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水上搜救应急预案
水上乐园救生应急预案范文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水上乐园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水上乐园的应急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水上乐园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乐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水上乐园游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
2. 提高水上乐园全体员工的应急救援意识和技能。
3. 建立健全水上乐园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水上乐园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水上乐园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水上乐园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救援小组(1)救生员小组:负责水上乐园的日常巡查、游客救助、水上救援等工作。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游客受伤后的现场急救、伤员转移等工作。
(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筹备、调配和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预案内容1. 预警与报告(1)发现游客遇险时,救生员应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救援措施(1)救生员迅速赶赴现场,采取间接救生法或直接救生法,将遇险游客救起。
(2)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游客进行现场急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治。
(3)将受伤游客转移至安全区域,并通知家属。
3.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小组迅速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做好伤员转移、安置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4. 应急终止(1)遇险游客得到有效救援,伤员得到妥善安置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终止。
(2)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救援人员、医疗救护人员等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预案实施与演练1. 应急预案的实施(1)水上乐园全体员工应熟悉本预案内容,提高应急救援意识。
(2)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应急预案的演练(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水上乐园应急救援演练。
(2)演练内容包括:救生员救援、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
水上搜救救援预案模板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水上搜救救援能力,确保遇险人员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等。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水上突发事件的搜救救援工作。
二、组织指挥体系1. 指挥机构成立水上搜救指挥部,负责水上搜救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 成员单位(1)公安部门:负责水上搜救救援现场治安秩序维护。
(2)海事部门:负责水上搜救救援现场交通管制和船只调度。
(3)消防部门:负责水上搜救救援现场灭火、救援和伤员救护。
(4)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和疫情防控。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水上交通管制和船舶调度。
(6)气象部门:提供气象信息支持。
(7)其他相关部门:根据救援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参与救援。
三、水上搜救救援程序1. 预警与预防(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信息,对可能引发水上突发事件的因素进行预警。
(2)加强水上安全宣传,提高群众水上安全意识。
2. 报警与响应(1)遇险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发现水上突发事件时,立即向水上搜救指挥部报警。
(2)水上搜救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3. 搜救与救援(1)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展开搜救行动,寻找遇险人员。
(2)对遇险人员实施救援,确保其生命安全。
(3)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及时送往医疗机构救治。
4. 信息发布(1)水上搜救指挥部负责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救援情况。
(2)及时发布救援信息,确保社会公众了解救援进展。
5. 后期处理(1)对救援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2)对救援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完善水上搜救救援预案。
四、应急保障1. 通信与信息保障(1)确保救援现场通信畅通。
水上搜救应急预案

水上搜救应急预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组织指挥体系:明确水上搜救的指挥部门和责任单位,建立指挥体系,明确各级指挥机构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2. 预警与应急通讯:建立水上搜救预警机制,确保及时接收到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报告,同时建立有效的应急通讯系统,包括无线电通讯、卫星通讯等,保障通讯畅通。
3. 人员培训与演练:对搜救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水上搜救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定期进行实际演练,以保证人员的熟练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装备设施准备:准备必要的水上搜救装备和设施,包括救生艇、救生衣、浮标、抛投器等,确保能够迅速展开搜救行动。
5. 巡逻与监控:建立巡逻与监控机制,加强对水域的巡逻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报告事故,增加发现遇险人员的机会,缩短搜救时间。
6. 救援协调与合作: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如海事部门、海军、民航、渔政等,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配合,实现优势互补。
7. 应急救助体系:建立完善的水上应急救助体系,包括设置救援站和救助基地,提供紧急救助和医疗服务,确保受伤或遇险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8. 事故调查与总结:对每起水上事故进行调查与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救援方法和装备,提高水上搜救的效能。
以上是水上搜救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具体的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黑龙江省发布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并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衔接。
1.3 事件分类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以及对我省历史资料和危害现状的科学分析,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
