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储量计算图的编制方法
第三讲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注:极复杂构造只宜边探边采,线距不做具体规定.
煤层稳定程度类型钻探工程基本线距表
各种查明程度对煤层控制的基本线距(m) 煤层稳定程度 探 明 的 稳 定 较稳定 不稳定 500~1 000 200~500 控 制 的 1 000~2 000 500~l 000 375a 250
注:极不稳定煤层只宜边探边采,线距不做具体规定. *只适合: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且突然增厚,变薄现象,全区可 采或大部分可采;
只进行了地质评价和初步经济评价开发是有经济价值的各级煤层气储量勘查程度和认识程度要求构造复杂程度储层稳定程度基本井距km宽缓的褶皱构造第一型煤层稳定煤厚变化很小或沿一定方向逐渐发生变化3040第二型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仅局部地段出现少量的减薄没有尖灭2030第三型煤层不稳定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且具有明显的变薄尖灭和分叉现象1520煤系地层产状平缓但具有波状起伏煤系地层呈简单的褶皱构造两翼倾角较陡并有稀疏断层煤系地层呈简单的褶皱构造但具有较多断层对煤层有相当的破坏作用第一型煤层稳定煤厚变化很小或沿一定方向逐渐发生变化2030第二型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仅局部地段出现少量的减薄没有尖灭1020第三型煤层不稳定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且具有明显的变薄尖灭和分叉现象0510煤系地层呈紧密复杂褶皱并伴有较多断层产状变化剧烈褶皱虽不剧烈但具有密集的断层煤层遭受较大破坏煤层受到火成岩体侵入使煤层受到严重破坏第一型煤层稳定煤厚变化很小或沿一定方向逐渐发生变化1020第二型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仅局部地段出现少量的减薄没有尖灭0510第三型煤层不稳定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且具有明显的变薄尖灭和分叉现象05附表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计算关于储层的基本井孔控要求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构造复杂程度各种查明程度对构造控制的基本线500100000020002505005001000250500注
煤炭储量计算-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二)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煤层有厚薄,开采的煤层点要有个厚度指标,将煤层厚度的可采边界点连起来,即成为某煤层的可采边界线。
线内的煤层可采,线外的煤层不可采。
可采见煤点之外工程见煤情况有两种,一是无煤,一是有煤但不可采。
确定最低可采见煤点的方法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种。
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在巷道内可直接观察2.内插法《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之内插法》3.有限推断法《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之有限推断法》4.无限推断法《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之无限推断法》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之内插法标签:矿产资源煤炭煤炭资源煤炭储量计算内插法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2.内插法在一个见煤点可采,一个见煤点不可采时可采用此方法。
1)解析法图2-8-7解析法确定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示意图1 一见可采煤层钻孔;2—见不可采煤层钻孔;3—欲求的最低可采厚度值的点;4一见可采煤层钻孔的连线;5—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假设钻孔1见煤厚度为m1大于最低可采厚度,钻孔3见煤厚度m’小于最低可采厚度。
要求在钻孔1、3之间求出煤层最低可采厚度m#的位置,求出钻孔1与最低可采厚度点之间的距离(I的长)。
如图2-8-7所示。
式中,l为见可采煤层钻孔到最低可采厚度点之间的距离;L为见可采煤层钻孔到见不可采煤层钻孔之间的距离;m1为可采煤层钻孔煤厚;m3为不可采见煤钻孔煤厚;m2为最低可采厚度。
用此法可以求出许多最低可采见煤点的位置,用平滑曲线将其联接起来,就可得到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
(2)图解法(图2-8-8)图2-8-8 图解法有两个钻孔见煤,A钻孔可采,B钻孔不可采,求两钻孔间最低可采见煤点的位置。
先选用一定的比例尺将AB两点联起来,从A点垂直向上作直线AC,并以相同比例尺使AC的长度等于A点见煤厚度与最低可采厚度之差。
同样从B 点垂直向下作直线BD,也用相同的比例尺使BD的长度等于最低可采厚度与B点见煤厚度之差。
煤炭储量计算-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二)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煤层有厚薄,开采的煤层点要有个厚度指标,将煤层厚度的可采边界点连起来,即成为某煤层的可采边界线。
线内的煤层可采,线外的煤层不可采。
可采见煤点之外工程见煤情况有两种,一是无煤,一是有煤但不可采。
确定最低可采见煤点的方法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种。
