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分析3(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49f92c8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b.png)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母题来源】2022年北京卷【母题题文】某MOFs 的多孔材料刚好可将24N O “固定”,实现了2NO 与24N O 分离并制备3HNO ,如图所示:己知:2242NO (g)N O (g)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24N O 的固定B .24N O 被固定后,平衡正移,有利于2NO 的去除C .制备3HNO 的原理为:242232N O O 2H O=4HNO ++D .每制备30.4mol HNO ,转移电子数约为226.0210⨯ 【答案】D 【试题解析】A .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四氧化二氮的浓度减小,所以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四氧化二氮的固定,故A 正确;B .四氧化二氮被固定后,四氧化二氮的浓度减小,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减小,所以四氧化二氮被固定后,有利于二氧化氮的去除,故B 正确;C .由题意可知,被固定后的四氧化二氮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32N O O 2H O=4HNO ++,故C 正确;D .四氧化二氮转化为硝酸时,生成1mol 硝酸,反应转移1mol 电子,则每制备0.4mol 硝酸,转移电子数约为0.4mol×6.02×1023=2.408×1023,故D 错误; 故选D 。
【命题意图】本题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判断为基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及相关计算。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综合运用能力,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规律的掌握运用情况。
是一道基础性试题,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能力。
【命题方向】该考点为高中化学的常考点,试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确定产物,另一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某物质含量。
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备考2020】高考一轮复习(解析版)
![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备考2020】高考一轮复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e8737d866fb84ae55c8d0d.png)
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一、单选题1.《新修本草》中关于“青矾”的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
《物理小识》中说:“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赤色固体可能是Fe2O3B. 青矾宜密闭保存,防止氧化变质C. 青矾燃烧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D. “青矾厂气”可能是CO和CO22.4Ag +2H2S +O2 = 2X +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Ag得到电子B. X为AgSC. O2被还原D. 每生成1molX转移电子数4N A3.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A. 1:6B. 6:1C. 1:5D. 5:14.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A. 氯气通入石灰水中B. 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C. 乙烯通入溴水中D. 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中5.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H2O2→O2B. Cu→CuOC. FeCl3→FeCl2D. KMnO4→MnO26.在反应3Cl2+6KOH(浓)KClO3+5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A. 5:1B. 4:1C. 1:5D. 1:47.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 CO+H2O CO2+H2B. CuO+H2Cu+H2OC. 2F2+2H2O═4HF+O2D. 3NO2+H2O═2HNO3+NO8.K2FeO4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Fe2O3、KNO3、KOH 混合共熔,反应为Fe2O3 + 3KNO3 + 4KOH =2K2FeO4 + 3KNO3 + 2H2O。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B. 每生成1 mol K2FeO4,转移6 mol e−C. K2FeO4具有氧化杀菌作用D. 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KNO3>K2FeO49.下列实验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 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大量H2O2,溶液出现血红色,后逐渐褪去,可以推断溶液中的Fe2+先转变成Fe3+,然后又转变成Fe2+B. 金属钠与浓盐酸反应比金属钠与水反应速率更慢,可以推断浓盐酸中c(H+)较小C. Na2S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没有气体生成,可以推断盐酸的酸性比H2SO3弱D. 在100mL沸水中加入10gNaHCO3固体,产生大量的气泡,可以推断反应后溶液的碱性比10gNaHCO3固体溶于100mL冷水中形成的溶液的碱性强10.已知(石墨)=(金刚石),在该反应进程中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11.已知2KMnO4+16HCl(浓)=2KCl+5Cl2↑+2MnCl2+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发生了还原反应B. 氧化性:Cl2>KMnO4C. 该反应中浓HCl只体现了还原性D. 当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氯气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12.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B-+Z2=B2+2Z-②2A2++B2=2A3++2B-③2XO4-+10Z-+16H+=2X2++5Z2+8H2O,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要除去含有A2+、Z-、B-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B2B.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4->Z2>A3+>B2C. X2+是XO4-的氧化产物,B2是B-的还原产物D. 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XO4-+5A2++8H+=X2++5A3++4H2O13.几种物质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强弱顺序如下:SO2>I->Fe2+>H2O2。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真题精选及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真题精选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d8f6ba65ce0508763213ab.png)
氧化还原反应1.高温下焙烧CuFeS2的反应之一为: 2CuFeS2+7O2CuSO4+CuO+Fe2O3 +3S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Cu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1B. CuFeS2发生还原反应C.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3 mol电子D. CuSO4和SO2既是氧化产物, 又是还原产物[答案] D[解析]CuFeS2中Cu为+2价, Fe为+2价, S为-2价, A选项错误; CuFeS2中S、Fe化合价都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B选项错误;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4 mol电子, C选项错误; D正确。
