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后中美货币政策力度比较
金融危机下中美经济形势的差异与货币政策选择
减 少贷款发放 , 从 而减 少投 资和 消费 , 对 实体 经济产
生 威胁 。 因此 , 要 想稳 定经济 , 美 国就必 须保证 金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系有 足够的准 备金 。 所 以 , 美 国 必须 采 取 宽松 的
货币政 策 。
2. 美 国 实际 采取 的政 策 。 金 融体 系 出了问题之
后 , 就 需要 大量的 流 动性 , 如果 得 不 到 充 足 的流 动
2 0 0 8 年 10 月 8 日 , 美 国 联 邦 储 备 委 员 会 、 欧 洲 央
行 英 、 国英 格 兰 银 行 以 及 加 拿大 、 瑞 士 和 瑞 典 等西 方
主要 国 家 的 央 行 宣 布将 基 准 利 率 降 低 。 . 5 个 百 分
点 。 当天 , 中 国人 民 银行 宣布 存 贷 款 利 率 与存 款 准
比上 月 翻 一 番 。 到 2 0 0 9 年 1 月 , 在 5 个 月 的 时 间
内 , 美 国的基础货 币 增加 了 1 倍 , 这使得 商业 银行 的
超额 准备 金在 同期 内增加 了 4 0 多倍 。
200 000 0 18 0 0 0 0 0 16 0 0 0 0 0 140 0 0 0 0 120000 0 10 0 0 0 0 0 日0 0 0 0 0
3% ; 从 200 5 年 6 月 到 2009 年 3 月 , 美 国的季 度总
私 人 国 内 投 资 仅 下 降 20 % , 远 远 小 于 人 们 的 预 期 。
从 2 0 0 8 年 9 月到 20 0 9 年 1 月 , 在基 础 货 币 大 幅增 加 的 这 5 个 月 内 , 美 国 的 M l 增 长 13 % , M Z 增 长 7 % , 商业 银行 发放 的贷款增 加 3 % ; 从 2 0 0 8 年 6 月
美国和中国的货币政策对比分析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中国的货币政策对比分析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和冲击。
中美两国各自根据国情及危机产生的根源的不同分别采取了及时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现从两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具体操作措施、实施的时间、目标、政策工具和力度、实施效果、经济恢复情况及目前仍存在的经济问题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美中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一)美联储货币政策1.利率政策。
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美国出现严重的信贷紧缩现象。
为了放松信贷环境,释放流动性,2007年9月18日到2008年5月,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5.25%降至2%;雷曼兄弟破产以后,联邦基金利率从2%下调至1.5%;在危机开始波及全球致使全球经济有了明显衰退时,美联储又一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至2008年12月16日,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0-0.25%的低位,与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利率最低水平持平。
2.再贴现政策。
利用贴现窗口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是美联储缓解货币市场信贷紧缩的另一举措。
美联储向存款性机构提供的贴现贷款有三种方式:一级贷款、二级贷款和季节性贷款。
其中,一级贷款最为重要,只提供给健康的存款性机构。
在金融危机之前,一级贷款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加100个基点。
金融危机爆发后,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决定下调贴现率0.5个百分点,从6.25%降至5.75%,并将贴现期限由通常的隔夜暂时延长到30天,还可以根据需要展期。
至2008年8月30日已经先后十余次降低贴现率,贴现贷款余额大幅上升,为银行业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支持。
2008年3月16日,把一级贷款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之间的利差降至25个基点,并将最长期限由过去的30天延长至90天。
2008年年底再贴现率降至0.5%的水平。
3.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一系列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之后,暂时性缓解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张,但是进入2007年底以来,陆续披露的主要金融机构的损失超过人们的预期,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下降,利率政策效应并不非常明显,随着危机的展开和恶化,美联储将应急贷款范围从存款机构拓展到投行,在2007年12月之后,为了弥补再贴现窗口的不足,缓解短期借贷市场的压力。
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比较
Finance金融视线 2014年6月129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比较北京物资学院 孟静静摘 要: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纷纷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应对危机,中国在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比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从宏观调控的手段、宏观调控政策频繁程度、宏观调控效果三方面比较了中美宏观政策的不同,最终得出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政策比较 调控频繁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6(b)-129-021 背景2008年,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剧烈动荡,各国实体经济受到了猛烈冲击,以美国和欧盟两大经济体为代表的国际市场消费能力迅速下降,直接造成了世界经济出现萧条甚至衰退。
2010年欧债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压力。