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在巷道内可直接观察2.内插法《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之内插法》3.有限推断法《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之有限推断法》4.无限推断法《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之无限推断法》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之内插法标签:矿产资源煤炭煤炭资源煤炭储量计算内插法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及其确定2.内插法在一个见煤点可采,一个见煤点不可采时可采用此方法。
1)解析法图2-8-7解析法确定煤层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示意图1 一见可采煤层钻孔;2—见不可采煤层钻孔;3—欲求的最低可采厚度值的点;4一见可采煤层钻孔的连线;5—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假设钻孔1见煤厚度为m1大于最低可采厚度,钻孔3见煤厚度m’小于最低可采厚度。
要求在钻孔1、3之间求出煤层最低可采厚度m#的位置,求出钻孔1与最低可采厚度点之间的距离(I的长)。
如图2-8-7所示。
式中,l为见可采煤层钻孔到最低可采厚度点之间的距离;L为见可采煤层钻孔到见不可采煤层钻孔之间的距离;m1为可采煤层钻孔煤厚;m3为不可采见煤钻孔煤厚;m2为最低可采厚度。
用此法可以求出许多最低可采见煤点的位置,用平滑曲线将其联接起来,就可得到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边界线。
(2)图解法(图2-8-8)图2-8-8 图解法有两个钻孔见煤,A钻孔可采,B钻孔不可采,求两钻孔间最低可采见煤点的位置。
先选用一定的比例尺将AB两点联起来,从A点垂直向上作直线AC,并以相同比例尺使AC的长度等于A点见煤厚度与最低可采厚度之差。
同样从B 点垂直向下作直线BD,也用相同的比例尺使BD的长度等于最低可采厚度与B点见煤厚度之差。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体积法
总结词
根据煤层气所占的地下体积,结合煤层气的 密度和压力,计算煤层气的资源量。
详细描述
体积法基于煤层气的物理性质,通过计算煤 层气所占的地下体积,结合煤层气的密度和 压力,计算煤层气的资源量。该方法精度较 高,但需要准确获取煤层气的密度、压力以 及地下体积等相关参数。
数值模拟法
总结词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煤层气的运移、聚 集和开采过程,预测煤层气的资源量。
煤层气储层评价
01
煤层气储层评价是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的基础,主要包括 储层参数确定、储层分类和储层综合评价等方面。
02
储层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量、地层压力和温度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对于评估煤层气的可采性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
意义。
03
储层分类是根据储层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以指导煤层气的 开发和管理。储层综合评价是对储层的整体质量和开发潜力进
行评估,为制定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03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类比法
总结词
通过对比已知煤层气资源储量的相似地 区或井,估算目标区域的煤层气资源量 。
VS
详细描述
类比法基于已知地区或井的煤层气资源储 量、地质条件、开采技术等参数,通过对 比分析,估算目标区域的煤层气资源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受已知地区资料 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影响较大。
综合考虑煤层气的品质和市场价格等因素,该地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 经济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计算结果
该地区煤层气资源储量为 1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 8亿立方米。
结论
该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 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实例二:某矿区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煤层气储量

(2)《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规定夹矸的起扣厚度为0.05m-0.10m。 目前测井解释精度难以达到。综合考虑,起扣厚度下限定为0.2m。
31
煤层有效厚度
储量计算参数
面积权衡法 适用于井网不均匀的评价钻探区。 (1)等值线面积权衡法 以直线内插法编制的有效厚度等值图为基础,将井与井之间煤层厚度视为 线形变化,即煤层厚度呈楔形变化。
30
储量计算参数
煤层有效厚度
夹矸扣除标准
(1)煤田勘探中 可采煤厚>0.7m时,夹矸<0.05m,不需要剔除。 0.05m<夹矸<0.70m时,必须剔除夹矸。 夹矸≥0.70m时,夹矸上下煤层单独计算有效厚度 结论:煤田勘探中有效厚度的确定精度高,可直接用于储量计算。
4
基本概念
煤层气资源量——是指根据一定的地质和工程依据估算的赋 存于煤层中,当前可开采或未来可能开采的,具有现实经济 意义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数量。 煤层气地质储量——是指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 有明确计算边界的煤层气藏中的煤层气总量。
5
基本概念
煤 层 气 资 源 储 量 分 类 与 分 级
Gi=A× h× D× C
Gr=Gi × Rf
Gr --- 煤层气可采储量,m3 Rf --- 采收率,%
19
储量计算方法
数值模拟法
(1)煤层气模拟软件:Comet-II、COALGAS、ECLIPSE、CMG等。 (2)技术步骤: 模型建立;敏感性分析;历史拟合;累积产气量预测曲线。 (3)对储层参数和生产数据进行拟合匹配,获得气井预测产量。 (4)求取采收率,计算可采储量。
浅谈如何运用AutoCAD实现煤矿储量资料数字化

