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及玉米知识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4821c3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6.png)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种子播种到收获期间经历的一系列生长过程。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对农民来说十分重要,它决定了何时进行耕作、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管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1. 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大约为120天。
在种子播种后,玉米会经历萌发、幼苗期、生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首先是萌发阶段,种子吸收水分后膨胀,发芽出新的根和茎。
接下来是幼苗期,玉米会继续生长,并形成新的叶片和根系。
然后是生长期,玉米将继续生长茎、叶和花序,同时形成玉米籽粒。
最后是成熟期,玉米颗粒变硬、颜色变黄,这是玉米收获的最佳时机。
2. 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大约为110-150天。
它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湿地育苗期、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
首先是湿地育苗期,水稻种子在水中浸泡发芽,然后移植到水田或育苗床上。
接下来是幼苗期,水稻的根系和叶片逐渐生长。
然后是分蘖期,水稻茎基部会产生侧枝,形成多株水稻。
接着是拔节期,水稻茎部会开始加粗,稻穗逐渐形成。
抽穗期是指水稻开始抽穗并形成花序。
最后是成熟期,稻穗变黄,稻谷颗粒充实,这时候是水稻收获的时候。
3. 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大约为180-240天。
小麦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种子发芽期、生长期、抽穗期和成熟期。
种子发芽期是指小麦种子吸收水分后膨胀发芽。
接下来是生长期,小麦会逐渐生长茎、叶和根,并形成谷粒。
然后是抽穗期,小麦开始形成穗并逐渐抽穗。
最后是成熟期,小麦颗粒变硬并变黄,这是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机。
4. 大豆的生长周期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大约为90-150天。
大豆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萌发期、生长期和成熟期。
首先是萌发期,大豆种子吸收水分后发芽。
接下来是生长期,大豆会不断地生长,并形成茎、叶和根系,并结出豆荚。
最后是成熟期,豆荚变黄,豆子充实,这时是大豆收获的最佳时间。
农业知识普及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业知识普及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ba63b0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b.png)
农业知识普及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种植开始到收获成熟所经历的时间段,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对于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并探讨一些影响生长周期的因素。
一、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可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发芽期,此时小麦种子吸收水分后开始发芽;接下来是分蘖期,小麦开始长出侧芽;然后是拔节期,小麦的茎部伸长并逐渐形成节间;再后是抽穗期,小麦茎顶开始形成花穗;最后是成熟期,小麦籽粒充实且变硬,即可收获。
小麦的生长周期约为110到130天,具体时长受气温、日照、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理解小麦的生长周期有助于科学地制定种植计划和采取适当的农事措施。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也经历多个阶段。
首先是幼苗期,此时水稻种子发芽并长出幼苗;接下来是分蘖期,水稻开始长出侧芽;然后是拔节期,水稻的茎部伸长并形成节间;再后是孕穗期,水稻茎顶逐渐形成花穗;随后是灌浆期,水稻籽粒充实并变硬;最后是成熟期,水稻籽粒变黄且稻穗下垂,即可收获。
水稻的生长周期较小麦略长,约为120到150天。
水稻生长的关键环节是灌浆期,此时对于水稻的合理浇水和施肥非常重要。
同时,水稻的生长受水分、气温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三、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也经历多个阶段。
首先是幼苗期,此时玉米种子发芽并长出幼苗;接下来是抽穗期,玉米开始形成雄性和雌性穗;然后是吐丝期,玉米的雄性穗逐渐伸长并形成丝;再后是授粉期,玉米的雌性穗与雄性穗进行受精;最后是成熟期,玉米籽粒充实且变硬,即可收获。
玉米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约为120到150天。
玉米生长期间需要适宜的气温和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对于灌溉和施肥也有一定要求。
四、影响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因素除了具体农作物的特点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首先是气温,不同农作物对气温有不同的适应范围,过高或过低的气温都会影响生长周期。
农业知识普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业知识普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27740c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1.png)
农业知识普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播种或种植到丰收的整个过程。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农民安排种植计划、合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本文将针对几种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进行介绍,帮助读者对农业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分为秋播小麦和春播小麦两种类型。
秋播小麦一般是在秋季进行播种,经过冬天的休眠后在春季继续生长,全程历时大约8个月。
春播小麦则是在春季进行播种,到夏季进行收割,生长周期为4-5个月。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浇水、施肥,并进行病虫害防治。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周期分为秧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多个阶段。
秧苗期是指从水稻种子开始发芽到出土的阶段,一般需要15-20天。
分蘖期是指水稻植株从出土后不断分出新的分蘖,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大约需要40-50天。
拔节期是指水稻植株开始拔节生长,形成茎秆和叶片,并进行光合作用,这一阶段需要25-30天。
灌浆期是指水稻籽粒逐渐充实,这一阶段需持续20-30天。
成熟期是指水稻籽粒充分发育并达到收获的时期,生长周期大约为100-130天。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灌溉、施肥和管理水稻病虫害。
三、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其生长周期主要分为幼苗期、抽雄期、抽雌期和成熟期等几个阶段。
幼苗期是指从玉米种子开始发芽到出土的早期生长过程,持续时间为10-12天。
抽雄期是指玉米植株开始生长雄花,这一阶段需要20-25天。
抽雌期是指玉米植株开始生长雌花,这一阶段需持续6-8天。
成熟期是指玉米籽粒充分发育并达到收获的时期,生长周期大约为120-150天。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适时浇水、施肥,并进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四、蔬菜的生长周期蔬菜的生长周期因蔬菜的品种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蔬菜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和收获期等几个阶段。
粮谷的种类
