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的边缘人

合集下载

犹太传统在犹太文学中的具体特征化

犹太传统在犹太文学中的具体特征化

犹太传统在犹太文学中的具体特征化作者:王玉霞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1期[摘要]本文试图以三位犹太作家贝娄、马拉默德和辛格的短篇小说作品为对象,探讨在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悲惨历史遭遇的衬托下,三位文人各自创作的民族特点以及他们所共有的文学特质,从而对犹太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多种塑造手法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阐释犹太文学潜在内涵之所在。

[关键词]人物塑造精神升华犹太文化传统[中图分类号]I3/7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25-02一、犹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下的犹太文学特点犹太民族自公元七十年被罗马帝国赶出家园,就一直在流浪,他们生活贫困,但却崇尚知识、擅于精神探索,二战后美国文坛犹太裔作家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形成群星璀璨的格局。

他们的创作主要是以犹太人为题材,专注于再现美国社会中犹太人的生活,这种“越民族化、越世界化”的文学现象透过以犹太人为代表的现代人生活,反映的不仅是某个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中的境况,而是现代人生存的普遍状态。

美国当代文坛中第二代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以及艾萨克•辛格虽然大都出生在美国,但都对犹太文化怀着深深的眷恋。

他们从传统中吸取养分,在作品中宣扬和捍卫传统道德价值。

虽然作品色调灰暗,但却流露出他们对人性的乐观和肯定,集中反映的是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他们对传统道德与自我本质的种种思考,承载着他们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犹太作家贝娄于四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被批评家们誉为福克纳、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文学继承人并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贝娄以城市街道的动乱作为小说背景,人物多数是城市中的犹太人。

他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古老的传统,大量运用犹太人的寓言和传奇,同时又在作品中体现了美国犹太人寻找自己新的命运时错综复杂的心情。

不仅如此,在他的作品中更加融入了福楼拜、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所著欧洲小说的传统风格。

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亦可谓独树一帜,其主要作品均是以意第绪语写成,与犹太人正式场合下使用的希伯莱文相比,意第绪语更加活泼、生动,词汇丰富,生活气息浓厚。

《局外人》中的社会异化与个人反叛

《局外人》中的社会异化与个人反叛

局外人中的社会异化与个人反叛《局外人》是由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于1942年创作的小说。

它以主人公梅尔索为视角,揭示了一个典型的现代社会问题:社会异化和个人反叛。

本文将深入探讨《局外人》中展现的社会异化和个人反叛的相关内容。

1. 社会异化在《局外人》中,社会异化是指梅尔索作为一个无法与社会沟通和融入的人而处于边缘地位。

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梅尔索经历的社会异化:•孤立无援:梅尔索在文中常常表现出对周围世界的漠然和疏远感,他感到自己与别人有着距离感,无法构建亲密关系。

•非理性:梅尔索对正常社交行为和情感反应缺乏理解和兴趣。

他对母亲去世时的漠然和卡雷儿报复事件时的冷漠表现都彰显了他不同于大众认同心理状态。

•被监视:梅尔索经常被其他角色视为怪异和异常。

无论是办公室中的同事还是法庭上的陪审团,他们都对梅尔索产生了隔离感。

•存在主义思想:梅尔索对于存在主义的思考使他认识到自己与世间万物的脱节。

在没有普遍意义下,他不被社会所接纳或理解。

2. 个人反叛梅尔索对于社会异化的回应是通过个人反叛来发泄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愤怒。

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梅尔索的个人反叛行为:•背离社会规范:梅尔索违背了当时传统的道德规范。

例如,他杀死了阿拉伯人而没有表现出内疚或后悔,这一行为彰显了他对社会价值观的蔑视。

•拒绝参与:即便在面临法庭审判时,梅尔索也保持着漠然和冷静的态度,并且并不愿意辩护自己。

这种态度既是对于司法制度和正常社交期待的拒绝,也映射了他对社会的反叛。

•无目的行动:梅尔索也通过一系列无目的和自毁行为来抗拒社会和传统。

例如,他欺骗了女友玛丽耶特,参加葬礼时冷漠无情地面对阿拉伯人家属等。

结论《局外人》以主人公梅尔索的经历讲述了一个社会异化与个人反叛的故事。

通过对梅尔索孤立、非理性、被监视以及存在主义思想四个方面的描绘,展现出他在现代社会中度过的孤独与社会疏离感。

同时,通过对背离社会规范、拒绝参与和无目的行动三个方面个人反叛行为的描述,体现出梅尔索对于不合理系统及传统观念抱有质疑和反抗态度。

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

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

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一、本文概述《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弗朗茨·卡夫卡经典作品《变形记》中异化主题的学术论文。

本文将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变形记》的简要介绍、异化主题的提出、以及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对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其异化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一部重要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而闻名。

该作品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由人变成甲虫的荒诞经历,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生存的困境。

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一异化主题,探讨卡夫卡如何通过这一主题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卡夫卡及其作品《变形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背景知识。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异化主题在《变形记》中的具体表现,包括主人公萨姆沙的异化过程、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以及人性的异化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异化现象,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卡夫卡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总结《变形记》中异化主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出卡夫卡通过这一主题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类困境的普遍性。

本文还将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卡夫卡作品和异化主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二、《变形记》概述《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5年。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寓言,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变成甲虫后的荒诞遭遇。

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个旅行推销员,他忠诚于工作,勤勉于家庭,然而突如其来的身体异化使他从一个有社会地位和职责的人变成了一只无法被社会接纳的甲虫。

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个人身份的颠覆,更是对整个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讽刺。

在这部小说中,卡夫卡巧妙地运用了现实与幻想、荒诞与逻辑的结合,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弗洛姆的异化理论视角下士兵形象

弗洛姆的异化理论视角下士兵形象

弗洛姆的异化理论视角下士兵形象作者:刘璐璐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5期摘; 要:《西线无战事》是由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战争题材小说。

小说主要讲述了以保罗·博伊默尔为代表的德国士兵,在严酷的战争中出现种种异化的现象,并且对战争的意义产生了质疑。

本文从弗洛姆的观点分析《西线无战事》异化的士兵形象,主要从三部分论述异化的士兵形象。

首先,从外在环境的角度论述士兵异化的起因;其次,从内在精神的角度展现士兵异化过程;最后,士兵是“边缘人”异化结果。

关键词:《西线无战事》;士兵;异化[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21929年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西线无战事》。

小说以深刻真实的笔墨展现战争的残酷,同时以第一人称保罗·博伊默尔青年士兵的视角,反映德国士兵在战争中的苦闷无助。

青年士兵在严酷的战场环境下,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因而出现种种异化的现象。

异化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

在艾里希·弗洛姆看来,异化是揭示了现代人的深层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途径。

他认为,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是人的个体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无法摆脱自由与孤独并存的生命环境;人要摆脱异化的心理机制,关键是要发展人的自我个性,创造性地去生活,从而实现积极自由的存在状态。

本文主要从弗洛姆的观点分析小说中的青年士兵的异化形象。

《西线无战事》的士兵在一战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刚踏入的社会青年,外部世界对他们的近乎强制性控制,使他们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丧失主体性。

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孤独不安全,促使他们丧失精神自由,丧失个性。

最后他们异化为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边缘者。

一、从外在环境的角度论述士兵异化的起因1、异化来自于社会力量的煽动《西线无战事》描绘了一战爆发之际,身处学校的博伊默尔以及同学受到了社会的煽动,纷纷参加战争,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

《离岸》中“人的异化”

《离岸》中“人的异化”

《离岸》中“人的异化”【摘要】《离岸》是英国女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的一本讲述“人的异化”的小说。

小说为我们呈现了船居者这群异化边缘人的生活。

“人的异化”这一命题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开始。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离岸》中各主人公的异化。

【关键词】《离岸》;人;异化1、引言《离岸》是一本讲述“人的异化”的小说,它讲述了一群既不属于陆地,又不属于海上的岸边船居者的生活。

通过作者的描述,让我们对这一边缘化的人群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又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

