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国际经济学 第五章 标准贸易模型
根据相对供给和相对需 求确定均衡相对价格(贸易 条件)。
PA/PB
RD’ RD
RS RS’
相对供给上升→贸易条 件恶化;
相对需求上升→贸易条 件改善。
(PA/PB)E
E” E
E’
(QA+Q*A) (QB+Q*B)
利利用用提提供供曲曲线线分分析析贸贸易易条条件件
➢ 相对价格变化,生产和需求改变,生产与需求之间差别通过贸易弥补。 如图所示,在原有的价格下,出口量为EF,进口量为CF;出口价格上 升后,出口量为E’F’,进口量为C’F’。
QB)之间的替代关系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根据企业追求利润最大
化的原则,生产选择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商品
相对价格(PA/PB)之处。(此时,在给定价格下,国内生产的名义总 产值也达到最大,请思考理由?)。QB
➢ A商品相对价格上升 →生产由点E转变为点E’ →A商品相对供给增加。
QB/Q
➢ 但如果对受援国提出必须采购本国产品的要求,本国对外国的援助所 引起的贸易条件恶化效应可以减少。
大国的关税和出口补贴同时影响供给和需求,对贸易条件形成影响。 关关税税
本国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国内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相对供 给增加、相对需求减少→进口商品世界相对价格下降→本国贸易条件改善→ 有利于增加本国福利。
③ 出口产品相对价格较低时,提供曲线凸向出口商品
出口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后, 一方面,在生产上,由于出口商品生产增加,增加生 产单位出口商品的成本上升, 进口商品国内生产的边际成本下降;另一方面, 在 需求上, 进口商品对于出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减少。 因此, 随着出口的增加,单 位出口要求交换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教材)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5-11
标准贸易模型
图5-4: 棉布相对价格上升带来的影响
粮食产量, QF
D2
D1
Q1 Q2 VV1(PC/PF)1 TT VV2(PC/PF)2 棉布产量, QC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5-12
过改变世界相对需求曲线来影响一国的贸易条件。 世界对某种商品的相对需求会由于以下原因发生 变化:
• 消费者品位的改变 • 技术的改变 • 收入的国际流动
流动问题
• 国际流动如何影响贸易条件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5-25
收入的国际流动: 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
Slide 5-14
标准贸易模型
• 为了确定PC/PF ,就必须找到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和
世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叉点。
–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RS) 向右上方倾斜,因为随着 PC/PF 的提高,两国都会增加棉布的产量而减少粮食 的产量。 – 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随着PC/PF 的 提高,两国都会把各自的消费组合从棉布转移到粮 食上来。
标准贸易模型
经济增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 经济增长意味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外扩张(TT). • 有偏增长
– 当TT 曲线在两个坐标轴方向上扩张程度不一致时就 会发生。 – 基于以下两个原因发生:
– 一国单一部门的技术进步 – 一国单一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国际经济学之标准贸易模型
05
贸易政策与贸易实践
关税政策影响
01
02
03
保护国内产业
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免 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促进 国内产业的发展。
提高进口商品价格
关税会使进口商品价格上 升,降低消费者福利。
扭曲资源配置
关税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 扭曲,使得资源从更有效 率的用途转向低效率的用 途。
非关税壁垒影响
限制进口数量
模型假设
完全竞争市场
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所有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价格接受者,没 有市场势力。
规模收益不变
模型假设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的比 例是固定的,即规模收益不变。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模型假设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自由 流动,不受任何阻碍。
贸易成本为零
模型假设国际贸易成本为零,即没有 运输、关税、配额等贸易壁垒。
未来研究方向
拓展模型适用范围
进一步放宽假设条件,使模型更接近现实情况,如考虑不 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等因素。
引入更多影响因素
将更多影响贸易的因素纳入模型,如技术进步、政策干预 等,以更全面地解释贸易现象。
拓展到多国多产品模型
目前标准贸易模型主要关注两国间单一产品的贸易,未来 可以拓展到多国多产品的贸易模型,以更准确地描述国际 贸易格局。
贸易利益分配的实例
以服装行业为例,一些国家可能在生产面料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可能在生产服装设计方 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这些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分工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获得 更多的贸易利益。
贸易条件变化
贸易条件变化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价格与进口商品的 价格之间的比率。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意 味着其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或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 这可能会导致该国贸易利益的减少。
标准贸易模型
标准贸易模型
首先,标准贸易模型假设了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
这意味着生
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价格接受者,没有人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在这样