为应对金融危机,以求稳定金融市场、经济增长与就业市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成功缓解各国经济压力及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中的两大经济体,为摆脱经济危机,均采取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势产生了重要作用。
对中美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有意义的考察和比较,有利于增强中国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了解与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把握,进而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提供借鉴。
2 中美宏观调控政策比较2.1 中美宏观调控概述2.1.1 美国宏观调控2008年,次贷危机持续恶化,美国作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首先受到严重冲击。
美国金融机构面临停业、倒闭甚至是破产危机,相继向政府寻求救济措施,可以说,此次金融危机给美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自2008年第3季度开始,美国GDP 连续6个季度内出现负增长现象,金融动荡加剧,房地产市场也陷入困境。
为应对危机,美国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比较
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比较
次贷危机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中国和美国的货币政策有以下比较:
1. 利率政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零利率政策,降低短期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消费。
中国央行也采取降息政策,但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将利率降至零。
相反,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的几年中,中国央行提高了利率以抑制通胀。
2. 货币供应: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印钞,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
相比之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相对保守,更加注重保持货币稳定。
3. 汇率政策:在次贷危机期间,美元贬值,而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
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包括加强货币政策协调,控制外汇储备增长速度等。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期间都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措施,但两国的政策重点和手段还是有所不同。
中国央行更加注重货币稳定和控制通胀,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更加重视刺激经济和增加货币供应。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危机前后中美财政货币政策比较
(金融保险)金融危机前后中美财政货币政策比较金融危机下中美应对措施的比较2008年秋季,随着雷曼兄弟投行宣布破产,壹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自美国华尔街蔓延开来。
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对于全球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许多国家经济陷入低迷。
迄今为止,此次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他们如何应对危机对于全球经济的回复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就来对比分析壹下中美各自的危机应对措施。
壹、危机起因要想应对危机,首先要分析壹下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
总的来说,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对于金融创新风险估计不足,滥用金融杠杆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造就了它极其丰富的金融产品,从各种期货期权到资产证券化,长期以来对于这些产品的风险估计不足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涌入,壹旦市场脱离预期,就使得大量投资亏损。
此外,美国投资者普遍采用杠杆投资,举例来说,壹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
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
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仍欠15亿。
假设它盈利和亏损的机会各为壹半,那么期望值是45*0.5+(-15)*0.5=15,从数学角度来见,这是壹个很合理的决策。
可是壹旦危险真的来临,投行们是完全没有能力来避免损失的。
2、资产流动性过剩2000年左右美国的房地产行业相当热门,涌入大量炒房者。
炒房者钱不够便向贷款X公司借贷,且以住房为抵押。
而房地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于是贷款X公司为分担风险找到美国财经界的领头大哥——投资银行,进行融资。
投资银行为分担风险发放CDO债券(利率极高)给避险基金,让债券的持有人——避险基金的投资者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避险基金为分担风险,找到AIG为代表的保险X公司购买CDS保险,且且创立CDS基金,由于美国的房地产壹路飙升,CDS基金相当赚钱,结果这个基金可卖疯了,各种退休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
比较中美货币政策对经济产出影响
比较中美货币政策对经济产出影响(一)美国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货币市场流动性几近枯竭,为了重启和恢复货币市场的功能,美联储新增多种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流动性。
美国在金融危机后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
在存款准备金方面,美联储通过大规模的增加存款准备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增加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
