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回顾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回顾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回顾

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启示

摘要:本文首先对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进行了回归,介绍了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及爆发危机的相关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继而分析了次贷危机反应的问题及我国近期经济调整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次贷危机;原因;启示

1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过程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要理解什么是次贷危机,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带给个人信用记录低于一定级别的以谋求更高的利息进而增加银行收入。2001年-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1]次贷借款人是违约风险非常高的客户群,他们被称为ninjna,意为既无收入(no income)、又无工作(no job)、更无财产(no asset)的人。既然如此,银行为什么还要贷款给他们呢?这是因为:首先,住房贷款金融机构发放的次贷似乎不存在安全性问题。由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作为抵押品的住宅价格一直在上涨。即便出现违约现象,银行可以拍卖抵押品(住宅)。由于房价一直在上涨,银行并不担心因借款人违约而遭受损失。其次,证券化使得银行可以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因而住房金融机构并不会因借款人违约而遭受损失。那么为什么证券化可以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呢?

在证券化过程中,涉及十多个参与机构。其中包括发起人(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经纪人、借款人、消费者信用核查机构、贷款转移人、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评级机构、包销人、分销人、保险公司、特别服务提供者、电子登记系统和投资者等。在证券化过程中,特殊目的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质:1.购买次贷,或根据某种协议获得次贷的所有权或处置权。次贷所有权的转移使

发起人实现真实出售,发起人与资产风险实现隔离,债权人(投资者)不得向发起人(住房贷款金融机构)行使追索权。2.在法律和财务上独立于发起人(如住房贷款金融机构),尽管它可能是由发起人所设立。3.是一个壳公司,可以没有任何雇员,在泽西(Jersey)或开曼群岛(the Cayman Islands)注册。4.是债券(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发行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MBS)则由发起人转移给它的次贷所支持。通过检查特殊目的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次贷的证券化过程。

如前所述,SPV购买或根据某种协议获得次贷的所有权或处置权,然后将这些次贷(可能是成百上千项次贷)捆绑在一起(正如将许许多多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这些次贷为基础(这些次贷是SPV的资产),相应发放债券(SPV的负债)。这就是说,原本是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一对一签订的、各不相同的一些住房抵押贷款合同,被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转卖给了SPV,而后者将其打包之后,又以债券的形式卖给了投资者,这些债券就是所谓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MBS),这就是次贷被证券化的过程。投资者,即RMBS的购买者因持有这种债券而获得固定收益(像持有一般公司债券一样),同时也要承担债券违约风险。而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由于已将其对借款者的债权转给(或卖给)了特殊目的机构,因此将不再承担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当然,它也不再享有获得借款者所支付的利息和回收本金的权利。对于一般基金来说,对应于同一资产组合,一只基金所发行的基金债券是完全相同的,即所有基金债券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和享受的收益完全相同。与一般基金不同的是,尽管所对应的是同一资产池(由大量次贷构成),特殊目的机构发行的RMBS 却有不同等级。RMBS的等级是根据约定的现金分配规则确定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购买同一RMBS的不同等级,从而获得不同回报和承担不同风险。假设某一RMBS的价值是8000万美元,作为这一RMBS基础的8000万美元住房抵押贷款可能会出现部分或全部违约。可以假设存在四种违约情况:第一种是有2000万美元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第二种是有4000万美元违约,第三种是有6000万美元违约,第四种是8000万美元全部违约。对应于这四种情况,RMBS可以被分为四个等级:股权级、C级、B级和A级,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任何一个等级的同一RMBS。当出现第一个2000万美元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时,股权级债券持有者承担全部这2000万美元损失;当出现第二个2000万美元违约时,C级债券持有者承担这2000万美元的损失;当出现第三个2000万美元违约时,B级债券持有者承担这部分损失;当最后的2000万美元违约时,A级债券持有者承担相应损失。股权级债券持有者承担的风险最高(最先承担违约风险),因而股权级债券回报率最高。相反,A级债券持有者承担的风险最低,因而A级债券回报率最低。在实践中,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产生的RMBS分为优

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三者所占比例分别约为80%、10%和10%。RMBS各部分(段,tranches)的等级由评级机构确定。不同投资者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有些投资者愿意首先承担损失以换取高回报,而另一些投资者则宁愿取得较低收益,而不愿冒较大风险。RMBS的分级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要,因而使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事实上,养老金和保险公司是RMBS高段级的购买者,而对冲基金则往往愿意持有回报较高但风险也较高的RMBS低段级。这样,通过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就把发放次贷的风险转移给了RMBS的购买者。转移风险的过程可用图1表示。

图1,证券化与风险转移(简化的风险传递链条)

有意思的是,次贷的证券化过程并未止于RMBS。由于中间段级RMBS信用评级相对较低(风险较高),而发行RMBS的金融机构希望提高这些资产的收益,于是以中间段级RMBS为基础,进行新的一轮证券化(Resecu-ritization)。以中间级RMBS为基础发行的债券被称为担保债务权证(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CDO)。CDO与RMBS的主要区别是:CDO资产池的资产已经不再是次贷,而是中间段级RMBS和其他债券,如其他资产支持债券和各种公司债。根据同RMBS类似的现金收入流的分配规则,CDO也被划分为不同段或等级:优先段(Senior Tranche)、中间段(Mezzanine Tranche)、股权段(Equity Tranche或Junior Tranche)。现金收入流首先全部偿付优先段CDO投资者,如果有富余,则将偿付给中间段CDO投资者,最后的偿付对象是股权段CDO投资者。同RMBS的情况相同,如有损失,首先要由股权段所有者来承担。由于股权段CDO投资的风险最大,因而其收益率最高;而优先段CDO投资的风险最小,因而其收益率也最低。不仅如此,中间段的CDO又会被进一步证券化并作为另一个CDO的基础资产。这种过程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于是出现了可形容为CDO平方、CDO立方、……之类的证券。需要指出的是,在对次贷危机的讨

论中,另一种经常被提及的重要债券是资产支持债券(Asset-Backed Security,ABS)。ABS 与RMBS的主要不同是:ABS的资产池不仅包括次贷,而且包括其他各种形式的资产,如信用卡信贷、汽车信贷等等。换句话说,RMBS是ABS中的一种类型。

