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梳理2020最新五篇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且燃烧物的物质的量通常为1 mol。

常见的放热反应包括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包括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反应热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也可以根据键能计算,即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此外,根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平衡常数、浓度、压强、温度等都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常数可以用来描述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够部分电离产生H+和OH-。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H+和OH-的相对浓度。

盐类的水解:盐在水溶液中,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

盐类水解会导致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其溶解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沉淀剂等。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的分类与命名:有机物按照其结构和性质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命名方法主要有系统命名法和习惯命名法。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化学反应性等。

了解有机物的结构对于理解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等。

这些反应类型在有机合成和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概述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反应热的概念与测量-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反应热的计算2. 化学反应的电能转换- 电池的工作原理- 伏打电堆的结构与功能- 电化学系列表的应用-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3.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的定义-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 反应机理的基本概念二、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的建立- 可逆反应的特征- 平衡常数的意义与计算- 温度、压力、浓度对平衡的影响2. 勒夏特列原理- 原理的表述与应用- 实例分析3. 化学平衡的计算- 平衡浓度的计算方法- 平衡状态下的反应转化率三、溶液与溶质1. 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液的定义与组成- 溶液的分类-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2. 溶度积原理- 溶度积的概念与计算-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度积的应用实例3. 溶液的酸碱性- pH值的定义与测量- 酸碱指示剂的工作原理- 缓冲溶液的组成与作用机制四、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与分类-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2. 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 烯烃与炔烃的特征- 环烷烃与芳香烃的基本概念3. 官能团与反应- 官能团的定义与识别- 常见官能团的反应类型- 有机合成的基本策略五、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安全与操作规范- 实验室安全常识- 常见化学操作的规范步骤2.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常见化学反应的实验观察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 数据处理的基本技巧-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以上是高中化学选修4的主要知识点概述,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原理、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

学生应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便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为将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化学选修 4 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含了许多关键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逐一进行归纳。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ΔH)焓变是指化学反应在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

如果ΔH 为正值,表示反应吸热;如果ΔH 为负值,表示反应放热。

(二)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还表明了能量变化。

书写时要注明物质的状态、反应的焓变以及反应的温度和压强等条件。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燃烧热是指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

(四)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的焓变来计算未知反应的焓变。

二、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义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二)影响因素1、内因:反应物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2、外因: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能显著加快反应速率;使用负催化剂,能显著减慢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如固体表面积、光照、超声波等。

三、化学平衡(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逆: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2、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3、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

4、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5、变:条件改变,化学平衡可能发生移动。

(二)化学平衡常数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 K 只与温度有关。

K 值越大,表明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三)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要点总结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要点总结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要点总结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要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要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要点总结11.化学反应热概念化学反应伴能变,成键放出断需要。

左能高常是放热,置氢中和和燃烧。

炭水铵碱分解类,吸热自然右能高。

2.燃料燃烧知识理解能源紧张,不久用光。

接触充分,空气足量。

节能减排,新能跟上。

高效清洁,来日方长。

3.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摩尔每升比时间。

平均速率标物质,比例与系数有关。

浓度增大我加快,温度升高我翻番。

若能出现催化剂,改变大小更不难。

4.化学平衡概念理解可逆反应有限度,所有转化不完全。

正逆速率若相等,化学平衡状态现。

此时反应并未停,特征就是动定变。

(或:相反相成,可逆平衡;强弱互争,“逃逸”完成;外表内因,宏微相应;量变质变,运动永恒。

)5. 化学平衡逆等动定变平衡,一等二最六一定, 正逆反应速相等,转产二率最值衡,质量体积 n分数, 浓度温度色一定,参数可变变不变(变量不变),定达平衡要记清,参数一直不变化,不可用与断平衡。

解释:“逆等动定变平衡”,是指平衡状态有逆、等、动、定、变五个特征。

“一等”是指反应体系中同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平衡状态。

“二最”是指转化率、产率达最大值即达平衡状态。

“六一定”是指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浓度不再变化,或体系的温度及颜色不再变化即达平衡状态。