1.4 事件分级本预案所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由低到高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级别。
1.5 适用范围本预案指导全省辖区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1.6 工作原则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的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把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强化预警分析,搞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危机,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⑶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
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⑷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专业处置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⑸坚持协同处置的原则。
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
水上救援队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水上救援队伍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救援行动的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等相关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水上救援队伍在执行水上救援任务过程中,对各类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1. 组织体系水上救援队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水上救援行动。
2. 职责(1)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水上救援行动,制定救援方案,调配救援资源。
(2)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行动的指挥、协调、调度,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3)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行动的执行,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护、财产保护等。
(4)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行动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物资供应、生活保障、通讯联络等。
三、救援行动流程1. 紧急救援(1)接到救援指令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2)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调度救援资源。
(3)救援队伍按照救援方案,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护、财产保护等工作。
2. 救援行动(1)人员搜救:采用声光信号、无人机、搜救犬等多种手段进行人员搜救。
(2)伤员救护: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3)财产保护: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 救援结束(1)现场指挥部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清理、设备回收。
(2)对救援行动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1)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提高救援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2.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如救生衣、救生圈、绳索、无人机等。
(2)建立物资补给渠道,确保救援物资及时到位。
3. 通讯保障(1)配备先进的通讯设备,确保救援行动中的信息畅通。
水上搜救应急方案

水上搜救应急方案总则编制目的成立我省水上搜救应急反响体制,快速、有序、高效地(组织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响行动,救援遇险船舶和人员,控制水上突发事件扩展,最大程度地减少水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富损失。
工作原则1)政府领导、一致指挥、社会参加。
2)分级管理、依法例范、属地为主。
3)防应联合、资源共享、以人为本。
(4)团结协作、科学决议、反响高效。
编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整体应急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和《黑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整体应急方案》。
合用范围本方案合用于黑龙江省通航水域内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响行动,中俄界河、界湖水域内船舶和人员发生的重要险情可参照本方案进行应抢救援。
参加水上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的单位、船舶、航空器、设备及人员。
组织指挥系统及职责任务组织机构黑龙江省水上搜救中心(以下简称搜救中心)是黑龙江省政府主管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机构。
搜救中心业务上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指导。
省水上搜救中心主任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担当,常务副主任由黑龙江海事局局长担当,副主任由省交通厅厅长担当。
黑龙江省水上搜救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黑龙江海事局,负责省水上搜救中心的平时工作。
值班电话:0451-889123310451-12395省水上搜救中心由以下成员单位构成:黑龙江海事局、黑龙江民航安全监察管理办公室、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省交通厅、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局、省农业委员会、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信息家产厅、省环保局、省旅行局、省气象局、省外办。
各市(行署)成立水上搜救分中心,分中心的指挥由地方政府主管领导担当,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当地有黑龙江海事局分支机构的,办公室设在当地分支海事机构,没有分支海事机构的,办公室的设置由当地政府指定。
组织机构的职责(省水上搜救中心职责:1)一致部署、组织指挥和协调全省水上险情应急行动,指导各搜救分中心的水上险情应急行动。
哈尔滨水上搜救应急预案

哈尔滨水上搜救应急预案1. 引言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包括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平房区等多个区域内众多湖泊、河流等水域。
然而,水域安全问题一直是该城市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保障公民和游客的生命安全,在水上搜救行动中发挥协调作用并提高搜救效率,制定本应急预案成为迫切需要。
2. 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确保哈尔滨市在发生水上事故或紧急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组织全力搜救,控制事态发展,并确保受灾人员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援与救治。
3. 组织架构本预案的组织架构如下:•指挥部:由市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设立,负责总指挥和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以及专业救援队伍的行动。