2.三氟化氮(NF3) 在微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 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 N> FB. 在与水蒸气反应中, 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NF3泄漏, 可用石灰水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D. 在潮湿空气中反应,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 D[解析]原子半径: N> F, A正确; 三氟化氮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F、NO和HNO3, 三氟化氮中氮元素为+3价, 部分N元素化合价升高转化为HNO3, 部分N元素化合价降低转化为NO, 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正确; 石灰水可除去HF、HNO3, 所以若NF3泄漏, 可用石灰水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C正确; 根据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相等, 可得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错误。
3.已知: ①Na3N+3H2O3NaOH+NH3↑, ②NaH+H2O NaOH+H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 Na+> > H+B. 反应①和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反应②每生成1 mol H2, 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Na3N和NaH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答案] C[解析]离子半径: N3-> Na+> H+, A不正确; 反应①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不正确; 根据反应①可知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铵两种盐, D不正确。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解析版)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2ee6a2be23482fb5da4ceb.png)
专题三氧化复原反响根底知识〔解析版〕1.【 2021 江苏】3.以下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D.Al 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答案】 B【解析】A.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B.硫酸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响,具有对应关系;C.二氧化硫的漂白属于结合漂白不涉及氧化复原,故和氧化性无关,而且二氧化硫氧化性较弱,只和强复原剂反响例如硫化氢,和其他物质反响主要表达复原性;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氧化铝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响可以表达Al 2O3具有两性。
应选 B.2.【 2021 江苏】 4.室温下,以下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1++2、 AlO 2A. 0.1 mol L ·NaOH 溶液: Na、 K、 CO3-1+、 Mg 2+2、 MnO4B. 0.1 mol L ·FeCl2溶液: K、 SO4-1C. 0.1 mol L ·K 2CO3溶液:-1D. 0.1 mol L ·H 2SO4溶液:Na+、 Ba2+、 Cl -、 OH-K+、NH4、NO3、HSO3【答案】 A【解析】A 选项是一个碱性环境,没有存在能与氢氧根发生反响的离子,故 A 正确;B选项是一个亚铁离子和氯离子的环境,选项中有高锰酸根可以与铁离子反响,故错误;C选项是一个钾离子和碳酸根的环境,选项中存在钡离子可以与碳酸根发生反响生成沉淀,故错误;D选项是氢离子和硫酸根的环境,选项中有硝酸根和亚硫酸氢根,其中硝酸根可以与氢离子结合成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亚硫酸氢根,故错误。
应选 A3.【 2021 江苏】 13.室温下进行以下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向 X 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参加少量 KSCN 溶液,X 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A溶液变为红色向浓度均为 0.05 mol ·L-1的 NaI 、 NaCl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K sp(AgI)> K sp(AgCl) B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向 3 mL KI 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 1mL 淀粉溶液,Br 2的氧化性比 I 2的强C溶液显蓝色用 pH 试纸测得: CH 3COONa 溶液的 pH 约为HNO 2电离出 H +的能力比D9,NaNO 2溶液的 pH 约为 8CH 3COOH 的强A. AB. BC. CD. D【答案】 C【解析】A. 先滴加氯水,再参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存在Fe3+,而此时的 Fe3+是否由 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论中一定含有Fe2+是错误的,故 A 错误;B. 黄色沉淀为 AgI ,在定量分析中可以看出AgI 比 AgCl 更难溶,那么说明 Ksp(AgI) < Ksp(AgCl) ,故 B错误;C.溶液变蓝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溴置换出KI 中的碘,根据氧化复原反响的原理得出结论:Br 2的氧化性比 I2的强,故 C 正确;D.CH 3COONa 和 NaNO 2溶液浓度未知,所以无法根据pH 的大小,比拟出两种盐的水解程度,也就无法比拟 HNO 2和 CH 3COOH 的电离的难易程度,故 D 错误;应选 C。
2025高考新题速递之氧化还原反应(9月)
![2025高考新题速递之氧化还原反应(9月)](https://img.taocdn.com/s3/m/658adb9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9.png)
2025高考新题速递之氧化还原反应(9月)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24•桃城区校级开学)爆炸盐(2Na2CO3•3H2O2)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无机盐,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遇水后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它可以用作洗涤助剂、漂白剂和园艺用品。
下列有关爆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原理与SO2相同B.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呈中性,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0.1mol爆炸盐与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D.可与硫、磷等在同一个药品柜中存放2.(2024秋•罗湖区校级月考)PtF6是极强的氧化剂,用Xe和PtF6可制备六氟合铂酸氙[XeF]+[Pt2F11]﹣,制备方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六氟合铂酸氙是离子化合物B.六氟合铂酸氙中X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上述制备过程的催化剂是F﹣和D.上述制备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②③3.(2024•安徽模拟)雌黄(As2S3)和雄黄(As4S4)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砷化物,中国自古有“信口雌黄”、“雄黄入药”之说。
早期曾用作绘画颜料,因有抗病毒疗效也用来入药。
砷元素有+2、+3 两种常见价态。
一定条件下,雌黄和雄黄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Ⅰ中Sn4+为氧化产物B.反应Ⅰ中As2S3和Sn2+恰好完全反应时,其物质的量a之比为2:1C.若反应Ⅱ中转移电子0.7mol,则生成0.1mol SO2D.反应Ⅲ和Ⅳ均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4.(2023秋•宝安区月考)FeSO4可用于制备一种新型、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钠(Na2FeO4),主要反应: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B.该反应中,还原剂是FeSO4和Na2O2C.由上述反应可得,Na2O2的氧化性比Na2FeO4的强D.上述反应中,理论上若有4mol电子发生转移,可生成1mol Na2FeO45.(2024•浙江开学)发蓝工艺是一种材料保护技术,钢铁零件经历如图转化进行发蓝处理,已知NaNO2的还原产物为NH3。
