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史话:梁武帝倡导儒佛道三教同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巩固练习:
• 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 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 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儒学大师 的态度是 A、放弃儒家思想 B、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 C、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 加以完善 D、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 新思想
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 理学的方法论 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 怎么才能通达 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 “理”? —格物致知。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程颐
材料三理学的道德伦理 “所谓天理,复是 观: 何物?仁、义、礼、智岂不 存天理,灭人 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 欲 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 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 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 理”。
《赏花》
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程说:“天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 朱子说:“对,天生的。” 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 美丽的。” 主观唯心主义
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世界本原 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
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 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宋明理学 3、基本流派: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程门立雪
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一 日见颐,颐偶瞑坐,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 深一尺矣。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 理学的主要内容
理学的世界观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 “理”是世界的本 而已。天得之而为天, 原,反映在社会层 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 面,即伦理道德, 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 三纲五常 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 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 程颢像 在。
梁武帝佛缘探究
①
佛教戒律规定 , 正式佛教徒 , 一般中午过后不得进食 。
— 1 2 2 —
, 这说明梁武帝即位后 , 道教也受到他的青睐 。 后来他虽然 “ 舍道归佛 ” 但对道教仍旧十分崇信。梁武帝常常为臣下讲解 《 、 《 。 尽管梁武帝在诏书里说 : 老子 》 庄子 》 天地之间只有佛教是正道 , 其他的都是邪道。但他又、 道、 佛三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 只不过 “ 儒” 和“ 道” 不是梁武帝认为最合适的统治工具, 所以就 邪道 ” 一类中去了 。 而是佛学在中国本土的发展特点恰好迎合 了 梁 武 帝 的 各 方 面 需 要 。 梁 武 帝 的 佛 教 其 实 是 掺 杂 被归集到 “ 了大量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儒家教义的佛教 。 他的佛学以讨论 “ 善恶 ” 为根本特色 , 又以“ 忠孝” 为“ 善恶” 之枢纽, 说到底还是 是“ 洋为中用 ” 的模式 。 出于统治的需要 , 加之梁武帝对佛教的喜爱 , 公开 “ 弃道从佛 ” 自然就不难理解了 。 以儒学为本 ,
一、 梁武帝弃道归佛
梁武帝早年其实信奉道教 , 仍然以信道教为本 。 登皇帝位不久 , 梁武帝便正式宣 布 弃 道 归 佛 , 于天监三年 3 9 岁即帝位时 , ( 。 四月八日 , 公元 5 正式下诏舍事道法 , 皈依佛教 , 其诏书中说 : 0 4年) 弟子萧衍经值迷荒 , 耽事老子 , 历叶相承 , 染此邪法 ; 现习因善发 , 弃迷知返 , 舍事道法 , 归凭正觉 ; 并愿广弘经教 , 使正觉之教大行天下 。 诏书颁布后 , 梁武帝亲率僧俗二万多人 , 发愿信奉佛教 , 并要求王公贵族 乃 至 平 民 百 姓 都 信 仰 佛 教 , 足见他弃道归佛决心 , 之大 。 梁武帝这一举动 , 其实也在事实上钦定了佛教为当朝国教 。 于天监十八年 ( 公元 5 梁武帝受菩萨戒 。 此后 , 时人 1 9年) 梁武帝受戒后 , 严格遵守佛教 戒 律 : 日一 蔬 食, 过 中 不 食 ①; 又 罗 绮 不 缘, 布 被 莞 席; 所 居 寝 宫, 即称梁武帝为皇帝菩萨 。 据传 , 不足一丈见方 , 甚是简陋 。 不喝酒 , 不听音乐 , 除非是祭祀宗庙 , 梁武帝不 举 行 任 何 餐 宴 , 坚决禁断酒肉, 俨然把自己变成了一 个苦行僧 , 这与中国历史上多数帝王荒淫无耻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梁武帝弃道崇佛 , 并不是灭道崇佛 。 实际上他是儒学 、 道学 、 佛学 、 玄学并举 。《 隋书 · 经籍志 · 道教部 》 就曾有记载 : “ ” 武帝弱年好事 , 先受道法 。 及即位 , 独自上章 。 朝士受道者众 。 三吴及海边之际 , 信之逾甚 。
