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对体育文化休闲专业人才的培养比较

合集下载

中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的比较

中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的比较

中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的比较作者:宫新清尹军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05期摘要:休闲体育已经成为西方学者的专业研究领域,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政府的关注。

因此,学习、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对提高中国休闲体育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特征解析等方法,对中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揭示:西方的休闲体育文化历史进程呈现出动态的、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曲线,而中国的发展则呈现出静态的、直线型的进程。

在认识、体育休闲的内容、运动负荷、休闲体育迷的培养与休闲教育等方面,中西方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休闲;体育;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 80-05文章编号:1009—783X(2009)05—0547—03文献标志码:A随着社会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余暇时间日益增多,关注身心健康和休闲体育方式的选择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目前,休闲体育已经成为西方学者的专业研究领域,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政府的关注。

因此,学习、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对提高中国休闲体育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期望通过对中西方休闲体育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能为我国休闲体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程的比较研究休闲学产生于美国,其标志是1899年凡勃伦(Velble)发表的《有闲阶级论》。

他提出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研究表明,由于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历史背景差异,使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脉络,主要表现在:西方的休闲体育文化发展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曲线。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休闲是一切事物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瑞典哲学家皮普尔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态度,它不是外部因素的结果,也不是由空闲时间所决定的。

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

(完整版)休闲体育发展情况

(完整版)休闲体育发展情况

国外的休闲体育文化发展情况休闲健身的方式不仅属于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族的文化特征。

纵观世界各国,各种休闲健身活动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许多内容和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和自由时间的增多,人们弥补和发展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休闲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现象。

从60、7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步入一个具有新的休闲理论和娱乐道德观的大众休闲时代,新的休闲观念强调休闲是生活的主要乐趣,休闲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

1970年,联合国在布鲁塞尔召开了国际闲暇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休闲宪章》。

《休闲宪章》的颁布,对于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推动休闲活动的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尊重人类追求休闲娱乐等自我发展的权利起到了积极的和有益的保障作用。

20世纪末,随着人类的一个崭新世纪的来临,无论是未来学家还是一般的民众,都对21世纪充满了一种憧憬。

世界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1999年曾预测:休闲产业将很快形成巨大的经济浪潮,成为下一个千年推动经济增长的五大引擎之一。

国际休闲研究权威人士杰弗瑞·戈比和托马斯·古德尔先生曾预测:“2015年前后,世界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娱乐和休闲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

届时,休闲服务将主导世界劳务市场,国民生产总值中会有一半以上的份额由休闲产业创造出来,人们将把生命中一半的时间和一半的金钱用于休闲”。

根据世界休闲组织预测,人均GDP达到2 000美元,是休闲需求急剧增长的门槛,它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选择;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就会普遍产生。

而休闲社会则要求必须是1/3以上的时间用于休闲;收入支出的1/3用于休闲;国土的1/3用来休闲,达到了这3个条件才可以说是休闲社会。

而今,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均突破5000美元,休闲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美高校运动训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

中美高校运动训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

中美高校运动训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作者:孙有平林朝霞来源:《体育学刊》2021年第02期摘要: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对中美8所高校运动训练类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比较,旨在完善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

