮豆子,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寓言。
豆子和豆萁本是一体,应该相互依存,但在这个故事中,它们却成了对立的双方。
豆萁燃烧自己,煮死了豆子,豆子在锅中痛苦地哭泣。
这个场景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比外部的敌人更加致命。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警示人们,要警惕内部的矛盾和冲突,防止自相残杀。
在一个团队、家庭或国家中,如果存在内部矛盾,那么这个矛盾往往会成为崩溃的根源。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宽容、理解和和解,避免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产生矛盾。
此外,“煮豆燃豆萁”也可以被理解为对资源的浪费。
豆萁本可以用来做肥料或者其他用途,但在故事中却被用来煮豆子,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同样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资源,避免浪费。
如果我们不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资源,那么这些资源就很可能会在我们需要它们的时候消失。
“煮豆燃豆萁”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有强烈的伦理意义。
它提醒我们,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是致命的,珍惜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学会宽容、理解和和解,避免浪费资源,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作出贡献。
【古诗三百首】《七步诗》译文注释_《七步诗》点评_曹植的诗词
【古诗三百首】《七步诗》译文注释_《七步诗》点评_曹植的诗词七步诗[魏晋] 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2)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豆萁:豆秸。
釜:锅。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该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传不衰。
又,“幼儿版”的《七步诗》被改编成这样: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
”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
”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成语
煮豆燃萁煮豆燃萁(拼音:zhǔ dòu rán qí)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煮豆燃萁”的原义是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不顾亲情,自相残杀;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煮豆燃萁”。
成语故事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这首诗,不由羞得面红耳赤,放过了弟弟。
曹植虽然以自己的机敏逃过一劫,但此后他一再被贬,最后四十一岁时忧郁而死。
成语寓意曹植和其兄曹丕之间“煮豆燃萁”的故事,其实自人类诞生以来,手足相残就有了。
争夺财产,权力的纷争,乃至一些琐屑事,都能带来兄弟间的争执甚至是相残致死。
为避免煮豆燃萁这种悲剧,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团结一心,不要因名利权力而破坏感情,反目成仇。
既是同胞就应相互扶持,一同走过人生的阴晴雨雪。
多一点支持与信任,多一点鼓励与赞美,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些快乐和幸福,社会也因此更和谐。
其实,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只有安定团结、和谐相处了,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煮豆燃萁的全诗意思
煮豆燃萁的全诗意思
《煮豆燃萁》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名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通过勤劳和聪明才智,勉强维持生计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全诗意思如下:
第一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这句诗描绘了贫困农民家
庭通过煮豆来维持生计,豆在釜中泣表示豆子在煮的时候发出声响,表达了农民家庭的贫困和艰辛。
第二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让人想到同样生长
的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猜忌和相互攻击。
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反感。
第三句:舍炭谁当铲,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句话表达了农民家
庭的艰难和悲惨。
铲炭的人是指烧炭的人,他们与农民家庭同样是贫苦的人。
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与贫困人民共同生活的感受。
第四句:作者在这句话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愿得一人心,白
首不分离”。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真情、友谊和家庭的珍视,以及对
生命的珍惜。
总的来说,《煮豆燃萁》描绘了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通过勤劳和
聪明才智勉强维持生计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友情和家庭的珍视。
- 1 -。
曹植七步诗的意思
曹植七步诗的意思
曹植七步诗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七言绝句之一,其全诗如下: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传统上被解读为曹植写给哥哥曹丕的一封劝诫信。
曹植在诗中以煮豆喻指兄弟之间的关系,提醒曹丕要珍惜兄弟之间的亲情,不要急于争夺皇位,以至于相互残杀。
在诗的结尾,曹植用“相煎何太急”表达出他对兄弟之间争权夺利的忧虑和不满。
此外,有人也将这首七步诗解读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表达。
在中国文化中,“和合”是追求社会和谐的重要理念。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表达着煮豆和萁本是同根生的,应该和谐相处,而非相互残杀。
这个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曹植的七步诗是一首充满着思想内涵的诗歌作品,既有对兄弟之间亲情的劝诫,也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表达。
- 1 -。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
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七步诗》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注释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泣:小声哭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
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
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
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
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
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
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
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
”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曹植《七步诗》原文、译文、赏析
曹植《七步诗》原文、译文、赏析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者简介]曹植(192-233)字子建。
沛国谯(qiáoǚ今安徽亳(bó)县)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诗人。
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
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juàn)城王。
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
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
如《白马篇》、《送应氏》等。
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浓厚的消极思想。
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
