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区各水平各煤层储量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学生姓名:何培新编制时间:2011年4月29日第一章 采区巷道布置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1、采区生产能力为120万t/a;2、采区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1)各煤层工业储量:K1煤层:Z工=3000×1100×6.9×1.3=2960.1万tK2煤层:Z工=3000×1100×3×1.3=1287万tK2煤层:Z工=3000×1100×2.2×1.3=943.8万t工业储量:5190.9(2)各煤层设计可采储量:K1煤层:Z可=(2960.1-75.34)×75%=3163.57万tK2煤层:Z工=(1287-32.76)×80%=1003.39万tK2煤层:Z工=(943.8-18.4)×85%=786.59万t设计可采储量:4953.55万t3、采区服务年限:T=4953.55÷(120×1.4)=29.5a4、采区回采率为80%。

第二节采区的再划分1、工作面倾斜长度确定为520m;2、采区内一个工作面生产;3、工作面生产能力为52万t/a;4、开采准备系统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生产集中化,采用提高工作面单产,以一个工作面产量保证采区产量,所以定为采区内一个工作面生产;第三节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1、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择采区巷道布置最优方案,并论证其合理性。

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单巷沿空掘巷掘进方式。

分析:已知采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同时,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

因此有利于综合机械化作业,可以充分发挥棕采高产高效的优势。

同时,为减小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单巷沿空掘巷掘进方式。

这种方式掘出的巷道正处在应力降低区,即好维护又提高了采出率,有取代沿空留巷的趋势。

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山西东升阳胜煤业有限公司一采区地质说明书二OO九年山西东升阳胜煤业有限公司一采区地质说明书一采区位于本井田东南部,采区东西长约1000m,南北长约1400m,由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看东部有一个较大的无炭柱,紧邻汇能煤业,西部部分区域为采空区,南部与主进、回风井相邻,北部区域为一个综采面的布置面积,采区边界紧靠汇能煤业,从采掘工程平面图等高线看本采区为斜坡形状。

本采区内地质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第四系,由下至上简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主要为炭岩及豹皮状灰岩,其次为泥灰岩及薄层状白云质灰岩。

底部为厚层状角砾状泥灰岩。

下部岩溶较发育。

本组厚约170m左右。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全厚35-40m,平均38.9m。

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灰岩之上,本组地层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石灰岩组成,夹有1-2层煤线。

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呈鸡窝状分布。

其上为G层铝土矿,厚度变化较大。

灰岩一般有两层,含少量蜓科及海百合茎化石。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全厚95-120m,平均105.6m,为本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中。

岩性由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浅灰、灰白色砂岩,3层深灰色白灰岩以及6-14层煤组成。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 ls)平均厚55.60m,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它连续沉积于太原组之中。

岩性主要由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组成,含煤2-6层。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 lx)连续沉积于山西组之中,一般厚87.5m,底部以K8砂岩与山西组分界。

一般分上、下两段:(1)绿色岩层段(P lxl)底部K8砂岩,为黄绿色厚层状粗砂岩,底部含小砾石、小菱铁矿结核及泥岩包体。

分选、磨圆度均差,泥质胶结,疏松,表面呈球状风化,并有氧化铁浸染。

全段主要由黑色泥岩、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灰色砂岩组成,夹有1-2层铝质泥岩及菱铁矿结核。

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3

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3

(二)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根据已确定的开拓方式、井田内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关于煤层水平段高和服务年限的要求,设计对+1950m水平以下煤层开采水平标高提出以下两个方案比选:方案一:划分为两个水平,采用上山开采方式,水平标高分别定为+1700m 和+1500m。

方案二:划分为一个水平,采用上、下山开采的方式,水平标高为+1750m。

根据勘探报告,通过对矿井个各水平涌水量进行预计,本矿井涌水量比较大,采用下山开采排水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井下排水巷布置在+1950m水平的6号煤层,此巷道通往1930平硐排水巷,大巷向1930平硐排水巷设有3‰的下坡。

故+1950m以下的水平划分采用方案一。

因此,矿井改扩建后全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开采,一水平:+1950m水平以上;二水平:+1950m~+1700m;三水平:+1700m~+1500m。

根据前述计算,井田内可供设计开采的煤层上部水平标高为+2000m~+2300m(+2300m水平主要分布在井田17勘探线以西),开采下限标高为+1500m。

故+1950m一水平阶段垂高约为50m~350m,+1500m二水平阶段垂高为250m,+1300m三水平阶段垂高为200m。

(三)大巷布置根据矿井开拓布署,西部采区与矿井各开采水平井底车场之间设集中运输大巷,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结合矿井开拓现状,井下+1950m水平主要运输大巷采用分煤层布置的方式,轨道运输大巷沿6号煤层布置,带式输送机运输大巷沿5号煤层布置,这两条大巷均为已有巷道,目前断面支护良好,主要为二采区服务。