小说有两条线,一是围绕这些船居者与亲人们关于是否在船上生活这一问题的矛盾进行。

第二条线讲述船居者之间发生的各项事务,威利斯出售“大无畏”号;理查德与尼娜关系;蒂尔达与玛莎的活动等。

小说故事在这两条线上进行,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异化群种详细的生活心理画面。

“人的异化”是一个恒久的命题。

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异化过程。

近代英语著名诗人奥登写过:亚当夏娃走出伊甸园开始,忽然发现以往熟悉的世界万物陌生化,他们不再能理解河流树木,不再有记忆,伊甸园中的过往都不再记得。

这本身就是一种异化,人类不再是伊甸园中的人类,不再是神创造伊始那个最本真的人类。

从那以后,人类开始了探寻本我的旅程,然而那个自我已被忘记,我们一直探寻的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概念,并没有行迹可循。

实际上我们只是在抱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在世界上转悠。

这就注定了我们转悠的时间越久,异化于本我的程度就越深。

《离岸》为读者呈现了一群边缘化人们的异化生活和心理状况。

他们离群索居,生活方式与普通人大相径庭。

本文着重从各主人公的性格,生活方式,及他们与家人的矛盾三个方面来分析《离岸》中各主人公的异化。

2、性格的异化《离岸》为我们刻画了性格鲜明,个性独特的一群人物形象。

有责任感颇具人格魅力的理查德;外表坚强而内心沉重的尼娜;热爱音乐,乐观的威利斯;有条不紊善意的伍迪;善解人意又让人捉摸不定的莫里斯;出现次数不多却让人不易忘记的坏蛋哈利;活泼可爱的蒂尔达和早熟的玛莎。

社会边缘人的思考

社会边缘人的思考

社会边缘人的思考作者:王超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1绪论:村上春树和王小波可以说是两位不同于中日文坛主流的两朵“奇葩”,两位“另类”,他们的思想与风格均不同于各自国家的文坛的主流和大多数,曾经都被视为社会边缘人,而现如今他们的作品与思想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推崇,虽然这两位作家素未谋面,但是他们二位却被评论家称为“具有相同质地的灵魂”[1]的人,而且经常被相提并论,可见他们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厘清他们相互作品之间的关系,理解他们作品风格、精神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出发对这两位“时代边缘人”来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希望从中能够找寻他们之间“相同质地的灵魂”。

(一)人物精神——孤独个体的形象在他们的作品中无论是村上春树还是王小波的人物精神都是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首先作为社会边缘人的主人公,他们的思想孤独且迷茫,失望且彷徨,面对社会,他们挣扎在反抗与不得志的边缘,面对生活,他们迷失在孤独与不理解的迷宫里,社会中人际关系在他们的眼中是可有可无的,或者他们更在意的是自我的感受,与自我的自由,而选择回避这些让他们感到麻烦的关系。

在《海边的卡夫卡》田村卡夫卡选择离家出走,选择一个人孤独的寻找自我;在《挪威的森林》木月之所以自行结束生命,无非就是因为同日益变化的社会无法沟通无法相适应,绿子和永泽也是不止一次的说“孤独的要命啊”,王小波《黄金时代》的王二也在知青的岁月感到孤独,想要寻求解脱。

(二)村上春树与王小波人物精神的区别1、村上春树:渺小的微光、个体的矛盾村上春树在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讲词:“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我写小说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给予每个灵魂尊严,让它们得以沐浴在阳光之下。

”[2]我想这段话可以看做村上作品的一个高度凝结与概括,为每一个脆弱而渺小的个体抒写他们的时代,为他们寻找自我的意义,为每一个人孤独的个体谱写他们的内心之曲。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边缘人形象分析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边缘人形象分析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边缘人形象分析一、简述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展现了华裔女性的独特经历,还反映了华裔社群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

在这些作品中,华裔女性往往被塑造成为边缘人的形象。

这种边缘性不仅源于她们在种族和文化身份上的差异,还涉及到她们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社会职业等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华裔女性文学作品,探讨这些作品中所呈现的边缘人形象,并分析这些形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本文还将讨论如何在文学研究中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边缘人形象,以及这一形象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1. 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所面临的边缘化问题。

在文学领域中,女性角色的刻画长久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尤其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女性地位及其边缘化问题成为了众多作品探讨的核心主题之一。

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华裔女性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描绘成边缘人形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在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下,华裔女性在许多作品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她们在家庭、社会和职场方面都遭受着不平等待遇,这使得她们更容易陷入边缘化的境地。

以任璧莲(GishJen Wei)的小说《典型华裔美国女孩成长之路》这部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梅锦的故事,揭示了华裔美籍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压力以及边缘化问题的严重性。

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华裔女性也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惑。

由于历史原因,华裔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在融合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和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华裔女性往往难以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进而容易陷入迷茫和边缘化的状态。

以谭恩美(Amy Tan)的小说《喜福会》该书通过讲述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两代人的故事,展示了华裔女性在寻求身份认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边缘化问题。

2.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发展及其独特性。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最蓝的眼睛》中边缘人形象分析

《最蓝的眼睛》中边缘人形象分析

中文摘要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

《最蓝的眼睛》作为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一经出版就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该书将视角投向了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黑人家庭,塑造了布里德洛夫一家三口不同层面的边缘化人物形象。

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下边缘群体的缩影。

本文试图运用美国边缘人理论来分析小说黑人家庭中父亲乔利,母亲宝林,女儿佩克拉三者在道德,文化,及精神方面的边缘人形象,试图挖掘三种边缘人形象的成因及表现,探讨在恶劣环境下边缘人人性的发展与心理危机,总结其小说创作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小说描述了三个黑人家庭成员在白人主流文化下产生的不同层面的边缘人形象。

作为道德的边缘人,黑人父亲乔利从小被抛弃,年少时期道德标杆的缺失造成了他是非观念的空白。

来自白人世界的侮辱造成了他极端的自卑心理,后期黑人社会与其家庭的冷漠更是加剧了他道德意识的沦丧和善恶观念的扭曲。

在酒精的作用下,乔利完全沦为了本能和欲望的野兽。

他性侵了自己的女儿,虐待自己的妻子,最终从无能的受害者彻底沦为道德败坏的施害者。

作为文化的边缘人,黑人母亲宝林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自己的黑人家庭,主动切断了同黑人文化的联系并极度向往和推崇白人文化。

但是因为种族歧视,宝林却始终无法得到白人主流文化的认可。

即使宝林主动迎合白人文化标准,接受白人的审美观念,但是她的存在价值仅仅只是附属品女仆身份,最终宝林沦为了不黑不白的文化边缘人。

年仅11岁的黑人女孩佩克拉从心智正常的失语者沦为了精神边缘的疯子,走向了精神世界的边缘化。

破裂的家庭环境的忽视,学校师生的歧视及社会环境的冷漠造成了佩克拉精神的崩溃,人格的分裂。

因此她疯狂盲目地追求所谓的蓝色眼睛,最终丧失了理性思维,走向了精神层面的癫狂。

本文通过对三种边缘人类型及特征的划分,总结不同角色因种族,文化,性别对其边缘人形象形成的原因,揭示了莫里森对弱势的边缘黑人人性的挖掘,传递了莫里森对弱势边缘黑人命运的悲悯及关怀。

论“江南三部曲”中的“边缘人”形象

论“江南三部曲”中的“边缘人”形象

论“江南三部曲”中的“边缘人”形象作者:张林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2期摘; 要:格非的力作“江南三部曲”又被称为“乌托邦三部曲”,他用细致而充满诗意的笔调描写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追梦的心路历程。

这些知识分子或执着,或疯癫,或放浪形骸,或消极避世。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追寻理想,无一不具有“边缘人”气质。

