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_刘成纪
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在 血 缘 和 家 族 关 系基 础 上 的 国家 论 述 , 与 西 方 古 希 腊 建 立 在 公 平 正 义 基 础 上 的 城 邦 论 述 以 及 基 督 教 基 于 共 同信 仰 的论 述 相 比 , 最 大 的差
异 就 是 中 国爱 国 主 义 精 神 所 体 现 的 伦 理 属 性 。
是 在 用 家 族 内部 的血 缘 情 感 , 作 为 民 族 团 结 的
间重德 守信 、 个 体 自强 不 息 等 , 则 已 成 为 中华
民 族 的 集 体 认 同 ,具 有 超 越 时 代 的 精 神 特 性 。
隐喻 。 除 了 对 国家 伦 理 的 孕 育 , 中 国传 统 农 耕 生
心力 量 就 是 这 一 民 族 历 久 弥 坚 的 国 家认 同意 识 。 从 历史 看 , 这 种 国 家 认 同 的形 成 , 与 自仰 韶 文 化
与此对 应 , 国 君 或 帝 王 则 被 视 为 天 下 人 共 同 的 家 长 。这 样 , 家 庭 内 部 的 孝 也 就 自然 而 然 地 转 换 成
的范本 , 使 得 传 统 的 爱 国 主 义 带 有 强 烈 的 伦 理 或
宗 族 属 性 。 比如 , 在现实层 面 , 家 庭 内部 有 父 亲 ,
中 华 民 族 有 着 悠 久 的 爱 国 主 义 精 神 传 统 。 中 国文 明之 所 以绵延 5 0 0 0余 年 依 然 活 力 充 沛 , 核
了对 国 家 的 忠 。在 历 史 层 面 , 家 族 史 与 民族 史 被 以 类 比 的方 式 推 演 出来 , 即: 家 族 因 有 共 同 的祖
就 开 始 占据 主 导 地 位 的 农 业 生 产 方 式 有 着 密 切
《中原文化》课件
目录
中原文化概述中原文化的核心元素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原文化的旅游资源中原文化的未来展望
CONTENTS
中原文化概述
总结词
中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详细描述
中原文化是指以河南为核心,涵盖周边省份的区域性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点。中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而著称,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详细描述
VS
中原的文学与艺术是中国文学与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详细描述
中原地区的文学与艺术作品在中国文学与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例如,《诗经》中的诗歌、汉代的乐府诗歌、唐诗宋词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艺术方面,中原地区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也独具特色,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
总结词
中原文化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原文化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发展,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外来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信仰、节庆习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这些民俗文化形式独具特色,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原地区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庆习俗,都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也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其所涵盖的范围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周围的山区和高原。
古代的舜、禹、商、周等王朝都曾在中原地区建立,为中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中原文化的形成中原文化的形成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早期定居行为密不可分。
早期的中原居民多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区,通过农耕谋生。
随着时代的演变,中原文化逐渐形成。
在文化元素上,中原文化十分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原文化对于成语、诗歌等语言文化的贡献。
2. 中原文化的特征中原文化的最大特征便是其深厚的儒家文化基础,同时还包括了道家、释家、墨家等多元文化。
中原文化的发展还包括了中外交流,如隋唐时期的多族融合、宋代的宋辽金等。
在文化元素上,中原文化具有民族自豪感、精神内部完整性、文化民族性、艺术美化表现,独具一格,并且对后世力量产生了显著的吸引和影响。
3. 中原文化的发展随着历史的进程,中原文化从北部地区逐渐向南扩展,随之也逐渐接受了南方文化的影响。
南方文化对于中原文化的影响在衣食住行、文艺、文学等方面十分深刻。
在桥梁、茶道、建筑、山水画等方面,南方文化影响了中原文化的发展,使其更加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大厦。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中原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石作用,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浓厚的人文精神。
历史上中原地区相对富裕,交通便利,社会发展较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的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中原文化通过历史人物、哲学思想、文艺创作等多渠道综合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原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无论是对于国民心理的影响,还是对于艺术和文学的审美及创作,或是对于整个世界文化的意义和影响,中原文化都有着深远而重要的贡献。
中 原 文 化
中原文化所谓的中原,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
有学者认为,中原最初是指山西南部,因为史书记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南部。
后来中原所指范围逐步扩大,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中原文化璀璨瑰丽,其中,体现在河南的部分更为突出。
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河南省省委徐光春书记把中原文化概括为十七种文化形态,分别是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
下面我就从各个方面简单的说一说。
1、史前文化:中原文化历史悠久是有广泛共识的。
从考古上说,我看到的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1921年在渑池发掘的仰韶文化,时间在公元前5000-3000年,距今在5000-7000年。
1977年在新郑裴李岗发现的裴李岗文化,时间距今约有8000年,将我国农业文明又往前推进了1000年。
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河南也发现了相当丰富的陶器动物浮雕及鼎、罐、壶等文化遗存。
由此可以看出,史前文化在河南发现不只一处,也不只是少数、若干处的几件历史遗存,而是连续的、有规模的历史遗存。
这些都充分表明河南在整个史前文明时期都处于领先地位,也足以说明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之一2、神龙文化:神龙,中国人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中华民族奋进向上的精神标志。
河南是龙的故里。
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
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与地位
The History Action and Place of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in the 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
作者: 刘庆柱[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出版物刊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18页
主题词: 中原文化;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历史作用与地位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龙山文化重要因素为核心、为主体,同时吸收一些其它考古学文化因素而形成的。
