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经济学课程讲义)

合集下载

2008经济危机课件

2008经济危机课件

2008经济危机课件
课件标题:2008经济危机
一、课件简介
2008年经济危机,也被称为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课件将详细介绍2008年经济危机的背景、发展过程、产生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二、背景介绍
2008年经济危机起始于2007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随后演变
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三、发展过程
1.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度盈利预警。

2. 2007年2月13日,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3.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影响全球。

四、产生原因
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杠杆化、金融衍生品泛滥、风险控制不力等。

五、影响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包括金融机构倒闭、股市崩盘、失业率上升等。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世界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

六、应对措施
各国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包括提供流动性支持、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等。

此外,国际社会也加强了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七、启示与教训
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包括加强金融监管、控制杠杆、避免过度风险等。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ppt课件

美国次贷危机ppt课件

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
还款,最终到破产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
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 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
危机。金融经济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金融 泡沫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
产价格的不断上升,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
力增大,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很多 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 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
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 国、加拿大、欧洲、英
产保护、裁减54%的员
现严重不足,造成全球
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 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
工。
股市和汇市动荡。
为6亿日元。
联手救市。
次贷危机升级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9月美国可以说是发生了金融大地震,在一些金融巨头申请破产、被接管、股市暴跌等重大金融事 件发生过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蔓延波及至欧洲。美 国金融危机对欧洲国家影响最大的要算冰岛,冰岛是因美国金融海啸席卷而倒下的第一个欧洲国家也是 全球的第一个国家。在亚洲,韩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家也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重大冲击。至此 次贷危机彻底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事件分析
监守自盗
1
• 次贷危机定义 • 事件过程简介 • 导火索及原因 • 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11国营1班
2
11国营1班
一、次贷危机的简述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 次级房贷危机)的发生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 贷款很有关联。按照借款人的信用质量,美国 的房地产个人抵押贷款可分为二种:次级抵押 贷款和优质抵押贷款。 人们一般认为,所谓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 美国,因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违约率的异 常上升而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 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 足危机。

最新08年金融危机解析教学讲义PPT

最新08年金融危机解析教学讲义PPT

资产1 资产2 资产3
……
……
…… 资产n 面值:1亿
投资银行
高级份额 面值:7500万 回报=6%
中级份额 面值:2000万 回报=10%
股权份额 面值:500万 回报=30%
➢ 证券化的现金 流是以所谓的 瀑布形式进行 分配的。
资产 现金流
高级份 额 中级份额
股权份额
利息现金流首先要分配给最高份额,直到这个份额受到所有 的承诺回报后,现金流才会向低一级份额进行分配。
额的损失额的损失Fra bibliotek额的损失
100
100
0
100
100
33
100
100
67
100
100
100
➢ 一个更接近于真 实的次级债证券 化过程。
次级债
AAA 81%
AA 11%
A
4%
BBB 3%
BB,NR 1%
高级 ABS CDO
高级AAA 88%
低级AAA 5%
AA
3%
A
2%
BBB
1%
NR
1%
中间 ABS CDO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实例
2008年,美国第4 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 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 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 保护,引发了全球金融 海啸。美国财政部和联 储局协助挽救濒临破产 的贝尔斯登,却拒绝出 手拯救雷曼兄弟的做法 惹起重大争议,市场信 心崩溃一发不可收拾, 股市也狂泻难止。
在已经遭受沉重打击的诸多机构中间,雷曼是风险资 产投资比例最高的一家(即便已经在CDO上亏损巨大,但 根据2008年度二季报它依然在加大做多CDO的仓位。), 也是损失最为惨重的。相对而言,在同等规模的投行中, 美林证券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比例很高因而相对安全 ;摩根士丹利虽然在衍 生品上也亏损不少, 但是相对雷曼而言它 的资产结构明显较好; 而高盛甚至直到三季 度还在盈利。

