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中化学实验新技术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新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d9322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e.png)
高中化学实验新技术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新技术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对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实验仪器:光电比色计、温控水浴仪、移液器、试剂瓶、比色皿、玻璃棒等
实验原理: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浓度变化情况,从而推断出反应速率。
实验步骤:
1. 将光电比色计预热至实验所需温度,待稳定后设置波长和空白吸光度。
2. 准备两个试剂瓶,分别装入反应物A和B,测定其初始浓度并调配所需浓度的反应物溶液。
3. 使用移液器向比色皿中加入一定量反应物A和B的混合溶液,在预设温度下开始反应。
4. 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取出反应物溶液样品,测定其吸光度并记录数据。
5. 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并计算出反应速率。
实验设计:
1. 设计两种不同浓度的反应物A和B的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比较其反应速率
的差异。
2.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添加催化剂或改变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来观察其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
3.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效果评价:
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光电比色计和移液器等实验仪器,掌握使用新技术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的方法。
2. 学生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来推断反应速率。
3.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其他相关实验中。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培养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化学实验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PLC综合实训指导书
![PLC综合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83771b7cd184254b3535ac.png)
PLC综合实训指导书目录绪论第一章实训装置简介1.1外观与概述1.2实训项目1.3系统配置与技术参数第二章装置机构说明2.1 工作流程与原理2.2 机械机构2.3 气动原理与机构第三章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3.1 电气电路的组成3.2 PLC控制原理图3.3 变频器参数设置要求第四章系统调试与实训组织4.1系统调试4.2 实训的组织附录 FX—20P—E简易编程器的使用方法绪论自动化技术是当今几大高新技术之一,从某种意义来说,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化的代名词。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自动化技术对现代工业生产的推动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浙江省近几年来已基本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确定了以“打造先进制造基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
随着各类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工业自动化生产必将得到广泛的普及,电气控制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开发应用;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量是非常巨大,需要大量的懂原理、能动手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能从事一线现代化生产的技术人员需求量更大。
实训装置作为掌握与应用新技术的重要载体,其作用已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共识。
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究,同时极其重视实训装置的开发工作,并常常将最为先进、完善的设备与装置首先投入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中。
我校是教育部定点的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国家实训基地,承担着本地区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新技术的吸收与转化之重任。
为了加快人才培养,完善教学手段,积极吸收与转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研发符合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较先进的实训装置,对本地区的技术进步,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情况,并认真调查了高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我们设计开发了本套实验装置,以满足电类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用。
第一章实训装置简介1.1 外观1.2 概述亚龙YL-235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由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料机构、上料检测机构、搬运机构、物料传送和分拣机构等组成。
材料化学辅修英语专业新工科型创新实验的探索
![材料化学辅修英语专业新工科型创新实验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6fbe7b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02.png)
材料化学辅修英语专业新工科型创新实验的探索作者:刘凡鄢国平陈思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16期[摘要]针对目前地方高校教育存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较弱等问题,以材料化学辅修英语专业为例,进行地方高校材料类专业大学生新工科型创新实验的构建与实施。