考虑到本矿井各煤层(除1号煤层)在未取得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论的情况下均按突出煤层设计和管理,因此+1700m水平、+1500m水平大巷主要运输大巷均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

根据运量、运距及大巷服务年限,设计井下大巷主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考虑到运输量小,并结合矿井现状,采用投资少,灵活方便的电机车牵引矿车的运输方式。

煤矿储量_

煤矿储量_

本规定。

第1.2条 提高煤炭资源回收,是缓和条掘接替紧张、延长矿井寿命、提高
经济效益的有效 措施,也是煤矿企业调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领导要广
宣传提高回采率的重大意义, 提高广大职工珍惜国家煤炭资源的自觉性,形
一种保护资源光荣、浪费资源可耻的社会风 尚,努力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1.3条 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回采率的工作,要由主管生产的局长、
• 2、 当矿井(露天)的“当年计划年产量”未
达到核定能力时,计算开拓煤量及准备煤量可 采期的公式中,母项应用“核定能力”及“平均月 核定能力”。
• 3、上两项中所指核定能力是指: • 3.1、 已经过核定能力的矿井(露天)。
• 3.2、未核定能力的矿井(露天),以该矿
井(露天)原有设计能力为准。
是煤炭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
• 五、煤的全硫分:

是存在于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中的硫成分的总
,符号“S”。高硫煤在发电、气化或炼焦用当中,都
会带来很大危害,因之全硫也是煤炭计价的主要指
之一。
• 六、煤的发热量:

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发出的热量。
号为“Q”计算单位为“百万焦耳/公斤”。

1 千卡=4.181 6×10-6百万焦耳
• 七、含矸率:

指煤中粒度全部煤量的百分数
在煤矿实际生产中,要求提供原煤灰分、原煤含矸
原煤全水分等。
矿产资源补偿费

一、开采回采率系数的确定
•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

• 矿产资源补偿费按下列公式计算:
• 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金额=矿产品销售收入×
复杂程度、煤层结构和稳定性、 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效果,并 认真核实过去实际达到的回采率水平,具体确定所属矿井工作 面回采率和采区回采率指标,上报省(区)煤炭局(厅)审批 。各矿务局的回采率计划,要 在上报次年生产计划的同时一并 上报,并作为考核各局、矿当年回采率指标完成情况的依据 。

霍尔辛赫煤矿3#煤一采区开采初步设计

霍尔辛赫煤矿3#煤一采区开采初步设计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生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所属系(部):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评阅书题目:霍尔辛赫煤矿3#煤一采区开采初步设计系专业姓名设计时间:评阅意见: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职务:20年月日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卡系专业姓名答辩内容记录员:(签名)成绩评定专业答辩组组长:(签名)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我所做的是霍尔辛赫煤矿3#煤一采区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有:霍尔辛赫煤矿基本的概况、设计采区的基本情况、采区的巷道布置、采区的采煤方法工艺及劳动组织、采区通风与安全、安全技术措施。

目录概述 (2)第一章矿井概况 (2)§1—1矿井基本概况 (2)§1—2、开拓方式 (7)§1—3井底车场及硐室 (11)第二章采区基本开采条件 (13)§2—1采区基本条件 (13)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 (15)§3—1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15)§3—2采区生产系统 (17)§3—3采区开采顺序 (18)第四章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 (18)§4—1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 (18)§4—2工作面劳动组织 (26)§4—3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第五章采区通风与安全 (29)§5—1概况 (29)§5—2采区通风方式及系统 (34)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40)§6—1防瓦斯爆炸措施 (40)§6—2防煤尘爆炸措施。

(40)§6—3防矿井突水措施 (41)§6—4防矿井火灾措施 (42)§6—5其它 (42)参考文献: (43)感谢 (44)前言本次毕业设计,我所做的是霍尔辛赫煤矿3#煤一采区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在毕业设计之前,我们设计组到霍尔辛赫煤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在此期间我们搜集了毕业设计所需的资料,同时在生产一线积累了实际生产的经验。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2)一、概况 (2)二、地质构造: (4)第二章采煤方法、回采工艺、采煤机械 (5)一、采煤方法: (5)二、回采工艺 (7)三、采煤机械和主要设备配备表 (9)第三章顶板控制 (9)一工作面支护设计 (9)二工作面顶板管理 (14)三回采巷道及顶板管理 (17)四矿压观测 (20)五、采面质量标准化管理 (21)第四章主要生产系统 (24)一、运输系统 (24)二、防排水系统 (25)三、供电系统 (26)四、通信系统 (29)五、通风、安全监测系统 (30)六、防尘、防瓦斯、防灭火 (35)七、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附示意图): (38)第五章劳动组织 (40)一、劳动组织 (40)二、作业循环图表: (41)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43)一、回采工艺及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43)二、采煤机安装及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53)三、机电维修及操作等安全技术措施 (55)四、其他 (59)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60)一、火灾及瓦斯事故 (60)二、水灾事故 (60)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 (61)第一节一般规定 (61)第二节工作面初采措施 (62)第三节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62)第四节打眼、装药、爆破及火工品管理 (69)第五节出货及移溜 (75)第六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76)第七节机电运输 (80)第八节采后准备 (84)第九节防治水 (85)第十节综合措施 (86)第一章工作面概况一、概况(一)、工作面基本情况:根据本矿井k2煤层开采设计方案,11203回采工作面布置在该矿区内k2煤层一水平一采区中,位于k2煤层运输下山南西翼,运输巷开口标高:+1013,为走向长壁式回采工作面,沿倾斜布置,走向推进回采,平均走向长度为510米,倾斜长度平均为:175米,煤层均厚:1.35米,可采煤量约:16.8万吨。