高考真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真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52d490f7f1922791788e808.png)
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1.(2011·全国II 卷)某含铬Cr2O72- 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4·(NH4)2 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yCrx O3 。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B .处理废水中Cr2O72- 的物质量为nx 2mol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D .在FeO·FeyCrx O3中3x=y2.(2011·上海卷)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A .2Na2O2+2H2O=4NaOH+O2↑B .4Fe(OH)2+O2+2H2O=4Fe(OH)3C.2F2+2H2O=4HF+O2D .2Al+2NaOH+2H2O=2NaAlO2+3H2↑3.(2011·江苏卷)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4.(2011·上海卷)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 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 气体。
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吸收_______。
高考化学考前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件
![高考化学考前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f0187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2.png)
MnO
-
4
>
Fe3+
>
Cu2+。
(3)①碱式滴定管(乙)下端有一段橡胶管,能被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氧化,因此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甲)装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为紫色或紫红色。②n(KMnO4) =0.100 mol·L-1×0.100 L=0.010 mol。根据关系式 Cu2O~ 2Fe3+~2Fe2+~2/5KMnO4,可得 n(Cu2O)=0.010 mol×5/2= 2.5×10-2 mol,而 m(Cu2O)=2.5×10-2 mol×144 g·mol-1= 3.6 g,w(Cu2O)=3.6 g/5 g×100%=72%。
命题猜想 2 向盛有 KI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 CCl4 后滴加 氯水,振荡,静置,CCl4 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 滴加氯水,振荡,CCl4 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生 成物之一为 HIO3。则有关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Cl4 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2+5Cl2 +6H2O===2HIO3+10HCl B.整个过程中每生成 1 mol HIO3 共转移 6NA 个电子 C.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有 KI、I2 D.若把 KI 换成 KBr,则 CCl4 层变为橙红色,继续滴加 氯水,CCl4 层的颜色没有变化,则 Cl2、HIO3、HBrO3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l2>HBrO3>HIO3
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Li2NH 中 N 被氧化
B.该反应中 H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2 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 1 mol
D.在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原子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19193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0.png)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催化剂1.[2024·浙江1月]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NO+2CO=====2CO2+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生成1 mol C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 AB.催化剂降低NO与CO反应的活化能C.NO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答案:D解析:由题给方程式可知,1 mol CO失去2 mol e-生成1 mol CO2,故生成1 mol CO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 A,A项正确;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B项正确;NO中N为+2价,N2中N为0价,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NO作氧化剂,N2为还原产物,同理可得,CO作还原剂,CO2为氧化产物,C项正确、D项错误。
2.[2024·全国乙卷]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答案:C解析: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下来而水变得澄清,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是因为雪遇到盐而使其熔点降低并熔化,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使用暖贴时,铁粉与空气中的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C。
3.[2022·北京卷]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减小的是()A.向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向NaOH和Fe(OH)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Cu2(OH)2CO3]D.向H2S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答案:D解析:向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NaHSO4+BaCl2===BaSO4↓+NaCl+HCl,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溶液pH不变,A项错误;向NaOH和Fe(OH)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Fe(OH)2+2H2O+O2===4Fe(OH)3,c(OH-)增大,pH增大,B项错误;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发生反应2Cu2++4HCO-3===Cu2(OH)2CO3↓+H2O+3CO2↑,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向H2S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S+Cl2===2HCl+S↓,且c(H+)增大,pH减小,D项正确。
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743ad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d.png)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3.能够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4.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2.基本概念(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4)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1)双线桥法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2)单线桥法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在“桥”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
(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
(3)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4)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d3a9158a26925c52cc5bfae.png)
