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回顾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
然而,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
但接踵而来的是: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也难以为继美国政府在选择接管AIG以稳定市场的同时却对其他金融机构“爱莫能助”。
房利美,即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成立于1938年,是最大的“美国政府赞助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用以扩大资金在二级并让购房者能够获得资金支持。
货币政策。
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而2008年全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仅为0.1%,创下自195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由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国际商品价格一路骤降,而这成为全球性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的关键原因一、中美通胀差异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是一种货币现象,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 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定会增加美国的流动性, 但从表一中可以看出, 美国的通胀率并没有随着货币的超发而大幅上升。
事实上美国国内的货币供给量并不是特别高,没有出现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通胀现象。
2009年, 美国M2 全年为8529 亿美元,2010 年为8816 亿美元, 同比增长3.365%,GDP 同比增长2.9%,CPI 同比增长 1.366%,M2 增长率-GDP 增长率等于0.465%, 说明美国没有出现国内流动性泛滥以及通货膨胀。
由此可见美国仍处于一个低通胀预期中。
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2012 年9 月美国CPI 同比增长 2.0%,环比增长0.6%, 其中, 食品和能源商品价格指数涨幅占总涨幅的2/3 以上。
平均时薪增长了0.3%,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1%,GDP 增长率为2%。
以上各种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朝着复苏的积极面转向,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压力。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演变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摘要:2007年开始浮现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自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世界经济遇到的最严重危机。
全球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已经受到剧烈冲击,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陷入衰退。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国都难以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经济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及演变,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这场危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资本市场;全球经济;一.形成原因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可称之为次贷危机。
它是次贷经打包评级,杠杆,担保三级放大,再通过会计减值,卖空,评级的高速减值,蔓延至全社会,进而席卷全球的一场危机。
接下来,我浅析危机的原因:直接原因: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
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
“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
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金融监管的缺失。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的双重多头模式,这种监管制度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监管漏洞。
但美国依然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认为市场有其自我纠错机场秉持着顺其自然的放度。
第三,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
2008金融危机
美 国 华 而 街 之 变
一引发金融危机的过程
• 金融危机过程回顾从2005年美联储持续提 高利率以来,次贷违约率从2006年开始逐 渐上升,次贷危机开始显现。随着新会计 准则FAS157于2006年颁布,2007年初, 各大金融公司的财务报表暴露了次贷市场 价值的极大缩水,公众开始恐慌性抛售次 贷债券,危机爆发。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实施情况
• (一)新的流动性管理手段 • 一是调整贴现窗口贷款政策。从2007年8月 起,美联储多次通过调整贴现政策,鼓励出现财 务困难的商业银行向美联储借款。2007年8月17 日,美联储下调贴现率50个基点,使其与美联邦 基金利率之差由此前100个基点缩小为50个基点 ,贷款期限延长至30天,并可应请求展期。2008 年3月18日,美联储再次下调贴现率75个基点, 使其贴现率与联邦基金利率进一步缩小至25个基 点,贷款期限延长至90天。
• 二是启用新的融资机制。2007年12月12日,美联储推出 对合格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创新融资机制(TAF)。在TAF 中,美联储通过拍卖提供为期28天的抵押贷款,每月两次 ,利率由竞标过程决定,每次的TAF有固定金额,抵押品 与贴现窗口借款相同。由于TAF事前确定数量并采用市场 化的拍卖方式,既能有效解决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问题, 又不会导致银行准备金和联邦基金利率管理的复杂化,被 视为美联储40年来最伟大的金融创新。2008年7月30日, 作为28天TAF的补充,美联储推出84天期TAF,以更好地 缓解3个月期短期融资市场的资金紧张情况。2008年9月 29日,美联储又表示计划将于11月推出两次总额为1500 亿的远期TAF,时间和期限将在与存款机构协商后确定, 以确保年底前市场参与者资金充足。此后,又于2008年 10月6日将总规模扩大至3000亿。
