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案例
伦理学第四章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7、提高公民公德的自觉性
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德国人极守交通规则, 哪怕交通信号灯坏了,红灯一直亮着,德国人也 会站在那里“傻”等。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德国 人的确很注意遵纪守法和讲公德。 德国人自己遵守公德,也提醒别人这样做。 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德国的时候,由于对垃圾分 类不熟悉,把塑料制品放进了生活垃圾箱,被一 个邻居看到了。这位邻居便详细地告诉放置垃圾 的规定,犹如上了一堂如何正确扔垃圾的课。
3、公物的哭泣
2004年3月的一个下午, 在武昌武泰闸十字路口, 一中年男子拿着一把铁 榔头,猛砸路边一无人 值守的电话亭。电话亭 里的两部电话被砸烂。 附近群众称,听到该男 子自言自语,说是打牌 输了钱,要找点事泄愤。
4、环境的破坏
• 乱倒垃圾、高空抛物的现象随处可见。 • 在广州,一条不足400米长的步行街上, 清洁工人清理出人们遗弃的口香糖就约 有1.5千克。
当班医生脱岗买菜,导致急救病人死亡
2004年10月5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垂危病人需要做手术,主治医生通知家属需 要血透,并通知了血透室值班医生,但其一 直未到。病人家属打了几次电话,被告知医 生买菜去了,未带手机。2个小时后在未血透 的情况下,开始手术。3个多小时后,血透室 值班医生终于回到值班室,而病人已无力回 天。
2、相关制度政策的完备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 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4年5月1 日起实施。规定“赔偿权利人请 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 补偿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表明见义勇为者可向受益人求得 补偿。
3、公共设施的完善
在日本东京,人行道即使只有两三 米的宽度,为了方便行人过马路,红绿 灯几十米就有一个。这样的设计似乎增 加了车辆的通行难度,但在日本却很少 有堵车的现象,因为行人过马路方便有 序了,汽车通行也就畅通和有序了。
高职院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实践案例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实践案例一、案例背景在高职院校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中,抓住学生关切问题进行自主实践,推动形成更深入的建设效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运用教育机构独特优势,形成创新教学典范,促成实践教育效果提高的重要选择。
在本案例中,就将在传统问题的深刻研判基础上,借助新的建设方式,来促成创新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新时代公民道德的感知与体验,进而在内心思想的有效驱动下,不断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二、案例过程(一)发现问题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尝试将公民道德建设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试图以高职生所关注的职业发展问题来引发共鸣,进而渗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加速该群体的全面发展。
然而,从实践观察中却发现,在这一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往往存在师生双方互不理解、互不体谅、互不配合的尴尬局面,通常的情况是,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爱岗敬业的职业发展观,学生却在私底下讨论月薪几千的实际问题,教师和学生并未处在同一个对话频道上,自然难以完成深层次的交流和启发。
虽然教师群体尽量将公民道德建设的要点,与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实力结合在一起,但却由于着眼点过高或过低而引发学生群体的反感,难以真正达到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
(二)问题分析从上述实践问题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导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根本是:师生双方没有找到共同语言,没有能够在共同关注的职业问题上达成共识,进而无法在课上形成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自然就难以延伸到课后和课外活动之中,无法促成学生在实践层面的深度体验,最终学生对于新时代公民道德的理解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或理论层面,根本无法与自身的职业发展关联起来,也不能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汲取正向的发展力量,无法成为符合新时代公民道德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应对措施为了进一步增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效果,真正将公民公民道德建设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教师尝试运用创新的实践环节设计,来推动整个活动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关切问题的带动下逐步加深实践,收获体验,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观念,具体的推进环节包括:1.课堂热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选取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由学生来进行热议,通过学生讨论、辩论、交流等,发现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关切点,在“关于突破职业发展高度的核心动力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就形成了观点鲜明的两种看法。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经验启示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经验启示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经验启示》
嘿,咱就来说说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儿吧。
那是在我们小区里,有一天我下楼扔垃圾,看到一个老奶奶正颤颤巍巍地提着一袋垃圾往垃圾桶走去。
这时候,一个年轻小伙子跑了过来,笑嘻嘻地对老奶奶说:“奶奶,我来帮您扔吧!”老奶奶连忙摆手说:“不用不用,小伙子,我自己能行。
”可那小伙子哪肯听呀,一把接过垃圾袋就往垃圾桶走去,还回头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就歇着吧,这点小事我来就行啦。
”
扔完垃圾后,小伙子又陪着老奶奶在小区里溜达了一会儿,一路上两个人有说有笑的。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那叫一个暖呀。
后来我和那个小伙子聊了几句,他说他觉得帮助老人是应该的,这是公民道德的一部分嘛。
我当时就想,这小伙子真不错呀,多有爱心呀。
从这件小事里呀,我得到了一些启示。
咱新时代的公民呀,就得有这样的道德意识。
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主动伸出援手,别计较那么多。
而且呀,这种行为还能感染身边的人呢。
就像那个小伙子,他的举动说不定就让其他人也想着以后要多做好事啦。
咱都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大家说是不是呀!嘿嘿!