不难看出,住房抵押贷款→RMBS→CDO→CDO平方→CDO立方→……从理论上说,这一过程是可以无限进行下去的。这不仅是一个次贷被证券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衍生金融产品被创造出来的过程。如果说次贷是一个基础产品,RMBS则可被称为最初级的衍生金融产品,而CDO则是衍生金融产品的衍生产品。自然,CDO平方就是衍生金融产品的衍生品的衍生产品,依此类推。这样,由加利福尼亚州的某一个ninjna(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的人)同当地某一住房金融公司签订抵押住房贷款合同所产生的风险,通过RMBS、CDO、CDO平方、……的创造与销售就被传递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理论上,通过金融创新创造各种债券和债券的债券,风险转移的链条几乎可以无限地延长,以至于投资者会误认为风险已经消失。但是,尽管通过证券化可以转移风险,却不会减少、更不能消灭风险。事实上,由于证券化,贷款者和借款者不再有一对一的面对面接触。经纪人大力推销按揭贷款,但并不提供贷款,贷款者和经纪人并没有保证贷款不发生问题的强烈动机。对贷款者和经纪人的支付方式(算总账)也使二者产生尽量增加贷款的强烈动机。在这种情况下,风险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从表面上看,风险已经从发起人转移到最终投资人。虽然最终投资人愿意承担较高风险,但他们往往低估自己所承担的风险。

除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和担保债务权证外,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在次贷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另一重要衍生金融工具。CDS的作用是将某种风险资产的违约风险从合同买方(信用风险资产的投资者)转移到合同卖方(信用风险保险提供者)。合同买方定期向合同卖方支付“保费”(Premium),但当发生参照实体(出售公司债券的第三方)违约、破产等“信用事件”时,保险卖方(可以是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就必须向保险买方赔偿损失。当参照实体的违约风险增加时,“保费”就会相应提高。而“保费(率)”与某种基准利率之间利差的增加,则反映了相应债券风险的提高。①如果说次贷的证券化是将次贷风险由发起人(住房金融机构)转移到投资者(其他金融机构),那么RMBS和CDO 的投资者购买CDS则是将风险转移到CDS的投资者,而CDS的投资者则又是形形色色的金融机构。CDS本身是一种保险工具,但却可以成为一种投机工具。例如,假定投机者(CDS 卖方)和投资者(债券购买者——CDS买方)签订了一项CDS合同,并收取10万美元保费,那么,如果作为信用参照体的公司(第三方)并未倒闭,投机者在未曾进行任何投资(但要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就将获利10万美元。CDS的定价(PV)是根据经折现后的、不同时

期赔付额(减保费)与其发生概率乘积的现值确定的。CDS的价格随信用参照体(债券发行公司)的信用等级(违约概率)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如果某公司出现违约危险,投资者就会将所持该公司债券折价出售给风险偏好较强的另一个投资者。如果所担心的违约并未发生,风险偏好投资者就不但能够按票面价值收回本金,而且可以因为当初的折价而获利。在存在信用违约互换的情况下,风险偏好较强的投资者(投机者)可以向某一交易方(counterparty)购买该公司债券的保险——CDS。如果该公司违约,尽管根本没有购买该公司的债券,这个投机者依然可以通过收取赔付的方式获利。尽管CDS是场外交易衍生金融工具,但和债券一样,已经生效的CDS合同也是可以买卖的。CDS的价格随信用等级的改善而下降;反之亦然。如果对公司资信的变化趋势的判断正确,投资于CDS所能得到的利润将超过投资于作为CDS保险对象的债券本身所能带来的利润。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投资者(为了避险)和投机者(为了盈利)大量购买CDS(CDS作为一种场外衍生交易工具,其供应量可以是无限的),CDS价值总额达到62万亿美元,大大超过了作为其投保参照实体(如CDO)的价值总额。CDS的出现,增加了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促进了债券市场的扩张。但是,如果CDS交易的对方无法赔付,市场就会发生危机。

然而,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为防止通货膨胀反弹,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长期以来,大量美国居民利用房屋价值的上升来获得更多贷款,以维持自己入不敷出的生活方式。由于市场利率较低,房屋价格不断上涨,住房抵押贷款者可以用已经升值的住房作抵押,以比原有贷款更为优惠的条件,借入一笔新的贷款。在偿还旧贷款之后,多出来的部分便可以提取现金,作为自己的消费开支。但是,美联储的不断升息导致住房贷款市场利息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致使再融资者无力偿还新贷款,于是出现“断供”。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以次贷为基础的RMBS和CDO的价格下跌。更糟糕的是,相当大部分住房抵押贷款采取的是浮动利息率。根据次贷的有关规定,在经过前两年低利息率期之后,次贷利息率必须根据市场利息率加以调整,次贷合同进入利息率重新设定期。利息率的提高使得大多数次贷借贷者难以承受,次贷推迟偿还和违约率都大幅度上升,甚至Alter-A按揭贷款也未能幸免。首先,违约率上升使提供次贷而又未实现次贷证券化的住房金融机构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oration)申请破产保护。其次,由于RMBS和CDO价格急剧下降,或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使购买了大量较低级别RMBS和CDO的对冲基金的投资人赎回压力骤然增加,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旗下的两家对冲基金被迫关

闭。再次,较低级别的RMBS和CDO的风险上升,导致评级机构对较高等级的RMBS和CDO进行重新评估,这些产品的信用级别被调低,其市场价格也相应下跌。这就使购买信用评级较高的RMBS和CDO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也随之受到冲击。

