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详细描述
患者在确诊初期可能经历震惊、否认、愤怒等情绪反应,随着治疗的深入,他 们可能会对治疗效果、副作用和疾病复发感到担忧,从而产生持续的焦虑情绪。
抑郁和悲伤
总结词
癌症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打击 和生活的变化而感到沮丧和无助 。
详细描述
患者可能经历悲伤、绝望、无助 等负面情绪,对社交活动和日常 事务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自杀倾 向。
提高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沟通能 力和同理心,增强患者对他们 的信任和依赖。
建立完善的癌症患者心理护理体系
建立癌症患者心理护理体系,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团体治疗等多种形式。
该体系应覆盖癌症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从诊断到康复,提供全程的心理支持。
建立心理护理评价体系,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效果,不断完善和改进护 理措施。
家属与患者共同参与
鼓励家属与患者共同参与心理护理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 支持。
家属情绪管理
关注家属的情绪状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疏导,避免家庭氛围对 患者造成负面影响。
04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的案例分享
成功战胜癌症的心理历程
积极面对
面对癌症,保持乐观的心态,积 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进程
专业心理护理有助于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 治疗副作用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促进康复 进程。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专业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和心 态,增强抗癌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05
结论
重视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包括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因此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协助患者治疗
家属可以协助患者完成治疗计划,如提醒患者按 时服药、陪同患者前往医院接受治疗等。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

心理护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应对疾病的能力。

心理护理师需要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癌症患者常常面临生命威胁和身体的变化,他们会有很多的疑虑和恐惧。

心理护理师应该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担忧,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重视。

心理护理师需要提供正面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癌症患者往往会出现对未来的绝望感和情绪低落,心理护理师可以帮助他们重建积极的心态,提升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心理护理师还应该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让他们明白癌症不是绝对的死亡宣判,而是一种可以被治愈和控制的疾病。

心理护理师还需要教导患者应对焦虑和恐惧的技巧。

癌症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恐惧,这些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师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呼吸控制和认知重构等技巧,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感,提高他们的心理压力调适能力。

心理护理师还应该关注癌症患者的家庭和社交支持系统。

癌症治疗不仅仅是患者一个人的事情,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

心理护理师可以帮助患者与家人沟通,让他们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心理护理师还应该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获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心理护理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教导应对技巧和关注家庭和社交支持系统,心理护理师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困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战胜疾病的能力。

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需求与护理干预

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需求与护理干预

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需求与护理干预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需求是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和情感需求。

以下是癌症患者心理社会支持需求与护理干预的一些关键点:心理社会支持需求:1.情感支持:癌症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强烈的情绪波动,如恐惧、焦虑、抑郁等,需要情感上的慰藉和理解。

2.信息支持:患者及家属需要关于癌症信息的教育,包括疾病性质、治疗方案、可能的副作用和预后等,以增强对疾病的认知和控制感。

3.社会支持:患者可能需要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的的实际帮助,如日常生活中的便利、精神上的鼓励等。

4.康复支持:治疗后,患者可能需要支持和资源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和日常生活。

护理干预策略:1.个体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针对性强的心理社会支持。

2.心理咨询: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困扰。

3.家庭和社区支持:鼓励家庭成员和社区资源参与支持,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帮助和关怀。

4.健康教育:通过健康讲座、手册等形式,提供关于疾病管理、康复和应对策略的教育。

5.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活独立性。

6.PeerSupport:建立病友支持小组,让经验丰富的病友为新手提供支持和建议。

7.资源连接:为患者提供有关额外支持资源的信息,如慈善组织、心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etc.8.持续关怀:护理干预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使在治疗结束后,患者仍然需要持续的支持和关怀。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癌症患者心理五个分期安宁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

癌症患者心理五个分期安宁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

癌症患者心理五个分期安宁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在癌症晚期,病情加重,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面临的身体和心理痛苦越来越大。

因此,应用五个分期安宁护理模式,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个分期安宁护理模式是指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和需求,分别进行身体安宁护理、情感支持护理、家庭关怀护理、生命留痕护理以及临终关怀护理。

下面我们针对这五个分期安宁护理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1、身体安宁护理:针对患者的身体痛苦进行控制和缓解,如疼痛、呕吐、失眠等,让患者在物理上感受到舒适和安宁。