的市场条件下,生产者会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来决定生产数量,而消费者则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市场价格来决定消费数量。
其次,标准贸易模型假设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生产技术和资源禀
赋存在差异。
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
一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商
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就意味着该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上的成本更低,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出口这种商品。
在标准贸易模型中,贸易的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贸易会
使得参与贸易的国家的产出和消费发生变化;二是贸易会影响参与
贸易的国家的福利水平。
贸易会使得参与贸易的国家的产出和消费
发生变化,因为贸易会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选择发生变化。
贸易
会使得参与贸易的国家的福利水平发生变化,因为贸易会使得国家
的总福利水平发生变化。
总之,标准贸易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它
通过假设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和比较优势原理,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
因和影响。
在标准贸易模型中,贸易的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
贸易会使得参与贸易的国家的产出和消费发生变化;二是贸易会影
响参与贸易的国家的福利水平。
通过对标准贸易模型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的运作机制,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规
范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国际经济学第8版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中文答案
第五章 标准贸易模型1、答:如图,贸易后,两国原先的无差异曲线都移动到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两国人民都更幸福,社会福利增加。
2、答:(a )如左图,假如过度捕鱼引起的鱼产量大幅度减少,则挪威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发生变化,导致等价值线向下移动,相应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了较低的水平上,导致福利下降。
(b )如右图,当过度捕鱼引起鱼的产量减少,在市场上鱼的供给减少,导致相对价格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弥补鱼的产量损失,甚至会带来福利的上升。
3、答:如图,以粮食和棉布为例,当生产可能性边界是直角时,贸易条件改善增进了本国福利。
生产点位于直角顶点,消费点是等价值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贸易条件的改善使得等价值线的截距增加,即等价值线直角顶点向外偏转(由于没有流动要素,生产点固定)。
经济体达鱼 车 鱼车瑞典 F C本国鱼 车 鱼车挪威 挪威挪威到获得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从直观上来看,产出并没有发生变化,经济体获益主要是通过相对于进口产品购买力的增加来实现的。
4、答:由于购买产品比例是固定的,所以无差异曲线是直角形状。
贸易条件的改善使该国达到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沿着从原点出发的射线移动,其顶点始终在该射线上,射线的斜率为两种产品的比例,贸易条件的改善使无差异曲线远离原点。
5、答:日本贸易条件是制造品价格比去原材料价格的相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由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的变动决定。
(a )中东石油供应的紧缺使得原材料的供给减少,这导致了制造品的相对供给增加,RS 曲线向右移动,制造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日本的贸易条件恶化。
(b )韩国扩展了汽车生产能力增加了世界汽车的总供给,使得世界汽车的相对供给增加了,RS 曲线向右移动,世界市场上汽车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日本的贸易条件恶化了。
(c )美国工程师以核反应堆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减少了对石油,即原材料的需求,这导致了原材料相对价格的下降,RD 曲线向右移动,制造品的相对需求上升和相对价格上升,日本的贸易条件得以改善。
第5章其他贸易模型
两个问题:
*上例中完全相同的两国分别生产那种汽车不确 定
*现实中厂商将把产地放在较大的市场以充分利 用规模经济并减少运输成本。即需求大的国家 生产并出口(与第二章结论相反)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
★存在内部规模经济时品种数目的决定:
价格
P1 P2
UCa
E UCt
F
O
N1
N2
P 品种数目
E:无贸易均衡点 F:自由贸易均衡点
加(MPLw增加),即(Wlw/Pw)会增加 因20为%⊿,P也w/就P是w说=,2技0%术,工因人此的⊿工W资lw将/增W加lw20>
%以上。
特定要素模型
对于布料厂商来说,雇用非技术工人的边际收益
应该等于边际成本,Wlc= PcMPLc,或者 (Wlc/Pc)=MPLc。
MPLc:非技术工人生产布料的边际劳动生产率; Pc:布料的价格; Wlc:非技术工人的工资
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
一、产(行)业内贸易
产品类 (亿美元) 服装(针织和非针织类) 家具 玩具 电视机 纸浆 大豆 航空器 机电产品 汽车零件 医疗仪器
出口 338.89 53.60 55.74 23.96 1570.78 18.41 7.60
进口 -* 0.36 21.67 24.82 28.42 155.88 30.01 12.14
第一个时期该新产品开始进入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消费嗜好也相 近的其他发达国家,产品逐步成熟,规模扩大,成本下降,这些国家开始仿 制该种新产品,美国出口市场逐步缩小。
第二个时期,其他发达国家参与出口竞争,并逐步取代美国。这一阶段 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为主。
◆第三阶段,标准化阶段:
其他国家仿制,成本大幅度下降。美国进口该种产品。该产品进入了成熟阶 段,又称标准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产品则是劳动密集型 (或称资源密集型)。
标准贸易模型
标准贸易模型标准贸易模型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模型,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