“参数可变到不变,定达平衡要记清”是指参数(浓度、温度、质量、压强、体积、密度等)原为变量,后变为恒量,此时可逆反应达平衡状态。

“参数一直不变化,不可用与断平衡”是指若反应过程中参数始终没有变化,此参数不可用于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平衡状态6.化学平衡图像题先拐先折,温度高,压强大!7.等效平衡“等效平衡”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可逆反应里,建立的两个或多个化学平衡中,各同种物质的百分数相同,这些化学平衡均属等效平衡,其核心是“各同种物质的百分数相同”。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 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 酸碱反应、沉淀反应3. 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 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4. 溶液与溶度- 溶液的分类与性质-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常见溶剂的性质和应用二、无机化学1.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的特性- 氧化物、酸、碱的分类与性质- 非金属元素的重要化合物2.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的特性- 金属的电化学行为-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3. 配位化学- 配位键的形成-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碳的杂化与分子几何- 有机反应的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2. 烃类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环烷烃与芳香烃的特点- 烃的来源与应用3. 官能团化学- 醇、酚、醚的化学性质- 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反应- 胺与酰胺的特性4. 有机合成- 有机合成的策略与方法- 保护基团的使用- 有机合成实例分析四、化学实验技能1.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常见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加热、冷却、萃取、蒸馏2. 化学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化学品的储存与处理- 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3. 化学实验设计与分析- 实验目的的明确与实验方案的设计- 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 实验报告的撰写以上是高二化学选修4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实验技能等多个方面。

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化学现象、进行化学实验以及未来深入学习化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五篇分享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五篇分享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五篇分享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1化学反应的方向 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放热反应多数能自发进行,即ΔH 0的反应大多能自发进行.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NH4HCO3与CH3COOH的反应.有些吸热反应室温下不能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如CaCO3高温下分解生成CaO.CO2. 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概念,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反应的熵变ΔS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产生气体的反应为熵增加反应,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3.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ΔH-TΔS 0反应能自发进行. ΔH-TΔ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H-TΔS 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H-TΔS 0的方向进行,直至平衡状态.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概念: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图为Cu-Zn 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逐渐溶解,Cu 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Zn2++2e-;Cu得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 (3)原电池的电能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化学电源 (1)锌锰干电池负极反应:Zn→Zn2++2e-;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2)铅蓄电池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 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3)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2H2+4OH-→4H2O+4e- 正极反应: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3)金属的防护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3(1)原子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2)原子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 E(4s).E(4d) E(5s).E(5d) E(6s).E(6d) E(7s).E(4f) E(5p).E(4f) 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 (n-2)f (n-1)d(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_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4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Q 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 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3)反应热的测定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2.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ΔH 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ΔH 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5化学守恒守恒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会存在多种守恒关系,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1.电荷守恒关系:电荷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电解质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用离子浓度代替电荷浓度可列等式.常用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或计算某离子的浓度等,例如:①在NaHCO3溶液中:c(Na+)+c(H+)=c(OH-)+2c(CO32-)+c(HCO3-);②在(NH4)2SO4溶液中:c(NH4+)+c(H+)=c(OH-)+c(SO42—).2.物料守恒关系:物料守恒也就是元素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可从加入电解质的化学式角度分析,各元素的原子存在守恒关系,要同时考虑盐本身的电离.盐的水解及离子配比关系.例如:①在NaHCO3溶液中:c(Na+)=c(CO32-)+c(HCO3-)+c(H2CO3);②在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3.质子守恒关系: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含广义酸)失去质子(H+)的总数等于碱(或广义碱)得到的质子(H+)总数,这种得失质子(H+)数相等的关系就称为质子守恒.在盐溶液中,溶剂水也发生电离:H2OH++OH-,从水分子角度分析:H2O电离出来的H+总数与H2O电离出来的OH—总数相等(这里包括已被其它离子结合的部分),可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推导,例如:①在NaHCO3溶液中:c(OH-)=c(H+)+c(CO32-)+c(H2CO3);②在NH4Cl溶液中:c(H+)=c(OH-)+c(NH3·H2O).综上所述,化学守恒的观念是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关系的重要观念,也是解决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问题的重要依据.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精选五篇分享。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化学选修 4 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化学反应原理等多个关键领域。