以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为对象,以材料的“原料制备—高分子合成—结构表征—理化性能测试—3D打印与加工工程—机械性能测试—产品设计—老化降解”等全链条环节为主线,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符合未来新兴产业与新经济需要的、多样化、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化新工科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及人才支持。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工科;创新实验;材料化学辅修英语专业[基金项目] 201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名师工作室”项目(鄂教师函〔2019〕3号);2020年度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E+实验区专项项目“‘E+’实验区人才国际化的内容框架、逻辑理路与实践探索”(X202074);2021年度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研究生多层次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JYXM14)[作者简介]刘凡(1988—),女,湖北武汉人,博士,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鄢国平(1970—),男,湖北武汉人,博士,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陈思(1989—),女,湖北武汉人,博士,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16-0096-04 [收稿日期] 2022-11-15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大规模数据、智能化生产(3D打印)与无线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经济增长,带来社会变革。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fd476cebb4cf7ec4afed0f7.png)
第20卷2006年4月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Vol.20Apr.2006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王艳云 [摘 要]材料力学实验在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该文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了传统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材料力学实验课的教学体系改革,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实验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在材料力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力学是工科专业学生联系基础理论与具体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理论、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材料力学实验的内容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更新。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更新技术,实验设备、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教师认为实验依附于理论课,实验只是验证理论,可有可无。
这种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影响了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效果。
只有理论和实验并重,才能推动材料力学的发展。
(二)实验仪器设备陈旧、台数少,实验教学时数少、实验学生人数较多,有时会出现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以致失去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创造能力方面的优势。
(三)在实验教学中,实验项目少、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调动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许多新理论的建立也要靠实验验证。
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课程的组成部分,是材料力学的结论和理论公式的验证。
材料力学实验对工科学生更为重要,是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实验,学生能了解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力学测试技术;验证已建立的理论公式;了解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包装印刷技术实验指导书
![包装印刷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57fd3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3.png)
柔版印刷工艺与技术
柔版印刷工艺
• 柔版印刷是一种直接印刷工艺,通过柔性版将油墨转印到印刷材料上
• 柔版印刷适用于纸张、塑料、金属等多种包装印刷材料
柔版印刷技术要点
• 选择合适的油墨和印刷材料,保证印刷质量
• 调整印刷压力和印刷速度,提高印刷效率
• 保持柔版和油墨的清洁,防止印刷故障
04
包装印刷设备与操作
墨等环保印刷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 包装印刷废弃物的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减少环境污
染
02
包装印刷材料的选择与应
用
纸张包装印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纸张包装印刷材料的种类
• 白板纸、白卡纸、铜版纸、牛皮纸等
• 不同种类的纸张具有不同的印刷性能和用途
纸张包装印刷材料的选择
• 根据包装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材质和印刷性能
包装印刷设备的种类与特点
包装印刷设备的种类
包装印刷设备的特点
• 胶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柔版印刷机等
• 高效率、高质量、自动化程度高
• 不同类型的印刷设备具有不同的印刷性能和用途
• 可适应多种包装印刷材料和印刷工艺
包装印刷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包装印刷设备的操作
• 熟悉印刷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操作失误
• 考虑纸张的环保性能,如是否可降解、是否含有有害物质等
纸张包装印刷材料的应用
• 纸张包装印刷材料广泛应用于纸箱、纸盒、纸袋等包装制品的印刷
• 通过印刷工艺和材料的选择,提高纸张包装制品的质感和美观度
⌛️
塑料包装印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塑料包装印刷材料的种类
• 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氯乙烯等
航天科学作业指导书
![航天科学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b8337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e.png)
航天科学作业指导书一、实验介绍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航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材料1. 模拟火箭2. 模拟推进剂3. 模拟卫星4. 实验记录表格5. 大气压力计6. 其他相关工具和材料三、实验步骤1. 组建小组: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约为3-5人。