浅谈如何运用AutoCAD实现煤矿储量资料数字化摘要:本文是利用AutoCAD的绘图功能把现有储量资料综合整理到计算机上,从而实现矿山储量的数字化,以解决手工绘图工作量大、人工计算台账较困难且繁琐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煤层;数字化;图层;储量圆1引言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计算机绘图软件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图、服装设计、电子加工、城市规划等领域。
尤其是AutoCAD绘图软件更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绘图软件,其在矿山测绘中也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扔有不少矿山地测单位在辅助生产过程中只会利用纸质图作为生产依据,这样在填绘工程进度图、年终储量图、计算台账时是非常繁琐且复杂的。
为了使企业在实施绿色采矿的条件下实现整体协调优化,以增强矿山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并且在进行储量工作时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有必要把煤层储量估算图进行数字化。
数字化煤层储量估算图是以AutoCAD绘图软件为平台,采掘工程平面图、钻孔柱状图、煤层等高线图等基本图(井下收集到的测量、水文、地质、钻孔资料等为基础资料编制出的基础图纸)为基础,添加相关储量元素,最终实现可修改、可编辑、可计算的电子图。
本文就是利用AutoCAD的强大绘图功能,通过绘图命令和鼠标操作等方法,对各种基本图纸进行取舍、缩放、拼接、归纳等操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加以修改和完善,填绘出适合矿山储量计算的数字化储量估算图。
2AutoCAD绘图软件简介CAD即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是指运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一项设计的建立、修改、分析或优化的过程。
CAD软件必须有能接受和使其运行的物体,即硬件来支持它才能有实际意义。
我国主要使用的CAD软件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它是一个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具有开放型结构的软件。
不仅便于用户使用,而且系统本身可不断地扩充和完善,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微机及工作站上。
随着CAD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覆盖的工作领域也不断地扩大,如矿山数字线划图(DLG)的制作、大地测量地形图编绘、工程设计CAD项目的管理、绘制工程、统计优化、分析计算等。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同,轴面可以是直立的平面(或曲面),也可以是倾斜的平面〈或曲面),因而轴线可以是直线, 也可以是曲线。 (3)枢纽 褶曲中同一岩层的层面与轴面的交线称为枢纽。枢纽的形态取决于褶曲的形态,可以是水 平的、倾斜的或波浪状。枢纽用来表示褶曲在延长方向上产状的变化。 2.褶曲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褶曲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褶曲的枢纽为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称为水平褶曲;褶曲沿一定方 向倾伏,枢纽为倾斜的称为倾伏褶曲,如图 8 所示,褶曲中同一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纵向长 度和横向宽度之比小于 3:1 时,背斜称穹隆,向斜称构造盆地。
陈慎心@2015整理 +8618636937693 不同标高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及高程值。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 Email:chenshenxin@
1
原文见于多种《矿图》教材,有修改。 1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
7.资源(储量)计算要 素 煤 层 底 板等 高线图 作为 煤炭资源(储量)计算图时, 应标示最低可采边界线;煤种 分类界线;资源(储量)分类 界线及编号;计算块段的界 线、面积、编号、煤层平均倾 角、计算厚度及资源(储量) 计算结果。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应用1
一、概述
(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基本概念
不同高程的水平面与煤层底板的交线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将各条煤层底板等高线,用标 高投影的方法,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按照一定比例尺和规定的线条、符号绘制而成的图纸, 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如图 1 所示,图 1(a)表示煤层底板等高线投影示意图;图 1(b)表示 绘出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陈慎心@2015整理 +8618636937693 采水平的划分、布置大巷、布置采区等都离不开的重要资料。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 Email:chenshenxin@ ②在矿井建设阶段,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指导井巷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之一。
煤层储量计算

第二节 储量计算基本参数的确 定
(2)倾角大于60°时,可将立面投影图上测得的面积换算 成斜面积,
S=S1╳(1/sinα) 式为:S——斜面积,
S1——水平投影面积, α——煤层倾角.
