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
1、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
二.填空题
1、所谓土壤肥力,就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的供 养分 、 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 水分 、______ 空气 和 热量 的能力。 _____
水 2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 、 肥 气 热 四个因素之间的协 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调程度,以及 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
写出字母代表的内容,以表示出生物(包括人类活动)
(1) 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生物类别(包括人类活动) A. 微生物及低等植物 B.高等植物和微生物 C.人类耕 A. 微生物及低等植物 B.高等植物和微生物 作与培育 C.人类耕作与培育 D.合理经营管理 E.利用不当
(2)人类活动状况
(1)根据图中数字位置,写出四大圈层名称: 1 大气圈 2 生物圈 3 水圈 4岩石圈 (2)从A B C D 的水循环称之为海陆 间的循环, )
⑴自然土壤形成后的人类耕作过程,使耕作土 壤形成:不断翻耕、施肥、灌溉,土壤不断熟 化,形成高产稳定的耕作土壤,如北方的黑垆 土、南方的水稻土
⑵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 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⑶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 如土 壤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⑷重视土壤保护和培育,用养结合,使土 壤不断改良。
4. 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 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的是( C ) A.岩石 B.地表水 C.土壤 D.生物
5. 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 C )
A.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 B.成土母质中开始具有一定的通气蓄水能力 并能释放少量的矿物养分 C.一些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
D.人类开始在土地上耕种
3.7土壤
土壤的概念和本质属性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土壤的形成
土壤肥料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农业大学
第一章测试1.土壤资源的数量是有限性,质量是可变化的,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固定性。
A:对B:错答案:A2.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肥力。
A:错B:对答案:B3.岩石是组成矿物的基本单位,矿物是岩石的集合体。
A:错B:对答案:A4.同一类岩石,成土性质是一样的。
A:错B:对答案:A5.不同生物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累积的数量不同。
A:错B:对答案:B6.下列属于运积母质的是A:冲积母质B:洪积母质C:黄土母质D:残积母质答案:ABC7.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A:木本植物形成酸性土壤B:起主导作用C:木本植物形成土壤多呈碱性D:草本植物易形成酸性土壤答案:B8.下列哪些因素影响土壤温度变化A:土层深浅B:坡向与坡度C:海拔高度D:土壤颜色答案:ABCD9.母质与岩石的区别是A:具有一定胶体性质B:具有肥力C:具有一定通透性D:具有一定蓄水性答案:ACD10.土壤的固相由()组成。
A:矿物质B:孔隙C:有机质D:矿物质和有机质答案:D第二章测试1.在一般土壤中,腐殖质约占有机质总量的A:60~70%B:10~20%C:85~90%D:30~40%答案:C2.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有机质的碳氮比为A:55:1B:80:1C:100:1D:25:1答案:D3.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年矿化率大约是A:1~4%B:20~40%C:30~35%D:10~20%答案:D4.腐殖质是亲水胶体A:错B:对答案:B5.土壤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或原核动物四个种类A:错B:对答案:B6.腐殖酸组分的提取用碳酸钠A:对B:错答案:B7.吸湿水是汽态水A:错B:对答案:B8.相对含水量是土壤自然含水量与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比值A:对B:错答案:B9.萎蔫系数是土壤含水的下限A:错B:对答案:A10.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的土壤成为有机土壤。
A:30%B:10%C:40%D:20%答案:D第三章测试1.土壤孔隙是土粒与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孔洞。
土壤肥力学复习系列-名词解释汇总
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土壤肥料学名词解释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生命力。
)2.土壤生产力:是指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土壤能生产某种或某系列植3.腐殖质:是有机物质经微生物分解再合成的一类褐色或暗褐色的特殊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不能用机械方法与土壤分离。
)4.矿质化:有机肥料施入土壤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
5.腐殖质:土壤、堆肥或江河湖海等水体淤泥中有机物质转变成为腐殖质的过程。
6.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在一定pH值(pH=7) 时,每千克土壤胶粒能吸附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
(单位为cmol(+)/kg。
实际上是土壤所带的负电荷数量。
)7.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
8.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活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游离H+所引起的酸度,通常用pH值(实际/有效酸度)表示。
潜性酸度:指土壤胶体所吸附的致酸离子所造成的酸度,通常用[cmol(+)/kg]表示。
是土壤酸度的容量指标。
9.土壤缓冲性:土壤抵抗外来物质引起酸碱反应剧烈变化的性能。
10.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的干土质量,单位g/cm3或t/m3。
恒小于土壤密度值。
大体在1.00~1.80 g/cm3。
11.土壤孔性和孔度:土壤孔性:指土壤孔隙的多少、大小和比例,也常称土壤孔隙状况。
土壤孔度:单位体积自然状态的土壤中,所有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12.土壤结构性:指土壤中结构体的形状、大小、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性状。
13.土壤结持性:土壤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所表现的不同物理性质。
包括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胀缩性(影响植物生长) 等。
结持性强,耕性差。
14.萎蔫系数: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最高含水量。
15.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含水量。
16.土壤水势: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土-水系统移到温度和它完全相同的纯水池时所做的功。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3.4生物和土壤(教案)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第4讲生物和土壤【导学提示】内容精析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1)列表比较法。