【世界金融简史】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世界金融简史】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一)危机酝酿1、政府一直鼓励老百姓持有房产。
<1>1938年,罗斯福新政成立房利美(即联邦国民抵押协会),主要目的是向银行购买抵押贷款,然后打包成有价证券在二级市场上卖出,让银行加速资金循环,而不是分30年债务回笼,房利美于1968年上市;<2>1970年,又成立与房利美性质类似的房地美(即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房地美的主要目的是在次级贷款市场(即面向信用不高的个人贷款)购买抵押贷款,同样打包证券化后卖出;<3>政府实行按揭贷款抵税政策,贷款支出可以抵税;<4>实行房产所有者资本利得零税收,且抵税上限从1978年的100000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250000美元(单身人士)和500000美元(已婚人士);<5>政府要求房地美、房利美把部分抵押贷款的指标用于廉价住房,大力支持帮助那些负担能力差的居民贷款买房,1992年指标值为30%,1995年为40%,1996年为42%,2000年为50%,2005年为52%;<6>尽管有如此多的惠房政策,由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红火,钱基本都流向了股市投资互联网,从1990年至1997年初,房价在不扣除通胀调整的情况下只上涨了8.2%,价格基本没变化。
2、1997年至2006年,房价高速上涨。
<1>1997年至2006年,房价涨幅达到124%;<2>2003年,利率降至1%,低息贷款降低了还款负担,有更多钱涌入房地产市场;<3>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显现,抵税效果明显;<4>2000年后,油价上涨,产油国相当富裕,但利率低,投资收益率低,大量产油国的热钱流入美国寻找安全投资;<5>为支持更多次贷人士的贷款,房地美、房利美不断降低贷款要求标准,如每月只要求还利息不还本金、收入证明资料不提供或随便乱写、每月可以本金利息都不还只需把利息计入本金之后一起还即可等;<6>为防止贷款违约导致损失,信用违约互换(简称CDS)应运而生,用于保护贷款资产的买方收回本金,到2007年底,全国的CDS 未偿合同贷款总量达622万亿美元,比全球经济总量都还要大;<7>债务抵押债券(简称CDO)把不同的抵押贷款打包分不同层去卖,然后再不同CDO层级进行多次封装后打包形成更优评级的CDO,如此一来就满足大量热钱所寻找的安全投资,因为高层级的CDO评级非常高,在2004年至2007年中,CDO的总量为14000亿美元,但2007年时,CDO未偿贷款中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是次级按揭贷款,风险已经很高;<8>保险巨头AIG(美国国际集团)专门设立金融衍生品业务部门负责出售CDO的CDS,并从中收取债额的12%的保费,即为CDO 提供了二重保护;<9>评级机构存在利益冲突,被评价对象是评级机构的衣食父母,自然不能公平公正评级,导致大量AAA级CDO根本没有这个信用质量,且穆迪公司的结构融资部门评估CDO的收益占2006年全公司总收入的44%。
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故事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故事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次贷危机。
在美国,大量的移民涌入,导致了房价不断上涨。
许多资本家看到这个机会,开始投资房产。
他们只要有钱赚,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在两年后,房产客户量趋于饱和,贷款公司黔驴技穷,无法再吸引更多的顾客。
此时,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出低利息甚至零利息的贷款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这些政策成为了次贷危机的导火索。
在这个背景下,许多贷款公司开始使用金融界的债券来配合现金,将这些“金融产品”贷给没有偿还能力的客户,即普通的打工人。
这些贷款被称为零首付、零手续的贷款模式,但实际上,利率仍然由银行操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产市场再次复兴,但是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在这次危机中,美国的雷曼兄弟公司成为了牺牲品。
由于过度投资次贷产品,雷曼兄弟公司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最终导致其破产。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地球上百分之五十的股价因此蒸发。
2008次贷危机全记录
2008年
9月17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2%不变美政府正式接管AIG 美联储提供850亿拯救AIG
9月15日雷曼申请美史上最大破产保护债务逾6130亿
美元
9月14日美国银行14日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已达成协议,将以约440亿美元收购后者
9月7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将出面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3月16日
美联储决定,将贴现率由3.5%下调至3.25%,并为初级交易商创设新的贴现窗口融资工具。
3月12日
美联储宣布,将扩大证券借贷项目,向其一级交易商出
亿美元的国
债。
1月31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3.0%,将贴现率下调0.5%,至
3.5%。
1月30日瑞士银行宣布,受高达140亿美元的次贷资产冲减拖累,去年第四季度预计出现约114亿美元亏损。
1月22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基点至3.50%,隔夜拆借利率下调75基点至
4.00%
1月17日美林公司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每股由同比的2.41亿收益转而亏损12.01
美元。
1月15日花旗宣布,该行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并表示将通过公开发行及私人配售方式筹资125亿
美元。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始末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始末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始末,请尽量从金融经济学角度来讲。
首先说一下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也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