RMBS和CDO的最终投资者是保险公司、养老金、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与上述金融机构不同,还有一种被称之为结构投资机构(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IV)的金融机构。SIV是由大投资银行、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的、同SPV有些类似的金融机构。其目的是持有RMBS和CDO。SIV虽然是次贷相关债券的持有者,但却不是这些债券的最终投资者,换言之,SIV不是用自己的钱,而是借他人的钱购买RMBS和CDO。SIV在购买RMBS和CDO的同时,必须发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ABCP),在货币市场融资。通过持有RMBS和CDO,SIV取得固定的收入流,直到这些RMBS 和CDO到期。投资收益与融资成本之差即为SIV的收益,或者说是其建立者的收益。RMBS 和CDO债券的期限往往长达4~5年,而从货币市场所筹集到的资金只能是短期资金,ABCP 的期限只有几个月。这样,就存在一个借短债进行长期投资的问题。当货币市场流通性很强的时候,通过不断借新债还旧债(rolling-over),SIV持有RMBS和CDO,直到这些债券到期是不成问题的。2007年8月初突然间出现流动性短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SIV突然发现,没有投资者愿意购买他们所发行的ABCP。换言之,他们已经无法从货币市场借到资金。SIV出现融资困难后,转而求助于自己的资助者(sponsors)——大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后者需要在银行间拆借市场筹资,但有富余头寸的商业银行却不愿拆出头寸。他们囤积头寸,以备不时之需。这样,银行间拆借市场也出现流动性短缺,银行间拆借市场利息率随之上升。商业银行原本打算通过建立SPV和SIV等机构隔离风险,通过证券化创造形形色色的衍生金融工具转移风险,但是风险依然存在于金融体系之内。由于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同银行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银行最终仍然无法摆脱次贷所带来的风险。[2]

2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

有学者认为,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分析得出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的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迁移到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了美国长期的贸易赤字所导致。从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过程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次贷危机是由于美联储为应对新千年互联网金融泡沫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所导致的美国经济衰退,而出台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

的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所引起的。

2.1根本原因

格雷厄姆·特纳从自由贸易的角度,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的根源。由于跨国公司全球配置资源,将厂房迁移至发展中国家,以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迁移,造成了发达国家大量劳动力失业,而失业导致发达国家人民购买力水平的下降。发达国家的执政者为安抚国内民众,通过减税、降低利率、提供消费信贷等方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这在加重全球经济失衡的同时,增加了政府的债务负担。

自由贸易的拥护者宣传成长中的新兴市场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的“高附加值”出口产品的需求增长,达到抵消了低技术含量工作岗位流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观点却忽视了两个条件:要成功达成商品的双向流动,必须允许汇率反映出贸易额增长所形成的新的平衡,任何地方出现的失衡达到临界点必将加重西方国家的债权紧缩。

2.2 直接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高速增长,资本市场空前繁荣。大量的证据表明越来越多美国人的工资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因此政治集团便开始寻找速效的解决办法——当然要比教育改革见效更快才行,教育要等上几十年才能看到成果。最显而易见的答案就是为低收入者提高经济适用房,而房利美和房地美是最佳渠道。众所周知,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政府赞助企业,尽管它们都是私人持股且全部利润归股东所有,但它们并不完全私有。它们当然也并非公有,因为它们不归政府所有,但是享受政府优待的同时,还肩负着支持住房融资的责任。对于投资民众来说,和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意味着这些机构拥有美国政府机构十足的信用担保。所以房地美和房利美可以以只比国债利率略高的利率凑集资金。

房利美和房地美按照既定的规模限制和信用标准从银行机构购入抵押贷款,从而使银行获得资金发放更多抵押贷款。接着,这两个机构将大量贷款打包,并在为抵押贷款提供违约担保后发行资产担保债券。[3]

随着利率的降低,以及贷款标准的降低,大量以往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购房者符合抵押贷款申请条件,加入购房者行列,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由于住房价格不断上升,贷款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抵押贷款,不仅可以偿付银行的分期款,还有一部分可以用于个人消费。由于住房价格不断上涨,更多的人加入购房者的行列,继续推高房地产价格。然而,随着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为防止通货膨胀反弹,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同时,由于抵押贷款申请者在两年利率优惠期后,需要按照浮动

利率支付利息,抵押贷款违约者剧增。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的价格迅速下跌,引起持有该证券的公司和个人出现投资损失。

2.3货币政策制造泡沫

2000年3月,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互联网公司纷纷破产,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美国政府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缓解泡沫破灭对经济的冲击,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1月份的6.5%连续13次大幅度的下调至2003年6月25的1%,创46年来的最低水平。[4]到2000年底美国大量的抵押贷款呼应了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受到利率最终下降到1.0%的刺激,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房贷规模加速增长,截至2003年的第三季度,创下了14.8%的年均增长率的峰值。虽然接下来的增长速度放缓,但知道2006年底,增长率稳稳地保持在10.0%以上。期间房贷的步幅有所放缓,与此同时,购房人的债务总成本(本息合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攀升到创纪录的18.2%。

当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时,美联储为防止通货膨胀,连续上调联邦储备金利率,造成了贷款者还款压力的增加,引发房地产违约潮的出现。当房地产违约出现时,由于被拍卖的抵押住房充斥房地产市场,造成住房价格一路走低,抵押房产的价值不断较低,部分抵押贷款者的债务额甚至高于住房价值,更多的抵押贷款者选择违约。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被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原本规模较小的抵押贷款违约,但经过证券化等一系列复杂的交易后,杠杆被不断放大,规模和风险远远超出美联储等机构的预测,这也是为何在金融危机初期美联储迟迟未开展救助计划。

3 美国次贷危机反映的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由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是通过虚拟经济繁荣泡沫破灭的最终结果。在民选的政治结构下,政府为获得更多的选票,往往更加倾向于实施短期类就能见到成效的政策,而对短期内无法获得成效,但长期有利的政策推迟出台。例如,短期来说,减税可以容易获得民众的支持,并获得通过,但类似教育改革等政策却由于其在短期内难以看到效果,而往往难以实行。短期内,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的凯恩斯主义政策确实可以刺激经济,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在技术水平没有实质提高的条件下,这只是一种虚假繁荣。低利率政策,实质是在补贴债务人,掠夺债权人。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兴起,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相对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来说,劳动力的不能自由流动,不同国家之间工资水平等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各国争相出台优惠政

策,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这又进一步有加大了收入的不平等。

斯蒂格利茨在《不平等的代价》一书中指出,随着美国经济的增长,各个收入阶层的收

入并非都取得了增长,在过去30年里,上层群体收入增长更快,但底层群体的收入实际上

在下降,美国的不平等在扩大。由于寻租等问题的存在,不平等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由于高