这就是我关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点小观察和体会啦,希望大家都能做有道德的好公民哟!。
个人道德法律案例(3篇)
一、背景某小区居民张先生与李先生系邻居,两家相隔不远,平日里关系尚可。
一天,张先生家装修,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影响到李先生家的休息。
李先生多次与张先生沟通,希望张先生能够降低噪音,但张先生并未理会。
李先生忍无可忍,遂向物业公司投诉,要求张先生停止装修。
物业公司介入调解,但双方均未达成一致意见。
此后,李先生多次向张先生道歉,希望张先生能够理解自己的难处,但张先生仍坚持己见。
矛盾激化,李先生遂将张先生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 张先生是否应承担降低噪音的道德责任?2. 张先生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三、案例分析1. 张先生是否应承担降低噪音的道德责任?道德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
在本案中,张先生装修产生的噪音确实给李先生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影响了李先生的休息。
根据道德规范,张先生有义务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尊重邻居的合法权益。
因此,张先生应承担降低噪音的道德责任。
2. 张先生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污染物。
在本案中,张先生装修产生的噪音已经超过法定标准,对李先生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根据法律规定,张先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张先生装修产生的噪音确实对李先生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张先生应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同时,法院也认为,张先生在道德层面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要求张先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注重邻里关系,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本案给我们的启示如下:1. 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道德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守法用法。
2. 邻里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尊重他人,关心邻里,共同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公民道德建设人物事迹材料
公民道德建设人物事迹材料
《与邻为善,共创美好社区》
在某个城市的社区中,有一位名叫张老师的女士,她是社区里的一名志愿者,专门负责协助居民解决邻里之间的纠纷和矛盾。
张老师平时工作很忙,但她总是能够抽出时间来关心社区的安定和和谐,她的为人正直和善良的品行也深受居民们的喜爱和尊敬。
有一次,社区里因为一颗树的所有权问题而引发了居民们的矛盾,一些居民纷纷向张老师求助。
张老师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篇幅及重要性,她不辞辛苦地去调查了解情况,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她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劝导,成功促成了这桩纠纷的解决,并让各方居民都心服口服。
张老师做的这一切都源于对公民道德的认识和不懈的努力,她深知做一名好的公民不仅仅是要有自己的优秀品质,更要有责任感和担当。
她用自己的善意和行动影响了社区里的人们,也为社区的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老师的事迹在社区里被广为传颂,她所展现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力量也在悄然引导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建设美好社区的行列中。
她的行为不仅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更为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张老师成为了社区中的一面旗帜,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实力证明了“与邻为善,共创美好社区”的可贵意义。
村居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
村居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
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
1.正确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社会风尚:本村开展全村大讲堂,定期召
开“家乡文化讲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鼓励村民持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共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2.破除陋习,促进社区公德:本村组织常住村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联合开展公益帮扶行动,帮助贫困学生;
3.发扬公德,倡导社会正气:本村引导村民遵守宪法法律和法律法规,弘扬正气文化,发挥好模范作用,帮助增强新一代的社会道德观念;
4.发挥家庭榜样,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家长应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多多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道德观念;
5.提倡参与无私奉献:本村经常组织义务性志愿活动,积极参与社会
公益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体分为两个部分:一
部分是提高新一代公民的道德修养;另一部分是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弘
扬文明精神,完善公民素质。
从提高新一代公民的道德修养来说,需要家庭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重视言传身教,多多谈论正确和积极的道德观念,引导孩子树立道德观念;。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医生下乡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医生下乡在新时代,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
其中,医生下乡是一个充满价值和意义的实践案例,通过这一实践,人们可以看到医生们将自己的医疗技能和爱心带到贫困的农村地区,为那里的人民带去希望和健康。
1. 医生下乡:实践案例分析医生下乡是指城市医生到农村地区开展医疗服务和医学教育的活动。
在我国,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乡村人民。
医生下乡的活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通过医生下乡,许多地方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民们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 医生下乡:价值与意义医生下乡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医疗服务的延伸,更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案例。
在医生下乡的过程中,医生们要面对贫困、落后、艰苦的农村生活,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方式,这对医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医生们要把自己当作乡村人民的知识智囊和健康守护者,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为农民们普及健康知识和医学常识。
这种精神与情感上的奉献和付出,是医生下乡实践案例所具有的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3. 医生下乡的影响医生下乡的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医生下乡缓解了农村医疗资源的不足问题,提高了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医生下乡也改变了城乡医疗资源分配的现状,促进了城乡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医生下乡实践案例展示了医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激励了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推动了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明进步。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医生下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医生们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更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实践。
