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12.22(毛伟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毛伟明
(2011年12月22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一年来的工作,安排明年全省发展改革重点工作,统一思想,狠抓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罗志军书记、李学勇省长分别作了批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下午将到会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并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还专门请省世界经济学会朱乃新会长作了关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报告。
现在,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今年以来的发展和改革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力以赴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运行平稳、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省‚十
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是经济增长平稳较快。
初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8万亿元,增长11%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万亿元左右,产值突破10万亿元,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00亿元,增长2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00亿元左右,增长1 7%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增长15%左右,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二位。
二是经济运行质态较好。
预计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增长25%左右。
工业利税突破1万亿元,增长30%左右。
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由6月份的6.9%降至1 1月份的3.5%,预计全年上涨5.5%左右,与全国水平基本相当。
千方百计破解资金难题,预计全年新增贷款5000多亿元,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全年直接融资增加1600亿元,新增52家上市公司融资620亿元,23家企业发行债券融资27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创投资金规模超过650亿元。
三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增长11.5%左右。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5万亿元,占规模以土工业产值比重达35%以上。
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5%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三连冠‛。
全年R&D 经费突破10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2.2%,企业研发投入增长30%左右。
大旱之年夺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661.6亿斤,比上年增加14.6亿斤,实现‚八连增‛。
高效农业面
积比重达到40070以上。
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加快推进。
四是民生得到持续改善。
着眼根本构建‚六大体系‛,加快推进民生幸福工程。
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5万元,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增长10%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1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7%左右。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年初确定的民生十件实事按时序顺利推进。
房地产调控取得初步成效,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超过45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与此同时,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结果。
一年来,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六个注重‛,统筹推进‚八项工程‛,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概括起来,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全省发展改革系绕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以转型促发展、强后劲、增优势。
牵头完成并积极实施《转型升级工
程推进计划》。
一是扎实抓好‚三农‛工作。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加大‚三农‛支持力度,争取农林水项目中央投资33亿元。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
着力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4万家,农民参加合作组织比重达到38%。
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及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国家大型商品油基地、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动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等项目建设。
二是积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发挥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作用,重点扶持了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和重点领域建设项目265个,带动社会投资约680亿元。
全省10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入区企业近2.5万家,实现营业收入3657亿元,上缴税收236亿元,从业人数110万人。
正式启动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南京服务业综合改革工作加快推进。
加快培育服务业重点企业,全省服业业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1000亿元,其中超100亿元的企业有26家。
三是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编制完成《‚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首期资金达到10亿元,支持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预计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5万亿元,增长30%以上。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省级以上工程中心达到120家,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达到30家。
积
极发挥省创投引导基金放大效应,首期10亿元资金涉及15家机构、将带动超过80亿元社会资本。
四是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按照‚特色优势、集聚集约、领先创新‛的要求,抓好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重点支持和培育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领域和产业。
年内新增特色产业基地20家,累计达到80家,已形成33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预计全年80家基地可实现产值2.6万亿元左右,增长40%以上。
五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一度,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
全年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98.5万千瓦。
出台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全面开展能评工作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规划编制。
苏州市被确定为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开展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抓好无锡、淮安等24家低碳经济试点工作。
积极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太湖治理项目加快实施,预计全年治太投资可达180亿元。
以上,实现太湖湖体水质稳定好转目标。
(二)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努力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立足部门职能,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以扩大内需为主,增强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力,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是优化投资结构。
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重点向民生领域、‚三农‛、基础设施和经
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支持社会资金加大对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8%左右,服务业投资增长24%左右,民间投资增长24.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5%,其中77%投向实体经济。
二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
200个省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年完成投资3850亿元。
一批重大项目顺利竣工或加快推进。
全年新增高速公路61公里,总里程达到4120公里,建成国省干线公路500公里。
崇启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京长江四桥、临海高等级公路等加快建设。
京沪高铁、大胜关大桥和南京南站枢纽工程顺利开通运营。
宿淮、丰沛、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等一批在建铁路项目继续推进。
建成淮安涟水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苏中江都机场,完成无锡硕放机场二期航站区等项目前期工作。
南京城市轨道10号线一期、无锡城市轨道2号线等开工建设。
沿江沿海新增万吨以上深水泊位24个,新增吞吐能力8600万吨。
连云港港3 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加快建设。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等重点港口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完成建设任务,海堤达标工程加快扫尾,新一轮治淮工程、沿海水利工程开始启动。
全年建成火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谏壁、淮阴扩建、射阳港、徐州等‚上大压小‛项目建成投产。
获得国家核准的‚上大压小‛项目共计850万千瓦,占全国核准总舰模的.28%,核准规模居全国第一。
龙源如东、国华东台等一批风电项目建成投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15万千瓦潮间带风场开工建设,全省光伏电站规模累计达40万千瓦。
新增500千伏线路190公里、变电容量950万千伏安。
重点推进徐州港、太仓港、滨海港、大丰港、靖江港、镇江港6大煤炭储备基地规划建设工作。
加快推进连云港炼化一体化、仪征上海大众乘用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三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围绕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完善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扩大城镇、农村、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消费,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加强对消费需求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监测与分析,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
去年以来全省消费增速始终保持在17%以上。
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调控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做好粮、棉、油、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的保供稳价工作。
同时加强经济运行调节,重点抓好能源生产供应。
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坚持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抓住用好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积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一是扎实推进沿海开发。
制定并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滩涂围垦推进力度,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逐步落户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开始步入后发快进的车道。
沿海地区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继续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支持力度。