•救援队伍:包括消防救援队、警察搜救队、水上救援队等。
各队伍需按照指挥部的指示行动,并协调配合执行任务。
•相关部门:包括海事局、交通部门、气象局等,根据指挥部的指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4. 预案内容4.1 报警与响应•当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水上事故或紧急事件发生时,应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119)报警,并提供详细的报警信息,包括事发地点、事件类型和初步估计的人员伤亡情况等。
•当指挥部收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救援队伍前往事发地点参与搜救行动。
4.2 救援队伍行动•指挥部应根据现场情况和救援队伍的特长分派任务,合理调度救援队伍的力量和装备。
•消防救援队应负责灭火和人员救援工作。
•警察搜救队应负责现场安全维护和人员疏散工作。
•水上救援队应负责水上搜救和营救被困人员工作。
•救援队伍应密切协作,确保搜救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4.3 事故现场处理•在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展开行动,并按照预案要求组织力量进行水上搜救和营救被困人员工作。
•救援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被救援人员的安全。
•同时,需要保持与指挥部的即时沟通,向指挥部汇报救援进展情况和突发状况。
4.4 伤员救治和事故调查•救援队伍在完成搜救任务后,应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水上交通事故落水人员搜救应急预案

水上交通事故落水人员搜救应急预案随着水上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落水人员搜救工作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落水人员的生命安全,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水上交通事故落水人员搜救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水上交通事故落水人员搜救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一套可行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水上交通事故指的是在水上交通工具上发生的意外事故,包括船只碰撞、侧翻、火灾等。
在这些事故中,落水人员往往面临生命危险,因此迅速、高效的搜救工作至关重要。
二、落水人员搜救流程1. 报警和调度一旦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目击者需要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报警,并告知具体的事故发生地点和伤亡情况。
接报后,指挥中心将启动落水人员搜救应急预案,调度搜救队伍前往事故地点。
2. 救援队伍组织搜救队伍需要由专业人员组成,包括救生人员、搜救犬、潜水员等。
他们需要配备必要的搜救装备,如救生艇、救生衣、呼吸器等。
3. 搜救操作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需要迅速展开搜救行动。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合适的搜救方式,如利用救生艇、浮标或潜水等。
4. 落水人员救援救援队伍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然后利用专业器械将落水人员救上岸或救生艇,进行急救并将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三、应急预案制定为了提高水上交通事故落水人员搜救工作的效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套可行的应急预案:1. 预案名称:水上交通事故落水人员搜救应急预案2. 预案编制机构: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搜救机构共同制定3. 预案编制依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先进的国际搜救经验4. 预案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后的报警和调度流程- 救援队伍的组织和装备要求- 搜救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落水人员救援和医疗救护流程- 搜救结束后的善后工作和事故调查四、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演练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定期进行演练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部门和搜救机构要联合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以掌握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和技能要求。
1. 模拟事故情景通过模拟水上交通事故的情景,搭建真实的搜救现场。
水上搜救应急救援预案

水上搜救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建立科学、高效的水上搜救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在水上突发事件中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应急反应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水域实际情况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水上事故险情的应急反应行动,包括内河、湖泊、海岸线及海上水域。
参与水上事故险情应急行动的单位、船舶、设施及人员均应遵守本预案。
1.4 工作原则(1)政府领导,统一指挥:市政府对水上搜救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组织社会力量,实施应急反应行动。
(2)依法规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应急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3)快速反应,确保安全:水上搜救应急救援行动应以快速反应为前提,确保遇险人员安全和水域环境安全。
二、组织体系2.1 应急指挥部设立水上搜救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市政府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指挥部负责制定水上搜救应急救援政策、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应急救援工作。
2.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办公室设在市海事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3 应急救援队伍(1)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海事、救助、消防、公安、卫生等部门组成,负责水上搜救应急救援的专业技术和行动实施。
(2)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由热心水上搜救事业的志愿者组成,协助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搜救行动。
2.4 应急协作单位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在水上搜救应急救援工作中应予以支持和配合。
三、预警和信息报告3.1 预警根据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提供的信息,对可能发生的水上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水上应急救援预案百度文库

一、预案概述水上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水上安全事故,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水上应急救援能力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本预案适用于水上交通事故、船舶火灾、溺水、沉船等紧急情况。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水上应急救援指挥部(1)指挥长:负责全面指挥水上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各部门、单位协同作战。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负责应急救援物资、人员调配等工作。
