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及病理变化

合集下载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周炎病理变化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周炎病理变化

6、牙槽骨出现活跃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 窝。牙槽嵴顶及固有牙槽骨吸收、破坏
7、牙周膜的基质及胶原变性、降解,由 于骨的吸收、破坏,导致牙周膜间隙增宽
8、深牙周袋致使根面的 牙骨质暴露,可见牙石与 牙骨质牢固的附着。
※ ※ ※小结:活动期牙周炎病理变化
① 牙面上可见不同程度的菌斑、软垢、牙石堆积 ② 牙周袋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抗体、补体等成分 ③ 沟内上皮糜烂或溃疡,上皮向结缔组织内增生呈条索状或网
《口腔组织病理学》
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牙周炎临床表现
牙龈肿胀、出血 牙周袋溢脓 口臭 牙齿松动 牙齿移位,甚至脱落
X线
牙槽嵴顶消失、硬骨板吸收、牙周膜增宽
三、牙周炎病理变化 活动期 静止期
(一)活动期牙周炎病理变化
1、牙面可见菌 斑、牙石、 软垢。
2、牙周袋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 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等成分
牙根面被吸收的牙骨质出现新生现象 增生的粗大胶原纤维束附着在根面的牙骨质上袋类型及牙槽骨吸收形式
龈袋 骨上袋
牙槽嵴水平吸收
骨内袋
牙槽嵴垂直吸收
3、沟内上皮出现糜烂或溃疡, 一部上皮向结缔织内增生呈条 索状或网眼状,有大量炎症细 胞浸润,并见一部炎性细胞及 渗出物移出至牙周袋内。
沟内上皮增生呈网状
结合上皮根方移位 并出现上皮钉突
4、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 延伸,形成深牙周袋,其 周围有密集的炎症细胞浸 润
5、沟内上皮及结合上皮下方的胶原纤维 水肿、变性、丧失,大部已被炎症细胞取 代
眼状,有大量炎细胞浸润,并见一部分炎细胞及渗出物移出 至牙周袋内 ④ 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形成深牙周袋,周围密集炎细胞浸润
⑤ 沟内上皮及结合上皮下方胶原纤维水肿、 变性、丧失,大部分被炎症细胞取代,牙 槽嵴顶骨吸收明显

口腔医学考研辅导:口腔牙周名词解释

口腔医学考研辅导:口腔牙周名词解释

口腔医学考研辅导:口腔牙周名词解释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牙周溢脓,牙齿松动。

主要病理变化为:龈牙结合上皮破坏致使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的开展过程为活动期与静止期交替出现。

晚期牙齿松动、脱落。

软垢(soft mucionus depostis)--牙面上的一种软的白色物质,粘附于牙颈部及牙间隙内。

主要由细菌、白细胞及脱落的口腔上皮以及粘液、食物残渣等组成。

牙石(calculus)--是附着在靠近牙龈边缘的牙面上或在牙龈沟内的沉积物,牙石外表粗糙,又可促进新菌斑的形成,是矿化了的菌斑和软垢,通常又称龈上牙石及龈下牙石,是口腔卫生不良的主要标志。

龈袋(gingival pocket)--又称假性牙周袋。

是牙槽骨尚无明显的吸收,牙槽骨的高度并未丧失,仅仅是是牙龈组织由于炎症性增生、肿大,导致牙龈缘覆盖牙冠而形成的龈袋。

骨上袋(surpragingival pochet)--牙周袋底在牙槽嵴顶的上方,由于牙槽嵴为水平型骨吸收,其高度明显降低,导致骨上袋形成。

骨下袋(intrabony pocket)--牙周袋位于牙槽嵴顶下方,牙槽骨在袋的侧方,牙周袋处于牙根面与牙槽骨之间。

主要由牙槽骨发生所垂直型吸收所致。

此时牙槽骨的高度轻微变化,但牙根周围的固有牙槽骨吸收。

牙周袋(periodontal pocket)--是由于结合上皮向根方移动,牙周组织与根面附着关系剥离,在两者间形成盲袋。

牙周袋内牙根面上附有龈下菌斑和牙石,细菌是牙周袋形成的主要因素。

创伤性牙(traumatic occlusion)--可引起牙周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的致伤性咬合关系。