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因此,这一系列存款准备金政策导致了通过乘数效应减少了货币供应量,造成通货紧缩,抑制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而09年初这一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并且逐步将通货紧缩转化为通货膨胀,而在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调控下,利率方面有效的方法则是降低存贷款利率,让消费者放弃将货币存入银行,同时也刺激其贷款。
此前这段时间,美联储实施的是宽松货币政策,还属于常态货币政策调整的范畴。
而就目前来看,美国不断尝试用量化宽松货币的底线,是非常态的货币政策调整,通过压低利率价格、汇率价格,使美国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迅速优于竞争对手,从而产生比较优势,推动出口增长,从而创造就业,提升居民收入,进而恢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在此种政策之下,有利于美国避免经济下行的风险,但这种政策会导致美元的进一步过度流动,而欧洲国家的经济持续恶化,国际热钱必然选择新兴发展中国家,这使新兴发展中国家受到侵扰。
而对美国,因为联邦基金利率已达到了临界值,因此对其做调整并不能对其他的利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受到了削弱。
从2009年3月起,美联储通过数量型货币政策手段,通过购买1.7万亿美元的中长期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将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大,力图用这种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即所谓的“QE1”)。
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正式宣布,积极实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QE2)政策,同时继续维持零至0.25%的基准利率。
美国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转变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20世纪30年代一场席卷世界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整个西方社会遭受了重创,美国最终成功应对了这次危机;80年后,美国的金融体系又出现了危机,殃及全球金融市场。
本文通过对比两次危机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为我国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提供参考,确保经济稳健增长。
【关键字】大萧条次贷危机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启示一、引言货币政策对国家经济体系的管理至关重要,在经济动荡时期更是如此。
本文以美联储在两次金融危机中采取的货币政策为导向,总结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应用,以期为我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借鉴。
二、大萧条时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的救助方案一直被人们所诟病,甚至有学者认为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常规经济波动在不确定的经济政策作用下的“经济灾难”。
1929—1933年,美国货币存量下降35%,狭义货币M1同期下降25%,政府实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使本已陷入困境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将货币政策作为反危机的重点,采取大规模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从1933年开始,美国货币供给急剧膨胀,到1937年,美国货币供给与1933年相比增加了将近42%。
罗斯福总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从根本上为大萧条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三、次贷危机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及创新1、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采取的常规货币政策2007年夏以来,美联储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包括降息在内的多项果断措施。
针对危机的扩散和经济的低迷,从2007年9月开始到2008年12月底,美联储连续九次降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下调至0.25%,共下调500个基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走完了所有的降息路。
利率调整政策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十分罕见。
目前,美联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维持在0到0.25%之间。
2、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创新(1)针对交易商的工具创新。
随着危机的深入发展,2008年3月开始,回购市场的压力不断增加,回购融资量大幅下降,相应地,成本在提高。
对危机中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效果差异化的思考
经贸实践对危机中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效果差异化的思考曾涛摘要: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一直采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增加市场流动性,但从执行的效果来看却有不少差异,本文探讨一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危机;货币政策;政策措施一、中国的政策措施(一)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8年7月份起逐步调减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组合方面,增加了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结构,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