(3)成员: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实施。
2. 救援小组(1)水上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搜救、救援人员生命安全保障、物资供应等工作。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转送等工作。
(3)通信联络小组: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信联络、信息收集与报送等工作。
三、应急救援流程1. 紧急情况报告发现水上安全事故后,立即向水上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人员伤亡情况等。
2. 启动应急预案水上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救援小组和相关部门、单位。
3. 救援行动(1)水上救援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展开搜救行动,确保遇险人员生命安全。
(2)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并根据情况转送医院。
(3)通信联络小组:及时收集、报送救援信息,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救援结束救援行动结束后,水上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救援情况进行总结,对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四、应急物资及装备1. 救援船只:用于水上搜救、人员转移等。
2. 救援设备:救生衣、救生圈、绳索、切割工具等。
3. 医疗救护设备:急救箱、担架、氧气瓶等。
4. 通信设备:对讲机、卫星电话、无线电等。
五、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水上应急救援培训,提高救援人员专业技能。
2. 定期开展水上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针对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省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最新完整版)

省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
为完善省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有效组织海上搜救应急反应行动,救助遇险人员,控制海上险情扩展,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海上险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编制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领导,统一指挥,依法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快速高效;坚持分级管理,属地为主,防救结合;坚持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团结协作。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海上搜寻救助规定》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公约。
(四)适用范围。
1.省海上搜救责任区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行动,省海上搜救责任区由交通运输部或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划定;2.其他由省海上搜救中心及其分支机构组织、协调、指挥或参与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行动;3.参与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的单位、船舶、航空器、设施及人员。
二、组织指挥体系省海上搜救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单位、运行管理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工作组、搜救专家组、现场指挥、海上应急搜救力量等组成。
(一)应急领导机构。
省政府设立省海上搜救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全省海上搜救应急行动,主任由分管副省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由海事局局长担任。
省海上搜救中心主要职责:1.执行有关海上搜救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接受上级海上搜救中心业务指导;2.拟定海上搜救应急预案;3.拟定海上搜救预算;4.指定海上搜救力量;5.组织、协调、指挥海上搜救行动;6.组织搜救演习、演练及相关培训;7.开展与其他搜救中心的搜救合作;8.协调、指导有关成员单位加强海上搜救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成员单位信息共享机制;9.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水上救援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水上救援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txt水上救援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概述水上救援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是保障水上救援行动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措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水上救援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水上救援安全措施1. 培训与认证水上救援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和认证,具备必要的救援技能和知识。
相关机构应定期组织培训并颁发认证证书,确保救援人员具备适应各种水上救援场景的能力。
2.装备与器材水上救援人员应配备适合的救援装备和器材,包括但不限于救生衣、救生圈、浮板、救生通讯设备等。
装备和器材应经过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3.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和遵守水上救援的安全操作规程是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关机构和救援团队应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救援流程、警示标志、紧急通信等,以减少事故风险。
4.风险评估与管理在进行水上救援行动之前,应对救援区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了解水流、潮汐、水质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隐患,制定相关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
5.协调与沟通水上救援通常涉及多个救援团队和相关部门的合作。
建立有效的协调与沟通机制,确保救援行动的协调性和高效性,减少信息传递和指挥上的误差。
二、应急预案1.应急响应程序制定完善的应急响应程序是保障救援行动成功的重要前提。
应急响应程序应包括告警、救援行动启动、人员疏散、伤员处理、事故调查等环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救援行动。
2.人员培训和演练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依靠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救援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3.资源准备和保障保障救援行动的成功还需要充足的资源准备和保障,包括人力、物资、通讯设备等。
相关机构应确保这些资源的可及时调配和供应,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
4.信息发布和社会参与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和号召社会参与是救援行动成功的关键。