![粮谷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6c5045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6.png)
粮谷的种类
1. 稻米:稻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稻米可以分为长粒米、中粒米和短粒米等不同品种,广泛用于制作米饭、粥、寿司等食品。
2. 小麦: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之一,是制作面粉和面食的主要原料。
小麦可以分为硬麦和软麦,不同品种的小麦适合制作不同类型的食品,如面包、面条、饼干等。
3. 玉米: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许多地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玉米可以分为甜玉米、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等不同品种,广泛用于制作玉米饼、玉米粥、爆米花等食品。
4. 高粱:高粱是一种耐旱、耐热的作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高粱可以用于酿造酒类、制作饲料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5. 燕麦:燕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谷物,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燕麦可以用于制作燕麦片、燕麦粥、燕麦面包等食品。
6. 小米:小米是一种古老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小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常用于制作粥、米饭和面食等食品。
除了以上常见的粮谷种类,还有其他一些地方特色的粮谷作物,如大麦、黑麦、糙米、荞麦等。
这些粮谷种类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选择和营养来源。
普及农业知识点总结
![普及农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d8eb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7.png)
普及农业知识点总结一、农业基础知识1.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农业是指以种植、养殖、捕捞和采集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活动。
根据农业生产的不同内容,可以将农业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
2. 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
其中,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为农业提供了生长的场所;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是农作物生长和收获所必需的;资金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需要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种子、化肥和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机具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能够提高农作业的效率。
3. 农业生产周期农业生产周期包括准备阶段、种植养殖阶段、生长成熟阶段和收获加工阶段。
在准备阶段,需要做好土地耕作、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种植养殖阶段,需要进行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预防病虫害等工作;在生长成熟阶段,需要关注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在收获加工阶段,需要及时收获作物,保证作物的质量。
4. 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包括土壤肥力管理、植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灌溉、机械化等。
通过土壤肥力管理,可以保证土壤肥力的充足;通过植物栽培,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通过病虫害防治,可以保证作物的安全生长;通过灌溉,可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通过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作业的效率。
5. 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生产管理包括土地管理、作物管理、病虫害管理、灾害管理等。
通过土地管理,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通过作物管理,可以保证作物的良好生长;通过病虫害管理,可以保证作物的良好生长;通过灾害管理,可以保证农作物的安全生长。
6.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包括科技兴农、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深加工等。
通过科技兴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绿色发展,可以保证生产的可持续性;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农作物种植知识1. 玉米种植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https://img.taocdn.com/s3/m/f26c8a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d.png)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们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对于农民和农业研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并提供预防和治理的方法。
一、水稻病害1. 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是水稻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细菌引起。
叶片出现轻度黄化或白化,严重时整片叶子呈枯黄色。
预防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病害监测。
2. 稻瘟病稻瘟病是由水稻瘟病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叶片上出现灰绿色的小斑点,之后逐渐扩大。
预防措施包括病害监测、合理灌溉和病害防治剂的使用。
二、小麦病害1. 赤霉病赤霉病是小麦上常见的真菌病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威胁。
植株叶片出现红褐色、深褐色或黑色的霉斑,严重时植株死亡。
预防措施包括早期田间病害监测、合理施肥和清除病害源。
2. 稻瘟病稻瘟病也可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与水稻瘟病相似。
小麦感染瘟病后,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的病斑,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间隔种植和病害防治剂的使用。
三、玉米病害1.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玉米病害,会给玉米产量带来严重的损失。
病叶上出现大量橙色或棕色的孢子粉,叶片逐渐变黄并枯死。
预防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灌溉管理和病害监测。
2. 玉米秧苗倒伏病玉米秧苗倒伏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会导致玉米苗木倒伏。
叶片上出现深绿色或褐色的水渍状斑点,并伴有腐烂。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增强土壤通风和消毒苗木。
四、蔬菜病害1. 番茄疫病番茄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番茄植株叶片和果实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果实腐烂。
预防措施包括适时喷洒杀菌剂、间隔种植和清除病害垃圾。
2. 黄瓜霉病黄瓜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黄瓜叶片和果实出现褐色斑点和白色霉层。
预防方法包括及时除去病残体、加强通风和选用健康种子。