回采工作面名称命名说明:11203:第一位数为水平编号,第二位数为采区编号,第三位数为煤层编号,第四、五位数为工作面编号。

阳煤一矿概况

阳煤一矿概况

一矿概况阳煤一矿位于阳泉市西北20KM,始建于一九五七年七月,原设计能力为120万吨/年,二OO五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批复核定生产能力为560万吨/年,二OO八年六月山西煤炭工业局(晋煤发[2008]519号)核定生产能力为750万吨/年。

一、煤层开采情况一矿主要开采三层煤,分别是3#、12#、15#、3# 煤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俗称七尺煤;12#煤一般在1.5米左右,俗称四尺煤;15#煤一般在6米左右,俗称丈八煤。

2010年底,3#煤地质储量3420万吨,可采储量2135万吨。

15#煤地质储量62408万吨,可采储量35887万吨。

服务年限36年。

二、矿井分煤层瓦斯情况:根据2009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显示:3#煤层的瓦斯涌出量35.22m3/min,煤尘有爆炸定性、有自燃倾向性、不易燃烧。

原始瓦斯压力:1.30pa,含量:18.17m3/t。

12#煤层的瓦斯涌出量5.56m3/min,煤尘有爆炸定性、有自燃倾向性、不易燃烧。

原始瓦斯压力1.1pa,含量 1.17m3/t。

15#煤层的瓦斯涌出量为190.15 m3/min,煤尘有爆炸定性、有自燃倾向性、不易燃烧。

无原始瓦斯压力。

三、机构设置全矿共有生产单位8个,服务单位5个,科室14个。

全矿共有职工8608人,其中生产工人3185人,辅助工人1787人,地面工人2540人,管理人员911人,其中队级干部358人,科级干部134人。

四、井田开拓、主运输、提升情况井田开拓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

有主斜井2条,用于提升煤炭,其中一号主斜井长770米(450米/-16°+210米/-6°),二号主斜井长1120米(710米/-16°+300米/-2°+110米/0°),都安设强力皮带机。

一号主斜井皮带机电机功率3×315千瓦,带宽1.2米,带速3.03米/秒,运输能力856吨/小时;二号主斜井皮带机电机功率3×450千瓦,带宽1.2米,运输能力1000吨/小时。

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采区设计的编制和实施是矿井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矿井经济效益,搞好安全,实现合理集中生产的基础。

根据各矿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特编制如下规范。

第一节 采区设计编制一般规定第1条 生产矿井新开拓采区,应在开工前提交采区设计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批。

采区设计方案应有2个以上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第2条 采区开采前,应根据集团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方案编制采区设计。

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不得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和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严禁在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再布置另一个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

采掘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规定的煤柱。

采空区内不得遗留未经设计规定的煤柱。

严禁破坏工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的安全煤柱。

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法。

第3条 采区设计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巷道布置要力求做到系统简单,体现合理集中生产,为矿井高产高效创造条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4条 编制采区设计的依据1、集团公司批准的“采区地质说明书”。

2、矿井设计文件,如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设计或区域设计。

3、矿总工程师根据本年度开拓方案和生产接续及集团公司批准的地质说明书下达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包括以下内容:⑴采区开采范围、开采煤层数目。

⑵设计原则(包括巷道布置、采煤方法的选择、采用先进技术和解决重大安全问题的主导意见)。

⑶采区生产能力。

⑷主要生产系统。

⑸设计方案编制完成时间。

4、设计人员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设计所必需的原始资料以及“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上级有关法规和规定。

第5条 采区设计方案内容应包括采区设计说明书(包括特殊安全技术措施)、采区设计图纸、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采区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四部分,并附采区地质报告、特殊开采设计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复等附件。

煤矿冲击地压防规定(省煤炭局)

煤矿冲击地压防规定(省煤炭局)

煤矿冲击地压防规定(省煤炭局)————————————————————————————————作者:————————————————————————————————日期: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矿。

第三条生产(建设)过程中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矿井,认定为冲击地压矿井;未发生冲击地压的矿井,开采煤层、煤层顶底板经鉴定具有冲击倾向性,并且采掘过程中煤粉量超标、有煤炮或钻孔钻进中有卡钻、吸钻、异响等动力现象的,均按冲击地压矿井管理。