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1.(2015海淀区期末)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r2O72-→CrO42- B.HNO3 → NO2C.SiO2→Si D.CH3CH2OH→CH3CHO【答案】D【解析】Cr2O72-→CrO42-,Cr、O化合价不变,A错误;HNO3 → NO2,N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B错误;SiO2→Si,Si的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C错误;CH3CH2OH→CH3CHO 乙醇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D正确。
2【2015山东省日照一中期末】Cl2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
脱氯反应为S2O32-+Cl2+H2O→SO42-+Cl-+H+(未配平)。
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硫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 B.脱氯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C.根据该反应可判断还原性:S2O32->Cl-D.反应中每脱去1mol Cl2会生成1 mol SO42-【答案】D【解析】:根据得失电子相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 =2SO42-+8Cl-+10H+, 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反应中每脱去1mol Cl2生成0.5 mol SO42-A、B正确,D错误;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S2O32->Cl-,C正确。
3.(2015湖南省株洲市一模)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Pt为+5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和F无正化合价B.1mol O2参加反应,转移1mol e﹣C.上述反应中O2作氧化剂D.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答案】B【答案】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由于O2(PtF6)中Pt为+5价,则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5价,故A错误;此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0.5价,则每生成1mol O2(PtF6)转移1mol e﹣,故B正确;在反应O2+PtF6=O2(PtF6)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2是还原剂,故C错误;此反应不存在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故D错误.4.(2015福建省厦门市期末)安全气囊碰撞时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每生成16 mol N2转移30 mol电子B.NaN3中N元素被还原C.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答案】D【解析】在NaN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1/3价,反应后生成N2;KNO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反应后也生成N2。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氧化还原反应(详解版)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氧化还原反应(详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5d6b0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2.png)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氧化还原反应(详解版)1.(2022·浙江卷)关于反应223242422Na S O H SO =Na SO S ++SO ++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4H SO 发生还原反应B .223Na S 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2231mol Na S O 发生反应,转移4mol 电子【答案】B【解析】Na 2S 2O 3+H 2SO 4=Na 2SO 4+S ↓+SO 2↑ +H 2O ,该反应的本质是硫代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上歧化反应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S 元素一种,硫酸的作用是提供酸性环境。
A .H 2SO 4转化为硫酸钠和水,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其没有发生还原反应,A 说法不正确;B .Na 2S 2O 3中的S 的化合价为+2,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0价)和SO 2(+4价),故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说法正确;C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SO 2,还原产物为S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说法不正确;D .根据其中S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知,1mol Na 2S 2O 3发生反应,要转移2 mol 电子,D 说法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
2.(2022·湖南卷)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 和-e 的转移(如a 、b 和c),能将海洋中的2NO -转化为2N 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Ⅰ中2NO -发生氧化反应B .a 和b 中转移的-e 数目相等C .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4+n(NO):n NH =1:4 D .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2422NO +NH =N +2H O ↑ 【答案】C【解析】A .由图示可知,过程I 中NO -2转化为NO ,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NO -2作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 错误;B .由图示可知,过程I 为NO -2在酶1的作用下转化为NO 和H 2O ,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 -2+2H ++e -1=酶NO+H 2O ,生成1molNO ,a 过程转移1mole -,过程II 为NO 和NH +4在酶2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 2O 和N 2H 4,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8NH +42=酶2H 2O+5N 2H 4+8H +,消耗1molNO ,b 过程转移4mol e -,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B 错误;C .由图示可知,过程II 发生反应的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8NH +42=酶2H 2O+5N 2H 4+8H +,n(NO):n(NH +4)=1:4,C 正确; D .由图示可知,过程III 为N 2H 4转化为N 2和4H +、4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2H 4= N 2+4H ++4e -,过程I-III 的总反应为:2NO -2+8NH +4=5N 2↑+4H 2O+24H ++18e -,D 错误; 答案选C 。
专题05 氧化还原反应—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
![专题05 氧化还原反应—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c1dc2fde80d4d8d15a4fbb.png)
专题05氧化还原反应1.【2017北京卷】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2017天津卷】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3.【2016北京卷】K 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