以上仅是常见的农作物病害的简要介绍,农作物病害的类型众多,相关防治方法也各有差异。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怎样的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8377e2e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5.png)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怎样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产生成熟的种子或果实,并完成一次生殖繁衍的全过程。
它的长短受到气候、土壤、光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典型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一、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的生长周期大体分为播种期、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六个阶段。
1. 播种期: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后经过一段时间后,种子开始萌发,并形成幼苗。
2. 秧苗期:新萌发的幼苗逐渐长高,形成秧苗,此时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并适时进行浇水,以促进生长。
3. 分蘖期:小麦的分蘖期是指每株小麦从一个主茎分出多个侧蘖的过程。
侧蘖逐渐形成,并逐渐生长出苗。
4. 孕穗期:小麦开始形成穗。
穗越来越长,开始出现小麦芒。
5. 灌浆期:小麦芒开始变黄,并逐渐充实。
此时需要加强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籽粒的充实。
6. 成熟期:小麦的穗黄逐渐明显,籽粒饱满,此时为收获时机。
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为90-120天,具体根据不同品种和种植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可分为萌芽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花荚期、填实期和成熟期七个阶段。
1. 萌芽期:水稻种子在湿润环境中吸收水分后,开始萌发,并形成幼苗。
2. 分蘖期:水稻的幼苗逐渐长高,从主茎分出多个侧蘖,形成稻苗。
3. 拔节期:水稻的主茎逐渐延长,幼苗迅速生长,形成完整的株型。
4. 抽穗期:水稻开始形成穗,此时需要加强施肥,以促进花荚的生长。
5. 花荚期:水稻开始开花授粉,花荚逐渐形成。
6. 填实期:水稻开始填实,籽粒变大。
7. 成熟期:水稻的芒刺逐渐变黄,籽粒饱满成熟,此时为收获时机。
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20-150天左右,不同品种和种植地区会有所差异。
三、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的生长周期可分为播种期、幼苗期、立秆期、抽雄期、抽雌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八个阶段。
1. 播种期: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后玉米种子开始发芽,并形成幼苗。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适宜种植密度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适宜种植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c0028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2.png)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适宜种植密度适宜种植密度是指在一定的农田面积上,栽培的农作物应该分布的合理和适度。
种植密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本文将针对不同的农作物种类,探讨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一、水稻的适宜种植密度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在一般情况下,适宜的水稻种植密度为每亩8000-10000株。
过高的密植会导致水稻之间光照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减低产量,并易发生病虫害;过低的种植密度则会导致水稻分蘖较多,影响养分的供应,同样会降低产量。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小麦的适宜种植密度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合理的种植密度对其稳产增产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适宜的小麦种植密度为每亩600-750公斤。
过高的密植会导致小麦之间光照不足,影响穗粒的形成,减少籽粒数量;过低的密植则会导致单株产量降低,影响整体产量。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度的调整。
三、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5000-6000株。
过高的密植会导致养分和水分的争夺加剧,影响玉米茎秆的粗壮和穗的形成,降低产量;过低的密植则会导致光合有效面积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同样会减低产量。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
四、大豆的适宜种植密度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适宜的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适宜的大豆种植密度为每亩12-14万株。
过高的密植会导致大豆之间竞争激烈,影响光照和空气流通,引发病虫害,减低产量;过低的密植则会导致大豆分枝过多,影响养分的供应,同样会降低产量。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度的调整。
总之,适宜的种植密度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巨大。
有关玉米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玉米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a483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8.png)
有关玉米的知识点总结1. 玉米的起源和历史玉米是一种源自美洲的植物,起源于现今的墨西哥。
它是古代美洲人类为了适应土地和气候而培育的杂交品种。
玉米在南北美洲大陆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最初生长在墨西哥高原地区。
玉米是印第安人的主食,他们把玉米种植到了广大的土地上。
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玉米被引进到了欧洲。
之后又传播到亚洲、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
2. 玉米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方法玉米适合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一般在气温在10~35摄氏度之间能生长,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
土壤方面,玉米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壤为佳。
玉米的生长期大致分为播种、幼苗、拔节、抽雄、抽雌、灌浆和成熟等几个阶段。
种植时需要在播种前进行充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并适时除草、松土等工作。
3. 玉米的栽培技术玉米的栽培技术是指在种植、产量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首先是品种的选取,不同区域、不同生长期、不同用途的玉米都需要选取适合的品种。
其次是施肥,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进行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
另外是病虫害防治,玉米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最后是灌溉管理,要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合理安排灌溉。
4. 玉米的营养价值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玉米所含的主要成分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多种益处。
例如,玉米中富含的维生素B族和抗氧化剂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血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此外,玉米中富含的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
而过多的摄入玉米还会引起肥胖,血糖异常,牙齿和牙龈疾病。