也善辞赋、散文。
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
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
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时曾有人称赞:天下的才共有十斗,曹植一人就占了七斗。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
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
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哭泣不已。
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人。
[注释]燃:烧。
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脱粒后剩下的茎,晒干后可以当柴烧。
釜:古代用作烧煮食物的无脚锅。
泣:哭。
本:本来。
同根生:豆子长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条根上出来的。
七步诗古诗鉴赏
七步诗古诗鉴赏七步诗古诗鉴赏1曹植(三国·魏)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七步诗古诗鉴赏2《七步诗》作者:曹植原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1、持:用来。
2、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3、漉:过滤。
4、豉(菽):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5、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6、釜:锅。
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羹而使豆子渗出汁水。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
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我们为何要自相残杀呢?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诫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思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思《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思》“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思是:煮豆子的时候用豆秸来煮,豆子在锅中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如此急迫地互相煎熬呢?一、衍生注释1. “煮豆燃豆萁”描绘了一个残酷的场景,用豆秸(豆萁)煮豆子,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煮豆方式,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豆秸和豆子本是一体,豆秸是豆子生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有着紧密的联系。
2. “豆在釜中泣”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豆子拟人化,让它在锅中哭泣。
这个“泣”字生动地表现出豆子的无奈和悲哀,它无法逃脱被煮的命运,只能默默哭泣,这种情感仿佛是被亲人迫害时的那种无助。
3. “本是同根生”强调了根源上的一致性,豆子和豆秸都是豆根孕育出来的,就如同兄弟之间有着共同的血脉关系。
4. “相煎何太急”是一种质问,表达了对这种自相残杀行为的不满和困惑。
兄弟之间为何要如此急迫地互相伤害呢?二、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通过比喻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兄弟之间不应互相迫害的主题。
诗中的意象鲜明,煮豆燃萁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兄弟相残的残酷。
将豆子和豆秸比作兄弟,把煮豆的过程比作兄弟间的迫害,非常贴切。
而且情感表达十分强烈,从豆子的“泣”到最后的质问,层层递进,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中的悲愤之情。
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提醒人们珍惜亲情,不要因为利益或者其他原因而伤害自己的亲人。
三、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曹植。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字子建,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
曹植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深得曹操喜爱,一度欲立其为世子。
但后来曹丕即位,曹植的处境变得艰难起来。
他在曹丕的逼迫下,多次迁徙封地,生活不安定。
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曹植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他的诗风以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步诗一年级注音版
七步诗一年级注音版
七q ī步b ù诗sh ī
曹c áo 植zh í
煮zh ǔ豆d òu 燃r án 豆d òu 萁q í,豆d òu 在z ài 釜f ǔ中zh ōn ɡ泣q ì。
本b ěn 是sh ì同t ón ɡ根ɡēn 生sh ēn ɡ,相xi ān ɡ煎ji ān 何h é太t ài 急j í
?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燃烧着豆萁,豆子在锅里哭泣。
我们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赏析:
这首诗以豆萁燃烧、豆子哭泣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相残的悲愤和无奈。
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兄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悟。
讲解: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蜀汉文学家曹植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曹植与其哥哥曹丕之间的权力斗争。
曹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兄弟相残的悲愤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悟。
在诗中,“煮豆燃豆萁”比喻兄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豆在釜中泣”则形象地描绘了豆子在锅中哭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则进一步强调了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珍贵和重要性。
《七步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思想深度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类情感的独特见解。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出自】:两汉·曹植·《七步诗》原文如下:(版本一)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创作背景】: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治国理家,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
众臣渐也明其中理,阿谀奉承地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谣言惑众: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曹丕正好如偿所愿,借文武百官之口,决意趁早动手。
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
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
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曹丕道:“弟弟有所不知,据我朝重臣之意,闻今日事件起谋者你也。
是与其于你所作为?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谋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担当?望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你在七步内作出一首咏颂吾与你的情分之词,但词内不可见兄弟二字。
不矣,休怪吾大义灭亲了!”“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
“你既言如此,吾们一言为定!”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阵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煮豆燃豆箕
煮豆燃豆箕
《替豆萁伸冤》
鲁迅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译文:
烧豆秸去煮豆子,豆秸在锅下哭泣:
我被烧成灰却煮熟了你,正好去办酒席!
