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开课异化现象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公开课(demonstration class),就是公开讲授的课,是教师观察、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教研活动,带有示范性质的公开课的确有助于新的教学理念的推行,能促进教师在专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对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其存在可以说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关注度的增加和公开课的大力开展,许多学校的公开课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目的、功能、作用,成了“表演课”、“形象课”,甚至还有掺和作假、作秀现象等,在实际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令人深思。

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公开课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教条主义的泥沼。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研究者们针对公开课的目的价值、存在问题、原因、对策等许多方面作了不同的阐述和分析。

例:黄凌云,朱凤梅对公开课本体功能进行了探寻,分析了公开课的功能价值,功能异化的表现。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的蔡子华针对公开异化的原因做了辨析。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公开课如何回归本色。

还有的研究者分析了公开课的作用,呼吁要正确看待公开课……由此,我们看出目前人们对公开课的看法不一,这个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热点,但大多数人认为公开课异化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一种积极而理性的心态去研究公开课异化现象,对于充分发挥公开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对于新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公开课异化现象的表现
“异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19世纪德国的一些思想巨人如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的著作中。

“异化”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哲学上指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

“异”即“不同”,“化”暗示一种逐渐发生的变化过程,也指出了最后的结果。

该词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往往指伴随着时间进程而向原本不同的方向发展所出现的非正常现象。

例如:莫让“教育”异化为“活动秀”、批评的异化等。

公开课异化现象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背离了公开课这种教学方式应有的教学和教研两种基本功能而导致公开课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所发生的公开课作秀等非正常教学现象。

(一)教学内容异化
1.片面追求内容的广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知识的最终价值在于学以致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这一提法目的在于改变原课程体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死学知识,学死知识的弊端,使得学生能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整日埋头读书的学习机器转变为活学活用的人才,从只会做题的考试机器转变为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进而适应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速度。

但是,这一理念一到公开课的课堂上就往往歪了。

许多公开课的执教者为使课堂体现这一理念,便自由发展。

例如,教《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有的教师搜索了大量图片和声音,把课文中引用的所有语句用直观的图片展示出来,至于其中的韵味,学生不需要思考。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描写校园的景色,尤其是花木,然后展示、交流,原本应该最重要的课文分析体味被冲淡,只能浮光掠影地一带而过。

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提高多少,不言自明。

2.片面追求见解的新颖
这一现象在文科尤为突出。

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文本的多元化解读。

多元化解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但“多元解读”并不意味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必须有一定的解读范围。

真理与谬误常常只有一步之遥,更何况在公开课上为了求新而进行多元化解读,就更容易失之偏颇。

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上,许多教师出于对以往强制性的一元解读的反叛,完全漠
视文本自身存在及其呈现出的意义,任由学生别解甚至曲解文本的内涵,甚至还把这当作学生创造性的体验成果。

更有甚者,教学中对文本意义进行漫无边际的任意衍生,导致文本价值取向的失落。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更重要的是,求新必须合乎常理,必须尊重文本,必须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3.片面强调学科的联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改革具体目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这一规定的目的原本在于克服原来课程单一,缺少整合,不利于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体系的弊端。

但是,实际的公开课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容易驾驭的事情。

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还是要体现,于是许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只好从一些表面的地方入手,使得原本没有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一起出现在公开课课堂上。

曾听过这样一节三年级的公开课,教师在教学《花钟》时,一开始以各种美丽的图片导入,接着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讲解字词,剩下的时间则让学生发挥想象,讨论花开放的情形,然后让几个同学扮演花朵开放,热热闹闹。

最后让学生画花钟,整节课教师几乎把文本抛开,对字词的理解犹如蜻蜓点水,更没达到教学的目的。

我想,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学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歌曲、舞蹈和表演,然而在课堂上一番热闹后,他们在语文方面又学到了什么呢?遗憾的是这类现象目前比较普遍,语文课被“异化”为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等大杂烩。

(二)教学形式异化
1.合作学习方式异化
合作学习有多种方式,小组讨论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后,讨论便成了教师上公开课的法宝。