2. 设计实验方案:每个小组根据题目要求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包括火箭的构造、推进剂的选择、卫星的载荷等。
3. 确定实验条件:根据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的环境条件,例如大气压力、温度等。
4. 实施实验:按照实验方案,逐步制造火箭,装填推进剂,发射卫星。
5. 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过程中记录各项数据,例如火箭的飞行距离、卫星的轨道等,并进行数据分析。
6. 实验讨论与总结: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方案。
四、实验安全提示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人身伤害。
2. 推进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方法使用,避免发生意外爆炸或泄漏。
3. 火箭发射过程中要确保周围没有人员或其他障碍物。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以保持安全和整洁。
五、实验报告要求1. 报告格式:报告应采用科技论文格式,包括封面、摘要、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2. 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结果、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案、实验的启示和收获等。
3. 报告语言:报告应使用清晰、准确的科技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或模糊的表达方式。
4. 报告排版:报告排版整洁美观,表格和图表清晰可读,配图和标注准确无误。
5. 实验合作:报告中要说明小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情况,以及各自的贡献。
六、考核要点1. 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实验数据分析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4. 实验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TMS320LF2407DSP结构、原理及应用
![TMS320LF2407DSP结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d357f46137ee06eef9180b.png)
TMS320LF2407 DSP结构、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重庆大学――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数字信号处理解决方案实验室2003年8月前言美国TI公司推出的DSP微控制器TMS320LF2407芯片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能力,是电机数字化控制的升级产品,体现了单芯片微控制器工业的新趋势。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这一新学科的飞速发展及教学的需要,特编写了此实验指导书。
DSP理论和技术是目前电子技术和IT领域中的一门基本工程理论与核心技术,它既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又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产业。
实际上,数字信号处理是紧紧围绕着理论、实现及应用三方面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以众多的学科为理论基础,其成果又渗透到众多学科,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兴学科。
DSP器件的出现,为数字电路方法实现工程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工程领域中,工程实际更关心的是DSP应用技术,所以,检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的基本工程标准,就是能否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先进的理论,将理论变成一种实际应用技术。
作为工程应用技术,其理论意义体现在应用中。
如果不能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用的。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DSP技术的学习,必须以应用为目标,必须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之上,应用DSP技术。
为此,本实验指导书通过提供一些基本实验帮助学生迅速学会如何应用DSP 技术和方法,从而达到学习DSP应用开发技术的目的。
本书结合编者的开发应用试验,选用TI公司的DSP微控制器TMS320LF2407芯片为实验对象,以Code Composer Studio (CCS)-TMS320集成调试环境、XDS510硬件仿真器以及自制2047实验装置作为该芯片的开发硬件和软件工作平台和工具,为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开发创建了较好的软、硬件的工作环境,在帮助学生熟悉DSP微控制器TMS320LF2407芯片应用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和汇编程序调试技巧的基础上,更为方便地应用所学知识并在控制应用系统的产品设计的开发得到充分的展示,以求学生在未来能够顺利地投入到开发产品的工作中,并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如公司产品技术手册和网上查询,以获得最新器件、最佳技术来为设计自己的产品系统服务。
《技术试验作业设计方案》
![《技术试验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a5821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a.png)
《技术试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响2. 实验材料:水培盆、水培液、水培植物、不同光照条件的灯具、计时器3. 实验步骤:a. 将水培盆填满水培液,放入水培植物;b. 将不同光照条件的灯具放置在一定距离内,如高亮度灯、低亮度灯以及无光照条件下;c. 设定计时器,记录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d. 每天固定时间浇水、记录生长情况,持续观察一周以上;e. 结果分析和总结。
三、实验要求1. 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保持实验环境整洁;2. 学生需在实验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及时总结和分析;3. 学生应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四、实验评价1. 实验报告占总分的30%,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步骤、结果、总结等内容;2. 实验操作占总分的40%,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观察、记录等方面;3. 实验分析占总分的30%,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提出新问题等方面。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能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本实验也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技能。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第二课时一、设计目的本次《技术试验》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其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学会如何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二、设计内容1.实验主题:测量水的沸点2.实验目的:掌握水的沸点测量方法,了解温度计的使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法合成与制备专业实验指导书