对于典型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可以列表对比总结,一目了然。
植物名称植物形态指示环境叶子柔嫩,硕大;根系很不发莲水湿环境达骆驼刺叶子变成细刺,根系根发达干旱的沙漠环境迎风面蒸发加剧,树叶逐渐萎树冠指向盛行风向旗形树蔫死亡铁芒萁、茶树酸性土壤碱蓬叶子常退化而贴伏茎上碱性土壤矮牵牛二氧化硫污染(2)图导分析法。
图表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A.代表O2 B.代表CO2 C.代表O2 D.代表CO2 E.代表氮气G.代表游离氧 N.代表枯枝落叶 M.代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化学元素F.代表CO2 H.代表重碳酸盐、铝、镁、磷、硫和腐殖质等【能力提升站】请思考:为什么热带森林中的植物会出现分层分布的变化?提示:植物的生长需要的光照条件不同。
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和森林的上层,喜阴植物分布在背阳、隐蔽或森林底层。
请分析:地球表面热量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对植物有什么影响?提示:地球表面的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随着热量和温度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自主探究】 一、生物的分布与环境1、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文 答案:A2、根据教材填写下表,分析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气候因素影响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林中上层或向阳坡分布喜光植物;密林底层或背阴坡分布喜阴植物热量 从赤道到两极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植被 水分从沿海向内陆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观风迎风面树枝受损,背风面树枝生长,形成旗形树冠热量和水分从山麓到山顶形成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3、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想一想:为什么说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提示:由于植物的生长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大,而且它能产生某些适应现象与其生长的环境保持统一,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高中地理关于土壤知识点总结
⾼中地理关于⼟壤知识点总结 ⼟壤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体的⼤家庭。
是最复杂的⽣态环境。
⼩编在此整理了⾼中地理关于⼟壤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您。
⼟壤 (1)⼟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具有⼀定肥⼒,能够⽣⻓植物的疏松表层 (2)⼟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能够⽣⻓植物 (3)⼟壤的组成:矿物质(⼟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低是⼟壤肥⼒⾼低的⼀个重要指标),⽔分和空⽓(彼此消⻓,影响热量) (4)⼟壤的形成 形成过程:岩⽯⻛化过程→低等植物着⽣过程→⾼等植物着⽣过程→⼟壤 ⽣物对⺟质的改造作⽤: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物在⼟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
相关知识:⼟壤的来源于结构 ⼟壤是由各种颗粒矿物质,有机物质,⽔,空⽓以及各种微⽣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原⽣动物,轮⾍,线⾍,蚯蚓,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鼹⿏,野⿏等构成。
⼟壤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体的⼤家庭。
是最复杂的⽣态环境。
⼟壤矿物质是岩⽯经过⻛化作⽤形成的不同⼤⼩颗粒的矿物质。
包括沙粒,⼟粒和胶粒。
⼟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成分复杂。
它直接影响⼟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农作物养分氮,磷,钾,硫等的重要来源。
⼟壤有机质(腐殖质)泛指⼟壤中来源于⽣命的物质,包括⼟壤微⽣物和⼟壤动物的遗体及其分泌物。
⼟壤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
以及⼈为施⼊的各种有机肥料。
⼟壤是由矿物质和有机腐殖质组成的固体⼟粒,是⼟壤的主体。
约占⼟壤体积的50%,固体颗粒间的空隙由⽓体和⽔分占据。
⼟壤⽓体中绝⼤部分是由⼤⽓层进⼊的氧⽓,氮⽓等。
⼩部分为⼟壤内⽣命活动产⽣的⼆氧化碳和⽔汽等。
⼟壤中的⽔分主要由地表进⼊⼟中,其中包括许多溶解物质。
⼟壤中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物。
⼟壤是岩⽯圈顶部经过漫⻓的物理⻛化,化学⻛化和⽣物⻛化作⽤的产物。
物理⻛化的本质是将地表整块岩⽯分解成⼤量⼩碎屑的过程。
化学⻛化则改变了岩⽯的化学组成和矿物⾯貌,其中地表⽔和⼤⽓中的氧,⼆氧化碳的作⽤最为重要。
高中自然地理土壤名词解释
中学自然地理土壤名词说明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肯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具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连接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生物的生长点和养分泉。
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
土壤是成土母质在肯定水热条件和生物的作用下,并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
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且能从物质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进行剖析的物质实体。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的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实力,这种实力是由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所引起的,因而也是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综合反映。
土壤中的水、热、气、肥并不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土壤形态:是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
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土壤结持性、孔隙度、干湿度、新生体和侵入体等。
这些特征可以通过视察和感觉来相识。
土壤的这些特征是成土过程的反应和外部表现,以土壤的外部形态,可以区分土壤和风化壳的差别,也是区分各土类的重要依据。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它是由性质和形态各异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
这些土层大致呈水平状,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
一般将这些土层称为土层或土壤发生层,每一种成土类型都有其特征性的发生层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土壤剖面。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大小、粗细及其匹配状况,即土壤的组合特征,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等。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之间的胶结、接触状况。
土壤结构有团粒结构、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棱状结构、片状结构等。
土壤新生体:是指土壤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物质(物质重新淋溶淀积的生成物)。
依据新生体的性质和形态可推断出土壤类型、发育过程及历史演化特征。
新生体包括化学起源的和生物起源的两种。
土壤侵入体:指由外界进入土壤的特别物质。
