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42634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1 第 1 页 共 86 页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2 第 2 页 共 86 页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3 第 3 页 共 86 页或者 x a ry 183-=………………………………………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4第4 页共86 页5 第 5 页 共 86 页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内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6 第 6 页 共 86 页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G 27 第 7 页 共 86 页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11.22癌细胞的特点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1.11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内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G 2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1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扁平梭形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预祝2017级高考学子梦想实现。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内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G 2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11.22癌细胞的特点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90页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90页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蛋白质的组成层次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内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细胞的生活史SG2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全能性最高癌细胞的特点衰老细胞的特点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90页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90页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 2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1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pdf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pdf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内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G 2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11.22癌细胞的特点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 18-= ………………………………………②或者x a ry 183-=………………………………………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 2成纤维细胞癌变永生细胞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6细胞工程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高尔基体-细胞-溶酶脱再1.24细胞的死亡1.27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1.2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第二单元 生物的新代Ⅰ 植物代部分:酶与ATP 、光合作用、水分代、矿质营养、生物固氮 2.1酶的分类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

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框架图

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框架图

高中生物知识网络体系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工程二、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细胞 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工程细胞结构 化学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糖①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及非细胞结构比较②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联系 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动物细胞培养④动物细胞融合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细胞癌变(癌细胞特点、细胞衰老(主要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物质代谢酶与ATP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需氧型 厌氧型发酵微生物的代谢及调节自养型异养型能量食物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 生物固氮C 3、C 4植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内环境与稳态(水、盐、糖代谢及平选修四、生命中的能量知识网络:氨基转换成新的氨基酸 生物的新陈代谢植物的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光反应 暗反应 C 3植物与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水分的吸收、运矿质元素的吸收、新陈代谢新陈代 新陈代谢的水、无机盐、维生素 人和动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氧化分解脱氨基作用形成组织蛋白 糖类蛋白质脂质转化为糖元 转化为脂肪 氧化分解 转化为脂肪 参与机体构成 转化为糖元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微生物与发酵工程过程原料和产物条件场所过程原料和产物条件场所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生长发酵工程光能 生产者体内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消费者体内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遗体及排出物 中的化学能热能化石然料中稳热能活跃的化学能 (ATP ) 呼吸热散失机械能 生物电能 稳定化学能光能 渗透势能 光合作用 同化作用 分解者呼吸燃烧呼吸作用四、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库 进化实质基因频率 基因型比例纯合子性状表现型 基因型 杂合子基因类型概念 叶绿体线粒体染色体DN显性基因和陷性基因质基因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 核基因 基因结构双螺旋结构基本单位 空间结构 化学结构DNA 结三个特性三个特点脱氧核苷酸 编码区非编码区 非编码区 真核细胞基因原核细胞基因 内部结构 编码区 内含子 外显子基因功能表达功能传递功能贮存功能 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过程 特点 转录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过程 意义 翻译场所模板 原料 产物过程意义中心法则位置变化突变功能 基因分离 基因突变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自由组合 基因交换 基因重组 概念特点 类型意义 一个概念基因工程五面应用 四个步骤三种工具二个原理人类基因组计划 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六、遗传的基本规律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基因半保留复制 出现差错准确无误 遗传 变异 (传递信息)质基因 细胞质遗传DN双螺旋 空间结构特点 稳定性多样性 转录、翻译酶、激素 结构蛋白调控细胞代谢 决定细胞结构 (表达信息) 显性基因 基因型 纯合子 表现型控制等位基因 相对性状控制 显性性状遗传规律 基因分离自由组合细胞核遗传变异规律 遗传进化的内因 小的变异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新基因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动力) 适者生存 大的 变异新物种三个环节育种(方法) 人类遗传病 生物的变异 表现性(改变)=基因型(改变)+环境条件(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水平 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染色体数目变异 非整倍体:单体、缺体、三体等 人类遗传病 基因突变:碱基替换、移码突变等 DN A 基因水平 基因重组 基因自由组合基因互换进化 自然选择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手段)→遗传变异(内因、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原始物种 新物种基础:自然选择学说进化单位:种群推动八、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九、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 含量 调节 植物生长发育 向性运动研发运动光、温度等因素 植物激素 生长素 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促进和抑制 作用特征 产生部位 感光部位 作用部位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乙烯 脱落酸 生长与分布 生长与运输 发育与实践微量性 两重性 敏感性 作用特征 种类 作用 实验探究适应 影响 胰岛素 生长激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的植物激素及生理作用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H +、CO 2等的调节 激素调节高等动物激素调节 动物行为 区别 与 联系 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反射兴奋的传导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生命活动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人体的稳态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血糖的调节免疫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内分离提纯发酵过程 扩大培养和接种 灭菌培养基的配制菌种的选育 细胞结构繁殖方式 菌落的概念和特点细菌微生物的类群病毒放线菌孢子生殖 菌丝体的结构 结构 增殖过程核衣壳有些具囊膜合成释放装配吸附注入类型 意义运用生物固氮培养基的种类 微生物的营养 培养基配制原则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发酵的概念和种类 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群体PH 值 温度 氧医药 食品工业应发酵工程生产传统发酵产品生产食品添加剂 生产单细胞蛋白十一、生物与环境种内互助抵抗力稳定性J 形曲线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出生率 特征种群 环境生物群落生物个体生态学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光 温度 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共生寄生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类型 成分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能量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食物链营养结构结构 单向流动碳循环光合作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功能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_完整版_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_完整版_