这些“边缘人”的命运与他们追寻的“乌托邦”理想紧密相关,他们在理想与欲望的泥潭中挣扎,最后成为了岸上的边缘人,以理性的目光审视这一切。

本文把这些“边缘人”分为执着追梦的痴狂者,天真无邪的理想者和独守内心的避世者。

这些“边缘人”所遭受的精神困境是具有普世意义的。

关键词:江南三部曲;理想;乌托邦;边缘人作者简介:张林(1993-),女,汉族,江西新余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学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2-0-01“江南三部曲”中“边缘人”形象的反复出现,体现了格非对近现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和精神困境的关注。

这些知识分子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成为了与世界格格不入的“边缘人”。

为一幅“桃源图”疯癫出走的陆侃,隐居山野的教书先生丁树则,为爱革命的陆秀米,异想天开的县长谭功达,蜗居地方志办公室,终日无所事事的“废人”谭端午都是典型的“边缘人”形象,他们在寻梦道路上不断求索,带着不被理解的激情孤独地前行。

1、执着追梦的痴狂者罢官回家的士大夫陆侃回到普济,终日侍弄花草,赋诗饮酒,俨然一副隐者形象。

但是他的现实处境和心理状态却被丁树则一语道破:“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

”这样的人生理想一直被保留在陆侃的心中,即使幽居普济,他的心依然在官场,在仕途。

在得到一幅桃源图之后,他妄想在普济这样一个地方实现理想中的桃源盛景,想建一条风雨长廊来把家家户户连接起来。

被边缘化的“小人物”--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追日》评析

被边缘化的“小人物”--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追日》评析

被边缘化的 小人物伊恩 麦克尤恩小说«追日»评析∗沈珏莹㊀吴兰香(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㊀㊀摘要:英国当代作家伊恩 麦克尤恩的作品一向关注社会现实ꎬ其2010年的小说«追日»便涉及两位人物的边缘化处境 被诬陷入狱的装修工罗德尼 塔平和意外死亡的年轻博士后汤姆 奥尔德斯ꎮ塔平因经济和社会地位低下而在庭审中处于劣势ꎬ其后来的刑释人员身份则进一步恶化了他的处境ꎮ奥尔德斯虽有天分ꎬ但其创新理念不被学术权威所采纳ꎬ他遭遇的文化排斥在学术圈里颇有代表性ꎮ塔平和奥尔德斯都是阶层固化的牺牲品ꎬ前者的边缘化处境较易被人察觉ꎬ而后者受到的不公则更为隐蔽ꎮ在 排斥 的框架下解读«追日»这部小说ꎬ可以更清楚地探知小说中人物边缘化处境的成因ꎮ关键词:伊恩 麦克尤恩ꎻ«追日»ꎻ边缘人ꎻ排斥0.引言伊恩 麦克尤恩2010年的小说«追日»讲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迈克尔 别尔德的故事ꎬ因此ꎬ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大多围绕别尔德而展开ꎬ从科技㊁伦理㊁人物塑造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ꎮ伊拉尼 科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小说做了解读ꎬ认为 别尔德具有弑父弑女欲望ꎬ生活在阉割焦虑和死亡恐惧之中 ꎮ(Koganꎬ2012:1299)许绶南从 伦理空间的角度分析了人与人之间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ꎮ(Hsuꎬ2016:326)凯特琳 伯恩特则认为小说 表现出社会的弱点ꎬ揭露了自我放纵㊁腐败以及不受限制的消费的危险 ꎮ(Berndtꎬ2017:86)学者周艺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ꎬ从性伦理㊁生态伦理及科技伦理三个角度解读«追日»ꎬ指出小说反映了作者 对人性异化的思考ꎬ以及人性的异化和环境的恶化之间的张力 ꎮ(周艺ꎬ2011:100)张洁等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重要段落进行及物性分析ꎬ分析了 主人公别尔德的懦弱㊁自私且不负责任的性格 ꎮ(张洁ꎬ王腾ꎬ王启辰ꎬ2017:371)ꎬ但基本都把关注点ꎬ与功成名就的学术奥ꎬ后者在学术界艰难挣ꎬ着重分析塔平和奥尔德斯的社会境遇ꎬ探究其边缘化处境的成因ꎬ突出小说的现实意义ꎮ1.被边缘化的塔平边缘化 这一概念与德国社会学家㊁哲学家格奥尔格 齐美尔提出的 陌生人 (stranger)概念密切相关ꎮ随着社会的发展ꎬ边缘化概念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点ꎬ并延伸到文学作品分析领域ꎮ在当今社会ꎬ对边缘化的研究常常和 社会排斥 联系在一起ꎮ社会学家希拉里 西尔维在其论文«社会排斥与社会团结:三个范式»中提出团结型㊁特殊型以及垄断型三个范式ꎮ其中ꎬ特殊型范式受英美自由主义的影响ꎬ强调 经济活动的社会嵌入性 ꎮ(西尔维ꎬ1994:542)在这一范式中ꎬ排斥 被认为是特殊化的结果:社会分化㊁经济分工和领域分离 ꎮ(西尔维ꎬ1994:542)当代西方社会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契约交换ꎬ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领域分离ꎮ当 社会领域分离不充分ꎬ其规则不适当地应用于某个领域或各个社会领域不能自由流通与交流 (西尔维ꎬ1994:542543)时ꎬ排斥便会产生ꎮ简单地说ꎬ经济排斥 是指一个群体的成员被排斥于工作机会之外ꎬ从而导致贫困和经济上的边缘化 ꎮ(丁开杰ꎬ2009:37)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分工导致了贫穷和失业ꎬ导致了穷人和失业者被排斥的现象ꎮ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ꎬ经济劣势及社会地位低下是他们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ꎮ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伊恩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都市边缘人研究 (批准号«追日»中的塔平就是这样一个因为经济和社会地位而受到排斥的人物ꎮ在小说的开篇ꎬ他被描写成 那个名字凶巴巴㊁身高七英尺的装修工罗德尼 塔平 ꎮ(麦克尤恩ꎬ2012:6)与研究气候变化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㊁坐拥金钱与名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别尔德不同ꎬ塔平生活在社会底层ꎬ以贴瓷砖㊁修理设备为生ꎮ社会分工的不同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地位差异ꎮ别尔德拿着高得惊人的学术会议出场费ꎬ住高档社区ꎻ塔平靠双手谋生ꎬ住在残破的街区里勉强度日ꎮ同时ꎬ社会地位的差异也导致塔平在庭审中明显处于劣势ꎮ在对奥尔德斯的死因调查中ꎬ陪审团只用了三个小时便做出塔平有罪的判决ꎮ虽然塔平是被诬陷的ꎬ但 没有人 哪怕是塔平自己 会对判决结果感到惊讶 ꎮ(麦克尤恩ꎬ2012:127)在对塔平的审判中ꎬ作者写道: 