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4.【2016上海卷】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5.【2016上海卷】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L HF,则转移0.8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6.【2016上海卷】某铁的氧化物(Fe x 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x值为A.0.80B.0.85C.0.90D.0.937.【2015北京卷】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8.【2015四川卷】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A.明矾作净水剂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漂粉精作消毒剂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9.【2015上海卷】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2Na + 2NH3→ 2NaNH2 + H2↑B.2NH3+ 3CuO→ 3Cu + N2 +3H2OC.4NH3 + 6NO→ 5N2 + 6H2OD.3SiH4 + 4NH3→ Si3N4 + 12H210.【2015上海卷】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
高考真题专题0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版(2021-2023)(解析版)
![高考真题专题0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版(2021-2023)(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39b8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2.png)
专题03(二)氧化还原反应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1.(2023浙江1月选考,6)关于反应322222NH OH 4Fe N O O =4Fe 4H 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21molN O ,转移4mol 电子B .2NH OH 是还原产物C .2NH OH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若设计成原电池,2Fe +为负极产物 【答案】A【解析】反应生成1mol 一氧化二氮,转移4mol 电子,A 正确;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 2OH 是反应的还原剂,B 错误;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 2OH 是反应的还原剂,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C 错误;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若设计成原电池,铁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为正极产物,D 错误。
2.(2022·浙江6月选考,10)关于反应Na 2S 2O 3+H 2SO 4Na 2SO 4+S↓+SO 2↑+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2SO 4发生还原反应B.Na 2S 2O 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1 mol Na 2S 2O 3发生反应,转移4 mol 电子【答案】B【解析】H 2SO 4转化为Na 2SO 4和水,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其没有发生还原反应,A 错误;Na 2S 2O 3中S 的化合价为+2价,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S 为0价)和SO 2(S 为+4价),故Na 2S 2O 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正确;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SO 2,还原产物为S,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错误;根据其中S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知,1 mol Na 2S 2O 3发生反应,转移2 mol 电子,D 错误。
3.(2022·浙江1月选考,10)关于反应4CO 2+SiH 44CO+2H 2O+Si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是氧化产物B.SiH 4发生还原反应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生成1 mol SiO 2时,转移8 mol 电子【答案】D【解析】CO 2→CO,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CO 为还原产物,A 项错误;SiH 4、H 2O 中H 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价、+1价,则SiH 4发生氧化反应,B 项错误;CO 2是氧化剂,SiH 4是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C 项错误;生成1 mol SiO 2时,转移8 mol 电子,D 项正确。
氧化还原反应-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解析版)
![氧化还原反应-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7a982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e.png)
氧化还原反应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考向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考向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计算考向三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概念与简单应用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计算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与实验探究、设计相结合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易错易混速记考向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1(2023·全国乙卷第7题)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答案】C【解析】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过程中,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下来而水变得澄清,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是因为雪遇到盐而使其熔点降低并熔化,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是因为暖贴中含有的铁粉、碳粉、氯化钠、水等物质,形成当这些物质遇到空气后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并开始工作,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无数微小原电池堆积在一起使得电能又转化为热能,该过程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该过程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是因为光被指示牌发生了反射,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C。
2(2023·湖北卷第2题)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D.Li、Na、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答案】D【解析】A.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是对立的,当电解质的沉淀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时,电解质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因此,沉淀和溶解又互相统一在这个平衡体系中;石灰乳中存在着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和溶解的氢氧化钙,因此,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A不符合题意;B.