我认为,医生下乡实践案例所体现出的爱心和责任感,是我们全社会应该学习和倡导的。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总结回顾通过对医生下乡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度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活动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
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一、社区道德建设案例:社区邻里互助在某个小区,居民们通过互相帮助和关心,建立起了深厚的社区感情。
每逢节假日,居民们都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春节联欢、中秋赏月等,增进邻里之间的友谊。
此外,小区内还有一些居民自愿组成志愿者团队,为社区提供各种服务,如环境卫生清理、老人照顾等。
二、职场道德建设案例:诚信经营,共建良好营商环境某公司通过建立诚信经营理念,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信任。
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实行公平、公正的商业竞争。
同时,公司鼓励员工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该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
三、校园道德建设案例: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某中学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老人、环保宣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力量。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通过这些措施,该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家庭道德建设案例:孝老爱亲,传承家庭美德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孝敬老人,关心亲朋好友,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孩子从小受到熏陶,也学会了尊重和关心长辈。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支持,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家庭氛围。
五、公共场所道德建设案例:文明出行,共创文明城市在公共交通中,乘客自觉排队等候,不拥挤、不插队;在公共场所中不大声喧哗、不随地乱扔垃圾;在旅游景点中不随意涂鸦、不破坏景观。
这些文明行为在城市中蔚然成风,共同创造了文明城市的良好环境。
六、网络道德建设案例:理性发声,维护网络秩序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理性发声,不发布不良信息;对于虚假信息及时举报;在争议性话题中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进行讨论。
网络平台也应该承担起责任,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监管和治理,维护网络秩序和公共利益。
七、慈善公益道德建设案例:捐资助学,关爱弱势群体某企业家捐资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改善学校设施和提高教育质量。
公民道德案例
让“钻石”发出璀璨的光芒椒江区三甲小学高闸学区 王恩玲一、“钻石”之疑每当上课看见学生交头接耳,“埋头苦干”时;批到邋遢的作业时;听到不交作业同样的理由时;看到不尽人意的考试分数时,我就全忘了他们的闪光点,真有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失望。
于是总忍不住咆哮起来,学生就在我严厉的目光下开始躲躲闪闪,在我转过身的时候做鬼脸,在我不在班时开“茶话会”。
不管自己有多努力,始终没看见自己所希望的“风平浪静”,于是越发地心浮气燥,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看看老教师,对待学生很严厉,甚至很凶狠,他的学生都听他的摆布,考出的成绩也相当不错。
这就是严师出高徒吧!古人都说:“棒下出孝子。
”难道棍下能成才子吗?也许我还不够严厉吧?因此我又增加了一些法术,在一段时间内收到良好的效果,也让我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久而久之,这些所谓的法术也会慢慢地失去它的威力,又让我陷入了困境。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这个效果见效很慢,学生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也常常让我失去了耐心和信心。
现在发现教书好像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持久战。
谁能坚持住,谁就能胜利。
作为老师,我真想跟那些顽皮捣蛋鬼投降,真想放弃他们,也时不时就用尖利的话语来伤害他们,以此来杀鸡儆猴。
“猴子们”有点害怕,慢慢规矩起来。
可那些“鸡”的队伍又慢慢庞大,好像是禽流感,会传染的。
这样滋生蔓延下去,他们就会遭殃。
此时,“钻石”失去了往日的光芒,难道他们原来不是一颗令人向往的“钻石”吗?难道这富有生命力的钻石是一颗假钻?假钻也有其暗淡的光芒呀?难道这是一块朽木,怎么那么难雕呢?现在的孩子,不再是我们那时的孩子了,也许正因为时代的变迁,致使孩子们似乎看起来懂得更多,其实也复杂得更多。
不知道这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悲哀!二、“钻石”之思难道我这样严格要求他们,不知疲倦地唠叨,错了吗?夜深人静时,我总是问自己。
看了许多名家著作,经历了许多故事之后,我才明白,真的错了!我们确实应该时时检讨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疼爱和同伴的关心现在的少年儿童虽然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但是由于他们是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造就了他们具有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小皇帝”的特殊的个性心理。
从具体案例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12
[参考答案] 1、围观者见危不救,是懦弱自私的表现,其态度和行为是 有害的,应受到谴责。它不仅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侵害, 而且会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犯罪。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 争,使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 2、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并保障其顺利实 现;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我国法律的不足,并促进其贯彻实施。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② a、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及道德教育,形成 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对违法行为给 与谴责,对见义勇为等高尚行为予以赞扬和鼓励。 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依 法律己,以主人翁的责任感通违法行为作斗争,维护我国法 律的权威和尊严。
从 具 体 案 例 看 依 法 治 国 与 以 德 治 国
1
案例材料一
1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 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 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 家庭美德教育。
8
[精题例选] 阅读下列小品《打工奇遇》片断,回答问题:
总经理:……这是“宫廷玉液酒” 打工者:嗯,香,像二锅头。 秘书:这就是二锅头兑的水。 总经理:胡说!到了这儿就得叫“宫廷玉液酒” 打工者:那得卖多少钱一杯? 总经理:一百八十。 打工者:咋沾了宫廷两字都涨价呀? 总经理:……在看这道菜——“群英荟萃”。这红的是宫廷红萝卜,绿的是宫廷 青 萝卜,要八十元一盘。 打工者:还“群英荟萃”呢,我看是“萝卜开会”! 问: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如果你是该地区的执法管理者,你认为应怎样制止此类事件发生?