可以说,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堂上多了同样热热闹闹的讨论。

在许多教师看来,少了讨论,课堂似乎就无法充分体现或体现不出新课程的理念。

于是,我们看到许多的课堂尤其是公开课,讨论成了必备武器。

例:听《落花生》这一课,课件出事了三个问题:为什么叫落花生?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结果,我们看到学生装腔作势地讨论,有的就此开始谈笑,有的一个人被孤立,更可笑的是教师给很长时间,还
让学生分组回答,浪费了许多时间。

其实我们知道,答案就在文中,学生没必要讨论就可以自己解决,但我们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中倡导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硬是让学生讨论。

然而,讨论就真的具有这么大的效果?我们是否静下心来想过,我们课堂上的讨论真的都有必要吗?
由此,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讨论不是必胜法宝,讨论的前提是问题有讨论的必要,而且,教师的心中要有学生。

否则,当问题没有难度时,我们无须讨论;当问题回答角度较多时,我们无须讨论;当讨论过滥时,我们不妨择其一二之必须讨论者来讨论;当学生没有参与讨论时,我们的讨论更是失败的。

2.教学手段运用异化
不知从何时开始,公开课教学这种很好的教研方式已经异化成为“展示”学校教育教学并不真实的“作秀课”、“表演课”、“形象课”。

教师为了一节“作秀课”往往要付出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为了上好这种“作秀课”而不得不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

预演、表演、导演重复多次,给人一种不是听课而是看演出的感觉。

为了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公开课往往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课件。

加之有的学校领导也认为没有多媒体课件的公开课是“教育理念落后”,“没能把握新课标”等。

于是,而今的许多公开课,制作的课件都很漂亮、美观,出现为了突出“整合”而片面追求音像效果的现象。

课堂热热闹闹,其实喧宾夺主,“荒了自家的地”,效果适得其反。

可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能不说是教育的迷失与盲从。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我们的公开课教学中,似乎以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落后了,沿用多时的教学设施陈旧了,习惯使用的教学手段老土了。

于是,课堂上有了孩子积极踊跃的发言、融洽轻松的氛围,却少了孩子那两手托腮的投入、凝眸定睛的专注;有了多媒体的情景叠现、板书更换,却少了师生一笔一画的书写规范、学生上黑板板书时的激动怡情……我们有了教育从观念到技术的全面更新,却少了教育更本色的纯真与凝重。

(三)教学评价异化
公开课异化现象产生原因固然与主观上教师本身的认识水平很低,与其自身的教学素质低下有关之外,也与客观上上级教育部门把公开课作为教师选拔的舞台,作为考察教学的依据,作为对教师评估的手段有关。

公开课教学评价已经严重与新课程理念脱节。

其主要形式有:
1.以课堂气氛热闹为优
许多老师上公开课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气氛活跃比课堂气氛内沉闷好。


然,公开课课堂气氛活跃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让听课者感到轻松愉悦。

这样的活跃课堂实现了师生的共赢,值得提倡。

但是,这种活跃的课堂需要教师的智慧,否则,只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其实,课堂气氛只是教学的外貌,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学形式应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

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我们要求新课程的课堂活起来,要求采用新颖的方式方法去落实双基。

但这绝不是简单的热闹,而是在课堂上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的基础上追求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彰显。

那种舍本逐末,一味追求热闹,为了形式而形式,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上参与的做法只会让学生陷入浮躁,收获甚微。

然而,就像是通货膨胀一样,表面的繁荣张利,没有不上进的学生——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荣下其实全是泡沫,破碎之后什么也没有。

2.以学生大量发言为优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授课方式受到批判,于是,在公开课上,“尽量让学生说”几乎成了所有执教者的共识。

实际课堂中,我们常常发现,为了让学生张口,教师设置了很多毫无启发性的问题。

许多公开课堂上师生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淡化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关注,也失去了自由思考、自我学习的空间。

正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院长所说的,“在某种意义上,思维的时间长度决定了教学的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如果不能真正激活气氛,宁可还课堂以宁静,让学生在长时间静静的思考中掌握知识。

3.以内容繁多杂乱为优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公开课课堂的知识容量大大增加。

但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那就是公开课成为多媒体展示课、表演课。

以语文课的教学来说,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表面看轰轰烈烈,声、光、电俱全,内容丰富多彩。

可是,正是这些所谓精美但很直白的画面弱化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无形之中限制了学生们对文学的文字品味和想象空间的开拓。