第22页/共44页
第二节 储量计算基本参数的确定
三、煤层厚度的确定 1. 可采厚度的确定 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板至底板间的垂直距离.煤层可采 厚度是指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煤层或煤分层厚度。在可 采厚度中,对于有夹矸的煤层的采用厚度,其确定方法 如下: (1) 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不大于0.05m时,计算煤 层采用厚度时,夹矸与煤分层可合并计算,但合并后全 层的灰分或发热量指标应符合要求。
(4) 对于复杂结构煤层,当各煤分层的总厚度等于或大于所 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同时夹矸的总厚度不超过煤分层总厚度 的1/2时,可以各煤分层的总厚度作为煤层的采用厚度(C)。
1.5 0.84 1.05
A
0.9 0.2
2.2
B
第24页/共44页
0.85 0.15 0.5 0.25 0.7 0.15
0.9
Mcp=(M1+M2+…+Mn)/n M1,M2,… Mn —各钻孔的可采厚度, n—计算面积内的钻孔数目
第28页/共44页
第二节 储量计算基本参数的确定
3)加权平均厚度 每一个钻孔的见煤厚度,都 有一个影响范围,这称为权。将每一个钻孔见煤 厚度乘上权数后相加,再除以权的总和,称为加 权平均厚度。其计算公式如下i ’ . Mx=(M1F1+M2F2+…+MnF)/(F1+F2+…+Fn)
第3页/共44页
第二节 储量/资源量的估算指标与参数
煤炭储量核查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总则•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是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总体实施方案‣[国土资发[2008]27号]制定的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的专门技术要求,它是开展全国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的基本工作准则。
一目的任务以摸清煤炭资源储量家底、客观评价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为目标,以井田、勘查区为核查单元,煤炭矿区为统计单元进行煤炭资源储量核查。
通过对井田资源储量核查成果属性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的建设,努力实现井田资源储量管理由一维属性数据管理,向三维空间数据管理过渡,为井田资源储量三维动态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通过对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的核查,为政府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规划编制、矿业权设臵、勘查部署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为煤炭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核查范围及内容(一)核查范围本次核查主要包括生产矿井、在建井、停产、停建、闭坑矿井占用的资源储量和尚未占用的勘探(精查)、详查、普查、预查(找煤)勘查区的资源储量。
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经过普查、预查(找煤)及其以上地质勘查工作已上表的资源储量;2、虽未上表但已探明尚未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3、虽未上表但实际上已经被矿井占用的资源储量。
(二)核查内容1、井田资源储量核查(1)核查对象为生产矿井、在建井、停产、停建、闭坑矿井占用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累计消耗资源储量、历史挂账的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压覆的资源储量和尚未占用的资源储量,分析保有资源储量的数量、煤质及空间分布。
(2)开采回采率调查以煤矿采区回采率的调查为重点,调查煤矿设计损失和实际损失,分析煤矿资源储量的管理、报损、核销和资源节约状况。
(3)煤矿生产经营状况调查开展煤矿产能调查,分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按所有制、井型等分析产能的构成,分析煤矿投资、生产、销售以及煤炭市场情况。
2、勘查区资源储量核查以尚未开发的勘查区为核查单元,核查基准日前尚未占用的、各勘查阶段范围内不相重叠的预查(找煤)、普查、详查、勘探(精查)资源储量,包括压覆的资源储量。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煤矿地质测量图(以下简称矿图)是煤矿的重要技术基础资料,是地质测量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图标准化,更好地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以及煤矿地质、测量的各种现行规程和各矿务局(矿)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是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所属各矿务局(矿)绘制矿图的技术依据。
第3条绘图工作的主要任务1.汇集各种地质、测量的基础资料,编绘成各类矿图,为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安全等部门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图纸资料。