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立的,但是,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有部分氯气发生氧化反应,同时也有部分氯气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氯气的这两种作用统一在同一反应中,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B不符合题意;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对立的,但是这两个反应又同时发生,统一在原电池反应中,因此,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C不符合题意;D.Li、Na、K均为第ⅠA的金属元素,其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其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因此,其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这个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D。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5b8c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0.png)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江苏淮安期中]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解析:Cl从-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PbO2具有氧化性,A项正确;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说明有I2生成,可证明NO-2的氧化性比I2的强,B项正确;Fe2+遇KSCN溶液不变红,Fe3+遇KSCN溶液变红,由此说明加入的H2O2能使Fe2+氧化为Fe3+,则Fe2+是该反应中的还原剂,只表现出还原性,不表现出氧化性,C项错误;新制氯水与KI反应生成I2,I2易溶于四氯化碳,则溶液下层呈紫红色,可知I-的还原性强于Cl-,D项正确。
2.[2024·辽宁朝阳期中]关于反应:KClO3+6HCl===KCl+3H2O+3Cl2↑,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研究,反应前将KClO3标记为K37ClO3,HCl标记为H35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37Cl全部存在于氯化钾中B.产物氯气的摩尔质量为72 g·mol-1C.在氯气和氯化钾中都含有37ClD.产物氯气中37Cl与35Cl的原子个数比为1∶5答案:D解析:反应KClO3+6HCl===KCl+3H2O+3Cl2↑中,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的原则可知,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情况为将KClO3标记为K37ClO3,37Cl应全部存在于氯气中,A、C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产物氯气中37Cl与35Cl的原子个数比为1∶5,因此产物氯气的摩尔质量为1×37+5×35-1≈70.67 g·mol-1,B错误、D正确。
3g·mol3.[2024·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考试]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Fe2+、Br-B.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H+、Fe3+、Cu2+、Fe2+C.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Ba(OH)2、KOH、BaCO3、K2CO3 D.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2-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OH-、CO2-3、AlO-2、Al(OH)3答案:A解析: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氯气具有氧化性,先和还原性强的离子反应,离子的还原性顺序:I->Fe2+>Br-,故A正确;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金属锌先是和氧化性强的离子发生反应,离子的氧化性顺序是:Fe3+>Cu2+>H+>Fe2+,故B错误;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反应顺序为:Ba(OH)2、KOH、K2CO3、BaCO3,故C错误;若H+先与CO2-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与溶液中AlO-2反应生成Al(OH)3,反应顺序为OH-、AlO-2、CO2-3、Al(OH)3,故D错误。
高考真题之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真题之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b64e197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7.png)
2018年高考真题之氧化还原反应全国1卷26.14分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7.14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mL 葡萄酒样品;用0.01000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mL..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____________g·L 1以SO2计..28.15分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全国2卷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还原除杂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8.15分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3H2O作感光剂;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2FeC2O4+3K2C2O4+2CO2↑;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①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3卷27.14分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1KIO3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32、Cl2和KCl..“逐Cl2”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北京卷28.16分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2+..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2探究K 2FeO 4的性质①取C 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 2..为证明是否K 2FeO 4氧化了Cl -而产生Cl 2;设计以下方案:i .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 中含有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 2FeO 4将Cl -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ii .方案Ⅱ可证明K 2FeO 4氧化了Cl -..用K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K 2FeO 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 2________24FeO -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 2和24FeO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24FeO ->4MnO -;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 滴入MnSO 4和足量H 2SO 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24FeO ->4MnO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 理由或方案:________________..天津卷9.18分烟道气中的NO x 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采样和检测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Ⅰ.采样采样步骤:①检验系统气密性;②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140℃;③打开抽气泵置换系统内空气;④采集无尘、干燥的气样;⑤关闭系统;停止采样..1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是___________..2C中填充的干燥剂是填序号___________..a.碱石灰b.无水CuSO4c.P2O53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一套装置;其作用是与D装有碱液相同;在虚线框中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标明气体的流向及试剂..4采样步骤②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Ⅱ.NO x含量的测定将v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NO x完全被氧化为NO3;加水稀释至100.00mL..