![化学法合成与制备专业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5fb13aaf524ccbff12184ea.png)
《化学法合成与制备专业实验》实验指导书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粉体溶胶-凝胶(sol-gel)法作为一种高新制造技术,受到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在生产超细粉体、薄膜涂层、纤维等材料的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实验目的使学生对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粉体材料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该制备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粉体制备科技中的运用,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技文献;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基本原理溶胶-凝胶法是以有机盐或无机盐为原料,在有机介质里进行水解、缩聚反应,使溶液经溶胶-凝胶化过程得到凝胶,凝胶经加热或冷冻干燥,最后煅烧得到超微细粉体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易水解的金属化合物(包括无机盐或金属醇盐)在某种溶剂中与水发生反应,经过水解与聚合过程逐渐凝胶化,再经过干燥煅烧处理得到所需要的粉体材料。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烘箱、高温马弗炉、超细粉碎机、电动搅拌机、滴管、200ml、500ml烧杯、玻璃棒、秒表分析纯硅酸乙酯、无水乙醇、盐酸、去离子水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溶胶的制备将分析纯硅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按1:1混合,盐酸为催化剂,用去离子水进行水解,考察了水和盐酸加人量对水解时间t ,凝胶形成时间的影响。
(2)凝胶的煅烧及粉末制备将所形成的凝胶经600-800ºC、2-4h的煅烧,取出研磨。
(3)粉体测试对其粒度、物相、比表面积等特性进行测试。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氧化锌粉体及薄膜溶胶-凝胶法作为一种高新制造技术,受到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在生产超细粉体、薄膜涂层、纤维等材料的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实验目的溶胶–凝胶法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玻璃、陶瓷等无机材料的新工艺。
其基本原理是: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经过水解形成溶胶,或经过解凝形成溶胶,然后使溶质聚合凝胶化,再将凝胶干燥、焙烧,去除有机成分,最后得到无机材料。
溶胶–凝胶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为溶胶的制备;第二步为凝胶化;第三步为凝胶的干燥。
CSY-9XX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实验指南
![CSY-9XX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实验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1d346d4ba1aa8114431d9da.png)
CSY-9XX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实验指南CSY-9XX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实验指南全国高科技产品优秀奖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世行”贷款中标产品浙江大学浙江高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杭州高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前言感谢您使用本公司的产品。
您能成为我们的用户,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浙江高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经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拥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独立法人企业。
本公司是专业生产教学仪器的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占一半以上比例。
本公司不断向用户提供更好,更新的产品。
CSY传感器实验仪是本公司开发研制生产的,已经有近十五年历史。
该仪器获省优秀科技成果奖;1991年全国火炬高新技术优秀奖,1994年浙江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CSY传感器实验仪主要用于各大、中专、院校及职业、师范院校开设的“自动检测技术”“传感器原理与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非电量电测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本实验指导书是在原实验指南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了全国许多师生的意见后改编的。
在编写上我们力求有较大的适应面便于学生独立操作而深入思考。
CSY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上采用的大部分传感器虽是教学传感器(透明结构便于教学)但其结构与线路是工业应用的基础。
希望通过实验帮助广大学生加深理解课本知识,从实验得到的结果、现象分析中学会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当然,由于编写者时间、水平、精力所限,难免有疏漏谬误之处,热切期望您的赐教!本实验实验指导书第二章每个实验中都有注意事项。
希望学生认真阅读,谨慎操作,否则容易引起器件损坏。