以下是对高二化学选修 4 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1、焓变和反应热焓变(ΔH):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当ΔH 为正值时,反应吸热;当ΔH 为负值时,反应放热。

2、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

要注明物质的状态,因为物质的状态不同,焓变也不同。

3、燃烧热和中和热燃烧热: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

4、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的焓变来计算未知反应的焓变。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表达式:v =Δc/Δt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2、化学平衡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特征:动(动态平衡)、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定(各组分浓度不变)、变(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移动)3、化学平衡的移动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压强等。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三、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温度、浓度等。

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浓度的相对大小。

3、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

关键: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以及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高中化学选修4 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  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 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 mol H2分子和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吸收总能量为:436 kJ+243 kJ=679 kJ;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释放总能量为:431 kJ+431 kJ=862 kJ;H2(g)+Cl2(g)===2HCl(g)反应过程释放的能量为:862 kJ·mol-1-679 kJ·mol-1=183 kJ·mol-1。

(2)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大小来考虑(宏观角度):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放出热量,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吸收热量,反应为吸热反应。

反应热=(所有生成物能量之和)-(所有反应物能量之和)两者联系:分子中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性质越稳定;反之,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性质越活泼。

3.理解反应热、焓变要注意的问题(1)反应热描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

(2)反应热描述的是一定温度下的热量变化。

(3)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不存在不发生能量变化的化学反应。

(4)ΔH的单位为kJ·mol-1或J·mol-1,式中的“mol-1”不能理解为每摩尔反应物或生成物,应理解为“每摩尔反应”。

(5)焓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之一,不能进行测量,但焓变(即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其测量仪器叫作量热计。

知识点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用E(反应物)、E(生成物)分别代表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Q(吸)、Q(放)分别代表反应物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如CaO +H 2O===Ca(OH)2。

②所有的燃烧反应,如CH 4+2O 2=====点燃CO 2+2H 2O 。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热量变化,即要么吸热要么放热。

反应热可以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符号:△H.单位:kJ/mol ,即:恒压下:焓变=反应热,都可用ΔH表示,单位都是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也可以利用计算△H来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

△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⑤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⑥铝热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条件一般是加热或高温的反应☆区分是现象(物理变化)还是反应(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一般铵盐溶解是吸热现象,别的物质溶于水是放热。

4.能量与键能的关系: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能量和键能成反比。

5.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能量:气态>液态>固态6.常温是指25,101.标况是指0,101.7.比较△H时必须连同符号一起比较。

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即反应热△H,△H对应的正负号都不能省。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s,l, g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标条件,除非题中特别指出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个数和体积,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即:△H和计量数成比例;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一、化学热力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 系统与环境- 状态函数与过程函数- 热力学平衡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的定义- 能量守恒原理- 热量与功的计算3.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的概念- 熵变的计算- 自发过程的判据4.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反应热的定义- 燃烧热与中和热- 热化学方程式二、化学动力学1. 化学反应速率- 速率方程- 速率常数- 反应级数2. 反应机理- 元反应与复合反应- 反应途径- 反应中间体3. 催化剂- 催化剂的作用- 均相催化与非均相催化 - 催化剂的中毒三、溶液与胶体1. 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质与溶剂- 溶液的分类- 溶液的浓度表示2. 溶液的物理性质- 蒸气压下降- 沸点升高与凝固点降低 - 渗透压3. 胶体与界面现象- 胶体的定义与分类- 胶体的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与乳化作用四、电化学1.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的分类- 电导率与离子迁移率 - 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 电化学电池- 伏打电堆- 电化学系列- 标准电极电势3.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腐蚀机理- 阴极保护与阳极保护- 防腐涂料的应用五、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IUPAC命名规则- 常见官能团的命名- 烷基与芳基的命名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消除反应与重排反应3. 生物分子化学-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与肽的结构与性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化的知识点归纳,实际的化学选修4课程可能会包含更多的细节和复杂的概念。