第四条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防冲的全面管理工作;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防冲的技术管理工作;其他副职在分管范围内负落实责任。

第五条煤矿企业、矿井应组织编制冲击地压防治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审查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企业(矿井)年度安全费用计划,保证满足防冲工作需要。

第七条煤矿企业、矿井应加强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第八条煤矿企业、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二章冲击地压防治管理第九条煤矿企业必须明确分管冲击地压防治的负责人及业务主管部门,配备足够的业务管理人员。

矿井必须设立专门的防冲机构和专职的防冲副总工程师,成立专职防冲队伍,防冲队伍人数必须满足矿井防冲工作的需要。

第十条煤矿企业、矿井必须制定冲击地压防治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冲击地压防治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以及防冲技术管理制度等。

第十一条冲击地压矿井和按冲击地压管理的矿井开采新水平、新煤层,必须对开采煤层、煤层顶底板岩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鉴定结果报省级煤炭管理部门备案。

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

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

煤炭工业部文件[87] 煤生字第337号关于颁发《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的通知各煤管局、直属煤管局、直属公司,各省、自治区煤炭厅(局、公司):冲击地压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

为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加强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和近年来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部制定了《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现正式颁发执行。

各有关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达到本规定的要求。

本规定的修改解释权归煤炭工业部。

附件:“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煤炭工业部一九八七年七月六日抄送:各统配矿务局、煤科院、中国矿院、阜新矿院、山东矿院、湘潭矿院、地方总公司。

本部:范总、赵副总、办公厅(4)、安监局、技术司(3)、生产司(3)、情报所、存档(2)、共印180份。

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冲击地压矿井有关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各项工作,除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外,还应遵守本规定。

冲击地压矿井的鉴定工作由煤炭工业部指定单位负责,鉴定结果由煤炭工业部公布。

第2条本规程由矿务局局长、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第3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本规定,编制本单位的实施细则。

冲击地压矿井有关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必须包括防治冲击地压措施。

冲击地压矿井的实施细则、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应报矿务局审批,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4条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新水平,必须以冲击倾向鉴定等资料为基础,编制包括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专门设计,报矿务局审批,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已开采的煤层一经确定为冲击地压煤层,对正在开采的水平,必须在三个月内补充编制专门设计。

第5条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冲击倾向鉴定采取防范措施——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实行解危措施——进行效果检查。

冲击地压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生产技术措施和专门措施。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采取防治冲击地压的生产技术措施。

在有冲击危险区进行开采工作时,必须遵守防治冲击地压的基本程序,采取防治冲击地压的专门措施。

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

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

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对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对采区内各个区段进行合理有序的开采。

合理的开采顺序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本文将对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进行详细介绍。

一、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原则1. 优先开采条件较好的区段:在采区内,有些区段的地质条件较好,煤层厚度较大,煤质较好,开采条件较为优越。

这些区段应优先开采,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2. 遵循由上至下、由内至外的开采顺序:在采区内,煤层的分布往往是由上至下、由内至外的。

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遵循这一规律,先开采上部煤层,再开采下部煤层;先开采内部煤层,再开采外部煤层。

3. 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开采顺序:在采区内,煤层的埋藏深度和地质条件往往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

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遵循这一规律,先开采埋藏较浅、地质条件较好的煤层,再开采埋藏较深、地质条件较差的煤层。

4. 遵循安全生产的原则:在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安全。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区段,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开采。

二、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方法1. 分阶段开采法:将采区内的各个区段分为若干个阶段,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开采。

一般来说,先开采上部煤层和埋藏较浅的煤层,再开采下部煤层和埋藏较深的煤层。

在每个阶段的开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2. 分区块开采法:将采区内的各个区段划分为若干个区块,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开采。

一般来说,先开采地质条件较好、煤质较好的区块,再开采地质条件较差、煤质较差的区块。

在每个区块的开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勘查各阶段的资源储量比例表

勘查各阶段的资源储量比例表

建议各个勘查阶段的资源/ 建议各个勘查阶段的资源/储量比例
勘探阶段的资源/储量比例% 大型井 先期开采地段探明的和控制 的资源/储量占本地段资源/ 储量总和的比例 先期开采地段探明的资源/储 量占本地段资源/储量总和的 比例 简单 中型井 地质及开采条件 中等 小型井 大型井 中型井 复杂 中型井 小型井
小型井
≥80
≥70
≥50Βιβλιοθήκη ≥70≥60≥40
不做具体规定
≥60
≥40
≥20
≥50
≥30
不做具体规定
不要求
矿产勘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预查 矿产勘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预查是在煤田预测或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其任务是 预查 寻找煤炭资源。普查 普查是在预查的基础上进行,普查的任务是对工作区的煤炭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的可能性作出 普查 评价,为煤矿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详查 详查的任务是为矿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勘探 勘探的任务是为矿井建设可 详查 勘探 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勘探一般以井田为单位进行。各阶段的勘查工作程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 行业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 预查阶段: 预查阶段:估算煤炭预测的资源量。 普查阶段: 普查阶段:估算各可采煤层推断的与预测的资源量。推断的资源量一般应占总资源量的20%-30%, 详查阶段:估算可采煤层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资源/储量。控制的资源/储量一般应占总资源量的20%-30%,推断的 详查阶段 和控制的应占70%; 勘探阶段: 勘探阶段:估算可采煤层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先期开采地段资源/储量比例要求见上表。在初期采区 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一般应全部为探明的。 先期开采地段( 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满足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相应服务年限的开采分区范围,为先期开采地段; 初期采区(首采区): ):达到矿井生产能力最先开采的采区。 初期采区(首采区):