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渠道和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社交平台传递救援信息,动员社会各界提供支持和帮助。
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在海洋事故发生时,海上搜救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为了保证搜救行动的顺利进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包括组织机构、行动流程、应对策略等。
一、组织机构1.指挥部海上搜救行动的指挥部是应急预案执行的核心,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各方力量,包括海事部门、救援机构、船舶、航空力量等。
指挥部应设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配备专业人员,以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2.救援机构救援机构是执行海上搜救任务的主要力量,包括救援船只、飞机、潜水员等。
救援机构需要具备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能够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中进行搜救行动。
二、行动流程1.报警与响应海上事故发生后,首先需要有人向指挥部报警。
报警者应提供准确的事故信息,包括事发位置、事故类型、受困人员等。
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前往搜救地点。
2.信息收集与分析指挥部应及时收集各方提供的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事故原因、事发区域的气象海况等,为救援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3.资源调配与协调根据分析结果,指挥部需要合理调配救援资源,包括船只、飞机、航空器材等。
同时,指挥部还需要与各救援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协调它们的行动,确保救援行动的协作性。
4.搜救行动救援机构按照指挥部的指示,展开具体的搜救行动。
船只、飞机等应按照搜救计划进行搜索,并及时进行报告。
同时,救援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确保受困人员的安全。
三、应对策略1.搜救技术海上搜救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搜救的效率和准确性。
比如,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声纳探测技术等,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监测和探测,以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2.应急演练为了确保搜救行动的顺利进行,各救援机构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演练内容包括模拟各类事故,检验救援设备的运行状况,提高救援人员的应对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国际合作海上搜救是一项国际性的任务,各国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水上搜救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水上搜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水上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船舶碰撞、火灾、爆炸、沉船、人员落水、溢油、触礁、搁浅等事故。
三、组织机构(一)成立水上搜救指挥部1. 指挥部组成:由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水上搜救专家组成。
2. 指挥部职责:负责水上搜救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
(二)成立水上搜救现场指挥部1. 现场指挥部组成:由水上搜救指挥部派出的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组成。
2. 现场指挥部职责:负责现场水上搜救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指挥。
四、应急响应(一)预警信息1. 水上搜救指挥部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
2. 各相关部门根据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二)应急响应等级1. 一级响应:水上突发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严重污染。
2. 二级响应:水上突发事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3. 三级响应:水上突发事件造成一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三)应急响应措施1. 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水上搜救工作。
2. 搜救力量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救援船舶:迅速赶赴现场,开展人员搜救、物资转移等任务。
(2)救援队伍:组织潜水、医疗、消防等专业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3)空中救援:协调直升机等空中救援力量,开展空中搜救。
(4)应急处置:对溢油、污染等事故进行应急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四)信息发布1. 水上搜救指挥部及时发布搜救进展、伤亡情况等信息。
2. 相关部门协助指挥部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五、恢复重建(一)善后处理1. 水上搜救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2. 对遇难者家属进行安抚,协助处理遇难者善后事宜。
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了迅速、有效地应对海上突发事件,保障海上人命安全,保护海洋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海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地区管辖海域内发生的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在海上搜救工作中,始终把保障人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海上搜救工作。
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海上搜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加强海上安全监管,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海上搜救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本地区海上搜救应急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专家组、现场指挥组等工作机构。
(二)职责分工1、指挥部职责负责制定和修订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统一领导和指挥海上搜救应急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发布有关海上搜救应急工作的命令、指示和信息。
2、办公室职责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收集、分析和报告海上突发事件信息;组织协调应急救援资源;起草有关文件和会议纪要等。
3、专家组职责为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建议;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对海上搜救应急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4、现场指挥组职责负责现场搜救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制定现场搜救方案;组织实施搜救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