起草出
台了《关于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
深入推进‚四项转移‛和合作共建开发园区。
预计苏北地区新开工5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2000个,总投资2100亿元,实际引资额1190亿元,增长23%,共建园区总数达到33个。
根据苏北各市特点实行‚二市一策‛,在落实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和支持宿迁发展政策措施的同时,出台了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意见。
苏北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合作。
扎实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青海工作。
开工建设援建项目245个,援助资金19.4'7亿元。
促进苏陕挂钩扶贫协作再上新台阶,筹措落实援助资金1510万元。
圆满完成第十五届‚西洽会‛,达成合作项目282个,总金额339亿元,投资贸易成交额位居参会各省区市代表团前列,并荣获‚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布展奖‛两项大奖。
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四是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认真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继续完善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三级区域合作机制。
深化与沪浙在基础设施、产业、科技、环保等10个领域的合作,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宁杭、宁安高速铁路等工程建设。
组织产业转移重点专题合作组,推动上海产业向我省沿海地区、苏北地区转移。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体制机制优势。
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着眼于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
制,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和综合协调,制定了《江苏省2011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
积极推进南京科技体制、苏州城乡一体化、宿迁区域协调发展、无锡‚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计划‛全面完成。
积极推进城镇改革试点,出台了《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全省20个经济发达镇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江苏省行业协会条例》将于2012年1月颁布实施。
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全省纳入备案管理的创业投资企业207家,注册资本规模344.57亿元,企业数量、资产规模等六项发展指标排名已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
二是着力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和研究完善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认真做好农产品进口配额管理;预计全年向国家争取农产品进口配额8 1万吨。
积极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认真做好向国家申报增设我省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相关工作夕支持南通、常熟、吴江、吴中等地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
加强和规范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项目管理,提高借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质量。
积极稳妥地推进外资并购、外资研发中心和外资企业境内上市等
利用外资新方式。
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锡山经济开发区、太仓经济开发区、张家港经济开发区等4个省级开发区升为国家级开发区。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22家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7家,省级开发区95家。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渠道和领域,继续推进中日长江中下游—日本神户阪神地区合作,成功组织召开2011江苏发展国际咨询会议。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企业到境外收购研发机构、营销网络、知名品牌以及上市融资,在海外建立生产加工和资源开发基地,预计全年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35亿美元,增长60%左右。
参与举办了2011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峰会和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两岸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五)坚持改善民生促和谐,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结合职能,切实把民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以稳定规模和提高质量为重心,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加快建设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广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
加快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重大遗产地保护。
积极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及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地方经典旅游品牌。
完成国家布臵的专项综合整治工作。
做好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
二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会同有关部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
1—10月,全省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
建设45.3万套(户),新开工廉租住房1.77万套,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9.16万套,实施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994.3万平方米。
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发展,充分发挥英带动和辐射作用,苏州市沧浪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
三是社会事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省中医南扩项目顺利竣工,南京博物院二期、省广电总台发射中心、中小学校舍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省档案馆迁建、江苏剧院等工程加快推进。
(六)全面增强科学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今年以来,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的广大干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做好服务。
一是加强经济形势预测预警。
全省发展改革部门密切跟踪形势,加强分析研究,抓好工、作落实。
省发改委及时研判形势,提出对策建议,每季向省政府常务会议汇报,上半年形成的《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由两办转发。
进入四季度后,在深入调研分析基础上,及时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在密切跟踪形势、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建议方面,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二是积极推进“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
江苏‚十二五‛规划纲要经省人代会审议通过。
在今年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会
议上,我省荣获‚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创新奖‛。
同时加强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开展形式多样的规划纲要宣传活动。
加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经济、物流业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循环经济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
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王作。
三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
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加强对经济社会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今年省发改委组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加强课题研究,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提供了参考。
同时成功举办了全省发展改革系统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践创新交流会。
各市县发展改革部门在创新发展理念、当好参谋助手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一的肯定。
全省发展改革系统高度重视机关内部建设,全力打造服务型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纪检监察工作秉承‚教育保护干部、督促提升绩效、预防惩治腐败‛的理念,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工作大局,扎实抓好廉政基础建设,积极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
各级发改委机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一支团结向上、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为全省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成绩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总结工作、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的工作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在更加准确地判断和把握国内外经济走势,增强工作针对性方面;在加强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方面;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改进。
二、关于2012年的发展改革工作
2012年,是继续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推进之年,是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
做好明年发展和改革工作,对于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年宏观经济形势将更为复杂。
从国际看,外部环境十分严峻,世界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
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据联合国最新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分别增长2.8%和2.6%,比2010年低1.2个和1.4个百分点。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很难消除。
与此同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外部环境不利影响明显加大。
从国内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同时一些非经济因素影响也不容忽视。
从我省看,在
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的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又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大、外贸进出口形势严峻、节能减排压力较太、财政增支减收因素增多等。
但我们也要看到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明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总体向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随着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我省经济内在活力与动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我省抓创新调结构起步较早、措施实在、成效明显,总体上形成三大需求均衡推动、三次产业合力推动、三大区域协调推动、三大类所有制经济共同推动的格局,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
总之,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又要看到有利因素,坚定信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对科学发展的最新要求上来,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刚刚结束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全力推进“八项工程”,突出创新驱动,突出改革开放,突出统筹协调,突出民生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