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 海珠区人文历史与岭南民俗文化
岭南民俗文化-麦琼月
岭南民俗文化主编:叶春生主编:叶春生辅导课班级:12春行管、12秋会计、12秋法学秋法学知识讲授:知识讲授:第一章 导论:岭南民俗与百越文化重点:1、三大民系的形成和特点、三大民系的形成和特点2、百越古族的基本情况、百越古族的基本情况3、岭南民族的主要特色、岭南民族的主要特色难点:1、三大民系的形成和特点、三大民系的形成和特点2、岭南民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岭南民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概论及分类民俗文化的概论及分类一、何谓民俗一、何谓民俗1、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日常生活服务。
演变,为民众日常生活服务。
3、 3、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和一种重要方式。
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和一种重要方式。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二、民俗的基本特征1、民俗的历史性、民俗的历史性2、民俗的集体性(群体性)、民俗的集体性(群体性)3、民俗的地域性、民俗的地域性4、民俗的传承性与扩布性、民俗的传承性与扩布性(1)民俗的传承性:)民俗的传承性:民俗文化在时间的纬度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
民俗文化在时间的纬度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
(2)民俗的扩布性:)民俗的扩布性: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即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即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3)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5、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1)民俗的稳定性:民俗的稳定性:指民俗一旦产生,指民俗一旦产生,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就会伴随着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广东概览之民俗风情
⼴东概览之民俗风情⼴东概览之民俗风情连南瑶族⾃治县的排瑶“耍歌堂”“耍歌堂”是连南瑶族⾃治县的排瑶以祭祖和欢庆丰收为主要内容的宗教节⽇。
旧俗每隔三年、五年或⼋年,以排为单位在农历⼗⽉⼗六⽇前后举⾏“耍歌堂”活动。
节⽇前,于农历七⽉七⽇各排⽼⼈商定活动事宜,活动时间三⾄七天。
活动主要程序是:⾸先由“先⽣公”带领全排⼈到⼤庙祭祀后,抬出⼤庙偶像游⾏,以幡旗前导,依次是长⿎队、⽜⾓队、唢呐队、妇⼥队、青少年队、⽼⼈队,按规定的"歌堂路"前往歌堂坪,途中伴放铳炮、打锣⿎、吹⽜⾓、吹唢呐助兴。
歌堂坪放置间隔丈余的九排⽵竿,每排9⽀,共81⽀,象征九州。
次⽇,举⾏“过九州”仪式(过⼭瑶称为“打番拜王”),男⼥皆穿红⾐,头上束⼀相冠,带⼀把太阳伞,列队在⼴场,为⾸者敲着铜锣,带着⼤家跟着先⽣公在九⾏⽵幡间转来转去,并不断烧纸钱、祭⽂(祭⽂由先⽣公写成画定)。
过州,意谓通过此⼀仪式,冥思先祖迁徙到连南时过"九州⼗府"的坎坷历程,可以得到祖先的庇佑,死后去冥府时过州过府都会畅通⽆阻。
在耍歌堂期间,进⾏长⿎舞、打铜锣、吹⽜⾓、吹唢呐等⽐赛,唱《盘王歌》、《历史来源歌》、《⽣活规范歌》等。
⽩天或晚上,未婚青年唱恋歌、互赠花袋、腰带、⼿镯头饰等定情礼物,还举⾏纪念传说中民族英雄“法真”和驱赶贪婪恶⿁-⿊⾯⼈(化妆⽽成)等仪式。
节⽇期间,各户备有猪⾁、⾖腐、烧酒、糍粑等⾷物,⾃⽤和招待客⼈。
封开《五马巡城》封开县⼤洲镇,位于县境内的贺江之畔,⼭环⽔绕,绿树蓝天,世世代代⽣活在这⾥的⼤洲⼈民深受天地灵⽓的薰陶,民风淳厚质朴,善歌善舞。
每逢春节期间,古⽼质朴的民间舞蹈《麒麟⽩马舞》、《五马巡城》、《春⽜舞》⼭歌对唱等便舞遍⼤洲镇的乡间⽥垄,唱遍了农家⾥巷,使整个⼤洲镇沉浸在热烈、喜庆、祥和的节⽇⽓氛之中,⼀直延⾄元宵节之后。
其中《五马巡城》最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该舞蹈历史悠久,阵容壮观,表演者需四五⼗⼈,⾄少也需三⼗五⼈以上。
广州传统文化资料
广州传统文化资料广州是一座具有XX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具有很多传统文化,那么,下面是大家整理收集的广州传统文化资料,供大家阅读参考。
广州文化艺术概览粤剧是我国的一大地方剧种,扎根于广东民间,也流行于广西部分地区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和华人居住区,至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广东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成、发展起来的。
同时粤剧先后把南音、粤讴、龙舟歌、木鱼歌等地方说唱艺术,以及广东流行小调、小曲先后吸收进来作这曲牌使用,形成今天粤剧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地方演唱和小曲小调为辅,富有地方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唱腔体系。
岭南画派是指在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人为首的一个画派。
他们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主张国画更新,反对清末民族画坛的摹仿守旧,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