5. 玉米的主要用途玉米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工业、生物能源和生活用品等方面。
在食品方面,玉米可以磨成玉米面做成各种食品,也可以制成玉米油、玉米粉等。
在饲料方面,玉米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热能大,是饲养畜禽的主要原料。
农业知识普及了解农作物的适宜施肥量
![农业知识普及了解农作物的适宜施肥量](https://img.taocdn.com/s3/m/4e666a6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f.png)
农业知识普及了解农作物的适宜施肥量在农业生产中,正确的施肥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高产的重要环节。
适宜的施肥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不同农作物的适宜施肥量及其相关农业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农作物的施肥需求。
一、水稻的适宜施肥量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适宜施肥量根据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而有所变化。
苗期施肥量一般为每亩15-20千克氮肥,分2-3次施用;抽稻期施肥量为每亩30-40千克氮肥,分2-3次施用;灌浆期施肥量为每亩10-15千克氮肥和5-8千克磷肥,分2次施用。
二、小麦的适宜施肥量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适宜施肥量也会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有所变化。
苗期施肥量一般为每亩15-20千克氮肥和5-8千克磷肥,分2次施用;拔节期施肥量为每亩20-25千克氮肥和5-8千克磷肥,分2-3次施用;灌浆期施肥量为每亩15-20千克氮肥和5-8千克磷肥,分2次施用。
三、玉米的适宜施肥量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适宜施肥量也会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有所变化。
苗期施肥量一般为每亩25-30千克氮肥和10-12千克磷肥,分2-3次施用;抽雄期施肥量为每亩30-40千克氮肥和10-12千克磷肥,分2-3次施用;灌浆期施肥量为每亩30-40千克氮肥和10-12千克磷肥,分2-3次施用。
四、大豆的适宜施肥量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适宜施肥量也会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有所变化。
苗期施肥量一般为每亩15-20千克氮肥和5-8千克磷肥,分2次施用;开花期施肥量为每亩20-25千克氮肥和5-8千克磷肥,分2次施用;结果期施肥量为每亩10-15千克氮肥和5-8千克磷肥,分2次施用。
五、蔬菜的适宜施肥量蔬菜是我国人民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施肥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不同的蔬菜种类对施肥要求也有所不同。
以番茄为例,每亩施用有机肥5000-6000千克和复合肥50-60千克,在生长期间分3-4次追肥;以青菜为例,每亩施用有机肥4000-5000千克和复合肥40-50千克,在生长期间分2-3次追肥。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适宜收获期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适宜收获期](https://img.taocdn.com/s3/m/d740e6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1.png)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适宜收获期农作物的适宜收获期是指农作物成熟到达最佳收获时期的时间段。
准确确定农作物的适宜收获期对于获取较高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不同的农作物在生长期和成熟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农作物种植与收获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控。
本文将对几种主要农作物的适宜收获期进行介绍。
一、水稻的适宜收获期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适宜收获期的确定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水稻生育期的不同,一般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早稻一般在春季播种,成熟期约为85天左右;中稻在夏季播种,成熟期为100天左右;晚稻在秋季播种,成熟期一般为120天以上。
在水稻适宜收获期,主要观察水稻籽粒的饱满度、黄熟度和水分含量,以确定最佳的收获时机。
二、小麦的适宜收获期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小麦的适宜收获期对于保证小麦的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小麦的成熟期从抽穗期开始,到籽粒饱满、颜色发黄为止。
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生长环境,小麦的成熟期一般在100-120天左右。
在小麦适宜收获期,需要综合考虑小麦的成熟度、含水量和田间湿度等因素,以确保小麦的质量和产量。
三、玉米的适宜收获期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适宜收获期的确定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玉米的成熟期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生长环境有所差异,一般在90-120天左右。
在玉米适宜收获期,主要观察玉米茎秆的干硬程度、穗上颗粒的饱满程度和颜色的变化,以确定最佳的收获时机。
四、大豆的适宜收获期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适宜收获期对于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根据大豆的品种和生长环境,一般的成熟期在110-130天左右。
在大豆适宜收获期,主要观察大豆的荚果的颜色、形态和纹理,以及种子的含水量和饱满程度等指标,以确定最佳的收获时机。
总结起来,农作物的适宜收获期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
针对不同的农作物,我们需要根据生长环境、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收获时机。
玉米、水稻、大豆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等
![玉米、水稻、大豆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等](https://img.taocdn.com/s3/m/baf13fa9b0717fd5360cdc1d.png)
缺P
症状:苗期,茎和叶片暗 紫红色,从下部开始,先 是叶尖干枯,并沿叶脉向 基部蔓延,进而呈暗褐 色,逐渐向嫩叶扩展。后 期缺P,果穗发育差,空 秆、秃尖、粒行不齐。 易发生的条件:①播种过早, 若遇低温,诱发缺P。②石灰 性土壤P易被固定,有效P含 量低。 防治方法:①底肥施足P肥和 有机肥。 ②发现缺P时可用 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进行叶面喷施。
缺K 症状:新叶难抽出,抽穗不齐,老叶(下部叶)尖 端和边缘由黄变褐,出现不规则的赤褐色焦尖和斑 点,并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导致褐斑病或赤枯病 的发生 。 易发生的条件:①水旱轮作地 块。②雨水多、淋失现象严重的 地块(山地和沙土地)。 ③施N 过多的地块诱发缺K。 防治方法: ①底肥施足K肥和有 机肥,控制N肥。②根据实际情况 可分期追施钾肥。
(三)大豆的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
1、大豆的需肥特性 大豆生长发育经过苗期、分枝期、花期、结荚期、 鼓粒期、成熟期。每生产100kg籽粒需要N5.3-10.1kg、 P2O51.3-3.6kg、K2O1.3-9.8kg,比玉米和水稻要高 得多,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尤其是N,但由于大豆本 身有固N能力,固N量可达需N量的40%-60%,因此大豆 相对玉米和水稻需要补充的N就少了些,需补充的P、K 就多了些,同时大豆对微量元素Mo较敏感。 大豆的需肥高峰期是在开花到鼓粒期,营养生长 旺盛,同时生殖生长也在进行,75%的养分是在此期吸 收的。此期应注意补肥。
的P、70%K),因
此拔节前追肥是很 重要的,目的就是
促进茎粗叶茂,保
证穗多、穗大。
萌发
出苗
拔节
大喇叭口
孕穗
抽雄开花
玉米的花期阶段(抽雄至授粉)
此期营养生长渐停,是需养 分低谷期,吸收的少且慢, 历时10-15天。
粮油作物知识点总结
![粮油作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0ee6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8.png)