带着某种近乎遗憾的口气ꎬ控方将事情一股脑儿摊开:塔平的显而易见的动机ꎬ电话及书面威胁ꎬ已经证实的暴力行为ꎬ扔在灌木丛中的凶器上粘着他的毛发ꎬ死者手里也抓着两根ꎬ那张既有他干透的鼻涕也沾着奥尔德斯血迹的纸巾ꎬ而且他还拿不出不在案发现场的旁证 ꎮ(麦克尤恩ꎬ2012:125126)这个案发现场其实经过了别尔德的改造ꎬ他将塔平的物件遗留在现场ꎬ让警方一下子将嫌疑人锁定为塔平ꎮ但这个精心策划的事故现场并不是疏而不漏的: 至少有这个可能:今天的新鲜指纹ꎬ那些属于他的指纹ꎬ与他几周前留在宅子里的旧指纹有显著差异 ꎮ(麦克尤恩ꎬ2012:117)然而ꎬ并没有人提出疑问ꎬ也没有人把怀疑的目光转向别尔德ꎮ同时ꎬ别尔德从北极回来后径直回到了家ꎬ但为了掩盖行踪ꎬ他故意将行李箱放到物理研究所门外ꎬ并与一位他认识的行政官员说话ꎮ随后ꎬ他又故意去了大英图书馆ꎬ假装自己从未回过家ꎮ警方本可以依据高科技手段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ꎬ并仔细核查别尔德的行程ꎬ却没有这么做ꎮ从警方的角度看ꎬ 事情看起来一清二楚ꎬ警方抓到了他们想要的人 ꎮ(麦克尤恩ꎬ2012:121)没有人怀疑声名远扬的物理学家会伪造现场ꎬ也没有人对一个装修工杀人灭口的行为产生疑问ꎮ在整个事件中ꎬ社会与经济地位较低的塔平理所当然地沦为了 替罪羊 ꎬ成了庭审中无法替自己辩白的边缘人物ꎮ就这样ꎬ社会排斥成了 耻辱化㊁孤立化或替罪羊群体的委婉语 ꎮ(西尔维ꎬ1994:572)塔平本身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不高ꎬ在社会边缘苦苦挣扎ꎮ被诬陷杀人并且坐了八年牢之后ꎬ他的处境更加恶化ꎬ其被边缘化的程度也进一步加深ꎮ学者金碧华指出ꎬ在经历过长期的监狱生活重返社会后ꎬ刑释人员 往往呈现出类似 弱势群体 的特征ꎬ即经济上的低收入性㊁社会生活贫困性㊁政治上低影响力以及心理承受脆弱性ꎬ在很多方面他们都会受到社会排斥的影响 ꎮ(金碧华ꎬ2007:10)塔平也是如此ꎬ虽有手艺在身ꎬ但他深知ꎬ自己的刑释人员身份是个很大的障碍ꎮ无奈之下ꎬ他只好去找别尔德ꎬ想借助后者的影响力找到一份工作ꎬ但再次碰壁ꎮ社会学家阿兰 科克霍夫及麦考密克 托马斯将边缘人的心理特征归为四大类ꎬ分别是矛盾和怀疑㊁内向和冷漠㊁内心动荡和忧郁㊁侵略和偏执狂ꎮ(KerckhoffꎬMcCormickꎬ1955:52)当被排斥者无法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时ꎬ他们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方式ꎬ呈现暴力倾向ꎬ而这种暴力倾向则使他们的边缘化处境更加恶化ꎮ塔平内心一直是充满矛盾且动荡不安的ꎮ当塔平的目标不能达成时ꎬ他便摧毁了别尔德的催化剂和电子设备ꎬ以表达对别尔德和社会的愤怒ꎮ塔平后来的结局ꎬ小说并未交代ꎮ但可以预见ꎬ他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将会非常艰辛ꎬ因为刑释人员这一污名将始终伴随他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ꎬ劳教人员刑满释放后ꎬ 社会排斥与疏远也随之而至ꎮ在工作㊁交友和社会前途等方方面面被打上了越轨者烙印的人ꎬ便开始围绕着越轨者角色构筑他的全部生活 ꎮ(张远煌ꎬ2008:139)对于塔平这样被边缘化的底层人士来说ꎬ家人或朋友的关心弥足珍贵ꎮ奥尔德斯在别尔德家意外死亡之后ꎬ塔平误以为帕特丽丝是杀人凶手ꎬ不忍心让帕特丽丝去坐牢ꎮ按照内尔 诺丁斯的分析ꎬ在正常的关心关系中ꎬ 如果接受关心的一方身处困境或遭受痛苦ꎬ付出关心的一方也能够感受到相同程度的痛苦 ꎮ(Noddingsꎬ2012:54)从故事中可以得知ꎬ塔平设身处地地为帕特丽丝着想ꎬ为她做出牺牲ꎬ但他的爱意似乎并没有得到帕特丽丝的认可与感激ꎮ当各种证据对塔平不利时ꎬ帕特丽丝不仅没有感受到塔平的不幸ꎬ愿意为他出面做证ꎬ替他澄清事实ꎬ反而代表控方做证ꎬ把 塔平的咄咄逼人㊁粗野残忍ꎬ以及妒火中烧的样子一一道来 ꎬ(麦克尤恩ꎬ2012:126)亲手把无辜的塔平送进了监狱ꎮ显然ꎬ在与帕特丽丝的关系中ꎬ塔平并未收他只是一个 可怜的2012:315)在现实生活中ꎬ底层的 边缘人 ꎮ的排斥大抵相似ꎮ德斯有天分ꎬ斥ꎬ举步维艰ꎮ2.被边缘化的奥尔德斯江时学(1992:27)指出人们之所以处于 边缘 地位甚或被排斥在社会等级之外ꎬ是因为他们在政治㊁经济和文化上都不能被纳入社会或阶级体系中ꎮ奥尔德斯来自英国诺福克的郊区ꎬ博士毕业后便留在大城市谋求出路ꎮ和事业尚未起步的大部分博士后一样ꎬ他基本上算是实验室里的苦工ꎬ虽拼命工作ꎬ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ꎮ在与别尔德的冲突当中ꎬ奥尔德斯乡气十足的诺福克口音似乎一下子就转成了某种特殊的哀求ꎮ想当年时世艰难ꎬ佃农没准就是用这样的口气哀求庄园主少收点租金的 ꎮ(麦克尤恩ꎬ2012:106)这个比喻非常形象ꎬ清楚地表明了别尔德的控制地位和奥尔德斯的边缘化处境ꎮ如果说塔平遭受的是经济排斥ꎬ那么奥尔德斯经历的则是 文化排斥 ꎮ文化排斥是指人们不能根据社会认可的和占主导地位的行为㊁生活发展方向及价值观模式生活ꎮ(Andressꎬ1998:64)在小说中ꎬ别尔德的学术霸权是奥尔德斯遭受文化排斥的原因ꎮ虽说奥尔德斯和别尔德同属学术圈ꎬ但前者显然生活在一种 歧视 之中ꎮ在实验室时ꎬ奥尔德斯对太阳能研究充满热情ꎬ得知自己的团队中有诺奖得主别尔德本人时ꎬ他无比兴奋ꎬ憧憬着大干一番ꎬ为这个星球的未来做贡献ꎮ然而事实上ꎬ顶着 诺贝尔奖获得者 光环的别尔德在学术研究上几乎江郎才尽ꎬ已经没有什么新颖见解了ꎮ当别尔德提出 风涡机 的设想时ꎬ奥尔德斯明确地表示了反对意见ꎮ虽然别尔德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个设想没有发展性ꎬ但放不下权威身段的他坚持原先的主张ꎮ不满意奥尔德斯的反对意见ꎬ讨厌他挑战自己权威的做法ꎬ别尔德对奥尔德斯越来越反感ꎬ甚至直接将他排除在实验室的中心之外ꎮ对于别尔德的这一反应ꎬ巴斯高等学院讲师㊁作家理查德 凯里吉认为ꎬ这是因为别尔德 没有同情心ꎬ被自己那不顾一切地追求短期效应的欲望和野心所困扰 ꎬ(Kerridgeꎬ2010:157)并且指出ꎬ正是这种欲望与野心使别尔德容不下与他意见相左之人ꎮ吴莹等学者曾指出ꎬ当文ꎮ(吴莹ꎬ杨宜ꎬ当一个人的观念或ꎬ会导致ꎬ作为这ꎬ更具权威或更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不希望调整自身以适应其他人ꎮ他们往往期望从属群体调整㊁适应㊁融入他们ꎬ或者保持孤立ꎮ(Stonequistꎬ1935:2)在社会中ꎬ被迫做出让步的往往是处在边缘的人ꎮ在«追日»中ꎬ不幸沦为牺牲品的奥尔德斯便遭遇了这样的边缘化处境ꎮ奥尔德斯在实验室的工作虽微不足道ꎬ但还是一份较稳定的工作ꎮ法国社会学家罗伯特 卡斯特认为ꎬ当个体由拥有稳定的工作变为拥有不稳定的㊁间歇性的或季节性的工作ꎬ再变为完全失去工作时ꎬ便会受到排斥 ꎮ(Silverꎬ1994:559)因此ꎬ当别尔德威胁奥尔德斯要剥夺他工作的时候ꎬ他的冷静荡然无存ꎬ变得十分敏感ꎬ之前的强装镇定也消失殆尽ꎬ不得不苦苦相求ꎮ可以预见ꎬ即使奥尔德斯没有意外死亡ꎬ他在学术圈中的边缘地位也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ꎮ不幸的是ꎬ这个一直想进入主流学术圈的年轻人却没能摆脱被边缘化的处境ꎮ在人生的最后时刻ꎬ他再次试图哀求别尔德ꎬ却不慎滑倒ꎬ丢了自己的性命ꎮ在奥尔德斯意外死亡后ꎬ别尔德把他的研究成果占为己有ꎬ并把它变成替自己敛财的工具ꎮ在学术圈里ꎬ没有任何人质疑别尔德学术路径的改变ꎬ或者在奥尔德斯生前曾表达出对其创意的赞赏ꎮ就像别尔德后来对律师伯纳德说的那样ꎬ 在我们这个民主时代ꎬ伯纳德先生ꎬ科学界仍然等级森严ꎬ不可能大家平起平坐 