三教整合的原因及历程
三教融通的原因及过程一、三教融通思想产生的原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有冲突,更有磨合以致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儒、释、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正如日本学者所说“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 ,正是在三教之间的相互冲突和融合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吸纳新的内容与养料,经过数千年的递擅演变最终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
佛教所以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接纳,使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最终能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三教之间实现融通,其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面对佛教的传播、发展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禾一}同化力。
中国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两汉时虽“独尊儒术”,但并不能真正做到“罢黔百家”,而且在儒家内部也分化为不同的学派,文化的多元性正是其生命力所在。
中华文化犹如大海,它是不会拒绝江河的汇入的,有了这种恢宏之气,是能够正视自身和外外来文化的长短优劣,取寸之长补尺之短,而不会视外来文化为洪水猛兽。
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佛教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调和性外来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十分注意依附迎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调和与儒、道思想矛盾的同时,不断地援儒、道入佛,并极力论证佛教与儒、道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从多方面拉进三者之间距离,积极倡导三教一致论,从而使儒、释、道三教关系趋于融合。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是双方按自己的模式去建构、塑造、规范对方,并相互吸收、相互促进,最终创造出民族化的中国佛教和融汇了佛教思想成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型态。
三教融通的表现一、三教融通关系论说佛教初传之时,中土的人们对它了解甚浅,常把它与当时人们所熟悉的黄老之学、神仙方术混为一谈,并用儒家观点阐释佛陀。
宋明理学)
佛教盛行的缩影——“僧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梁朝开国皇帝,笃信 佛教。他在京城建康附近建了一 座同泰寺,每日亲自前往朝拜, 讲解佛法。公元527年三月,萧衍 竟舍身入寺当了和尚。顿时朝野 震动。大臣们慌忙凑了一笔巨款, 替他“赎身”。只当了四天和尚 的萧衍很不过瘾,后来又两次入 寺为僧。
★陆王心学★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中期理
学大师。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本心
和良知即是理,天理本在人自己心中,不
必外求,只需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
圣贤。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人们奋发
立志。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共同点: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 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
朱熹代表作: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 由此产生“四书”的说法。
二、“宋朝的程朱理学”
1.宋朝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2.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3.程朱理学的影响
①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官
方正统哲学。 ②以“理”来抑制人的自然需求,具有 消极影响。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 考试内容。 ④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被 称为“朱子学”。 ⑤严谨的治学之风对后世影响很大。 ⑥注重气节品德修养,讲求自我节制, 强调人的责任使命,具有积极意义。
二、“宋朝的程朱理学”
1.宋朝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2. 理学的含义及代表人物
理学,是指宋朝时期的一种唯心 论的儒家哲学思想,它是融合了佛 道教的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 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理学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 程颐、朱熹等。
浅说齐梁故里开放创新的宗教文化
浅说齐梁故里开放创新的宗教文化常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在历史上不但出了齐梁两朝十五位皇帝,还出过37位宰相,26位尚书,17位侍郎,25位都御史、总督和巡抚。
自隋唐代开科殿试以来历史上出过9名状元、8名榜眼、12名探花,还有1546名进士。