个别染色体 全部染色体
离 离 离
有丝 裂 有丝 裂 有丝 裂 有丝 裂
数 裂 数 裂
单体 多体 多倍体 多线巨大染色体 多极
四倍体植物 果蝇唾腺染色体
染色体多次复制 但 两个以 中心体
1.17


M
化的关系
G0 期 暂 增殖
G2 周期性 胞 G1 S 端 化 胞
衰老
死亡
1.18 已

胞的特点 1.19
脂质
脂肪 磷脂 类脂 固醇
C H O C H O N P C H O
蛋白质
单纯蛋白 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 如糖蛋白
C H O N S Fe Cu P Mo……

DNA RNA
C H O N P
1.5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 蛋白质的 基酸个数 m 构 蛋白质的肽链条数 n 构 蛋白质的 基酸的 均相对 子质 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 x 蛋白质的相对 子质 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 r 肽键数= 去的水 子数 x = m − n ………………………………… 蛋白质的相对 子质 或者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
第一单元
胞中的化合物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胞增殖 化 癌变和衰老 生物膜系统和 胞工程
胞的结构和 能
1.1 化学元素
生物体的关系
C H O N P S K Ca Mg 最基 元素:C 基 元素:C H 要元素:C H Mn B Zn Cu Mo 等
大 必需元素 微
元素
O N
O N P S
化合物

元素组
要生理 能 组 胞 维持 胞形态 运输物质 提供 应场 参 化学 应 维持生物大 子 能 调节渗透压 构 化合物 Fe Mg 组 胞 如骨 胞 参 化学 应 维持 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

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框架图

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框架图

高中生物知识网络体系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工程二、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细胞 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工程细胞结构 化学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比较)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核酸) ①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及非细胞结构比较②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联系 ③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功能比较及其他细胞器的功能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动物细胞培养 ④动物细胞融合 ⑤单克隆抗体 ⑥胚胎移植 ⑦动植物细胞工程比较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减数分裂比较) 细胞癌变(癌细胞特点、致癌因子) 细胞衰老(主要特征、原因)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物质代谢酶与ATP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需氧型 厌氧型发酵 微生物的代谢及调节自养型异养型能量食物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 生物固氮C 3、C 4植物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营养与健康内环境与稳态(水、盐、糖代谢及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选修四、生命中的能量知识网络:氨基转换成新的氨基酸 生物的新陈代谢植物的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光反应 暗反应C 3植物与C 4植物 水分代谢矿质代谢 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新陈代谢与ATP新陈代 谢与酶 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水、无机盐、维生素 人和动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氧化分解脱氨基作用形成组织蛋白 糖类 蛋白质脂质转化为糖元 转化为脂肪 氧化分解 转化为脂肪 参与机体构成 转化为糖元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微生物与发酵工程过程原料和产物条件场所过程原料和产物条件场所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生长发酵工程光能 生产者体内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消费者体内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遗体及排出物中的化学能 热能化石然料中稳热能活跃的化学能 (ATP ) 呼吸热散失机械能 生物电能 稳定化学能光能 渗透势能 光合作用 同化作用 分解者呼吸燃烧呼吸作用四、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库 进化实质基因频率 基因型比例 纯合子性状表现型 基因型 杂合子基因类型 概念叶绿体线粒体染色体DNA显性基因和陷性基因质基因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 核基因 基因结构双螺旋结构基本单位 空间结构 化学结构DNA 结构三个特性三个特点脱氧核苷酸 编码区非编码区 非编码区 真核细胞基因原核细胞基因 内部结构 编码区 内含子 外显子基因功能表达功能传递功能 贮存功能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过程 特点转录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过程 意义 翻译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过程 意义中心法则位置变化突变功能 基因分离 基因突变诱变育种杂交育种自由组合 基因交换 基因重组 概念特点 类型意义 一个概念基因工程五面应用 四个步骤三种工具二个原理人类基因组计划 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六、遗传的基本规律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基因 半保留复制 出现差错 准确无误 遗传 变异 (传递信息)质基因核基因 细胞质遗传 DNA 双螺旋 空间结构 特点 稳定性多样性 特异性 转录、翻译 酶、激素 结构蛋白 调控细胞代谢 决定细胞结构 (表达信息)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基因型 纯合子 杂合子 表现型控制 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相对性状 控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遗传规律 基因分离自由组合 伴性遗传细胞核遗传 变异规律 遗传 进化的内因小的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新基因 新基因型 可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动力) 适者生存 大的 变异新物种 三个环节育种(方法) 人类遗传病生物的变异 表现性(改变)=基因型(改变)+环境条件(改变)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水平 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染色体数目变异 非整倍体:单体、缺体、三体等整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基因突变:碱基替换、移码突变等 DNA 基因水平 基因重组 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互换 基因拼接(DNA 重组技术)进化 自然选择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手段)→遗传变异(内因、基础)→适者生存(结果)原始物种 新物种 基础:自然选择学说推动八、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九、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 含量 调节 植物生长发育向性运动 研发运动光、温度等因素 植物激素 生长素 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促进和抑制 作用特征 产生部位 感光部位 作用部位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乙烯 脱落酸 生长与分布 生长与运输 发育与实践微量性 两重性 敏感性 作用特征 种类 作用 实验探究适应 影响 胰岛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的植物激素及生理作用 向性运动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H +、CO 2等的调节 激素调节高等动物激素调节 动物行为 区别 与 联系 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间的传递反射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生命活动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人体的稳态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血糖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特异性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内容分离提纯发酵过程 扩大培养和接种 灭菌培养基的配制菌种的选育 细胞结构繁殖方式 菌落的概念和特点细菌微生物的类群病毒放线菌孢子生殖 菌丝体的结构结构 增殖过程核衣壳有些具囊膜合成释放装配吸附注入类型 意义运用生物固氮培养基的种类 微生物的营养 培养基配制原则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发酵的概念和种类 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PH 值 温度 氧医药 食品工业应用发酵工程生产传统发酵产品生产食品添加剂 生产单细胞蛋白十一、生物与环境种内互助种内斗争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J 形曲线 S 形曲线 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 特征 数量增长曲线 种群环境 生物群落生物个体生态学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光温度水、CO2、矿质元素等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共生 寄生竞争 捕食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类型 成分 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能量生物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结构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碳循环 氮循环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功能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内含核糖体
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7、能自我分裂增殖
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注:+表示有影响
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
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细胞的生活史
G
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
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癌细胞的特点
衰老细胞的特点
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
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酶的活性降低
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扁平梭形 球形
成纤维细胞癌变
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
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 可移植在异种生物体内生长,形成癌瘤
主要是细胞免疫
永生细胞
细胞工程
脱再
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
Ⅰ植物代谢部分:酶与ATP、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
酶的分类
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
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