作为夏王朝物化载体的二里头文化,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国家出现时期最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
青铜时代的夏文化、商文化和周文化是“华夏文明”与“华夏族文化”的物化载体,这些考古学文化所属的社会“共同体”,对当时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发挥着“主导”作用,处
于“主导”地位。
西汉王朝真正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大业,在先
秦“华夏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汉族”,以汉族为主体又形成了中华民族。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与早期发展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汉文化,它的时空以汉代的中原地区为中心,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向周边扩大。
考古发现证明,自夏商周至汉唐时代,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华夏族”、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中心活动地区。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原地区的各支考古学文化所属社会“共同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试论中原历史文化中的民族精神
试论中原历史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王明有(新乡学院,河南新乡453000)摘要:中原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代表,具有时间久远、内容丰富的特点,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原历史文化中所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激励民族创造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原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发展史上之所以能够创造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五大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所以显示出不同于西方的特征,笔者认为都和她从摇篮到繁盛深受中原历史文化的滋养、熏染有密切关系。
中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试从中原历史文化的源流来探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一何谓中原?2007年1月1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召开的“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恳谈会”上,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在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时,对中原这一概念作了精确的解释,“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中心的相对区域性概念。
一个是大概念,就是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个是中概念,主要指黄河中游地区,包括河南、陕西、山西、安徽、山东一部分,湖北一小部分;小概念,特指河南。
”[1](P4)什么是文化?《周易》贲卦彖辞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2](P111)很显然,我们的古人所指的文化是“文治教化”,即用礼乐来教化天下之民。
礼乐包括的范围很广,先王圣哲所创制的文物典章制度都包括在内,如伦常、道德、文学等。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书中说:“文化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易言之,凡人类心所能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道德、利用、厚生之物质和精神的一切共同业绩,都叫作文化。
”[3](P298)简而言之,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与中原地区的的概念相对应,中原文化从大方面来讲,主要包括河洛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等。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概论一、填空题1.中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根源性、核心性、丰富性、人为性、散播性等一系列特点。
2.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嵩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淮文化区、河内文化区。
34.南北朝时期,就诗人来说,有著名的“三大家族”,即谢氏家族、朱氏和庾氏家族。
56.在先秦时期,中原的道家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庄子、关尹和列子。
7.儒家文化在中原的传播和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东汉,一个是北宋。
8.被孔子赞为“古之遗爱”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郑国子产。
10.墨家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方面。
11.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许行。
12.中原有两处著名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一是安阳殷墟是洛阳龙门石窟1.中原文化是产生于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是中原地区长期积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凝合体。
3.中原文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导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①自强自立精神;②崇文重教精神;③重功致用精神;④勤俭节约精神。
4.所谓文化区域,即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从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6.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陈宋文化;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陈宋文化;豫西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河洛文化;豫南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汉淮文化。
7.中原文艺的特点有:开创性、引领性、兼容性和先进性。
9.东汉书法家刘德昇,教出了钟繇和胡昭两位著名书法家。
123.道家思想被东汉末年张鲁的“五斗米道”宗教组织吸收,演变成中国的道教。
4.庄子是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民权县)人。
56.列御寇诞生于战国时期郑国莆田(即今中某县白沙乡)。
7.“北宋五子”中的三位是中原人是,程颢、8.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曾为孔子守墓六年。
23.隋唐时期,是我国佛教的繁荣时期。
46缭的著作。
7.8机。
9.调和说。
4.中原四大古都是:郑州、洛阳、开封和安阳。
高中政治必修三6.1
《史记》 《尚书》 《春秋》 《汉书》 《三国志》《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国语》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南史》 《北史》 《隋书》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 《元史》《明史》《清史稿》 《国语》 《左传》等……
中华古代文化辉煌的历程
殷周 春秋 秦 战国 朝 汉朝 隋唐 宋元明 明清
天命 神权 百家 统 独尊 保民
争鸣 一 儒术 敬德
高度 宋明 发展 理学
西方 文化 传入
发 源
雏 形
划 时 代
至 尊
全 盛
延 续
衰 微
近代中国 文化走向衰微——原
因
内部原因—由于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外部原因—受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 巨大冲击。
=^_^= 温馨的微笑!!! Y(^_^)Y 举双手胜利 ^o^/ 欢呼 ^o^y 胜利 ^o^y ↖(^ω^)↗ 小猪为你打气! ~^o^~ 加油呦!