ꎮ(麦克尤恩ꎬ2012:329)其言下之意是说ꎬ资历浅㊁地位低的奥尔德斯根本不可能在学术创新上超过他ꎬ不可能是人工光合㊁光生伏打等理念的提出者ꎮ虽然别尔德心里明白自己剽窃了奥尔德斯的成果ꎬ但他却振振有词地对伯纳德说ꎬ奥尔德斯在与自己的交往中受益匪浅ꎬ这个年轻的博士后只是研究成果的记录者㊁撰稿者ꎬ文件的内容来自他自己的思考和口述ꎮ在谈话的最后ꎬ他还扬言ꎬ他也许会考虑控告伯纳德的委托方ꎬ也就是原中心主任布拉迪对自己的诽谤罪ꎮ明明是在撒谎ꎬ却表现得如此镇静自若ꎬ这说明别尔德深知学术界的游戏规则ꎬ清楚自己在其中的位置ꎮ这也是他在奥尔德斯生前从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的原因之一ꎮ作为别尔德的助手兼司机ꎬ奥尔德斯生前与别尔德之间有过很多接触ꎬ但这些交流都没有转化为关心关系ꎮ作为学术界功成名就之人ꎬ别尔德照理应该关心新人ꎬ帮助实验室里的博士后们把自己的创新理念贡献给社会ꎮ如诺丁斯所言ꎬ在任何真正的充满关爱的交流中ꎬ专注都是关键因素ꎮ专注在此 并不意味着疯狂或者痴迷ꎬ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和接受 ꎬ(诺尔丁ꎬ2003:24)但别尔德却始终没有真正关注过奥尔德斯ꎮ奥尔德斯一有机会就热情地与别尔德讨论自己对于太阳能㊁人工化合的理念与设想ꎬ但别尔德对此充耳不闻ꎬ并想方设法避免与奥尔德斯进行交流ꎬ用类似于谢谢你的设想ꎮ不过ꎬ说真的ꎬ你应该学会开车看路 (麦克尤恩ꎬ2012:35)这样的话语敷衍了事ꎮ虽然关心他人是一种道德行为ꎬ不会受到法律的强制约束ꎬ但这种人文关怀却对个体的生命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塔平与奥尔德斯都是被边缘化的人物ꎬ都在努力改善自己的处境ꎮ对于他们而言ꎬ如果他们身边的人能够给予恰当的关心和帮助ꎬ这对于改善他们的处境ꎬ帮助他们与周围人建立积极㊁正面的联系ꎬ更多地感受到世界的善意大有裨益ꎮ3.结语在«追日»中ꎬ麦克尤恩描述了两个处在边缘的小人物的处境:一个是被陷害而入狱的塔平ꎬ另一个是学术成果被抄袭的博士后奥尔德斯ꎮ两人的命运都与此书的主要人物别尔德紧密相连ꎮ维修工塔平社会与经济地位低下ꎬ被别尔德诬陷时没有丝毫反抗的力量ꎮ陪审团轻而易举地认定塔平是杀人凶手ꎬ认为自己毫无翻案可能的塔平也没有提出异议ꎮ出狱后ꎬ刑释人员的特殊身份又进一步恶化了其边缘化处境ꎮ与塔平相比ꎬ奥尔德斯受到的更多是文化排斥ꎮ因为学术观点与别尔德这个 文化象征 的观点相悖ꎬ他在工作中受到了排挤ꎮ在他意外死亡后ꎬ别尔德更是剽窃了其学术成果ꎬ其所作所为在很长时间内竟没有受到任何人的质疑ꎮ受到排斥的塔平与奥尔德斯都在边缘化的处境中沦为了牺牲品ꎮ只不过ꎬ塔平的处境更易被人察觉ꎬ而奥尔德斯受到的不公更为隐蔽罢了ꎮ参考文献[1]AndressꎬH.J.EmpiricalPovertyResearchinAComparativePerspective[M].ed.Alershot:Ashgateꎬ1998:64. [2]BerndtꎬKatrin.ScienceasComedyandtheMythofProgressinIanMcEwan sSolar[J].Mosaicꎬ2017(4):85101. [3]HsuꎬShou ̄Nan.TruthꎬCareꎬandAction:AnEthicsofPeacefulCoexistenceinIanMcEwan sSolar[J].PapersonLanguageandLiteratureꎬ2016(4):326349. [4]KerckhoffꎬAlanC.ꎬMcCormickꎬThomasC.MarginalSta ̄tusandMarginalPersonality[J].SocialForcesꎬ1955(34):4855.[5]KerridgeꎬRichard.TheSingleSource[J].EuropeanJournalofLiteratureꎬCultureandEnvironmentꎬ2010(1):15561. [6]KoganꎬIlany.IanMcEwan sSolarthroughaPsychoanalyticLens[J].JournaloftheAmericanPsychoanalyticAssocia ̄tionꎬ2012(6):12991313.[7]NoddingsꎬNel.TheLanguageofCareEthics[J].KnowledgeQuestꎬ2012(40):5256.[8]SilverꎬHilary.SocialExclusionandSocialSolidarity:ThreeParadigms[J].InternationalLabourReviewꎬ1994(133):531578.[9]StonequistꎬEverettV.TheProblemoftheMarginalMan[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ꎬ1935(1):112. [10]丁开杰.西方社会排斥理论:四个基本问题[J].国外理论动态ꎬ2009(10):3641.[11]江时学.边缘化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ꎬ1992(9):2932.[12]金碧华.支持的 过程 :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ꎬ2007.[13]内尔 诺丁斯.学会关心 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ꎬ2003.[14]吴莹ꎬ杨宜音ꎬ赵志裕.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排斥反应[J].心理科学进展ꎬ2014(4):721730.[15]麦克尤恩ꎬ伊恩.追日[M].黄昱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ꎬ2012.[16]张洁ꎬ王腾ꎬ王启辰.小说«追日»人物关系之及物性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7(4):368371. [17]张远煌.犯罪论原理(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ꎬ2008:139.[18]周艺.自然和人性的较量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日光»[J].当代外国文学ꎬ2011(1):100107.[作者信息]沈珏莹㊀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ꎬEmail:shenjueying_cassie@163.comꎻ吴兰香㊀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ꎬEmail:wu ̄lanxiangjoy@126.com。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边缘人与社会边缘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边缘人与社会边缘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边缘人与社会边缘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丰富多样的领域,其中涌现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而在这些人物中,边缘人与社会边缘的主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创作元素。