可见,适当的课件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课件是为内容服务的,课件必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二、公开课异化现象的影响
(一)对学校教学方面的影响
1.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
我们现在发现:原来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和探讨的公开课成了作秀表演,其研究探讨价值必然失真,指导意义也势必荡然无存,一再作秀,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在准备公开课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落下了许多课,于是为了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就开始找时间占其他课给学生补课,一节课教学任务很多,学生吸收不了,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纯洁的课堂变成了“功利场”。

同时混淆视听,教学评比结果也就无法客观公正。

失去了公开课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2.影响学校的教学风气
每一个年轻教师都是从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开始,在一次次听课、上课中成长、成熟,逐步走向成功的。

如果我们年轻教师看到的公开课都是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的作秀式公开课,那么我们只能学到那些不诚实,中看不中用的教学技能,还会沾染到那些浮躁,虚荣的不良风气,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良好教风的形成极为不利。

3.影响学生的德育
公开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重要的教学研究活动,担负着的德育职责更加重大,孕育着的德育可能性也更加显著。

公开课的举办通常冠以“优质”、“经验”、“指导”等名义。

由于它“优质”,人们便在内心把它当成楷模,由于它特殊,学生留存的记忆和印象就更深刻。

因此,教师“作秀”累及学生参与作假的事实并不仅仅只是讨论,它作用于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影响是负面的,而且可能是长期的,难以逆转的。

因为道德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人格相互作用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公开课中教师人格受压力作用而产生扭曲,上课“做秀”甚至要求学生配合作假,学校在开设德育课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同时纵容师生共同作弊,江湖义气颠覆的是“诚信公正”的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影响只能是使其道德意识产生混乱、道德学习力受到抑制、价值取向产生偏差。

孩子们从小接受老师的教育,被告知要诚实守信而不撒谎作假,但在公开课上又在无形中领略老师们大量的作假技巧:指定某个学生回答某个问题、课前反复排练设计教学环节,甚至临时拼凑优生或者掩藏差生等等,这些行为会直接颠覆学生所接受的诚实教育,让作假之风“深入人心”,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对师生的影响及危害
1.教师害怕上公开课
很多经历过这些课的老师都知道,只要是参加评选观摩的公开课,大多是全员化的精细操作。

一个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会牵动整个学校。

从校长到教务处、年级组和任课老师,可以说是全体总动员。

对教案进行反复设计、修改,甚至还要请上级教研员进行专门指导,以便使教案精益求精。

而且,表演课”在正式公开讲授之前,已进行过多次的试讲和操练。

任课老师对授课中要讲的每一句话都能背下来,要对课堂中每一个教学程序都了如指掌,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操作所用的时间都精确把握。

许多老师准备完一节公开课,都累得筋疲力尽,等到公开课结束了,如释重负,高兴地说:“终于上完了”。

所以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公开课,令许多教师都不想近前。

另外,公开课的职能被异化、泛化,这导致了部分老师对公开课的顾忌。

本来公开课应该是学校的一项教研活动,然而很多学校和教研机构却赋予了公开课如下职能,如把公开课作为评定教学成绩、选拔教学能手、晋升职称以及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依据。

结果是,老师在上公开课时考虑的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履薄冰,顾虑重重。

2.学生只是“配合者”
许多老师在一节公开课在举行前,往往要在同一年级的好几个班反复试讲,实战演练,力求完美无缺。

那怕有的班级教学进度早就过了所讲的内容,也要再次甚至反复“炒冷饭”。

于是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以显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甲生做完一番表演后,回答老师的提问,受到老师的鼓励;乙生做完一番表演后,回答老师的提问,同样受到老师的表扬。

但是,总不能都是正确的答案,也得有不同意见吧,于是丙生做完表演后,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得到老师的否定,或得到同学们的反对,丙同学充当了反面演员。

其实无论是正面演员,还是反面演员,学生所接受的教育都是负效应的,他们只是配合老师完成任务。

我们想想一节课来学生们学到了什么?答案很明显,只是一个“演员”,一个“配角”。

3.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
孩子们从小接受老师的教育,被告知要诚实守信而不撒谎作假,但在公开课上又在无形中领略老师们大量的作假技巧。