此外,央行还创设了短期招标工具,为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境内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在金融危机中,中国人民银行较长使用的手段便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光2015年就降了4次,并对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执行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
同样的,全年存贷基准利率也下降了4次。
(三)取消信贷约束。
为了进一步增加流动性,使企业及时获得所需资金,在2008年10月份两次降息之后,央行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硬约束,这一政策持续到了今日。
此举的目的是提高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资金的使用率。
由于当时正处于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候,整个经济环境也处于下降阶段,因此商业银行对信贷的投放会很谨慎,所以放松信贷约束并不会形成信贷的剧烈扩张和资金的滥用。
二、美国的政策措施(一)公开市场操作。
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以国债和政府债券为主,尤其是国债,因为国债流动性强,并且交易规模最大。
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在市场上大量抛售短期国债,买进长期国债,增加货币供应,来增加消费和投资的总需求,这被称为延展期限(二)极低的利率水平。
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到0.25%的接近于零利率的历史最低水平。
一直以来反对提高利率的呼声占据主流,认为提高利率会使得经济复苏的速度减缓,甚至使复苏停止。
(三)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美联储已经将传统的货币政策运用到了极致,通过传统的贴现窗口和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无法满足整个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对投资者的信心也没有显著的提振作用。
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比较
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比较作者:李伟张胜伟徐珊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24期【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救市政策,以期减轻金融危机的危害,防止经济衰退。
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翘楚,其经济政策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通过运用IS-LM-BP 模型,对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了两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指出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 IS-LM-BP模型早在2007年9月份,美国金融危机的端倪便已出现,至2008年3月份贝尔斯登被低价收购,持续的次贷危机逐渐加剧,紧接着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
随着一批批金融机构倒闭或者破产,股市的暴跌,人们对金融市场恐慌的加剧,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海啸在美国全面爆发了。
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很快便蔓延到了全球,并通过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
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立即因对美国出口下降等因素,连续八年高增长率的经济趋于下滑,公众普遍预期国民收入增长率不会超过8%。
受到对美贸易的影响,出口部门大批工人失业,进而波及其他产业部门,股价也是急跌,大量经济指标不断恶化,原本过热的中国经济笼罩在金融危机的迷雾中。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中美两国政府迅速出台一系列经济政策。
本文将比较分析中美在金融危机中所积极采取的货币政策,并阐述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期望对有效应对未来的金融危机有所帮助。
一、为应对金融危机中美货币政策实施的经济环境比较中美两国同属开放型的经济大国,但在金融危机中两国所处的经济环境具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在:(1)两国金融市场运行状态的不同。
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国际上许多大的金融机构破产或者倒闭。
但幸运的是,中国金融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并且与国际金融市场不存在密切联系,我国的金融机构受到危机影响不大(几乎没有一家金融机构倒闭),国内金融市场依然能够稳健运行;(2)两国金融体系结构的不同。
次贷危机中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比(PPT34张)
金融危机时期 中美财政政策的比较
中国
• 1、2008年上半年 • 中国实行的仍然是从紧的财政政策《关于取消部分植物油出口退税 • 的通知》 • 2、2008年7月30日、10月21日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于联合下发了 《关于调整纺织品 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 的通知》:(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 口退税 率由11%提高到13%;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 税率提高到11 %) • 《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但 2008年前三个季度 ,全国财政收支相抵,收入 大于支出12519亿元,仍然是偏紧的财政 政策。
• 7、2009年4月16日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 策的通知》:要求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资 产损失,但提前到2008年1月1日 • 8、 2009年2月5日