如果您在CSY实验仪使用中发现问题,请打我们的服务热线:***-***** 谢谢您的合作!目录第一章产品说明书第二章实验指导一、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二、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三、应变片的温度效应及补偿四、热电偶的原理及现象五、移相器实验六、相敏检波器实验七、应变片-交流全桥八、交流全桥的应用―振幅测量九、交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称之一十、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性能十一、差动变压器(互感式)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十二、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标定十三、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振动测量十四、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电子秤之二十五、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十六、差动螺管式(自感式)传感器的动态位移性能十七、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十八、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十九、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二十、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之三二十一、霍尔传感器的直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二十二、霍尔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之四二十三、霍尔传感器的交流激励静态位移特性二十四、霍尔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二十五、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二十六、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二十七、压电传感器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的影响、电荷放大器二十八、差动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二十九、双平行梁的动态特性―正弦稳态影响三十、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实验(998型) 三十一、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实验(998型) 三十二、光纤位移传感器动态实验(一)(998型) 三十三、光纤位移传感器动态实验(二)(998型) 三十四、PN结温度传感器测温实验(998型) 三十五、热敏电阻测温演示实验(998型) 三十六、气敏传感器(MQ3)实验三十七、湿敏电阻(RH)实验三十八、光电传感器(反射型)测转速实验(998选配)第三章附录附录一、电路原理图附录二、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及面板示意图附录三、PC数据采集卡说明附录四、部分问题提示第一章产品说明书一、CSY传感器实验仪简介实验仪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传感器安装台、显示与激励源、传感器符号及引线单元、处理电路单元。
四探针测电阻率实验指导书及SZT-2A四探针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四探针测电阻率实验指导书及SZT-2A四探针测试仪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644c05b16fc700abb68fcdd.png)
实验七四探针法测量材料的电阻率一、实验目的(1)熟悉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电阻率的原理(2)掌握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电阻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半导体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已在微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是半导体材料的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研究开发与实际生产应用中经常需要测量的物理参数之一,对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电阻率的测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直流四探针法主要用于半导体材料或金属材料等低电阻率的测量。
所用的仪器示意图以及与样品的接线图如图1所示。
由图1(a)可见,测试过程中四根金属探针与样品表面接触,外侧1和4两根为通电流探针,内侧2和3两根是测电压探针。
由恒流源经1和4两根探针输入小电流使样品内部产生压降,同时用高阻抗的静电计、电子毫伏计或数字电压表测出其它两根探针(探针2和探针3)之间的电压V23。
a b图1 四探针法电阻率测量原理示意图若一块电阻率为 的均匀半导体样品,其几何尺寸相对探针间距来说可以看作半无限大。
当探针引入的点电流源的电流为I ,由于均匀导体内恒定电场的等位面为球面,则在半径为r 处等位面的面积为22r π,电流密度为2/2j I r π= (1)根据电流密度与电导率的关系j E σ=可得2222jI I E r rρσπσπ=== (2) 距离点电荷r 处的电势为 2I V r ρπ=(3) 半导体内各点的电势应为四个探针在该点所形成电势的矢量和。
通过数学推导,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的公式可表示为123231224133411112()V V C r r r r I Iρπ-=--+•=• (4) 式中,11224133411112()C r r r r π-=--+为探针系数,与探针间距有关,单位为cm 。
若四探针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a)所示,当其探针间距均为S 时,则被测样品的电阻率为1232311112()222V V S S S S S I Iρππ-=--+•=• (5) 此即常见的直流等间距四探针法测电阻率的公式。
EDA使用手册
![EDA使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6cb664783e0912a2162a40.png)
前言前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615研究所下属的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是开发、研制、生产AEDK仿真机、教学实验机、LED显示屏和工控机的高新技术企业。
其开发生产的爱迪克仿真机曾荣获上海科技进步奖和航空部科技进步奖;其开发的爱迪克仿真机和教学实验系统在国家教委招标中,曾多次中标。
AEDK-EDA教学实验机是集实验、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实验系统。
该系统自带微处理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芯片、键盘、数码管、液晶、A/D、D/A、以及各种输入/输出模块,具有与PC机通讯的功能。
能够开发各类高速/低速信号处理以及模拟信号处理的系统。
该实验系统性能优越,功能齐全,价格低廉。
提供的实验完全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同时,该实验系统可以外接机电实验平台(我公司研制开发),做机电一体化实验。
总之,该实验系统是大中专院校、技校、职校学习微处理器原理和微机外围接口的最佳选择。
本书是一本与AEDK-EDA实验系统相配套的使用手册,在该使用手册中,主要介绍了实验系统的硬件结构、配置方式和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内容。
与AEDK-EDA实验系统相关的指导书还有《AEDK-EDA实验指导书》。
在使用实验机前,请认真阅读本书的各章,这样有助于使用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该类型的实验机的系统资源配置和系统硬件配置。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谨请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向关心和厚爱爱迪克仿真机和教学实验机等系列产品的广大用户表示衷心的感谢!编者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第一章 性 能 特 点第一章 性 能 特 点1.1 系统组成AEDK-EDA 教学实验系统是上海航虹高科技有限公司在继承各种教学实验机优点的基础上,广泛地吸取用户的使用意见和建议,结合长期使用大规模可编程芯片经验的基础上,推出的新一代EDA 教学实验系统。