三、预防与预警(一)预防措施加强海上交通安全监管,督促船舶和相关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海上气象、海况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开展海上搜救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水上项目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水上项目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水上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水上项目施工、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船舶碰撞、触礁、搁浅、火灾、人员落水、设备故障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负责水上项目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 成员包括项目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
2. 应急救援小组- 负责具体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 分为以下几个小组:- 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行动,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
- 技术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的保障。
- 通讯联络组:负责现场与上级指挥部的通讯联络。
- 交通保障组:负责现场交通指挥和疏散工作。
-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救治和转运。
三、应急救援措施1. 人员落水-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搜救。
- 使用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等。
- 如遇恶劣天气,可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搜救。
2. 船舶碰撞、触礁、搁浅-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现场处置。
- 对受损船舶进行固定,防止事故扩大。
- 对受困人员进行救援,并确保其安全。
3. 火灾-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消防队伍进行灭火。
- 疏散周边人员,确保安全。
- 对火源进行隔离,防止火势蔓延。
4. 设备故障-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抢修。
- 确保现场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 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 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2. 启动预案-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各应急救援小组迅速到位,开展救援工作。
3. 应急处置- 各应急救援小组按照预案要求,开展救援行动。
水上事故紧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确保水上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内发生的水上事故救援行动。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水上事故紧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救援行动。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和调度。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3)消防灭火组:负责火灾扑救和现场火势控制。
(4)搜救打捞组:负责落水人员、船只的搜救和打捞。
(5)交通管制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和救援物资运输。
(6)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装备的供应和调配。
三、救援程序1. 接报(1)接到水上事故报告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 现场勘查(1)现场指挥组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了解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被困人员位置等信息。
(2)根据勘查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3. 救援行动(1)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及时转运至医院。
(2)消防灭火组:对火灾进行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3)搜救打捞组:对落水人员、船只进行搜救和打捞。
(4)交通管制组:对现场交通进行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无阻。
(5)后勤保障组:确保救援物资、装备的供应和调配。
4. 救援结束(1)救援行动结束后,现场指挥组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遗留隐患。
(2)指挥部对救援行动进行总结,评估救援效果。
四、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救援纪律,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3. 重视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确保救援行动安全高效。
4. 加强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附则1. 本预案由水上事故紧急救援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预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水中救援应急预案方案

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上活动日益增多,溺水事故也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水上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水上救援应急体系,提高水上救援能力。
2. 及时、有效地组织水上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加强水上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素质。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水域的救援行动,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指挥部成立水上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水上救援行动。
2. 救援小组成立水上救援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救援行动。
3.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4. 通讯保障组负责救援行动的通讯联络和信息收集。
5. 交通保障组负责救援行动的交通保障。
五、救援流程1. 报警:发现溺水事故后,立即报警。
2. 接警: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援小组。
3. 出动:救援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4. 救援: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如救助、救援、搜救等。
5. 救治: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6. 后期处理: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六、救援措施1. 救助:采用救生圈、救生衣、绳索等救生器材进行救助。
2. 救援:利用救援船只、潜水员等实施救援。
3. 搜救:利用无人机、声呐等设备进行搜救。
4. 医疗救护: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送往医院。
七、应急物资储备1. 救生器材:救生圈、救生衣、绳索等。
2. 救援设备:救援船只、潜水设备、无人机等。
3. 医疗救护设备: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
