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方略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方略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产品的更新周期日趋缩短,产品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发达国家,知识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已达70%以上,知识产权日益凸显为一种资本和财富,渗透到国际经济、科技、贸易活动的各个方面,产品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据统计,目前创新型国家70%的研究开发投入来自企业,80%以上的知识产权产生于企业。然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在于能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把成果转化成产业,应用于市场开拓。鉴于此,落实企业主体地位,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加企业自身的专利储备,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条件推动专利运用与产业化,是提高专利运用和产业化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1]。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必须看到前进中的问题和不足,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制订有效的发展战略。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及我国官方颁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探讨和分析了我国企业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如何提高改善我国企业创新、运作和保护方面的能力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状况分析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在政策、法律和法规等宏观宣传方面已经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得到了长足发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国内专利年申请量从1985年的9 411件/年,上升至2006年的470 342件/年;我国工矿企业专利年申请量也从1985年的1 126件/年,迅猛上升到2006年的166 874件/年;我国商标注册年申请量从1 982年的不到2万件/年,1 985年的49 243件/年,直至2006年攀升至766 319件/年(见图1),并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前列。然而,若认真审视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依然可以发现在某些环节中存在着不足。比如.我国大中型企业中71%的企业还没有设置研发机构,仅

有O.3‰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8%的企业没有注册商标。此外,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如何转化为资本、证券,如何运营,这些问题已经逐渐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显露出来。

1。目前在这些方面,我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未能形成完整体系。在一些企业自身的管理中,忽视对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管理,更谈不上考虑知识产权的运作管理。针对我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问题,笔者于2005~2006年期间,对国内私营企业、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事业单位和部

队国防6类部门作过一个问卷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共466份口“3。在此,仅就我国各类企业中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层次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与本文相关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企业各层次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剔除未填写此问题的问卷后,有效问卷225份)发现,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几种情况: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管理的(占有效调查的27.56%);设置专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34.67%);由企业总裁管理的(10.67%);采用对知识产权事务进行适当处理方式进行管理的(1 7.78%);有人偶尔管理的(5.78%);无人管理的(1.33%)。见图2。从图2町以看出,企业不同层次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分布和安排似乎比较合理,但如果对各类企业进行区分,可以得出如图3所示的结果。分析如下:图2企业不同层次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比例,图3各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的比较(1)外资企业源于国外的管理意识,具有较强的保护观念。在此类企业中设立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并由总裁、经理层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其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或单位,且高层领导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意识强,亲自领导该项工作;合资企业则主要是设立有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但是由经理层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2)我国国营企业中很少设置相

应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从管理人员的地位和数量看,远不及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口],并主要是进行日常事务性管理或偶尔进行管理;私营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层次和地位上要略强于国营企业,但是在组织机构健全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提高。(3)事业单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其自身特点,但从调查中看,事业单位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仍然较弱。这也说明事业单位尚未从更本上认识内部的、组织机构中的文档资料类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n]。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①国内企业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滞后,相比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内企业多停留于传统运作思维,进行科技创新与保护不足的生产和管理;

②国内企业对加入国际化竞争行列中的利害关系认识不清。尚未培养起自觉、良好、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待企业知识产权运作与管理事务;

③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过于强调对宏观层面的研究,少有人对企业在知识产权运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④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依然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具体操作方面存在不足和困惑。总之,在国家大力倡导、扶持科技创新的良好宏观环境下,企事业单位应如何具体地构建、完成本单位创新管理的运作实践,如何将知识产权运作管理和法律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展开自身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运作与管理工作,是我国企业亟待开展的重要研究内容。

2 企业技术创新与保护状态分析近几年,国内大中型企业在技术创新、申请专利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方面。逐年向好的方面发生转变,笔者根据科学技术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历年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作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专利保护概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归纳。

2.1 大中小企业专利保护态势

图4是我国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从其中所对应的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数和专利申请数(图4中的前2行数据)可见,我国的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从2000年平均每个企业申请1.1件专利上升至2006年平均申请6.24件专利的水平,说明我国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逐年提高和加强¨。

如果不论高技术产业,而从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和其专利申请数对其科技活动进行分析(图4中的后2行数据),可以发现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专利申请量相对企业数量并不乐观,平均每个企业专利申请量还不到1件。相比之下,我国高技术产业企业对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相对其他企业要更大些。

从全国范围内看,工业企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然没有到位。若将全同的中小企业与全国工业企业申请专利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据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2003年中国中小企业达到2 1 60万家,2004年达到2 200万家,到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已达到2 300万家。。。而我国工业企业2003~2006年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84 117件、90 148件、127 397件和166 874件9,这相当于在150~200个企业中每年只有1个企业申请了1件专利。就是在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开展相对较好的上海市,绝大多数企业也未将专利保护视为重要的企业管理事务。据报道,从l 985~2005年的20年间,上海市企业累计专利申请总量为84 310件,2005年上海企业总数为32.3万家,按此计算上海市申请过专利的企业不到3.5%n⋯。另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1年6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前,进行专利文献检索的仅占23.2%⋯]。以上数据说明,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仍没有充分利用好知识产权手段对创新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