• 《关于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 税率提高到15%,但执行日期提前到2月1日。
3、2008年11月5日 • 4万亿元投资计划:4万亿元只是投资, 而减税、价格补贴等 •其他财政支出还不属于这4万亿元的范围 • 4、2008年11月13日 发布了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 • 5、2008年11月28日 • 全国家电下乡启动。 •6、2009年 2月下旬 财政部向全国人大提交2009年预算报告,其中将2009年预算赤字 规模初步定为9500亿元,这是1949年建国以来最高额度的财政赤字。
金融危机时期 中美货币政策的比较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比较
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都要追求多目标,包括促进经济 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金融体系稳定等,但在本 轮危机中其首要目标并不相同。 中国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美国则是 促进金融市场稳定
中美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中美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效应分析[提要]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政府采取各种经济救助措施,特别是两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流动性,恢复了投资者信心,提振了实体经济增长。
但是,两国在治理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中国的负面影响局限于中国内部,而美国的负面影响则扩展到了全球。
关键词:中美;金融危机;货币政策;效应2007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经历了从“从紧”到“宽松”再到“稳健”的过程,主要使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美联储则使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创新的货币政策手段,并通过量化宽松的美元政策对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的干预,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显现出不同的效应。
一、中国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的效应(一)积极效应1、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
2008年11月末党中央、国务院投资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和中国人民银行10万亿元的配套信贷投放,扭转了中国自2008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GDP一路下滑的局面(2008年一季度11.3%,2009年一季度6.6%),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GDP呈现逐渐增长趋势,2009年实现了8.9%的目标,2010年和2011年GDP分别以10.8%和9.2%增长。
2、支持了重大项目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重点进行对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生态环境等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庞大规模的信贷投放,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带动了钢铁、水泥、机械等先行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扩大了内需。
3、保障了民生工程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大了对就业、教育、保障房、灾后重建等民生工程建设的信贷投放,截至2010年累计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126亿元,支持了160个项目的建设,实现中央财政贴息贷款230亿元,逐步实现了改善民生的目标。
(二)消极效应1、形成了市场泡沫。
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和人民银行10万亿元天量信贷的投放防止了经济下滑,扭转了市场信心,但也积累了大量的风险。
中美货币政策的比较
中美货币政策的比较js0741025 2007级金审会计4班谢宇【摘要】美国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较为成熟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我国仍处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的尝试阶段,尚未形成市场化利率。
以两国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为切入点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传导机制、有效性和政策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中美货币政策效果,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应对危机的有效性、防范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政策风险提供借鉴。
【关键词】有效性比较借鉴金融市场借鉴意义经济增长我国现阶段2008年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使2007年以来的次贷危机立即转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为应对危机,美联储采取了以“零利率”和“量化宽松”为特征的超常扩张性货币政策,而中国人民银行则实施了以金融机构投放巨额信贷为特征的名为“适度宽松”实为超常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国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较为成熟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我国仍处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的尝试阶段,尚未形成市场化利率。