梁武帝萧衍一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有三大贡献,第一创新了和谐文化;第二创新了廉政文化;第三创新了开放的宗教文化。
这三种文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一佛道盛昌源孟河。
孟河南朝萧氏宗教思想起源于南迁士族——萧氏家族。
萧氏是显赫的家族,汉丞相萧何即其远祖。
在魏晋南北朝大战乱之中,淮阴令萧整于东晋建武元年(317年),率领萧氏族人南迁,渡过长江后,在孟河万绥登岸,在水草茂盛的孟河万绥一带世代繁衍。
萧氏在常州辉煌六百多年,历经十八代,其中萧道成创建了齐朝,萧衍创建了梁朝。
萧衍在建了梁朝以后,由于小时深受志公和尚和与好友陶弘景影响,兼及个人兴趣等多方面因素,逐渐发展成儒、道、佛三修的人物,形成南朝萧氏独特的宗教文化。
在中国史学中,梁武帝萧衍有着极其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
执政时间上,他仅次于康熙帝、乾隆帝、汉武帝。
他更是喜兴文学、创新佛学、爱好文化的文化皇帝和菩萨皇帝。
萧衍生于公元464年,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异支族侄。
他在南齐与北魏的战乱中屡立战功,先任雍州刺史,后镇守襄阳。
公元500年他乘南齐宗室骨肉相残,发兵起事襄阳,拥立萧宝融为帝,次年攻入建康(今南京)。
公元502年逼萧宝融禅位,建立“梁”国,当上齐梁两朝统治48年之久的梁武皇帝。
他执政期间日理万机,勤于政务,同时他特别重视儒学,爱好文学,他设国子监并在朝廷门口设立举报箱。
他生活上更是提倡节俭,平日只吃一餐,以素为主。
在他精心治理下,十年不到梁朝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国库充盈,文化繁荣,可以说是魏晋以来200余年最好时期。
他本是诗人,在其倡导下,梁朝文风大盛,创新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廉政文化、和谐文化和开放的宗教文化。
试论梁武帝时代儒学的发展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3/2008 i式论梁武帝叼代儒学的发展李虹摘要:粱武帝萧衍以佞佛著称,但其对南朝儒学复兴居功至伟。
刘宋、萧齐二代鉴于两晋之弊,崇儒兴教,广开儒学之门,但由于朝代更迭频仍,儒学之建仅是具文。
梁武帝登基后在崇佛的同时并不废儒,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认为三教虽有高下之别,但就本源说,佛教是包括儒、道的。
梁武帝在其执政期闽,为恢复和发展儒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关键词:粱武帝}儒学;三教并用作者简介:李虹,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250100) 中图分类号:&丝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359(2008)03一(3071—03年好事,先事道法,及即位,犹自上章,朝士受道者众”。
一、梁武帝及其时代他与道教大师陶弘景关系密切,甚至梁朝的名号也是陶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
[4]陶弘景不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是南朝统治时间最长、比仅提出了萧衍所建新王朝的名号,而且对萧衍下决心夺取较有作为的统治者,史称他。
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齐室政权极力推动。
萧、陶之间的关系从另一条史料可见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
[1]他晚年在《述三教诗》诗一斑。
《南史》卷76《陶弘景传》载:“武帝即早与之游,中描述自己一生的思想轨迹说:“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及帝服经,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晚年开释卷,犹飞丹有验,益敬重之,每得其书,烧香虔受。
国家每月映众星”。
[2]他的思想轨迹是:先儒再道后佛。
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
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萧衍出身天师道世家,[3]但其早年接受的却是儒家教为山中宰相。
” 育。
青少年时期的萧衍笃志儒学,穷究经籍,曾受业于当时梁武帝登基后,即借儒家纲常名教来维护以皇帝为首博通五经的大儒刘礅。
《南史》卷10《刘礅传》日:玉酞,儒业的封建等级制度,寻找适合其利益的意识形态。
从儒释道三教同源说起
从儒释道三教同源说起三教同源说,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创。
他在《舍道事佛文》中说,'道有九十六种,唯佛一道,是于正道其余九十五种名为邪道。
'又说佛祖如来和老子、孔子是师徒关系,儒道两教来源于佛教,佛教为黑夜之明月,儒、道即拱月之星。
三教同源说一面贬低儒、道,一面又以佛教包容儒、道两教,是儒、道、释三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总结。
大豆腐,干豆腐,豆芽菜,口感不同,味道差不多,都是黄豆而来,可以说三菜同源。
溜肝尖,溜肥肠,溜腰花,虽然口感不同,味道也不同,但是来自于同一种动物,也可以说同源。
米饭,豆腐,肥肠,不说都来自于大地、雨露和阳光。
即使不同源,也是同原。
他们的出现,有同一个原因,解饿。
儒释道三家,是否同源,对修行人来说,讨论起来,没有意义。
但修行的人,应该知道的是,虽不同源亦同原。
同一个原因,让人解脱,或者起码让人活的坦然。
佛家要解脱涅槃离苦得乐,道家要无为无不为顺其自然。
唯独儒家有些尴尬,看起来很积极,甚至有些地方有些激进和偏颇。
十几年前,我也对儒家思想,视同糟粕。
认为是腐朽没落,愚忠愚孝,等等。
《道德经》:“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那失礼而后,基本就剩下利了。
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关系。
在个人的心里,只有得失。
孩子的判断标准只有学习成绩,一分钟没用在学习上,就是浪费时间。
成人的判断标准只有金钱权力,一心思没用在赚钱上,就成了浪费生命。
每个人的世界,只剩无尽的计较。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无尽的烦恼。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一个可以看透生死,抛开生死,可以舍生取义的人,实际上,就可以说是一个大解脱之人。