08年金融危机解析【PPT】

08年金融危机解析【PPT】
危机影响:金融危机已严重危及德国实体经济。欧盟预测德 国明年的经济为零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为 负0.8%。
政府救援:德国政府11月5日通过名为“以促进增长保障就 业”的振兴经济方案,采取15点措施。
•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4 • (一)对外贸出口的影响 4 • (二)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5 • (三)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 5 • 三、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 6 • (一)扩大国内需求 6 •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维护金融安全 6
• 首先遭遇直接冲击的是与美国金融体系关联紧密 的各国金融体系,亏损和坏账不可避免。
• 其次是美国金融危机极大的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人们对银行信誉和现行金融体系产生质疑,全球 范围内流动资金骤然紧缩,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 增长速度。
• 第三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型国家,一旦其 消费需求出现大规模萎缩,那些对美国消费依存 度强的经济体将失去发展动力。
• 美国人买房子贷款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找银 行,而是找抵押贷款公司,这些抵押贷款 公司从银行获得信用贷款放款给贷款人。
• 抵押贷款公司分为普通贷款公司和次级贷 款公司。普通贷款公司只把钱贷给那些信 用评级比较高的贷款人,次级贷款公司把 钱贷给那些信用评级比较低的贷款人。
• 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的改变,特 别是房价停止上涨或下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次 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是缺乏足 够的收入证明,或是还存在其他的负债,因此,还不 起房贷、或违约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但在信贷环境 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 约收不回贷款,他们可以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 再卖出去即可,这样不仅不会亏损,而且还可以获得 盈利。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 放款机构把房子收回来再卖,就很难实现,或是房子 很难卖出,或是因房价卖的过低而导致亏损。如果这 类事情频繁地、集中地、或大规模地发生,危机就出 现了。

美国的次贷危机培训讲义(ppt 26页)

美国的次贷危机培训讲义(ppt 26页)
抵押贷款市场危机),造成 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部 分基金停盘。这是一场从去 年开始掀起的金融风暴,在 这场风暴中,根据经济学家 现今的估计,全球金融总损 失将高达9450亿美元。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
贷款因债务人无法偿债而引发的金融市场危机。 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客户 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按揭贷款 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优质贷款市场、“ALT-A” 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 用等级高、债务负担合理、风险小的优良客户, 按揭利率相对较低;次级贷款市场是指信用分数 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如美国的 低收入阶层和新移民,按揭利率相对较高;“ALTA”贷款市场是介于二者之间,泛指那些信用记录 不错,但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 等合法证明文件的客户。
美国银行得到大量次级按 揭抵押财产,成为自己的包 袱和负担。因此,美国一些 银行就把这些抵押财产上市 转变成基金,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散风险。
最近发生次级抵押贷款 危机(也叫按揭危机)后, 购买基金者受到巨大损失。 这就是这次美国次级抵押贷 款市场危机的来龙去脉。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市场产生的 风险有一套复杂的传导机制。在美国, 个人是向抵押贷款公司而不是直接向银 行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再将抵 押贷款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 银行将抵押贷款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 券后再出售给购买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 者,转移风险。
科学创优促和谐 内涵发展求提高
感受美国的次贷危机 (之一)
主讲:宁波四中理科支部 沈兆良 2008年10月14日
中共宁波市第四中学委员会微型党课之国际形势专题
开场白
今年暑期,利用假期放假,我应邀赴美国 参加了女儿的博士毕业典礼和婚礼,并在美国 住了一段时间,也考察了一些学校和不少地区, 有一个感觉相当明显,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所 造成金融动荡、经济萧条及给美国民众造成的 影响。下面我想就自己的亲历和体会来向各位 汇报一下自己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感受和认识。 为了较为简捷的作一介绍,我从五个方面来向 各位汇报一下:1、何为次贷危机?2、次贷危 机产生的原因?3、次贷危机产生的影响?4、 美国和世界各国的救市?5、这次次贷危机给 我们有哪些启示?