公民道德建设案例
公民道德建设到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2009-06-27 10:52 来源:中国文明网作者华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建设话题关注度的升温,那么,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都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笔者从几件具体事情说起,也许能引发人们的一些思考。
案例1:一个真实的报道:某乡长因嫖娼被抓获。
他在检查中写道:“由于自己放松了学习,忘记了自己是个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
无独有偶,该乡一个青年农民也因嫖娼被抓获。
他在检查中写道:“忘记了自己是个平头百姓,把自己混同于乡上县上的干部,以为可以像他们那样随便吃喝嫖赌……。
文章虽短,耐人寻味。
表面上看是个认识问题,实际上是观念错位,甚至思想深处有误区。
正如有评论说的那样:党员干部不能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只是在一定意义上讲才有道理,那就是党员干部应有更高的理想、道德水准。
而对于那个普通百姓来讲,如果他真的成为党员干部,也许比那个乡长更卑劣,更加追寻与其原来地位的不平等。
案例2: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
这项调查虽然是在几年前开展的,但是只要我们略微用心,就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在当下、在我们的身边仍然普遍存在着。
就像有文章剖析的那样:两个100%看似奇怪,实际上正触及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现象: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
这说明,不少人在公民道德问题上有一种“人格分裂”和“双重标准”:对各种不文明行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既深恶痛绝又身体力行。
我们当前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难就难在人们不是不知道一般的道德标准和是非善恶,而是明知故犯。
案例3:“看人家老陈家海军,可能耐了,20几天就赢了上万块钱,不但买了摩托车,而且……”,一个参与赌博偶尔赢了点钱的青少年受到了村庄人的追捧,多少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再看看那些在鼻孔上打个洞嵌上块明晃晃的金属钉、叼着烟卷的少女们,看看在人行横道上横冲直撞的骑车人,我不仅要追问,当今社会真的是一个审美迷乱的时代吗?案例4:“有的客人看到床单、毛巾每天都在更换,要擦皮鞋了,往床单上一蹭,洗完脚,用毛巾一擦,省事是省事,但表现出对宾馆清洁人员工作极大的不尊重,如果蹭上的油渍难清洗掉,宾馆一定会要求赔偿,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案例
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案例1.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某社区,一群热心居民组织了志愿者服务活动,定期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陪伴。
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购买生活用品、清洁卫生、修理家具等任务,让老人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怀。
2. 道德教育进校园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某中学开展了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
学校邀请社会名人、专家学者等到校园进行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义工活动、助人为乐的实践课程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网络公德宣传活动为了提高网络公德意识,某地组织了一场网络公德宣传活动。
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开展主题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告诫人们不发表恶意言论、不传播虚假信息等,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4. 公民道德培训课程某市政府主办了一系列的公民道德培训课程,面向广大市民开展。
课程内容包括社会公德、家庭伦理、职业道德等方面,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升整体社会的道德水平。
5. 司法系统公正廉洁建设某地法院开展了公正廉洁建设工作,加强对法官和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和监督。
通过制定严格的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内部管理和监察,确保司法公正和廉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6.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某知名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了一系列的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企业员工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捐资助学等活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企业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环境,履行诚信经营,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7. 邻里和睦关爱行动某小区居民自发组织了邻里和睦关爱行动,通过定期举办邻里交流活动、互助帮扶等形式,增进邻里间的友谊和团结,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
居民们互相照顾、关心彼此,共同打造一个温馨宜居的社区。
8. 道德榜样引领某社会团体组织了道德榜样评选活动,通过广泛征集和评选,选出一批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出色、具有道德品质的人物。
这些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引导更多人向他们学习,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
讲道德守法律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在我国,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道德和法律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全民守法。
本文以李明守法的感人故事为例,展现了一位普通公民在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坚守,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二、案例概述李明,男,35岁,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
他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境贫寒,但他始终坚守道德底线,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李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诚信和守法的重要性,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三、案例经过1. 诚信为本李明从小生活在农村,深知诚信的重要性。