粮油作物知识点总结一、粮食作物1.水稻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
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份,通常在水稻田中灌溉水源充足。
水稻的主要品种有籼稻和粳稻,多数品种需要在水中生长,少数品种适应干地条件。
水稻的生长周期长,需要足够的照射和温度来促进生长。
2.小麦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小麦的主要品种有硬粒小麦、软粒小麦和硬糖小麦,根据用途不同,品种也有所区别。
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土壤要求宽松肥沃、排水良好。
3.玉米玉米是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区,特别是美国、巴西、中国、印度等国家。
玉米主要品种有棒花玉米、糯玉米和糖玉米,根据用途不同,品种也有所区别。
玉米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温暖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4.大豆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和蛋白质来源,主要分布在美洲和亚洲地区,尤其是美国、巴西、中国和印度。
大豆的品种有黄豆、黑豆和绿豆,根据用途不同,品种也有所区别。
大豆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对土壤要求宽松肥沃、排水良好。
二、粮食作物生长环境要求1.土壤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土壤中富含养分,排水良好,适合植物的生长。
不同的粮食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有所不同,但都需要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中的土壤。
2.水分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份,不同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有所不同。
有的需要在水中生长,有的需要在干地生长,有的需要充足的灌溉水源。
3.阳光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阳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能源。
不同的粮食作物对阳光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的需要充足的阳光,有的对阳光的要求比较宽松。
4.温度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大部分粮食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在15-30摄氏度之间。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
5.气候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力和日照时间等。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不同的粮食作物有不同的影响。
热点攻关02 以“常见农作物水稻、玉米”例说遗传变异与育种-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热点攻关02 以“常见农作物水稻、玉米”例说遗传变异与育种-高考生物二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0b84a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7a.png)
(2)乙和丁杂交, 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 自交, 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 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在 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
探究问题
素材1探究问题:
(1)雄性不育植株在杂交育种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性不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种,利用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杂交共有___种杂交组合。
减少了去雄这一步繁杂的操作
5
5
(2)雄性不育植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杂交,其子代全部恢复雄性可育。
植物的杂交育种一般需要连续自交,既保留了优良品种又能不断提高纯合比例;动物如果需要获得双隐性个体,一旦出现即是所需,如果需要获得显性纯合个体,可以通过一次测交实验来鉴定其是否为纯合优良品种
考法一 遗传育种
遗传变异与育种,既涉及高考的遗传变异的重点知识,又与实践联系密切,多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为育种材料,综合考查遗传变异与育种。
情境导入
素材1 水稻的杂种表现为生长和产量的优势,但水稻一般是自花传粉且去雄困难,很难实施人工杂交,袁隆平等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稻中找到了雄性不育植株。科学研究已证明水稻雄性的育性是由细胞核基因(可育基因 对不育基因 为显性)和细胞质基因(可育基因为 ,不育基因为 ,细胞质中基因都成单存在,子代的细胞质基因全部来自母方)共同控制的。基因 能够抑制基因 的表达,当细胞质中有基因 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下图表示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杂种水稻的过程。
稻米丰收的知识点总结
![稻米丰收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5579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d.png)
稻米丰收的知识点总结1. 稻米的生长环境:稻米主要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
适合生长的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
此外,稻米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因此水稻田通常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种植。
2. 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分为水稻育秧、水稻栽培、水稻生育和水稻成熟四个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中,水稻需要合适的温度、养分和水分等条件以便顺利生长。
稻米的生长期一般在100-150天之间。
3. 稻米的种植技术:种植稻米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包括育秧技术、栽培技术、生育技术和保护技术等。
选择合适的品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都是种植稻米的关键技术。
4. 稻米的收割和加工:稻米的收割一般在稻米成熟后进行,通过收割机械进行收割。
之后将稻谷进行去壳、碾米、风选、磨白等一系列加工,最终得到白色的稻米成品。
5. 稻米的储藏和销售:稻米在储藏时需要防止潮湿和虫害,通常在通风干燥、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存放。
而稻米的销售一般通过粮食市场、超市、网络销售等途径进行。
6. 稻米的品种和产地:稻米的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籼稻、粳稻、糯稻等。
不同品种的稻米在口感、烹饪用途等方面有所不同。
而稻米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
7. 稻米的营养价值:稻米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主食。
稻米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而另外还含有小量的蔗糖和蜂蜜糖,对于给人体提供能量是很好的。
8. 稻米的相关文化和习俗:稻米在中国等东亚地区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丰收节、立秋节、元宵节和中秋节等节日中,人们都会有一系列与稻米相关的习俗和活动,体现出人们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上就是对稻米丰收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农业知识竞赛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农业发展等