2.将生产、建设的进度和变化情况,及时填绘在图上,反映生产建设的真实面貌。
3.学习和研究绘图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绘图技术,以满足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
第4条绘图工作必须在各级总工程师和地测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
各级领导应重视绘图工作,按质量标准化要求,配齐(足)绘图人员,设置通风、采光良好的绘图室,以保证绘图质量和绘图员的身体健康。
第5条绘图工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
绘图员要认真学习业务,掌握有关技术标准,严格按规范作业。
第二章矿图的种类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条各煤矿(工程处)在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均应绘制完整的矿图,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填绘。
第7条矿图根据其成图的工艺不同,分为原图、底图和蓝图(复印图)。
1.原图:指利用直接或间接获取的地质测量数据资料,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直接展绘(或加绘)在规定的纸基上,符合规定要求的图纸。
2.底图(二底图):指用人工或光学复照等方法,直接利用原图描绘或翻印的透明图纸。
它的作用是用来蓝晒或复印。
3.蓝图(复印图):指利用底图翻晒(印)的图纸。
第8条矿图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基本矿图、专用矿图和日常用图。
1.基本矿图:指反映煤矿基本采掘情况、井(坑)上下重要自然要素、生产设施的位置及其相互几何关系,用以指挥生产(建设)活动所必须的图纸。
如何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一、实习目的掌握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编制方法的步骤。
熟悉不同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底高线图上的表现形式。
二、原理方法1、概述煤田勘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煤层的埋藏深藏及其起伏变化,研究煤层的厚度、结构、煤质、储量、水文地质以及其它与开采有关的技木条件,对勘探区作出正确的工业评价,为煤矿企业的设计、建设与开采提供必要的资料,以保证煤炭资源得到合理和顺利地开发。
(1)基求概念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就是用煤层底板等高线来表示煤层在空间的起伏及被断裂的情况,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煤层底板的空间概念,掌握煤层产状和构造的变化。
此外,还能表示古河流冲蚀煤层的界线,煤层尖灭线,岩浆岩分布的界线以及煤种牌号区划界线等,因而在煤炭资源勘探以及煤矿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煤系地层形成后,夹在地层中的煤层层面,包括顶面和底面,并不是一个平面,由于受构造变化的影响,大多为一空间曲面,它的起伏与变化,对煤矿生产有很大影响。
同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编制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对煤田的开发。
在进行普查与勘探时,一般根据孔口标高及煤层底板深度资料可以获得煤层底面各点的标高,把各标高相等的点联结起来,就构成一条等值线,如果我们每隔一定高度 (如50米、100米等),各选取一条等值线,把它投影到平面上,就成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如图5-1。
该图为一个煤盆构造,为了图示清楚起见,只画出半个煤盆,并表示出煤层顶板和底板的曲面,煤盆中虚线,为煤层底板曲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投影到平面上,成为五圈等高线,根据这五圈等高线呈同心圆状和外圈标高值较大这两个特点,很快就可以断定是一个煤盆构造,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10米,即h=10。
所以简单地说,同一层面上高度相等的各点联线叫做构造等高线,用构造等高线表示煤层起伏形状的图,称之煤层构造图。
一般常用煤层底面的标高来表示,故称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图5-1煤层空间曲面在平面上的投影(2)图的种类根据层面选择及投影方法,一般常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等高线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等高线法
储量计算方法
(二)等高线法
这种方法是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求出两相邻等高线间的面积,再计算储量的方法,根据求面积方法不同,又分两种情况:
1.直接计算法(如图2-8-13)
图2-8-13 等高线法计算储量示意图
即根据已知数据,直接计算储量,其公式如下:
式中,Q 为两等高线间煤炭储量,I 为两等高线间中线长度,可用曲线仪或
曲线尺测得;b 为两等高线间的水平投影长度(平距);h 为等高距;m 为煤层平均厚度;d 为煤层平均容重。
这一方法因其按等高线分水平计算和统计储量,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矿井设计和开采部门的需要,计算方法也较简单,精度较高。
适宜于稳定或较稳定煤层而且构造有明显变化的地区。