他总是诚实守信,为人处事,从不欺骗他人。
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有一天,李明在工地上发现了一块贵重的石头。
他心想:“这石头可能值不少钱,如果我偷偷带走,或许能改善家里的生活。
”然而,李明想起了村里的老人们经常教导他要诚实守信,于是他决定将石头交给工地负责人。
负责人对李明的诚实行为表示赞赏,并奖励了他一笔钱。
李明用这笔钱为家里买了些生活必需品,但从未向他人提起过这块石头。
2. 法律为纲在一次施工过程中,李明所在的班组违反了安全生产规定,导致一名工友受伤。
工地负责人得知此事后,要求李明等人承担责任。
李明深知这是违法行为,他坚决反对,并向负责人指出:“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疏忽,就违反法律规定,这样会害了大家。
”在李明的坚持下,工地负责人高度重视此事,对违反规定的班组进行了严肃处理。
这起事件也警示了其他工友,让他们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3. 意外事故有一天,李明在工地上工作时,突然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
一根重达数十吨的梁突然断裂,砸向了正在附近作业的工友。
李明不顾个人安危,迅速冲向现场,将工友从危险中救出。
然而,在救援过程中,李明也受了重伤。
经过抢救,李明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身体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李明一度陷入了困境。
然而,李明并没有因此放弃。
优秀的公民德育案例
优秀的公民德育案例
公民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公民素质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公民德育案例,旨在帮助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施公民德育教育。
1. 高中学校开展义务劳动活动
在某市一所高中,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参与社区义务劳动活动。
学生们协助社区清洁、植树、支教等,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通过实践,学生们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树立了奉献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2. 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项目
广州某小学开展了一个以志愿者服务为主题的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通过捐款、捐物、支教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关爱。
这种活动不仅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培养了他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中学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开展了法治教育活动,包括组织辩论赛、举
办法治知识竞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了解了法律的作用和重
要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公正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4. 幼儿园组织社交礼仪训练班
某幼儿园针对幼儿社交行为进行训练,组织了社交礼仪训练班。
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礼仪素养和公民素质。
这些训练提高了幼儿相互尊重、友善待人的能力,为他们的成
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些优秀的公民德育案例表明,通过实践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学生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公民素养和价值观。
这些案例可以为其他
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公民德育
教育。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企中的典型案例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企中的典型案例
2. 建立道德教育体系:A公司建立了全员参与的道德教育体系,包括举办道德讲座、开展 道德教育培训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员工们能够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观和道德准则。
3. 弘扬传统文化:A公司鼓励员工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他们组织了中国传统文化 讲座、书法、绘画等艺术培训班,让员工们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4. 建立道德评价机制:A公司建立了道德评价机制,将道德表现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 指标之一。通过这种机制,鼓励员工践行道德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企中的典型案例
5. 社会责任实践:A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和社区建设。他们组织员工参 与环保志愿者活动、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 和奉献精神。
通过以上措施和实践,A公司在国企中成为公民道德建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 案例。他们通过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培养了员工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为公 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企中的典型案例
在国企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是某国有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实践:
1. 成立道德建设委员会:A公司成立了道德建设委员会,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中层干部 组成。委员会负责制定道德建设规划和措施,并监督和推动其实施。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案例:外国人的社会公德新加坡: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抛杂物、随地吐痰,禁止在地铁里吃东西,否则罚款。
在禁烟区吸烟者及失职的管理人员,属初犯的,罚款1000元(新加坡币,下同)以下,重犯者被罚款高达2000元。
上公厕如不冲水,受批评,若再犯,名字连同照片将会上报纸。
1994年,18岁的美国青年费伊在新加坡损坏出租车,向停放的出租车扔鸡蛋、摘牌照,结果被判处有期徒刑,连当时的总统克林顿亲自出面说情也无济于事。
朝鲜:平壤多雪,每逢一夜人雪过后,次日清晨,居民不用动员自觉拥向马路,清扫积雪。
排长队上公共汽车。
街道干净整洁,不见杂物。
戴着红领巾的学生向身边驶过的外宾车辆举手行礼或鞠躬致意,使人感到,朝鲜确实堪称礼仪之帮、文明之国。
约旦每年4至5月间,首都安曼的居民都要参加公益劳动,打扫环境卫生,清理垃圾。
还乐于助人。
韩国:韩国人的特点是爱国,以使用国产品自豪。
政府重视倡导精神文明,严惩那些伤风败俗、有损国格的行为。