![小学农业知识竞赛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农业发展等](https://img.taocdn.com/s3/m/24c944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8.png)
小学农业知识竞赛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农业发展等农业是人类社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农业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农业素养,我们举办了一场小学农业知识竞赛,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探索农业的发展前景。
一、农作物种植技术1.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技术非常重要。
首先,选择适宜的土壤,保证良好的排水条件。
其次,在育苗阶段,要做好水稻的浸水和追肥工作。
在田间管理中,要注意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
最后,在收获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稻谷的晾晒和储存。
2.玉米的种植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种植技术也非常关键。
首先,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其次,在育苗阶段,要注意及时浇水和施肥。
在生长期间,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最后,在收获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玉米的收割和贮存。
二、农作物养殖技术1.家禽养殖技术家禽养殖是农村常见的养殖业。
在鸡、鸭和鹅等家禽养殖中,要注意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保证饲料的充足和营养的均衡。
同时要做好预防疾病的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病虫害防治,确保家禽的健康生长。
2.猪的养殖技术猪是我国主要的肉类畜禽之一,猪的养殖技术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饲料的配制和饲养环境的管理,确保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同时,要注意控制疾病的传播,加强疫苗接种和消毒工作。
三、农业发展前景农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科技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我国正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因此,农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总结:通过小学农业知识竞赛,学生能够了解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对农业的认识和了解。
农业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对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我们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高考农业知识点总结
![高考农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7bc8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b.png)
高考农业知识点总结在高考中,农业知识点通常是生物学科中的一部分。
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农业知识对于顺利完成高考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涉及的一些农业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以下是主要的农业知识点:一、农作物种植技术1. 水稻的栽培技术:包括水稻的栽植时间、水稻的种植方法、水稻的施肥技术等。
2. 小麦的栽培技术:涉及小麦的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等。
3. 玉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玉米的生长特点、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玉米的施肥养护等。
二、农业生产管理1. 农田水利:涉及农田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等。
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了解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3. 农药使用与安全:了解农药的种类、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
三、畜牧养殖知识1. 养猪技术:包括猪的饲养管理、猪病的防治和猪的繁殖技术等。
2. 养鸡技术:涉及鸡的品种选择、养殖环境管理、饲料配制以及禽病的预防与控制等。
3. 养牛技术:包括牛的品种、牛的饲养管理、牛的疾病防治等。
四、农村经济与农业合作社1. 农村经济发展:了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扶贫、农村电商等相关知识。
2. 农业合作社:了解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概念、运作模式和发展趋势。
五、农业政策与科技创新1. 农业保险与灾害救助:了解农业保险政策、应对自然灾害的补偿机制等。
2. 农业科技创新:了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等。
通过学习以上农业知识点,不仅能够增加对农业相关问题的理解与认识,还对于解答高考中的相关试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高考中,农业知识点是考查生物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希望考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农业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通过对农业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相信考生能够更好地备战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祝愿广大考生在农业知识点掌握上有所收获,顺利通过高考!。
水稻的知识讲解
![水稻的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83c21cd5901020206409ceb.png)
水稻基础知识一、粮食籽粒的构造、分类:1、分类:按用途和植物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分四类:A.谷类:也叫禾谷类,主要含有淀粉,一般作为主食之用。
如:小麦、大麦、水稻、玉米、高粱等。
B.豆类:豆类一般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习惯上作副食用,豆类中大豆特别是花生,因为含油较多也通常列入油料。
C.油料:共同特点是富含脂肪,是榨油的原料,油料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榨油后饼粕中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是良好的蛋白质资源。
女山大豆、油菜籽。
D.薯类: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女口:甘薯条、甘薯丝。
1、构造:各种粮食的基本构造具备共同性,一般由皮层、胚、胚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皮层.••…对粮粒起保护作用,皮层的颜色、花纹、茸毛特点是鉴别良种的依据。
胚胚是粮粒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
多种粮粒的胚形态尽管不同,但基本都有四部分组成。
即胚芽、胚茎、胚根、籽叶,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茎和胚芽分别形成植物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而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胚最容易生虫、生霉,胚大的粮粒难保管,如玉米。
胚乳……胚乳是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稻谷粮粒的胚乳特别发达,豆类和部分油料的种子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稻谷籽粒的分类和形态结构1、分类:根据稻谷的粒型和粒质不同分为五类(GB1350—1999):A.早釉稻谷: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釉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胶质粒较少。