土壤学名词解释及大题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而且不间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它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矿物:是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化学元素。
原生矿物: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
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崩解破碎和分解的作用。
物理风化:指岩石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因素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水解风化:是由于水的部分解离所成的氢离子(H+),与矿物中的碱金属(钾、钠)或碱土金属(钙、镁)(统称盐基离子)起置换作用,使岩石矿物遭受破坏,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水化风化: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富铝化过程:又称脱硅富铝化过程。
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并有一定干湿季的条件下,土壤物质由于矿物风化、形成中性或碱性环境,随着盐基离子和硅酸盐的大量淋失,而铁、铝、却发生沉淀,滞留于原来心土层中,造成铁铝在土体内相对富集的过程。
简单地讲就是土体中脱硅富铁铝的过程。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出来的垂直切面,它是土壤外界条件影响内部性质变化的外在表现。
土壤母质:与土壤形成有关的岩石风化物或各种类型的地质沉积物。
土壤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组合。
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
土壤腐殖质:是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和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大分子胶体物质。
土壤胶体:土壤学中,粒径在1~100nm的颗粒都称为胶体;而粒径大于100nm的粘粒,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往往至少有一个方向也在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内,并具有胶体的性质,故也可视为土壤胶体。
土壤肥料学通论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3、腐殖化过程: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6、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
单位g/cm ,t/m1 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或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的过程。
7、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9、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10、养分归还学说:要点是:第一、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一定量的养分。
第二、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会逐渐下降。
第三、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
第四、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
11磷的固定:所谓磷的固定是指可溶性磷酸盐转变为难溶性磷酸盐,即有效态磷转化为无效态磷的过程。
其结果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
12、生理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是指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13、土壤沙化:土壤沙化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地,在风蚀和风力堆积作用下,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或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土壤填空
二、填空1.土壤发生学的创始人:道库恰耶夫2.土壤的本质特征是: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3.土壤的功能:有肥力及生产性能和缓冲与净化功能3.土壤的本质属性:土壤肥力、土壤自净能力2.影响土壤形成发育的因素有: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及时间五大因素3.土壤发生层是土壤剖面的基本组成单元4.单个土体是土壤的最小单元5.土壤的基本形成过程包括:腐殖质化、泥碳化和矿质化5.土壤圈在保蓄水分、供给水源、净化水质、保持陆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净化有机废物具有广泛的生态功能6.土壤自净能力包括: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物理化学自净、生物自净7.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溶液)、气相(土壤空气)和土壤微生物有机体四部分组成8.土壤矿物来自于成土母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9.土壤矿物分为:原生、次生和可溶性三大类14.土壤颗粒分级均采用:石块、砾石、沙砾、粉粒和黏粒15.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黏壤土、黏土16.土壤腐殖质有:富里酸、胡敏酸、胡敏素、棕腐酸17.土壤腐殖质主要由:富里酸、胡敏酸组成18.土壤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指:生物累计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对立统一18.土壤氮素循环主要有五个过程:氮素输入、氮素存留与转换、生物吸收、生物归还、氮素失散20.土壤空气来自于近地大气层22.土壤水分是土壤物质迁移和运动的载体23.土壤固态水包括化学结合水和冰,液态水包括束缚水和自由水24.土壤水的表示方法: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土壤储水25.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质量分析法、核技术法和电磁波法26.土水势类型:基质势、压力、渗透、重力总水土势27.土壤分散系分为:土壤胶体和土壤溶液两大类28.土壤胶体类型:土壤矿质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胶体29.土壤胶体可以以溶胶和凝胶两类30.土壤酸度分为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33.土壤营养三要素:N、P、K37.土壤分类的对象是土壤个体39.土壤退化主要划分为:土壤侵蚀、土壤风蚀沙化、土壤盐渍化、土壤污染、土壤沙漠化40. 8.土壤的物理特性:土粒密度,土壤密度,土壤孔隙度,土壤磁性,土壤颜色。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土壤专题(讲义)(解析版)
第六章土壤专题【思维脉络】一:土壤概念:1.土壤: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土壤≠土地,土壤只是构成土地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土地则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除土壤外还包括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成土母质)。
二、土壤的组成及肥力1.土壤组成:2.土壤肥力:土壤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肥力最终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需要。
土壤的组成状态体积比例肥力特征作用肥力矿物质固态45% 由成土母质发育。
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有机质固态5% 由植物提供。