八、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救援人员培训,提高救援技能。
2. 定期开展水上救援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九、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救援需求进行修订,有效期自发布之日起至下一版发布之日止。
十、附则1. 本预案由水上救援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水上救援应急处置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水上救援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交通安全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5. 《水上救援工作规程》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水上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5. 科学决策,高效处置。
五、组织体系1. 成立水上救援应急指挥部,负责水上救援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行动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
六、应急处置程序1. 接报信息。
接到水上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 现场评估。
现场指挥部对事故现场进行评估,了解事故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
3. 制定方案。
根据现场评估结果,制定救援方案,明确救援目标、任务、措施等。
4. 实施救援。
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行动,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5. 医疗救护。
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6. 物资保障。
保障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7. 信息发布。
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8. 后期处置。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落实责任追究,总结经验教训。
七、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
加强水上救援队伍培训,提高救援人员业务素质。
2. 物资保障。
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需要。
3. 资金保障。
设立水上救援专项资金,确保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4. 通信保障。
建立健全水上救援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八、附则1. 本预案由水上救援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进一步提高水上救援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水上搜救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全省水上搜救应急体系和反应机制,明确各级水上搜救机构应急救助职责和应急响应程序,规范应急救助行为,迅速、有序、高效组织救助遇险船舶和人员,控制事态扩展,最大程度减少水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黑龙江省水上搜寻救助条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等规定。
1.3 适用范围1.3.1 我省行政区域内水上搜救应急反应行动。
1.3.2 发生在我省行政区域以外水域,可能威胁、影响到我省行政区域水域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行动。
2 指挥体系及职责2.1 指挥体系省水上搜救应急指挥体系由省、市(地)、县(市)水上搜救指挥中心构成,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水上搜寻救助工作。
未设置水上搜救指挥中心的市(地)、县(市),由市(地)、县(市)政府(行署)指定部门负责管辖水域的水上搜寻救助工作。
2.2 指挥机构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为全省水上搜寻救助应急反应工作指挥机构。
总指挥长由分管副省长担任,副总指挥长由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黑龙江海事局局长担任。
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黑龙江海事局,负责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
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由黑龙江海事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黑龙江海事局分管副局长担任。
2.3 指挥机构成员及职责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由黑龙江海事局、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军区战备建设局、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外办、省政府新闻办、省体育局、省通信管理局、省气象局、省交通运输厅、民航黑龙江监管局、武警黑龙江省总队等单位组成。
其各自职责是:黑龙江海事局承担水上搜救行动现场指挥工作,负责调动和协调专业船舶和社会船舶(非渔业船舶)参与水上搜救;负责维护水上搜救行动区域的通航秩序、通航环境,划定交通管制区、禁航区等,发布航行通(警)告;督促和指导船舶、浮动设施的管理人和经营人开展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负责水上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和水上安全知识宣传工作;负责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省公安厅负责维护水上应急救援现场治安秩序和陆上交通管制,协助有关部门抢救伤员、转运物资;组织公安系统力量参加水上搜寻救助行动,对船舶、浮动设施等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配合相关部门实施救助;负责对自然人水上遇险实施救助,并组织打捞溺亡人员;负责110接报水上遇险信息的转警工作;负责对公民水上安全意识进行宣传教育。
省农业农村厅负责组织本系统渔业船舶参与水上搜寻救助行动;负责渔业船舶水上遇险信息的报告,并提供遇险渔业船舶的信息;负责组织渔业船舶水上应急演习、演练;负责渔业船舶的水上安全教育和从业人员的应急技能培训。
省应急管理厅负责协调省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参与水上搜寻救助;依法组织或参与重大水上运输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提供水上搜救所需的相关应急资源信息。
省军区战备建设局指挥民兵遂行水上搜寻相关转移人民群众、外围警戒等陆上任务,协调省内驻军参加水上搜救行动。
省发改委负责组织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
省工信厅负责统筹应急无线电频率资源,组织实施无线电监测及管制。
省财政厅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统筹保障省直有关部门履行职能必要经费。
省生态环境厅参与协调重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参与组织突发重大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协调各地政府对重大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
省水利厅负责水文水资源监测,发布主要江河水文水资源信息。
省文化和旅游厅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水上险情区域旅游团队的遇险救助,参与做好旅游团队安抚及相关善后工作。
省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医疗系统力量参加水上险情应急反应行动,实施现场急救,协助安排医院接收获救伤员;对可能发生疫情的水上险情、事故按照专业规程进行现场防疫工作。
省外办负责协调遇险外籍人员的善后工作;做好有关涉外事宜的联络和沟通;协助安排有关国家、地区外交官赴事发现场探视、处理善后事宜。