不去说这种课堂上的教学表演,并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能力及学习方法。

单说这种教学表演,给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造成的危害就是极大的。

教师在表演中,给学生的心灵注入了永久的不可抹掉的痕迹。

学生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有利可图,实事求是、老实做人是要吃亏的。

不难想象,他们的这种观念,是经历了多次类似的过程后
早已产生,这次不过再一次得到验证罢了。

而且,他们随着以后的再经历和反复的经验必定会将这种观念逐渐地上升为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

多么的可怕!有一位教育工作者作过这样的自嘲:“为什么现在假冒伪劣产品和现象这么多?难道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和现象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它们都是由弄虚作假的人制造出来的。

而弄虚作假的人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不都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吗?”所以说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认真执行。

否则也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公开课异化现象的原因
(一)对公开课的错误定位
1.没有把握公开课本质
一般而言,公开课是将一次课堂教学以公开的形式上给听课的老师看,它的重点词着眼于“公开”。

目的无非是将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一个研究成果、一次探究过程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展示给大家,供大家研讨、揣摩、借鉴。

只要听课者能够得到启发,公开课就基本达到了目的,就是有成效的。

另一方面,公开课首先是一节课,它与平时的所有课一样,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念为目的,它拒绝做假,它排斥作秀,它更不是小品表演,课堂也不是剧场。

2.没有把握新课程理念实质
其实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念。

但是,许多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这就使得这些教师的公开课上出现了貌似贯彻新课程理念,实则与新课程理念相左的现象。

例如,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整节课几乎都是学生在说、在做;为体现合作探究,可以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安排四次以上的讨论。

这些都是教师片面理解甚至是不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结果。

(二) 人们对公开课的期望值太高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公开课成了教学的“宠儿”,于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公开课的开展,以为公开的一定是优秀的,质量是上乘的,这就无形当中给上课的教师很大的压力。

因此教师为了上好一堂课,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绞尽脑汁地出新样,使公开课在现实操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1.过度准备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上好公开课,教师们都不得不提前做好细致的准备,除了自己准备,还
要提前向学生安排,交代注意事项,增加一些教学环节;有的教师还让学生反复演练、配合,以便课堂更完美。

有的教师将要上的课在其他平行班中早已上过,于是在公开课时,展示已上过的课自然很熟练,至于师生互动早已编排好了,教师只起一个导演的作用就够了。

其结果是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互动得恰到好处,听课教师与领导交口称赞。

但我们想想,将公开课的课堂变成了舞台或剧场,学生们能得到什么呢?只是在看老师表演,并参与演出,至于得到知识则都是次要的了,这样的公开课有什么实际意义?当然,作为教师,希望把课上得漂亮,事先准备也无可厚非。

但这样过度准备,华而不实的课不仅没有实效,而且对其他教师及学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会对别的教师的严谨教风形成误导;二是这种行为不仅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更不利他们的思维开发和诚信观念的建立,教师的形象会在学生眼中大打折扣,这种形式主义的弄虚作假的作风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工作作风。

2.过度追求创新扼杀了教学生命的真谛
新课改意味着新的教学理念,这一点已成中小学教师的共识,但什么是科学的新理念眼下没有统一的标准。

在这种情形下,公开课有了无限的探索空间,但也容易变得光怪陆离。

有的教师以为新理念即是新科技,于是语文公开课中使用了制作极为精美的课件,教师却成了放映员;有的教师以为新理念即是新材料与新情境的运用,于是在历史公开课中出现了大量的图片,教师却成了解说员;有的教师以为新理念即是让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于是公开课整堂都是分组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教师却成了一个联络员。

上述的种种课型观感上很活泼,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高,但一堂课下来,要问学生掌握了多少,教学任务有没有很好地完成,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功利取向
1.公开教学与教师的利益挂钩
因为一次公开教学的好坏,会影响到评价对象的声誉、职称的评选、奖金的多少等。

每位教师一般一学期只有一次公开教学的机会,学校领导平时难得来听一节课,谁都不愿戴上“教法落后,讲课缺乏互动”的帽子,怕讲砸,怕自己平时上的课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为了取得好的效果,大多教师纷纷去效仿别人的“成功”教法,照搬“课型”教法,结果是使公开课成为别人的影子,却少了自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坦言:如果上不好,是很没面子的,谁都想让自己的公开课完美一点,以防万一只好事先多做准备了。

在这种高压下,有的教师就采用了一些有反常规的做法,如上课时只向好学生提问,甚至串通优秀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