边缘人是指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生活在边缘地带的人,他们往往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

通过对边缘人的描写,中国现代文学展现了社会的多元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边缘人的形象常常与社会的边缘联系在一起。

他们可能是社会底层的穷苦人,也可能是社会精英中的异类。

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面临着被边缘化和排斥的命运。

例如,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主人公孔乙己就是一个典型的边缘人。

他是一个贫穷的酒保,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被人们看不起。

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痛苦,最终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通过对孔乙己的描写,鲁迅展现了社会对边缘人的冷漠和残酷,以及边缘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除了贫穷和社会底层,边缘人的形象还可以体现在其他方面。

例如,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就是一个边缘人的典型。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战争、饥荒和政治运动的洗礼。

他的一生充满了困苦和痛苦,他失去了亲人,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社会地位和财富,他的存在似乎被社会所忽视。

通过对福贵的描写,余华展现了社会对边缘人的冷漠和不公,以及边缘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顽强。

边缘人的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并不局限于贫穷和社会底层。

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精英中的边缘人更加引人注目。

他们可能是因为个性与众不同,或者因为违背了社会的价值观而被边缘化。

例如,在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主人公红高粱就是一个典型的边缘人。

他是一个性格古怪、思想开放的人,与传统社会观念格格不入。

他在小说中遭受了各种困扰和迫害,最终被社会所排斥。

通过对红高粱的描写,莫言展现了社会对边缘人的偏见和歧视,以及边缘人对社会的不屈和反抗。

边缘人与社会边缘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索。

通过对边缘人的描写,作家们不仅展现了社会的多元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也反思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简述变形记的异化主题自考

简述变形记的异化主题自考

简述变形记的异化主题自考《变形记》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通过主人公的“我”在社会中的逐渐异化来揭示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该小说涉及了诸多主题,其中之一即为异化主题。

主人公的“我”在小说中描写了自己从一个朴素的小人物逐渐成为一个饱受压迫、意志消沉的社会边缘人的过程,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异化。

这种异化主要源于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被统治、剥削以及文化道德的压抑,让他们失去了人性的尊严和希望,变得心灵扭曲、无望颓废。

小说中的“我”原是一个职员,但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公平和文化制度的压抑,使得他渐渐迷失了自己。

他在工作中遭受了各种不公正对待和辱骂,他的同事和上司视他为办事机器和工具,而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他的努力和贡献没有得到任何认可和回报,整个社会的不公正让他倍感压抑。

除了工作环境的异化,小说中还描绘了“我”的生活环境的异化。

他生活在狭小的房间中,没有阳光和新鲜空气,每天被喧闹与浑浊包围。

他的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这种环境的侵蚀,他感到自己的灵魂渐渐变得扭曲和可怕。

此外,小说中还出现了“我”对于现实世界和人际关系的异化。

在他与母亲的关系中,母亲只关心自己的私利,对“我”的压迫和虐待让他感到无法承受。

他的同事们互相攀比、争宠,没有真正的友情和合作精神。

他与盲人租客阿Q的关系也是一种异化,他无法直接表达对阿Q的内心痛苦和愤怒,甚至试图通过报复来解脱自己。

总的来说,《变形记》通过主人公的异化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探讨了人性、社会伦理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一主题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的不公平和人权的尊严,呼唤一个更加公正和人道的社会。

《局外人》中的社会异化与人类存在教学方案

《局外人》中的社会异化与人类存在教学方案

《局外人》中的社会异化与人类存在教学方案1. 引言1.1 概述社会异化是一个深受现代社会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人类在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逐渐与自然、他人以及自身的断裂和疏离。

阿尔贝·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从一个诡异而引人深思的角度切入了探讨社会异化现象以及其对人类存在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社会异化背景与概念,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这一问题的整体认识。

随后,文章将通过具体分析《局外人》中主人公梅尔索以及其他角色所经历的社会异化经历、社会反应等内容,揭示小说所展现出来的社会异化现象。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这些现象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存在意义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包括培养个体选择能力、促进友爱互助以及引导合理价值取向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的观点和论述,并对未来关于社会异化与人类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局外人》中社会异化描写和分析,引发读者对于现代社会异化问题的深入思考,进而探讨社会异化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和挑战。

同时,通过提出人类存在教学方案,希望能够为培养个体选择能力、促进友爱互助和引导合理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2. 社会异化的背景与概念2.1 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异化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异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科技和全球化的发展,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

然而,与此同时,社会异化现象也日益凸显。

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利益竞争及不平等分配成为了社会的常态。

这导致了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分化加深,并且剥夺了弱势群体享受公正机会和资源的权利。

这种社会异化使得部分人感到边缘化、被忽视和不公平待遇。

其次,科技进步推动了信息流通速度的加快和传媒内容的多样化。

然而,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也给个人带来了认知上的困惑与焦虑。

在信息战争中,个体常常陷入自我保护与自我主张之间徘徊,在网络空间中迷失自我并逐渐脱离现实。

简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边缘人”形象

简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边缘人”形象

2020年12月第38卷第4期扬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gzliou College of EducationDec. 2020Vol.38,No.4简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边缘人”形象邢海蓉(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0)摘要: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边缘人,推究其形成,从地理空间和社会学意义上分为游走于都市与乡村的都市异乡人、身份边缘化的社会底层群众两大类,最终都指向了文化意义上的边缘化。

“都市边缘人”的书写与时代发展、新感觉派作家的自身体验、普罗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都市边缘人见证了乡村与都市文明的碰撞,揭露了繁华都市背后的辛酸,展现了商品社会中人的“物化”。

但新感觉派作家对都市边缘人的刻画多浮于表面。

关键词:新感觉派;都市书写;都市边缘人中图分类号:I 207.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6536(2020)04 -0043 -05On the Image of Urban Marginal Man in the Neo-sens^tionalism NovelsXING Hai-rong(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225000,China)Abstract%In the sense of geogaphical space and sociolog and i n terms of the neo-sensationalism novels are d i v i(d e d i n t o two categories % the urban outlanders s h i f t i n g between urban and r u r a lareas and the marginalized people a 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which u ltimately writing of urban marginal people i s closel y related t o the development of era,personal experience of neo-sensationalistwri te rs and Proletarian Literature.The urban marginal people have witnessed the co urban c i v ili za tio n,revealed the bit te rne ss behind the prosperous c i t y and shown the “materialization” of people i n a commodity society.However,the d epiction of urban marginal people by the neo-sensational writ ers i s mostly superfi­cial.K e y w o r d s% neo-sensationalism & urban writing; urban marginal man“边缘”最早作为一个地理空间概念,意指沿边 的地方,是与中心地区相对的存在。

边缘人和问题人的越界——法国新极端电影创作研究

边缘人和问题人的越界——法国新极端电影创作研究

边缘人和问题人的越界——法国新极端电影创作研究法国新极端电影(New French Extremity)流派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是一个以暴力、暴露、血腥、性愉悦等极端主题为基础的电影运动。

这个流派的作品通常被视为对人性的挑战和审视,它们探索了一系列边缘问题和社会现象,如虐待、暴力、狂热、自我毁灭、性别歧视等,同时也涉及到一些心理问题,如孤独、忧虑、恐惧等。

这些作品充满了挑战和争议,因为它们经常探讨一些被认为是禁忌的主题。

它们大胆、直接地展示现代人的处境和焦虑,带着对社会和正统文化的批判和反叛态度,通过暴力场景、情节转折和视觉效果,将观众带入一个极端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里,影片的世界与观众的现实界界限狭窄,人们的心灵被触及、被震撼,体现着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超越和张力。

边缘人和问题人的越界是这个流派的核心主题之一。

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他们的状态无法被正常社交、道德、伦理框架所容纳。

这些人物通常都是脆弱、孤独、贫穷和不安定的,他们有着种种缺陷、恶习和病态,像是心理疾病、药物成瘾、性别倾向、性偏好、性神经质等等。

他们无法找到真正的拥护、生活的归宿,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怀疑更是加剧了他们的痛苦和绝望。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问题人和边缘人往往会越界,追求一种极端的自我表达和精神解脱。