该模型假设了完全竞争的市场和恒定的生产成本,以及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简单情形。
在这个模型中,国际贸易的产生是由于两国之间的生产率差异,即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优势。
首先,标准贸易模型假设了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
假设国家A在生产商品X上拥有绝对优势,而国家B在生产商品Y上拥有绝对优势。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国家A会专门生产商品X,国家B会专门生产商品Y。
然而,由于生产率的差异,国家A在生产商品X时的机会成本低于国家B,在生产商品Y时的机会成本,因此国际贸易的产生可以使两国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其次,标准贸易模型假设了完全竞争的市场和恒定的生产成本。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生产者无法单方面影响价格。
而恒定的生产成本意味着生产商品的成本不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改变。
这些假设使得标准贸易模型更加简单和易于分析,但同时也限制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最后,标准贸易模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模型指出,国际贸易可以使两国都能从中获益,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
这是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生产者获得更多的选择,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了福利水平。
另外,国际贸易也会对国家的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产生影响,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增长。
总之,标准贸易模型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模型,通过假设完全竞争的市场和恒定的生产成本,以及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简单情形,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
该模型对于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需要在实际分析中结合更多的实际情况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绪论本章不是考试的重点章节,建议读者对本章内容只作大致了解即可,本章没有相关的课后习题。
第1篇国际贸易理论第2章世界贸易概览一、概念题1>(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答:发展中国家是与发达国家相对的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又称“欠发达国家”或“落后国家”。
通常指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
衡量一国是否为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标准有很多种,如经济学家刘易斯和世界银行均提出过界定发展中国家的标准。
一般而言,凡人均收入低于美国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的国家就被定义为发展中国家。
比较贫困和落后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
2>(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答: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于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存在及广泛应用,服务外包得到蓬勃发展。
从美国到英国,从欧洲到亚洲,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把自己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公司的核心能力上而将其余业务交给外部专业公司,服务外包成为“发达经济中不断成长的现象”。
3>(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答:丁伯根和波伊赫能的引力模型基本表达式为:其中,是国与国的贸易额,为常量,是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两国的距离。
、、三个参数是用来拟合实际的经济数据。
引力模型方程式表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把整个世界贸易看成整体,可利用引力模型来预测任意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
另外,引力模型也可以用来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
4>(第三世界(third world)答:第三世界这个名词原本是指法国大革命中的Third Estate(第三阶级)。
标准贸易模型
标准贸易模型标准贸易模型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它被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影响。
标准贸易模型假设存在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分别是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
在这个模型中,生产率不同的国家会通过贸易来获得利益,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标准贸易模型假设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不同的商品,分别是X和Y。
每个国家都可以生产这两种商品,但是生产效率不同。
比如,国家A对商品X的生产效率更高,而国家B对商品Y的生产效率更高。
这种情况下,国家A会专门生产商品X,国家B会专门生产商品Y。
其次,标准贸易模型假设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没有贸易壁垒。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A和国家B会根据各自的生产效率来决定生产的商品。
然后,两国通过贸易来交换商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标准贸易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效率高,两国仍然可以通过贸易来获得利益。
这是因为每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生产效率更高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这样一来,两国都可以获得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了福利水平。
除此之外,标准贸易模型还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通过贸易,生产要素的报酬会受到影响。