研究发现,美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更务实,公共必修课的设置更关注人文与科学素养培育,学分修读更强调过程性评价,以及专业实践课采用“早实习、多实习”的方式,对培养过程的严格监控等做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类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21)02-0085-05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training programs of sport training majors in 8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 aiming to perfect the training programs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raining sports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who can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needs. The study found that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 more pragmatic training goal,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compulsory course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the credit study emphasizing the process evalu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class adopting "the early practice, the multi-practice" way, as well as the strict monitoring to the training process by them. All these mentioned above especially is worthy of drawing lessons for our country.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 training majors;training programs;traininggoal;curriculum setting我國运动训练专业创立于1957年[1],至今已走过63年的历程,不仅招生规模大为增加,而且专业培养方案也在不断调整,专业发展已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中美休闲体育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中美休闲体育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研 究水 平 也 是 遥 遥领 先 的 。 本 文采 用 文 献 资 料法 、 逻辑 推理 法 和 比 确 立 , 注 意 学 生 各 种 能 力的 培 养 。 这次改革对培养学生终 身体育、
较分 析 法 。 对 中 美 的休 闲体 育 发 展现 状 进 行 比较 和分 析 , 得 出相 应 休 闲 体 育 意 识 起 到 了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另外 , 我 国部 分 高 等 院 校 结论 , 为 我 国 休 闲 体 育 的 发 展 提 供 依据 和 建 议 。
料获得相关的材料 进行分析和对 比。
2 比较 与分析
2. 1 中美 休 闲体 育 管理 体 制的 比较
作 为 发 达 国 家 的 美 国 在 休 闲 体 育 的 管 理 方 面 承 担 着 重 要 的 较 强 、 对场 地要 求 较 高 , 而 且 特 别 强调 利 用 森林 、 山地 、 湖 泊、 水库 、
乐的生活。 然而 , 休 闲体 育在 中 国仍 是 一 门新 兴 的 学 科 , 研 究 水 平 标 准 改 变 了 我 国 以 往 体 育 教 育 中观 念 相 对 滞 后 、 教 学 方 法 比较 陈
与西 方 国家 相 比 也是 较 低 , 且 尚未 形 成 一 个 完 整 的理 论 体 系 。 美国
职能 , 主 要职 能 包 括 : 制 定 体 育和 休 闲方 面 的 法 规 、 对 地 方 的 休 闲 海 滩 等 自然 资源 , 开 展滑 雪 、 野营、 钓鱼、 冲浪 、 划船 、 游 泳 等体 育运
工作进行监 督 、 提供休 闲体育场地设施 的服务 。 并且 它们有全 国 动, 满 足 现 代 人 回 归 自然 、 返朴归真的渴求 。 性的体育协 会 , 全国性的 学术团体为其 发展提供支持 , 拥 有 庞 大 2. 4 中美 休 闲体 育经 费来 源 的 比较 的 志 愿者 团 队 为 之 服 务 。 当 然 之 所 以 休 闲 体 育 能 在 美 国广 泛 的 开 套完整的管理体 制 , 并 显示出“ 独立型 ” 和“ 合作 型 ” 的特点 。 与 美 国体 育的 管 理 实 施 的 是 社 会 主 导 型 的 管 理 体 制 , 虽然美 国 资金 , 主要的经费来源干体育赛事 、 体育市场消费 、 体 育 与 娱 乐 等

中美体育师资培养对比

中美体育师资培养对比

Jn,0 9 u .2 0
中美体育师资培养对 比
万 莉, 杨善乾
( 华师 范大学 体 育学 院 , 西 四川 南 充 670 ) 30 9
【 摘 要 】 通过介绍美国体 育师资培养特点 , 并对美国宾州滑 石大 学体育 系与北京体育大学的相关专业课程 、 育师资培 体
养 的师资认证制度进行对比研究, 出两国体 育师资培养在专业理论课程 、 指 教育科学课程和实 习方面的差异 , 为我国体育教育
动科 学 系 , 园娱 乐环 境 系 , 公 健康 与安 全 系 , 复 体 康 育系 , 运动 医学 系 , 舞蹈 系 , 育管 理系 。 体 北 京 体育 大 学 与体 育 有关 的专 业设 置 情 况 : 武 术学 院, 竞技 学 院 , 动 人体 科 学 , 育传 媒 系 , 运 体 运 动康 复 系 , 育艺术 系 。 体 以上可 以看 出 , 国滑石大学 的专业 设置更加丰 美 富, 主要表 现在开设 了一些 师范性实用专业 。因为美 国曾经也经 历过 师资饱 和而作 过专业 设 置 的大 幅度 调整 , 都主要 以市场 为导 向看社 会急需哪些 与体 育有 关 的专业 , 而一些不适应社会需求 的专业就被淘汰 , 因 为在美 国, 的生存直接取决于学术服务 的销售 。 高校 表 1 美 国滑石 大学体 育师 资专业 课程 设置
作者简介 : 万
莉 ( 9 1 ) 女 , 川 资 阳人 ,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育教 育训 练 学 。 18 一 , 四 硕 研 体
第2 期

莉, 杨善乾 : 中美体育师资培养对 比
・9 ・ 9
国 滑 石 大 学 的 学 校 体 育 教 法 课 所 占 的 学 分 比 2. , 1 % 而体 育 技术 教 法课 却 只 占 2 . %, 7 25 5 这说 明美 国更 重 视 研 究 教 育学 生 的 方 法 , 即更 需要 懂 得 如何

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综述研究

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综述研究

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综述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体育大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体育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由于体育专业的发展相对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与此中国的体育产业也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不足、产业链不够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美国作为全球体育产业的引领者,其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发展水平备受瞩目。