本实验系统由大规模可编程芯片为核心实验机外配辅助实验模块以及微控制器和通讯接口及选配件组成(图1.1所示)。
该实验系统,一般需要通过PC 机才能完成所有功能的运行,又可以通过串口接PC 机调试通讯实验。
《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指导书》课程标准
![《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指导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bb35f8d25c52cc58ad6beb6.png)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重点建设专业《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指导书》课程标准撰稿人:陈世宇校对人: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修订日期:2014年6月《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指导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校正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系统实验技能。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侧重现场技术应用的特点,本课程突出了与实际应用方面相关的知识,减少了理论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为从事高新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为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使学生提高实际操作和现场调试方面的能力,本课程抛弃了自控理论中的数学抽象,尽量地给出自控系统的定性概念及常用典型系统的经验结论。
要求在理解有关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掌握并灵活运用时域法频率法进行系统分析及正确的性能分析。
掌握系统分析、校正的思路和方法,为日后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打下基础。
实验重点放在实际的恒值系统的控制实现上。
系统的调试过程中体现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具有清晰的系统概念,具有控制方法的软件实现能力,系统各个环节硬件的设计能力,总体调试能力是我们改革的宗旨。
三、教学内容结构模块一可编程控制器(PLC)模块二变频器模块三触摸屏模块四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模块五液压与气动自动化模块六控制系统综合实训典型自动化控制学习项目共六大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分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两部分,将相关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完成项目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内容源于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指导书(现代物流系统部分)
![《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指导书(现代物流系统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3808671f46527d3240ce074.png)
《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指导书工程与技术系二O一一年四月目录前言 (01)一 TVT-3000E型模块化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 (02)二 PLC控制系统的构成及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23)三 物流系统各单元传感器、执行器分布图 (24)四 I/O分配表 (28)五 实验项目 (32)实验1 通过向导产生脉冲输出控制步进电机实验 (32)实验2 通过设置特殊内存输出控制步进电机实验 (33)实验3 变频器双速控制实验 (34)实验4 伺服电机位置控制实验 (35)实验5 触摸屏控制机械手实验 (36)实验6 颜色传感器分拣黄色料块与入库实验 (38)实验7 触摸屏控制变频器的高速与低速运行实 验 (39)实验8 触摸屏设置变频器的速度控制实验 (40)实验9 触摸屏控制滚珠丝杆移动距离实验........................ (41)实验10 触摸屏控制电子标签的读写控制实验 (42)实验11 触摸屏控制寻轨小车运行实验 (43)实验12 组态王控制变频器运行实验 (44)前言TVT-3000E模块化现代生产物流培训系统是由机械手搬运系统单元、货物自动识别缓冲系统单元、堆垛系统单元、自动化仓库系统单元所组成。
采用PC-LINK 网络或PROFIBUS总线构成的现代物流控制系统。
主要完成货物的装配与搬运,货物的自动识别与缓冲传输,货物的堆垛以及货物的自动仓储。
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每个单元可自成系统单独运行,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单元进行组合,可构成十余种培训系统,具有二次开发功能,标准接口可以直接与工控机I/O采集卡对接实现工控机控制系统。
该系统设有手动和自动转换功能,在系统的自动运行过程中,若发现负载过载或接口出错时,可将其自动档切换至手动档,按动操作面板上的各种按钮,检查每一步的系统运行状态,即可方便的排除故障完成系统的调整。
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高速计数器,脉冲输出定位等完成了系统的位控功能、PWM变频调速功能、计算机监控功能和网络通信功能。
球杆系统用户手册和实验指导书 V2.06
![球杆系统用户手册和实验指导书 V2.06](https://img.taocdn.com/s3/m/9d35ab040740be1e650e9a3e.png)
下转动,通过控制直流伺服电机的位置,带动皮带轮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就可 以控制横杆的倾斜角。
直流伺服电机带有增量式编码器(1000P/R),可以检测电机的实际位置, 在横杆上的凹槽内,有一线性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小球的实际位置,两个实际位 置的信号都被传送给控制系统,构成一个闭环反馈系统。
3.2 在SIMULINK中建立球杆系统的模型
19
3.3 电气模型
24
3.4 控制结构
26
CHAPTER 4 示例实验
28
4.1 数据采集和处理
28
4.2 球杆系统的开环模型
30
4.3 球杆系统的PID控制
32
4.3.1 P控制
32
4.3.2 PD控制
35
4.3.3 PID控制分析
37
4.4 根轨迹控制
联系我们
总部 固高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九龍清水灣香港科技大學新翼大樓 3639 號 Room 3639, Annex Building, HKUST, Clear Water Bay, Kowloon, Hong Kong Tel.: (852) 2358 1033, (852) 2719 8310 Fax: (852) 2719 8399 .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对于深入理解球杆系统的操作方法很有帮助。 ♦ Chapter 2 — 开 始 使 用 — 引 导 用 户 按 步 骤 安 装 和 调 节 球 杆 系 统 , 在
MATLAB Simulink 环境下进行实验,以及接线方法等。 ♦ Chapter 3 —系统建模—介绍了球杆系统的建模方法以及控制系统的结构。 ♦ Chapter 4 —示例实验—提供了球杆系统的几个典型实验。 ♦ Chapter 5 —故障排除—提供了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 附录 A —介绍了在 IPM Motion Studio 环境下的操作步骤。