比如,对于生产效率更高的国家来说,其出口商品的价格会上升,从而提高了该国的出口商品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而对于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来说,其出口商品的价格会下降,从而降低了该国的出口商品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总的来说,标准贸易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它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影响。
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说明即使两国在生产效率上存在差异,它们仍然可以通过贸易来获得利益。
同时,标准贸易模型还可以用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报酬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因此,标准贸易模型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为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标准贸易模型
? World relative supply and world relative demand世界 相对需求与相对供给之间的关系
? Terms of trade and national welfare贸易条件与国家福利
? Isovalue lines(P94)等价值线
? Lines along which the market value of output is constant同一 条等价值线的产出价值不变
4
Figure 5-1 : Relative Prices Determine the Economy's Output(P91) 产品相对价格确定社会产出
PCQC + PFQF = PCDC + PFDF = V
? The economy's choice of a point on the isovalue line depends on the tastes of its consumers,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7
graphically by a series of indifference
3
?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and Relative Supply 生产 可能性和相对供给
? Assumptions of the model:假设
? Each country produces two goods, food (F) and cloth (C)生产 两种产品:棉布和粮食
际收入转移:RD曲线的移动 ? Tariffs and Export Subsidies: Simultaneous Shifts in RS
标准贸易模型
.
5
Y1
Y2
PW
P2
YB B2
YC
C1
YA
YC
YA
A1
YB
P1 B1
A2
C2
PW
XC XA
XB
X1
.
XB
XA XC X2
6
机会成本不变的图形说明
绝对(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说明
Y
国家1
Y
PW
B2
国家2
出
口
C1
U1
A1
进 口
U1
D2
进口 C2 U2
A2
U2 PW
B1
D1 出口
X
X
.
7
五、贸易所得
交换的利益 专业化的利益
剩
余
消
费
者 剩
d1+a1
a1
-d1
a2 a2+d2+b2 d2+b2
余
整
个 福 利
d1+c1 +a1
a1+b1 b1 +c1+d1
a2+c2 +d2
a2+b2 +c2+d2
b2
0
b1
b1
0
b2
b2
0
b1+b2 b1+b2
.
11
为满足 一定的 进口所 能提供 的出口 数量
八、提供曲线
Y
P2
PW 1
生产点位于PPF曲 Y PX/PY 线和价格线的切点
消费点位于CIC曲 线和价格线的切点
A
国内均衡点位于 PPF和CIC的切点, 切点斜率为此时的 均衡价格。
《国际贸易》重点整理
《国际贸易》重点整理李嘉图模型是2个国家2种产品1种要素。
特定要素模型是2个国家,2种产品,2个要素。
而且,其中有一种要素是固定的,是不能够自由流动的。
HO模型则是K 和L,两种要素可以在自己本国自由流动,但却不能够跨国流动。
李嘉图模型的机会成本来自于技术生产率的不同,由于生产率的不同产生了比较优势。
特定要素模型是因为要素的充裕程度不同。
HO模型是因为资源的相对丰裕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里由于只有一种要素,所以机会成本不变, 比较优势产生于技术差别;HO模型里有两种要素,各自适合于不同的部门,所以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比较优势产生于要素禀赋差异。
特定要素模型里机会成本也是递增的,因为流动要素只有一种,而其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此,当不断释放生产X的劳动力去生产Y时,随着Y产量增加而X产量减少,Y的边际产品减少而X边际产品增加,使得生产Y的机会成本逐渐增加,即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外凸的,至于比较优势应该跟HO模型一样吧。
第二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主要是比较优势)绝对优势:指某种商品在一国的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国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该国生产该产品占有比较优势。
派生需求:一种产品的生产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种产品一定对最终产品有所贡献。
一般均衡分析:在考虑所有经济变量的关系的情况下,考虑整个经济系统的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
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反)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社会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李嘉图模型:该模型中,劳动是各国产业部门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各个国家产业部门之间的唯一不同点,通过比较优势分析出,一个国家的生产模式由比较优势来确定,即一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产品。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标准贸易模型)【圣才出品】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5.1复习笔记1.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标准贸易模型建立在四个重要关系的基础之上: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贸易条件(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对国家福利的影响;确定世界均衡的世界相对供给与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
以下将逐一进行介绍。