美国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技能和创新,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美国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完善,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培养。

通过对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交流情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比较和研究,可以为中美两国在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和发展方面提供有益启示,并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

1.2 研究意义体育产业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的产业领域。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大国之一,其在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对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综述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对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综述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的分类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两国体育产业人才的特点和差异,为我们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对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综述研究对于促进中美两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体育产业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的发展和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情况,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其在人才培养、交流和发展方面的异同点。

通过对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综述研究,可以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

美国高校休闲体育研究

美国高校休闲体育研究

美 国 高校 休 闲体 育 研 究
梁汉 平
( 贺州学院 ,广西 贺州

520 480)
要 :美国高校重视 体育运 动 ,许 多高校体 育设施 齐全 ,休 闲体 育气氛浓厚 ,休 闲体育开展 普及 ,形式
多样 ,内容丰 富。签 于此 ,文章采用文献研 究和比较研 究法对美国高校休 闲体育的形式和 内容进行初 步研 究和 分析 。研 究表 明:美国高校休 闲体育的主要 形式有 “ 内健 身活动 、校 内体 育比赛 、俱 乐部体育活动 、户外休 室 闲与探 险”等 ;休 闲体 育活动项 目内容随季节的 变化而 变化 ,从陆地到水上 ,从 室 内到 室外,各种项 目应有尽
其休 闲体育 活 动成 为各高 校师 生 、员工 、校友 及其
当今美 国高 校 ,无 论公 立还 是私 立 ,在体 育 战 略 选择 上 ,构筑 了一个 非常 具有 美国特 色 的体 育体 系一 以人 为本 ,以学 校 为 中 心 的体 育 体 系 ¨ 。尤
念 指导下 ,高校 为男女 学生提 供更 多 的体 育 参与机
会 ,引导学生经常参加 身体运动 ,增强学生体质 ,提 高 自尊 ,改进体育技 能和学 习压 力释放技 巧 _J 2。然
第3卷 第 l 0 期
21 0 2年 2月
哈 尔 滨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a f r i n t u eo h s a u ai n o r l b n I si t f y i l n o Ha t P c Ed c t o
V0 . N0. 13O 1 Fe 2 2 b. Ol
Ke r s Ame ia n v r i e ; ce to l p rs Ca res S se ywo d : rc n u i e st s Re r aina o ; ri r ; y t ms i s t C LC u e : 0 0 n mb rG8 - 5 Do t e t o e A cman d : c Aril D: 0 8 2 0 (0 2 0 — 0 8 0 t eI 1 0 — 8 8 2 1 ) 1 0 1 — 4 c

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综述研究

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综述研究

中美两国体育产业人才分类的综述研究首先,中美两国在体育产业人才分类上存在一些差异。

美国注重培养创业和管理型人才,他们在教育体系中设有专门的体育管理学院,培养了许多精通体育营销、体育产业运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而中国在体育管理方面的教育相对较欠缺,更多的是注重培养运动员和教练员。

此外,美国还非常重视培养体育科技人才,他们在体育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方面的水平相对较高。

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相对滞后,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其次,中美两国在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更加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和体育人才,他们在学校中注重体育教育的全面性,努力使学生在运动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而中国则更加注重培养专业化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他们倾向于选拔潜力型选手进行专业化训练。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策略的差异。

同时,中美两国在体育人才分类上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素质。

此外,两国都重视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培养。

最后,中美两国在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

一方面,优秀的体育人才往往选择海外留学或就业,造成国内的人才流失;另一方面,由于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对较新,专业人才的供给不足,使得两国都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同时,两国还需要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培养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在体育产业人才分类上存在一些差异和相似之处。

两国都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分类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然而,通过加强交流合作,借鉴对方的经验和优势,相信中美两国的体育人才培养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人才培养论文-教育论文

中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人才培养论文-教育论文

中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人才培养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中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差异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体系三大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对比,可以使我们对中美两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全面了解,进而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培养目标对比培养目标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导向作用,对整个人才培养系统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不断细化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师。

90年代《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明确了体育教育专业从属与教育学门类,并对体育教师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二)课程设置对比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化,中美课程设置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分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及课程学时四个方面。

第一,课程分类上。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一般将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四大类,教育类课程通常分散在这几类课程之中。