煤层和采区设计

煤层和采区设计

煤层和采区设计一、煤层及煤质龙潭组地层总厚205m~299.79m,平均厚度234m,共含煤层53层。

自上而下主要煤层编号24层,煤层总厚约31.96m,含煤系数13.66%。

储量计算煤层平均总厚度18.86m,储量计算煤层可采系数8.06%。

按开采顺序、煤层编号为。

2、煤层矿区内可采煤层与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层数,仅少15a、17煤层尖灭区及不可采,全区共有可采煤层15层,煤层编号分别是3、8、9 b、10、11b、14、14b、15 b、16、19a、19b、21a、21b、23、24等,其中主要可采煤层有8、9 b、14、15 b、16、19b、21b等7层,其它煤层局部可采,各可采煤层特征详见表3-2-2。

现按开采顺序自上而下分述如下:3煤层:位于龙潭组P2l5上部,距1煤层9.40~23.00m,平均15.80m。

层位稳定,厚度不稳定,一般厚度0.00~1.47,平均厚1.04m。

结构较复杂,常有1~3层隐晶质高岭石粘土岩夹矸。

上部为厚层状砂岩局部夹有含砾石砂岩,为标志层B2层。

8煤层:位于龙潭组P2l4中下部,上距3煤层58.00~72.00m,平均60.00m,层位稳定,厚度较稳定,一般厚度0.00~4.06m,平均厚1.48m。

结构较复杂,常有1~2层显晶质高岭石粘土岩夹矸,下部夹矸为粘土,该煤层顶部为一套细砂岩,与含炭质的炭屑组成水平层理,直接顶底板含鲕粒,为B4标志层。

9b煤层:位于龙潭组P2l3顶部,上距8煤层8.00~12.00m,平均11.00m。

层位稳定,厚度稳定,一般厚度0.00~4.06m,平均厚2.35m,结构较复杂,一般为单一煤层,偶夹有不规则状的粘土岩夹矸,顶板为薄层状菱铁岩与粉砂岩等间距互层,菱铁岩易裂成方墩状,含植物化石,为B5标志层。

10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三段P2l3上部,上距9煤层6.00~12.00m,平均8.00m。

层位较稳定,厚度不稳定,一般厚度0.00~1.63m,平均厚1.06m,结构较复杂,具有1~3层显晶质高岭石粘土岩,顶板含海绿石,底板含菱铁质鲕粒,为B6标志层。

煤矿“四个煤量”的划分、含义及计算方法

煤矿“四个煤量”的划分、含义及计算方法

煤矿“四量”的的划分、含义及计算一、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Q开=(LhMD-Q地损 -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h——采区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采出率。

二、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计算公式:Q准=(LhMD-Q地损 -Q呆滞)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走向长度,m;h——采区倾斜长度,m;M——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

在一个采区内,必须掘进的准备巷道尚未掘成之前,该采区的储量不应算作准备煤量。

三、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成的煤储量,即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煤量。

计算公式为:Q回=LhMDK式中:Q回——回采煤量,t;L——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m;h——工作面倾斜开采长度,m;M——设计采高或采厚,m;K——工作面回采率。

上述各煤量的计算公式,仅适用于较稳定煤层。

若煤层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时,应依具体情况划分块段分别计算煤储量后求和。

四、三量开采期(一)三量可采期的规定为了使资源准备在时间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对大、中型矿井原则规定的三量合理开采期为:开拓煤量可采期3-5a以上;准备煤量可采期1a以上;回采煤量可采期4-6个月以上。

1煤层地地质特征

1煤层地地质特征

朱仙庄矿8煤地质资料1煤层的地质特征设计采区为北一采区,是本矿井的首采区。

采区内可采煤层有3层,其中8煤层为主采煤层,7、10煤层为配采煤层。

本设计中开采8煤层。

1.1煤层情况北一采区8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厚度一般在7~10m,平均8.32m;煤层倾角在15°~18°之间;煤层结构稳定,局部有1~3层夹矸透镜体,偶有大于可采厚度;在本采区下部采区边界岩浆侵入严重,煤层明显变薄。