B.晚釉稻谷: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釉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少或无腹口,胶质粒较多。
C.粳稻谷:粳型非糯性稻谷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米质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D.粒糯稻谷:和1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型, 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E.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椭圆形,米粒呈乳口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形态结构:稻谷加工去壳后为糙米,糙米有胚的一面叫面,无胚的一面叫背面,背上有一条纵沟,在米面两侧各有两条纵沟,称侧纵沟。
农业知识科普理解不同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农业知识科普理解不同农作物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436ce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7.png)
农业知识科普理解不同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农作物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了解不同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几种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一、水稻的栽培技术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尤为重要。
以下是水稻的栽培技术要点:1. 土壤准备: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
水稻适宜生长的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并且富含有机质。
2. 水源管理:水稻是水生作物,需要充足的水源供应。
在水稻生长季节,要合理利用水源,保持田间水分平衡。
3. 良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水稻种子,如下稻、籼稻、粳稻等。
4. 施肥技巧: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确保水稻生长所需养分的供应。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田,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农药或生物防治方法。
二、玉米的栽培技术玉米是另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下面是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1. 土壤选择:玉米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
2. 播种管理: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必要时进行播前追肥,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田地上。
3. 喷灌技术:合理利用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排水不畅所带来的影响,提高玉米的生长效果。
4. 施肥技巧: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并注意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5. 病虫害防控:定期检查玉米田,发现有害生物时,可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适量施用农药等。
三、蔬菜的栽培技术蔬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栽培技术也是需要重视的。
以下是蔬菜的一般栽培技术要点:1. 土壤管理:蔬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要在良好的土壤条件下进行种植,可通过施肥、改良土壤酸碱度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
2. 温度和湿度控制:蔬菜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要合理控制温室或田间的温湿度,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粮食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粮食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e5f6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c.png)
一、粮食生产和种植技术1. 粮食作物的生态要求: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是粮食作物顺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2. 水稻的栽培技术:水育、土育、直播、秧插、水稻的优良品种选择。
3. 小麦、玉米和谷子的栽培技术:适宜的生长季节、土壤条件和施肥技术是保证作物高产的重要关键。
4. 病虫害防治:化学药剂和生物方法是常用的防治病虫害的手段,它们的使用方法和防治时机需要熟悉。
5. 粮食储存技术:采用适宜的储存设施、控湿和防止虫鼠侵害是保障粮食存储质量的重要措施。
6. 粮食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的灌溉技术可以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粮食品质和加工技术1. 粮食品质指标:含水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杂质含量是评价粮食品质的重要指标。
2. 粮食加工流程:包括碾米、碾麦、粉碎、研磨等加工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3. 粮食贮藏技术:采用干燥、通风、控温等方法延长粮食的储藏时间,保持粮食品质,减少损耗。
4. 粮食加工设备:碾米机、碾麦机、研磨机、搅拌机等是粮食加工的常用设备,操作和维护都需要注意。
三、粮食经济和市场1. 粮食流通渠道:生产、批发、零售是粮食市场的主要流通环节,了解其中的规则和操作可以帮助实现合理的价格和供应。
2. 粮食价格形成:了解粮食市场供需关系、政策和天气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对购销粮食有重要意义。
3. 粮食贸易政策:关税、进口配额、出口补贴等政策对粮食国际贸易有直接影响,对于从事粮食贸易的人员需要了解相关政策法规。
4. 粮食保险和金融: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中,可以利用保险、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手段来降低风险和开展业务。
1. 粮食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检验法规、原理与方法、粮油品质检测、粮食加工品质检测等。
2. 粮食安全法规: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障粮食供应和消费者权益。
3. 农药和化肥使用:农药和化肥合理使用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其使用方法和安全规范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直播稻管理措施
2009年06月10日 阅读:21
水稻直播稻有省工,省本的优点但要十分重视“寒露风”的危害,在栽培措施上要克服不利因素,确保水稻稳产高产。
一,选择中熟中粳,生育期145天左右,在八月下旬到九月初抽穗。适合我县的品种有徐稻3号,徐稻4号,淮稻5号,淮稻6号,泗稻11号等。
4、后期补治。因前期除草不当,中后期田间杂草仍较多,可选用杀稗王等进行补治。
二、肥料运筹方面
直播稻苗期个体
生
长量较小,因而吸肥量较小;随分蘖发生和消长,养分消耗逐渐增多;后期因根系扎根浅而易早衰。针对这一特点,在施肥技术上,采取“一基三追一补”的施肥法,促进平衡生长。施肥时做到有机、无机配套,氮、磷、钾配套,控制化肥总量,积极增施有机肥和有机复合肥。具体施用如下:基肥结合第一次旋耕,亩施500-750公斤腐熟有机肥,碳铵4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第一次追肥即促蘖肥,在秧苗二叶一心期亩施尿素7.5公斤,钾肥5-7.5公斤;第二次追肥即促花肥,在苗峰初降,叶色褪淡时,亩施尿素5-6公斤;第三次追肥即保花肥,亩施尿素5-6公斤,钾肥5-7.5公斤;后期对苗色明显落黄,酌情补施粒肥,亩施尿素2.5-3公斤。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提倡无水层施肥法,实现以水带肥深施。