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这个可以理解吧?2014.01.20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
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
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
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大约从10年前开始,那个时候贷款公司漫天的广告就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抑或在你的信箱里塞满诱人的传单。
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
(你替他们担心两年后的债务?向来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市民会告诉你,演电影的都能当上州长,两年后说不定我还能竞选总统呢。
)阿牛贷款公司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可是钱都贷出去了,能不能收回来呢?公司的董事长--阿牛先生,那也是熟读美国经济史的人物,不可能不知道房地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所以这笔收益看来不能独吞,要找个合伙人分担风险才行。
于是阿牛找到美国经济界的带头大哥--投行。
这些家伙可都是名字响当当的主儿(美林、高盛、摩根),他们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吃饱了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找来诺贝尔经济学家,找来哈佛教授,用上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鼓捣之后,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已经有泡沫了,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里面骗吃骗喝的主儿,你说他们看到这里面有风险没?用脚都看得到!可是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接手搞吧!于是经济学家、大学教授以数据模型、老三样评估之后,重新包装一下,就弄出了新产品--CDO(注: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就是债券,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个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2008金融危机概括
2008金融危机概括
2008年金融危机是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场严重经济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危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和次贷违约导致的金融机构倒闭,进而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和信任危机。
次贷危机起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在此之前,低利率政策和放松的信贷条件导致了房价上涨和房贷需求增加。
然而,许多借款人因无力偿还贷款,导致次贷债务违约激增。
此外,部分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将次贷债务转让给其他投资者,扩大了危机规模。
面对次贷违约风险,著名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Lehman Brothers于2008年9月倒闭,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恐慌。
其他金融机构也面临巨大压力,许多银行陷入破产危机,需要政府出面救助。
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扩散到全球,股市崩盘、经济衰退、失业率飙升成为普遍现象。
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企业倒闭、投资减少等,整体经济形势异常严峻。
为了应对危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和货币政策调整,以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
同时,历经多年努力,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加强,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是一场规模庞大、深远影响的全
球经济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揭示了金融市场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监管的不足之处。
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演变
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演变姓名:张壮学号:120152386 班级:工商管理二班摘要: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在2008年又出现了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名称,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
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
直到2008年9月,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并引发经济大衰退。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系统崩溃去杠杆化波及全球正文: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从2000年起,尤其是网络经济泡沫破碎和“9·11事件”之后,为了遏制美国的经济衰退,格林斯潘执掌的新美联储积极推行低利率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住房按揭贷款――无论是固定贷款还是浮动贷款的利率都不断下调,持续的利率下降,创造了充足的流动性,也极大刺激了美国老百姓的借贷冲动,于是,美国房地产步入了空前的繁荣,从2002年开始,美国房价进入快速上升时期。
房价的上升,使购房者产生了“追涨”的心理,使住房需求市场更加旺盛,价格继续攀升。
由于房价的不断攀升,房贷公司开始向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放贷――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次级贷款,次贷这种金融创新产品一出现,便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按揭公司和银行为扩张业务介入了这项业务。