发酵工程实验指导书
![发酵工程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42bd339b6648d7c1c746ef.png)
发酵工程实验指导书————————————————————————————————作者:————————————————————————————————日期:发酵工程实验指导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主编《发酵工程》实验指导书实验学时:24学时适用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是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本课程是为了和生物工程专业理论教学相配合,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生物工程专业知识的具体实际应用的能力。
发酵工程实验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化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实验课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使学生对整个微生物生产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既可培养他们实际操作的技能,又可达到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发酵工程常用的实验方法和常见的发酵工程设备,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实验一、细菌增殖曲线的测定(6学时)实验二、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6学时)实验三、发酵菌株的初筛实验四、枯草芽孢杆菌的紫外线诱变选育(6学时)(必做)实验五、淀粉酶的固态发酵(6学时)实验六、发酵过程中糖的利用(6学时)实验七、玉米淀粉液化和糖化(6学时)实验八、淀粉酶的固定化生产(6学时)实验九、摇床培养确定酵母菌体的培养和营养条件(6学时)(必做)实验十、小型连续发酵实验(6学时)实验十一、甜酒酿的制作(6学时)备注:实验一至实验七为基础实验,实验八至实验十一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除必做实验外,其他可选做。
实验总时间为24学时,包括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进行实验、书写实验预习及最终报告及所需仪器药品清单等。
实验一发酵菌株的初筛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1、从已分离到的细菌或真菌中筛选出能产生生理活性物质的菌株。
2、学习淀粉酶、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要求:1、复习微生物学及实验过程所学到的微生物培养的方法和过程,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各种条件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综合实验指导书李龙编广东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工程系二○○六年九月十日综合实验一、胡萝卜切片冷冻干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食品物料冷冻干燥过程,观察冷冻干燥后食品的变化。
2、掌握食品冷冻干燥的一般工艺流程及熟悉相关实验设备的操作程序.3、掌握食品冷冻干燥过程的原理.二、实验设备1、果蔬切片机2、低温冷冻库3、冷冻干燥设备三、实验材料:胡萝卜四、实验原理冷冻干燥法关键所在是物料中的液体速冻成冰,利用冰的升华性能使物料中的水分从固态直接汽化。
从而达到干燥物料的目的,简称冻干。
冷冻干燥法能保持物料的色、香、昧和营养成分不流失,能保留产品完整的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
冷冻干燥过程分为冷冻、升华、再干燥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要求,冷冻干燥产品的质量取决于各阶段工艺设计及控制手段的差异.五、胡萝卜冷冻干燥的一般工艺流程原料分选-----清洗----去皮-----切片----漂烫(杀青)----装盘-----冻结-----升华干燥----解吸干燥----挑选计量----包装-----成品六、实验步骤胡萝卜冻干可以分为前处理、冻结、升华干燥、后处理4道工序一、胡萝卜冻干的前处理1、原料分选:应选择整个原料为橙红色、表面光滑、短粗、纹理细致、大小一致且勿过老者为宜。
2、清洗:将合格的原料进行清洗,洗净表面泥沙及污物,再将头部约5mm、尾部约2—3cm切去,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
3、去皮:去皮可除去胡萝卜茎皮含有的苦味物质。
去皮有多种方法,如手工法、蒸汽法、化学法等。
蒸汽法是在0.48MPa压力蒸汽中经过40-lOOs或者在0.69MPa压力蒸汽中经过25-30s进行加热去皮;化学法中的碱液去皮其氢氧化钠浓度4%- 6%,温度92-98℃,时间2-3min。
经碱液去皮,立即用流动清水漂洗,用pH试纸测试呈中性为止。
在工业化生产中,主要采用蒸汽法和碱液法进行去皮。
4、切片:对去皮后的胡萝卜切成3—6mm厚的片。
5、漂烫(杀青)与冷却:漂烫(杀青)就是对酶进行钝化和失活处理.同时通过漂烫可以杀灭原料表面的微生物,除去原料组织内的空气,有利于减少成品中Vc和胡萝卜素因氧化造成的损失,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冻干胡萝卜片色泽鲜艳。
因此,将切片后的胡萝卜置于沸水中浸烫3~4min后,立即进入0~5℃的冷水中进行降温冷却,冷却的时间越短越好。
6、沥干:经冷却后的胡萝卜片表面会滞留一些水滴。
这对冻结是不利的,容易使冻结后的胡萝卜片结成块。
不利于下一步的真空干燥,在震动沥水机上进行震动沥水,除去表面水滴。
二、冻结1、胡萝卜共晶点温度为-10~-15℃,在实际生产中冻结的温度一般都比共晶点温度低10℃。
胡萝卜冻结温度在-25℃。
三、升华干燥1、升华干燥胡萝卜的升华干燥即第一阶段干燥,将装盘冻结好的胡萝卜片在真空冻干舱内,利用加热板辐射的热量进行加热,其冰晶就会吸热升华变成水蒸气逸出而使胡萝卜脱水干燥。
一般升温速率控制在0.10~0.2℃/min~范围,直到完成中心部分的升华。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0~11h,真空度在80~100Pa之间,此时胡萝卜片的含水量为8%~10%。
2、解析干燥解析干燥即第二阶段干燥。
在升华干燥结束后,为了进一步除去胡萝卜细胞中没有冻结的结合水,这时水分的吸附能量高,如果不给予足够的能量,它们不能解析出来,因此这个阶段的物料温度应足够高,胡萝卜的最高温度是55℃。
为使水蒸气有足够的推动力逸出,应在胡萝卜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因此,这阶段应有较高的真空度(80Pa以下),这一过程大约需要2~3h,含水量可达到3%.符合加工产品要求。
四、后处理干燥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充氮或真空称量包装。
根据产品要求,对冻干胡萝卜进行拣选。
五、思考题:1、冷冻干燥升华产生水蒸汽以什么方法除去?2、是不是真空度越大冷冻干燥效果越好?综合实验二、速溶茶微胶囊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喷雾干燥器的结构、操作、控制和调整2、熟悉食品物料的微胶囊技术的一般工艺流程3、测定喷雾干燥中的各种参数二、实验装置1、喷雾干燥器2、胶体磨3、均质机三、实验材料:茶叶、β-CD、黄原胶等。
四、实验原理就是将茶叶浓缩汁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这样能够保护被包裹的物料,使之与外界不宜环境相隔绝,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性能和生物活性,防止营养物质的破坏与损失。