他们不仅挑战了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更在他们的生命中展现出了一些超越人类性质的东西,比如暴力欲望、性欲解放、生命力顽强等等。

这种社会边缘人和问题人越界的状态,既是流派核心主题的体现,也是对现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总之,法国新极端电影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人性以及电影艺术本身的挑战和审视。

这个流派的核心主题之一是边缘人和问题人的越界,从这点出发,探索了一系列极端的主题和问题,使其成为当代电影史上的重要现象。

“边缘人”与异化——马拉默德笔下的犹太文化母题

“边缘人”与异化——马拉默德笔下的犹太文化母题

作者: 徐慧
作者机构: 黑龙江科技学院外语系
出版物刊名: 芒种
页码: 55-5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犹太人 边缘人 马拉默德 文化母题 异化 主流社会 自我身份 文化传承 两种文化 边缘性
摘要:伯纳特·马拉默德是一位优秀的美国籍犹太作家。

他亲眼目睹了犹太移民身上的文化冲突,从而创作出反映犹太人为生存而奋斗的佳作;凸显了犹太人作为"边缘人"的境遇以及其异化思想的产生;他的作品使行将湮灭的犹太文化传统重新焕发光彩,再现了犹太文化母题。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母题。

就神学和历史范畴而言,"边缘人"与异化是犹太民族典型的。

“异化”与“边缘人”的重现

“异化”与“边缘人”的重现

“异化”与“边缘人”的重现
徐慧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本文通过对马拉默德的作品《我梦中的女孩》中的犹太人作为"边缘人"生动、形象地分析;较深刻地阐明犹太人作为一个"边缘人"或"异化者",在遭到来自社会的排斥时,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重现了犹太人在历史上的"异化"现象和作为边缘人的命式;也是对社会错误观念的一种强烈的抨击与讨伐。

【总页数】1页(P89-89)
【作者】徐慧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
【相关文献】
1."异化"与"边缘人"的重现 [J], 徐慧
2.一切为了边缘人为了边缘人的一切——赛珍珠文学创作动因探究 [J], 于艳平
3.异化·囚徒·边缘人--浅谈《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爱米丽的人物形象 [J], 关春梅
4.边缘人的抗争与扭曲--作家锦璐笔下的边缘人形象分析 [J], 张啸;祝子媛
5.孤独的边缘人——浅析《布里尔小姐》中的边缘人形象 [J], 郑蓉颖;葛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边缘人研究略论 余建华

国外边缘人研究略论   余建华

第8卷 第5期2006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 IT (SOCIAL SCIENCES ED ITION )Vo.l 8No .5Sep t .,2006文章编号:1009 1971(2006)05-0054-04收稿日期:2006-05-15作者简介:余建华(1976-),男,江西景德镇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学研究;张登国(1977-),男,山东济南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学研究。

国外 边缘人 研究略论余建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京210093)张登国(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济南250021)摘 要:在齐美尔的 外来人 的基础上,帕克于1928年率先提出了 边缘人 概念。

但帕克对 边缘人 的界定并没有厘清边缘情境和边缘人之间的关系,这致使后来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很多精致工作。

在对 边缘人 概念的探讨过程中,国外 边缘人 研究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注重概念分析,缺乏成熟理论的构建;多理论性的探讨,少实证性的研究;研究的案例多局限在犹太人、黑人、移民这三种类型。

未来的边缘人研究也将在此几方面继续发展。

关键词:边缘人;边缘情境;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志码:A1 边缘人 概念的界定(1) 边缘人 概念的提出要阐述什么是 边缘人 ,则不得不提及齐美尔(S i m m e l)的 外来人 (Stranger ,又译为 异乡人 、 陌生人 )。

在齐美尔眼中, 外来人不是今天来明天走的漫游者,而是今天到来并且明天留下的人,或者可以称为潜在的漫游者,即尽管没有再走,但尚未完全忘却来去的自由 [1]。

齐美尔是从距离的角度来界定外来人的社会属性的。

从空间意义上说,外来人属于某一群体中的一员;但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外来人又不属于这个群体。

在齐美尔看来,外来人既近又远,既熟悉又陌生,他对世界具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遵循着齐美尔对 外来人 的分析思路,帕克(Par k)提出了他的 边缘人 概念。

索尔·贝娄的《赫索格》:“边缘人”的呐喊的开题报告

索尔·贝娄的《赫索格》:“边缘人”的呐喊的开题报告

索尔·贝娄的《赫索格》:“边缘人”的呐喊的开题报告《赫索格》是法国哲学家索尔·贝娄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出版于1945年。

该书以“边缘人”的经验为主题,探讨了作为一个“边缘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边缘人是指一个处在社会边缘或边缘群体中的个体或群体,这些人在社会中不被认同或排斥,被置于社会的边缘地带。

本文将探讨《赫索格》这部著作所呈现的“边缘人”的主题,以及该主题对我们的启示。

在该书中,贝娄通过对边缘人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指出了边缘人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孤独、无助、排斥以及社会的冷漠。

在社会中,边缘人常常被视为异类,受到歧视和排斥,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因而产生了一种“存在的虚无感”。

然而,贝娄并不认为边缘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相反,他们处在边缘地带,能够看到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也有着反抗和改变的潜力。

除此之外,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边缘人,而如何面对这种处境也至关重要。

在《赫索格》中,贝娄提出了“存在主义”这一哲学思想,认为人应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社会和环境所规范和限制。

在这个意义下,边缘人应该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主动寻找改变的途径,拒绝被社会边缘化或排斥。

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处于边缘地带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关爱。

同时,我们也需要探索我们自己的边缘感受,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反抗社会的限制和束缚。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需要反思社会对边缘人的冷漠和歧视,共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公正的社会。

因此,我们需要像贝娄一样,持续关注“边缘人”的群体,并为他们发声,消除歧视和排斥。

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尽力让所有人的存在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化的边缘人作者:李秀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7期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犹太籍作家塞林格的代表作。

在小说中,作者隐藏了霍尔顿的犹太身份,大量运用了意象化以及象征的艺术手法,以隐性的独特方式阐释了小说中的“边缘人母题”。

本文首先从历史、《圣经》的角度阐述了边缘人的原型,其次对“边缘人母题”的内涵及意义作了具体的论述,最后分析了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边缘化的生存现状。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边缘人母题;霍尔顿作者简介:李秀娟(1985-),女,汉,山东泰安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中文系,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2引言:《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对主人公霍尔顿在纽约街头流浪过程的细致描写,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

霍尔顿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透过他,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美国青少年的社会边缘人心理特征。

霍尔顿的形象不仅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具有典型的意义,而且在现代社会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我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边缘人母题”这一课题具有浓厚的兴趣,首先从历史、《圣经》的角度阐述了“边缘人”的原型,其次对“边缘人母题”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具体的诠释,最后结合主人公霍尔顿的形象分析了他边缘化的生存现状。

第一章历史的沉淀和《圣经》(旧约)中的“边缘人”原型“边缘人”母题与犹太民族的传统历史、民族品格和社会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

特殊的历史经验使犹太人民深信,他们是上帝的宠儿,上帝每时每刻都在眷顾着他们,然而历史证明,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园。

数千年来,他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饥荒、战争、排犹等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推动着他们的流浪史程。

当他们移民到一个新地方时,说得仍然是自己的母语“意第绪语”,保留的仍然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但移民的后代却承受着巨大的文化压力,生活在异族文化的夹缝中,必然要受到异族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又受到传统文化的限制。

因而,他们本质上哪一边也不属于,长期的夹缝生活已使他们有了孤独感和异化感,这种矛盾焦灼的状态始终贯穿在犹太人的现实生活中。

这种特殊的边缘人身份决定了犹太人总是不能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主流。

从他们的先祖被赶出伊甸园开始,就注定他们要远离家乡,踏上流浪的旅程。

上帝一直指示着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寻找生命的栖息地和真正的希望之乡。

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似乎都在述说着希伯来人的流浪故事和流浪史程,虽然他们在历史上曾有过短暂的临时栖居地,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都迫使他们继续地流浪和迁移。