到最后人们已忘记了风险,連一些三无人员也能获得贷款,即无职业、无收入、无住所的人也能获得贷款。
从2004年6月开始,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美联储改变了货币政策,低利率开始逆转,经过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提升到5.25%。
利率大幅提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价突然走低。
由于很多购房者无法按期偿还贷款,银行被迫拍卖出售被抵押的房屋来收回贷款。
2008年次贷危机
2008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伴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一些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
今年初以来,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
同时,由于放贷机构通常还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投资基金等,因此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愈演愈烈,一些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美国和欧洲投资基金也受到重创。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扩大至其他金融领域,银行普遍选择提高贷款利率和减少贷款数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显出流动性不足危机。
面对已经形成甚至有扩大趋势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中央银行正积极行动,希望通过向货币市场提供巨额资金恢复投资者信心,保持金融市场稳定。
发生在美国的次级债危机犹如风暴云团,不仅令道指持续跳水,欧洲三大股市指数、日经指数、恒生指数也纷纷出现了暴跌行情。
为了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有统计称,短短48小时内世界各地央行已注资超过3200亿美元紧急“救火”。
金融工具过度创新、信用评级机构利益扭曲、货币政策监管放松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对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经济学课程讲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定义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
可是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
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
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原因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看法都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
2008年美国金融崩溃回顾
2008年美国金融崩溃回顾2008年,美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金融崩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波及范围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全球金融体系严重动荡。
导致金融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
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大幅上涨,投资者积极投资于房地产。
然而,这种繁荣是建立在脆弱的基础上的,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最终不可持续地破裂。
次贷危机是金融崩溃的触发点。
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过度放贷,向信用不佳的借款人发放高风险的次贷贷款。
当房地产市场崩溃时,这些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导致了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危机和流动性危机,进而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场。
美国政府为了防止金融系统的崩溃,采取了多种救助措施。
最著名的是2008年9月的托保计划,即资产购买计划(TARP)。
该计划旨在通过向银行注资和购买有问题的资产,帮助金融机构渡过难关。
此外,美联储还采取了降息和流动性注入等措施,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然而,2008年金融崩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股市暴跌,全球贸易下滑,失业率上升。
金融崩溃揭示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也促使各国改革监管制度,以防范类似的金融危机。
总之,2008年的美国金融崩溃是一次重大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和次贷危机。
政府采取了救助措施,但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促使各国加强金融监管。
这次危机提醒我们重视金融稳定和持续监管,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次贷危机发展过程及影响
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始发于次贷危机。
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一、次贷危机发展过程次贷危机与21世纪初的宏观经济政策很有关系。
这个时期,美国刚刚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裂、911事件等后,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放大,资金流失,经济疲软,市场信心遭受打击。
政府希望通过降息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号召美国人买房,用房地产拉动美国经济。
商业银行和房贷机构也实行了极为宽松的放贷政策,发放大量的次贷。
因此催生了2003-2006年持续的房市繁荣和房贷猛增,产生了“房地产泡沫”。
正常情况下,发放次级贷很谨慎,但是当时银行完全不顾违约风险,因为银行认为,在房价上升的环境下,即使贷款者还不起钱,银行也可以将房子拍卖回收贷款保证收益。
并且当时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参与到资产证券化交易中,银行发放贷款后不会自己持有,而是将这些贷款分级、分类、打包卖给投资者。
将这笔贷款分成了1万份,任何人都可以购买一份这笔贷款的证券化产品。