量取20.00mL该溶液;加入v1mLc1mol·L1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mL..5NO被H2O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6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7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3Fe2++NO3+4H+NO↑+3Fe3++2H2OCr2O72 +6Fe2++14H+2Cr3++6Fe3++7H2O则气样中NO x折合成NO2的含量为_________mg·m 3..8判断下列情况对NO x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缺少采样步骤③;会使测试结果___________..若FeSO4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江苏卷19.15分以Cl 2、NaOH 、NH 22CO 尿素和SO 2为原料可制备N 2H 4·H 2O 水合肼和无水Na 2SO 3;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已知:①Cl 2+2OHClO +Cl +H 2O 是放热反应..②N 2H 4·H 2O 沸点约118℃;具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 剧烈反应生成N 2.. 1步骤Ⅰ制备NaClO 溶液时;若温度超过40℃;Cl 2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ClO 3和Na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控制温度除用冰水浴外;还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Ⅱ合成N 2H 4·H 2O 的装置如题19图 1所示..NaClO 碱性溶液与尿素水溶液在40℃以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继续反应..实验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Ⅳ用步骤Ⅲ得到的副产品Na 2CO 3制备无水Na 2SO 3水溶液中H 2SO 3、3HSO -、23SO -随pH 的分布如题19图 2所示;Na 2SO 3的溶解度曲线如题19图 3所示..①边搅拌边向Na 2CO 3溶液中通入SO 2制备NaHSO 3溶液..实验中确定何时停止通SO 2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②请补充完整由NaHSO 3溶液制备无水Na 2SO 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包装..参考答案 全国1卷26.14分1去除水中溶解氧 分液或滴液漏斗 2①Zn+2Cr3+Zn 2++2Cr 2+②排除c 中空气27.14分 12NaHSO 3Na 2S 2O 5+H 2O42-25S O +2I 2+3H 2O 22-4SO +4I -+6H+0.12828.15分 1O 2全国2卷26.14分 1ZnS+32O 2ZnO+SO 2 3Zn+Cd2+Zn 2++Cd28.15分13FeC 2O 4+2K 3FeCN 6Fe 3FeCN 62+3K 2C 2O 42①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3①粉红色出现②5561001000cV m ⨯⨯⨯%全国3卷27.14分 1碘酸钾2加热 KCl KHIO 32+KOH2KIO 3+H 2O 或HIO 3+KOHKIO 3+H 2O北京卷28.16分1①2KMnO 4+16HCl2MnCl 2+2KCl+5Cl 2↑+8H 2O② ③Cl 2+2OHCl +ClO +H 2O2①i.Fe 3+424FeO -+20H +4Fe 3++3O 2↑+10H 2Oii.排除ClO 的干扰 ②>溶液酸碱性不同③理由:24FeO -在过量酸的作用下完全转化为Fe 3+和O 2;溶液浅紫色一定是4MnO -的颜色方案:向紫色溶液b 中滴加过量稀H 2SO 4;观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色学%科网天津卷9.18分 1除尘 2c34防止NO x 溶于冷凝水 52NO+3H 2O 2=2H ++2NO 3–+2H 2O 6锥形瓶、酸式滴定管 74112223(c v 6c v )103v⨯-⨯8偏低偏高江苏卷19.15分13Cl2+6OH △5Cl+ClO3+3H2O缓慢通入Cl22NaClO碱性溶液减少水合肼的挥发3①测量溶液的pH;若pH约为4;停止通SO2②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量溶液pH;pH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条件下趁热过滤。
2022版高考化学总复习文档-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
![2022版高考化学总复习文档-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0cf93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1.png)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考试要点核心素养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特征。
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能从元素价态变化的角度预测物质的性质及转化途径。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并会表示其中电子的转移。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根据某些事实和信息归纳推导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探究是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途径。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1.本质和特征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思考1 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哪种物质?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什么?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多少?提示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MnO2,还原剂是HCl,氧化产物是Cl2,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1.204×1024。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思考2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提示(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或“失去”字样。
▶思考3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提示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思考4 下面是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图,请完成填空。
(1)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反应。
(2)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反应。
(3)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 (1)置换 (2)复分解 (3)一定 5.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1.(2011·全国II 卷)某含铬Cr2O72- 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4·(NH4)2 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yCrx O3 。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B .处理废水中Cr2O72- 的物质量为nx 2mol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D .在FeO·FeyCrx O3中3x=y2.(2011·上海卷)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A .2Na2O2+2H2O=4NaOH+O2↑B .4Fe(OH)2+O2+2H2O=4Fe(OH)3C.2F2+2H2O=4HF+O2 D .2Al+2NaOH+2H2O=2NaAlO2+3H2↑3.(2011·江苏卷)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4.(2011·上海卷)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 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 气体。
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_______。