中国 中国第一部 中国第一部纪 中国第一部 第一部 中国第一部 中国最早的 第一部 国别体史书 断代史史书 传体史书 断代史史书 编年体史书 国别体史书 纪传体 史书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汉字的精神:
方、正、和谐
我们的汉字不仅书写着中华 文化,也传承着中华文明,更表 达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 Iしovのyou━━━━☆┓ ☆就向流星许个心愿☆对你说声我爱伱 ☆ ┃*^o^*☆*^o^*☆*^o^*☆*^o^*☆*^o^*┃ ┗☆━━━━ Iしovのyou━━━━☆┛
近代中国的衰落必然导致中华文化的衰 微,而文化衰微又加剧了国家的衰落。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名著阅读-《中华文化精神》
《中华文化精神》一、选择题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A.秦的统B.文字的发明C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损写史书2.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末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中华世纪坛序》中的“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的中华文化的基棒特征是()A.源远流长B.唯我独尊C.博大精深D.独树一帜4.《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论语》主要讲以仁”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而《老子》书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
旨趣大异的两部经典,却成了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
这说明中华()A.就是儒道文化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二、材料分析题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倒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们都会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同时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就像看到“神十一”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连,使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5.材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6.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精神的特点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千百年来的思想积淀,是其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有别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基因身份证”。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家园。
文化能担当起这一使命的法宝在于其独特性,即每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均不尽相同,这不同让一个民族、国家立身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从现实情况看,丧失文化自信、丢弃“自家宝”,就容易使我们面临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唾弃。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3
B.儒家的人文实践主要规划为礼、乐、刑、政四种,推崇圣王“治教天下”以及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往往以传统的人文价值观和礼乐制度作为先导。
C.中华文化建构出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天下”观,缘于中华文化莫不以治天下为对象来构建学说,为实现天下“太平”“大同”提供着思想支持。
(摘编自王杰《中国文化中的天下观》,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在进行圣王“治天下”“教天下”以及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种种人文实践活动时,礼乐具有优先性,其中贯穿了以美为核心的精神。
B.西周建立了基于礼乐人文教化的天下格局,战国时代的思孟学派对此作出重建,把个体心性的诚敬作为士人通达天下责任的起点。
D.正是心怀“天下一家”的情怀,中国人民有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也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梦”“世界梦”。
3.材料一中说“传统中国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定位贯穿了以美为核心的精神”。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其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释“华夏”:中国有礼仪之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的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中原文明的起源与传承
中原文明的起源与传承中原地区位于中国的中心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许多具有深刻影响的文化遗产。
中原文明的起源和传承是值得人们探究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中原文明的起源中原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氏族部落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随着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发展,各氏族之间的交往和互通也逐渐增多,成就了中原文明的形成。
中原文明的成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原始时期和历史时期。
原始时期是中原文明的雏形,主要表现为原始的生产力和文化形态;历史时期则是中原文明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其代表性特征是青铜文化和出现文字。
青铜文化是中原文明的代表性文化。
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中原出现了青铜器,其制造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青铜文化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还表现在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等多个方面。
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启示了中原人民洋溢着艺术气息。
另外,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早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原地区出现了甲骨文,标志着中原文明有了最早的文字。