2.平均倾角法
该方法主要是想弥补直接计算法中对煤层面积的测定和计算工作比较繁杂的缺陷。
相邻两等高线间煤层的真面积等于该面积的水平投影与两等高线间煤层平均倾角的正割的乘积是这一方法的实质。
推导后的计算公式为:
Q = B x secα x M x d
式中,Q 为欲求两等高线间煤炭储量;B 为两等高线间煤层的水平投影面积; α为计算块段内煤层的平均倾角;M 为计算块段内煤层的平均厚度;d 为计算块段内煤的平均容重。
对于倾角大于60。
的急倾斜煤层,储量计算必须在煤层立面投影图上进。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储量计算的基本参数

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之储量计算的基本参数煤炭储量计算方法二、储量计算的基本参数(一)计算面积的确定根据储量计算一般要求及通用公式,计算储量时所使用的面积有如下几种:(1)当煤层倾角小于15。
时,可以直接采用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测定的水平面积;⑵当煤层倾角在15。
~60。
时,就需要将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所测定的水平面积换算成真面积,换算公式为S = S ' /cosa式中,S为真面积;S '为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测定的水平面积;a为煤层倾角。
(3)当煤层倾角大于60。
时就需要将煤层立面图(即立面投影图)上量得的立面面积换算成真面积,换算公式为:S = S ” / sina式中,S为真面积;S”为在煤层立面投影图上测定的立面面积;a为煤层倾角。
(4)急倾斜煤层,其产状沿走向、倾向变化很大,直立倒转频繁,这就需要编制煤层立面展开图,在其上测定的面积,可直接用于储量计算。
以上种种方法均需要从图纸上测定面积,如何测定,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求积仪法利用求积仪测定面积是煤炭储量计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过去经常使用的求积仪一种是带有可变臂杆的定极求积仪,一种是固定臂杆的定极求积仪。
而现在又有了精度更高,使用更为方便的求积仪。
每一种求积仪都带有详细的说明书,对其原理和使用说明不再赘述。
⑵透明纸格法。
先将绘有间隔1cm平行线的透明纸蒙在待测的平面图形上,如图2-8-5,整个欲测图形的面积即等于若干小梯形面积之和,每一条被欲测图形所截的横线长度,为梯形的横中线,其高为1。
整个欲测图形面积实际等于被截的每一横线长度之和。
被截的每一横线的长度,可用尺子直接量得,也可用曲线仪测得。
这样求得的面积,再根据平面图的比例尺换算成实际面积。
图2-8-5用曲线仪和透明方格纸测量面积图2-8-5 用曲线仪和透明方格纸测量面积使用本方法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在用透明格纸蒙欲测图形时,必须注意使图形两端的条带宽度接近或等于0.5cm;其二,为了检查测定结果,可变换透明格纸的位置,再测定一次,两次测定值的误差不超过2%寸,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储量计算公式及储量台账

在储量计算中,面积以平方米(m2)、厚度以米(m )、容重以立方米吨(t/m3)、含量以吨(t )为单位。
储量汇总时以万吨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
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第21条 储量计算结果必须经验丰富检查。
检查应在原计算图上以相同的计算方法进行。
检查结果若在允许范围内,应以原计算结果为依据如果超过允许误差,应查找原因予以更正。
储量块段面积的量测,需由他人抽查。
抽查的比例应大于总块段个数的10%。
每个块段两次面积之差,不得超过求积仪的允许误差。
在抽查的块段个数中,有30%以上超过允许误码差时,应全部重算。
实际工作面损失率的计算公式为:100% 工作面损失量工作面损失率(%)=工作面采出量+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含义:1、工作面采出量。
即回采工作面内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出来的采出煤量。
计算化工是:Q 面=S 面·h ·d -R式中:Q 面――工作面采出量;S 面――工作面实际采空面积(即工作面运输机巷内侧到回风巷的内侧,开切眼内侧到工作面煤壁这个区域的面积);h ―――平均实际采高。
如其变化较大,应按分块、分段的不同采高计算。
平均实际采高,不包括大于0.05m 夹石的厚度;d ―――煤的容重;R ―――工作面内实际发生的落煤损失。
2、工作面损失量即实际工作面损失(解释见本章第二节第32条)。
一、公式使用范围:本式是计算报告期内单个采区 损失率的公式。
1、当计算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累计采区回采率时,式中的“损失量”应是采区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的全部损失量,式中的“采了量”应是采区从开采到报告期未(或结束)的全部采出量2、计算全矿井平均采区损失率时,式中的损失量应是全矿井各个采区(包括报告期内正在开采的和已经结束的采区)的损失量之和;式中的采出量亦应是全矿井各个采区(包括报告期内正在开采的和已经结束的采区)的采区量之和。
二、采区损失率计算公式中各项的含义:1、采区采出量。
储量计算及报告编写