在这个阶段,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和处理。

2、情感支持护理:由于癌症晚期患者经历了体能、精神和社交方面的巨大变化和损失,产生了各种负面情绪,如悲痛、愤怒、恐惧等。

针对这一问题,护士需要有耐心和同情心,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并适当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3、家庭关怀护理:由于癌症晚期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的不断恶化,常常需要家人的照顾和支持。

因此,护士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积极沟通和互动,为家庭提供建议和帮助,让患者在家庭环境中获得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4、生命留痕护理:在这个阶段,患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要留下一些宝贵的回忆和遗物给亲友。

此时,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些收集和留存遗物的方式和方法。

5、临终关怀护理:在这个阶段,患者的生命即将结束,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护理。

在这一阶段,护士需要以患者的意愿为基础,尽力让患者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的日子,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尊重。

综上所述,采用五个分期安宁护理模式,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和支持,能够满足患者身心方面的需求,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烦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护士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恰当的沟通技巧和专业的知识技能,才能够做好这项工作。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心理较为乐观
8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
特 鲁 多 医 师 的 墓 志 铭 镌 刻 着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中文描述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 去安慰。
ppt课件 9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
预期目标:1. 病人能表达其悲哀情绪 2. 病人能与有关人员分担悲痛 3. 病人能够接受别人的帮助 护 理 措 施 1. 与病人和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倾听并鼓励病人表达悲哀; 2. 确认悲哀的不同阶段,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告诉其随着医 学的发展,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通过手术放、化疗可延长人 的 寿 命 , 甚 至 可 以 完 全 治 愈 ; 3. 经 常 与 病 人 交 谈 , 以 了 解 病 人 的 想 法 ; 4. 鼓 励 病 人 进 行 自 我 护 理 ; 5. 经常与病人一起回顾已取得的进步,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尊重病人的方式为病人提供护理; 2. 帮助病人正确评价目前面临的情况; 3. 帮 助 病 人 制 定 切 实 可 行 的 目 标 ; 4. 给家属和病人提供沟通的机会,鼓励家 属 表 示 对 病 人 的 关 心 和 爱 护 ; 5. 鼓励病人回想过去的事情,强调他过去
的成就,证明他的能力和价值;
6. 努力减少病痛,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 要求此时应多给予病人抚慰,允许病人发
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
1.3 忧郁期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清楚地看到自己正接近死 亡,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表现出明显的忧郁和 悲哀,不能正常饮食及有良好的睡眠,产生恐惧、 焦虑、悲哀及很强的失落感,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1.4 接受期 此时患者对死亡已有准备,恐惧、焦虑、悲哀也 都随之消失,显得很安详,身心均已衰弱,对周 围任何人和事物都不感兴趣。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接受自己的情绪癌症患者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感到恐惧、愤怒、沮丧、焦虑等。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坦然面对。

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来缓解情绪,找到合适的方式来释放压力。

二、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支持系统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实际帮助、信息和知识的分享等。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鼓励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陪伴和关心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

三、积极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虽然面对疾病的折磨,但是患者应该相信自己有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

他们需要懂得积极面对生活,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情,相信医学的进步和自己的康复。

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促进康复速度。

四、合理的生活方式癌症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提升免疫力,减轻化疗或放疗带来的副作用,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患者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健康的活动或者兴趣爱好来分散注意力,帮助自己更好地调整心态。

五、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很多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专家可以给予患者更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治疗过程,减轻心理压力,提升抗病能力。

六、建立积极的社交网络癌症患者需要建立一个积极的社交网络,可以和患者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或者专业辅导员交流。

这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况,减轻孤独感,还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到更多的养生知识和心理护理方法。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癌症是一种长期危害健康的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心理护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减轻焦虑、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从认知、情感、行为、社会层面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阐述。

一、认知层面的心理护理认知层面的心理护理是指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帮助和促进,以提高患者对癌症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应对能力。

癌症患者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常常与对癌症认识不足有关。

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宣教,让他们了解癌症的病因、发病机制、预后与治疗等,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减少对癌症的恐惧和焦虑。

护理人员还应该积极引导患者重建自信和乐观心态,相信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努力,一定能够战胜癌症。