此外,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要求有所变化。

如果您需要一个特定格式的文档,例如Word文档,您可以根据上述内容创建一个结构化的文档,并确保使用适当的标题、子标题和列表格式来提高可读性和编辑性。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1一.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平衡常数 (1)对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平衡常数K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可以进行得越完全. (3)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4)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到平衡状态:当反应的浓度商Qc 与平衡常数Kc相等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1)平衡转化率是用转化的反应物的浓度与该反应物初始浓度的比值来表示.如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的表达式为: α(A)= (2)平衡正向移动不一定使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提高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另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3)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之间可以相互计算. 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 (2)浓度的影响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一定时,改变浓度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化工生产中,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易得的反应物浓度,来提高另一昂贵的反应物的转化率. (3)压强的影响ΔVg=0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态不变. ΔVg≠0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4)勒夏特列原理由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Zn→Zn2++2e-;Ni→Ni2++2e- Fe→Fe2 ++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 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概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变化不能设计成电池的形式被人类利用,但可以以光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被人类应用. (2)原电池装置的构成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是将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上发生,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简易记法:负失氧,正得还. 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依据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①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由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而电流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二者是相反的. ②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③原电池的正极通常有气体生成,或质量增加;负极通常不断溶解,质量减少. (2)原电池中离子移动的方向①构成原电池后,原电池溶液中的阳离子向原电池的正极移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原电池的负极移动; ②原电池的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41.金属键的强弱和金属晶体熔沸点的变化规律: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熔点:NaNa K Rb Cs.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的原子2.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概念表示条件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给另一原子共用所形成的共价键.A:电子对给予体B:电子对接受体其中一个原子必须提供孤对电子,另一原子必须能接受孤对电子的轨道.(1)配位键: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共价键.(2)①配合物: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称配合物,又称络合物②形成条件:a.中心原子(或离子)必须存在空轨道b.配位体具有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③配合物的组成④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3.分子间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静电作用,比化学键弱得多,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一般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而氢键则有饱和性和方向性.4.分子晶体: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相结合的晶体.典型的有冰.干冰.5.分子间作用力强弱和分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间引力使物质熔化和气化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点越高,但存在氢键时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往往反常地高.6.NH3.H2O.HF中由于存在氢键,使得它们的沸点比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反常地高.影响物质的性质方面:增大溶沸点,增大溶解性表示方法:_—H……Y(N O F) 一般都是氢化物中存在.7.几种比较:(1)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比较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成键性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电性作用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金属内部实例NaCl.MgOHCl.H2SO4Fe.Mg(2)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比较非极性键极性键概念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不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成键原子电性电中性显电性形成条件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3)物质溶沸点的比较①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②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a.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b.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c.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③常温常压下状态a.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b.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5(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1 非极性分子: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的分布是对称的.如:①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同种元素的双原子分子:H2.Cl2.N2等;②只由极性键构成,空间构型对称的多原子分子:l4等;③极性键非极性键都有的:CH2=CH2.CH≡CH.2 极性分子:整个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如:①不同元素的双原子分子如:HCl,HF等.②折线型分子,如H2O.H2S等.③三角锥形分子如NH3等.(2)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两者研究对象不同,键的极性研究的是原子,而分子的极性研究的是分子本身;两者研究的方向不同,键的极性研究的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离与偏向,而分子的极性研究的是分子中电荷分布是否均匀.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二氧化碳.甲烷.四氯化碳.三氟化硼等只含有极性键,非金属单质F2.N2.P4.S8等只含有非极性键,C2H6.C2H4.C2H2等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Cl.H2S.H2O2等.(3)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①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没有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之说,如He.Ne等.②双原子分子:若含极性键,就是极性分子,如HCl.HBr等;若含非极性键,就是非极性分子,如O2.I2等.③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主要由分子中各键在空间的排列位置决定分子的极性.若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均匀,即排列位置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BF3.CH4等.若分子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即排列位置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如NH3.SO2等.④根据ABn的中心原子A的最外层价电子是否全部参与形成了同样的共价键.(或A是否达最高价)(4)相似相溶原理①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②相似相溶原理的适用范围:〝相似相溶〞中〝相似〞指的是分子的极性相似.③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精选总结5篇分享。