(3) 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10H++ 10NO3—=2H3AsO4+ 3S+10NO2↑+ 2H2O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 。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 ____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 (选填编号)。
a .小于0.5 molb .等于0.5 molc .大于0.5mold .无法确定5.(2010天津卷)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 .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 Cu2+ + 2Fe2+B .Na2O2与H2O 反应制备O2 :Na2O2 + H2O = 2Na+ + 2OH - + O2↑C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 2H+ + Cl - + ClO -D .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 4- + 6H+ + 5H2O2 = 2Mn2+ + 5O2↑ + 8H2O6.(2010·广东卷)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NH4+ 、Ag+、PO43-、Cl-B .Fe3+、H+、I-、HCO3-C .K+、Na+、NO3- 、MnO4-D .Al3+、Mg2+ 、SO42- 、CO32-7.(2010·安徽卷) 亚氨基羟(Li2NH )是一种储氢容量器,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 +H2=LiNH2+Li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i2NH 中N 的化合价是-1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 +和H +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8.(2010·江苏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B .常温下,反应()()()2C s CO g 2CO g +=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0H ∆>C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 .相同条件下,溶液中3+Fe 、2+Cu 、2+Zn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9.(2010·广东卷)(16分)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 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 = ________________.(2)反应Cl2+Na2SO3+2 NaOH===2NaCl+Na2SO4+H2O 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 -、OH -和SO 24-.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假设3: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3moL ⋅L-1H2SO4、1moL ⋅L-1NaOH 、0.01mol ⋅L-1KMnO4、淀粉-KI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步骤2:步骤3:10.(2010·安徽卷)(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 (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
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 (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
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 mL 乙醛中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 增大[提出假设]假设1:Fe1+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
假设2:Fe (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3+,验证了假设1成立。
请写出Fe3+氧化Ag 的离子方程式: 。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 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②……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
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 (NO3)3溶液中的Fe3+和NO 3-都氧化了Ag 。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11.(2010·福建卷)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
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 、FeCO3 MgO 、CaO 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_。
(2).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2+□____+□_____==□Fe(OH)3 +□CI-(3)针铁矿(Goethite)是以德国诗人歌德(Goethe)名字命名的,组成元素是Fe、O和H,化学式量为89,化学式是_______。
(4。
(5。
a.大理石粉b.石灰乳c.纯碱溶液d.烧碱溶液(6)“滤液4”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7)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ZnCO3 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_______。
12.(2010·浙江卷)(14分)洗车安全气囊是德国安全的重要保障。
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
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
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
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
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
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
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___ 。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_ 。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A. KClB. KNO3C. Na2SD. CuO(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13.(2010·上海卷)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
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 。
(3)把KI 换成KBr ,则CCl4层变为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 ~50mg /kg 。
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1000kg ,若庄Kl 与Cl2反应制KIO3,至少需要消耗Cl2 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14.(2010·江苏卷)(12分)正极材料为2LiCoO 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
但钴的资源匮乏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1)橄榄石型4LiFePO 是一种潜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可以通过2442()()NH Fe SO 、34H PO 与LiOH 溶液发生共沉淀反应,所得沉淀经80℃真空干燥、高温成型而制得。
①共沉淀反应投料时,不将2442()()NH Fe SO 和LiOH 溶液直接混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共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
③高温成型前,常向4LiFePO 中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作用除了可以改善成型后的4LiFePO 的导电性能外,还能 ______。
(2)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试样(主要含有2LiCoO 及少量AI 、Fe 等)可通过下列实验方法回收钴、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