以两国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为切入点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传导机制、有效性和政策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中美货币政策效果,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应对危机的有效性、防范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政策风险提供借鉴。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比较货币政策都要追求多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金融体系稳定等,但在本轮危机中其首要目标并不相同。
中国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美国则是促进金融市场稳定。
两国首要目标的差异是因为其金融体系的受损程度不同。
美国的很多金融机构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普遍陷入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有些大型金融机构甚至濒临倒闭或破产。
由于机构投资者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中占主体地位,因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不仅导致信贷急剧紧缩,而且使整个金融市场出现恐慌,市场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引发了经济危机。
因此,恢复金融市场的稳定就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中国的情况则不同,首先,中国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大量发放次级贷款或购入与次贷相关证券,在本次危机中损失有限,没有面临普遍的流动性危机,更没有出现破产,因此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比较稳定。
次贷危机后中美两国财政政策比较研究
次贷危机后中美两国财政政策比较研究一、次贷危机概述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为缓解次贷风暴及信用紧缩所带来的各种经济问题、稳定金融市场,美联储几月来大幅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并打破常规为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直接贷款及其他融资渠道。
美国政府还批准了耗资逾150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另外放宽了对房利美、房地美(美国两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融资、准备金额度等方面的限制。
在美国房贷市场继续低迷、法拍屋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9月7日宣布以高达2000亿美元的可能代价,接管了濒临破产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二、次贷危机如何发生从06年开始,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
那即便放贷的机构钱收不回来,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卖出去(难说卖不卖得出去,因为房地产市场萎缩,有价也没市)也肯定弥补不了这个放贷出去的损失了。
那么,由此发行的债券,也是不值钱了,因为和它关联着的贷款收不回来。
之前买了这些债券的机构,不就跟着亏了吗?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是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就亏了很多。
举例:1.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盈利预警2.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3.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4.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烦人亏损(这个数字真的是巨额),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
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5.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金融危机后中美财政救市政策比较
金融危机后中美财政救市政策比较1、从金融危机的起源看起金融危机后“次级债”为人所熟悉。
次级债是房地产抵押债的一部分,房地产抵押债的产生是因为购房者一时半会不能全额缴足房款,先向金融机构贷一笔款子来,买下房子,日后慢慢还款,而金融机构在贷款清偿之前握有房屋所有权,万一对方还不上就没收房产以减少损失。
因为还款者定期定量归还本息,如此就形成现金流,具有了被制作成债券的潜质。
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之交,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天才业务员发现了抵押债券的广阔天地,就是把诸多抵押贷款收拢起来打成一个包,再把这个包分割成等质等量的一个个小的抵押债券,转卖给机构或者企业或者个人投资者,甚至作为融资的抵押品。
而负责承销债券的机构从抵押款债务人的利息和债券持有者的红利之间的利差赚钱。
一笔贷款的利差很微薄,但是积少成多,利润极其惊人,所罗门兄弟公司凭借在抵押债券市场上先发制人,一举成为华尔街当时最赚钱的投行。
贷款购房的人,还款能力有好有差,债务人素质较差的债券就叫次级债。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期间,采用低息政策促进美国经济,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剩;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采取美元升值手段,吸引热钱进入美国进一步刺激经济(克林顿贬值美元以刺激出口的计划失败),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加剧——美国当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当格林斯潘察觉情况有异时上调了短期利率,以此指望长期利率随之水涨船高(美联储没法直接调节长期利率,而一般通过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都会奏效),结果长期利率根本不为所动,因为当时来自日本的民间资本(所谓的渡边太太)汹涌流入美国,加剧了流动性;布什在任期间,推行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大兴宽松。
在以上因素推动下,金融机构对抵押贷款饥不择食,对贷款者的门槛低到甚至于无,次级债最猖獗的时候,贷款者甚至是没有收入的人群——金融机构的诡计是在贷款的前三到五年收取低得可以忽视的利息,这样任何人都能贷款,而三到五年之后,利息会大幅蹿升,贷款者只要在此之前赶紧找另一家金融机构再借一笔贷款还掉旧债就安然无恙了,而新债暂时又是以低利率计息的,如此循环往复。