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水分液态20%~30%过多会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空气气态20%~30%过多会造成养分、水分不足,植物枯萎三、成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土壤的成土过程:过程解读:①在风化作用下,致密岩石破坏,养分释放与流失;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改造作用下,有机质积累;③在高等生物改造作用下,养分元素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土壤土壤形成过程即: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
有机质在土壤表层发生聚积,形成暗色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
2.土壤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是在岩石(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1)成土母质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
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
(2)生物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
特别是绿色植物将分散的、深层的营养元素进行选择性的吸收,集中地表并积累,促进肥力发生和发展。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动植物残体+腐殖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的概念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2:28:1602:28:1602:282/12/2021 2:28:16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2.1202:28:1602:28Feb-2112- Feb-2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2:28:1602:28:1602:28Friday, February 12, 2021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2.1221.2.1202:28:1602:28:16Februar y 12, 2021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1年2月 12日上 午2时28分21.2.1221.2.12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1年2月 12日星 期五上 午2时28分16秒02:28:1621.2.12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1.2.122021年2月 12日星 期五2时28分16秒21.2.12
谢谢大家!
练习
2.土壤是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它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
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其中构成土壤骨骼或框架的是( B ) A.有机质 B.矿物质 C.水分 D.空气
3.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降水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4.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 B
)
A.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成土母质
A.土壤是地球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B.所谓土壤肥力,就是指能够调节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 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C.矿物质经风化分解能够把原来固结在矿物中的养分元素释放出来,供植 物吸收,因此矿物质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 D.肥沃的土壤,上层多为粉砂壤质地,比较疏松,孔隙度小,便于通气、 透水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可编辑全文】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2:54:1602:54:1602:5410/23/2024 2:54:16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4.10.2302:54:1602:54Oc t-2423- Oct-24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2:54:1602:54:1602:54Wednesday, October 23, 2024
(1)岩石风化过程
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
(2)低等植物着生过程
形成原始土壤
(3)高等植物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程
形成成熟土壤
2.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1)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2)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3. 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发育的作用
增加肥力
使土壤退化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微生物、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风化作用
岩石
少量有机质
一、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土壤的概念:
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 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是结合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 (2)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3)可以生长植物,从而导致陆地环境及整个地
球面貌发生根本的改变。
二、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土壤的组成
1.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土壤肥力概念: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
大量有机质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有机质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
土壤组成与其肥力之间的关系
组成 外界
矿物质 有机质 空气 水分 光照
养分 空气 水分
土壤地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土壤地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H.M.西比尔采夫根据土壤地理分布的特点,把土壤分成3个土纲:显域土纲(地带性土纲)、隐域土纲(隐地带性土纲)和泛域土纲(泛地带性土纲)。
3、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和养分元素的向下淋失。
4、过渡层是指兼有两种主要发生层特性的土层,例如AE,表示占优势的土层是A 层。
5、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的亚类是依据附加成土过程或土类间的过渡特征来划分的。
6、福建省的地带性土壤是南亚热带的赤红壤,中亚热带的红壤、黄壤。
7、根据风沙土的流动性或固定程度以及利用方式和土壤的发育程度可划分为:固定风沙土、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和风沙园。
8、防治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壤保持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1、土壤地理学:着重研究土壤空间分布和组合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富铝化作用:在热带地区高度风化的土壤或热带亚热带山地丘陵、台地土壤中盐基和SiO2强烈淋出,游离氧化铝和水铝石(三水铝石)相对富集的作用。