本采区煤的工业牌号为气煤,8煤层常夹弱黏结煤一层,局部为二层至三层或更多,其厚度2~3米左右,厚度和层位均变化很大.根据煤岩鉴定质料分析,这种弱黏结煤的成分因可能与镜质组物质降低,半镜质组和丝质组物质增高有一定的关系。

采区内煤层较软,煤的容重为1.31t/m3。

1.2煤层顶底板朱仙庄矿877综放面煤层综合柱状图1.3煤层瓦斯水文特征8煤层煤层较厚,瓦斯含量较大,-435 m以上为瓦斯风化带,采区瓦斯涌出量主要来源于8煤层,根据勘探资料显示本采区的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3.20m3/min,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采区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煤系地层均为第四,第三系黄淮平原的冲积层所覆盖,松散层内含水层与隔水层交互沉积,形成多成复合结构,按岩性结构自上而下可分为四个含水层和三个隔水层。

一含为近地表的孔隙含水体,二,三,四含为孔隙承压水体.四含直接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该层沙砾层厚度大,含水丰富,是矿井突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第一,二隔水层14-17m,第三隔水层厚80m,分布稳定,各含水层之间基本无水力联系。

影响采区生产的主要为顶板砂岩水和“四含“水。

采区西部为井田边界,第四含水层较厚,含水量较大,需要留设防水煤柱,一般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砂岩局部赋存有裂隙水,水量为1~3 m3/h,对生产的影响不大,工作面的主要充水水源为“四含“水,预计采区生产前期两个工作面的正常涌水量为100m3/h。

随工作面向深部推进,”四含“水对采区的影响将越来越小。

煤矿储量管理细则条例

煤矿储量管理细则条例

欢迎阅读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资源储量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和《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以细则。

第,第第第二章资源储量估算第5条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规定1.矿井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应与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相一致。

在现阶段,矿井资源储量估算的最大深度,基础储量一般不超过1300m,资源量一般不超过1600m。

2量。

3460第第式中:Q—估算块段的资源储量(t);S—估算块段的真面积(m2);M—估算块段的煤层平均真厚度(m);d—煤层的视密度 (t/m3)第8条资源储量估算在经济基础储量中,各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均按下面的公式估算储量。

Q采=Q基×(l-n)×k式中:Q采——储量(t);Q基——经济基础储量(t);n——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系数(%);123理留设断层保护煤柱。

(三)工作面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分层开采的厚煤层不低于93%,综采放顶煤开采的厚煤层不低于80%。

第9条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的表示方法1.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在基础表上以吨(t)为单位。

汇总时须将每个块段先换算以万吨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2.资源储量在煤层底板等高线或资源储量估算图上的表示方法:直径20mm的圆圈,分四行(下两行分为两列),分别标注块段编号、块段面积、资源储量、储量、煤层厚度和煤层倾角。

资源储量单位采用万吨,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对于不足0.1万吨的块段,可合并到相邻块段估算。

3.储量块段着色及注记。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把固体矿产储122b))、(2S22第12⑶.在压煤范围内,按各基础块段实际面积估算压煤资源储量。

第11条煤层厚度类型的划分极薄煤层——煤层厚度0.3~0.5m薄煤层——煤层厚度﹥0.50~1.3m中厚煤层——煤层厚度﹥1.3~3.5m厚煤层——煤层厚度﹥3.5m当煤层的储量块段厚度分布比较均匀时,一般按平均厚度划分类型。

煤矿储量

煤矿储量
导水条件和补给关
系等,已基本查明;
• 4.岩浆岩、冲刷带、烧变区等的范围、性质及对
煤层、煤质的影响已查明;
• 5.煤层顶、底板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已了解清楚; • 6.煤质及其变化情况已经查明,煤种已经清楚。 •
• 二、B级储量。指经过勘探,用钻孔或巷道在B级
储量所要求的线距内圈定或者A级外推的储量。它是 煤矿建设时设计和投资的依据,列为B级储量的条件是:

累计探明储量
• 是指地质勘探单位在一个矿床(区)或地
区内,自开始工作至统计上报或矿权登记时为
止所探明的矿产储量总和。它不扣除矿山的开 采量和地下损失量,而是反映地质勘探单位探 明矿产资源所取得的地质成果。)

储量级别的划分:

根据对煤层勘探和研究程度不同,并考虑设计、
生产的需要,煤炭储量分为四级,即A级、B级、C级、
• 实测容重的方案应由地测部门和化验部门配合提
出。实测容重的结果需报省(市、区)煤炭厅(局、公司) 批准后方才有效。

可采储量计算
• 1、可采储量计算公式如下:

Q采=(Q工-P)(1-n)K

式中:Q采——可采储量

Q工——工业储量

P——永久煤柱储量

n——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系数

K——设计采区回采率(%)
250 250~500
• 确定采用厚度的原则如下:
• 一、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不大于0.05米
时,夹矸与煤可合并计算,不需扣出。但全层 的灰分或发热量指标应符合规定的标准。
• 二、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等于或大于所
规定的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时,被夹矸所分开的 煤分层应作为独立煤层,一般就要分别计算储 量。