《中国共产党章程》:“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一个没有自己利益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大解脱之人。
我知道,上述两段很多人不理解,还有很多人根本看不懂。
没关系,我以前也是这样的。
古文中的儒道佛三教思想融合
古文中的儒道佛三教思想融合介绍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发展非常丰富多元,其中儒、道、佛被认为是三大主要的宗教和思想流派。
然而,在历史上,这些宗教与思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交流和融合。
本文将详细探讨古文中儒道佛三教思想融合的情况。
儒道佛三教的起源与发展1.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人伦关系、政治治理和社会公德等方面的重要性,提倡仁爱之道,以孔子为代表。
2.道家思想:道家注重个体修身养性、顺应自然万物的哲学,以老子为代表。
3.佛家思想:佛家追求解脱苦难,以修行探索真理之路,并传播慈悲与福音。
儒道佛三教在古文中的彰显1.文献选录:通过引用古代经典文献,可以发现其中既有儒家经典如《论语》、《尚书》等,也有道家经典如《道德经》、《庄子》等,还有佛家经典如《金刚经》、《楞严经》等。
2.诗歌创作:在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儒道佛三教思想的融合,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3.论著著述:一些古代学者们在撰写大量文献时,不拘泥于单一宗教或思想流派,而是将多个宗教和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注重儒家修身与道家无为境界的结合。
4.经济政治观念:从古代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在统治阶级中存在着对儒、道、佛等不同宗教观念的接纳与吸收,并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道佛三教融合意义与影响1.促进宗教和谐:通过儒道佛三教的融合,不同信仰的人们可以有更好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促进宗教和谐与社会稳定。
2.丰富思想资源:儒道佛三教思想的融合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更深入的思想资源,使人们能够从多个层面探索人生意义、道德伦理及修行方法等。
3.形成文化独特性:儒道佛三教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传统,为后世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结论在古代中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儒道佛三教思想融合是一种常见现象。
通过对古代经典文献、诗歌创作、论著著述以及经济政治观念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到这种融合在古代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梁武帝的三教观范文
梁武帝的三教观范文梁武帝萧衍(464—549),南朝梁开国皇帝,在位48年,崇信佛教,甚至戏剧性地三次假意舍身寺庙,最后由臣下赎回,也正因此,后人往往用佞佛来评价他。
然而在他佞佛现象的背后,不仅没有忽视儒学和道教,而且坚持三教兼存的政策,并有意用佛教的形式来服务儒学,把佛教纳入自己统治的轨道。
关于三教的看法,梁武帝有两处自述。
一处在《会三教诗》中,梁武帝这样叙述自己的思想历程:“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星”(《广弘明集》卷三十上)。
照诗中说,梁武帝的思想由儒入道,最终归向佛教。
还有一处在天监四年(505年)四月八日梁武帝下诏说:“弟子经迟迷荒,耽事老子,历叶相承,染此邪法,习因善发,弃迷知反,今舍旧医,归凭正觉”。
在同月十一日的《敕舍道事佛》中说,“大经云:‘道有九十六种,惟佛一道是于正道,其余九十五种名为邪道’,朕舍邪外道以事正内……老子周公孔子,虽是如来弟子而化迹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依此说,梁武帝经过比较之后,认识到孔老邪道,自己舍邪入正,最终归向佛教,与儒道断绝了关系,佛教才是他最后的归宿。
然而考诸事实,并非完全如梁武帝所说的那样。
梁武帝说早年学习儒学,博通六经,确如此。
《梁书·武帝纪下》记载他“少而笃学,洞达儒玄”。
而他说自己由儒转为学道,便与“耽事老子,历叶相承”之说不一致了。
《隋书-经籍志》云:“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及即位,犹自上章,朝士受道者众。
三吴及边海之际,信之逾甚。
”梁武帝籍贯南兰陵,亦属三吴及边海之际,“历叶相承”,世代信奉道教,梁武自小受此影响,不足为奇。
而他所说的“晚年开释卷”也只是一种文学手法,早在萧齐时,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梁武帝与沈约、谢胱等知名文士并游,号称“八友”,齐竞陵王本人尊崇佛教,曾与范缜辩论过神灭论,梁武帝不免受此影响,在称帝后,梁武帝也曾与范缜进行过神灭论的辩论,这都说明他并非到晚年才“开释卷”。
如何看“儒道佛”三教合一文化
如何看“儒道佛”三教合一文化如何看“儒道佛”三教合一文化(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
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
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才有轮回转世。
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了回答。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
日本人撰写有关三教的书,都把《弁子理惑论》定为中国三教关系的开端。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
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
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