其引起的咬合创伤可加重牙周炎的发生、开展。

继发性咬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在牙周炎的晚期,由于牙槽嵴的高度降低,轻微的咬合力即可造成严重的咬合创伤,这种由于牙周炎引起的创伤叫做继发性咬合创伤,它可加重牙周炎的开展,并促进牙齿松动,脱落。

牙周炎百度百科

牙周炎百度百科

牙周炎百科名片牙周炎图解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

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目录[隐藏]牙周炎简介牙周炎预防牙周炎治疗牙周炎症状老年人牙周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治疗复合性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牙周炎简介牙周炎预防1. 哪些不良习惯可引发牙周病牙周炎治疗1. 几种防治牙周病的食物牙周炎症状老年人牙周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治疗复合性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牙周炎Periodontitis[编辑本段]牙周炎简介牙周炎已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

牙周炎出现的一些前期症状,也成为口腔“亚健康”恶化的主要特征。

绝大多数牙周炎患者都伴随着牙龈萎缩的症状,调查发现,在45岁以上的人群,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现象,而牙周炎牙龈萎缩,也一向被口腔医学界视为不可逆转的生理退化现象。

值得重视的是,由于遗传、环境、食物安全方面因素的影响,牙龈萎缩生理退化现象有逐年低龄化趋势,据最新的研究发现,由于成年人脑垂体某些生长激素分泌的减少或停止,会导致口腔及牙龈对于维生素C的吸收出现严重障碍,从而带来口腔和牙龈严重的营养不良,这种营养不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反应在牙龈萎缩生理退化现象大大提前的现实,这也是尽管人们对于刷牙等口腔清洁重视之后,牙龈萎缩仍旧日趋呈现低龄化的根本原因。

牙龈萎缩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作为保护牙齿及龈下牙周组织的天然屏障被打开,导致口腔内各种食物残留及污垢,得以越过健康牙龈的保护而侵入龈下,在这种常规刷牙无法清洁到的口腔卫生“死角”,长时间地累积形成牙石。

口腔组织病理(牙周炎)

口腔组织病理(牙周炎)

口腔组织病理(牙周炎)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clinicalfeature、hitopathologicfeature、tage12级本科口腔三班2022年6月9日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clinicalfeature】Ⅰ.发病情况: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中老年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口腔健康,是口腔医学中最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Ⅱ.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牙周溢脓和牙齿松动。

可有咀嚼无力、牙龈肿胀、出血牙周袋溢脓牙齿松动、移位直至脱落。

Ⅲ.某线:主要表现为牙槽嵴顶消失,牙槽骨硬骨板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

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hitopathologicfeature】1.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2.静止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3.牙槽骨吸收与牙周袋形成在临床病理上可分为三种情况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1.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①牙面有菌斑、软垢及牙石②牙周袋内大量炎症渗出物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1.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③沟内上皮出现糜烂/溃疡,一部分上皮向结缔组织内增生呈条索状/鱼眼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延生,形成深的牙周带,其周围有密集的炎症细胞浸润。

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下方的胶原纤维水肿/变性/丧失,大部分被炎症细胞取代,牙槽嵴顶骨吸收明显。

④⑤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1.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⑥牙槽骨出现活跃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

牙槽嵴顶及固有牙槽骨吸收破坏。

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1.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⑦牙周膜的基质及胶原变性、降解,由于骨的吸收、破坏,导致牙周膜的间隙增宽。

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过程1.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⑧深牙周袋致使根面的牙骨质暴露,可见牙石与牙骨质牢固的附着。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牙龈的炎症和出血-临床病理
的 主
确立期牙龈炎病损 established lesion
要 症
菌斑堆积2-4周