收入者对于其收入消费的比例低于低收入者(上层群体的人将其收入的15%~25%用于储蓄,而底层的人会花掉所有的收入)。这样的结果就是:直到并且除非某种其他情况出现,比如投资或者出口的增加,否则经济中的总需求将会小于该经济能供给的——也就意味着失业。。20世经90年代,“某种其他情况”是高科技泡沫。在21世经的头十年,是房地产泡沫。[5]在互联网科技泡沫后,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增长,实行了宽松的货币增长,长期

实行低利率。廉价的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不断流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使得泡沫越

吹越大。最终,因美联储为防止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这一泡沫经济最终破裂,并造成了

全球经济的衰退。

4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当前经济调控的启示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

的“新常态”时期,出口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我国经济增速

降低,降息降准的呼声越来越大。诚然,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

政政策相配合,可以刺激经济。然而,在宏观经济风险加大的时候,银行等金融机构并不愿

意借钱给中小企业,更多的资金会流向在规模和资产上更具优势的大型传统企业。所以,今后应通过金融改革,发展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促进资本流向更具活力的中小企业。如今房地

产和地方债务危机隐现,骤然戳破泡沫并非最优的选择,应通过多种渠道防止泡沫进一步夸大,同时尽量为调整赢得更多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窦圣勃.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20(3):155-156.

[2] 余永定.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 当代亚太, 2008(5):14-32.

[3] 著拉古拉迈·拉詹, 刘念, 蒋中强, 等. 断层线[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1.

[4] 陈铭. 次贷危机的原因、影响和启示[J]. 福建理论学习, 2009(1):44-47.

[5] 斯蒂格利茨约, 译张子源. 不平等的代价[M]. 第1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金融危机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学号200921070129 经济管理学院 学年论文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金融危机题目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专业班级2009级金融1班 学生姓名田多佳 指导教师蒋继涛 职称 年月日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金融危机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作者:田多佳指导老师:蒋继涛 摘要:不断蔓延的美国次贷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剧烈波动, 时, 危机也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金融市场受到影响。因此,我国需要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从中吸取教训,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监管 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震惊世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美国金融体系受到重创,五大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因为资金链条断裂,流动资金受到巨大损伤,纷纷面临破产或倒闭,华尔街模式顷刻间不复存在。随后,次贷危机全面升级为美国金融危机,包括实体经济在内的美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而随着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引发欧洲经济步入危机,亚洲国家出口急剧下降,全球股市深度下挫,实体经济受到强烈冲击,失业人数剧增,大宗商品价格纷纷下跌。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是一种简单的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简单分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深层原因。直接原因是美国利率的持续上升和美国房价的降低。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12次降息,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美国购房热情急剧上升。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购房者在购房后前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及原因简析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及原因简析 美国次贷危机概况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且影响至今。 次贷危机的形成 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其首付比例一般低于20%。 举例,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两家主要服务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银行,他们承担了许多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银行为了分担风险,会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刺激抵押贷款债券(CDO),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为了降低风险又会将次贷债券打包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最后将次贷风险出售到全球。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从2005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截止2007年1月,美国按揭贷款支持的证券化产品总额达到5.7万亿美元。而自1995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同时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导致的金融机构大量发行的次级按揭贷款达到1.2万亿,占全部按揭贷款的14%。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回顾

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启示 摘要:本文首先对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进行了回归,介绍了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及爆发危机的相关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继而分析了次贷危机反应的问题及我国近期经济调整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次贷危机;原因;启示 1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过程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要理解什么是次贷危机,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带给个人信用记录低于一定级别的以谋求更高的利息进而增加银行收入。2001年-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1]次贷借款人是违约风险非常高的客户群,他们被称为ninjna,意为既无收入(no income)、又无工作(no job)、更无财产(no asset)的人。既然如此,银行为什么还要贷款给他们呢?这是因为:首先,住房贷款金融机构发放的次贷似乎不存在安全性问题。由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作为抵押品的住宅价格一直在上涨。即便出现违约现象,银行可以拍卖抵押品(住宅)。由于房价一直在上涨,银行并不担心因借款人违约而遭受损失。其次,证券化使得银行可以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因而住房金融机构并不会因借款人违约而遭受损失。那么为什么证券化可以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呢? 在证券化过程中,涉及十多个参与机构。其中包括发起人(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经纪人、借款人、消费者信用核查机构、贷款转移人、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评级机构、包销人、分销人、保险公司、特别服务提供者、电子登记系统和投资者等。在证券化过程中,特殊目的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质:1.购买次贷,或根据某种协议获得次贷的所有权或处置权。次贷所有权的转移使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自9.11事件之后,随着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经济的复苏,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又先后17加息,引起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次贷危机从而发生。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起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放大并移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扩展到整个世界。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国际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产生了金融危机。针对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中国经济的现状,本文探讨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市场,美国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 二、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评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3%。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加之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在楼市升温期间,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因为即使违约,金融机构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出售房屋避免损失。 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后,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过贷款证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如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以及以MBS、ABS等为基础发行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专业给投资者。同时随着风险的转移,这些金融机构因贷款占用的资金得到回收,使得放贷规模继续扩大。自从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低利率刺激了房价持续上涨。在房地产业繁荣的现象下,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觉得,收不回的贷款反正有房子做抵押,而房价还在涨,所以还会赚;而且借助于金融创新,这些贷款被打包债券化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被转移出去了。 三、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持续加息,房地产业开始趋冷,一些借款买房人不能按期还贷而违约,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一些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如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出现亏损以至破产。同时,次级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也随之变成了垃圾债券,它的价格下跌引起了投资于此机构出现财务困难。投资者了解到这个信息后,纷纷要求赎回投资,造成基金公司流动性困难,不得不暂停赎回,这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商业银行出于安全考虑不肯拆出资金。出问题的金融机构从银行和债券市场都无法融到资金,次级债危机就演变为流动性危机,引起了造成美国和全球主要股市下跌。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1).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1) 本文从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和连接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两个角度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力图从微观角度解释危机酝酿与形成的过程。 一、引言 2007年8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国际金融体系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得以全面暴露,其危害尚在蔓延。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二、原因分析 (一)金融创新产品:次级贷款和资产证券化 1.失控发放的次级贷款 (1)次级抵押贷款 次级贷款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它给那些受到歧视或者不符合抵押贷款市场标准的借款者提供按揭服务,在少数族裔高度集中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受欢迎。与此同时,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也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从90年代末开始的利率持续走低带动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蓬勃发展。 (2)“掠夺式”的放贷 2001~2005年的房市繁荣带来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快速发展,房贷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将次级和次优住房贷款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机构之所以大力发展这一业务,还由于不断上涨的房价使金融机构认为,一旦出现严重违约,他们可以通过没收抵押品,并通过拍卖而收回贷款本息。 次级住房贷款的发放达到了失控的局面。次级房贷规模从1994年的350亿美元、约占4.5%的美国一到四家庭住房贷款总额,发展到2001年的1600亿美元、占5.6%和2006年的6000亿美元、占20%。 2.资产证券化工具推动次贷膨胀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的金融创新之一,已经成为全球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重业务构成和收入来源,也是各发达国家有效管理经济和金融风险、发挥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并促进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工具。因此,资产证券化产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一方面,新的产品不断衍生,另一方面,在规模上也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 (二)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与制度漏洞 1.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 (1)利益冲突首先产生于发行方付费的业务模式。 据统计,评级机构90%的收入来自发行方支付的评级费用。这使得评级机