美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大学核心课程、教育类课程及支撑辅助性课程四大类,教育类课程高度集中,教育专业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二,课程内容上。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包括学科课程(即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运动实践课程)。

(三)实习体系对比教学实习是学生走向讲台的第一步,起着查缺补漏、联系实际的重要作用。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对教育实习要求较为模糊,通常为“完成规定时间的中小学教师实习”,对实习过程的监督、指导等细节并未有明确的、可操作的规定。

美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度重视教育实习,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例:第4学年秋季学期开始不得少于100天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其中的20天为兼职性质,在第4学年的秋学期内完成,在实习的第一周,必须完成连续4天的实习教学,其中2天在小学,2天在中学,其目熟悉该校的日常工作安排。

全球学校体育对比及启示

全球学校体育对比及启示

全球学校体育对比及启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改变。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体育对于人们的健康、个人素质以及社会文化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凸显。

因此,各国都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根据不同国情和文化背景,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和教育体系。

本文将从全球视野探讨不同国家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启示。

一、美国学校体育美国学校体育,以篮球、足球、棒球、曲棍球、排球、网球、田径等多种项目为主,注重学生全面的体能训练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美国学校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个人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选拔优秀运动员进行专业训练和比赛。

此外,美国学校体育更注重运动文化的传承和制度化的管理,体育社团和学校体育联赛也十分发达。

启示:美国学校体育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强调运动文化的传承和制度化管理。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扬体育文化传统,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日本学校体育,以柔道、剑道、空手道、合气道、棒球、足球、网球、田径等项目为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传承。

日本学校体育教育强调敬礼、自律、正义、忠诚等道德修养,注重学生体育文化的铸造。

此外,日本学校体育更注重细节和礼仪的培养,例如在比赛中,运动员们通常会互相敬礼、鞠躬表示尊重。

启示:日本学校体育强调道德修养和体育文化的铸造,注重学生的礼仪和细节。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体育文化传承和体育礼仪,使学生在比赛中表现更加优秀和合适。

启示:中国学校体育注重培养体育运动技能、体育文化传承和红色体育精神,更注重体育健康教育和普及体育知识。

我们应该加强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能训练的同时,注重红色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传承,让学生了解更多丰富的体育项目和运动习惯。

总结:不同国家的学校体育有着各自的特征和优劣势,但都强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个人技能和体育文化素养。

我们应该以全球的视野来看待学校体育教育,汲取各国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学校体育发展。

美国留学体育运动类专业介绍

美国留学体育运动类专业介绍

美国留学体育运动类专业介绍小编为大家介绍美国留学体育运动类专业介绍,希望对店铺的同学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留学精彩内容,为你详细解答。

美国留学体育运动类专业介绍:竞技体育教育,该专业主要培养职业运动员,系统讲解体育运动知识与技巧,合理安排学生训练,使学员掌握较高竞技技术,为日后走向专业赛场打下基础职业教练员培养,此专业专门培养职业教练员,通过学习学生要掌握科学的体育运动理论,并培养学生较高的沟通与领导能力。

体育保健类该专业方向把体育与健康保健紧密的联系起来,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会学习运动技巧、人体构造与体育、保健科学等知识,通过学习正确的体育运动知识来掌握保健技能,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体育教练、康复教练等工作。

改专业方向主要包括1、科学人体运动学,该专业系统讲解人体运动原理与机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技巧,保证运动健康,以科学的方式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是专业体育运动员所修习的专业方向之一。

2、运动生理学,运功生理学专业主要讲述人体的组成与运动机能,系统研究营养物质是怎样在人体中循环并且作用于人体运动,是研究人体生理运动的一个专业,通过该专业学习,学生会对人体运动机制有科学的掌握体育管理类专业作为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美国具备世界顶级的体育教育,其中美国的体育管理教育堪称典范。