因为他们都是广东人,所以被称为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兼工带写,彩墨并重。
岭南画派对推动中国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
广东音乐是产生于广州方言区的器乐品种,本世纪初发源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风行国内外而享有盛誉和众多的听众。
它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古代,特别是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料,经过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
粤绣,又称广绣,中国名绣之一,是产于广东地区的刺绣品。
据传创始于少数民族,明中后期形成特色。
国内以故宫藏品最多。
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粤绣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绩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
广东民间文化的介绍
广东民间文化的介绍
广东民间文化是广东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的总称,它包括许多不同的文化元素,如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
这些文化元素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色。
广府文化是广东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涵盖了广州、佛山、东莞以及粤西南的广大地区。
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属于岭南文化,它在岭南文化里个性最鲜明、影响也最大。
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确认,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
潮汕文化是以潮汕地区为中心的民间文化,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人文传统等方面。
潮汕地区拥有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潮剧、潮汕音乐、潮汕工艺等。
此外,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也十分独特,以清淡、原味为特点,颇受游客和美食家们的青睐。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语、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人文、饮食等方面。
客家文化主要分布在广东的梅州、河源、惠州、韶关等地,以及江西、福建、广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区。
客家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游客前来探访和研究。
除了以上三种文化元素外,广东民间文化还包括许多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如雷州文化、海陆丰文化等。
这些文化传统在广东地区不断发展演变,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化意象与价值——以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为例
Ci t Cul r ptl s a c y t eCa ianRe er h u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区的文化意象与价值
以广 州 市 海 珠 区小 洲 村 为 例
肖俊 玲
戴 伟 华
摘 要 : 历 史 文 化 保 护 区是 我 国历 史 文 化 遗 产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作 为 广 州 市首 批 历 史 文 化 保 护 区之 一 , 小洲
有 文 化 内 涵 的 构景 方 法 ,阐 发 的是 一 种 典 型 的 以 “ 天 人 合 一 ”哲 学思 想 为指 导 的人 聚 空 间理 念 。 尽 管 由于
万 亩 ,素称 广 州 “ 肺 ” 。 现 在 的村 民主 要 以种 果 为 南
生。
小 洲 村 保 存 了 良好 的 古村 肌 理 ,村 内水 网纵 横 , 古 榕 遮 天 蔽 日 ,十 步 一 桥 ,五 步 一 巷 , “ 间 二 过 三 厢 一 天 井 ” 的 古 民 居 随 处 散 布 ,是 岭 南 水 乡 的杰 出代 表 。整 个 村 落布 局 严 谨 ,中 心 公 园 ( 堂 ) 全 村 的 祠 是 中心 , 民居 和 巷 道 以八 卦状 环 布 。
种 建筑 格 局 得 以完 整 保 留 到 了今 天 。 经 过 数 百 年 历 史 沧 桑 ,小 洲 村 内至 今 留 存着 一 段
5 0多 米 长 的 清 代 古 城 墙 , 1 间 典 型 的 岭 南 古 祠 堂 , 1 8口明 清 时 期 的古 井 ,5 清 代 古 码 头 ,4问 清 代 古 庙 个 宇 ,3 蚝 壳屋 。 这 些承 载 着 历 史 风 霜 的珍 贵 文 化 遗 间 存 ,是 岭 南 文 化 的 见 证 者 。 2 0 年 以 来 , / 洲 村 陆 O0 J 、 续 被 评 为 “ 州市 首 批 1 个 历 史 文 化 保 护 区 之 一 ” 、 广 4 “ 东省 生 态 示 范 村 ” 、 “目前 为止 广 州 城 区 内发 现 广 的最 具 岭 南 水 乡特 色 的 古村 寨 ” 。
海珠区的老故事.