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前言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大宗商品都经历一轮过山车似的下跌行情,至今仍在底部徘徊。然而白糖却特立独行,率先触底反弹,节后郑糖持续上涨,截至3月13日909主力合约报收于3819元/吨,较历史最低价2928元/吨上涨了30%。那么这轮涨势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还是短期的反弹行情,其内在的原因又何在 第一部分行情回顾 白糖自2006年上市以来俨然已经成为商品期货市场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大受市场资金的青睐,交易量由2006年亿手,猛增至2008年的亿手,增幅超过倍,强烈吸引着市场的目光。从郑糖指数走势图上来看,白糖自上市以来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上涨和两次大的下跌行情。 图1:郑糖指数2006-2009年周K线走势图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三次上涨 第一次,从2006年1月6日-2006年2月6日,郑糖指数从4720涨至6239,涨幅为32%。然而这轮上涨行情仅仅维持了1个月的时间。导致这轮价格快速上扬的原因是04/05榨季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国共生产白糖万吨,同比下降%,期末库存压力大大小于往年;另一方面,由于本榨季开榨时间推迟了15-30天,短期供应量减少,因此阶段性产销形势紧张引起糖价上涨。此外,由于是新合约上市,投资者炒多热情旺盛。 第二次,从2008年1月22日-2008年3月4日,郑糖指数从3755涨至4857,涨幅为29%。这轮上涨行情同样也只持续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这轮暴涨行情主要

得益于08年初南方发生的大规模的雨雪冰冻灾害。这次灾害性天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南方多数地区为五十年一遇。至1月中旬以来广西各地长时间处于低温冰冻天气,给广西的甘蔗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市场对白糖减产预期的强烈刺激下,白糖一路飙升。 第三次,从2009年1月-至今,郑糖指数从2889涨至3815,涨幅为%。导致这轮上涨行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预期08/09榨季白糖减产或超预期,在资金的大力推动下持续走强。 二次下跌 第一次,从2006年2月-2006年8月31日,郑糖指数从6239跌至3328,跌幅为%。前期糖价的快速上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为稳定国内市场价格,国储重拳出击,连续以竞拍的方式向市场抛糖,糖价终于在国储连续12次公开拍卖白糖之后回归平静。国家大量抛储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前期产销紧张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糖价向其基本面回归。 第二次,2008年3月-2008年10月,郑糖指数从4857跌至2774,跌幅为%。此阶段国内白糖价格可谓一路下跌,主要是因为雪灾过后,非但没有出现之前糖协公布的大幅减产的情况,反而奇迹般的增产了280多万吨。这也是这轮下跌行情的直接导火索。此后在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下,需求萎缩,同时由于连续几年增产,导致白糖严重的供过于求,白糖持续下跌。 第二部分基本面分析 一、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白糖的季节性规律 回顾白糖上市以来的行情走势,我们会发现郑糖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上涨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出空前的危机,随后,这股从美国刮起的“金融飓风”迅速袭遍全球,演变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在国际范围内引发了剧烈的动荡,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和“优惠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贷款对借款的信用要求较优惠级贷款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因此次级放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客户的偿付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上。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是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时,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此时次级债危机就产生了。而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的住房市场出现低迷,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而其中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成了影响美国及全国金融市场的导火索。 次级抵押贷款的基本特征:1,个人信用记录比较差,信用评级得分比较低。2,贷款房产价值比和月供收入比较高。3,少数族裔占比高,且多为可调利率或只支付利息和无收入证明文件贷款。4,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赎回权比较高。

次贷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市场。 什么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指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危机如何发生?-------06年开始,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那即便放贷的机构钱收不回来,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卖出去也肯定弥补不了这个放贷出去的损失了。那么,由此发行的债券,也是不值钱的了,因为和它关联着的贷款收不回来。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就亏了很多。 次贷危机大事记 2007年 4.2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8,6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8,9 法国巴黎银行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向相关银行提供948亿欧元资金--次贷危机波及其他西方市场。 9,18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以及可能的经济衰退后果,美联储决定降息0.5个百分点。从此,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 10.30全球最大券商美林证券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坦。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发展、结束

经济学家们提出的2007年次贷危机成因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一是货币政策失误说,二是财政赤字说,三是金融自由化过度说,四是会计标准不当说。其他观点还包括高风险的抵押贷款/借款实践、错误的信用评级、影子银行体系的过度膨胀、CDS的泛滥等。 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原因) 次贷危机即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部分欧美投资基金遭重创。伴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一些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今年初以来,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同时,由于放贷机构