首句与曹诗(指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同,次句稍作改动,把“豆在釜中泣”,改为“萁在釜下泣”。
这里以豆喻杨荫榆及其一伙,以“萁”喻横遭迫害的学生。
杨荫榆这个代表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的“豆”一般的人物。
煮豆燃豆萁是来源于历史故事,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煮豆燃萁”的原义是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不顾亲情,自相残杀;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这首诗,不由羞得面红耳赤,放过了弟弟。
曹植虽然以自己的机敏逃过一劫,但此后他一再被贬,最后四十一岁时忧郁而死。
曹植七步诗的两个版本
曹植七步诗的两个版本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有两个版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植七步诗的两个版本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版本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鉴赏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
“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七步诗曹植全诗的意思儿童理解
七步诗曹植全诗的意思儿童理解
原文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诗意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幻灯片 18魅力
结合评论,谈谈你的感想?
《随想录》的独到之处,《随
想录》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 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 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 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 ——— 李存光《巴金传》
深入课文内涵--------
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 了揭露,为了控诉, 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 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 美化自己。结合评论, 谈谈你的感想?
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 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 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 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 录》。这部作品着重回忆作者自己在“文革” 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 解剖当时的社会,其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 做出个人的反省。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 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 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 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 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 来了,他说:“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 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 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
忏悔可以使人幻灯片 20摆脱魔鬼。
——冯骥才
漫天的“污云”
小泉“拜鬼”
勃兰特的下跪
思 考 ?
由课文标题《小狗 包弟》,你会想到 什么问题呢?
小狗包弟的来历(2)
小狗包弟信息卡
时间:1959(朋友工作调动) 国籍:日本 颜色:黄色 本领:立脚作揖 主人:瑞典旧主人,朋友,我 本名:斯包弟
包弟与家人的关系如何?找出写“包弟” 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
见到陌生人口吠一阵就跑开了 在客厅里和客人作揖讨糖吃 拍摄包弟的镜头
—— 沉重 —— 歉意
至今不能释怀
文革期间,人们是异常的热情,完全丧失了理智
文革中被迫害的名人们
1.邓拓 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 死。 2.吴晗 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 头发被拔光 3.翦伯赞 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4.严凤英 著名黄梅戏演员 1968.4.8 服安眠药死于医院,传死后 被解剖,在体内找发报机 5.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6. 傅雷著名翻译家 1966.9.3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7.周瘦鹃鸳鸯蝴蝶派作家 1968.8.12 在苏州周家花园跳进身亡 8.杨朔著名散文作家 1968.8.3 服安眠药而死 9.远千里,诗人,河北省宣传部副部长 1968.6.22 关押时用刀片 割颈动脉而死 10.孔 厥《新儿女英雄传》作者 1966 劳改回京跳陶然亭湖自 杀...........
艺术家和小狗的故事(序幕)
专政队丧失人性
小狗的忠实 人们的冷酷
艺术家遭遇悲惨
人性扭曲 文革的社会状况: 社会扭曲
感情基调:悲愤,怜悯,崇敬
情感发展线索 实写
(事)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与小狗的亲密接触
虚 (情)写
—— 悲伤
—— 欢快Biblioteka —— 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
送走了包弟 送走之后心不得安
—— 轻松
日本女士过问包弟的情况
正 面
爱人外出吃饭讨骨头喂包弟...
侧 面
特点: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感情:欢乐 时间:1959-1966
小狗包弟的命运
1966年文革开始时, 小狗变成了我们家 的大“包袱”,最 后被送往医院作试 验品 (7-9)
文章的思路 序幕:( )一位艺术家和小狗 1 • 的故事 开端:( )小狗包弟的来历 2 • 发展:( )小狗包弟和家人 3-6 • 间的亲密接触 结局:( )痛别包弟 7-9 • •尾声:(10-13)作者的忏悔
Dog does not eat dog
-----同室不操戈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巴金
巴金, 1904 年生,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抗战 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 三),《灭亡》等,中篇小说《憩 园》、《寒夜》等,以及散文集 《新声集》、《赞歌集》、《随想 录》等。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1968年8月,巴金被监禁;9月, 被抄家,并经受各种形式的批判 斗争;1970年春节后到上海郊区 劳动改造;1972年8月,妻子萧 珊病逝,他陷入巨大悲痛;1973 年回上海,在四平方米的小屋翻 译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的 作品,直至文革结束。
揭露文革的罪恶 表现作家严于解剖自己的 可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