文字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它为后来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原文明的传承中原文明在史前时代开始形成,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历史时期中,中原文明的传承主要是指对前人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中原文明的传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二是对文化艺术的传承。
文化遗产是中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原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青铜器、甲骨文、楚汉简、唐三彩等。
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体现在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上。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考古工作非常发达,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社会背景,许多重要遗址和文物未被完全发掘和保护。
随着现代考古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元素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展现出来的是多年来失落和沉寂的文化花园。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现实意义一、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渊考: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族人民自觉凝聚而成的共同体称谓。
中华民族前身的融合和统一,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全过程,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
1、社会历史根源原始社会时期,神州大地上的中原华夏族先民与其他地区先民在文化上,已经互相渗透,相互融合。
从神州大地文明产生开始,这种渗透与融合进一步加强。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夏,接下来是商、周,其分布都在黄河流域,在它们周围还有淮夷、于夷、方夷、人方、土方、戎方等族部交错而居。
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名字消失,他们都融入到了夏人、殷人、周人为主体的族群中,统称为华夏族。
由此可见,华夏族从一开始便包融进了多民族血统和多民族文化。
到了汉代,华夏族居住范围更大,与周围部落的交流,融合进一步增强,从而形成更大的民族——汉族,华夏族改称汉族。
汉族的形成使更多的血统与文化融入。
在以后的岁月里,这种融入更是不断增强,在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同时,汉族也不断融入少数民族中。
尤其是成吉思汗迁民等官方移民,大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当时,中国以汉人为主的中原文明属于强势文明,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被广为传播。
多渠道融合使民族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不少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如“拓跋氏自认为黄帝的后裔,宇文氏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政权也以‘汉’为国号,这些都说明了众多的少数民族都对中国历史有着强烈的自觉的历史认同感”。
[1]历史认同导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所以每当中华民族遭受外来列强侵略时,华夏儿女作为外来侵略势力的应对者,其整体性就会突显出来,各族人民由自发结合走向自觉联合,中华民族由一个自发的整体升华为一个自觉的整体,各族人民对其共同的利益、安危、内在联系和一体性有了更为明确、自觉地认识。
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国人对“中华”一词及其历史文化内涵的认同,使得人们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利益,确立各类组织和事物名称时,喜欢用“中华”字符。
论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论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摘要:在中国文化的诸种地域形态中,中原文化占据着主导性的位置,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源泉。
但是,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艰难的现代转型一样,中原文化作为一种起于家耕文明的文化形态,它的转型则不但决定着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形象的转变,而且也必然对建构当代形态的中华民族精神持续发挥着重要影响。
据此,对于中原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整理历史遗产的学术价值,而且是为当代社会发展寻找精神动力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中原文化;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精神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内容。
从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现状看,论题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如何面对当代社会的挑战等。
这些成果澄清了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但由于没有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作为支撑,也往往容易失之疏阔。
本文从中原文化发展角度考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应是对这一问题的有益补充。
一、中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研究中华民族精神,首先要涉及中华文化,因为精神是文化的灵魂,文化是精神的现实表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决定了中华文化不是单一民族、单一地区的文化,而是多民族、多地域在相互交往、融合中形成的共有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也不是单一民族的精神,而是多民族融合中共同体现的精神。
从这种民族精神的历史生成来看,首先是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的和谐共处,然后是多民族的和谐共处促生了对共有文化的认同,而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则进一步生成了民族精神内在本质的一致性。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文化既体现出整体性的趋同特点,又表现出鲜明的地区差异。
比较言之,文化的趋同是对中华文化整体特征的宏观概括,它为中华民族精神主流特征的强化和张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文化的趋异则表现为同一文化内部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孕育和生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营养,并共同支撑起中华文化。
