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优质学案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优质学案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6844e8b9d528ea81c7798a.png)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标要求】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提示】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学习过程】一、出示材料1、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
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
目前,全球互联网上网用户已达三亿多。
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阅读材料电灯、电话、电报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互联网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2、电视和计算机的推广使人们比以前更便利和更快地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结合实际生活,电视和计算机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3、第三次科技革命除了在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等方面,还有在哪些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二、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我国杰出科学家袁隆平突破经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现在这种优良品种迅速推广,平均增长20%,从推广种植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5000亿公斤,这对解决中国及至世界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材料三:据统计,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的2%—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
上述三则材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从上述材料,说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及给我们的启示。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原子弹技术的发展 B.计算机的广泛应用C.技术的发展D.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2、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③用电话和同学联系④收看卫星传送的奥运盛况。
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A.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3、下列公司的发展,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征的是A.福特汽车公司 B. 美孚石油公司 C. 微软公司 D. 东印度公司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局势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回答:(1)试举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例重大技术突破。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900e571711cc7931b716b1.png)
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自主探究】1、阅读第一个标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完成下列问题:(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2)标志:人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成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其核心,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社会。
基础:_______生物学、遗传学、__________、微生物学等。
②生物工程 核心:是_______工程,_____________成就引人注目。
意义: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2、阅读第二个标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完成下列问题:(1)特点:①大大加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缩短了_________________过程。
②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技术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③___________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2)影响:①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的空前发展。
②进一步引起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③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探究一:第三次科技革命何时开始?其主要标志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核心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探究二:读材料,回答问题(科技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 所占的比例)(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1)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出本次科技革命有哪些不同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吗?(2)根据材料分析归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当堂达标】一、基础过关:《自主学习指导课程》“精思巧选”选择题。
学案1: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学案1: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5e9ca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a.png)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或重要成果)、核心、进入的时代等基础知识。
2.联系现实,说说这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
3.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说说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学习重点】掌握这次科技革命的基础知识【学习难点】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学习指导】1.回顾前两次科技革命,完成表中这两次革命知识的填写(同桌互查,指定1-2人回答)科技革命时间、标志、时代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阅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一目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根据一、二段内容,完成上表中第三次革命的知识填写。
(同桌互查,指定1-2人回答)(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划出要点,指定1人回答)(3)联系现实,说说互联网的出现给你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哪些变化?(写出一点即可,指定4-5人回答)(4)联系现实,说说人类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每个方面说一点即可,指定3-5人回答)3.阅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一目,解决下列问题。
(1)读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三个特点,结合下列材料说说它们分别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特点?(大声读读特点并划出要点;指定1-3人回答)材料一蒸汽机发明到应用为84年,电动机为65年,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就投入应用: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
材料二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
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20世纪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三大技术的突破为代表,随后又有一批新技术汇入这次革命的洪流而形成一个宏大的技术群。
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导学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5e285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c.png)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和主要领域。
2、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探讨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作用。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科技发展的正确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和领域。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难点(1)如何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
(2)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评价和思考。
三、知识梳理(一)兴起的时间和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这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包括:1、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需求迫切,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动力。
2、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新技术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3、各国政府对科技的重视和投入,促进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二)主要标志1、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标志。
它的出现使得信息处理和计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商业活动等。
2、原子能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同时也在军事、医疗、能源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3、航天技术的突破人类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卫星发射、载人航天等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也在通信、导航、气象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4、生物工程的兴起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工程的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健康、环境等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特点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大缩短,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学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科学的进一步探索。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不同领域的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系列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如生物电子技术、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等。
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0e2352e45c3b3567ec8b7f.png)
吾山中学小班化“三助”导学案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设计人:丁国辉时间:2017、2、18学习目标: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自助学习:(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核心各是什么?(识记)(2)了解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
(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①电子计算机:_______________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___________是全世界由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种数据的____________,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__的社会。
②生物工程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________科学。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此核心发展中,________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4)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识记)(5)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识记)2、互助学习、交流展示:1、下面几则材料,分别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个特点?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材料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材料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 %,在1950年——1972年猛增至6.1%。