比如高盛、美林这些投行会去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很多金融衍生品,比如MBS为了迎合需求,会重新设计成CDO,分成不同的层级。
而且投资者担心违约风险还会去购买CDS,类似于一种保险。
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有高利润、高杠杆,但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
2004年底,美联储走上加息历程。
2006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升至5.25%,并维持14个月。
随着利率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加重,房屋抵押贷款违约率越来越高。
2006年中期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房价下降。
甚至很多贷款者会选择战略性违约。
例如,200万的房子,需要还银行150万。
但两年后房价下跌,只值100万了,就选择不还了。
银行拍卖收回也只有100万,损失了几十万。
这使得很多房贷机构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2007年二季度就有超过20多家房贷机构宣布破产。
因为和次贷相关的贷款收不回来,以次级贷款为基础发行的债券和衍生品也不值钱。
宏观经济--2008年次贷危机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的原因什么叫做次贷?次贷危机是什么?在美国,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住宅抵押贷款可以分为优级(Prime)、次优(Ah—A)和次级(Subpfime)。
次级抵贷款作为一种银行业务,并没有一致性的定义。
“次级”这一术语,主要用来描述具有高违约风险的贷款。
如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将信用分数(FICO score)低于620的借款人认定为次贷借款人。
次贷借款人通常具有部分或全部的以下特征:信用记录不全或不佳;收入较低;负债与收入的比例较高。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按揭贷款出现的危机。
次级按揭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等级不高的低收入群体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
美国对个人信用评级一般分为五级750分以上是优等。
660-749分是良好。
620-659分是中等。
350-619分是差等。
349分以下是不确定。
次级抵押贷款是对差等信用等级借款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
进一步论述:一、美国次贷问题的发生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是美国金融机构向信用等级较低的购房者提供的一种抵押贷款。
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主要有三种信用等级不同的贷款,一是“优质”抵押贷款;二是“另类A级”抵押贷款;三是“次级”抵押贷款。
判断优质贷款或次贷的标准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纪录、偿付额占收入比率(DTI)和抵押贷款占房产价值比率(LTV)。
一般来说,DTI低于 55%、LTV低于85%的借款人的房贷为优质贷款,而DTI超过55%、LTV超过85%的贷款人的房贷为次贷。
“另类A级”房贷是介于优质和次贷之间的灰色地带,是指借款人符合优质贷款标准,但没有提供所有收入证明等法律文件。
由银行或投资公司向信用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次贷风险较大,一旦发生拖欠、违约或取消抵押品赎回权,都会给贷款机构造成损失,并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对美国和相关国家的金融部门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2007年初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2月,美国次贷市场危机初见端倪。
2008金融危机全过程
2008金融危机全过程金融危机从2007年就开始了,知道2008年,中国的影响才明显开来: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
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
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
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
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
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
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
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7月份由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20072008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72008金融危机大事记2007年2月美国最大次级房贷公司——全国金融公司减少次级贷款投放量;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上年第四季度可能亏损。
3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的消息使纽约股市首次因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遭受重创,道琼斯指数当天下跌240多点。
美国因次贷问题恶化,第一季度浮动利率逾期还款的比例和借款人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比例双双升至历史最高点。
4月2日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4月27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对新世纪金融公司股票实行摘牌处理。
6月26日由于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只基金涉足次级抵押贷款债务市场出现亏损,纽约股市再次大跌。
7月11日有政府背景的美国房利美、房地美两公司股价开盘遭斩。
7月26日纽约股市大幅下挫,跌幅近2.26%,为当年2月27日以来最大日跌幅。
7月30日布什总统签署3000亿美元房市援助法案。
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向相关银行提供948亿欧元资金——次贷危机波及其他西方市场。
8月23日路透社报道,由于次贷市场危机进一步加深,美国三大金融机构宣布裁员计划,总数达到3400人。
8月30日自8月9日至30日,美联储已累计向金融系统注资1472.5亿美元,以防次贷危机恶化。
9月中旬,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供应商诺森罗克银行深陷财务危机,遭遇挤兑风波,9月14日股价暴跌24%。