煤炭常用储量的几个概念

煤炭常用储量的几个概念

煤炭常用储量的几个概念储量1.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Q开=(LhMD-Q地损 -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h——采区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采出率。

2.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计算公式:Q准=(LhMD-Q地损 -Q呆滞)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走向长度,m;h——采区倾斜长度,m;M——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

在一个采区内,必须掘进的准备巷道尚未掘成之前,该采区的储量不应算作准备煤量。

3.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成的煤储量,即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煤量。

计算公式为:Q回=LhMDK式中:Q回——回采煤量,t;L——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m;h——工作面倾斜开采长度,m;M——设计采高或采厚,m;K——工作面回采率。

上述各煤量的计算公式,仅适用于较稳定煤层。

若煤层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时,应依具体情况划分块段分别计算煤储量后求和。

为了及时掌握生产准备程度与采掘关系,应对三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量的统计与分析是通过绘制和填报相应的图、表、台帐及文字说明来完成的。

一采区6号煤层和7号煤层的原始瓦斯压力和原始瓦斯含量

一采区6号煤层和7号煤层的原始瓦斯压力和原始瓦斯含量

一采区6号煤层和7号煤层的原始瓦斯压力和原始瓦斯含量利用埋深与瓦斯压力的关系来预测计算瓦斯压力,从而反演瓦斯含量与埋深的关系。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瓦斯压力计算及测定推算法公式3:P=(2.03—10.13)H式中: P —距地表埋深H 处煤层瓦斯压力,kPa ;H---埋深,m ;一采区6号煤层最低开采标高为+1948m ,埋深122m ,一采区7号煤层最低开采标高为+1925m ,埋深143m 。

二采区16、30、32、35号煤层最低开采标高均为+1825m ,埋深均为245m 。

系数确定:本次该矿埋深的确定主要是依据煤层底板等高线与矿井的地形地质图,以两者交点坐标为准,地形图上的等高线与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差值,作为煤层埋深的取值。

根据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中测点位置,套入地形地质图上得6号煤层埋深为100m ,其瓦斯压力最大值为0.18MPa ,反算系数为1.8,套入地形地质图上得7号煤层埋深为120m ,其瓦斯压力最大值为0.29MPa ,反算系数为2.4,套入地形地质图上得16号煤层埋深为267m ,其瓦斯压力最大值为0.29MPa ,反算系数为1.1,故可取反算系数2.4进行预测。

根据经验并结合邻近矿实际情况可知该系数比较合理。

确定瓦斯压力推算公式如下:P=2.4×H根椐《采矿设计手册》煤层瓦斯含量计算经验公式一:Yf n 0.146r K 8.9100)W 31.01(e ))(V P a 098.0()100(5.65γfnP b W A Wy Wx Wh f f +++--=+= 式中:Wx---在P 、t 条件下的吸附瓦斯含量,m 3/t ;W Y ---在P 、t 条件下的游离瓦斯含量,m 3/t ;A f ---煤层灰分,%;W f ---煤层水分,%;r V ---煤层挥发分,%P---煤层瓦斯压力,Mpa ,P =(2.03~10.13)H/1000,H :煤层开采水平距地表垂深(m);取P=2.4H/1000MPa ,f n ---煤的孔隙率,%;e n ---温度系数,e 为自然对数底,n=P 07.0993.0t 02.0 ; a---2.4+0.21r V ;b---1-0.004r V ;K Y ---相对于煤层瓦斯压力下的瓦斯压缩系数,查表;γ---煤的容重,t/m 3;t---温度,C°;经过以上公式,根椐矿井开拓布置计算煤层瓦斯含量。

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情况....

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情况....

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情况总结1、概况采区东以F6断层为界,西以F1断层为界,标高+285~+0水平,煤层近似东西走向,走向长约1800米。

由于构造复杂,断层及褶皱发育,煤层的赋存状况不理想,可采性及稳定性差提交地质总储量为1588.38万吨(B+C+D),其中第一水平(280米以上)为802.02万吨,第二水平(+280~0米)保有煤炭资源总储量786.36万吨。

第二水平201采区(原延一采区及延二采区)资源储量550.45万吨,可采储量330.27万吨。

但的资料与井下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始终找不到一层比较稳定的可采煤层,一直处在边探边采、三量不平衡、形成不了正常的采煤工作面的不良情况,后经多次储量核实,2003年10月采矿证到期,在、县两级国土资源局根据最新的实际情况,对换证后的开采范围作出新的核定,新核定范围内的第二开采水平煤炭总储量为187.35万吨,至2006年底煤矿保有量为134.61万吨,可采储量68.31万吨,其中201采区保有资源储量87.30万吨,可采储量44.40万吨。