3、诊断特性:是指在土壤分类中用于鉴别土壤类别,具有一系列定量化规定性质的土壤性质。
4、土壤组合:指在中地形条件及其相应的其他地方性因素变异的影响下,地带性土壤(亚类)和非地带性土壤(亚类)按确定的方向有规律依次更替的现象,也称为土壤的中域性分布规律。
5、滨海盐土:由滨海沉积物受海水浸渍和生物作用下发育而成的盐渍化土壤。
6、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潮土由近河床向远河床处依次排列着(A )。
A 沙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B 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C 砂壤土、轻壤土、重壤土、沙土D 中壤土、沙土、重壤土、砂壤土2(多项)、下列母质类型中属于运积母质的有(ABC )。
高二地理科目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二地理科目必修一复习知识点1.高二地理科目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篇一土壤(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3)土壤的组成: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水分和空气(彼此消长,影响热量)(4)土壤的形成形成过程:岩石风化过程低等植物着生过程高等植物着生过程土壤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2.高二地理科目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篇二陆地水和水循环(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水源补给类型补给时间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雨水夏秋季节水量变化大东部和南部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西北地区湖泊水全年有调节性,水量稳定东部地下水全年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普遍(3)水循环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陆地循环,海洋循环3.高二地理科目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篇三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4.高二地理科目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篇四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1、土壤圈:处于岩石圈最外面的一层疏松的部分,具有支持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能力。
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还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壤的物质的能力。
主要元素O、Si、Al、Fe、C、Ca、K、Na、Mg、Ti、N、S、P等。
2、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
其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土壤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产物,由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构成。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是土壤形成的标志,土壤肥力的表现。
土壤水分:来自大气降水和灌溉土壤中的空气:成分与大气相似,不连续,二氧化碳比氧气多。
3、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度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4、土壤中存在着由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细菌组成的生物群体。
5、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层次,分别为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6、土壤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隐蔽性、潜在性和不可逆性。
7、岩石化学风化分为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三个过程。
8、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根据土壤中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两大类。
(1)活性酸度:土壤的活性酸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
(2)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
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经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浓度,使土壤pH值降低。
根据测定潜性酸度的提取液不同,可分为代换性酸度、水解性酸度:代换性酸度:用过量的中性盐(KCl、NaCl等) 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土壤中H+、Al3+离子交换。
用强碱弱酸盐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可将土壤胶体吸附的H+、Al3+离子代换出来,同时生成弱酸,此时测定该弱酸的酸度称水解性酸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问题诊断:
案 例 症 结 解决办法
久晴无雨.农作物 土壤水分过少 人工灌溉 枯萎 茎叶纤细,叶片 光照不足,氮肥 瘦弱,颜色发淡, 过多 新叶片长不大 盆栽花卉.只发营 施肥过多.尤 养枝叶.不开花, 其氮肥太多 盆外有时长绿苔。
增加光照时 间,减少肥力 浓度 减少施肥量 忌在花期用 氮肥
⑴自然土壤形成后的人类耕作过程,使耕作土 壤形成:不断翻耕、施肥、灌溉,土壤不断熟 化,形成高产稳定的耕作土壤,如北方的黑垆 土、南方的水稻土
⑵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 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⑶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 如土 壤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⑷重视土壤保护和培育,用养结合,使土 壤不断改良。
B
A
二、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
1、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植物吸收养分,合成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 下转化腐殖质,腐殖质能释放母质中没有的氮素养 分,并土壤颗粒团聚,形成土壤肥力。 2、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矿物质分解释放的元素一部分逐渐淋失;而另一部 分养分元素由于参与生物循环则在土壤表层富集起来。
3、在生物作用下,再加上气候、地形等其他因素的 参与作用,并且经过了长期的发育过程,成土母质 就形成了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
没有肥力)
成土过程的开始 土壤肥力不断发展
一、成土过程:
1、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淋失
坚硬的 岩石
风化作用
疏松的 成土母 质
分解释放矿物 养分 具有通气蓄水 性能
2、在低等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下,营养元素的富 集过程
疏松的成 土母质
低等生物 微生物
浅薄的 原始土 壤
土壤颗粒团聚 初具土壤肥力
3、在高等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下,营养元素 的富集过程(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
3.7土壤
土壤的概念和本质属性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土壤的形成
小结和练习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象地之下,地之中。 ” 即土壤位于岩石面之上、 地面之下的大地表层;
“|”是“物出形也”,表 示土壤能够生长植物。
土壤的本质属性: 具有肥力,能够生 长植物。
土壤为什么 具有肥力?