通常还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投资基金等,因此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愈演愈烈,一些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美国和欧洲投资基金也受到重创。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为例,由于受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拖累,该公司旗下两只基金近来倒闭,导致投资人总共损失逾15亿美元。此外,法国巴黎银行9日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的交易。这三只基金的市值已从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题目: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专业:金融学 年级: 2 0 1 1 级 班级:金融(2)班 姓名:蔡汉林 指导老师:郑也夫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摘要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表明了美国房产市场泡沫的破灭。近几年来,在美国房产价格上升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条件一再放宽,再加上非传统抵押贷款工具的发展,结果助长了房产市场的投机和投资,逐渐形成了房产市场的泡沫。2007以来,随着房产价格的逐渐回落和利率的逐步上升,大量借款者无力偿还贷款,终于爆发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简而言之,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直接原因是美国住房市场降温、货币政策调整、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创新、信用过度膨胀、金融监管放松等因素造成的结果。同时,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了的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都被卷进了这场危机。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对我们了解和认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现状、矛盾及发展变化规律很有必要。 【关键词】次级抵押贷款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它的发生对美国及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将导致美国及全球经济出现逆转陷入衰退。而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对美国和全球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本文将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市场的现状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发放给信用等级较低、缺乏良好的信用史,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的借款者的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也较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在美国,按揭贷款市场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优质贷款市场(Prime Market),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这些人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较少采用较为复杂的创新按揭工具。 第二类是“Alt-A”贷款市场(Near-Prime Market),这个市场既包括信用分数在620到660之间的主流阶层,也包括少部分分数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户。 第三类是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次级市场是指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次级市场总规模大致在8600-13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的凭证,这些人的总贷款额在4500-6500亿美元之间。 综合比较各种统计,从1990年至今,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余额大约在10万亿美元,在全部按揭贷款中,大约有40%以上的贷款属于“Alt-A”和次级贷款产品。从2003年算起,“Alt-A”和次级贷款这类高风险按揭贷款总额超过了2万亿美元。目前,次级贷款超过60天的拖欠率已逾15%,正在快速扑向20%的历史最新记录,220万次级人士将失去住宅。而“Alt-A”的拖欠率在3.7%左右,但是其幅度在过去的14个月里翻了一番。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2万亿美元的Alt-A和次级贷款在短期内至少会损失掉10%到15%,也就是大约2000-3000亿美元。 美国自2000年经济不景气时起,布什政府利用低利率和减税措施(如购房贷款支付的利息可用于抵减应税收入)鼓励大家购房,目的是利用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其结果是带动了美国房地产价格近年来的急剧上涨,也刺激了对房贷的强力需求。在这种情形下,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也放松了对贷款者信用评级的审核,对借款人不作任何信用审核,信用等级很差的低收入阶层也能借到大笔金额用于购房,同时购房无需提供首付款,全部购房资金皆可从银行贷款,而且前几年可以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收入不稳定的投资者,甘冒风险纷纷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数套住房,期望房产升值带给他们巨大的利润。不幸的是事实刚好相反,美国住房价格近年逐渐回落,同时利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 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且影响至今。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使全球尤其是欧洲许多国家暴露出了主权债务问题,将全球经济发展拖入了一个整体的慢节奏里,对世界金融系统产生了极大的震荡,使世界金融格局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次贷危机;形成过程;形成原因;主要影响;启示 次贷危机的形成 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两家主要服务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银行,他们承担了许多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银行为了分担风险,会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刺激抵押贷款债券(CDO),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为了降低风险又会将次贷债券打包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最后将次贷风险出售到全球。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 一、美国住房市场的过度繁荣 在次贷危机前,美国住房市场出现了一个长达6年的繁荣期,这使得人们对于住房市场存在一个过分高估的积极心理,认为只要买房一定可以升值,而且升值的空间一定大于贷款的利率。这样的心理导致很多人贷款买房,而金融机构也借着此次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过度开发住房抵押贷款,甚至鼓励那些没有固定收入,还贷风险很高的人也来贷款买房,这样的情况导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知道最后泡沫破灭,房价一降而不可收拾,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房子现在的市值还抵不上贷款的额度,于是干脆选择放弃还贷;由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出现,政府采取提高利率等调控措施,导致还贷压力上升,许多次级贷款人无法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和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3048189.html,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和思考 作者:吴渝璋 来源:《商情》2008年第03期 [摘要]由于房价的持续下跌和房贷违约率的上升引起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继亚洲金融危机后最严重的一次金融风暴。从去年七八月间爆发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许多公司因此遭受巨额损失甚至倒闭,欧美等国央行不得不紧急向市场注入4000多亿美元以缓解流动性不足。本文分析了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次级抵押贷款低利率贷款证券化房地产风险管理金融监管 一、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评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3%。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加之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在楼市升温期间,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因为即使违约,金融机构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出售房屋避免损失。 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后,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过贷款证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如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以及以MBS、ABS等为基础发行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专业给投资者。同时随着风险的转移,这些金融机构因贷款占用的资金得到回收,使得放贷规模继续扩大。 二、危机产生的原因 自从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低利率刺激了房价持续上涨。在房地产业繁荣的现象下,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觉得,收不回的贷款反正有房子做抵押,而房价还在涨,所以还会赚;而且借助于金融创新,这些贷款被打包债券化出售给了投