初二(1)班
广州市海珠区古称“江南洲”,位于广州市的中部,是四面环水的 天然良壤,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一个素有广 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区面积 90.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3.73万,辖内有18条行政街。 海珠 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海珠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 四面环水,与荔湾、越秀、东山、天河、黄埔、芳村、番禺各区 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 地资源,有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 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 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 居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 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 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 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此外,在 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的一片不起眼的杂草中,静卧着一个世界 级的遗迹珍宝——七星岗古海遗迹,这是目前世界上深入大陆最 远的古海岸遗址,可惜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大元帅府全貌
目录
• 就在这一个月里,蒋介石向宋美 龄正式提出了求婚,宋美龄时年 只有20岁。当时大姐宋庆龄极 力反对这段婚姻。一年后,蒋介 石彻底背叛革命,宋庆龄发过多 次宣言,表明与蒋决裂。但蒋介 石与宋美龄最终还是在1927年 冬举办了中国当时最隆重的一场 婚礼。当时在苏联考察的宋庆龄 便指出这是一场纯粹的“政治婚 姻”。
海珠 的名词解释
海珠的名词解释海珠,是广州市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珠江南岸,是广州市中心的核心区之一。
那么,海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海珠的名词解释。
首先,海珠在语言上的解释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
其中,"海"指的是大海,而"珠"则是指珠江。
因此,海珠的名称暗示着这个地方紧邻着美丽的珠江,是一个与大海相连的地区。
海珠区与对岸的荔湾区、越秀区以及白云区等相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其次,海珠在历史上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据历史学家研究,海珠区的地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这个时期,海珠就是广州城南的一个渔村,因为其地处珠江和大海之间,渔民们在这里垂钓捕鱼,以维持生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渔村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如今繁华的海珠区。
海珠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海珠区经历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作为广州市的城市中心之一,海珠区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引来了许多商业机会和资本投资。
高楼大厦和商业中心林立,给海珠区带来了强劲的经济活力。
此外,海珠还吸引了众多的居民和移民,形成多元文化和社会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海珠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珠江美景是海珠区的一大亮点。
沿着江边,有广州塔、珠江夜游等着名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此外,海珠还拥有许多公园和绿地,如海珠广场和江滨草地等,给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除了旅游资源,海珠还以其教育和医疗设施的优势而闻名。
海珠区有多所高校和医院,为广大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医疗条件。
例如,广州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均位于海珠区。
医疗方面,广州市海珠区人民医院等一些知名医院设于此地,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最后,海珠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区域。
海珠区拥有许多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如广州国际贸易中心、正佳广场和江南西商业街等。
这里有许多国际、国内品牌的专卖店,逛街购物成为海珠居民和游客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现状研究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现状研究作者:***来源:《新西部》2024年第07期广州市海珠区历经两千多年的冲刷与沉积,逐渐由一片滩涂地变成面积达90多平方千米的岛屿。
海丝文化、商贸文化、水乡文化等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极具代表性与特色。
海珠区对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做出了不少贡献,然而还存在保护意识参差不齐、活化利用同质化严重、整体性保护策略缺乏等问题,亟须加强活化保护意识、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多元保护策略,以更好保护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助力新时代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概述广州是一座沿珠江生长的城市,而海珠是一座被珠江环绕的岛屿。
珠江水在承载了两千两百多年广州城建史的同时,也见证了海珠这座小岛的发展史。
“十四五”时期,广州提出全力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
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度挖掘其历史文化,打造广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地之一。
广州市海珠区,古称“江南州”(许是意指江之南),[1]但更为人熟知的称呼是“河南”。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提到,“广州南岸有大州,周回五六十里,江水四环,名‘河南’。
”[2]现今,被称为海珠,则是因海珠石。
海珠石是“广珠三石”之一,在宋代,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珠海晴澜”。