中美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措施与效应比较
中美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措施与效应比较作者:彭翔来源:《经济师》2014年第05期摘要:由于国内经济失衡,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不利,国际经济失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2008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之后蔓延至全球,形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美两国均采取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但是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与取得的效果却大不相同,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出台过程及侧重点、中美两国的政策工具与力度、中美两国应对危机措施取得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对于我们宏观经济调控有重要的启示,同时对于我们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应注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而不是取代市场机制,同时宏观经济调控必须兼顾短期与长期效应,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5-087-03一、2008年金融危机概述1.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由于多种因素所爆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美国次贷危机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源,是次贷危机向全球恶化的结果。
因此本次危机爆发的原因可追溯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1)次级债券大量发行。
次级抵押贷款是正是为了满足那些信用评级差以及收入低的人们的购房需求,由贷款机构向他们提供贷款。
次级债券这种新型产品一出现,便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同时房地产、房利美使次级贷款证券化,金融衍生产品发行过量。
(2)金融监管不力。
之所以要实行金融监管就是为了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而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对银行业监管出现了缺位的现象,银行体系遭受到重创,导致金融监管不利。
(3)国际收支失衡。
美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的地位,而中国一直处于双顺差。
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中美两国消费习惯的差异,美国国民喜欢超前消费,导致国民负债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中美货币政策手段灵活
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出现了很 212 %。其四是 2009 年 3 月起开设 多变化 , 尤其是在占总资产 97 % “定 期 资 产 支 持 证 券 贷 款 便 利 ”
11 美国货币政策在作用极致 的联邦信贷资产中有新的项目产 (TALF) 栏目 , 以反映 TALF 发放
表 2 信贷季度增长表
单位 : %
2007 年 2007 年 2007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8 年 2008 年 2008 年 2009 年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一 季度 季度 季度 季度 季度 季度 季度 季度 季度
同比 15156 16122 17137 16156 16123 15117 14172 1512 22142
融危机后中美货币政策总体方向 、 储不得不用 “非传统手段”实施货 银行体系流动性极大的充裕 , 反映
作用手段 、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比 币政策 。
的是 货 币 政 策 支 持 经 济 发 展 力 度
较研究 , 为中国未来更好地完善货
危机全面爆发前的 2007 年 6 极大 。
币政策的手段 、实施效果而努力 。 月底至 2008 年 4 月底 , 美联储总
有数据表明中国的适度宽松的
一 、中美宽松货币政策 总体方向明确力度极大
资产规模由 899317 亿美元上升到 9170174 亿 美 元 , 增 长 率 不 到 10 % ; 但在随后的一年中却迅速膨
货币政策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2009 年一季度末 ,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 额 为 5311 万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利率的刺激 。美联储一次货币政策 (AMLF) 所发放的信贷 。AMLF 旨 会经负的币政议极济5 %策的显第限目。然二内工。前部具,,的零灵分实状利活析施况率运报宽,已用告松理经认、的想创是为货的造利,币利新率以政率的政美策货策国是。“9在资资以项仍给月产金为援目然以A银手支。目占I来G其行持,前联的,三从美商余贷邦美货联是业额款国信币储2票”为0政贷市给0据栏8府场予4资年5目四4共贷(产1A1。次8同款B29比自C对月基支亿P例2)起金持A0美达0I提开购。G8元到该年买施设供,
平上维持 “一段时间”。因为 , 从 储通过传统的融资渠道 ———贴现窗 票据和资产担保商业票据 , 这意
理论上 , 美联储实行非常规的 “零 口投放的资金总量仍然非常有限情 味着美联储可以绕开金融机构直
利率”政策是有根据的 。根据所谓 况下 , 推出了 TAF 机制 , 该机制 接 对 工 商 企 业 实 施 融 资 支 持 。
就已经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 迅速膨胀 , 总规模由 2008 年 4 月 M2 增速快速上升 , 也带动了狭义
控 , 主要是通过确定货币供应量作 底的 8650117 亿美元上升到 2009 年 货币 供 应 量 M1 增 速 逐 月 明 显 加
为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 , 并且每 6 4 月底的 20875178 亿美元 , 一年间 快 , 3 月末增速已恢复到 2008 年 6
实际利率为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 。 化宽松政策 , 通过扩大对信贷市场 提高 。同时 , 信贷也快速增长 。一