1996年7月,在泰国边境发生的5名韩国游客捕杀野生熊被泰国当局逮捕的事件曝光后,韩国总理李寿成认为这丢尽了韩国人的脸,于是立即下令外交部严厉制裁这5名在外国出丑和犯法的人,以端正风气。
瑞典:在富国瑞典,节俭之风十分盛行,行贿、受贿的现象十分鲜见。
举行各种会议,大都是咖啡一杯,有的再备些点心。
红包、礼品之类是十分少见的。
对来访者极少送纪念品,即使非赠送不可,其价值最多也只相当于当地人一两个小时的工资。
如果双方是公务上的关系,即使送一瓶酒也属贿赂行为。
瑞典贿赂现象极少见的原因:一是大家都比较富裕,不追求奢侈生活,没有必要再贪贿赂小便宜;二是国家颁布了严厉的反贿赂法;三是对贿赂行为有着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一般而言,人们把社会公德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社会公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从适用范围上讲,它具有普遍适用性,每个公民都有遵守的责任和义务;从功能上讲,它具有公共性,维护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从内容上讲,它具有广泛性,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公民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公民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道德银行”的诞生。
社区里有位热心肠的王大爷,他总是爱操心小区里的事儿。
有一天,他看到小区里有人主动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有人义务为大家修理坏掉的桌椅,可这些好人好事就像一阵风,吹过就没了痕迹,没人特别在意,也没有啥鼓励措施。
王大爷就想啊,这可不行,得想个法子把大家的善心和美德都“存”起来。
于是,他就把这个想法跟居委会一说,没想到居委会的人一拍即合,“道德银行”就这么诞生了。
二、运作方式超简单又有趣。
1. 开户存储。
每个居民都可以到居委会开一个“道德银行”的账户,就像在普通银行开户一样。
这个账户存的不是钱,而是大家做的好事。
比如说,小李帮邻居搬了重物,邻居就可以到居委会,告诉工作人员小李做了这件好事,工作人员就会根据事情的大小,给小李的“道德银行”账户里存上相应的“道德币”。
这“道德币”可以是虚拟的积分,也可以是专门制作的小卡片,上面印着不同的分值。
2. 支取与兑换。
“道德银行”里的“存款”可不是只进不出的哦。
当居民自己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可以支取“道德币”。
比如说,张大妈生病了,她的儿子又不在身边,她就可以用自己在“道德银行”的“道德币”,请社区里的志愿者来照顾自己。
而且,“道德币”还能兑换一些小奖品呢。
社区里定期会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像洗衣粉、卫生纸之类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道德币”数量去兑换。
三、神奇的效果。
1. 激发积极性。
这个“道德银行”一推出,社区里就像炸开了锅,大家做好事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以前大家觉得做好事是举手之劳,做了也就做了,现在做了好事还能“存起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
而且看到别人做好事能得到“道德币”,那些原本比较冷漠的居民也开始主动关心身边的人了。
2. 增强社区凝聚力。
居民们因为“道德银行”有了更多的互动。
大家不再是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而是经常互相交流做好事的经验,还会互相监督。
比如说,有人想偷偷虚报做好事的情况,其他居民就会站出来制止,因为大家都很珍惜这个“道德银行”的公平公正。
新时代公民道德实践案例范文
新时代公民道德实践案例范文在咱们这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可不是一句空话,在我住的那个社区啊,就有一群超棒的小卫士,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公民道德。
我们社区以前那环境啊,真有点糟糕。
草丛里时不时就冒出些垃圾,楼道里也经常能看到小广告的“身影”,就像脸上的小雀斑,看着特别闹心。
这时候,一群孩子站了出来,他们可是咱们社区的希望之星啊。
带头的是个叫小明的机灵鬼,眼睛一转就有一个主意。
他们成立了一个“社区环保小卫士”的小团队。
刚开始的时候,大人们都没太当回事儿,觉得这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可是这群小卫士可认真啦。
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自己制作了一些超有创意的环保宣传海报。
有一张海报上画着一个地球在哭,眼泪都是垃圾做的,旁边写着“别让地球伤心”,这创意,绝了!然后把这些海报贴在社区的公告栏、楼道里显眼的地方。
接着,小卫士们就开始了他们的“垃圾清理大作战”。
他们每人拿着一个小垃圾袋,还有那种自制的小夹子,就像一个个小探险家一样,在草丛里、角落里搜寻垃圾。
小明还时不时地喊着口号:“垃圾垃圾你别跑,小卫士来把你找!”这一喊啊,还把周围的小朋友都吸引过来了。
有一次,他们发现一个老爷爷在楼道里吸烟,还随手把烟头扔在地上。
这可不符合咱们社区的文明规范啊。
小卫士们没有害怕,而是很有礼貌地走到老爷爷面前。
小明说:“爷爷爷爷,您看这个烟头就像一个小坏蛋,它躺在地上多不文明呀,而且还可能引发火灾呢。
我们正在做环保小卫士,您也一起加入我们吧。
”老爷爷听了,脸有点红,赶紧把烟头捡起来,还夸他们懂事呢。
除了清理垃圾,小卫士们还对楼道里的小广告发起了“攻击”。
他们拿着小铲子,一点一点地把小广告铲掉。
有的小广告贴得特别紧,就像顽固的小怪兽,怎么也铲不掉。
但是小卫士们不放弃,一边铲一边互相鼓励:“加油,我们一定能打败这些小怪兽!”慢慢地,大人们也被这些孩子感染了。
有几个叔叔主动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还带来了专业的清洁工具。
社区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草丛里不再有垃圾,楼道里干净整洁,小广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景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范文
景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范文In the new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c morality in scenic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景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As the number of tourists visiting scenic areas continues to increase, it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good moral values and behaviors among the public. 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促进公众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举止变得至关重要。
One practical case that exemplifies this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volunteer programs in scenic areas.Volunteer program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civic morality in scenic areas. 志愿者计划在景区道德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y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volunteer activities, individuals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cenic area but also uphold moral values such as responsibility and dedication. 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个人不仅为景区的保护和维护做出了贡献,也树立了责任和奉献等道德价值观。