次贷危机专题讲座(PPT 52页)

次贷危机专题讲座(PPT 52页)
次贷危机专题讲座
联社合规部 2008年11月5日
主要内容
1、相关概念的描述 2、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 3、分析次贷危机的传导过程 4 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 5、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的描述
事件相关的概念
美国次贷危机事件----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 步显现,于2007年4月爆发,以美国第二大 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 标志, 2007年8月起席卷美国、欧盟和日 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 性金融危机,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 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并由房地产市场 蔓延到信贷市场。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根源
导致购房热情升温的原因
低利率政策: 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 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 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 低水平。 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 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 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 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 2003年的3.8%。
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标准和要求
商业银行试图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业务, 改变银行信贷投向结构,提高贷款收益水平,缓解银行流 动性过剩问题。在经营战略同质化的情况下,在某些业务 领域内,已经出现了过度竞争的苗头,放松信贷标准,不 顾风险和成本的“跑马圈地”的现象也开始出现;过于注 重抵押资产,忽视还款来源的情况越来越多。
美联储数据显示,次级贷款占全部住房抵押贷款 的比例从5%上升到2006年的20%。
高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

国际市场行情2008年金融危机解析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三班姓名:宋越学号:120508316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一、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发展(一)概述: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

不但房地产泡沫终于破灭,美国还陷入了自20 世纪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并且这场危机席卷全球。

(二)金融危机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流动性危机。

(2007年2月-2008年5月)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支付危机,金融市场中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及其在这些证券之上进一步衍生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出现了严重贬值,大量的、同时的、恐慌性的资产抛售导致了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凝固,至此,支付危机终于演变成为流动性危机。

第二阶段:信用违约危机。

(2008年6月-2009年上半年)信用违约掉期等金融衍生品市场即将出现全面危机,包括银行的烂账,金融衍生品市场越来越糟糕。

据测算,08年的金融风暴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大概是07年次贷危机的三倍。

第三阶段:利率市场危机主要以美国房地产业为代表的事件,导致美国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出现混乱,从而引爆美元的危机。

美国最大的两家政府间接担保的金融机构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出现重大危机,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人们对美国国债的信心。

第四阶段:美元地位危机(全球危机)美国国债和房利美、房地美债券的信心危机导致世界范围内对美国金融产品的恐慌性抛售和美元的失控性暴跌,美元地位受到冲击,但由于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和全球贸易的70%以美元结算的客观现实,美元的危机推动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08年6、7、8月、是次贷危机全面升级的危险时段。

二、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直接原因: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大量次级房贷违约。

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引爆了危机。

(二)深层次原因:1、美政府宏观政策失败:(1)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

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

美国次贷危机案例解析PPT课件(40页)

美国次贷危机案例解析PPT课件(40页)

证券化(securitization)及其分类
证券化包括融资证券化(Financing Securitization)和资产证券化 (Asset Securitization)两类。 融资证券化
是指资金短缺者采取发行证券(债券、股票等)的方式在金融市场向资金提供者直接融 通资金。
融资证券化方式多为信用融资,只有政府和信誉卓著的大公司才能以较低的成本采用这 种方式融资,它属于增量的证券化,又称为“初级证券化”。
次级抵押贷款公司
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 、汇丰控股、新世纪金融投资银行、 NovaStar金融公司、第一马格纳斯金 融集团、范妮·梅公司
投资银行/公司
雷曼兄弟、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贝尔斯登公司
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美国抵押贷款保险公司(Mortgage Insurance Companies of America)、瑞 士再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美国债券保险公司Ambac金融集团
次级抵押贷款的兴起与发展
1992年,美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加之人口增长和失业率下降,推动房价持 续走高。同时,美联储多次下调基准利率,而低利率刺激了居民的重新融资, 希望以房产作为“现金奶牛”从中获得更多的消费信贷。实际财富的增加为房 屋所有者变现房产或重新融资,扩大当期消费提供了可能。
在房价不断走高时,即使借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 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因此,1990年代末次级抵押贷款又开始了新 一轮增长,直至今天这场危机的爆发。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概况【续】
对借款者个人而言,违约会使其再融资难度加大,丧失抵押品的赎回权, 无法享有房价上涨的利益。而且,任何一个借款人的违约对借款者所居住地 区也有不良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发展过程课件