1960年8月,“河南区”正式改名为海珠区,取“海上明珠”之意。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共有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个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8个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46个区不可移动文物;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名录见表1)。
《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草案)》,提出“建立‘古代、近代、现代’三级资源库,集中凸显滨江岭南水乡、工业遗产、近代城市3种风貌带……建设9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串联展现最能体现‘广州味道’的特色历史资源。
上下九步行街——荟萃广州老西关美食文化、岭南饮食文化和岭南民俗风情
上下九步⾏街——荟萃⼴州⽼西关美⾷⽂化、岭南饮⾷⽂化和岭南民俗风情上下九步⾏街是中国⼴州市荔湾区西关的上九路、下九路、第⼗甫路步⾏街的合称。
在1995年9⽉30⽇正式成为商业步⾏街。
其实际涵盖范围包括上九路、下九路、第⼗甫路、宝华路、康王路等路段。
上下九步⾏街为著名的「西关商廊」,也是旧城区最繁华的地段之⼀。
早在6世纪,⼴州的这⼀区域已成商业聚集区,印度⾼僧达摩在该地段登岸传教,因⽽得名"西来初地"。
上下九步⾏街地处⼴州市荔湾区(俗称西关)的上九路、下九路、第⼗甫路之间,是⼴州市三⼤传统繁荣商业中⼼之⼀。
全长约1237⽶,共有各类商业店铺238间和数千商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当今商业步⾏街中西合璧的四⼤西关风情特⾊,并构筑成⼀副独特的、绚丽多姿的西关风情画,营造出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闻名遐迩的上下九商业街位于⽼城区西关,东起上下九路,西⾄第⼗甫西,横贯宝华路、⽂昌路,全长1237多⽶,全路段店铺林⽴、共有商店300多家,⽇客流量达60万次。
荟萃了岭南⽂化中的⽼西关美⾷⽂化、岭南饮⾷⽂化和岭南民俗风情。
上下九步⾏街的标志性建筑是连绵千⽶的骑楼街,骑楼适应南⽅炎热多⾬⽓候,可以挡避风⾬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
骑楼源⾃新加坡、⾹港等英属殖民地,⼴州的骑楼是清代两⼴总督张之洞参考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港的经验⽽引⼊到⼴州的建筑,早在6世纪20年代,这⼀带已成商业聚集区,印度⾼僧达摩在此登岸传教,因⽽得名"西来初地"。
明清时期,随着接待外国使者和商贾的怀远驿(在今下九路南侧)的设置、⼤观河的开通,以及⼗三⾏成为⼴州对外贸易重要⼝岸,商贸⽇益兴旺,⼀时间各国、各地的商贾云集,成为⼴州最⼤的商贸集散地。
后来⼗三⾏被⽕焚毁,商业逐步迁⼊上、下九路,⾄清朝末期该地为最繁荣,是⼴州与全国及海内外进⾏贸易往来的⼀个重要窗⼝。
时过百年,⾄今亦可寻到⼀些历史痕迹,现已发展成为该区⼀个重要商业⽹络。
广东民俗文化探秘领略岭南风情与传统艺术
广东民俗文化探秘领略岭南风情与传统艺术广东民俗文化探秘领略岭南风情与传统艺术广东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文化背景赋予了这个地方独特而迷人的民俗文化。
而岭南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有趣的传统,更是广东人民深深扎根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本文将探秘广东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以及广东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岭南风情与广东民俗文化1. 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广东的民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广东位于亚热带地区,四季温暖潮湿,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这一方面造就了广东的独特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也为民俗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广东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受到华南各地不同民族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文化风貌。
汉族、客家族、潮汕族等多个民族独特的习俗和风土人情相互交织,丰富了广东的民俗文化。
3. 广东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有许多节日和庆典流传至今。
例如,广东过年时的庙会、龙舟比赛以及中秋节的传统活动等,都是岭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4. 广东的民俗文化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风俗礼仪中。
例如,粤剧作为岭南地区的主要戏曲形式,承载着广东人民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二、广东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1. 粤剧是广东传统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从舞台表演到音乐演奏,都充满了激情与艺术的张力。
2. 广东木偶戏是另一种广东传统艺术形式,在市井百姓中广泛传播。
这种表演形式除了有趣之外,还常常承载着深刻的意义和教育作用。
3. 广东传统绘画艺术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宝、扇画等多种形式的绘画作品在广东地区广泛流传。
这些作品描绘了广东的山水、人物和传统建筑,展现了广东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4. 广东传统音乐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音乐形式和多样的乐器使广东音乐独具魅力。
例如,二胡、琵琶、笙等乐器以及粤剧中的音乐伴奏等,都代表着广东音乐的特色。
广州市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汇编
表一广州市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汇编序号项目分类项目名称及简介分布区域1民间手工技艺岭南盆景:盆景艺术创作者根据当地地理、气候、植物(石种),以及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欣赏习惯影响,结合作者思想、性格、艺术修养,通过对植物的造型,创作出独具风格且兼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
海珠区龙凤街2民间手工技艺制木:利用伸展绳墨,用笔划线,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工各样的家俱和工艺品海珠区龙凤街3民间手工技艺面粉公仔:用面粉染色造成形态各异的公仔,以竹签来固定海珠区龙凤街4民间手工技艺糖画: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
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
海珠区龙凤街5民间手工技艺豆腐:利用黄豆通过发酵等技艺进行制作而成。
海珠区龙凤街6 民间手工皇上皇腊肠:利用上等猪肉经过加海珠区龙凤街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技艺工、调味、晾干等工序而制作的食品7民间手工技艺明兴制药:通过对植物进行提炼、加工制作出医疗功效的药品海珠区龙凤街8民间手工技艺酿葡萄酒。
酿葡萄酒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