This not only benefits the scenic area but also fosters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mpathy among individuals. 这不仅有利于景区,也培养了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关于道德方面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李某某,女,30岁,某市居民。
被告王某,男,35岁,某市居民。
双方系邻居关系。
2019年5月,李某某在自家花园内种植了一株樱花树,因其花朵美丽且花期较长,吸引了众多邻居前来观赏。
同年6月,王某未经李某某同意,擅自将樱花树移栽至自家花园,并在其上悬挂了一个写有“私人领地”的牌子。
李某某发现后,与王某协商无果,遂诉至法院,要求王某赔偿因其擅自移栽樱花树而造成的损失,并要求王某公开赔礼道歉,恢复樱花树原状。
二、争议焦点1. 王某是否侵犯了李某某的财产权?2. 王某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3. 王某是否应当公开赔礼道歉?三、法院判决经审理,法院认为:1. 王某擅自将李某某的樱花树移栽至自家花园,侵犯了李某某的财产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依法享有对其不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李某某作为樱花树的所有权人,有权对其樱花树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王某未经李某某同意,擅自移栽樱花树,侵犯了李某某的财产权。
2. 王某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王某的行为给李某某造成了财产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 王某应当公开赔礼道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格权利。
”王某擅自移栽樱花树,给李某某造成了精神损害,应当公开赔礼道歉。
综上,法院判决如下:1. 王某赔偿李某某经济损失人民币500元;2. 王某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在自家花园内公开赔礼道歉,恢复樱花树原状;3. 本案诉讼费用人民币100元,由王某负担。
四、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道德损害赔偿纠纷案。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以下是对本案的分析:1. 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道德是社会公认的、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道德建设到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2009-06-27 10:52 来源:中国文明网作者华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建设话题关注度的升温,那么,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都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笔者从几件具体事情说起,也许能引发人们的一些思考。
案例1:一个真实的报道:某乡长因嫖娼被抓获。
他在检查中写道:“由于自己放松了学习,忘记了自己是个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
无独有偶,该乡一个青年农民也因嫖娼被抓获。
他在检查中写道:“忘记了自己是个平头百姓,把自己混同于乡上县上的干部,以为可以像他们那样随便吃喝嫖赌……。
文章虽短,耐人寻味。
表面上看是个认识问题,实际上是观念错位,甚至思想深处有误区。
正如有评论说的那样:党员干部不能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只是在一定意义上讲才有道理,那就是党员干部应有更高的理想、道德水准。
而对于那个普通百姓来讲,如果他真的成为党员干部,也许比那个乡长更卑劣,更加追寻与其原来地位的不平等。
案例2: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
这项调查虽然是在几年前开展的,但是只要我们略微用心,就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在当下、在我们的身边仍然普遍存在着。
就像有文章剖析的那样:两个100%看似奇怪,实际上正触及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现象: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
这说明,不少人在公民道德问题上有一种“人格分裂”和“双重标准”:对各种不文明行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既深恶痛绝又身体力行。
我们当前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难就难在人们不是不知道一般的道德标准和是非善恶,而是明知故犯。
案例3:“看人家老陈家海军,可能耐了,20几天就赢了上万块钱,不但买了摩托车,而且……”,一个参与赌博偶尔赢了点钱的青少年受到了村庄人的追捧,多少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再看看那些在鼻孔上打个洞嵌上块明晃晃的金属钉、叼着烟卷的少女们,看看在人行横道上横冲直撞的骑车人,我不仅要追问,当今社会真的是一个审美迷乱的时代吗?案例4:“有的客人看到床单、毛巾每天都在更换,要擦皮鞋了,往床单上一蹭,洗完脚,用毛巾一擦,省事是省事,但表现出对宾馆清洁人员工作极大的不尊重,如果蹭上的油渍难清洗掉,宾馆一定会要求赔偿,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宾馆的服务人员在提醒顾客时如是说。
正如有分析说的那样:是的,改革开放30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家都把家庭弄得像宾馆,可是在真正的宾馆里却总有一些人保留着像小说里的陈奂生用人家枕巾擦鞋的毛病。
人们都把家里的地板擦拭的光亮照人,但一到外边就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人们不禁问到:为什么总是内外有别,家里的好习惯怎么就不能带到外边呢?/system/2009/06/27/012079871.shtml英雄何以流血又流泪――法制社会也要有“德治”基础10月26日,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及抢险救灾、救死扶伤的先进人物的代表105人走上了领奖台。
就是这些普通人,面对邪恶和灾难,没有犹豫,没有胆怯,凭着一腔热血,一身豪气,用生命谱写出一曲曲壮怀激烈的正气歌。
他们以事实告诉国人,我们的社会真善美仍是主流。
对见义勇为,不仅仅要大张旗鼓表彰,而且要借助法律予以保护。
据统计,全国已有50多个地市出台了见义勇为的奖励和保护法规,这标志着社会公德建设开始走上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轨道。
加强保护,是因为需要保护。
见义勇为者成为英雄太容易——很多人遇到歹徒就躲,碰上小偷就让,常常使见义勇为者孤身奋战。
而做英雄太难了——他们往往流血之后又流泪。
北京某公司业务部经理宁健乘坐公共汽车时,因制止歹徒行窃,被扎成重伤,住院治疗费共1.7万元。
他所在单位以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为由,不给报销医药费,他治病期间的工资、奖金也被扣除。
而四川成都青年黄健见义勇为英勇牺牲后的遭遇也使他“死不暝目”。