高中化学选修4各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各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 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焓变反应热知识点一焓变、反应热1.焓变、反应热(1)焓(H):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之差。

焓变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①符号:用ΔH表示。

②单位:常用kJ/mol或kJ·mol-1。

③表示方法:ΔH=H(生成物)-H(反应物)。

(3)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

(4)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等于焓变,所以我们常用焓变(ΔH)表示反应热。

(5)反应热和焓变的比较反应热焓变含义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所具有的焓之差符号QΔH 单位kJ·mol-1kJ·mol-1与能量变化的关系Q>0,反应吸收热量Q<0,反应放出热量ΔH>0,反应吸收热量ΔH<0,反应放出热量二者的相互联系ΔH是化学反应在恒定压强下(即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且不与外界进行电能、光能等其他能量的转化时的反应热,即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反应热Q就是焓变ΔH。

高中阶段二者通用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从化学键的角度(微观角度)看: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分子,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反应物所有键能之和)-(生成物所有键能之和)。

如图:1 mol H2分子和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吸收总能量为:436 kJ+243 kJ=679 kJ;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释放总能量为:431 kJ+431 kJ=862 kJ;H2(g)+Cl2(g)===2HCl(g)反应过程释放的能量为:862 kJ·mol-1-679 kJ·mol-1=183kJ·mol -1。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有机功能团与化合物分类1.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1.2 烷基、烯基、炔基、醇基、羧基、酰基等有机功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命名规则1.3 烃、卤代烃、醇、醛、酮、羧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第二章芳香化合物2.1 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2.2 苯的结构、性质和反应2.3 苯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环烷化反应、芳香族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第三章有机化学中的功能转化3.1 单官能团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置换、酸碱、加成、烷化等化学反应3.2 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分步合成、伦理优先规律和碳碳键形成反应第四章生物有机化学4.1 生命中的有机化合物4.2 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功能4.3 酶的性质和功能、代谢途径及酶促反应第五章有机材料与生产5.1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制备和性质5.2 合成橡胶、纤维素纤维等有机材料的化学原理和工艺5.3 合成涂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的化学原理和工艺第六章有机化学的工业应用和环保技术6.1 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提取和利用6.2 有机合成工业的过程控制、产品分离和纯化技术6.3 高分子材料的废弃物治理、环境保护与资源回收以上是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学生们在学习有机化学方面,应该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了解有机功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命名规则,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能够分辨苯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和化学反应,在学习生物有机化学方面,应该了解各种生物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掌握酶的性质和功能,能够分辨各种有机材料的结构、制备和性质,能够掌握工业应用和环保技术。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五篇本文共涵盖以下几个知识点:1. 化学动力学2. 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3. 化学实验设计及实验室安全4. 化学与能量变化5. 化学反应速率以下是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讲解:1.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机理和影响速率的因素的学科。

在化学动力学中,我们探究的是反应速率及其所受的影响因素。

例子1:催化剂催化剂是能够增加反应速率的物质,在很多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例如,在石油加工中,催化剂被用来加速石油的分解和重组。

另一个例子是工业氧化铅反应,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添加球形氧化铅催化剂来增加。

例子2:指数动力学指数动力学是一种描述反应速率的方法。

在指数动力学中,反应速率的增长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的某个幂函数相关。

例如,一级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浓度的一次幂函数,二级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浓度的二次幂函数。

指数动力学的方法在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可以用于研究配位化学反应、生化反应等等。

例子3:活化能活化能是指在不同反应物之间转换时需要克服的能垒。

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就越快。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加热反应,从而提高反应物的热能,降低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过程。