2008美国 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

摩根斯坦利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 这是一种似曾相识的逻辑。 一年前,几乎没有任何端倪暗示世界金融市场及全球经济将要发生什么。当然,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的次贷板块全盘表现不佳已有征兆,但是,正如2000年早期的网络公司泡沫一般,人们普遍认为次贷对宏观面的影响甚微。否认——这种人类最强有力的情感之一,再一次占了上风。消费者、商人、决策者以及政客,全都忽略了次贷当中正在酝酿的问题,并一致相信此前五年的全球经济繁荣趋势依然完好无损。 一年前的争论被蒙上了一种令人心痛的似曾相识感。早在1999年底,网络公司仅占美国股票市场市值的6%。强大、灵活、富于创新的美国经济被寄予厚望,人们相信它会为股票市场另外的94%以及宏观经济提供内在弹性及持续支持;而一年前,次贷仅占已发行证券化抵押贷款总额的14%,依然强大、灵活、创新的美国经济被再次寄予厚望,人们仍相信它会为另外86% 的抵押贷款市场及宏观经济提供持续支持。 2000年如此,一年前又是如此。这种逻辑是何等的谬误啊! 八年半以前,网络公司泡沫破裂。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广义标准普尔500指数在接下来的两年半内剧跌49%。一年前,次贷泡沫的破裂,触发了信贷及资本市场上危机的空前蔓延,使得那些曾经何等骄傲的美国金融界的"大众偶像"们纷纷倒下——起初是贝尔斯登,现在是雷曼兄弟与美林。教训令人痛心地相似。当整个资产类别(或就此而论,一个经济体)走向极端,整个资产链中最微弱的环节常常会给整个系统带来决定性的打击。以泡沫类比恰是如此。当泡沫表膜最薄的部分出现问题,其中的空气便迅速逃逸。 但是,这种比喻漏掉了关键一点。泡沫的膨胀是一个在不知不觉中加剧的过程。从股票到房产再到信贷,泡沫在规模和风险程度上不断扩大,充满泡沫的美国经济酝酿着一场系统性风险的狂风暴雨,并对美国以及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带来影响。而今,只留下我们收拾残局。 (一)危机根源 创纪录的美国消费狂潮事问题的根源所在——触发源便是,从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到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的贸然转型 没有一个经济体可以永久地入不敷出。但正如那些曾经如此尝试的国家一样,美国自认为这次可以与众不同。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从1995年占GDP的 1.5%猛然升至2006年的6%。2006年第三季度,赤字按年计算的规模达到8440亿美元的顶峰,美国每个交易日要从海外引入34亿美元的资本,方能补足国内储蓄的巨大差额。 长久以来,这些资金支持随唤随到。大批新的理论被捏造出来,用以理性地解释,为什么无法持续的东西实际上也可能持续下去。很多人辩称,对于拥有世界储备币种的国度而言,无拘无束的海外借贷是一种特权。有些人甚至走得更远,开始庆祝新的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降临。他们认为,像中国一样拥有额外储蓄的国家会源源不断地将过剩的美元换成美国资产,以此保持本国货币的竞争力,以及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当然,到头来,关于这些"新范式"的解说也如以往一样,未能经受住时间及市场的考验。 问题的根源,是美国从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向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的贸然转

次贷危机中美国破产倒闭的银行

2006年年末以来,美国经济凸显出的最大问题,就是房地产市场的走向问题;而房地产市场最棘手的问题,则是房贷问题。从2006年初开始,寒流席卷美国房地产市场,地产商心惊胆战,“炒房客”欲哭无泪。如果贷款利率不断攀升和房价继续走低,无疑将有更多的次级贷款公司被拖下水,一些“优惠级”贷款者也可能无力偿还贷款。在2006年获得次级抵押贷款的美国人中,有30%可能无法及时还贷,因此而付不起房贷面临在年底失去房产风险的美国人将达到220万人。

2008年1月29日,法国最大的银行法国巴黎百富勤银行昨日也宣布,由于在信贷资产上冲减了5.89亿欧元(约合8.71亿美元),去年四季度盈利下降42%。 2008年1月30日,法国最大的银行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也公布了令市场失望的2007年第四季度报告。报告显示,该行2007年四季度净利润降至约10亿欧元,而上年同期为17.2亿欧元,降幅高达42%。 2008年9月29日,比利时最大金融机构富通集团将接受欧洲三国政府共计112亿欧元的救援。比利时政府将以47亿欧元购买富通在比利时银行部门的49%股权;同时,荷兰政府也将以40亿欧元购入富通在荷兰的银行业务分支相似比例的股份。另外,卢森堡将为富通提供25亿欧元可转债,未来可选择购入富通在该国银行分支49%的股权。 富通集团活跃于世界保险,银行和投资领域,旗下有富通银行、富通国际股份公司、富通资产管理公司等多家成员,也是一家全球性的国际性金融服务集团。 随着美国金融巨头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危机阴影在欧洲上空蔓延。由于富通寻求一竞争对手提供流动资金以增加头寸的传闻,富通银行股价上周已连续五日下跌,累计跌福已达30%。 26日,在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股市盘中,富通银行股价更是下挫20%,跌至每股5.20欧元,为15年来的最低点。 受此波及,持富通股份约5%的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日也在香港股市遭受重挫,股价下跌9.3%。 与此同时,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英国最大的抵押贷款银行Bradford & Bingley Plc,很可能被国有化或被其他银行并购。 道琼斯报道称,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 SA, STD)、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 BCS)和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HBC, 简称:汇丰控股)等银行已就并购事宜进行谈判。 上周,比利时和荷兰监管部门颁布了三个月内限制投资者做空金融机构的股票和衍生产品。 30日,北京时间周二晚间,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等国同意向比利时和法国合资企业德克夏银行(Dexia)联合注资64亿欧元(92亿美元)。在德克夏银行之前,已经有很多欧洲银行业公司获得了政府救援。在德克夏银行获得政府救援之后,其股价大幅下跌。在德克夏之前,其竞争对手富通银行(Fortis)也通过164亿美元交易部分国有化。按照协议,比利时政府和机构股东将提供30亿欧元,法国政府和国有银行Caisse des Depots也将拿出先同数目的资金。这些资金将以每股9.90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克夏银行发行的新股。此外,卢森堡也将出资3.76亿欧元收购德克夏银行的可转换债券。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分析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分析 三、危机的本源 最根本的是政府的导向和由此影响的民众预期。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看,只是危机的引发点在贷款方面。 1、放贷机构没有控制好信贷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导致:一则产生了大量放贷效应,二则对信贷流动性失控,表现为信贷回收困难。 2、对金融创新产品的不合理利用。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使信贷风险转移,将放贷机构的个体风险向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转移,风险被扩大,使单个放贷机构可控的风险变得不可控。 3、最根本的是经济中、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机构和人们为了追逐更多的货币,而不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使大量的货币创利行为与真正的物质创造脱离。投机行为助长了风险。 4、世界经济一体化使风险跨越了国界,形成世界经济危机。特别是以美元这种国家货币来充当世界货币的角色,被货币发行国利用,大量发行没的物质基础的货币来拯救本国经济、金融,因为怕影响本国实体经济,从而使更多的货币脱离于实体经济,并且美元的内在价值下降,表现为贬值。而事实上是困难重重,因为增加货币量就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导致物质产品的进一步货币计量加大,他国持有的美元则内在价值下降,形成了美国利用美元来无偿地占有了他国财富。 5、还有一点,就是政府的政策和信息导向,这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很大影响。如对放贷机构、人们的消费行为等方面的预期作用足可以使预期变现行动。 启示 首先,贷款机构在进行证券化时,没有如实地披露信息。现在大家都已知道,一些贷款机构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次级房贷,也就是对那些信用状况不是很好的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这些贷款本身的信用风险比较大。当然,并不是说这些贷款就不能证券化了,但必须对它的信用状况进行如实的评估并向投资者进行披露,以便让投资者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作出正确的决策。但是,这些信息都没有被客观地披露出来。而信用评级机构对证券化基础资产池的信用评级,也不是真正根据借款人的违约可能性,而是凭着对房价上涨的盲目估计,高估资产池的信用等级,把次级贷款当做优质贷款,把由次贷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评得与正常贷款证券化产品一样,严重误导投资人。直到次贷危机爆发,才急忙下调次贷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但为时已晚。这是目前美国国内许多人都对信用评级机构提出批判的重要原因。 2007年全球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务危机,这场原本起源于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一个初始规模相当小的信用违约率上升的事件,在不经意之间就已扩散到全球,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恐慌。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抵押贷款公司破产,全球最大、最为名声显赫的银行和投资银行(包括花旗银行、JP.摩根、UBS、美林、高盛、贝尔斯登等等)无一例外地遭受到了巨额的损失。而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也由此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虽然各方对最终损失的估计不同,但所估算的金额都是极其巨大的。直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仍然还在继续当中,其结果究竟如何,还无从知道。但这场危机的影响将极其深远,人们开始反思过去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些制度可能会因这场危机而有所改变,而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会有所调整。 一、居民次级抵押贷款概况 随着次贷危机在全世界的蔓延,原本并不广为人知的次级抵押贷款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向低收入、少数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识匮乏的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其