面对手持匕首挟持两名柔弱女青年的歹徒,不满18岁的黄健英勇而上与歹徒博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令人遗憾的是,他用生命救下的两名女青年及其父母对此却表现出惊人的漠然,声称:“我们又没有叫他救人,他自己要逞能,死了活该。
”当地一位老人说:他们伤害的不仅是黄健一家人,而且是全社会有良知的人。
黄健的父母忍无可忍,于今年6月25日愤而将获救的两名女青年推上了被告席,终于在法院讨回了公道。
更有甚者,一些见义勇为者救人反被怀疑成肇事者,受尽被救人家属的刁难和自家人的责备。
见义勇为是社会公德最突出的体现,本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所谓“助人为乐”,用不着倡导,更用不着立法保护。
而如今,见义勇为越来越难,也就越来越少。
仅靠宣传教育已经不能唤醒人们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认为,实现社会道德重建需要两个因素的作用,一个是硬的――由政府和法律所代表的硬性机制,它能对超越一定限度的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并使遵守和维护道德的行为不至于付出太大代价。
另一个是软的――社会中的价值观念,它不以功利作为衡量标准,具有神圣性,这种力量看起来很软弱,一旦发挥出作用,就会相当大。
他说:“用法律形式对扬善者予以奖励,可使道德行为具有现代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道德行为价值的一种肯定。
然而把解决道德问题完全交由法律来承担,反映了教育的无能,它将导致全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放松甚至放弃。
”勇为与不为、正义与邪恶――此消彼长,势不两立见义勇为者少,见义勇为者难,其广泛的背景是社会公德意识的普遍淡薄。
全国人大代表毕四海认为,当前国民道德素质滑坡现象令人担忧,一些不良思想文化观念的“沙尘暴”,正侵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心灵。
在一些国家公职人员中,腐败和渎职现象严重;在一些经济活动中,市场秩序混乱,失信欺诈现象屡见不鲜;一向被视为净土的科学界和教育界,也时时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青少年道德水准下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凡此种种,皆因正义与邪恶此消彼长。
正气少了,邪恶才会泛滥。
有一个近似荒唐的案例十分典型:一小偷第一次入室作案,被户主发现。
他以为这下完了,正后悔不该走邪路,却见全家老少齐刷刷跪下了,求他看中什么统统拿走,不伤人就行。
小偷喜出望外,从从容容地洗劫一空。
从此,他特别猖狂,因为他认定“好人怕坏人”,只要凶点,就可以横行无忌。
而如果一家人群起攻之,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能使作案者知难而退,知错而悔,改邪归正。
去年7月23日发生在著名风景区颐和园的一出悲剧,再次让北京市民惕然而惊。
这一天,公安干警袁时光在抓捕盗贼犯时被歹徒刺伤,终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事后,身在现场的一名饭庄经理内疚地说:我真后悔,没有出手救小袁……“而当时围观的四五十人,如果有一个上前帮忙制住歹徒,他就不会死。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山东72岁高龄的高玉芬大娘的行为。
从1980年到现在,她亲手抓获了1000多名各类犯罪分子,成为远近闻名的“编外警察”。
有一个被她抓获后刑满释放的人曾想去报复她,但见到她就害怕了,自称“根本下不了手”。
高大娘说:邪不压正,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将来,这都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邪不压正,社会才稳定、安宁。
一旦正不压邪,那我们如何生存?一位青年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人人自危,贪生怕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事本关己也高高挂起,那么邪恶必然变本加厉,愈加猖獗。
只有大家都大义凛然,全社会才能正气浩荡,邪恶才不会横行无忌。
道德高尚与沦丧――说起来天壤之别,做起来一步之遥也许有人会说,见义勇为,直面歹徒,是生死考验,个别人因而犹豫不决,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有情可原。
那么,更多涉及社会公德的事情细微而平凡,又做得怎么样呢?这也同样反映了道德的高尚与沦丧。
公共汽车就像一个流动的展览平台,每天都在展示着真善美和假恶丑。
我国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实行了无人售票,然而不少人却投放假币,有人甚至把一张纸币撕成两半作两次使用。
广东汕头市公交公司3年不断收到的残币假钱竟高达50万元。
北京的一位孕妇乘坐公共汽车,售票员一再招呼请人给让个座,可就是没人让。
有位乘客竟然说:挺着大肚子不在家呆着,瞎转悠什么呀?社会风气之不良,以至如此,也不仅如此。
爱国,是对全社会每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但在经济社会中,却被一些利欲熏心的人给遗忘了。
中国人的屈辱史,被当成商业“卖点”炒作。
上海一家名为“利都”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为销售“晶采名人大厦”,不仅在售房广告的显要位置刊出“上海市中心法租界区”、“依然保持法租界的昔日浪漫风情”等宣传语,还在设计、印刷广告时以红底白字突出处理“法租界区”一词。
74岁的朱老伯在现场气愤地对记者说:“我从出生起就一直住在法华镇路,也亲身经历过解放前旧上海的苦日子。
外国人在上海设租界,架铁网、军炮,不许中国人随便进出。
这一切,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酸。
可房地产公司居然用…租界‟这个词来拉生意,简直就是拿历史开玩笑!”爱国,是每个公民都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没有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只讲金钱,还有何资格谈社会公德?还有何奇耻大辱能过之?一家社会调查机构曾在北京进行了一项有关道德水准的调查。
在列出的13种可供选择的道德品质中,被调查者首选的项目竟然找不到名列其中的“诚实”、“讲信用”、“责任感”等字眼。
今年3月,金先生和家人一起逛北京西单商场,上厕所时,不慎将装有30万元现金和存折的皮包遗忘在洗手台上,10分钟后回来找时皮包已经不见了。
经调查,是商场的4个导购员发现并瓜分了现金,存折由一个人带走。
如此“拾金而昧”,缺德,违法。
上海一所教育学院曾抽样调查了7600多名中学生的道德状况,结果是18%的学生对“只要有利于自己就不择手段”的极端利己观持赞同态度,还有一半的学生对“别人作弊”表示宽容。
如此道德观,如何成大器?社会学博士黄平说,古人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违背公德的行为虽谈不上犯法,但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排队时不加塞,自觉站在一米线外,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这些都是小节,都非力所不及,甚至仅在一念之间。
做到了,就是文明的表现。
做不到,就成了“缺德”。
是与非、美与丑,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分明。
《北京青年报》开通了“文明就差这一点”热线电话,就社会公德方面似小实大的现象展开讨论,投稿者踊跃。
“文明,有的时候就差这么一点儿。
它就是我们平常日子里的一个关怀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看别人有难的时候主动搭一把手……”编辑的用心良苦,即呼吁“千万市民齐参与,争做文明北京人”。
“兴国”先要“立人”――人的现代化才有国家的现代化90多年前,鲁迅在他的《文化偏至论》中审视中国人的气质,揭露、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做戏,观斗,善变化,无操守,瞒和骗,爬与撞,等等,并提出了“立人”主张――希望中国人沉着、勇猛、不自私,有辨别,“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