五、操作步骤:(一)工艺流程茶叶---粉碎----浸提---浓缩---茶叶浓缩汁----调配-----均质----喷雾干燥-----产品----包装(二)实验主要步骤1、浓缩将茶叶经粗碎、胶体磨粉碎、再经90℃热水浸提20mins后,过滤浓缩至浓度为20%左右。
2、调配将茶叶浓缩汁与β-CD、黄原胶,加量为浓缩液的2%。
3、均质将调配好的浓缩液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20—60MPa。
4、喷雾干燥干燥进风温度为260℃,出风温度为95~100℃。
5、包装将干燥产品降至室温后包装。
附喷雾干燥器使用及操作方法1、检查喷头及管件连接是否正确、密封。
2、接通电源(指示灯亮)。
3、根据需要设定空气进口温度、出口温度。
4、打开鼓风机开关(调至所需的风速)。
5、打开加热开关。
6、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按下压缩泵按键。
7、打开蠕动泵开关,开始进料液。
8、通过调节压缩泵、蠕动泵和脉冲旋钮来调整料液喷雾速度的快慢和喷雾曼的大小,喷雾干燥开始。
9、当干燥结束时,关闭喷雾干燥器的操作应逆向进行。
10、当仪器冷却后,取下接受瓶、各部组件及喷头洗净,以备后用。
六、测试结果:1、喷雾干燥器的空气进口温度。
2、喷雾干燥器的空气出口温度。
七、思考题:1、喷雾干燥器的物料雾化有几种形式?2、物料干燥收那些因素影响?附录实验预习与报告的书写1.1 实验预习预习好实验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因此实验前一定要预习实验具体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本实验的目的与内容及注意事项;2.根据本实验的具体任务,研究实验的做法及其理论根据,分析应该测取哪些数据,并估计实验数据的变化规律;3.在现场结合实验指导书,仔细查看设备流程,主要设备的构造,仪表种类,安装位置;了解启动和使用方法以及设备流程的特点;4.拟定实验方案,操作顺序及操作条件如何?设备的启动程序怎样?如何调整操作条件?实验数据应如何布点?5.列出本实验需在实验室得到的全部原始数据和操作现象观察项目的清单,并画出便于记录的原始数据表格。
1.2 实验数据的记录1.备好完整的原始数据记录表,记下各项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计量单位。
不应随便用一张纸记录,要保证数据完整。
除记录测取的数据外,还要记录装置设备的有关尺寸、大气条件等数据。
2.实验时待现象稳定后开始读数据。
条件改变后,也要待稳定一定时间后读取数据,以排除因仪表滞后现象导致读数不准的情况。
3.同一条件下至少应读取两次数据,而且只有当两次读数相近时才能改变操作条件。
4.每个数据记录后,应该立即复核,以免发生读错或写错数字等事故。
5.数据记录必须真实地反映仪表的精度,一般要记录至仪表最小分度以下一位数。
6.实验中如果出现不正常情况以及数据有明显误差时,应在备注栏中加以注明。
1.3 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要求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文字材料称为实验报告。
它是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和系统概括,是实验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写实验报告的过程,是对所测取的数据加以处理,对所观察的现象加以分析,从中找出客观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过程。
如果作了实验而不写报告,就等于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因此,进行实验并写出报告,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
也可认为是一种正式科技论文书写的训练。
因此,本课程的实验报告,提倡在正式报告前写摘要,目的是强化书写科技论文的意识,训练综合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完整的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实验名称实验报告的名称,又称标题,列在报告的最前面.实验名称应简洁、鲜明、准确。
字数要尽量少,一目了然,能恰当反映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简明扼要地说明为什么要进行本实验,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3.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原理)简要说明实验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包括实验涉及的主要概念,实验依据的的重要定律、公式及据此推算的重要结果。
要求准确,充分。
4.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简单地画出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和测试点的位置及主要设备、仪表的名称。
标出设备、仪器仪表及调节阀等的标号,在流程图的下面写出图名及与标号相对应的设备仪器等的名称。
5.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根据实际操作程序,按时间的先后划分为几个步骤,并在前面加上序数词1、2、3…,以使条理更为清晰。
实验步骤的划分,一般多以改变某一组因素(参数)作为一个步骤。
对于操作过程的说明应简单、明了。
对于容易引起危险、损坏仪器仪表或设备以及一些对实验结果影响比较大的操作,应在注意事项中注明,以引起住意。
6.数据记录实验数据是实验过程中从测量仪表所读取的数值,要根据仪表的精度决定实验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
读取数据的方法要正确,记录数据要准确。
通常是将数据先记在原始数据记录表格里。
数据较多时,此表格宜作为附录放在报告的后面。
7.数据整理表或作图数据整理是实验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将实验数据整理、加工成图或表格的形式。
数据整理时应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进行。
一般将主要的中间计算值和最后计算结果列在数据整理表格中。
表格要精心设计,使其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规律及各参数的相关性。
为了更直观地表达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有时采用作图法,即用相对应的各组数据确定出若干坐标点,然后依点画出相关曲线。
实验数据不经重复实验不得修改数据,更不得伪造数据。
8.数据整理计算过程举例数据整理计算是以某一组原始数据为例,把各项计算过程列出,以说明数据整理表中的结果是如何得到的。
9.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十分重要,是作者理论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实验方法和结果进行的综合分析研究。
讨论范围应只限于与本实验有关的内容.讨论的内容包括:①从理论上对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说明其必然性;②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讨论;②分析误差的大小和原因、如何提高测量精度;④本实验结果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⑤由实验结果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对实验方法及装置提出改进建议等.有时将7、9两项合并写为“结果与讨论”,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讨论的内容少,无须另列一部分,二是实验的几项结果独立性大,内容多,需要逐项讨论,使条理更清楚。
10.实验结论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所作出的最后判断,得出的结论要从实际出发,要有理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