体育运动管理主要分为三大方向即学校体育管理、竞技体育管理、大众体育管理等。

美国有近两百所大学提供体育运动管理相关硕士课程。

通常硕士学位两年完成。

1、学校体育管理方向:。

美国学校体育管理专业培养专业的校园体育人才,毕业生对个阶段学生特点与相应体育活动有着深刻的了解,善于组织各种校园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管理:主要针对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系统管理培养,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等3、大众体育管理:主要从事群众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体育文化类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探讨体育文化,研究体育比赛中的人类行为与心理、回忆体育发展历史、探索体育行为艺术,追求对人类体育文化的建设。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03
实践教学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学校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
地考察、实习和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师资力量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教育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通常具有较高 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和指导。
教学资源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教育的教学资源丰富,包括各种实验室、 训练场馆、图书馆等,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同 时,学校还与许多体育机构和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 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
高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授、解释和示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体育专业的基本 知识和技能。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团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真实的体育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专业本科教育的定位
培养目标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 体育教育、训练、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科定位
体育专业在美国大学中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受 到重视和关注。
社会地位
美国社会普遍认为,体育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体 育专业教育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
成功案例二
某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赛事和活动,毕业后成为了一 名专业的篮球教练。他不仅在俱乐部中指导年轻球员的训练,还积极参与各种 社区篮球活动,为推广篮球运动做出了贡献。
06
总结与展望

美国马里兰大学体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启示

美国马里兰大学体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启示

2O 年 9 我 院 派 出 “ 百 十 工 程 ” 师 到 美 国进 行 为 O9 月 千 教
可 少 的 。通 识 教 育 解 决 的 是 “ 宽 学 生 知 识 兴 趣 、 养我 院青 年骨干 教师 团国际学 习交流 的 先例。在美 国期 间 , 我们 参观 了哈佛 、 耶鲁 、 麻省理 工学 院等
Ce i hnQ ( unzo steo h sa E uai , unzo ,10 5 G agogC ia G aghuI tu f yi l dctn G aghu5 07 ,undn ,hn ) n it P c o
Ab ta t T e p p rma e a ee p u d r tn i g sn l n p ca a ay i nMa ya d U ie st ’ h r ii g o p rst e t b he sr c : h a e d le , n e sa dn , t ey a d s e i n l sso l rl n n v r i st et n n f o t a n s yt r ewe k itn n y a s l e Sl e ig s
精神 和优美情感” 的人 性教 育 , 而不 是 给专业 教育 添乱 找麻 烦的。哈佛大学 经 过多 年实 践 的检验 , 18 在 95年将通 识 教
育核心课 程确定 为六 大类 , 文学与艺 术 、 学 、 史 研究 、 即 科 历
社会 分析 、 道德 思考和外 国文化 。耶鲁大学关 于通识教 育的
关键 词 : 育人才培 养 ; 新能力 ; 识教育 ; 学管理 ; 风建设 体 创 通 教 学 中 图分 类 号 : 8 —0 (0 5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 35 2 1) 1 0 1 0 17 —16 (0 10 —00 — 4

中美两国的体育文化有何差异?

中美两国的体育文化有何差异?

中美两国的体育文化有何差异?体育是全球化的,但是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却不同,这导致了体育文化也会出现一些差异。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体育市场之一,在体育文化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以下是中美两国体育文化的几个差异:1. 运动员培养的方式中国的运动员培养方式注重整体性和长期性。

中国的体育培训系统是一个闭环,训练从小学开始,经过战略选择、系统培养、全面推广,最后进入国家队,培养方法注重后天训练、科学训练、高强度训练。

中国的体育培训体系非常强调年龄段的划分,大致可分为娃娃班(3-5岁)、小学班(6-12岁)、中学班(12-18岁)、大学生和专业队员团队等。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标,注重先科学培养而后选拔。

而美国的运动员培养方式则更注重高校培养,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都会到大学里完成更高阶段的学习和培养,而美国的大学体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很多运动员都在此期间成名。

因此,美国的体育培养体系注重选拔和推广,成年后的自学和培养更为常见。

2. 社会认可度和商业化程度不同在中国,体育运动员的身份不太受社会认可。

大众认为,成为体育明星只是一种职业,最终目的是代表国家取得胜利,而不是取得巨大的商业价值。

相比之下,美国体育运动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比中国高。

美国运动员因为了解美国商业市场背景能够变现自己的知名度,这也体现了美国人的创业精神。

在美国,拥有球队或体育公司也是非常具有收益的,投资者愿意为体育运动员的高薪水和球队成绩支付更多的资金。

3. 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中国的体育文化主要依靠民间并与祖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武术文化息息相关。

中国的体育文化传承方式多是家庭或社区集体,多数运动员个人在家庭和社区集体活动中开始锻炼,通过千锤百炼,筛选出优秀的运动员然后送到专业体育队伍。

而美国的体育文化则非常强调媒体的作用,美国媒体以体育新闻占总新闻的30%+,还会长期追踪运动员的个人生活,让体育文化与娱乐文化深度融合。

结尾:这些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体育文化,也说明了体育在国家文化中的地位是有区别的。