情感层面的心理护理是指对患者的情感体验进行关怀和支持,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情感冲突。

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困扰,往往会出现抑郁、绝望、愤怒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情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应该在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情感,找到释放情感的途径,让患者感到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

行为层面的心理护理是指对患者的行为表现进行干预和引导,以帮助患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行为上的改变,如饮食减少、睡眠质量下降、身体运动减少等。

这些行为改变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干预,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社会层面的心理护理是指关注患者在社会交往中的问题和困扰,帮助患者解决社会适应问题,提高社会支持和自我调节能力。

癌症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的原因而感到孤立和无助,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在工作中积极引导患者主动积极面对疾病,保持积极向上的社交活动,并鼓励患者与亲友进行交流,增强社会支持和亲情关怀,培养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缓解社会压力。

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摘要:几年来乳腺癌病人逐年增加,病人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

癌症患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心理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她们人格、情绪、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反应各有不同,下面从缝隙对象与方法入手,考察结果进行分析、简要进行探讨。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沟通技巧有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癌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比发达国家患者要低,这应该引起重视。

通过乳腺癌患者的观察,我们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有效排除她们的心里障碍,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一定效果。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发病率在逐年呈上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其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心肿瘤之一,不但影响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者危及生命。

目前乳腺癌患者基本都可早期诊断,但治疗手段还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并根据情况辅以放化疗,然而术后会出现乳房缺如,上肢水肿,皮炎,疤痕等,此时患者在心理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出现如悲观,恐惧,绝望,自卑等一系列的情绪反应,那么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大降低。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术前均行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年龄29~63岁,平均46岁。

已婚61例,未婚7例;行乳腺癌保乳术1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0例。

1.2心理特征及护理方法乳腺癌患者术后不仅会出现乳房缺如,上肢水肿,皮炎,疤痕等躯体上的不适,而且更会因女性特有器官的缺如而影响其形象,其社交活动受限,更甚者会影响到夫妻间的关系,此时患者在心理上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尤其以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心理反应最大。

作为护理人员,要了解并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

1.2.1悲观患者不能正确认识所患疾病,从而一蹶不振,怨天尤人,认为自己从此脱离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也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对此,应主动接近患者,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与患者交谈一些其感兴趣的人或事,鼓励其去参加一些感兴趣的娱乐活动,使其不过多的去想与疾病相关的问题,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癌症病人;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20-02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三百多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我国每年至少有六十万人死于此病。

近年的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除了与物理化学刺激、病毒、慢性感染、遗传、药物、激素和老年等因素外,社会环境、经济状态、职业、精神紧张、人格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对癌症的致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癌症是很重要的心身疾病,所以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现就我科收治的肺癌患者为例进行阐述。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6例,均为1994年12月——1996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肺癌病人。

男性40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的32岁,年龄最大的76岁,平均年龄61岁。

其中小细胞未分化癌12例,鳞癌28例,腺癌16例。

2 心理活动特点分析
2.1 焦虑、侥幸疾病初期,没有最后确诊的时候,是“疑癌”阶段,焦虑反应非常突出,这是初诊癌症病人的普遍心理状态。

当患者听到自己得了无异于宣判死刑的癌症时,病人对他的诊断表现极大的震惊和猜疑,在一定时间内不愿意接受,于是去找很多医生反
复检查,反复会诊,总之,对自己是否患上癌症是有疑虑的,存有一种企图逃壁现实的侥幸心理。

2.2 失肋、自怜当病人不得不承认自己患了癌症后,犹如晴于霹雷,大祸临头,表现了埋怨、沮丧、愤怒、哭泣,吃不下,睡不着,他(她)的自制力下降,往往会出现自悲自怜的情绪:“我为什么偏偏会生这种病”,“老天爷为什么和我过不去”。

病人出于绝望,有时无缘无故大发脾气,对家属或医务人员没有好气,采取一种攻击性的态度,以发泄内心的痛苦。

2.3 抑郁、孤独随着病情的逐步恶化,病人经受着沉重的打击,无可奈何,因而精神萎靡不振,失眠、厌食、乏力,产生一种抑郁自卑心理,由于不得不进行手术,只好忍受器官的缺失或生理功能的变化,大多数病人还要忍受化疗、放疗的痛苦,但病人大能自我克制,不愿谈及自已的病情和预后,表现得抑郁孤独。