美国次贷危机发展过程课件

Part
03
美国政府对次贷危机的应对措 施
政府救助措施
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
美国政府通过紧急法案,向房利美和 房地美提供资金支持,以避免这两家 抵押贷款机构破产。
TARP计划
ZIRP和TARP
美国政府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附近 ,并维持了较长时间,同时实施TARP 计划,向大型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
金融机构开始面临信任危机,投资者 开始抛售次级抵押贷款相关产品,导 致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
随着房价下跌,许多借款人无法按时 偿还贷款,导致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坏 账和损失。
2008年,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包括向大型金融 机构提供紧急贷款和救助,以及接管 一些陷入困境的机构。
次贷危机的后果
监管与市场的关系
金融监管机构需要与市场保持适 当的距离,避免被市场短期利益 所绑架,同时也要保持足够的敏 感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潜在风
险。
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
不良贷款
在次贷危机前,美国住房 抵押贷款市场上存在大量 不良贷款,这些贷款在房 价下跌时变成了坏账。
风险评估不足
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未 能充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 风险和抵押物价值风险, 导致贷款质量下降。
美国政府推出TARP(问题资产救助计 划),动用7000亿美元资金购买金融 机构的不良资产,以恢复市场信心。
金融监管改革
《多德-弗兰克法案》
美国政府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金融监管进行了全面改 革,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控制。
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该机构负责对消费者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随着房价继续上涨,越来越多的借款人通过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房屋。

案例:美国次贷危机和房地产泡沫ppt课件

案例:美国次贷危机和房地产泡沫ppt课件
18
所谓对冲基金就是那些在国际上流通,哪里 收益高就跑到哪里去的资金。投行向来是以 高风险投资获取高回报的,经过一番审核评 估后,投行买下了银行手里那些卖不出去的 次级债券。出乎银行意料的是:此后房价依 旧高歌猛进,投行大赚了一笔,银行又岂能 罢休?于是乎,银行设计了专门针对投行的 高风险次级债券。投行虽然赚了不少,但毕 竟次级债券风险太大,总是不踏实的,当然 愿意投保,这样银行也赚了。
31
引起: 1、 过度投资 2、 过度消费 引起: 严重的通货膨胀
32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 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 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 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 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 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 险的大量增加。
33
34
35
36
明斯基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理论
37
38
39
美国次贷危机的警示
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表明,房地产业的泡沫 一旦破灭,其影响和后果并不止于房地产业 本身。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繁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贷市场 迅速发展。在住房市场降温后,房价下跌和 利率上升使很多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 很多金融机构遭遇财务困难甚至破产。
23
2001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和9·11恐怖袭击 的发生,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危险。为了刺 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
在2001年到2004年4年间,受益于低利率政策, 美国人买房的热情不断高涨
投资者的热情刺激了房价的上扬,自2001年 到2005年,美国全国平均房价翻了一番。

金融危机讲演(2008.12)

金融危机讲演(2008.12)

华尔街在财务上过于激进,这也直接导致 了困境的生成。在无限放大的利益面前, 华尔街日益变得疯狂。各家投行的杠杆率 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大,2003年底,美林的 资产是其所有者权益的17.9倍,而到了 2007年中期,美林的资产达到了其所有者 权益的27.8倍。而雷曼兄弟,同期杠杆率 甚至高达31.7倍。大量购进与次贷相关的 金融产品,直接加速了雷曼兄弟最终的破 产。
因为CDO等金融衍生品蕴含的巨大利润, 美国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参与其中,商业 银行、保险机构等等,都大量持有CDO、 CDS等债券,无论美国本土还是海外,越 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了对这种金融产品近 乎疯狂的追求。美国房地产的泡沫,也通 过这类金融衍生品将风险扩散到了全球范 围,这也正是次贷危机为什么能够波及到 全球范围的原因。
6.美国政府对危机认识不足、处理不力
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抵押机构—新 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美国房 市降温以后第一起次级贷款抵押机构倒闭案,但 当时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联储仍 简单地认定这仅仅是单个机构运营出了问题,并 非是一场危机的到来。直到2007年7月贝尔斯登 所属对冲基金爆发风险,全球股市暴跌之时,美 联储才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 市场信心,并始终认为形势可控。
流动性过剩使资本不断涌入美国住房市场,为了 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华尔街以疯狂放贷作为解 决方案,花样繁多的月利率、甚至零首付的出现, 极大刺激了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 按揭贷款的流程变得日益简单,有的按揭依据完 全凭借款者自己填报的虚假收入作为依托,甚至 有的按揭贷款额竟然大于实际总房价。至此,借 贷标准变得名存实亡,2006年的美国房屋按揭贷 款首付款比率甚至平均只有6%。当房市萧条,次 级贷款者无资金偿还债务的时候,危机便以极快 的速度蔓延开来。