有关美国次贷危机成因的研究综述

有关美国次贷危机成因的研究综述 [摘要】次贷危机成为当今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长久以来,许多专家学~I-rt-g,成因进行了研究。有关美国次贷危机 成因的解释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归类、解释并给出评论,我们 力图得出能够较好解释次贷危机原因的理论,并指出一些还没有解释的问题和疑点。 【关键词】次贷危机:道德;监管;风险;收入差距 1引言.. 产价格泡沫破裂释放到金融领域的严重危机赖秀福和田娟将 次贷危机归结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非均衡发展以及金融的性 20 007年.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不断的上调联邦基准利质和功能被忽视和扭曲。王东指出全球经济和困际金融失衡问 率.导致房屋抵押贷款人的还款压力越来越大,次贷风险开始萌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十分严,并扩散至经济增 芽。到了20 007年6月,两只贝尔斯登公司的对冲基金损失惨重,长和结构调整的宏观领域。其根本原因是美国赤字增长和全球 以致停止赎回,2007年8月5日,这两只基金宣告破产,此次事贸易不平衡,以及美元贬值、利率差别和投资资金无序流动。 件成为次贷风波爆发的标志。赖秀福和田娟观点类似于王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非均 赖秀福和田娟将次贷危机归结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非均衡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虚拟 衡发展以及金融的性质和功能被忽视和扭曲。投机活动大为增资产为主体的跨国银行、对冲基金等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 加。放大了金融风险。而肖才林认为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虚拟经济规模日益庞大。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缺乏资源和实体 了隐患,以房地产作为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资产证券化加剧经济的国家大力推动金融业发展.试图从高风险高盈利的金融 了危机的扩散。卢字峰的研究显示,过度消费收入差距是美国次行业中获取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全球金融扩张速度远远超 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与本质。朱志强、杨红员和尹恕好和沈炳熙认越了GDP增长速度。 为监管缺位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理查德.比特纳和康国红则金融风险不断上升,次贷危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始末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始末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始末 3月16日,摩根大通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成为美国次贷危机中又一“超常”新闻。一家有5000亿美元资产的知名投行为何如此低价贱卖?经济学家谢国忠说,因为“现在没有人知道贝尔斯登的资产当中究竟有些什么、究竟值多少钱,甚至连最终可能损失多少都没人知道。” 但人们已经知道,如果摩根大通不“出手”,贝尔斯登就会轰然倒下,那将引发一场无法收拾的金融崩盘。同时,也使人们警觉,美国为什么不把任何一家哪怕危机累累的银行贱卖给别人? 持续一年的次贷危机,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其中一个又一个的漩涡,扑捉迷离,连漩涡中的人都不知底细,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大?究竟有多少家投行及金融机构买了多少次贷衍生品?次贷危机如何殃及全球经济?美国到底怎样抹平次贷危机?次贷危机何时 能见底?……这些问题,人们自然就更难找到确切的答案了。这正是次贷危机的可怕之处。 现在能确切感到的是,这次金融风波是一场典型的“美国式危机”:高智商人群在非同寻常的、虚拟梦幻般的现代经济中运作出事了,而且美国危机了,其他国家也跑不了,因为次债早已把大伙儿牵扯进来了,现在你们都得来救我,救我就是救你们自己。 美国梦,带了金融创新的傲慢,带着全球经济引擎的信用,带来高额回报的预期,虚拟经济世界的诡异,把半梦半醒之间的人引向那里,梦醒时分,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却已阴影笼罩。 这场带着些许现代荒诞色彩的“美国式危机”酝酿、发生、传播、扩散的故事是这样发生的…… 第一步:酝酿 美国吹起一个一个泡泡 在美国,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者或金融信用不高的人群。按美国房屋贷款原来的严格审查程序,他们是不太可能获得购房贷款的。但低收入者的住房,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要降低贷款的门槛,购房的需求就会释放出来。 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降低贷款门槛的行动,不仅将贷款人的收入标准调低,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得到贷款买房,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次贷”也因此得名。 放贷机构可不是慈善家,他们不是提供“经济适用房”。获贷人“零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经济学课程讲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定义 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

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看法都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