(1)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如图5-1所示,曲线TT 为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点Q 是生产点,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所能接触到的最高的一条等价值线上。
图5-1产品相对价格确定社会产出可以在图5-1上用一系列等价值线来表示市场的产出价值,离原点越远的等价值线对应的产出价值就越高。
假定/C F P P 上升,则等价值线会变陡。
如图5-2所示,当棉布的相对价格从()1/C F P P 上升到()2/C F P P (从1VV 移动到2VV )时,等价值线变陡。
这时,社会将生产更多的棉布和更少的粮食,均衡产出点将从点1Q 移动到点2Q 。
图5-2棉布相对价格的上升如何影响相对供给(2)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如图5-3所示,点Q 是生产点,点D 是消费点。
该国生产的棉布比消费的棉布多,因而出口棉布;相应的,消费的粮食比生产的粮食多,因而进口粮食。
图5-3标准模型中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图5-4说明了相对价格/C F P P 上升所产生的影响。
当相对价格/C F P P 上升时,所有的等价值曲线变得更陡,最大价值线会从1VV 移到2VV ;生产点会从点1Q 移动到点2Q ;消费点会从点1D 移动到点2D 。
图5-4棉布相对价格上升产生的影响从点1D 到点2D 的移动反映了/C F P P 上升所产生的两个影响:①消费移动到了一条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社会福利改善了——收入效应。
②相对价格的变动会使得消费点随无差异曲线向靠近粮食、背离棉布的方向移动——替代效应。
(3)贸易条件改变对福利的影响贸易条件对国家福利的影响可以在图5-4中得到说明。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___标准贸易模型
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第一节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一、对以前模型的概述前面已经分析介绍了三个不同的模型。
每一个模型对生产可能性的决定因素都作了不同的假设。
为了突出重点,每一个模型都略去了其他模型强调的现实中的一些方面。
这些模型有:1.李嘉图模型。
生产可能性由单一要素(劳动)在两个部门的分配情况所决定。
该模型阐述的实质观点是比较优势,但无法让我们对收入的分配进行讨论。
2.特定要素模型。
当劳动可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时,其他的要素对于具体的产业而言都是特定的。
对于理解收入分配来说,这是个理想的模型,但难以用来讨论贸易模式。
3.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生产中的多种要素可以在部门之间自由移动。
该模型比前两个模型都难以掌握,但对于资源是如何决定贸易模式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在分析实际问题时,我们要将结论建立在所有模型综合的基础上。
例如;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的主要变动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出口迅猛增长。
这些国家或地区都经历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发展。
要讨论劳动生产率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应用第2章的李嘉图模型。
贸易模式的变动对美国的不同集团有不同的影响。
要理解环太平洋贸易的增长对美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我们需要应用第3章的特定要素模型。
最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资源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由于它们积聚资本,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从而使非技术工人变成了稀缺要素。
为了理解这一变动产生的影响,我们要转向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
尽管这些模型有许多具体区别,但都有着以下几个共同特点:l.社会的生产能力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不同导致了贸易的产生。
2.生产可能性边界确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对供给曲线。
3.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和位于各国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确定了世界均衡点。
由于这些共同特点,我们可以将已经研究过的模型看成是一个更具一般性的世界贸易模型的特例。
这个一般性模型可用于分析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课题。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圣才出品】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一、概念题1.偏向型增长(biased growth)答:偏向型增长是指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个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大于在另一方向上扩张的幅度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生偏向型增长的原因有:某个生产部门技术的进步;某种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或国家利用资源效率的提高等等。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偏向型增长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偏向扩张的产品的世界相对供给增加。
例如,图5-1(a)说明了偏向于X产品的经济增长,图5-1(b)说明了偏向于Y产品的经济增长。
图5-1 偏向型增长2.内部价格(internal price)答:内部价格是“外部价格”的对称,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相对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
在各国的贸易活动中,政府经常借助于各种关税或补贴等政策措施来实现有利于本国经济的目标。
这些贸易政策会导致同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同的价格,其中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称为“内部价格”,而相对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国际市场价格称为“外部价格”。
3.出口偏向型增长(export-biased growth)答:出口偏向型增长是指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出口产品生产能力提高的增长方式,表现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就是使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