次贷危机专题讲义

次贷危机专题讲义

次贷危机专题讲义次贷危机专题讲义一、次贷危机的背景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起源于美国次贷市场,源于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随着历史演进,金融创新及监管缺失使得次贷危机渗透到全球。

2007年8月,该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成为当时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二、次贷危机的原因1. 低息政策导致金融市场泡沫:美联储采取的低利率政策导致市场大量流动性注入,金融机构利用这些低息贷款进行大规模投资和贷款,比如次级贷款市场。

2. 金融创新过度及同质化效应:金融创新不断推动了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次贷市场的兴起也大大吸引了金融机构的兴趣。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上的次贷产品过多地复制了一些高风险特征,导致市场竞争激烈,风险被忽视。

3. 公司治理及监管缺失: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不健全,监管层对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将金融风险推向高峰。

此外,美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房地产市场,放松了贷款审查标准,进一步推高了次贷市场。

三、次贷危机的传播1. 银行间市场冻结:由于次贷危机爆发,金融机构开始失去对彼此的信任,因此银行间的短期贷款市场陷入冻结,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大幅下跌。

2. 信贷紧缩及流动性问题: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信贷紧缩,金融机构对借贷者的信心下降,担心债务违约风险,因此开始严格审核并减少贷款,造成了流动性问题。

3.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大幅波动,股票市场暴跌,全球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

四、次贷危机的后果和教训1. 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房地产市场崩盘,股票市场大幅波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

2. 监管加强和金融改革: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各国政府纷纷加强监管力度,修订金融法规,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以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3. 深化金融市场和巩固经济实力: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认识到金融市场的深化和经济实力的巩固对于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加强金融体系的韧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定义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

可是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

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

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原因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看法都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

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打击工会,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

1、为推动经济增长,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

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在表面上促进了生产。

2、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广大中产阶级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来,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国老百姓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却一直呈下降态势。

据统计,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美国的平均小时工资仅仅与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岁男人的收入则比30年前同样年纪的人,低了12%。

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统计表明,这几十年来美国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收入却不见增长,与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密切相关。

3、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

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

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后,美国一直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

例如,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给与储蓄机构与银行相似的业务范围,但却不受美联储的管制。

根据该法,储蓄机构可以购买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发放商业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甚至购买垃圾债券。

另外,美国国会还先后通过了《1987年公平竞争银行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众多立法,彻底废除了1933年《美国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基本原则,将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的之间的壁垒消除,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所谓金融创新、金融投机等打开方便之门。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国华尔街的投机气氛日益浓厚。

特别是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

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对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造成严重影响。

有学者指出,“技术层面上早该破产的美国,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国家过多的债务,而债权国因不愿看到美国破产,不仅不能抛弃美国国债等,甚至必须继续认购更多的美国债务,以确保美国不破产”。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

但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

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

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三、解释模型美国次贷危机杠杆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Leverage)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

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

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美国次贷危机CDS合同(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违约互换)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

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

这种保险就叫CDO。

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

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

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

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

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

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

如果做100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

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美国次贷危机CDS市场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

C就跑到B 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O单子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

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

这样一来,CDO被划分成一块块的CDS,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

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

一转手,C赚了20亿。

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炒,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炒到了62万亿美元。

美国次贷危机盈利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

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

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

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

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

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美国次贷危机危机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

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

此时违约就发生了。

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

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

那么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

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

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

减去G收到这500亿保险金,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800亿)。

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

因此G濒临倒闭。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

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

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2万亿的违约CDS。

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7倍(四舍五入之后)。

如果说美国government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

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government就要赔出20.7万亿。

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1,A22,A23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

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