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19世纪70年代约占60%,20世纪80年代达到80%。
人教版初中历史导学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教版初中历史导学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03bbc6956529647d272852ca.png)
1认识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涉及多种领域,显示出技术群的特点。
2从中得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的结论。
3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领域的相互交叉、渗透。
4悟出科技进步已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教师的讲述,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布置作业:
1、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B)
A原子能B电子计算机C航天技术D遗传工程
2、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D)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们生活
3、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促进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B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缩小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D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4、请结合中国历史和所学知识,说说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所处的历史背景,并说明中国是否收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文字狱”盛行,闭关锁国,无从收益;第二次科技革命时,虽有“洋务运动”,但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半殖民地化的现实使中国无力收益;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人民推动了三座大山后,通过自力更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冷战”的影响和国内“左”倾思想的干扰,没能很快地实现现代化。)
板
书
第17课_第三次科技革命_导学案
![第17课_第三次科技革命_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3c113ced630b1c59eeb5ed.png)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准确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核心、特点及影响。
2、能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3、通过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分析,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激励自己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二、【重点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
三、【学法指导】1、通过自学理清本课的知识结构脉络。
2、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结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梳理基础知识(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____________。
(2)、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____;科学技术的___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功的社会保证。
___是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______,而____________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国际互联网是人类来说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_____的时代。
(5)、生物工程学中的核心是___,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___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6)、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特点是:(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二)、合作探究交流1、面对信息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应怎样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以实现中华民族真正伟大复兴?2、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害人类的魔鬼,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请谈谈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危害:人类应怎样趋利避害:达标测试1、[2012·甘肃兰州]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2、[2012·武汉]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阅读。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d1c420caaedd3383c4d39f.png)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时间:__ 世纪__ 年代。
2.标志:人类在__ 、__ 、__ 、__ 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计算机领域:__ 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又使人类进入__ 社会。
4.生物工程领域:生物工程中的__ 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不仅涌现出大量的__ ,而且大大加快了__ 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__ 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__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几种技术的革命。
(3)__ 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__ 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推动__ 空前发展。
(2)进一步引起了__ 和__ 的变化。
(3)推动了__ 的多极化。
【合作导学】【问题1】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不同?【问题2】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为什么?【分层导练】一、选择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A.20~30年代B.40~50年代C.60~70年代D.80~90年代2.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是()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生物工程④航天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 20世纪40~50年代发生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这场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原子能的广泛应用B.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D.克隆技术的广泛使用4.对待克隆技术,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A.坚决支持B.放任自流C.加强管理D.全面发展5.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C.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壁垒森严D.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二、连线题把下面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案)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历史初三下人教新资料导学案: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历史初三下人教新资料导学案: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85a79049ff00bed5b9f31dd5.png)
历史初三下人教新资料导学案: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目标】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学习要点】【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2、起源国家: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随后又波及到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而又逐渐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扩展,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4、主要代表成就: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⑴、信息化社会的到来①、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②、国际互联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类数据的通信媒介。
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
⑵、生物工程①、生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它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部分发展新工艺或新产品,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②、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这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设问导读】1、_________以来,人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____________。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6a50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5.png)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世界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课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感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兴起的时间、标志等信息。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提高比较分析认识规律、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运用历史史实,提高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能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得到增强。
【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得到迅猛发展,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火箭用于空袭英国。
战后,这些原本用于制造杀人武器的技术转为民用并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
引入本课学习。
【自主学习感知新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1、时间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开始于美国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得到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的能源:原子能、核能4、特点:①、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
《第三次科技革命》 导学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9e9c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3.png)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背景和主要标志。
2、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4、认识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核心技术。
(2)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难点(1)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2)探讨科技创新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趋势。
三、知识梳理(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时间: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2、背景(1)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2)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
(3)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主要标志(1)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