一国的经济增长意味着该国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该国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
对于不同产品而言,其生产能力的提高幅度可能是不相同的。
如果一国出口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幅度超过了其他类产品,那么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出口偏向型增长。
4.等价值线(iso value lines)答:等价值线是描述市场产出价值的曲线,同一条等价值线的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
例如,如图5-2所示,有两种产品A和B,价格分别是A P和B P,产量是A Q和B Q,那么等价值线是由等式A A B B+=所确定的。
V越大,等价值线的位置离原点越远,对应的产P Q P Q V出价值就越高。
图5-2 等价值线5.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y)答:出口补贴是指国家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出口商品给予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国际经济学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
整理课件
图 5-10 出口补贴对贸易条件的效应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PF
(PC/PF)1
(PC/PF)2
RS1 RS2
整理课件
图5-9 关税对贸易条件的效应
棉布的相关 价格, PC/PF
(PC/PF)2
RS2
RS1 2
(PC/PF)1
1
RD2
RD1
棉布的相关数量,
整理课件
QC + Q*C QF + Q*F
• 出口补贴的影响
– 关税和出口补贴常被当成同一类政策,但是它们对贸 易条件具有不同的效应。
– 假设本国对所有出口棉布的生产者提供相当于产品价 值20%的出口补贴,这会使本国国内棉布对粮食的相 对价格上涨20%(棉布生产者多获得20%)。
整理课件
•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
– 模型假设:
• 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粮食(F)和棉布 (C) • 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TT)
–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社会实际产出的产品组合,
它取决于棉布相对于粮食的价格PC/PF
– 等价值线
• 同一条等价值线的市场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图5-1)
•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RS)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因
为PC/PF上升将使各国都增加棉布的生产,减少粮食 的生产。
• 世界相对需求曲线(RD)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因
为PC/PF上升将使各国的消费组合向靠近粮食背离棉 布的方向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7: 经济增长和相对供给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PF
•(PC/PF)1 •(PC/PF)2
•RS1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PF
•RS2
•1 •2
•(PC/PF)2 •(PC/PF)1
•RS2 •RS1
•2 •1
•RD
•棉布的相对
•产量 , • •(a) 偏向于棉布的增长
• 上述模型是标准贸易模型的特例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
• 标准贸易模型建立在四个重要关系
的基础之上
–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 – 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 – 世界相对供给和世界相对需求 – 贸易条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
– 模型假设:
•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粮食(F)和棉布 (C) • 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光滑的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6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Q
•棉布出口
•TT •
棉布产量, QC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 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升高,社会的消费选 择将从D1 移到D2
•从D1 移到D2反映了两种效应:
– 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的影响可能非常大,以至于当
PC/PF增加时两种产品的实际消费量都增加,
而棉布相对于粮食的消费量却会下降.
• 由两个原因导致:
– 社会某个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 – 一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增加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粮食产量, QF
图5-6: 偏向型经济增长
•粮食产量, QF
•TT •TT
1
2
•棉布产量, QC
•(a)偏向棉布的经济增长
•TT •TT
1
2
•棉布产量, QC
•(b)偏向粮食的第5经章标济准增贸易长模型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无差异曲线
• 无差异曲线是在同一消费效用水平上棉布
(C)和粮食(F) 的消费组合轨迹
• 无差异曲线有三个特点:
– 向下倾斜 – 位置离原点越远,所对应的福利水平越高 – 曲线越往右越平坦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图5-3:标准模型中的生产、消费和贸易
•粮食产量 QF
•粮食进口
•无差异曲线 •D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RS)是一条向上倾
斜的曲线,因为PC/PF上升将使各国都 增加棉布的生产,减少粮食的生产。
•世界相对需求曲线(RD)是一条向下倾
斜的曲线,因为PC/PF上升将使各国的 消费组合向靠近粮食背离棉布的方向 移动。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图5-5 世界相对供给和需求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PF
线(TT)
–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社会实际产出的产 品组合,它取决于棉布相对于粮食的价格
PC/PF.