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定了代谢的方向。

生物体内ATP 的来源
生物体内ATP 的去向
终产物
…… 酶n
(蛋白质本质)
(核酸本质)
蛋白质类酶
RNA类酶
单纯酶 复合酶
仅含蛋白质 蛋白质
辅助因子
离子
有机物
辅酶
NADP(辅酶Ⅱ) B 族维生素
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
RNA 端粒酶含RNA
唾液淀粉酶含Cl -
细胞色素氧化酶含Cu 2+ 分解葡萄糖的酶含Mg 2+
如胃蛋白质酶

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将RNA 自我催化。

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肌肉收缩 吸收和分泌 合成代谢 生物发光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细胞分裂 矿质元素吸收 新物质合成 植株的生长 植物
动物
ATP ——→ADP +Pi + 能量 酶
光合作用的色素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 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 C4植物中C4途径与C3途径的关系 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 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
(橙黄色)胡萝卜素 (黄色)叶黄素 (蓝绿色)叶绿素a (黄绿色)叶绿素b 快慢胡萝卜素 叶黄素
大部分叶绿素a 叶绿素b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a 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

光能利用率 照在该地面的总的光能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
提高复种指数:改一年一季为一年多季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
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
①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
②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植物体内水分的利用和散失
向上:根—→茎—→叶
产生蒸腾拉力
①根持续吸水的动力
②物质运输的载体
③降低叶片温度

生物固氮
氮循环
3
的过程



营养 注意:不同的根瘤菌具有共生专一性。

如蚕豆根瘤菌与蚕豆、 豌豆、豇豆共生;大豆根瘤菌只能与大豆共生。

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
Ⅱ 动物与微生物代谢部分:三大类营养代谢、细胞呼吸、代谢基本类型、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发酵工程简介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固氮酶
NH 3——→NO 2-、NO 3- 酶 NO 2-、NO 3- ——→N 2

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的利用情况
注: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值为分解为乳酸时的值。

不同的无氧呼吸类型释放的能量可能稍有不同。

新陈代谢的类型
微生物的类群
绝大多数动物,腐生的真菌,大多数细菌 多数动植物
一些细菌(如光合细菌,供氢体不是水,不放O 2) 蛔虫等
杆形、球形、螺旋形(弧形)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仅有核糖体) 核区(环状DNA )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生长速率的关系
发酵工程简介
菌体数目(lg)
生长速率=繁殖率—死亡率
注意
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产品; 或者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基因诱变——传统,常用。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细胞融合
pH →分装→灭菌
严格杀灭培养基和发酵设备中的各种微生物,保证菌种是单一纯种
选育的良种要经多次扩大培养,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
改变原来基因 转基因
工程菌(工程细胞)
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包括植物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内环境与稳态、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
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的种子
大多集中在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及发育的种子和子房(略)
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倒过来运输
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内环境与物质交换
水盐平衡的调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细胞受体及抗体结合,Array 10000的物质。

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
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取决于抗原决定簇B细胞只接受一种抗原决定族的刺激
B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
免疫学的应用(选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