例如,火柴燃烧时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点燃,加热火柴就可以使其点燃更容易。

2. 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研究的是化合物分子的构造、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通过研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化学过程和物质的性质。

例子1:有机化合物结构有机化合物是含碳的化合物,这些元素构成的分子可以有不同的结构。

在有机化学中,我们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

例如,我们可以研究有机化合物中不同基团的影响,从而了解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能力。

例子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分类元素的方法。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越大的元素组成的周期性表格,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周期性性质,从而更好地了解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反应机制。

例子3:化合物的结晶化合物的结晶是指物质由于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晶体结构。

高二化学选修四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四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四重点知识点总结高二化学选修四重点知识点总结选修四的化学内容是十分零散、复杂的,高二的学生想要学好这个部分的知识,难度是比较大的。

具体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把握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选修四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二化学选修四重点知识点总结篇1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KW=c[H+]·c[OH-]25℃时, [H+]=[OH-] =10-7mol/L;KW=[H+]·[OH-]=1*10-14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

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4、溶液的酸碱性和pH:(1)pH=-lgc[H+](2)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变色范围:甲基橙 3.1~4.4(橙色)石蕊5.0~8.0(紫色)酚酞8.2~10.0(浅红色)pH试纸—操作玻璃棒蘸取未知液体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

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②广泛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

二、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公式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先求[H+]混:将两种酸中的H+离子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H+]混 =([H+]1V1+[H+]2V2)/(V1+V2)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先求[OH-]混:将两种酸中的OH离子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OH-]混=([OH-]1V1+[OH-]2V2)/(V1+V2)(注意 :不能直接计算[H+]混)3、强酸与强碱的混合:(先据H+ + OH- ==H2O计算余下的H+或OH-,①H+有余,则用余下的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H+]混;OH-有余,则用余下的O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OH-]混,再求其它)高二化学选修四重点知识点总结篇2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五篇在高中选修四的化学的课本中,涉及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内容也比较多,我们的学生要认真熟悉好选修四的化学内容,尤其是理科的学生。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1电化学如今已形成了合成电化学、量子电化学、半导体电化学、有机导体电化学、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等多个分支。

下面是由整理的高二化学选修4第四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流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根据电极质量增重或减少来判断。

工作后,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电极(正极)放电,电极活动性弱;反之,电极质量减小,说明电极金属溶解,电极为负极,活动性强。

(6)根据有无气泡冒出判断电极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发生了析出H2的电极反应,说明电极为正极,活动性弱。

本节知识树原电池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

一次电池(1)普通锌锰电池锌锰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干电池。

锌锰电池的电极分别是锌(负极)和碳棒(正极),内部填充的是糊状的MnO2和NH4Cl。

(2)碱性锌锰电池用KOH电解质溶液代替NH4Cl作电解质时,无论是电解质还是结构上都有较大变化,电池的比能量和放电电流都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它的电极反应如下:(3)银锌电池——纽扣电池该电池使用寿命较长,广泛用于电子表和电子计算机。

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为KOH 溶液。

其电极反应式为:(4)高能电池——锂电池该电池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高能电池。

由于锂的相对原子质量很小,所以比容量(单位质量电极材料所能转换的电量)特别大,使用寿命长。

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化学选修4学问点总结篇(1):高中化学选修4学问重点归纳我们都知道高中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但是选修模块的学问并不意味着不重要,高中化学选修四的学问内容一样要学好。