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
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
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最后由晋朝统一。
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于八王之乱与五乱华后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乱。
在304年因为成汉与渊的立国,使北方进入五十六国时期。
316年西晋亡于匈奴的曜后,司马氏建立东晋,南北再度分立。
东晋最后于420年被裕篡夺,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然而北朝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才开始,正式与南朝宋形成南北两朝对峙。
南朝历经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与南朝。
初期经济与军事强盛,但因为南朝战略运用错误与北朝军事强盛,以及皇室与宗室斗淫乱,使国力由盛变衰。
南朝梁国力复盛,但在侯景之乱后分裂成西梁与南朝,南朝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
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与北周。
北魏统一北方屡次击败南朝,意图南并。
但被北方柔然牵制,直到柔然被突厥取代后才有余力对付南朝。
北魏经汉化运动后经济持续发展,但造成六镇鲜卑贵族与鲜卑贵族的文化冲突,后期政治混乱发生六镇民变。
分裂成高欢拥护的东魏与宇文泰拥护的西魏,并分别成为北齐与北周。
北周主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政权也逐渐掌握在坚手上。
581年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589 年灭南朝,统一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
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三国(220 —280年)、两晋(265 —420年)、南北朝(420 —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三国时期自赤壁之战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280年)止,在此期间,曹氏的魏国,氏的蜀国和氏的吴国三国鼎立,故而称为三国时期。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国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它不分多少国,而且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就是东晋和西晋,西晋时候的中国是统一的,后来匈奴人灭掉了西晋,晋国国君的后代在建业称帝,史称东晋。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教合一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教合一一、儒释道的起源中国古代的儒释道,指的是儒家、佛教和道家,这三种主要的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和融合。
儒释道三教的形成和合一可以追溯到秦代,而真正的合一则是在汉朝开始逐渐形成的。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主张“仁者爱人”,推崇道德伦理、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儒家思想贯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佛教思想佛教的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佛教的核心教义是“解脱”,主张超脱世俗的痛苦和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影响深远,对中国哲学、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思想主张返璞归真,通过内省和修身养性来达到和谐与自由。
二、儒释道的融合与发展1. 儒释道的相互影响儒家、佛教和道家都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交流、融合和互相借鉴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合一之道。
例如,佛教的传入为中国的道教提供了一种宗教体系,使得儒家和道家与宗教信仰相结合,形成了儒释道的合一思想。
2. 儒释道的合一思想儒释道三教的合一思想可以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谐、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
这种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3. 儒释道的传承与发展儒释道的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传承。
在儒家学派中,有很多学者钻研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将其融入到儒家的体系中;同时,在佛教和道教中,也吸收了一些儒家的思想方法和伦理观念。
这种思想的交流和融合不断地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儒释道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儒释道合一思想虽然在中国古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儒释道合一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具有启示意义。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佛教传入初期,人们把佛与黄老并饲,把佛教看做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的一种。