病理特征:
和 临
1、结合上皮明显增殖,上皮钉突长而多,但上皮
床 病
附着位置不变。

2 、白细胞浸润大量增加,浆细胞数目也增加。
3、沟内上皮通透性更强,中性粒细胞大量移出。
4、组织深部胶原纤维消失

有弹性





• 炎症:松软脆弱, 缺乏弹性;长期炎
症可使之变坚硬肥
厚,但龈沟和袋内
壁炎症,探诊出血



点彩消失

stippling disappear
主 要

• 正常:有或无
状 和




• 炎症:消失,
长期炎症增生
,点彩可更明
显,无特征性



牙龈炎症的临床、病理特征
的 主

项目
临床特征
病 的 主


• 正常牙龈:无
状 和




• 炎症:用探针或 其他器械探查龈 沟时,甚至患者 功能活动时出血



牙龈颜色

color changes


• 正常:粉红色




• 炎症:鲜红色、

紫红色,范围在

牙龈炎时多为龈

缘、龈乳头,重
症龈炎或牙周炎
时波及附着龈;

牙周炎的病因及形成过程[1]

牙周炎的病因及形成过程[1]

牙周炎的病因及形成过程1. 引言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

该疾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将详细介绍牙周炎的病因和形成过程。

2. 病因牙周炎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细菌感染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与口腔中的细菌感染密切相关。

口腔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其中一些细菌会形成牙菌斑,它们会黏附在牙齿表面形成可见或不可见的菌斑。

当牙菌斑长时间存在,未及时清除时,菌斑内会出现微生物群的构成和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而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

2.2 龋齿和牙石牙齿龋齿和牙石的存在也是牙周炎的重要病因。

龋齿会导致龋洞形成和牙体牙髓的感染,引发牙龈炎症。

而牙石是牙菌斑长期积累后形成的硬结石,会刺激牙龈黏膜产生炎症。

2.3 免疫反应异常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也会导致牙周炎的发生。

例如,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容易感染细菌,使牙周炎进一步恶化。

2.4 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糖饮食容易引发细菌感染,进而导致牙周炎。

此外,缺乏维生素C和维生素D等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

2.5 生活习惯吸烟、酗酒和压力过大也会对牙周组织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

3. 形成过程牙周炎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3.1 反应性增生牙周炎最初是牙龈的炎症反应,受到刺激后,牙龈组织会肿胀、充血,出现红、肿、痛等症状。

此时,牙周组织正在进行自我保护反应。

3.2 牙龈探针深度增加随着炎症进一步加重,牙龈探针在牙龈沟中的深度会逐渐增加。

牙龈沟是牙龈与牙齿牙槽骨之间的缝隙,它的增加意味着炎症已经影响到了更深层的组织。

3.3 骨质吸收牙周炎进一步发展,炎症反应会引发牙龈下方的牙槽骨吸收,导致齿槽骨的损失。

齿槽骨的吸收会导致牙齿的不稳定和移位,严重时会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3.4 牙周袋形成牙周炎进一步恶化,齿槽骨吸收的同时,牙龈组织也会向下移位。

这样,牙龈与牙齿之间形成一个所谓的牙周袋。

口腔专业·2018.11.28·必备速记11-13

口腔专业·2018.11.28·必备速记11-13

口腔专业·2018.11.28·必备速记·口组(11-13)第十一单元牙周组织疾病第一节慢性牙龈炎第二节剥脱性龈病损剥脱性龈病损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在牙龈上的表现,包括:类天疱疮,扁平苔藓,天疱疮,红斑狼疮。

第三节牙周炎一、慢性牙周炎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始发期、早期、病损确立期及进展期四个阶段。

慢性牙周炎病理表现牙槽骨吸收与牙周袋形成在临床病理上分为三种情况:1.龈袋(假性牙周袋)是牙槽骨尚无明显的吸收,仅仅是牙龈组织由于炎症性增生、肿大,导致龈缘覆盖牙冠而形成的龈袋。