– 等价值线
• 同一条等价值线的市场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图5-1 :产品相对价格决定社会产出
•粮食生产, QF
•等价值线 •Q
•TT
•
棉布生产, QC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图5-2: 棉布的相对价格上升如何影响相对供给
•RS
•(PC/PF)1
•1
•RD
•棉布相对数量 ,
• Q*C
QC +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经济增长:RS曲线的移动
– 他国的经济增长对本国是有利还是有害?
• 有利于本国,因为这意味着更广阔的出口市
场.
• 不利于本国,因为这意味着本国出口商将面
临更大的市场竞争.
– 当一个国家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员时,国 内经济的增长会给本国带来更多的利益还是 更少的利益?
相对供给和贸易条件
– 出口偏向型增长
• 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 • 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其他国家的贸易条件
– 进口偏向型增长
• 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进口产品 • 改善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其他国家的贸易条件 --进一步分析出口偏向型和进口偏向型增长对小国和 大国的福利影响。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2020/11/26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章节结构
• 引言 • 开放经济的标准贸易模型 • 经济增长: RS曲线的移动 • 国际收入转移:RD曲线的移动 • 关税和出口补贴:RS和RD同时移动 • 总结 • 提供曲线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本章简介
• 前几章的贸易理论强调了比较优势
的资源禀赋
– 本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恶化本国的贸易 条件,减少增长带来的直接效应,而本国 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 经济学家认为:发达国家的增长是进口偏向型
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是出口偏向型的。
•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另一个国家的实际收入
的影响取决于其扩张的方向;只有当扩张的方 向正好是针对其他国家的出口时,这种增长才 会通过贸易条件的恶化而减少其他国家的实际 收入。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图5-4 棉布相对价格上升产生的影响
•粮食产量, QF
•D2 •D1
•Q1
•Q2 •TT
•VV1(PC/PF)1
•VV2(PC/PF)2
•
棉布产量第, 5Q章C标准贸易模型
贸易条件改变对福利的影响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为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
进口产品的价格
•一国的福利水平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
• 当本国能向世界市场出口更多的产品时,带来
更多的利益。
• 当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转移到国外消费者手中
而非本国所得时,带来更少的利益。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经济增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 经济增长意味着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TT)向
外移动 – 偏向性经济增长
• 当TT向一个方向扩张的幅度大于向另一个方
向扩张的幅度时出现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 贫困化增长(福利恶化型增长)
•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恶化他们的
贸易条件,以至于他们的福利低于增长之前。
• 出现在极端的情况下:强劲的出口偏向型增
长,以及非常陡峭的RS和RD曲线。
•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理论观点而非
实际问题。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QC + Q*C QF + Q*F
•RD
•棉布的相对 •产量 , QC + Q*C •(b) 偏向于第粮5章食标的•准贸增易长模型 QF + Q*F
经济增长的国际性影响
– 经济增长的国际性影响取决于经济增长的 偏向性.
– 其他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改善本国的 贸易条件,而其他国家的进口偏向型增长 会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 劳动生产率差异(李嘉图模型) – 资源禀赋差异(特定要素模型与赫克歇
尔-俄林模型)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 上述模型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 社会的生产能力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表示 – 生产可能性边界确定了一个国家的相对供给曲
线 – 世界相对需求和位于各国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确定了世界的均衡点
•粮食产量, QF
•Q1 •Q2•VV1(PC/PF)1
•TT •VV2(PC/PF)2
•
食物产量, QC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
– 社会消费的价值等于社会生产的价值
PCQC + PFQF = PCDC + PFDF = V
– 同一条等价值曲线上消费点的选择取决 于社会的消费倾向,可以用一系列无差 异曲线表示社会的消费倾向.
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下降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 确定相对价格
– 假定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
• 本国(出口棉布)
– 贸易条件为PC/PF –棉布和粮食的生产量为QC 和QF
• 外国(出口粮食)
–贸易条件为PF /PC – 棉布和粮食的生产量为Q*C和Q*F
第5章标准贸易模型
– 为确定PC/PF,必须找到棉布的世界相对 供给和相对需求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