随着佛教的传播,有人认为佛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并没有根本对立,提出了儒释道一致的思想(如《牟子》)。
两晋及南北朝,佛教广泛地普及到社会,人们对佛教有了深入的了解,佛教势力日益扩大,佛教与封建统治阶级以及儒、道的关系也复杂起来,发生了一些矛盾和斗争。
儒释道三教围绕各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些争论中,总的来说,儒释道三教一致、同流、合一的说法占主导地位。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
南北朝期间诞生了许多讨论三教关系问题的著作,它们体现了三教的斗争,但根本上体现的三教融合的趋势。
一、《须弥四域经》和《清净法行经》两部宣传佛教优于儒、道二教的著作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儒、道(先是道家)发生交涉和碰撞。
到晋代以后,佛教势力日盛,与儒、道(尤其是道)之间为争夺信徒和影响范围而导致斗争加剧。
它们各自为了提高地位,或制造假说把本教历史提前,或把对方教主说成是自己所奉教主的弟子。
下面以佛教的两本著作为例。
《须弥四域经》的经名最早见于隋法经等人编的《众经目录》卷二“众经伪妄”中。
北周道安在其《二教论·服法非老篇》中,为了说明孔、老是佛显化的形象(“权入六道”),引《须弥四域经》说:“宝应声菩萨,各日伏牺;宝吉祥菩萨名曰女娲。
”(《广弘明集》卷八)而在唐道绰《安乐集》卷下引证更加详细:“故《须弥四域经》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
尔时人民多生苦恼,于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羲、女娲是。
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届,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
”伏羲、女娲本来与佛教毫无关系,《须弥四域经》把伏羲、女娲说成是阿弥陀佛派的两个菩萨显化的,就把佛、菩萨置于中国圣人之上,借以抬高佛教的地位。
历史必修三第3课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儒学遇到挑战——三教合一
汉 武 帝
儒学 繁盛
魏 晋 南 北 朝 佛盛 儒衰
隋 朝
儒为主 三教合 一
唐 朝
三教并行 挑战正统
三教合一
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幼饱
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
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 帝又舍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
今天,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相碰撞的时代,宋 明理学再一次站在我们面前,不,其实它一直伴 随在我们身边。审视它那历尽百年沧桑的躯体, 我们看到了无数在礼教压制下哭泣的生命,我们 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挺拔高大的灵魂; 它充当过羁绊中国历史前进的枷锁,它也曾在民 族最危险的时刻激发出每个人心中最后的吼声。 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是一 个摆在我们每个人成长面前的终生命题,这也是 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探究,注重气节、操守、品德,讲求自 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 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 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主题升华
朱熹
请概括: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 是什么?它还涵盖哪些领域?
二、程朱理学——儒学的第二次改造
1.时间 2.概念 3.代表人物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4.内容
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 5.实质:神圣儒家思想,达到维护封建统
6.影响
治的目的。
三教融合过程与原因
三教融通思想产生的原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有冲突,更有磨合以致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儒、释、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正如日本学者所说“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 ,正是在三教之间的相互冲突和融合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吸纳新的内容与养料,经过数千年的递擅演变最终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
佛教所以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接纳,使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最终能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三教之间实现融通,其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面对佛教的传播、发展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禾一}同化力。
中国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两汉时虽“独尊儒术”,但并不能真正做到“罢黔百家”,而且在儒家内部也分化为不同的学派,文化的多元性正是其生命力所在。
中华文化犹如大海,它是不会拒绝江河的汇入的,有了这种恢宏之气,是能够正视自身和外外来文化的长短优劣,取寸之长补尺之短,而不会视外来文化为洪水猛兽。