酿酒时,先把葡萄洗干净,然后,把这些葡萄放在一个大容器里,再以3:10的比例放白糖。
接下来用手把葡萄捏碎,直到皮与肉分开。
最后,把容器密封,放在没有太阳的户外,每天搅拌一次,过七天,把渣滤掉,再把汁灌在玻璃瓶里。
海珠区龙凤街9民间手工技艺制作假牙:把瓷牙利用工具通过一系列工序镶嵌去牙模里的制作海珠区龙凤街10民间手工技艺拉面毛:经人用线将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修出弯弯的月牙眉海珠区龙凤街11 民间美术国画:通过对日常生活、大自然的观察,作者以花鸟、人物、山水等形式通过毛笔、墨水、颜料等在宣纸上表达出来。
海珠区龙凤街12 民间美术自创隶书:通过对原有隶书的理解,结合本人实际独创隶书的个性写法海珠区龙凤街13 民间美术广彩: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
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
繁华广州,岭南文化的代表
繁华广州,岭南文化的代表广州,这座城市,仿佛是一个繁忙而充满活力的交响乐团。
在广州,你可以感受到繁华都市的喧嚣与热闹,同时也能领略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里是繁华的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代表。
广州,这个华南地区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成为了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者。
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广州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和洗礼,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城市风貌。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东方与西方的交融,传统艺术与现代商业的交织。
走进广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座城市的繁华景象。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在珠江两岸,你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建筑群和古色古香的骑楼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
这里的夜景更是令人陶醉,霓虹灯闪烁,如梦如幻。
而在老城区,你还可以看到古老的祠堂、庙宇、牌坊等古建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
然而,广州的繁华并非空穴来风。
这里有着丰富的商业资源和活跃的市场氛围。
无论是传统的早茶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商业街区,广州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如粤菜、烧腊、点心等,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有地方特色。
此外,广州还是一个购物的天堂,各种品牌的服装、化妆品、电子产品等应有尽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购物。
除了商业繁华之外,广州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的岭南文化独具特色,既有传统的粤剧、粤语歌、粤语相声等艺术形式,又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
在广州的街头巷尾,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表演,如糖画、剪纸、舞狮等。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州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人热情好客,善良淳朴。
他们乐于助人,注重人情世故。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无论是街头的陌生人还是邻居之间,都能感受到一种亲切和友善。
这种人文环境也为广州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总之,广州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它既是岭南文化的代表,也是商业繁华的象征。
广州最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有哪些
广州最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有哪些广州,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这些民俗风情不仅是广州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体现。
首先要提到的是广州的早茶习俗。
在广州,早茶可不仅仅是一顿早餐,更是一种社交和休闲的方式。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一家老小或亲朋好友相聚在茶楼,围坐在桌旁,一边品尝着各种美味的点心,如叉烧包、虾饺、肠粉等,一边聊天说笑。
早茶的点心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口味独特。
除了点心,茶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有普洱茶、铁观音、菊花茶等。
在茶楼里,你能感受到广州人那种悠闲自得、享受生活的态度。
舞龙舞狮也是广州民俗风情中的一大亮点。
每逢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或者是店铺开业、庆典活动,都能看到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
舞龙时,巨龙在舞者的手中上下翻腾,栩栩如生,象征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
舞狮则分为南狮和北狮,广州常见的是南狮,造型威猛,动作灵活。
舞者通过精彩的表演,展现出狮子的喜怒哀乐,让人拍手称赞。
广州的花市更是闻名遐迩。
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各个区都会举办盛大的花市。
花市上,各种各样的花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金桔,有娇艳欲滴的桃花,还有香气扑鼻的水仙等等。
人们在花市中穿梭,挑选着自己喜爱的花卉,为新年增添一份喜庆和生机。
花市不仅是花卉的交易场所,更是人们感受节日氛围、传递祝福的地方。
在广州的传统建筑中,骑楼也是极具特色的一部分。
骑楼是一种商住两用的建筑形式,底层为商铺,上层为住宅。
骑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既具有岭南特色,又有欧式的韵味。
在炎热的夏日,骑楼为行人提供了遮阳挡雨的场所,也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
广州的民间工艺同样令人赞叹不已。
广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针法多变、色彩鲜艳而著称。
广彩则是广州特有的彩瓷工艺,图案精美,色彩华丽。
此外,还有牙雕、木雕等传统工艺,展现了广州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意。
说到广州的民俗,不能不提的还有粤语。
岭南民俗文化(文秘)1.3
•
•
3、岭南文化孕育六祖慧能
•