2.4 悲观、绝望随着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死亡的威胁逐渐逼近,使病人丧失信心,厌世轻生,产生绝望心理,有的表现情绪木僵,麻木不仁,有的总照镜子与自我告别,回首往事,留恋人生,也有的人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了解自己的预后,他们为了不给他人增加麻烦和痛苦,表现着异常平静,有条理地安排后事,准备默默告别人生。

3 心理护理
3.1 给以心理支持对癌症的认识和病情是否告诉患者本人,何时
告诉,因心社会角色、文化背景、个性特点、自我意识水平、医学知识水平等情况而定。

护士应掌握恰当时机,运用语言的艺术和技巧告诉病人,并设法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对病人的康复大有好处。

否则,将出现不可能预想的后果。

例如,有一位36岁的肺结核球的患者,本来手术后效果良好,但她一直怀疑是恶性肿瘤,怀疑医务人员在哄骗自己,担心由于手术而扩散,因而术前术后一直恐惧、焦虑,心境很坏,尽管手术做得很顺利,但她的疑心未除,不久,便得了抑郁症而离开人世。

当病人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护士要态度和蔼,沉着而不冷漠,语言简单明了,并带有权威性地告诉病人“只要你与医护密切配合,就有治疗的希望”,当病人明确诊断后,由于对自身疾病的关注,对于躯体感觉过敏,加上一些不全面的医学知识,可以在自我暗示下较快地出现恶性肿瘤的症状,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相应部位经常疼痛等。

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给以心理支持和疏导,努力改变病人的消极心理,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帮助,激发病人的能动性,转换不良心境,使他们忘掉痛苦,振作精神,鼓励病人树立坚强意志,并给予讲解治愈或生命得到延长的具体例子,这对于争取生存,战胜死亡是非常有利的。

3.2 鼓励病人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评价自己的症状由于目前癌症治愈率低,治疗中的痛苦以及最后的疼痛等,使一般人闻而生畏,由癌症导致忧郁的比例不少,护士要耐心倾听并回答病人提出
的问题,遇到病人情绪反常,就让他们渲泄心中积怨,并对他们的苦衷给予同情的安抚。

同时要让患者生活丰富多彩,从压抑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所寄托,有所追求,如讲动听的故事,谈有趣的传说,听悦耳的音乐,还可以让病人看些书、杂志、小说等。

总之,尽量让病人多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使他们心情愉快起来,不让他们产生悲哀、孤独感,同时还要做好病友工作,使他们互相关爱,互相鼓励,医护人员态度要温和,语言要诚恳,给病人以亲切感,鼓励病人向护士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评价他们的症状,并不断以疏导,帮助他们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曾有报一肺癌患者,由于病情恶化,他拒绝治疗,要求出院,结果在预定出院的前一天就跳楼自杀了。

因此,我们要防止患者自杀的发生,及时给予疏导,做好转化工作。

癌症的治疗如手术治、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多是破坏性的,在治疗前向病人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反应,使病人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在治疗期间耐心听取病人有关躯体和心理反应的诉述,并给予解释,使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

3.3 创造良好的环境就目前而言,有些癌症尚无满意的治疗措施,护士应当努力为病人和家属分担忧愁,以美好的语言和精细的护理技术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而美好的生活环境更会使病人有舒适的感受,从而增强治疗的信心,在医院内尽可能增加一些美感因素和愉快氛围,如搞好病房通风,摆一些合适的花盆,病房外辟小型花园,让病人散步交谈,下棋,会亲友,定时开放电视节目,
适时播放音乐,通过这些方法消除病人的抑郁情绪,使病人在有限的日子里,过得尽可能愉快一些,并尽可能延长其生存时间。

4 结论
我科收治的56例肺癌病人,通过护理人员精心的心理护理,48例患者消除了焦虑恐惧、失助自怜、悲观绝望、抑郁孤独的心理,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8例患者因病情危重及家庭经济问题而放弃治疗。

因此,护士在做好癌症病人的临床护理的同时,更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做好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鸣果,金魁和.医学心理学.辽宁科技出版社,1992: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