式中:Q—储量(吨);V—体积(立方米);S1、S2—断面上矿体的面积(平方米);L—两断面之间的距离(米);D—矿石体重(吨/立方米)。 使用条件:(S1-S2)/S1 <40%时使用 ② 截锥公式:Q =V · D V =1/3(S1+S2+ ) · L 或V=L/2(S1+S2) · K 式中:Q、V、S1、S2、L、D同上。 K为a的函数,S1/S2=a或S2/S1=1/a,由a或1/a查“锥形公式法中的k值表”求k值。 使用条件:(S1-S2)/S1>40%使用。 ③ 楔形公式:Q =V · D V=1/2 · S1 · L 式中:Q—储量(吨);V—体积(立方米);S1—断面上矿体的面积(平方米);L—两断面之间的距离(米);D—矿石体重(吨/立方米)。 使用条件:当矿体呈楔形尖灭时使用。 ④ 锥体公式:Q =V · D V=1/3 · S1· L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定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加强矿井储量管理是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回采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正确地统计、计算和真实地反映生产矿井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情况,是煤炭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根据原煤炭工业部(83)煤生字第1275号文件精神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新颁《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结合集团公司目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2条有关业务部门职责范围一、生产技术部门主要负责:积极贯彻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及时处理报损储量,制定提高回采率的有关技术措施,具体提供矿井生产各种作业规程,确定各种煤层计划采高,改进采煤作业方法,总结提高回采率的经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
二、地质测量部门主要负责:1、合理圈定各级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的范围,正确地测量、计算其数量,并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台帐、图表、卡片等资料;2、对储量的变化、转出、转入、注销、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按照规定进行测算,申请核减报批。
年末汇总填编有关报表上报。
对生产部门申报批准后的报损储量年末进行汇总,填编报表上报;3、合理计算各种损失率,并进行分析上报;4、负责煤生38、44、45表及“三个煤量”等报表的汇总填报工作;5、及时掌握分析矿区和各矿井储量变化动态,监督矿井储量开发利用状况,正确提供有关储量数据,按时修改编制储量图件。
第3条各矿井地质部门必须配备专职储量管理人员,人员的数量要符合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第4条本实施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有关储量及回采率方面的补充规定第5条集团公司回采率标准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第6条对照国家煤炭技术政策规定,集团公司能利用储量的煤层,储量计算最低可采厚度为0.7m,最高灰份不得超过40%;暂不可利用的煤层,储量计算厚度可在0.6~0.7m之间,灰份规定在40~50%之间。
第7条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应经常进行矿井储量方面的调查,并把调查的结果如实地记录归登在台帐、卡片、基础表上,填绘在图纸上。
按照规定根据基础资料定期编制诸如煤生9、23、38、40、45表登。
煤矿勘查建设中煤炭储量的计算方法

煤矿勘查建设中煤炭储量的计算方法魏亮【摘要】对煤矿在建设以及生产各阶段煤炭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主要包括地质地段法、剖面法、水平切面法、简单统计法四种计算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在计算时的注意事项及适用阶段,以提高煤炭储量计算的准确性.【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40)016【总页数】2页(P75-76)【关键词】煤炭储量;计算;阶段;方法【作者】魏亮【作者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630 引言煤炭储量计算方法很多,大约有二三十种,但在煤田地质勘查中常用的只有十多种,最常用的不过两三种。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两类:几何图形法和地质统计学法。
其中几何图形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地段法、等高线法、剖面法、水平面切面法、多角形法、三角形法和等值法。
其中,地质地段法和断面法(剖面法和水平面切面法),在实际矿井建设生产中应用较多,其他估算方法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资源储量的概略估算,常用于地质勘探程度不高,工程分布有限,研究程度不足,只能用于供远景规划的资源量计算。
论文主要介绍地质地段法、断面法和地质统计学法。
1 地质地段法这是目前在煤炭储量计算中使用的最广的一种方法,见图1。
地质地段法是把一层煤利用各种要素分割成若干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小块,分别计算每一块段的储量。
划分块段的主要因素有煤层的地质研究程度(如不同级别的划分)、煤层的厚度、构造因素(如断层、背向斜轴、煤层倾角大小,不同构造复杂程度等)、煤质特征(如按煤的不同牌号、灰分、硫分等)、开采技术条件(如地温、水文条件、含量、不同剥采比等)、开拓方式(如不同开采水平、分上下山等)。