这是英国1866年以来发生的首次挤兑风波。
其他欧洲银行股票也持续下跌。
9月19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接受巴西《视点》杂志专访,说“世界经济在低通胀和低利率环境下增长近20年的繁荣周期,已经开始完结,通胀压力将增加,世界经济增长潜力将下滑”。
10月2日《纽约时报》报道,“华尔街各大银行昨天开始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由抵押贷款业务引起的这些问题导致股市整个夏天剧烈震荡”。
2008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年金融危机大事记2007年4月,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乍现--以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
2007年6月,Bear Stearns旗下的两个对冲基金因为投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损失惨重。
2007年7月,2007年7月,American HomeMortgage Investment关门大吉。
2007年7月,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旗下基金在次级抵押信贷市场受损。
2007年7月,标普和穆迪对超过170亿美元高风险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发布警告。
2007年8月,美国最大的按揭公司Countrywide表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风暴开始影响高质量的按揭贷款。
2007年8月,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卷入“美国次贷风暴”。
2007年8月9日到10日,欧、美、加、澳、日等国央行先后在全球经济体中注入了3023亿美元。
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体系注资380亿美元。
2007年8月14日,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
2007年8月15日,欧洲央行与美联储考虑做货币互换安排;欧洲央行向欧元区银行系统注资已超2100亿欧元;美银行开始拒绝以次级信贷为抵押品发放贷款。
2007年8月16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入70亿美元;全球股市暴跌。
日本及新兴市场股市跌幅远远超过欧美市场。
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再次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170亿美元;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全国金融公司面临破产;全球股市再次暴跌。
2007年8月17日,欧美股市跌幅收窄,日本以及新兴市场股市持续下跌。
香港恒生指数一度失守20000点,国企指数跌幅一度超过10%,美联储将再贴现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至5.75%。
2007年8月18日,美联储下调贴现率,纽约股市大幅反弹;德国股市亦因美联储下调贴现率大幅冲高。
2007年8月20日,日央行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5亿美元,日本股市大涨。
08年次贷危机的始末汇总
资本"乱流"
• 短期,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 ;来自发 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 资力度。 • 中期,美联储继续降息和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将会导致国 际短期资本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套利。 • 长期,美联储重新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币值转跌为升,国 际短期资本将会重新由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对中国的启示
对中国的启示
对中国的启示
一、进一步强化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1加强个人按揭贷款资质审核
2高度关注金融创新的潜在风险
3提高信贷稳健性,加强风险管理
对中国的启示
二、进一步强化中国的金融监管
1加强对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监管
2加强金融创新产品与市场的监管
3有序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开放
(信用违约互换)
CDS运行原理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CDS 的例子来看机构投资者 的获利过程
投资银行A
签订CDS合同
保险公司或银行B
转卖
(自身资产30 保费5千万 亿,杠杆20-30 保期10年 倍)
总计5亿
机构C(以 (做一百家生意 2亿/个收购, 挂牌出 200 100个CDS) 售标价 亿 5×100=500亿) 220亿 300亿 反复炒作 … …… (100个 62万亿 机构 G … …… CDS)
美国消费需求降低
财富效应刺激了借贷消费,使借贷消费增长占到消费增长 的65%,2007年美国家庭债务达到了可支配收入的133%。 美国家庭财富缩水,消费必然受到影响,并导致经济增长 放缓。
次贷危机下的美国失业率
• 美国失业率也陡然上升,成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的最直接 征兆。2007年12月美国的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新高; 而新增就业人口仅1.8万人,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劳动部公布2008年2月份失业率为4.8%,仍居高不下。
08年金融危机的全过程
08年金融危机的全过程背景2008年1月至5月,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美国陷入巨大的危机。
2008年1月中旬,美国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摩根大通,瑞士银行受到严重亏损。
最先的牺牲者,是国内有广泛知名度的贝尔斯登,因流动性不足和资产损失,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曾经的中国伙伴中信证券,急忙撇清关系。
2008年7月起,危机已经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不再仅仅是股票市场大跌,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恐慌四处蔓延。
2008年7月,美国两大联邦住房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股价双双连续急剧下挫,反映出投资者对于政府隐性担保大型金融机构与房产市场前景的悲观预期。