二、土壤的肥力特征及其重要性 20%—30%
45%
1、土壤的本质属性
2、土壤肥力概念
20%—30%
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5%
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 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 壤 组 成
矿物质 有机质 水 分 空 气
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此消彼长,影响土壤热量、养分
2.关于土壤肥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这是土壤的本质属 性
B.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 重要标志 C.壤肥力 高低纯粹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 含量的多少 D.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肥力影响很大
3.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岩石 B.气候 C.生物 D.人类活动
写出字母代表的内容,以表示出生物(包括人类活动)
二.填空题
1、所谓土壤肥力,就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的供 养分 、 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 水分 、______ 空气 和 热量 的能力。 _____
水 2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 、 肥 气 热 四个因素之间的协 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调程度,以及 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
4. 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 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的是( C ) A.岩石 B.地表水 C.土壤 D.生物
5. 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 C )
A.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 B.成土母质中开始具有一定的通气蓄水能力 并能释放少量的矿物养分 C.一些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
D.人类开始在土地上耕种
初具肥 力的原 始土壤
高等生物 微生物
熟土、肥 土、耕作 土壤
人类活动参与 成土过程
高产稳产的农 业土壤
思考题
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在成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生物
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有什么影响?
返回
(1) 图中箭头代表的过程: A 淋失 过程,B 吸收 过程, C 循环 过程。 C (2)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 中 的 主 导 作 用 表 现 为 对母质的改造作用,具 体是:a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 b 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 物质循环和 (3)土壤是地表 能量 转化非常活 跃的 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 机界的 中心 环节。
Hale Waihona Puke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1、处于四大圈层的过渡地带 2、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3、能够生长植物
练 习
一 选择题
1.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土壤即陆地表面疏松的表层
B、岩石经外力风化而产生土壤
C、土壤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属于无机物质
D、土壤必须是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 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液 20-30 气 20-30
取决于土壤 中水、肥、气、 热四个因素之 间的协调程度, 以及能否满足 植物生长过程 中的各种需求
思考题
• 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 是不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肥力就 越高?
• 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对吗?
• 为什么说土壤是可再生资源?
返回
高等植物 微生物 风化作用 裸露的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岩石 (含矿物养分 低等植物
土 壤 肥 力
矿物质
有机质 物质基础
土壤组成 水分 空气
土壤肥力
生物的 肥力的形成 主导作用
有机质 的积累
养分元素 的富集
土壤 组成
状 理想土 壤体积 态 比例(%)
45 5
肥
作 用
力
特
征
对肥力的影响
矿物质 固
经风化分解,释放出 如钾、磷、钙、镁等 矿物养分
有机质 固 水分 空气
提供氮素养分, 释放二氧化碳 此消彼长,影响 土壤的热量状况 供应养分和水分
3、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高产稳产 黑 垆 耕作土壤有北方的 土,南方的 水 稻 土。 ___________
4、生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一是 有机质的积累 过程;二是 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三. 综合题
1.下面是土壤形成过程简介
岩石 风化 成土母质 A 原始土壤 B 成熟土壤 D 土壤肥力提高 C 耕作土壤 E 土壤肥力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