图1 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时,把矿体当作一组密集的、大小不等的块体划分块段的原则就是各小块段内的指标一致或近似。
块段的多少是大不相同的,多则上百块,少则几块,它与勘查区范围的大小等许多因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 据 分 类 型 条 件 圈 定 各 类 型 储 量 . 遵 循 统 一 规 定 的 原 则 . 应 和 方 法 。圈 定 前 , 尽 量 搜 集 一 切 可 能 利 用 的 由物 探 、 探 、 探 、 应 钻 巷 地 质 调 查 等 手 段 获 得 的资 料 .包 括 勘 查 工 程 和采 掘 巷道 全 部 见 煤 点 的厚 度 资 料 ; 煤 层 各 个 块 段 的 面 积 、 角 、 用 厚 度 和 视 密 度 分 倾 采 等 基 础 参 数 , 分 理 解 设 计 和生 产 对 储 量 计 算 的 要 求 。 认 真 审 查 充 并 各 种 工 程 的 质 量 ( 括 内 业 计 算 、 字 资 料 和 图 纸 ) 否 符 合 规 定 包 文 是 的标 准 程 质 量 低 劣 达 不 到 规定 标 准 的钻 探 工 程 , 能作 为 圈定 工 不 各类型储量的依据。 () 1 圈定 探 明 的储 量 或 基 础 储 量 的钻 孔 见 煤 点 的 综 合 质量 , 一
距 , 出见 煤 点 在 平 面 图上 的 位 置 。 绘
’ 一 、 比例尺和内容
储 量 计 算 图 的 比例 尺 为 1 5o一 :O _
括 以下 几 方 面 :
( ) 绘 井 下 巷 道 煤 层 点 。 根 据 巷 道 中测 点 的标 高 值 和该 点 3填 先 至 煤层 底界 面 的铅 直 距 离 , 换算 出煤 层点 的底 板 标 高 值 , 按 与 测 再 点 的 平 距 , 出各 煤 层 点 在 巷 道 中的 位 置 。 绘 () 注上述 各工程见煤点 的煤层真厚度 、 板标 高值 、 4标 底 主要
煤 质 指标 , 绘 煤 层 小 柱 状 图 。 并 ( ) 绘 井 下 实 测 产 状 和 构 造 。 取 有 代 表 性 的井 下 实 测 产状 5填 选
地理坐标方格网 、 北线 , 指 以及 图名 、 签 、 图 图例 和 比例 尺 等 。
1 层 上 方 地 面 主要 建 筑 、 路 、 路 及 地 表 水 体 ( 流 、 . 煤 铁 公 河 湖
…
、
、
~
■ 二 、 制方法和步骤 编
储 量 计算 图 的 编制 , 首先 要绘 制煤 层 等 高 线 图 , 然后 在煤 层 等 高 线 图 的 基础 之上 划 分 块 段 、 圈定 储 量 和进 行 储 量 计 算 , 最后 进行
检查 、 对和整理。 校
~
~
。
( ) 量 的 圈定 三 储
自然 因素 的影 响 。 一计 算 块 段 内 的 地 质条 件 应 基 本 相 同或 相 近 。 同
6还 应 绘 出 储 量 计 算 边 界 、 同 储 量 类 别 和 级 别 的界 线 、 种 . 不 各 煤 柱 界 线 、 量 计 算 块 段 界 线 ( 一 块 段 均 标 注 出编 号 、 量 级 别 、 储 每 储 平 均 煤 厚 、 均 倾 角 和 储 量 值 等 )各 勘 探 工 程 及 井 巷 工 程 的 见 煤 平 : 点 或 煤 层 厚 度 测 量 点 ,要 绘 出 煤 层 小 柱 状 ( 例 尺 12 0或 1 比 :0 :
j I
■
| 术 论坛 学
# 一
煤层储 量计算 图的编制 方法
七 台 河职 业 学 院 张 立 新
摘要 : 通过储 量图的编制 , 掌握底板 等高线的制作方 法 , 量块段 的 圈定 方法 , 储 可采边界 的划 分 , 储量级 别的确定 。 为煤矿的 生产和设计奠定一定的技 术基础 。 关键词 : 储量计算 等高线 可采边界 储 量级别
例 如下 图所 示 , 甲块 段 的倾 角 比 乙块 段 的倾 角 大 , 此 应将 其 分 为 因
2个 块 段 , 别 计 算 储 量 。 分
~
一
一
-
一
一
一
。
..
一
~
~
一
~
~ ~
10 , 0 ) 注示 主 要 煤 质 指 标 ( 分 ) 灰 。
.. . . . 库等) 水 2通 过 该 煤 层 的 所 有 井 巷 工 程 、 孔 、 槽 、 井 、 巷 、 产 . 钻 探 探 探 生
小 窑和 老 窑 。 以及 它 们 的 名 称 和 编 号 : 探 线 及 编 号 。 勘
3各 勘 探 工 程 及 井 巷 工 程 的 见 煤 点 位 置 或 煤 层 厚度 测 量 点 位 .
煤 层 风 氧 化带 边界 线 等 。
储 量 计 算 时 , 了 保证 计 算 结 果 准确 , 般将 计算 范 围 内 的煤 为 一
层 划分 成 若 干块 段 , 块段 顺 序 编号 , 别 计 算 其 储 量 。划 分 储 量 对 分 汁算 块 段 时 要 考 虑 地 质 构 造 、 层 厚 度 、 状 、 板 等 高 线 形 态 等 煤 产 底
在底 网上 , 出 实 测 断 层 ( 煤 交 线 ) 绘 断 和褶 曲轴 的位 置 。
( ) 量 计 算 块 段 的划 分 二 储
置 、 层厚 度 及 底 板 标 高 。 每 4煤 层 底 板 等 高 线 及 标 高 值 : 煤 交 线 及 断 层 名 称 或 编 号 ; . 断 煤 层尖灭界线 、 浆侵入体界线 、 岩 陷落 柱 界 线 、 层 冲蚀 界线 等 。 煤 5 田边 界 、 层 露 头 线 、 空 区 边 界 线 、 窑 积 水 范 围界 线 、 . 井 煤 采 老
生 产 矿 井 的煤 层 储 量 计 算 图 是 以 煤层 等 高线 图或 煤 层 立 面投 影 图( 附有 采 掘工 程 ) 基 础 , 记 各 种 煤 层 储 量 计算 数 据 , 定 各 为 注 圈 级 储 量 计 算 块 段 即 成 储 量计 算 图 。 合 ; 孔 水 平 时 . 孑 口为 起 点 . 钻 孔 方 位 及 水 平 深 度 绘 出 见 煤 钻 以 L 按 点位置 : 当钻 孑 有 一 仰 角 时 , L 首先 根 据 钻 孔 位 置 、 向 、 斜 角 和 见 方 倾 煤 深 度 , 钻 孔 轴 线 方 向的 辅 助 剖 面 图 。 者通 过 简 单 的三 角 函 数 作 或 关 系 计 算 , 得 见煤 点 至 钻 孔 孑 口的 平 距 , 后 按 照 钻 孔 方 位及 平 求 L 然 15 0 。 图 面 内 容 主 要 包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