省政府新闻办负责配合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统筹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水上搜救行动的舆论引导工作。
省体育局负责水上救生员的培训;组织体育运动船舶参与水上搜寻救助行动;负责水上体育赛事活动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省通信管理局负责协调提供水上搜救行动指挥救援的通信保障;在必要情况下,经省政府批准,统一调用全省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水上搜救行动有效进行。
省气象局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与预警以及相关信息的发布、管理;负责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为水上搜救提供技术支持,为各部门水上应急联动提供科学依据。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组织实施用于水上险情应急反应行动的重要物资和紧急客货运输;负责组织交通系统力量参与水上搜救行动;为水上交通事故提供救助打捞服务和航道清障并设置标志。
民航黑龙江监管局提供民用航空器的水上遇险信息和搜寻救助技术支持;参加民用航空器的水上搜寻救助指挥和协调工作。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负责组织、指挥所属部队参与水上搜救行动。
市(地)、县(市)志愿者组织机构可以动员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成年志愿者组成水上搜救队伍,需要时可在水上搜救指挥中心的指挥下参加水上搜寻救助工作。
2.4 现场指挥部组成及职责现场指挥部由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副总指挥长任指挥长,下设现场救助组、专家咨询组、信息处理组、后勤保障组等四个职能组,负责及时向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报告现场情况,提出应对建议,组织执行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的指令。
2.4.1 现场救助组由事发地海事、交通运输、公安、农业农村、军队和武警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由事发地海事部门牵头,未设置海事部门的由本级政府指定的部门牵头。
2.4.2 专家咨询组由航运、海事、航空、消防、医疗卫生、环保、气象、水文、安全管理等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提供水上搜寻救助技术咨询。
2.4.3 信息处理组(成员)由事发地政府新闻办、海事、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由事发地水上搜救指挥中心牵头,负责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掌握现场的进展情况和各方动态;及时向水上搜救指挥中心有关领导报告现场相关动态信息,并向有关各方及时传达各项指令;负责水上搜寻救助应急工作的宣传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准确的发布新闻。
2.4.4 后勤保障组由交通运输、民政、通信管理、卫生健康、气象、财政、公安等部门人员组成,事发地政府指定部门牵头,负责做好现场救助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遇险人员及家属或滞留船员及家属的安置工作。
2.5 应急救助力量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专业救助力量和军队、武警救助力量,政府部门所属公务救助力量,其他可投入救助行动的民用船舶与航空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人力和物力资源。
上述力量按照水上搜救指挥中心的指令,及时参加水上应急反应行动。
3 监测预警3.1 监测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利用技术手段对区域内水域进行日常监测,并将监测到的信息通报省水上搜救指挥中心组成单位,实现信息共享。
3.2 预警3.2.1 预警分级根据可能引发水上突发事件的紧迫程度、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3.2.2 预警标准3.2.2.1 一级预警(1)恶劣天气在24小时内造成内河风力8级以上的。
(2)雾、霾、雪、暴风雨等造成能见度不足100米的。
(3)洪水期水位达到保证水位时,气象预报有特大暴雨的。
3.2.2.2 二级预警(1)恶劣天气在48小时内造成内河风力8级以上的。
(2)雾、霾、雪、暴风雨等造成能见度不足500米的。
(3)洪水期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气象预报有大暴雨的。
3.2.2.3 三级预警(1)恶劣天气将使内河风力达6级至7级以上的。
(2)雾、霾、雪、暴风雨等造成能见度不足800米的。
(3)洪水期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气象预报有暴雨的。
3.2.2.4 四级预警(1)内河风力6级以上的。
(2)雾、霾、雪、暴风雨等造成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
3.2.3 预警发布预警信息应经由水文、气象等职能部门信息发布。
3.3 预警行动从事水上活动的有关单位、船舶和人员应注意接收预警信息,根据不同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搜救指挥中心依据预警通知各成员单位,采取预防预控措施。
3.4 预警支持系统依托省政府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技术平台以及水上安全信息发布系统,高效、快捷传递及发布预警信息。
3.5 预警解除可能引发水上突发事件的情形消失后,发布预警信息的部门应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4 事件分级及报送4.1 事件分级根据水上突发事件的特点及突发事件对人命安全、水域环境的危害程度和事态发展趋势,将水上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
4.2 事件分级标准4.2.1 特别重大(Ⅰ级)(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
(2)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
(3)客船、化学品船和油船发生严重危及船舶或人员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
(4)其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危害、社会影响的水上突发事件。
4.2.2 重大(Ⅱ级)(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
(2)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
(3)其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的水上突发事件。
4.2.3 较大(Ⅲ级)(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
(2)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
(3)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险情。
4.2.4 一般(Ⅳ级)(1)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水上突发事件。
(2)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
(3)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一般危害后果的水上突发事件。
4.3 信息报送4.3.1 信息报送程序各级水上搜救机构在收到险情信息后,应当立即以电话方式向上一级水上搜救机构或相关部门报告,并在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报告具体内容。
电话报告包括下列要素:遇险时间、地点、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后果。
市级水上搜救机构接到较大(Ⅲ级)以上水上突发事件信息后,应立即以电话方式向省级水上搜救机构和同级政府报告。
同时应每小时上报搜救现场情况。
遇有重大情况应随时报告。
需要通报相关部门的,应及时通报。
省级水上搜救机构接到较大(Ⅲ级)以上水上突发事件信息后,应立即电话方式向省政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报告。
同时应每小时将搜救现场情况报省政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