2.骨上袋牙周袋底在牙槽嵴顶的上方,由于牙槽嵴为水平型吸收,其高度明显降低,导致骨上袋形成。

3.骨下袋牙周袋位于牙槽嵴顶的下方,牙槽骨在袋的侧方,牙周袋位于牙根面与牙槽骨之间。

主要由于牙槽骨发生垂直型骨吸收所致。

第十二单元口腔黏膜病第一节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一、过度角化和角化不良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为基底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致使基底细胞排列不整齐、消失,基底膜不清,此种病变常见于扁平苔藓和红斑狼疮。

三、疱直径超过5mm 为大疱;直径小于5mm 为小疱。

四、糜烂和溃疡上皮浅层破坏,而未侵犯上皮全层时称为糜烂,糜烂面愈合后不遗留瘢痕。

黏膜或皮肤因炎性坏死组织的崩解和脱落所形成的缺损称为溃疡,浅溃疡无瘢痕。

深溃疡(黏膜下层)有瘢痕。

第二节常见的口腔黏膜病病理一、口腔白斑口腔白斑是口腔黏膜上出现的不能被擦去的白色斑块,而临床和病理上又不能诊断为其它疾病者。

白斑是一个临床病名,不包含组织学含义。

病理变化:1.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2.粒层明显;3.棘层增厚;4.基底层清晰;5.上皮钉突伸长、肥厚;6.上皮下有少量炎细胞浸润;7.可伴有上皮异常增生。

二、口腔扁平苔藓本病好发于40~49岁的女性,病损好发于颊黏膜,其次为舌、唇和牙龈等黏膜,病变常为对称性分布。

病理变化:1.上皮不全角化或无角化;2.棘层增生,少数萎缩;3.上皮钉突不规则延长,少数呈锯齿状;4.基底层液化变性形成上皮下疱(诊断标志);5.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不达到黏膜下层);6.上皮棘层、基底层、固有层可见胶样小体。

牙周炎的四大症状五大病变及治疗原则

牙周炎的四大症状五大病变及治疗原则

牙周炎的四大症状五大病变及治疗原则牙周炎的主要病理学变化是牙周袋的形成和袋壁的慢性炎症、附着丧失及牙槽骨吸收。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牙周炎的四大症状五大病变及治疗原则的知识,欢迎阅读。

第一部分、牙周炎的四大症状
1.牙龈出血
2.牙齿松动
3.牙槽骨吸收
4.牙周袋形成牙龈萎缩
第二部分、牙周炎的五大病变
一、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周炎和牙髓炎的病理变化不完全相同,但是袋内和感染的牙髓都是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感染,它们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可以互相扩散和影响,导致联合病损的发生。

解剖关系牙髓和牙周组织在解剖学上是互相沟通的,在组织发生学上均来源于中胚叶或者外胚叶。

二者之间存在以下的交通途径:
1 根尖孔血管、神经、淋巴管互相交通,故感染易扩散。

2 根管侧支根尖1/
3 处最多,占总牙数的17%。

3 牙本质小管10%的牙齿在颈部无牙骨质覆盖。

4 其他某些解剖结构异常或者病理情况如牙根纵裂,牙骨质发育不全。

临床类型
(一) 牙髓根尖周病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二)牙周病变对牙髓的影响。

口腔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201

口腔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201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二章牙周组织病第一节牙龈病分为两类,即牙菌斑性牙龈病和非菌斑性牙龈病损。

最为多见的一种为慢性龈炎,主要是由口腔内菌斑引起牙龈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无深部牙周组织的破坏。

一、慢性龈炎和龈増生的病理变化(一)慢性龈炎1.定义最为普遍,主要局限于牙龈组织的边缘部位,又称之为边缘性龈炎,当炎症主要局限于牙龈乳头时,则称为牙龈乳头炎。

2.病理变化主要在牙龈的龈沟壁处有炎症细胞浸润,在沟内上皮的下方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再下方为大量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

胶原纤维大多变性或丧失。

3.慢性龈炎的病理类型(1)炎症水肿型:牙龈的纤维结缔组织水肿明显,其间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还可见少量浆细胞,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