随后,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救助“两美”。
但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跌幅达到了50%以上,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面跌入“熊市”。
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巴克莱银行以2.5亿美元低价收购了雷曼兄弟北美市场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美国保险巨头AIG陷入困境;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5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这一阶段,次贷危机转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洲受影响最大。
不仅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欧洲的货币兑美元汇率也大幅下挫,冰岛克朗的贬值尤甚。
股价大跌、货币贬值、银行信贷紧缩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表现,各国政府今仍无一例外地正在努力拯救经济,同时,国际上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华尔街金融寡头的高管们为了获得巨额奖金而设计的复杂的衍生品,放大杠杆,一旦出现巨大问题,损失是巨大的。
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显示:全球金融业2008年损失高达50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相当于全世界一年的经济产出。
原因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
“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启示摘要:本文首先对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进行了回归,介绍了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及爆发危机的相关环境。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继而分析了次贷危机反应的问题及我国近期经济调整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次贷危机;原因;启示1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过程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要理解什么是次贷危机,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带给个人信用记录低于一定级别的以谋求更高的利息进而增加银行收入。
2001年-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
[1]次贷借款人是违约风险非常高的客户群,他们被称为ninjna,意为既无收入(no income)、又无工作(no job)、更无财产(no asset)的人。
既然如此,银行为什么还要贷款给他们呢?这是因为:首先,住房贷款金融机构发放的次贷似乎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由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作为抵押品的住宅价格一直在上涨。
即便出现违约现象,银行可以拍卖抵押品(住宅)。
由于房价一直在上涨,银行并不担心因借款人违约而遭受损失。
其次,证券化使得银行可以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因而住房金融机构并不会因借款人违约而遭受损失。
那么为什么证券化可以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呢?在证券化过程中,涉及十多个参与机构。
其中包括发起人(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经纪人、借款人、消费者信用核查机构、贷款转移人、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评级机构、包销人、分销人、保险公司、特别服务提供者、电子登记系统和投资者等。
在证券化过程中,特殊目的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质:1.购买次贷,或根据某种协议获得次贷的所有权或处置权。
次贷所有权的转移使发起人实现真实出售,发起人与资产风险实现隔离,债权人(投资者)不得向发起人(住房贷款金融机构)行使追索权。
2.在法律和财务上独立于发起人(如住房贷款金融机构),尽管它可能是由发起人所设立。
3.是一个壳公司,可以没有任何雇员,在泽西(Jersey)或开曼群岛(the Cayman Islands)注册。
4.是债券(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发行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MBS)则由发起人转移给它的次贷所支持。
通过检查特殊目的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次贷的证券化过程。
如前所述,SPV购买或根据某种协议获得次贷的所有权或处置权,然后将这些次贷(可能是成百上千项次贷)捆绑在一起(正如将许许多多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这些次贷为基础(这些次贷是SPV的资产),相应发放债券(SPV的负债)。
这就是说,原本是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一对一签订的、各不相同的一些住房抵押贷款合同,被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转卖给了SPV,而后者将其打包之后,又以债券的形式卖给了投资者,这些债券就是所谓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MBS),这就是次贷被证券化的过程。
投资者,即RMBS的购买者因持有这种债券而获得固定收益(像持有一般公司债券一样),同时也要承担债券违约风险。
而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由于已将其对借款者的债权转给(或卖给)了特殊目的机构,因此将不再承担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当然,它也不再享有获得借款者所支付的利息和回收本金的权利。
对于一般基金来说,对应于同一资产组合,一只基金所发行的基金债券是完全相同的,即所有基金债券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和享受的收益完全相同。
与一般基金不同的是,尽管所对应的是同一资产池(由大量次贷构成),特殊目的机构发行的RMBS 却有不同等级。
RMBS的等级是根据约定的现金分配规则确定的。
投资者可以选择购买同一RMBS的不同等级,从而获得不同回报和承担不同风险。
假设某一RMBS的价值是8000万美元,作为这一RMBS基础的8000万美元住房抵押贷款可能会出现部分或全部违约。