中原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第卷第期刘成纪等“中原中心论”历史表述与现代价值笔谈行考证共有余人。
其中西汉时期河南籍名人人占在各省中名列第二东汉时期河南籍名人人占名列第一唐代河南籍名人人。
占名列第三北宋时期河南籍名人人占名列第一南宋时期河南籍名人人占名列第四明朝河南籍名人人占名列第四。
汉唐宋明河南籍名人共人占总数的名列各省第一。
…】…‟这是仅就狭义的中原即今河南地区作为统计对象所作的统计也不包括长期活动在河南的非河南籍名人如果将视野迸一步扩展至中原文化的传统区域把整个黄河中下游纳入考察范 敲粗性 厍 谡夥矫娴挠攀平 用飨浴>咛迨 菸薹ㄍ臣频 J毓兰埔灿φ既 陨稀T谥性 啡宋镏屑 辛顺 涣鞯睦 笫λ 侵杏锌蒲Ъ摇⑽难Ъ摇⑹费Ъ摇⒒ 摇⑴┭Ъ摇⑺ Ъ摇⒕ 录摇⒄ 渭摇⑺枷爰业鹊绕渲斜缓笕俗鹞 ト说挠欣疃 ⒛ 浴⒎扼弧⒄藕狻⒄胖倬啊⑽獾雷印⒍鸥Α⑿砩鳌⒅煸鼐傅人 鞘侵性 幕 慕艹龃 硎强钙鹬泄 幕 募沽骸V性 幕 轿坏赝贫 酥泄 幕 乃⑿潞徒 健T谡苎 枷敕矫嬷泄 澄幕 幕钏 赐贰昂油悸迨椤薄ⅰ兑拙 贩⒍擞谥性 嵌杂谥泄 逞 跛枷氲男纬珊椭谢 褡寰 竦乃茉炱鹆酥匾 牡旎 饔谩O惹刂钭有纬闪瞬簧傺 捎跋旌笫雷畲蟮氖侨濉⒌馈⒎ā⒛ ⒈ ⒃又罴宜 腔疃 牡赜虼蠖嘣谥性 H逖 捎谄肼车 性 拿鞲 牟 峁┝顺渥愕淖萄 胶菏贝 质侵性 拿鹘幽闪怂 浞钗 渌婕闯晌 泄 饨ㄉ缁岬闹髁魑幕 5兰已 低辽 脸ぴ谥性 侵泄 成缁岬牧硪痪 裰е 7鹧г蚴紫冉 胫性 ⒃谥性 ⒄棺炒蠊獗凰挠蚪 晌 泄 成缁岬挠忠痪 裰е 6灾泄 方 滩 卮笥跋斓暮貉А⑿ б约氨彼蔚睦硌Ф际窃谥性 ⒓W允贾林沼跋熳耪 鲋谢 褡逦拿鞯慕 獭; 谝陨鲜率滴颐遣荒训贸鼋崧壑泄 澄幕 倘欢嘣 ⒌ 谥泄 澄幕 纬珊头⒄构 讨兄性 幕 匀黄鹆酥鞯甲饔谜馐遣豢煞袢系氖率怠N颐侨衔 爸性 行穆邸惫倘恍枰 匦陆舛镣耆 欧畲 车摹爸性 行穆邸惫倘徊煌椎 耆 穸ㄒ彩遣欢缘摹H绻 汛 场爸性 行穆邸狈肿魅 吻岸问且⑺词贝 郧暗摹爸性 行穆邸薄V卸问窍拇 郧暗奖彼蔚摹爸性 行穆邸焙蠖问悄纤沃燎迥┑摹爸性 行穆邸闭 榛蛘呔涂梢曰 狻G岸巍爸性 行穆邸笔窃诳脊叛Р环⒋锏哪甏 源 牢南孜 饕 С判纬傻墓鄣惚旧砭陀腥毕菥 脊叛С删偷挠≈ふ庖皇逼诘摹爸性 行穆邸庇Ω梅穸ㄖ卸巍爸性 行穆邸辈豢珊扯 抢 肥率挡还苁强脊呕故俏南锥伎梢宰銮坑辛Φ闹С趾蠖巍爸性 行穆邸敝饕 嬖谟谌嗣堑奈幕 馐吨姓庖皇倍握 沃行乃湓独胫性 幕 先允侵性 幕 难有 2慰嘉南姿毡 赜诳脊叛У那 道嘈臀侍馕奈镎胖遗嘌錾厥贝 非吧缁岬姆比儆胂蛭拿魇贝 淖 湮奈锛究 敦怪苤性 幕 谥泄 拿餍纬山 讨械牡匚挥胱饔谩局V荽笱аПāP煨裆 泄 攀返拇 凳贝 鹆止阄魇Ψ洞笱С霭嫔绾 ㄒ抵泄 瞎攀贝 蠹 沤换ス叵堤教帧 患媛壑泄 拿鞯男纬杀本┐笱аПㄍ跞筇魏樗 涤胫泄 糯 业男纬杀本┐笱аПㄑ衔拿髦泄 非拔幕 耐骋恍杂攵嘌 晕奈铩!菊判卤笾性 访 擞胄率兰偷闹性 跹逦渲鞅嘀性 幕 胂执 V荽笙蟪霭嫔缰性 幕 灾谢 褡逦幕 贤 椭谢 褡寰 竦挠跋焓泛栉幕 彼 缪г汉幽现V菀桓雒褡宓哪 哿τ敫妹褡宓奈幕 贤 芮邢喙刂性 幕 魑 谢 幕 母 幕 哉 鲋谢 幕 勰畹男纬珊头⒄刮抟善鸬搅嘶 囊 甲饔弥谢 褡宓奈幕 贤 闶且灾性 幕 Υ 摹M蚍绞 莼 彼 缪г貉Пǘ趴瓢妗弈暝率紫群勇逦幕 魑 性 幕 闹魈宀唤鲈杏 苏 鲋谢 褡遄钤绲奈幕 蜃佣 乙苍杏 酥谢 褡遄钤绲墓 倚翁 拇 ?梢院敛豢湔诺厮抵性 幕 钦 鲋谢 褡迳矸萑贤 幕 疽谰葜 淮釉ㄔ瓷峡此 侵谢 褡宓奈幕 贤 牍 胰贤 母 团Υ N蘼凼俏幕 贤 只蚴羌夜 贤 加衅洳 淖畛醺 匆簿褪窃谀持治幕跤捎谄湮幕 甲娑晕幕 丛斓牡旎 庖搴投ㄐ妥饔迷谒枷肷虾透星樯暇投员镜厍 娜嗣窃斐闪艘恢志 裢成阕饔谜庵滞成阕饔煤罄醇俳杳褡寮漓搿⒆嫦瘸绨莸鹊仍 甲诮袒疃 欢系玫角炕 T诼 さ呐┮瞪缁岱⒄怪腥嗣且缘卦怠⒀ 怠⑶樵滴 Υ 纬闪讼喽晕榷ǖ纳缁峤峁埂T谡庵治榷ǖ纳缁峤峁怪腥嗣且蜃娲硐吕吹奈幕 贤 睦碓俣鹊玫焦 獭>枚 弥 庵治幕 贤 睦肀慊 淼搅怂 斜久褡搴蟠 募 逦抟馐渡畈愠晌 星樯 始 ㄓ舻囊恢中睦砬榻帷H缃翊笈 凭雍M獾难谆谱铀锘氐街性 蟮丶赖煜攘榘葑嫜案 F淠谛纳畲 颓辈刈乓恢职 业奈幕 贤 睦怼F浯沃性 幕 且恢忠院秃先贤 纠砟畹奈幕源永砺凵辖菜 侵谢 褡宓奈幕 贤 牍 胰贤 牡枷蚝驮慈 H缒 铀 岢 摹凹姘 本 衿涫稻褪且恢执笸 袷且恢忠圆┌ 贤 睦硐胫饕逦幕 !赌 觼9?兼爱中》云“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中原文化的起源
中原文化的重要地位一、中原文化的起源中原地区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气候等诸多便利的自然条件,使这里较早的形成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原文化的起源亦即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原文化具有原刨、唯一的性质和巨大辐射力,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一直到北宋,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并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仍高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原文化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然,中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只有创新,中原文化才能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翼,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中原文化之汉字文化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
说汉字,不能不提及甲骨文。
甲骨文是古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用以占卜用的文字,其时代为商代后期,发现地主要在我省安阳的小屯村,即盘庚迁殷的商代晚期都城殷墟。
在汉字发展史上,李斯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
李斯,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上蔡西南)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文字改革家和书法家。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秦统一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制定标准文字,李斯大胆地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画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李斯小篆,被秦始皇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是为秦篆,也称小篆。
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成为我国汉字由古体变为今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上蔡县至今还有李斯故里和李斯墓。
河南不仅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字史,在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领域,河南人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王永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王永民,河南南召县人,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他在1978~1983年间,以五年之功研究发明了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即王码)。