下面是百分网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选修4学问总结,盼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选修4学问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肯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汲取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3)反应热的测定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依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试验室常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2、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ΔH0,反应汲取能量,为吸热反应.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留意以下几点: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高中化学选修4常考学问1、电解的原理(1)电解的概念: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2、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阳极:2Cl-→Cl2+2e-阴极:2H++e-→H2↑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2)铜的电解精炼.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Zn→Zn2++2e-;Ni→Ni2++2e-Fe→Fe2++2e-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阴极反应:Cu2++2e-→Cu(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Cu→Cu2++2e-阴极反应:Cu2++2e-→Cu高中化学选修4必背学问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概念: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为Cu-Zn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Zn2++2e-;Cu得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3)原电池的电能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2、化学电源(1)锌锰干电池负极反应:Zn→Zn2++2e-;正极反应:2NH4++2e-→2NH3+H2;(2)铅蓄电池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3)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2H2+4OH-→4H2O+4e-正极反应:O2+2H2O+4e-→4OH-电池总反应:2H2+O2=2H2O化学选修4学问点总结篇(2):高二化学选修四重点学问点总结选修四的化学内容是非常零散、简单的,高二的同学想要学好这个部分的学问,难度是比较大的。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 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高二化学选修4重要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选修4重要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选修4重要知识点归纳高二化学选修4重要知识点归纳高中的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选修课本的知识点也要求必须要掌握,想知道选修四的化学知识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选修四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选修四化学知识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H为“—”或△H<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为“+”或△H>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 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梳理2020最新五篇
通常高中化学的选修课本内容都是有补充的作用,选修4的化学知识就属于很重要的知识拓展。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1
盐类水解的应用规律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2.确定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a2S 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C(Na+
)C(S2-)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配制FeCl3,SnCl4 ,Na2SiO3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Al2S3 ,MgS,Mg3N2
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5.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如Mg,Al,Zn 等活泼金属与NH4Cl,CuSO4 ,AlCl3 等溶液反应. 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pH=7时酸或碱过量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水解.
如CH3COOH与NaOH刚好反应时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pH=7,则CH3COOH过量。

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pH值范围相一致。

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8.分析盐与盐反应时要考虑水解. 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应分三个步骤分析考虑: (1)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能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应;
(3)以上两反应均不发生,则考虑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
(2)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 (3)加热浓缩FeCl3 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 的混合物,灼烧得Fe2O3 。

(4)加热蒸干(NH4)2CO3或NH4HCO3 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 (5)加热蒸干Ca(HCO3)2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
(6)加热Mg(HCO3)2、MgCO3 溶液最后得到Mg(OH)2 固体。

10.其它方面(1)净水剂的选择:如Al3+ ,FeCl3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2)化肥的使用时应考虑水解。

如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3)小苏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4)纯碱液可洗涤油污。

(5)磨口试剂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试剂. 凡此种种,不一而举。

学习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之。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2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⑴烃(主要是烷烃和芳香烃)的卤代反应;⑵芳香烃的硝化反应;⑶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醇的羟基氢原子被置换的反应;
⑷酯类(包括油脂)的水解反应;⑸酸酐、糖类、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指试剂与不饱和化合物分子结合使不饱和化合物的不饱和程度降低或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⑴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等物质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叫加氢反应、氢化或还原反应);⑵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与卤素的加成反应;⑶烯烃、炔烃与水、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3、聚合反应指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叫作单体,聚合后生成的大分子叫作聚合物。

常见的聚合反应:加聚反应:指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3
硅酸盐
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硅酸盐种类很多,大多数难溶于水,最常见的可溶性硅酸盐是Na2SiO3,
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又称泡花碱,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可以作黏胶剂和木材防火剂。

硅酸钠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有白色沉淀生成)
传统硅酸盐工业三大产品有:玻璃、陶瓷、水泥。

硅酸盐由于组成比较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氧化物前系数配置原则: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系数。

硅酸钠:Na2SiO3 Na2O·SiO2
硅酸钙:CaSiO3 CaO·SiO2
高岭石:Al2(Si2O5)(OH)4 Al2O3·2SiO2·2H2O
正长石:KAlSiO3不能写成K2O·Al2O3·3SiO2,应写成K2O·Al2O3·6SiO2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4
一、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2、无机物:
⑴-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⑵+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1价的I(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⑹NaOH等强碱、Na2CO3和AgNO3等盐
Br2 +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H2O
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二、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三、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醇类物质(乙醇等)
⑸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苯的同系物
2、无机物:
⑴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2价的Fe(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⑷+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双氧水(H2O2)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5
一、原电池: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溶解的一极为负极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梳理2020最新五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