慧能虽未受过教育,但这并不等于其愚钝蒙昧,他虽出身于社会 慧能虽未受过教育,但这并不等于其愚钝蒙昧, 底层,但并不等于他生来就低贱。其实, 底层,但并不等于他生来就低贱。其实,慧能的生父本是文化人 和官员,基因应是优质的,如要溯其远祖, 和官员,基因应是优质的,如要溯其远祖,则是汉代大儒卢植的 后裔。所以, 后裔。所以,慧能在成祖前与无尽藏尼的对话和初见五祖弘忍时 的机锋对接,无不反映出慧能过人的睿智,他的名言“ 的机锋对接,无不反映出慧能过人的睿智,他的名言“下下人有 上上智”恰好是其本身的写照。 上上智”恰好是其本身的写照。 早在东汉至三国时,中国第一个佛教大小乘兼修的僧人康僧会、 早在东汉至三国时,中国第一个佛教大小乘兼修的僧人康僧会、 第一部兼论大小乘经义的汉传佛教著作牟子的《理惑论》 第一部兼论大小乘经义的汉传佛教著作牟子的《理惑论》、第一 本大小乘结合的译著《法华经》等就诞生于岭南。 本大小乘结合的译著《法华经》等就诞生于岭南。而西竺僧人和 佛经从海路入华,必先抵岭南而后北上,如求那跋摩、 佛经从海路入华,必先抵岭南而后北上,如求那跋摩、求那跋陀 真谛、菩提达摩等高僧无不如是。 罗、真谛、菩提达摩等高僧无不如是。 在慧能生活的新州,隋唐时期虽是穷乡僻壤、流谪之所, 在慧能生活的新州,隋唐时期虽是穷乡僻壤、流谪之所,佛教文 化却异常活跃。据方志所载,小小的新州有佛教寺院达20多所 多所; 化却异常活跃。据方志所载,小小的新州有佛教寺院达 多所; 慧能出生时,就有和尚上门为他起名; 慧能出生时,就有和尚上门为他起名;慧能在县城卖柴就听到人 们念《金刚经》 而这部经还是从湖北黄梅五祖那里传过来的。 们念《金刚经》,而这部经还是从湖北黄梅五祖那里传过来的。 慧能北上求法途中,在曲江听无尽藏尼诵《涅槃经》 慧能北上求法途中,在曲江听无尽藏尼诵《涅槃经》,在乐昌听 慧纪禅师念《投陀经》 慧纪禅师念《投陀经》。
广东珠海文化之旅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A
旅游+文化
深入挖掘珠海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 紧密结合,推出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
旅游+科技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体验,如AR/VR技 术、智能导游等,打造科技旅游新亮点。
B
C
旅游+体育
结合珠海的体育资源,推出体育旅游产品和 线路,如帆船、沙滩排球等海滨体育项目。
广东珠海文化之旅
汇报人:XX 2024-01-17
目录
• 珠海文化概述 • 珠海民俗文化体验 • 珠海历史建筑游览 • 珠海现代文化产业发展 • 珠海旅游资源整合与提升 • 总结与展望:打造独具魅力的珠海
文化之旅
01
珠海文化概述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
珠海市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 西岸,与香港隔海相望。
推广策略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推广珠海特色文化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 有率。
05 珠海旅游资源整合与提升
旅游线路规划建议
经典线路
整合珠海的标志性景点,如情侣 路、珠海渔女、圆明新园等,打 造经典线路,满足大众旅游需求
。
文化深度游
针对对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游客 ,推出古元美术馆、牛津街等文化 景点的深度游线路。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
加强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活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珠海文化 遗产保护的水平和能力。
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合作
鼓励珠海的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文化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发国际市场,推动珠海文化 产业走向世界。
岭南民俗文化
南沙民系——广府民系(岭南三大民系之一)广府民系的特点: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
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
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南沙沙田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1、百越古族与水上居民(1)百越古族的基本情况:在原广东境内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其中满、回、苗、瑶族,都是在各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由于各种原因而先后从外地迁入广东居住的,只有黎、壮、畲族是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其中壮、黎两个族是岭南百越古族的后裔。
这两个族在风俗文化方面依然保留着古越族的一些特征,并与其他民族、民系风习相互影响,构成了文化的群体征象。
(2)水上居民:水上居民即蛋民,因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长年累月浮于海上,故得名为蛋民。
在过去,生活在这片南沙的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劳苦大众,俗称“水流柴”。
他们多是来自东莞、顺德和中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为求生路,背井离乡来到南沙做第一代“开荒牛”。
他们生活艰苦、地位低下。
被人贬称为“蛋民”。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以自己的勤劳勇敢把这片由泥沙淤积而成的滩地,开垦成润泽的农田。
他们在这片大沙田上主要以出海捕鱼和农耕为主,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并且历尽沧桑,延续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如咸水歌,赛龙舟,麒麟舞等,构成了现在南沙沙田民俗的重要内容。
下面就对南沙的咸水歌、麒麟舞和赛龙舟作简要介绍:(一)咸水歌咸水歌是蛋民以广府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主要流行广州、珠海、中山、斗门、番禺、顺德、东莞、台山等地,这些地区渔民长期与大海咸水打交道,此“咸水”之所以得名也。
咸水歌以对唱为主。
对唱多为男女情歌,男唱前两句,女唱后两句。
咸水歌在南沙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解放以前,生活在南沙的劳苦大众,平日工作辛苦,闲时便唱咸水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这时期是咸水歌发展的顶峰时期。
解放以后,许多的水上居民弃船登岸,一部分人在文化特征上与陆上人趋于一至,受广府文化的影响,与陆上人融为一体,不再以蛋民的身份出现,咸水歌也逐渐走向衰落。
广东民风民俗资料
广东民风民俗资料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通行粤语、客家语和闽语,而且粤、客两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广东。
下面小编整理了广东民风民俗资料,欢迎阅读!广东语言广东方言主要由粤语、客家话、闽方言构成。
粤语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及广东省中部和西南地区的50多个县市,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
广东语言分布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粤东和粤北地区的约20个县市,以梅州(旧称梅县)话为标准。
客家人是在古代为躲避战乱而从中原地区南迁到广东一带的,其语言曾受到湖南及湖北方言的影响,具有两湖方言的某些特征。