(2)纤维增生型:上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成束,束间可见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不明显,其炎症成分比水肿型为少。

总结:两型炎症均只局限于牙龈组织内,其深部的牙周膜与牙槽骨均未见明显变化。

炎症水肿型类似于炎症肉芽组织;纤维增生型类似于瘢痕组织。

(二)牙龈增生1.定义又称增生性龈炎。

主要由全身性因素引起(包括月经期、青春期、妊娠性及苯妥英性药物性龈炎),常合并有局部菌斑感染,而呈现为炎症性的增生。

2.病理变化龈增生其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粗大的胶原纤维束类似瘢痕组织结构;还可出现胶原纤维水肿,变性及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等变化。

一般炎症不明显。

二、剥脱性龈病损所谓的剥脱性龈炎并不是一种独立性的疾病,而是多种疾患在牙龈的表征,其中包括类天疱疮、扁平苔藓、天疱疮、红斑狼疮或其他大疱性疾病。

镜下剥脱性龈病损可分为疱型与苔藓型。

疱型是上皮与结缔组织间形成基底下疱,结缔组织内有明显的炎症,病变同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如果在上皮内形成上皮内疱,则病变同天疱疮。

苔藓型者,上皮萎缩,基底细胞水肿,基底层附近常见胶样小体,病变符合于疱性或萎缩性扁平苔藓。

第二节牙周炎※牙周炎是发生在牙支持组织上的炎症性感染性疾患。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及病理变化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及病理变化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及病理变化
牙周炎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牙周溢脓,牙齿松动。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将其分为始发期、早期、病损确立期、进展期四个阶段。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逐步移行过渡的过程。

发展过程
①始发期:当菌斑微生物刺激后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周围表现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应,一般持续2~4天。

②早起病变:结合上皮下方结缔组织除了增多的中性粒细胞,还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可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

③病损确立期:上皮下除了较多的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大量增生,还有大量浆细胞浸润,此期可稳定数月或数年,处于静止状态,一部分发展为难以逆转的破坏性病损,进入进展期。

④进展期:随着炎症的扩展和加重,结合上皮向深部增生,其上方与牙面剥离,形成深牙周袋,临床出现明显的牙周溢脓、牙齿松动等症状。

病理变化
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1.牙面上可见不同程度的菌斑、牙垢、牙石堆积。

2.牙周袋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可检出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
体。

3.龈沟上皮出现糜烂或溃疡,并向深部结缔组织增生成条索
状或网眼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见一部分炎性细胞及渗出物移至牙周袋。

4.结合上皮向根方增生延伸,出现上皮钉突,形成深牙周袋,其周围有密集的炎症细胞浸润。

5.龈沟上皮及结合上皮下方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变性、水肿、破坏,形成无结构性的物质,并被炎症细胞取代。

6.牙槽骨表面出现活跃的破骨细胞及骨吸收陷窝,导致牙槽骨呈不同方向(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吸收破坏。

7.牙周膜的基质及胶原变性、降解,牙周膜间隙增宽。

8.深牙周袋致使根面的牙骨质暴露,可见牙石附着于牙骨质。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牙周炎活动期病理变化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牙周炎活动期病理变化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牙周炎活动期病理变化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牙周炎活动期病理变化
1.牙面上有不同程度的菌斑、牙垢及牙石的堆积。

2.牙周袋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可检测出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3.沟内上皮出现糜烂或溃疡,一部分上皮增殖呈条索或网眼状,大量炎症细胞通过上皮层移出至牙周袋内。

4.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形成深牙周袋。

结合上皮出现钉突,其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5.袋壁上皮下结缔组织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为炎症中心区。

胶原纤维水肿、变性或消失,一部分被炎症细胞取代。

6.牙槽骨出现活跃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牙槽嵴顶及固有牙槽骨可见多数吸收陷窝。