(2)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兴起。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1、电子计算机技术(1)发展历程: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到如今的超级计算机。
(2)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
2、原子能技术(1)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核电站的建设与发展。
(2)核武器的研制: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产生的影响。
3、航天技术(1)人造卫星的发射:通信、气象、导航等方面的应用。
(2)载人航天: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突破。
4、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新的物种。
(2)细胞工程:细胞融合、细胞培养等技术的应用。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社会经济方面(1)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引发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2、社会生活方面(1)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信息技术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bd5f8f26fff705cc170af8.png)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具体情况。
2.结合前两次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现及特点。
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20世纪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随后又波及到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而又逐渐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扩展,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的广泛使用。
主要代表有、计算机、、生物工程等。
(3)国际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类数据的通信媒介。
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社会。
(4)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这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转化为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空前发展。
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
二、合作探究三、复习巩固1.下列科技不是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A.航天技术B.汽车C.生物工程D.计算机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的广泛使用。
A.克隆技术B.核工程C.生物工程D.电子计算机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先兴起在那个大洲()A.亚洲B.欧洲C.美洲D.非洲4.生物工程的核心是()A.基因工程B.克隆技术C.遗传工程D.变异工程5.对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同之处描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发明了工具B.使人类进入了科技时代C.电子计算机的大量应用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6.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最新版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精品导学案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最新版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精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a3d235727a5e9856a6187.png)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联系实际、感知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3.比较分析、认识规律: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电子计算机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二、重点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三、自主预习1.自读课文。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在书中找到答案。
四、激情导入1. 温故知新: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2.导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五、合作探究探究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你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你比较熟悉、体会较深的是哪些技术?答: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体会较深的是计算机技术。
探究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答:特点:首先,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其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 1 页共2 页。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名校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名校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6ad33ff61fb7360a4c6572.png)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学生姓名使用时间月日编写质量评价完成水平评价【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
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重点)2、能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难点)【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多媒体课件、讲授法、讨论法【预习导学】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和开始国家:2、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标志: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标志是:而互联网技术则是该产业最的发展方向,它将人类带入了时代。
4、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潜力、对人类未来影响深远的技术是:5、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①大大加快了的速度,缩短了的过程。
②科学各领域③新技术成为,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6、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①推动了的空前发展②改变了人们的方式③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延伸拓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识、特征、影响分别是什么?(可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重大突破的领域的是()A.原子能B.计算机C.航空航天技术D.蒸汽机2.目前南京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讲程,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A.航天技术B.原子能C.生物工程D.计算机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了大地震。
此后不到半小时,消息即传遍全球。
人们最快获此消息的渠道有可能是()A.报纸B.杂志C.电影D.互联网4.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起源于美国②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③范围大,影响大④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①乘坐火车出行②上网查资料③用手机与同学聊天④乘飞机去北京⑤开汽车自驾游⑥在电灯下看书A.①② B.②③ C.⑤⑥ D.③⑤6.“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缩短为7年,70年代后只需3至5年,现在可能更短……”这段表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A.范围大、影响大B.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在大大加快D.新科技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7.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极大地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点是()A.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B.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C.是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核心、特点及影响。
2、能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3、通过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分析,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激励自己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一、课前延伸:
(一)我们来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 ——恩格斯
材料二: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变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九上教材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时间是什么?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
2、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
3、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科学技术的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功的社会保证。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而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国际互联网是人类来说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的时代。
5、生物工程学中,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6、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特点是:;
;。
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
1、结合现实生活说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从哪些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各抒己见,阐明理由)
3、科技的高度发达带来哪些负面效应?面对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我们应当更新哪些观念?
(三)精讲点拨、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感悟历史)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四)知识建构、扣标整合(自己动手,采用你最拿手的方式来整理本课的知识提纲)
(五)知识巩固、达标测评:(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
A.二三十年代 B.四五十年代 C.六七十年代 D.晚期
2.下列技术不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有()
A.计算机技术B.航天技术 C.克隆技术 D.飞机制造技术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B.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使用
C.航天技术的广泛使用 D.原子能的广泛使用
4.下列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B.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D.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5.“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6.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③用电话与同学联系④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
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70年代中后期,代表技术是核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今,代表技术是信息技术,引发了现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的技术群,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材料二: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7年,70年代以后3至5年。
材料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0年猛增至6.1%。
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些科技成果的发展密切相关?
(2)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特点?
(3)、材料三更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材料三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课后提升:
科技畅想:为未来社会描绘出你想象中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