美联储以实际年经济增长率作为主 的支撑 , 推动经济的复苏 。美联储 季度末 , 全部信贷余额为 3616 万
要标准调整利率 。例如 , 当时美联 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增强信贷市 亿元 , 同 比 增 长 2710 % , 增 速 分
衰退 , 美联储自 2007 年 9 月开始 2009 年通过多种创新工具向市场 资产比例达到 5 % , 三是新设 “所
降息 , 当时的利率水平为 5125 %。 投放流动性 , 其中有新增资产项 持 LLC 的商业票据融资便利 ( 简
美联储在 2008 年 12 月举行的例会 目 , 而 且 占 联 邦 信 贷 资 产 比 例 称 CPFF) 净额”栏目 , 反映 CPFF
央银行不可能实行负利率的情况 到 1913 % , 成为流动性投放的重
21 中国货币政策重点发挥信
下 , 美联储应该继续实行非常规货 要渠道 。二是在 “其他信贷 (other 贷规模作用下灵活运用政策工具
币政策 , 为经济活动提供相当于负 loans) ”栏目新设几个栏目 , 提高
第一 , 信贷规模再次成为中国
金融机构 , 拯救了商业票据和房地 极致 。利率出现了长时期的从低位 化 , 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产抵押债券市场 , 以及向多个国家 到高位的连续的调整 , 客观上对货 策 , 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稳定
的中央银行注入了美元流动性 , 使 币政策实施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性 ; 又 促 进 经 济 平 稳 较 快 发 展 。
金 融
表 1 美联储创新政策工具及占联邦信贷资产比例
信贷支持 。其一是 2008 年 3 月起
单位 : 百万美元 开设 “一 级 交 易 商 信 贷 机 制 ”
定期拍卖信贷 其他信贷 所持 Maiden Lane LLC
2008 年 4 月 30 日
1000 301183
0
2009 年 4 月 29 日
的“泰勒法则”, 既根据失业率和 通货膨胀率估算适当的利率 。由于 当前 (甚至在一段时间内) 失业率 和通货膨胀率都可能是负的 , 在中
允许存款类金融机构使用更广泛的 抵押品 , 通过拍卖机制获得联储的 短期贷款 。2009 年 4 月底定期拍卖 信贷余额已占联邦信贷资产比例达
2009 年 4 月底余额为 222912 亿美 元, 占联邦信贷资产比例达到 1017 % , 成 为 投 放 流 动 性 的 一 个 重要渠道 。
环比 6110 4177 3159 1121 5180 3181 3120 1165 14124
目共睹 。客观上说 , 正是美联储直 长率基本稳定在 215 %左右 。这种 极大
接或间接营救了 Bear Stearns、Fan2 以利率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调
2008 年 第 四 季 度 开 始 , 中 国
nie Mae 、Freddie Mac 、AIG 等多家 控手段在格林斯潘时期是发挥到了 中央银行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
表 2 的数据实际上反映了中国 信贷政策 , 也是货币政策的有规律 的变化特征 。虽然 2009 年一季度 信贷的投放是前 2 年的 116 倍左 右 , 但是这种 “稳定”增长的状态 不可 能 在 短 期 内 改 变 , 也 就 是 2009 年总体上信贷供应量增量将 是 2008 年的 116 倍左右 。中央银 行在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继 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继 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 保证 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上 仍然是最重要的方面 。
国际贸易 2010 年 第 3 期
5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金 融
货币政策着力点及重点 。2009 年 以来 , 中央银行在贯彻落实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 长的十项措施和三十条意见 , 加强 信贷政策引导 。但是 , 从中国的金 融制度及金融管理体制角度看 , 信 贷规模仍然是中国货币政策和信贷 政策不可缺少的最有效着力点或者 重点 。央行仅仅依靠信贷政策所谓 的道义力量或者窗口指导效果并不 理想 。因此 , 信贷政策仍然在央行 货币 政 策 中 具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 从历史数据反映信贷供应是 “有规律的”、受到明显的调控 , 不 管是 经 济 紧 缩 时 期 还 是 经 济 宽 松 时期 。
资料来源 : 美联储网站
货币 市 场 共 同 基 金 流 动 性 便 利”
币贷款余额为 3510 万亿元 , 同比 增长 2918 % , 增速比 2008 年同期 高 1510 个百分点 , 比年初增加 416 万亿元 , 同比多增 312 万亿元 。
总体上 , 从货币供应量和信贷 快速增长 , 银行体系流动性大大充 裕 , 反映了中国的货币政策同样是 极大的宽松 。
储就以美国劳动力年均增长率为 场的流动性 , 从而创造各个领域的 别比 2008 年同期和 2008 年年末高
115 %、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 1 % , 需求 , 客观上对美国经济复苏发挥 1017 个和 910 个百分点 ; 其中人民
50
国际贸易 2010 年 第 3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1 美 联 储 以 “非 传 统 手 段” 胀了 1133 倍 。而其中真正起到决 2515 % ,高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
定性作用的是占联储资产负债表中 个百分点 , 比 2008 年年末高 717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 , 美联储 90 %以上份额的联邦信贷资产规模 个百分点 。由于广义货币供应量
金 融
次贷危机后中美货币政策力度比较
潘正彦 研究员
在 本次金融危机之中 , 各国中 以此来确定美国潜在的年经济增长 了作用 。
央银行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明 率为 215 %左右 。美联储的主要任
21 中国货币供应量及信贷增
显的 , 而美联储发挥的作用更是有 务就是通过调控利率 , 使年经济增 长率反映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
4035173 1045138 222912
增加额
3035173 743155 222912
占联邦信贷 资产比例 ( %)
1913 510 1017
(PDCF) 栏目 。一级交易商提供合 格的抵押品 , 以再贴现利率从联储 获得隔夜拆借资金 。其二是 2008 年 9 月起开设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栏 目 , 用于反映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