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河洛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以河洛文化研究为内容的河洛学是中原学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部分,是中原学桂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它研究的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是重瓣花朵的“花心”。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区域文化,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灵魂所系,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记忆,也是维系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最强大的精神纽带。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什么只有以河洛文化为主体脉络的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直绵延不绝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这正是因为河洛文化是一个开放创新的体系,它以礼乐为主体,融合三教,不断成熟;从周公制礼作乐始创儒学,到东汉经学再到二程洛学;从老子创立道家到道教的形成;从佛教首传中原到龙门石窟的开凿……它们的每一次自我更新莫不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
从筮术到术数再到辩证逻辑,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最后以儒释道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或者系统。
如果说道家是“想得开”,那么儒家就是“拿得起”,释家却是“放得下”。
三者或治世或治身或治心,形成了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进退自如的从容世界。
(摘编自李庚香《中原学与河洛学》)材料二: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一)仰韶文化彩陶的扩展。
从距今6000年左右开始,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文化颇具特色的以花和鸟图案为代表的彩陶向周围地区逐渐施加影响。
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形成
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形成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正是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中原文化得以孕育和发展,从而催生了中国古代的华夏文明。
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形成不仅是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更是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首先,在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自然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原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四季如春,物产丰饶。
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创造条件。
同时,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北方与南方、西方与东方之间交通的中心,不仅方便了物质的流通,也促进了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其次,在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人民的努力和智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因素相互交融,相互借鉴,最终形成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中原地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中原文化更加多元化。
同时,中原地区的人民勤劳智慧,注重教育和培养人才,推动了中原文化的长期繁荣。
第三,在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历史事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上,中原地区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与统一,而这些战争与统一的过程恰恰是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战争中,各个文化因素彼此碰撞、冲突、融合,进一步促进中原文化的发展。
而统一则为中原文化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其在社会和历史的变化中得以传承和继承。
最后,在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艺术与哲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原地区孕育了中国古代的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诗词文化。
诗词既是中原文化的精华,也是华夏文明的绝佳表达方式,通过诗词,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原地区的独特美景与风情,也能够品味到当时社会的思想与情感。
而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等,也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传承,对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形成是一段千百年来独特而丰富的历史,它凝聚着中原地区的智慧和人民的努力,同时也受到了自然环境、历史事件以及艺术哲学的影响。
关于中原文化的三个基本问题
Three Topics on the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
China
作者: 刘成纪[1]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3-77页
主题词: 地域文化;中原;历史形成;地理变异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原文化成为国内地域文化研究的新热点.但关于这一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却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澄清,如中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划界问题,'中原'概念的形成、变异对中原文化定位的影响等.中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既立于地域而又超越地域的双重特点.其文化的自觉起于魏晋,经过近古时期的调整而在当代有新的发展.中原文化沿黄河流域不断扩展,使其涵盖的疆域保持弹性.它在近世的衰弱是国家政治版图变化的必然结果,在当代的重建则依托新文化元素的融入.。
中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意义研究
中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意义研究
王黎明;陈晓惠
【期刊名称】《焦作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38)2
【摘要】在各种地域文化之中,中原文化始终占据主导位置,其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所建构的关系是根本性的,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最基本的思想源泉。
与其他区域性文化相比,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主导性、包容性等特征。