按201采区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计算,其生产服务年限只有不足5年。

为延长201采区的服务年限,提高矿井的生产能力,、生产地质部门于2009年加大了201采区地质资料的收集、研究工作,结合近几年201采区+285、+255、+220区段的开采情况,我们对煤矿201采区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资源储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2、工程量近几年,我矿在201采区+285区段、+255区段、+220区段共计投入工程量9200多米,其中石门2550米,集中巷1300米,煤巷5350米。

其中包括石门探巷800米、集中探巷1300米、煤探巷1500米。

揭露的煤层有3#、7#、10#、22#、23#、28#煤层。

3、地质构造(1)断层:、采区断距大于30米的主要断层有F1、F4、F6、F11、F12、F15、F16等,较小的断层主要分布在F4以西块段,断层密集,平均每10米就有一条小断层,形态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采区各水平各煤层储量
一水平(10401采面,1表示一水平,04表示4号煤,01表示东翼,02表示西翼,走向×斜长×(采高)×1.4(比重) = 吨)
10401:700米×100米×0.75(采高)×1.4(比重) =7.35万吨10402:1000米×100米×1(采高)×1.4(比重) =14万吨
10501:700米×100米×1(采高)×1.4(比重) =9.8万吨
10502:1000米×100米×0.9(采高)×1.4(比重) =12.6万吨11001: 591米×100米×1.4(采高)×1.4(比重) =11.6万吨
11002:600米走向采高从0.3米变化到0.6米,不可采
16、18、19,已经采完,31号没有
二水平(21601采面,2表示二水平,16表示16号煤,01表示东翼,02表示西翼,走向×斜长×(采高)×1.4(比重) = 吨)
20401:700米×90米×0.75(采高)×1.4(比重) =6.6万吨
20402:1000米×90米×1(采高)×1.4(比重) =12.6万吨
20501:700米×90米×1(采高)×1.4(比重) =8.8万吨
20502:1000米×90米×0.9(采高)×1.4(比重) =11.3万吨21001: 630米×90米×1.64(采高)×1.4(比重) =13万吨
21002:600米走向采高从0.3米变化到0.6米,不可采
21601剩余4万吨、21902剩余1万吨,、18已经采完,
23101:300米×70米×2.2(采高)×1.4(比重) =6.5万吨
23102:回风巷推断走向300米煤高0.3米至0.6米;运输巷推断400米煤高0.3米至0.6米。

600米×70米×1.96(采高)×1.4(比重) =16.5万吨(可疑)
三水平(31601采面,3表示三水平,16表示16号煤,01表示东翼,02表示西翼,走向×斜长×(采高)×1.4(比重) = 吨)
30401:700米×90米×0.75(采高)×1.4(比重) =6.6万吨
30402:1000米×90米×1(采高)×1.4(比重) =12.6万吨
30501:700米×90米×1(采高)×1.4(比重) =8.8万吨
30502:1000米×90米×0.9(采高)×1.4(比重) =11.3万吨31001: 630米×90米×1.64(采高)×1.4(比重) =14万吨
31002:700米走向采高从0.3米变化到0.6米,不可采
31601:650米×90米×1.5(采高)×1.4(比重) =12.3万吨
31602:1000米×90米×1.1(采高)×1.4(比重) =13.8万吨31801:550米×90米×1.5(采高)×1.4(比重) =10.4万吨
31802:850米×90米×1.4(采高)×1.4(比重) =15万吨
31901:550米×90米×2.2(采高)×1.4(比重) =13.9万吨
31902:680米×90米×1.3(采高)×1.4(比重) =11.1万吨
33101:530米×90米×1.5(采高)×1.4(比重) =10万吨
33102:1000米×90米×1.96(采高)×1.4(比重) =24.7万吨
四水平(41601采面,4表示四水平,16表示16号煤,01表示东翼,02表示西翼,走向×斜长×(采高)×1.4(比重) = 吨)
40401:780米×100米×0.75(采高)×1.4(比重) =8.1万吨40402:1000米×100米×1(采高)×1.4(比重) =13.8万吨40501:780米×100米×1(采高)×1.4(比重) =10.9万吨
40502:1000米×100米×0.9(采高)×1.4(比重) =12.6万吨41001: 710米×100米×1.64(采高)×1.4(比重) =16.3万吨41002:700米走向采高从0.3米变化到0.6米,不可采41601:650米×100米×1.5(采高)×1.4(比重) =13.6万吨41602:1000米×100米×1.1(采高)×1.4(比重) =15.4万吨41801:550米×100米×1.5(采高)×1.4(比重) =11.5万吨41802:850米×100米×1.4(采高)×1.4(比重) =16.6万吨41901:550米×100米×2.2(采高)×1.4(比重) =16.9万吨41902:680米×100米×1.3(采高)×1.4(比重) =12.3万吨43101:530米×100米×1.5(采高)×1.4(比重) =11.1万吨43102:1000米×100米×1.96(采高)×1.4(比重) =27.4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