闽方言包括潮汕话和雷州一带的方言,沿用了较多古汉语中的语词,有些发音已经不能用现代汉字表示了。
早茶习俗广东人喝早茶的风气兴起于清代,当时有一种叫“一厘馆”的小茶楼,里面有糕点供应,让来往行人歇脚吃点心,后来规模逐渐扩大成为茶楼。
现在的广东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茶楼,在这些茶楼里可以喝到各种好茶,品尝到各式各样制作精细的茶点,店堂里会有服务员推着小车四处走动,车上放着装有虾蛟、肠粉、烧卖、蛋挞、糯米鸡、叉烧包、马蹄糕、鱼片粥、排骨、肚片、肉丸等食品的小碟,顾客可以随意挑选。
广东人喜欢在茶楼里见面谈事,邀上三五友人上茶楼饮茶更是常有的事。
现在广东人喝早茶的习惯已经延伸到了喝下午茶及夜茶,一般来说,早上喝茶的以老年人居多,他们起得早,不用赶时间上班;下午茶通常是生意人会面时喝的;喝晚茶的则以年轻人居多。
饮茶时如果有人为你倒茶,要用食指轻扣桌面几下以示感谢,这是广东人常用的礼节。
其它习俗广州民间民族风情广州是个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民族风情的南方古城。
广州的节日同节日活动很多。
传统的民族节日有元旦,春节,五一节,国庆节等。
除此之外,还有广州的八大特色节日,他们是春节期间的迎春花会,元宵节,端午节,番禺荷花节,从化,增城的荔枝节,重阳节,中国旅游艺术暨广东欢乐节,广州美食节等。
还有中秋节的中秋灯会,10月份举行的文艺会演等。
广州好玩的地方和景点海珠区
广州好玩的地方和景点海珠区一、海珠区简介1.1 海珠区概述海珠区是广州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珠江中下游,地处广州市中心,是广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珠区面积较大,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
1.2 海珠区历史名人海珠区是广州历史悠久的地区,曾出过许多著名的历史名人。
其中包括南宋文学家陆游、中国近现代数学家华罗庚等。
这些历史名人为海珠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二、海珠区的旅游景点2.1 广州塔广州塔,又称”CCTV塔”,是海珠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是世界第四高的电视塔,高度达到600多米。
游客可以乘坐观光电梯前往塔顶,俯瞰广州市区的美景。
在广州塔周边还有多个景点,比如广州小蛮腰广场、伊丽莎白船酒吧等,让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各种娱乐和美食。
2.2 沙面岛沙面岛是广州市区内的一个小岛,位于珠江口东岸,是海珠区的著名景点之一。
岛上保留有许多具有历史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如保利花园、沙面天主教堂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岭南文化氛围,欣赏到古老的建筑和风景。
2.3 南海神庙南海神庙是广州市内最大的岭南式古建筑群,位于海珠区南部的新港路。
这里以观音阁最为著名,游客可以在这里祈福、烧香,感受到宗教的神圣氛围。
在南海神庙附近还有一些小吃摊位和商店,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广州美食和购买特色纪念品。
2.4 珠江夜游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流经海珠区,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尤其是夜晚,广州市区两岸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形成了迷人的夜景。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江面上漫游,欣赏到广州市区的繁华夜景。
在夜游过程中,还可以欣赏到广州塔、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等著名建筑的美景。
三、海珠区的特色美食3.1 龙眼糕龙眼糕是广州传统的糕点之一,也是海珠区的特色美食。
它以新鲜的龙眼为主要原料,搭配糯米粉制成,口感软糯,甜而不腻。
在海珠区的各个街头巷尾都能找到龙眼糕的摊位,游客可以尝一尝这道地道的广州小吃。
3.2 肠粉肠粉是广州的传统早餐之一,也是海珠区的特色美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海珠区人文历史
• 1.“海珠”与“河南”之由来 • 海印石 海珠石 浮丘石 • 范端昂《粤中见闻》:“广城南海中,有片石涌出水面, 广袤数十丈。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珠至此,珠飞入水,浦 曰沉珠,其石曰海珠。” • 《名城广州常识》赵佗 阳燧宝珠 崔炜 玉京子 • 《广东新语》:“广州南岸有大洲,周回五六十里,江 水四环,‘河南’,非也……河南之得名自孚始。” • 杨孚 议郎 “创业用武,守业尚文” • 《南裔异物志》 • 《岭南古代方志辑佚》
• 二、岭南民俗文化 • (一)岭南、岭南民俗文化的定义
• 岭南——指的是南岭以南的广大地区。 • 五岭——大庾岭、越城岭、萌渚岭、骑田岭、 都庞岭 • 南越、南粤、岭外、岭表 • 岭南民俗文化——指的是岭南大地上广泛流 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它包括民间的物 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精髓——水文化
• • • • • • • • • • •
(2)广府庙会 农历正月十五至廿一 城隍爷出巡 造字征读音 “城隍神系列压胜钱” “羊城使者”(上羊下人)——穗 “飞龙在天”(上龙下天)——岩 “铁肩道义”(上铁下人)——浩 “大明神剑”(上青下天)——明 (3)北帝庙会 农历三月三
• • • • • • •
• • • • • • • • • • • •
6.摆七夕——女性手作的传统记忆 七月初七 广州天河的珠村 7.舞狮 为什么会有舞狮? 黄飞鸿 (三)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1.农业文化与商业文化并重 2.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 3.开放创新与保守陈旧呼应 4.包容气度与多元品格并存 西关大屋、商业骑楼、沙面洋楼、竹筒民房
回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
回
黄埔古港遗址
回
粤海第一关 回
琶洲塔、赤岗塔
回
云桂桥
回
利济桥
回
纯阳观
回
海幢寺
回
基督教河南堂
回
十香园
回
孙中山大元帅府
回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回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回
小洲村
回
仁威庙
回
南 海 广 利 王 庙
碑
成 化 御 祭 文
回
南海神
回
南沙天后宫
回
赛龙舟
• (3)妈祖
• “南使粤,见□楚番禺之人祀妃尤谨。”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 十一,《记· 风亭新建妃庙》) • “广人事妃,无异于莆(田),盖妃之威灵远矣。” (刘克庄《后村居士集》卷三十六,《祝文· 圣妃庙》)
• “南海女神灵慧夫人,至元中,以护海远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宋 濂《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 • 南沙天后宫 • 新安:“凡渡海者必祷。”(范端昂《粤中见闻》卷五) • 佛山“天妃,司水乡,人事之甚谨。”(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六) • 东莞“衣文衣,跨宝马,结彩棚,陈设焕丽,鼓吹阗咽,岁费不赀。”(民国 《东莞县志》卷九,《舆地略八·风俗》)
• (4)龙母
• 龙母的传说
• 龙母得到历代封敕——程溪永安永宁永济夫人灵济崇福圣妃
护国通天惠济显德昭显溥佑广荫龙母娘娘水府元君 • 龙母何以得到统治者的封赐呢?