7.牙周膜主纤维束排列紊乱,胶原纤维疏松、水肿、变性,牙周膜间隙增宽,其间散在大量炎症细胞。

8.根面暴露的牙骨质可见不同程度的吸收,并可观察到沉积的牙石与牙骨质牢固地附着。

牙槽骨吸收与牙周袋形成在临床病理上可分为三种情况;①龈袋:又称假性牙周袋,牙周组织本身并未与牙体组织剥离,但由于牙龈组织增生、肿大,龈缘覆盖牙冠而形成龈袋;此时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牙槽骨高度并未丧失。

②骨上袋:牙周袋底在牙槽骨嵴顶的'上方,牙槽嵴为水平型骨吸收,牙槽骨高度明显降低,导致骨上袋形成。

③骨内袋:牙周袋底位于牙槽嵴顶的下方,牙槽骨在袋的侧方,牙周袋处于牙根面与牙槽骨之间,由固有牙槽骨垂直吸收所致。

X线表现为牙槽骨垂直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

牙周病的症状表现

牙周病的症状表现

牙周病的症状表现牙周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牙龈出血,晚期出现牙齿松动。

牙周病的发展过程:1、牙周病早期:发生牙龈炎、牙龈红肿病变。

2、牙周病中期:出现牙周袋,有口臭,化脓现象。

3、牙周病中晚期:牙槽骨稀释,患牙收紧。

4、牙周病晚期:牙槽骨流失,牙齿脱落。

牙龈炎:牙周病早期整体表现,整体表现为牙龈红肿,洗手病变。

及时化疗,此阶段可以复发。

如果不及时化疗,炎症可以进一步发展,引发深部的牙槽骨稀释,发展成牙周炎。

轻度的牙周炎:可见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臭;患者常常因为不会疼痛而加以忽略。

中度牙周炎:发生吞咽无力,口臭,牙龈退缩,牙根曝露,发生牙缝,牙床肿痛;因为牙龈的肿痛时起至时消,患者指出就是所谓的过敏导致,依然没引发足够多的注重。

重度牙周炎: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疼痛,溢脓等症状,无法咀嚼食物,最终牙齿脱落。

牙周病就是可以防治的疾病由于牙周病在早、中期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而绝大部分中国人又没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因此牙周病很难在早期被发现,直到牙齿松动时才意识到问题。

圣.贝.表示很多人认为:人老了牙齿自然都会脱落,俗称——“老掉牙”。

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牙齿脱落是因为牙齿生病了,只要定期看牙医,及时治疗牙周病,牙齿是可以受用终身的!通过洗手有效地去除牙菌斑、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洗牙)、早期化疗牙龈炎就是防治牙周病的有效率方法。

培养较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洗手、餐后洗手,采用牙线或牙间刮洁净邻面。

洗手就是掌控牙菌斑的主要方法,倡导用巴氏刷牙法或水平跳动法,洗手必须面面俱到,重点去除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牙面。

每次至少洗手2分钟。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牙周病的临床病理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牙周病的临床病理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牙周病的临床病理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牙周病的临床病理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

下面YJBYS店铺就来具体说说牙周病的临床病理吧。

从健康牙龈到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期病损1、结合上皮下方的牙龈血管丛的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