可以假设存在四种违约情况:第一种是有2000万美元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第二种是有4000万美元违约,第三种是有6000万美元违约,第四种是8000万美元全部违约。
对应于这四种情况,RMBS可以被分为四个等级:股权级、C级、B级和A级,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任何一个等级的同一RMBS。
当出现第一个2000万美元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时,股权级债券持有者承担全部这2000万美元损失;当出现第二个2000万美元违约时,C级债券持有者承担这2000万美元的损失;当出现第三个2000万美元违约时,B级债券持有者承担这部分损失;当最后的2000万美元违约时,A级债券持有者承担相应损失。
股权级债券持有者承担的风险最高(最先承担违约风险),因而股权级债券回报率最高。
相反,A级债券持有者承担的风险最低,因而A级债券回报率最低。
在实践中,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产生的RMBS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三者所占比例分别约为80%、10%和10%。
RMBS各部分(段,tranches)的等级由评级机构确定。
不同投资者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
有些投资者愿意首先承担损失以换取高回报,而另一些投资者则宁愿取得较低收益,而不愿冒较大风险。
RMBS的分级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要,因而使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事实上,养老金和保险公司是RMBS高段级的购买者,而对冲基金则往往愿意持有回报较高但风险也较高的RMBS低段级。
这样,通过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就把发放次贷的风险转移给了RMBS的购买者。
转移风险的过程可用图1表示。
图1,证券化与风险转移(简化的风险传递链条)有意思的是,次贷的证券化过程并未止于RMBS。
由于中间段级RMBS信用评级相对较低(风险较高),而发行RMBS的金融机构希望提高这些资产的收益,于是以中间段级RMBS为基础,进行新的一轮证券化(Resecu-ritization)。
以中间级RMBS为基础发行的债券被称为担保债务权证(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CDO)。
CDO与RMBS的主要区别是:CDO资产池的资产已经不再是次贷,而是中间段级RMBS和其他债券,如其他资产支持债券和各种公司债。
根据同RMBS类似的现金收入流的分配规则,CDO也被划分为不同段或等级:优先段(Senior Tranche)、中间段(Mezzanine Tranche)、股权段(Equity Tranche或Junior Tranche)。
现金收入流首先全部偿付优先段CDO投资者,如果有富余,则将偿付给中间段CDO投资者,最后的偿付对象是股权段CDO投资者。
同RMBS的情况相同,如有损失,首先要由股权段所有者来承担。
由于股权段CDO投资的风险最大,因而其收益率最高;而优先段CDO投资的风险最小,因而其收益率也最低。
不仅如此,中间段的CDO又会被进一步证券化并作为另一个CDO的基础资产。
这种过程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于是出现了可形容为CDO平方、CDO立方、……之类的证券。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次贷危机的讨论中,另一种经常被提及的重要债券是资产支持债券(Asset-Backed Security,ABS)。
ABS 与RMBS的主要不同是:ABS的资产池不仅包括次贷,而且包括其他各种形式的资产,如信用卡信贷、汽车信贷等等。
换句话说,RMBS是ABS中的一种类型。
不难看出,住房抵押贷款→RMBS→CDO→CDO平方→CDO立方→……从理论上说,这一过程是可以无限进行下去的。
这不仅是一个次贷被证券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衍生金融产品被创造出来的过程。
如果说次贷是一个基础产品,RMBS则可被称为最初级的衍生金融产品,而CDO则是衍生金融产品的衍生产品。
自然,CDO平方就是衍生金融产品的衍生品的衍生产品,依此类推。
这样,由加利福尼亚州的某一个ninjna(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的人)同当地某一住房金融公司签订抵押住房贷款合同所产生的风险,通过RMBS、CDO、CDO平方、……的创造与销售就被传递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理论上,通过金融创新创造各种债券和债券的债券,风险转移的链条几乎可以无限地延长,以至于投资者会误认为风险已经消失。
但是,尽管通过证券化可以转移风险,却不会减少、更不能消灭风险。
事实上,由于证券化,贷款者和借款者不再有一对一的面对面接触。
经纪人大力推销按揭贷款,但并不提供贷款,贷款者和经纪人并没有保证贷款不发生问题的强烈动机。
对贷款者和经纪人的支付方式(算总账)也使二者产生尽量增加贷款的强烈动机。
在这种情况下,风险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从表面上看,风险已经从发起人转移到最终投资人。
虽然最终投资人愿意承担较高风险,但他们往往低估自己所承担的风险。
除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和担保债务权证外,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在次贷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另一重要衍生金融工具。
CDS的作用是将某种风险资产的违约风险从合同买方(信用风险资产的投资者)转移到合同卖方(信用风险保险提供者)。
合同买方定期向合同卖方支付“保费”(Premium),但当发生参照实体(出售公司债券的第三方)违约、破产等“信用事件”时,保险卖方(可以是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就必须向保险买方赔偿损失。
当参照实体的违约风险增加时,“保费”就会相应提高。
而“保费(率)”与某种基准利率之间利差的增加,则反映了相应债券风险的提高。
①如果说次贷的证券化是将次贷风险由发起人(住房金融机构)转移到投资者(其他金融机构),那么RMBS和CDO 的投资者购买CDS则是将风险转移到CDS的投资者,而CDS的投资者则又是形形色色的金融机构。
CDS本身是一种保险工具,但却可以成为一种投机工具。
例如,假定投机者(CDS 卖方)和投资者(债券购买者——CDS买方)签订了一项CDS合同,并收取10万美元保费,那么,如果作为信用参照体的公司(第三方)并未倒闭,投机者在未曾进行任何投资(但要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就将获利10万美元。
CDS的定价(PV)是根据经折现后的、不同时期赔付额(减保费)与其发生概率乘积的现值确定的。
CDS的价格随信用参照体(债券发行公司)的信用等级(违约概率)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如果某公司出现违约危险,投资者就会将所持该公司债券折价出售给风险偏好较强的另一个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