中美部分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中美部分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学生活动组织情况
美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会组织各 种学生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而中国高 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活动种类 和数量都较少。
06
中美高校休闲体育专 业师资队伍比较
美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师资队伍
专业化程度高
美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教师通常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历,且具 备多年的教学和行业实践经验。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 2 3
扩大研究对象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包括更多的 中美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和其他国家的高校。
深化研究内容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包括休闲体 育专业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等 。
拓展研究领域
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研究领域,包括休闲体育专业 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 方面。
中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教学方法
传统讲授式教学
注重理论知识
中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 实践操作能力相对重视不足。
中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仍以传统讲授式教学 为主,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以考试为导向
中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考试形式通常以理 论考试为主,实践考核为辅,导致学生过于 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
美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01 02
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美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 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目标不仅涵 盖了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能力。
灵活的课程设置
美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此外,学校还鼓励学 生跨学科选课,以拓宽知识面和增强适应性。

中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特点比较研究

中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特点比较研究

中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特点比较研究摘要:通过比较中美体育本科师资专业培养的特点,找出两国在体育本科师资培养方面的异同,明确在培养体育师资方面的优劣,为培养出更加适应我国学校和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美体育师资;专业培养特点;比较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faculty develop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cates both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each. So as to afford consult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o the school and society.Kye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special field of study;comparison目前我国在校学生的体质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大家从各个方面找出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有人从高考指挥棒方面入手,认为是高考的压力导致整个社会、学校对体育锻炼的忽视;有人从学校的硬件方面入手,认为是学校的体育锻炼场馆条件的不足导致学生锻炼的缺乏;有人从体育课堂上入手,认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主导性问题影响学生的锻炼积极性等等。

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体育师资的培养这个方面入手,将中、美体育师资本科专业培养特点进行分析,分别比较两者的长短之处,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体育师资提供参考。

一、中美体育师资本科专业特点(一)招收体育本科专业学生的院校中国现有15所体育学院,1所体育大学,1所解放军体院,设有体育系的高等院校49 所,设有体育科的高等院校92所,设有体育班的中等师范学校152所[2],这些是2005年的教育统计,至今高等院校里的体育学院还在相继增加。

中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中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中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徐天瑶 张 利近年来,我国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重视,培养计划越来越丰富,但与作为体育强国的美国来比较,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全面。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比研究法来对中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体育人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因此,借鉴美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并对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有效建议。

1 前言2013年美国发布最新版《K-12体育教育标准》文件,这是对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理念和内容明确规划了方向,是引领当今体育课程发展。

美国高校体育人才济济正是由于它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完善的培养模式,才能够充分发展。

我国在现阶段的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目标不够清晰、课程标准设立不够完整,这些方面都需加强。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中、美两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以“中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相关文献,对中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

2.2.2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

3 中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3.1 中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我国出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文件,其对我国高校体育在课程上提出了新想法、新要求,进一步对体育课程深化改革,这一文件的出台也显示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立将会越来越完善。

3.1.1 坚持“健康第一”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中坚持“健康第一”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确立,不仅强调了健康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必然联系,而且又突出明确了在体育运动时要有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形成了一个由体育运动到健康再至体育运动的良好发展体系。

对于大学生体育人才来说,这是从平常的体育运动到体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再到获得健康的体育理念,从而能够升华自身的体育健康价值观。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03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及经验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体育比赛、健身指导、体育科研等,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教育要求学生参与实习和见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优秀的师资队伍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教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非常注重与国际接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我国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05
实习与见习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教育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通过自我学习和实践,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
自主性与创新性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优秀的师资队伍
专业背景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的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背景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多数拥有博士学位或相关领域的专业资格证书。
04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
增强实践能力
总结词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教学,这也是他们在全球体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应该借鉴这一经验,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详细描述
总结词
灵活的教学方式
详细描述
美国体育专业本科教育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授课、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我国应该借鉴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课程和学生需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高校对体育文化休闲专业人才的培养比较摘要国外的体育休闲娱乐早已进入专业教育阵地,有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置了与体育休闲娱乐相关的学科,体系相当完备,就业市场十分广阔;而我国的体育休闲娱乐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几所设了运动休闲或体育旅游管理专业。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应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加强休闲与娱乐管理类课程,拓展专业范畴,促使我国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培养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