• 龙母庙
• 2.赛龙舟——端午节保留项目 • “起龙船” “龙船景” “招景” “应景” “趁 景” • 3.唱咸水歌——水文化特征 • 屈大均《广东新语·诗语》:“疍人亦喜唱歌,婚夕 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 • 4.逛庙会 • (1)波罗诞庙会 • 农历二月十三日 • “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 • “波罗鸡” “波罗粽” • 首届岭南民俗文化节、第八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 “波罗诞”千年庙会 (2012) • 第五届岭南民俗文化节、第十二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 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2016)
• •
• • • • •
5.逛花市——广州民俗一枝独秀 陆贾 :“彩缕穿花” 素馨 苏东坡: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如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屈大均《广东新语》:“珠江南岸有村曰庄头,周围里许, 悉种素馨,亦曰花田。” “花市在广州七门,所卖止素馨,别无花” 潘贞敏《佩书斋诗钞·花市歌》小序:“粤有藩省前,夜有 花市,游人如蚁,至彻旦云。” 花卉语言: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 桃花征大展鸿图(桃) 水仙象征富贵吉祥 “猪笼入水” “五代同堂”
• “枚举物性灵悟,指为异品,以讽切之” • “粤诗之祖” • 《广东新语》
• 2.海珠的人文荟萃
• • • • (1)名人多 李昴英、邓世昌、潘飞声 居巢、居廉 陈寅恪、詹安泰、容庚、商承祚、楼栖、卢 叔度、郑逸夫 • 关山月、黎雄才、林墉、张治安
• (2)古址多
• • • • • • • • • •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 黄埔古港、“粤海第一关” 琶洲塔、赤岗塔、云桂桥、利济桥 纯阳观、海幢寺、基督教河南堂 十香园 洲头咀 孙中山大元帅府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小洲村
回
咸水歌
回
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波罗鸡
波罗棕
回
“波罗诞”庙会
回
首届广府庙会
回
回
佛山北帝出巡
回
广州迎春花市
回
回
舞 狮
回
西关大屋
回
骑楼
回
沙面西式建筑
回
竹筒屋
回
•
再
见
南海神庙
回
回
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 (2)南海神 • 《山海经·大荒南经》:“南海渚中,有神, 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 《广东新语》:“祝融,火帝也,„„司火 而兼司水。” • 唐代《南海广利王庙碑》 • 明代《成化御祭文》 • 《羊城古钞》:“神自唐开元时祭典始盛, 册尊为广利王。宋康定中,加号洪圣王。皇 佑二年,以侬寇遁,赖神功,加号昭顺。绍 兴七年,加号威显。元至元二年,加号广利 灵孚。明洪武三年,始封南海之神。国朝屡 遣官致祭、重修,封南海昭明龙王之神,每 岁二月上壬日致祭。” • 南海神庙
• • • •
1.信水神——最具滨海特色 (1)北帝 《后汉书· 王梁列传》:“玄武,水神之名。” 《广东新语》:“吾粤多真武宫,以南海佛山镇之祠为 大,称曰‘祖庙’。其像被发不冠,服帝服,而建玄旗, 一金剑竖前,一龟一蛇,蟠结左右。” • 粤人“祀黑帝者,以其司水之源” • 广州仁威庙 • 顺德桂州真武庙: “始弗可考,代著应灵……辄应如 音。” • 佛山祖庙:“举镇数十万人,竟为醮会,又多为大爆以 享神。……凡三四昼夜而后已。” (《广东新语》)
• (3)非遗多 • 海珠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 岭南古琴艺术 广绣 象牙雕刻 广式硬木家 具制作技艺 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 海珠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4) 广州咸水歌 广州木雕 • 海珠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37) 广绣 象牙雕刻 岭南盆景 小凤饼(鸡仔饼) 制作技艺 小柴胡制剂方法 龙潭村扒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