中原文化作为农业文明形态的代表,在当今中华民族精神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意义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是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
【总页数】6页(P31-36)
【作者】王黎明;陈晓惠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2
【相关文献】
1.论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2.中原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3.主持人语: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研究
4.中原文化与
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5.扬文化之帆助中华巨轮远航——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以及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原文化的地域特性和国家特性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文化发展的区域性是一个长期被关注的问题。
这一讨论在20世纪形成了两个高潮:一是20世纪前半期,由刘师培、王国维等首开南北文化差异的论述。
此后,关于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的研究相继展开。
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知识分子回归本土文化的精神欲求和地方政府文化实利主义观念的影响,地域文化研究重新起步并有新的发展。
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论,为地域文化意识的觉醒提供了重要动力。
今天检视这两个时期的区域文化研究成果,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相关研究明显重南而轻北。
学界在论述荆楚、吴越、岭南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时,黄淮以北中国文化的区域性问题几乎不被涉及。
二是重边缘而轻中心。
现代以来地域文化研究的历史,基本上是与传统的“中原中心论”争论的历史,这种争论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共存的特点,但同时也导致了对中原这一中心的忽视和遗忘。
三是重局部而轻整体。
像在中原文化这一范畴之内,近年来兴起了河洛文化研究,并在学术界形成影响。
但必须注意的是,就中国文化与各地域文化构成的层级关系而言,“河洛”明显无法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局起到直接的拱卫作用。
或者说,它并不具备与荆楚、吴越、岭南等区域文化形态形成并置关系的文化态势和地理广度。
这也是一些学者在讨论河洛文化时,不得不将其放大为中原文化来诠释的原因[1]。
收稿日期:2013-03-05作者简介:刘成纪,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研究所所长(北京100875),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史研究。
中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刘成纪摘要:在中国文化的区域构成中,中原文化既具有地域文化的一般性特点,又有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它与中国文化建立的直接关联。
按照传统史家勾勒的古史系统,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基本上是围绕中原展开的历史。
传统形态的中国文化基本上可视为从中原出发的文化,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和现代史观的形成,传统的“中原中心论”一度成为学界反思或质疑的对象,但中原文化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奠基作用却仍然无法否认。
据此,从中原出发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对重建中华民族史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原文化;中国文化;民族精神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669(2013)02-0046-06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46一般而言,中原文化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形态。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这里自上古至唐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谓中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在现代文化研究中,它之所以长期没有被作为地域文化对待,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表意的重叠性。
但是,就目前国内文化研究的态势及中原地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看,它的地域特性明显压倒了作为国家文化的特性:首先,与传统的单一文明起源观不同,20世纪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地域的。
这种多元文明观是对传统中原文明一元论的解构,也为中原文化从国家意识形态向地域文化的下降提供了实证的依据。
其次,中原文化是一个具有空间限定的概念,它只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有效。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它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从来不是中华民族的单一文化,而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比如,在汉民族内部,它在某些历史阶段存在着与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的并置甚至对立;在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它与北方草原文化等更是不可相互替代。
再次,中国社会自北宋以降,政治文化中心彻底远离了黄河流域,这一地区失去了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力。
生活在现代中原地区的人民,一方面延续了中原文化的精神传统,另一方面又在实践中为其增加了新的内容。
这种现代意义上的中原文化,基本摆脱了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地域命题。
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中原文化的地域性明显又与其他地域文化不同。
如上所言,它最值得重视的特点就是与中国文化形成的直接关联。
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气候等诸多便利的自然条件,我国中原地区自上古时期就形成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在诸地域中最先跨过了“文明的门槛”。
由这种文明衍生的文化,则为后世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礼仪典章提供了基本的范本。
同时,中原文化之所以在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于它强大的辐射力。
在中国历史上,它依托于生产方式的先进性、军事的扩张、甚至中央政权崩解导致的移民大批外迁,向四方传播。