③适量播种:高产田块品种宜选用高密度品种,播种密度控制在5000株/亩左右,在管理中逐步将弱株拔除,实收株数确保4500株左右,据此推算大田用种2.5-3公斤/亩。
④机械播种:推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前茬收获后,用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使用精量点播机进行点播,每穴1~2粒。等行距播种,行距为55-65厘米,播种深度为3-4厘米。
二,直播稻的播期在6月15号前后。
三,稻种在播种前一定要用恶线清浸种48小时。
四,直播大田播量4到5公斤,不宜多。播量过大,宜造成倒伏。
五,播种方法,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免耕机条播,没有机械的地方采取先旋耕,开沟播种,用盖籽机盖籽。
六,直播稻水的管理分四个时期,第一,扎根立苗期,播种后灌齐苗,让水自然落干保持田面湿润,下雨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遇到天旱放“跑马水”。第二,分蘖期,三叶期后水稻进入分蘖期,进行水层管理,水深1寸左右,促进低节位分蘖。第三,是搁田期,当田间总苗数达到18到20万苗,即进行搁田,采取分次轻搁达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促进根系深扎,沉土防倒的目的。第四孕穗到成熟采取间隙灌溉,干干湿湿。
2009年水稻移栽技术明白纸
根据今年水稻秧苗苗情及大面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水稻栽插及栽后管理要突出抓好七个环节工作:
一要努力提高整地质量。麦收后要及时耕翻灭茬,精细整田,稻田整地要坚持一耕(干耕)、一旋(干旋)、一平(水耙)作业,使耕翻深度达到16-20厘米左右(因为水稻根系80%以上都分布在0-20厘米的土层内),田面高低小于3厘米左右,达到平、深、松、软的要求,耙田以后不能立即栽秧,要带水让泥浆沉实1-2天,即沙土1天,粘土2天,不能放水浆,更不能脱水板田。
一、除草方面
1、直播稻播前应灭草。在提倡翻耕,早压草的前提下,对老草较多的田块,翻耕前4-7天亩用10%草甘膦水剂500毫升或41%克无踪150-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以杀灭老草。
2、直播稻播后要进行封杀。播种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净可湿性粉剂45-6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封闭,施药后2天内秧板保持湿润,忌灌水上板。
二要适期适龄壮秧栽插。由于落谷时间大都在5月1日至5日,移栽时间应控制在6月15日前,最迟不能超过6月18日。要坚持带药带肥移栽,以减轻大田病虫害防治压力,促进早发壮蘖。由于今年秧田普遍播种量偏大,加之灰飞虱虫量大,拔秧前1—2天一定要施好送嫁肥(每亩秧田施尿素8—10公斤),并施药防治好秧田期螟虫、灰飞虱等。
基肥在耕翻时施入,亩施45%复合肥25kg加尿素7.5kg。
及时施好分蘖肥。分蘖肥主要是氮肥,要坚持早施,一般在水稻移栽5-7天返青活棵后立即追施第一次分蘖肥,亩施尿素7.5-10公斤。一周后,看苗酌情补施平衡肥,一般亩施尿素2-3公斤,促进全田平衡生长。
六要精确水浆管理。在水浆管理上要做到,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湿润促分蘖。全田茎蘖苗达到80%穗数苗时及时搁田,达到土壤沉实不陷脚的程度,拔节后及时复水1-3cm,田面无水后2-3天再灌1-3cm深的水,如此反复,直至成熟前7天断水。
玉米高产创建区生产技术明白纸
针对项目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高产创建产量指标的实现,应突出强化五条措施的落实:
一、努力提高播种质量
① 适期晚播:近年来,由于灰飞虱发生数量逐年增加,由灰飞虱传毒所引起的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也呈加重趋势。为使一代灰飞虱高龄若虫与成虫扩散迁移高峰期与玉米感病生育期(6叶之前)错开,避开灰飞虱传毒侵染高峰
三要扩行缩株栽足苗。栽足基本苗是确保水稻实现高产的关键。在壮秧的前提下,杂交籼稻不能低于1.5万穴/亩,基本苗5-6万/亩,每穴1-2苗;常规粳稻1.7-1.8万穴/亩,基本苗6-8万/亩,每穴2-3苗。
栽插时要实行宽行窄株,扩大行距,提高行间通风透光能力,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一
一、科学水浆管理
全苗匀苗是直播稻争足穗、攻大穗、提高群体成穗率的基础。在选用适宜品种、抢茬早播、精细播种的基础上,做好播后水浆管理,促早苗齐苗。我市直播稻90%左右为旱直播,播后应即上水,待土壤含水量充分饱和后排除田间积水,保持田间湿润出苗。播后若遇连续阴雨,及时排水,防止烂种烂根。齐苗至3叶期灌跑马水,3叶后建立浅水层,促进分蘖。达穗数苗90%时开始排水搁田,不能一次重搁,要多次轻搁。中后期水浆管理除在减数分裂期和抽穗灌浆期保持水层外,其余时间采取以干湿交替为主的水浆管理措施,保持清水硬板,防止深水常沤,导致田面软烂,发生倒伏。收割前10天断水,要防止脱水过早发生早衰。
二、合理肥料运筹
直播稻在施肥策略上要坚持早施分蘖肥,普施壮秆肥,重施促花肥的原则。一般总用氮量控制在18~20kg/亩,氮磷钾比例为1:0.5:0.5。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掌握在6:4,中期控制施肥量,防止群体过大引起倒伏,后期看苗势适量补施粒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粒重。具体运筹如下:播种前施45%复合肥30kg/亩左右作基肥。分蘖肥分二次施用,3叶期每亩施尿素5-7.5公斤,第一次施用后6-7天,每亩再施45%的复合肥20-25公斤。壮蘖肥在拔节前5-7天,每亩施用45%复合肥15公斤加
,根据我县的气候资料及今年灰飞虱虫量超大的实际情况,玉米播种适期宜推迟至6月18至20日较为安全。在播
种后要适当镇压,把播种沟上土块压碎、压平,以利保墒,确保苗全、苗齐。
②足墒播种:播种墒情指标要求土壤持水量在65%~75%,墒情不足时播种玉米后应及时浇水。若土壤干旱而又没水浇条件,要采用深播浅盖加镇压的方法,使种子处在湿润的土层,确保种子萌发出苗。播种质量好坏对保证苗全、苗齐、苗匀,消灭大小苗作用非常重要。高产玉米田要特别注意提高播种质量,播种时要力争做到播深一致,落粒均匀一致,覆土均匀一致,不能有漏播和缺苗断垄现象。
五要科学运筹肥料。目前大面积生产上高产田块的施肥量是:有机肥亩施用750-1000公斤,秸秆还田量每亩135-180公斤。化学肥料杂交稻亩施尿素35-40公斤,过磷酸钙55-60公斤,氯化钾18-20公斤。常规粳稻亩施尿素45-50公斤,过磷酸钙65-75公斤,氯化钾22-24公斤。有条件的可亩增施高效锌肥1公斤或硫酸锌2.5公斤,硅肥10公斤,以防僵苗,促早发。磷、钾肥底施为主,氮肥的施用本着前重、中促、后补的原则,一般按底肥5蘖肥(返青肥)3、穗肥2的比例施用。
三、水分管理方面
水浆管理是控制群体发展的重要手段,灌水技术应采用湿润好气灌溉。即幼苗期保持板面湿润,露灌结合,干湿交替促进出苗、扎根;中期以浅水湿润灌溉为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及时搁田,搁田采取多次轻搁、露搁结合的方法;后期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
同时注意病虫综合防治。具体可根据市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和农药信息,及时、准确、安全用药。
3、苗期除草。秧苗2叶1心至3叶期如田间杂草较多,可视杂草群落选用对口除草剂进行杀草。以稗草为主的田块,亩用90.9%禾大壮乳油100毫升加10%苄黄隆可湿性粉剂20克结合促蘖肥拌肥撒施,施药后保水5-7天;或亩用38%直播星40-60克兑水50公斤,排干田水进行喷雾,药后1-2天复水。以千金子为主的田块,亩用38%千金乳油50-80毫升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喷药时排干田水,喷药后5天左右复水。
般籼稻行距为33cm,株距为13cm,常规粳稻行距30cm,株距为13cm。
超龄(秧
龄大于40天的)栽插的,由于其分蘖成穗能力弱,要适当增加基本苗,杂交籼稻要增加到6-8万/亩,常规粳稻要增加到8-10万。
四要坚持浅栽。浅栽是一项不增加埋,不利于分蘖发生,浅栽就是在大田漫平后,沉实1-2天栽插,这样就能保证栽后不下沉,达到浅栽早发壮蘖,一般浅栽深度以控制在2-3cm为宜。
二、强化播后管理
① 及时补苗、间苗、定苗:玉米顶土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发现缺苗严重,应立即进行补苗,采取移栽补苗或催芽补种的方法。移栽时从田间选取稍大一些幼苗,用移苗器带土移栽,移栽后立即浇水,保证成活率。间苗在3~4叶期进行,定苗在8~10片可见叶时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杂株,留下健壮植株。定苗时不要求等株距留苗,个别缺苗地方可在在定苗时就近留双株进行补偿,必须保证留下的玉米植株均匀一致。应实行多次间苗、定苗。这样可以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植株健壮,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延长后期群体光合高值持续期。
七,直播稻的施肥,基肥每亩45%的三元复合肥50市斤加尿素10斤,在旋耕前施入,小秧二叶一心追一次断奶肥,每亩尿素5到10斤。4叶期追分蘖肥,每亩尿素20到25市斤。11到12叶期此时第一节间已经定长,追一次促花肥,亩用尿素20斤左右,加氯化钾10到15斤,保花肥看苗追施,时间在最后一张丰叶,在破口时叶色要退下来,追破口肥,这两样肥料数量不宜多,防止后期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