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佛教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调和性外来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十分注意依附迎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调和与儒、道思想矛盾的同时,不断地援儒、道入佛,并极力论证佛教与儒、道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从多方面拉进三者之间距离,积极倡导三教一致论,从而使儒、释、道三教关系趋于融合。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是双方按自己的模式去建构、塑造、规范对方,并相互吸收、相互促进,最终创造出民族化的中国佛教和融汇了佛教思想成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型态。
三教融通的表现一、三教融通关系论说佛教初传之时,中土的人们对它了解甚浅,常把它与当时人们所熟悉的黄老之学、神仙方术混为一谈,并用儒家观点阐释佛陀。
如袁宏《后汉纪》中介绍说:佛者,汉言觉,将以觉悟群生也。
梁武帝处理三教关系的教训
Lessons from Emperor Liang Wu’s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Religions 作者: 韩星[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58-61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梁武帝;儒道释;三教并存;三教失衡;亡国灭身;政教合一
摘要:梁武帝早年即受儒释道三教熏陶,后来对三家学说均造诣颇深,并运用到个人信仰和治国理政的实践上。
他虽有会通三教的可贵思想,但对三教关系又颇为纠结,力图并存三教、并用三教,但以佛教为唯一正道,最终未能平衡三教关系;又以政治的力量凌驾于众臣和百姓信仰之上,试图以佛教为国教,建立政教合一的佛教帝国,但佛教在当时并不强大,并没有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职能,梁武帝也为奸人所用,导致亡国灭身,教训深刻。
梁武帝的三教观
梁武帝的三教观
张辉
【期刊名称】《华夏文化》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梁武帝萧衍(464—549),南朝梁开国皇帝,在位48年,崇信佛教,甚至戏剧性地三次假意舍身寺庙,最后由臣下赎回,也正因此,后人往往用佞佛来评价他。
然而在他佞佛现象的背后,不仅没有忽视儒学和道教,而且坚持三教兼存的政策,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张辉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梁武帝《会三教诗》浅析 [J], 韩焕忠
2.儒释道三教与梁代文学的深层关联——以梁武帝改制吴歌西曲为中心 [J], 孙尚勇
3.虽处三教融摄之境,未易儒士本然情怀——读张勇博士新著《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研究》 [J], 李玉用;窦道阳
4.探赜柳氏三教之学索隐唐宋学术源流——评《柳宗元儒佛道三教关系观新论》
[J], 刘聪
5.憨山德清的三教观与会通三教的努力 [J], 谢重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学史话:梁武帝倡导儒佛道三教同源
南朝时,梁武帝为抬高佛教的地位。
倡导儒佛道三教同源说。
梁武帝萧衍(464-549)是南朝梁代的开国皇帝。
在南朝诸皇帝中,他在位四十八年,统治时间最长,也是比较有所作为和最富特色的统治者。
梁武帝多才多艺,文武全能,史称:"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
"(《梁书·武帝纪下》)东晋南朝时代,宗教界的一个重要现象是道教信徒改宗佛教。
萧衍一家世代信奉天师道,但他在即位的第三年正式宣布舍道归佛,亲制《舍道事佛文》发愿信奉佛教,鼓动和要求王公贵戚乃至平民百姓都信仰佛教。
梁武帝舍道归佛,几乎把佛教抬高到国教的地位,但在实际上对道教并未采取打击政策,对儒学也依然发挥其治理国家的作用,实际上是三教兼弘的,为此他还提出了三教同源说,并在理论上加以论证。
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说,其核心是指儒教和道教同源于佛教。
他认为,老子、周公、孔于是佛祖释迎牟尼的弟子,释迎牟尼和老子、孔子是师徒关系。
他还把最高的佛教比作黑夜里的月亮,把次等的儒教、道教比作众星,彼此既有高下区别,又互相烘托,交相辉映。
梁武帝
宣扬,儒、道之所以低于佛,是因为只能求世间的善;佛之所以高于儒、道,是因为能使人成为出世间的圣人。
儒、道和佛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区别,是凡圣的区别。
这样就可以佛为主,把三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互相贯通,在实践上互相补充,即既用儒、道的道理教人在世间行善,又用佛教教义劝人出世成佛。
如此三者合用,对封建统治的稳固是极为有利的。
所以,梁武帝有时又把释巡牟尼、老子、孔子同称为"三圣"。
梁武帝博览群书,勤于著述,有《制旨大涅槃经讲疏》一百零一卷、《大品注解》五十卷、《三慧经讲疏》、《净名经义记》、《制旨大集经讲疏》十六卷,《发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十二卷等。
他的著作大多佚失,现存的主要保留在《弘明集》、《广弘明集》和《全梁文》中。
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说,便是由这些著述中阐发出来的。
东晋南朝时期,佛学由于和玄学合流,进而有相对独立的发展。
作为宗教来说,佛教既有一套精致的唯心主义理论,适应上层士大夫的玄学兴趣;又有'套因果报恩迷信的教义,可用作统治人民的工具,因而极大部分上层人物都提倡这种宗教,致使此时佛教大盛。
而道教此时在佛教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和仪式,与佛教并存不废。
同时,儒家的礼法观念始终在整个社会保持着一定
的地位,对经学的研究也始终没有中断,甚至有时儒学还占据优势。
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三教之间互有影响,在思想上也相互有了融合。
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说,正是这种历史事实在理论上的反映。
它的产生,不仅表明南朝佛教几达国教的地位,更为以后的儒、佛、道三教合流奠定了基础,具胡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