这种传播可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所谓主动,即帝国的版图扩展到哪里,中原制度文化及价值观念就在哪里扎根;所谓被动,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变乱,必伴随着中原人口的大量外流,甚至政权的整体迁移。
魏晋以降,中原文化的南向发展大抵脱不了这种被动传播的带动和影响。
另外,中原文化传播或扩张的有效性也值得注意。
这种文化建基于农业产生方式与土地形成的密切关联。
农耕方式使其文化深深扎根于异域的土地,并因土地的稳固性而得以持存和发展。
德国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曾在其《罗马史》中讲:“凡用战争赢得的,可以由战争再次夺走,可是用锄犁赢得的却不然。
”[2]这种观点对理解中原文化同样是有效的。
从历史看,中原文化的南向传播基本上是以移民垦荒为先导,北向(尤其西北向)传播则离不开屯田。
这种依附于土地的文化扩张虽然缓慢,但却步步为营,绩效显著。
相反,北方草原民族虽一次次入主中原,却从没有成功将其文化移入新的统治区域。
这明显与其游牧生产方式无法扎根于土地有关。
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出的扩张性,决定了它既被其产生的地域限定,又具有超地域的特征。
或者说,这是一种立于中原又从中原出发的文化。
按照司马迁及历代史家的一般看法,它的起点在河洛。
如《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
”这也是当代研究者试图以河洛指代中原的原因。
但从后来中原文化的扩张态势看,河洛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明显过于狭窄。
北魏时期,孝文帝拓跋宏计划从代郡迁都洛阳时曾讲:“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按照这句话提供的序列,“帝宅”被崤山和函谷关限定,“王里”被河洛限定,“中原”则明显是以前两者为中心形中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472013年第2期成的地理区域的进一步展开。
以此为背景,中央帝国的疆域扩张到哪里,或者说它的移民迁徙到哪里,中原文化就被带到哪里。
作为一种相对先进的文化形态,它最终甚至溢出了国家的边界,成为东亚地区(如日本、朝鲜)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据此不难看出,从崤函、河洛、中原到中国,再到超出国家边界的天下,中原文化形成了一个层层扩展的圈层结构。
这一圈层的中心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原文化在此表现出原乡特质;在这一圈层的外围,它则作为一个价值或功能性概念持续发挥影响。
我们可以将中原文化的这种外向发展过程称为中原文化的异乡化过程。
二、中原文化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关系文化的扩张或传播,虽然表现为政治权力、典章制度、礼仪风俗等向异域的蔓延,但在深层,却是其基本价值观念得到了更广大地区人民的认同。
总结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大致可以归纳为十点,即: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念,和谐共存的自然观念,和谐共处的社会观念,反分重合的国家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学观念,知行并重的求知观念,有所作为的人生观念,重德守信的伦理观念,尚俭节用的经济观念,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念。
这十点,除第一点外,其他已作为普遍价值被中国人接受,并成为中国文化秉持的基本原则。
中原文化价值观具有普世性,但就其产生的根源而言,则依然来自于农业文明的孕育。
其中,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它的前提就是因农业劳动而形成的人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人与他人的和谐共处,则是乡居者围绕土地形成固定社群后,协调利益关系必须持守的原则。
同时,中原地区形成的国家形态,具有典型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征。
国家观念上的反分重合,是农业民族重视家族血缘、社群和谐的自然延伸。
而所谓的以人为本、有所作为,其前提也是土地为人的生存提供了一个不可更移的衡量,然后才是人不断扩张其实践力的变量。
《易传》中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论,讲的正是这种以自然的稳固性为前提的人的能动性问题。
另外,从中国历史看,中原文化虽然有农业社会趋于保守、内敛的特点,但它的主调依然是开放包容的。
它的开放,既表现为以教化为手段弘扬自身的文化,又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接纳。
一般而言,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标志性的文化交汇期:一是上古时期的殷周冲突,二是中古时期的佛教东传,三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输入。
这三次中的前两次都是在中原地区完成的,其成果分别为中国文化的早期形成和后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毋庸讳言,在当代社会,建基于农业文明的中原文化,它的许多思想观念以及由此主导的人的行为方式,已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像20世纪90年代一直纠缠不清的“河南人的形象”问题,某种程度上已说明了它与当代社会的龃龉和冲突。
但是,就这一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及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念长期形成的支撑看,它的基本价值又是不能轻易否定的。
比如:首先,虽然中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产生于传统农业文明的土壤,但却触及到了人类社会的普遍关怀和人性的深层欲求。
像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对于今天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仍是有启发意义的。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传统中原农业社会以家族和村落为基本单位,重视血缘和邻里之爱。
这种爱后来被儒家不断放大,即由“亲亲”逐步推及到“四海之内皆兄弟”。
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和谐,依然是以这种不断“推己及人”的大爱为前提的和谐。
另外,中原文化重视人的传统在当代的延续就是以人为本,有所作为就是提倡奋发有为、积极进取;重德守信就是在人与人交往中重然诺、守气节;尚俭节用就是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开放包容就是对外来文明成果抱有接纳、融会的胸襟。
这些价值观及行为原则,明显具有普世性和跨越时代性,对现代形态的48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其次,爱国主义是中原文化留给中华民族的重要遗产。
从史籍看,“中原”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但这里的“中原”仍是一个一般地形学概念,并非专指性的地域名称。
到魏晋,中国社会进入诸侯割据和异族入侵的混乱时期,所谓的“中原”这时逐渐被地域化、神圣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桑梓”、“帝宅”和“神乡”。
对于入主中原的异族而言,占领这一“神乡”就意味着拥有了政权的合法性;对于失国者而言,失去这一地区则意味着自我的边缘化。
所以“恢复中原”成了衣冠之士永难释怀的家国之梦。
据史籍,中国历史上“中原”一词使用密度最高的时段有两个:一是西晋永嘉之乱之后,二是北宋覆亡与南宋建立的过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