2、龈沟液流量增加,来自血浆的抗体、补体。

3、白细胞沿趋化梯度向龈沟移出。

4、菌斑堆积的第2~4天,炎症浸润区约占结缔组织的5%.5、健康的牙龈,可视为正常的生理状况。

二、早期病损1、菌斑堆积后约4~7天,血管扩张,数目增加。

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此期的主要浸润细胞。

炎症细胞浸润约占结缔组织体积的15%,成纤维细胞退行性变。

胶原继续破坏达70%,波及龈牙纤维和环状纤维。

结合上皮和沟内上皮的基底细胞增生,出现上皮钉突。

牙龈发红,探诊出血。

2、持续时间还不明确。

因人而异,反映个体易感性的差异。

三、确立期病损1、明显的`炎症和水肿,色暗红,不再与牙面紧贴。

2、菌斑积聚3~4周。

6个月。

3、大量的浆细胞主要位于近冠方的结缔组织,围绕着血管。

组织深处也发生胶原丧失和白细胞浸润。

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向结缔组织深处延伸,附着的位置不变。

四、晚期病损牙周破坏期。

炎细胞浸润向深部和根方的结缔组织延伸。

结合上皮从釉牙骨质界向根方增殖和迁移,形成牙周袋,牙槽嵴顶开始有吸收,胶原纤维破坏加重,广泛的炎症和免疫病理损害。

浆细胞是此期病损的主要浸润细胞。

探及牙周袋和附着丧失,X线片可见牙槽骨的吸收。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及病理变化e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及病理变化e

牙周炎的开展过程及病理变化
牙周炎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牙周溢脓,牙齿松动。

牙周炎的开展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将其分为始发期、早期、病损确立期、进展期四个阶段。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逐步移行过渡的过程。

开展过程
①始发期:当菌斑微生物刺激后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周围表现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响,一般持续2~4天。

②早起病变:结合上皮下方结缔组织除了增多的中性粒细胞,还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可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

③病损确立期:上皮下除了较多的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大量增生,还有大量浆细胞浸润,此期可稳定数月或数年,处于静止状态,一局部开展为难以逆转的破坏性病损,进入进展期。

④进展期:随着炎症的扩展和加重,结合上皮向深部增生,其上方与牙面剥离,形成深牙周袋,临床出现明显的牙周溢脓、牙齿松动等病症。

病理变化
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1.牙面上可见不同程度的菌斑、牙垢、牙石堆积。

2.牙周袋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可检出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3.龈沟上皮出现糜烂或溃疡,并向深部结缔组织增生成条索状或
网眼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见一局部炎性细胞及渗出物移至牙周袋。

4.结合上皮向根方增生延伸,出现上皮钉突,形成深牙周袋,其周围有密集的炎症细胞浸润。

5.龈沟上皮及结合上皮下方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变性、水肿、破坏,形成无结构性的物质,并被炎症细胞取代。

6.牙槽骨外表出现活泼的破骨细胞及骨吸收陷窝,导致牙槽骨呈不同方向〔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吸收破坏。

7.牙周膜的基质及胶原变性、降解,牙周膜间隙增宽。

8.深牙周袋致使根面的牙骨质暴露,可见牙石附着于牙骨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及病理变化
牙周炎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牙周溢脓,牙齿松动。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将其分为始发期、早期、病损确立期、进展期四个阶段。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逐步移行过渡的过程。

发展过程
①始发期:当菌斑微生物刺激后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周围表现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应,一般持续2~4天。

②早起病变:结合上皮下方结缔组织除了增多的中性粒细胞,还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可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

③病损确立期:上皮下除了较多的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大量增生,还有大量浆细胞浸润,此期可稳定数月或数年,处于静止状态,一部分发展为难以逆转的破坏性病损,进入进展期。

④进展期:随着炎症的扩展和加重,结合上皮向深部增生,其上方与牙面剥离,形成深牙周袋,临床出现明显的牙周溢脓、牙齿松动等症状。

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1.牙面上可见不同程度的菌斑、牙垢、牙石堆积。

2.牙周袋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可检出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3.龈沟上皮出现糜烂或溃疡,并向深部结缔组织增生成条索状或
网眼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见一部分炎性细胞及渗出物移至牙周袋。

4.结合上皮向根方增生延伸,出现上皮钉突,形成深牙周袋,其
周围有密集的炎症细胞浸润。

5.龈沟上皮及结合上皮下方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变性、水肿、破坏,
形成无结构性的物质,并被炎症细胞取代。

6.牙槽骨表面出现活跃的破骨细胞及骨吸收陷窝,导致牙槽骨呈
不同方向(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吸收破坏。

7.牙周膜的基质及胶原变性、降解,牙周膜间隙增宽。

8.深牙周袋致使根面的牙骨质暴露,可见牙石附着于牙骨质。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