关键词体育休闲娱乐社会体育旅游管理
一、国内外高校体育休闲娱乐人才培养概况
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与英国,多设有体育健康休闲学院或类似的学院,如美国的俄勒冈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和休闲研究所;英国的白金汉郡大学休闲和旅游学部;加拿大的雷克黑大学户外娱乐、公园与旅游学院;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the university of queens)等。

仅在美国就有上百所大学设有“体育、健康、娱乐”学院和体育系、健康系、娱乐系等。

由于欧美的许多国家,大量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是在旅游风景胜地和国家公园里举办和进行的,因此,发达国家还把旅游、公园管理等专业纳入体育休闲娱乐范围。

体育休闲娱乐教育在海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内地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国内少数高等院校设置的与体育休闲娱乐相关的专业时间不长,相关的学术研究也不多。

如华南
师范大学和湛江海洋大学,在社会体育专业中开设了运动休闲管理方向(本科)和滨海休闲体育方向(专科)专业;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深圳大学等少数几所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开设了体育旅游管理专业、高尔夫球管理专业等。

相关的学术研究,以体育旅游为例,从1994年到2003年国内所有种类的期刊中,涉及到体育旅游的文章仅75篇,其中有一半还是近二年内发表的。

中国旅游研究重要期刊之一《旅游学刊》从1995年到2000年出版30期中,仅刊登1篇有关体育旅游的论文。

显然,这些成果与我国蓬勃发展的体育休闲娱乐市场是极不相称的。

二、美国高校体育休闲娱乐人才培养介绍
(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健康与人类服务学院娱乐与休闲研究学系(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该系授予的相关学位有:休闲研究和娱乐科学学士(含娱乐管理和治疗娱乐2个方向)、娱乐科学硕士。

在本科主干课程中,娱乐管理方向围绕娱乐和休闲设置课程,包括:当代社会娱乐和休闲,娱乐体验,娱乐和社区发展,娱乐和人类服务领队动力学,娱乐和人类服务企业冒险,娱乐体验推广,娱乐和人类服务评估,节事规划,治疗娱乐和特殊人群理论基础,玩、娱乐和休闲模式,休闲服务挑战专题研讨。

(二)美国密西根大学公园、娱乐与旅游资源学系(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该系授予的学位主要是公园、娱乐与旅游资源学学士、硕士及
博士学位,另外有5个双学位,像公园、娱乐与旅游资源/资源经济学,公园、娱乐与旅游资源/法学博士等。

在本科主干课程中,公园、娱乐与旅游方向是围绕着公园、娱乐与旅游的综合管理与规划为主。

课程包括,公园、娱乐与旅游基础概论,娱乐项目规划管理,娱乐与自然资源交流,野外实习,公园与娱乐系统行政管理与经营,公园与娱乐业管理与组织机构,公园、娱乐与旅游中的体育资源管理,综合规划与评估,专题讨论。

就业渠道涉及美国的政府部门、非盈利机构和私人机构。

三、加快国内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的培养
国外体育休闲娱乐相关学系的人才培养,层次多、课程设置门类广,交叉融合,各有特色,就业市场十分广阔。

而目前我国由于在《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体育休闲娱乐专业设置不够,因此,在一定时间内仍需要在相近的专业中拓展,加快我国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约有3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或课程。

我国《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社会体育专业被列入新设置的本科类专业(代码040203),归属于教育学。

其专业定位大致有3类,即社会体育指导和社区服务、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营销、社会体育管理等。

天津体育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体育院校,同时在社会体育与管理系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又设置了体育旅游方向,分别授予教育学学士和管理学学士,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目前,在社会体育专业中,主干课程包括运动生理学、体育保
健学、体质测评与运动处方、网球、健美操、保龄球、健美运动、游泳与救护等;培养目标是能在各类健身场所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健身技能指导、体质测评与科学健身咨询、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及产业开发等工作。

体育旅游方向主干课程有旅游体育概论、旅游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与开发、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水上运动、野外运动;培养目标是能在各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及其他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体育技能指导、旅游市场开发、经营和管理。

因此,加快我国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培养,不仅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改变社会体育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层次单一、课程设置窄、就业渠道少的现状。

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现有的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及综合性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中,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加强休闲与娱乐管理类课程,拓展专业范畴,提升主干课程的质量,同时增加综合知识的选修课程,是加强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良好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