犹太人从古至今,不仅在历史的发展中,而且在《圣经》的记载中,他们一直流散在世界各地,上帝的荣光指引着他们,离开故乡热土去寻找所谓的真正的天堂。

怀揣着这样美好的信念,他们的足迹遍布全世界各地,每个大洲都有他们的兄弟姐妹。

但他们并没有完全屈服于当地的文化同化,一直谨记着犹太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恪守着犹太传统的文化和品性。

这也就注定了他们与异族文化的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

由于与异族的宗教信仰不同,他们是不能够直接和基督教徒生活在一起的,这就为隔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即使到现在,尽管排犹主义的气焰已没那么嚣张,但犹太人还是喜欢居住在一起,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

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强化了犹太人的边缘化特征。

地域上的边缘化必然导致生活和精神上的边缘化,长期的边缘化必然会产生异化的行为。

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就是边缘人和异化人的典型代表。

第二章“边缘人母题”的内涵及其意义当代美国犹太作家借助“边缘人”理论来表现人在物化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生存的各种异化状态,这种异化的状态最明显地表现在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社会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

犹太作家们常常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犹太文化母题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意义,边缘人身份的特殊性不仅适用于犹太民族也适用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

犹太作家作品中的主人公在逃避犹太传统身份的同时,也会因为这种逃避而产生一些悲剧性的行为。

例如马拉默德《湖边的少女》中的亨利·莱文因对犹太姑娘伊莎贝拉隐瞒自己的犹太身份而导致的爱情悲剧,贝娄《勿失良辰》中威尔姆·艾德勒在犹太传统地坚守与美国文化地继承中产生的矛盾心理,都进一步深化了边缘人母题。

犹太作家的作品中常常有一些矛盾对立的悖逆要素在里边,这与犹太人的文化历史机制密不可分。

在犹太人的世界里,他们是上帝的宠儿,上帝的光芒首先普照到犹太人身上,然后才折射到其他民族。

但在犹太人的现世经验里,他们一直生活在一个集中了世间所有苦难的选民环境中。

长期生活在这种境遇的犹太人,必然压抑、孤独、苦闷,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心理特征已进入犹太人的整体无意识中,犹太小说家所描写的主人公大都具有这种孤独苦闷的心理特征。

“悖逆”的要素不仅适用于犹太人的现世经验,也同样适用于当代美国社会,犹太小说家不约而同地用这种矛盾对立的关系要素来分析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的精神状态。

这就使得犹太文化母题的表现意义并不仅仅局限在犹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也表现了现代人类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状态。

第三章霍尔顿边缘化的生存现状“边缘人”大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自由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他们对社会主流文化大都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又时时刻刻被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所束缚,他们的内心常常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恐惧和孤独,这种恐惧和孤独不仅使他们无法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现实生活,相反会促使他们产生逃离这种社会主流文化控制的想法。

霍尔顿是社会边缘人的典型代表,集敏感苦闷和孤独彷徨于一身。

小说一开始,他一个人躲在小山顶上,观看橄榄球比赛。

他本也热爱这项运动,但他现在只是远远地望着,脱离开了整个群体。

事实上他此刻本应该在纽约参加击剑比赛,但粗心大意的他把比赛工具弄丢了,所有的人不得不放弃了比赛返回了学校,回来的路上没有一个人搭理他。

他被孤立和疏远,内心充满了失望与孤独。

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想提前离开学校。

他去看望生病的历史老师,但老师只是一副固执腐朽和不近人情的态度;回到寝室,室友的假模假式和自私自利更让他忍受不了。

和室友大打出手以后,他愤然离开了这个“自私冷漠”的学校。

在他的观念里,学校应该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专门培养学生学习一些真善美的崇高品格,摈弃一切恶劣的思想和习惯,可是学校的现实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

虚伪冷漠的风气在校园盛行,校长势力,老师虚伪,同学自私刻薄。

他对这个虚伪的学校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作为一个无法融入其中的边缘人,他选择了逃避和退出,开始了他在纽约街头的流浪。

他不敢贸然回家,他不想让他的父母知道他再次被开除的消息,因为他妈妈会“歇斯底里的”。

在小说的第一段,霍尔顿谈到了他的部分家人:爸爸,妈妈和哥哥。

但是他字里行间有一股冷漠的意味,对他们充满了敌意。

在接下来的整部小说里,他的父母极少被他提及,似乎他与父母以及哥哥的关系很疏远。

他的父母不能理解他为何因弟弟的去世会有过激的行为,他们更不能理解他多次被学校开除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原本写短篇小说的哥哥,为了金钱而转向好莱坞写剧本,在霍尔顿看来,那是对自我理想的背叛,让他倍感失望。

所以在霍尔顿的眼里,家庭丧失了它本应具有的安慰和疗伤的功能,他的孤独感在家庭中无法得到排解。

霍尔顿到达纽约后仍是不断地追寻。

他极其地害怕孤单,急切地渴望与人交流,渴望内心世界被外人所了解,可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他从学校逃出来本希望在纽约寻找到生活的方向和目标,但是他所经历的一切更加剧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寂寞。

那些白天看似正常的人们,晚上在旅馆里却做着极其卑鄙龌龊的事情;那些沉迷在电影中而不关心小孩子有上厕所需求的父母,让他无比痛心;小孩子走在车来车往的街道上,父母根本就不在意孩子的行路安全;就连酒吧里一个普普通通的钢琴师也是那样的假模假式。

他根本无法融入这个城市,不停地从一个地方游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灵魂栖息地,可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社会边缘人,始终以一个流浪者的身份在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中孤独漂泊。

在霍尔顿的成长世界里,也总有些美好的事物让他感动,可爱的小姑娘在溜冰场上感谢他的甜美声音;修女的自我牺牲精神;美丽纯真的菲比和艾里;喜欢唱歌的小男孩……这些都是让他感到快乐的美丽回忆。

它们是霍尔顿精神世界的最美画面。

所以他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着这些最难忘的回忆。

他对妹妹的牵挂,对艾里的怀念都表明他最喜欢的就是纯真的孩童世界。

霍尔顿从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看到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这些都是他最值得怀恋的精神寄托。

当他在小学的墙壁上发现了污秽的语言时,他无限伤感、灰心意冷,他守望者的梦想破灭了。

他想去西部,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这只是他不切实际的想法。

霍尔顿的内心有着美好的品德,他的守望者之梦与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一直在他的内心碰撞和摩擦。

他想从这样混乱的现实中挣脱出来,但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更缺乏实际行动的力量,所以他不断地转移眼前的一切,以期得到内心的平衡。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给了他一次又一次打击,他的守望者之梦除了破灭没有别的结果,他的不断追寻只会让他身心俱疲,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

最后,他不得不承认“你永远找不到一个不错而且安静的地方,因为不存在”。

霍尔顿在遭受了种种打击之后,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崩溃了。

在小说的结尾,在疗养院接受了一段时间治疗的他,准备回家了,但显而易见的是他思想上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社会还是那个社会,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发生改变,他的纯真理想无法实现,边缘人身份也无法消除。

结论:本文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研究客体,探讨当中隐含的边缘人文化母题。

塞林格将“边缘人母题”运用于小说中,展现了犹太人的精神一两千年以来历史的沉淀,使人无不意识到当今美国社会中犹太人的生存现状,同时他把霍尔顿的边缘化现象推广到一般人类的普通生活,极具张力地生发出了超越犹太传统生活的文学韵味,彰显出浓郁的世界化品性。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边缘人”母题不仅仅在小范围内揭示了霍尔顿和犹太民族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人类普遍的生存境遇,尤其是人们的精神危机。

参考文献:[1]《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2000,12(1).[2]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259.[3][法] 若兹·库贝洛.《流浪的历史》[M].曹丹红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