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燃压裂技术在三叠系长8油藏的研究及应用

合集下载

压裂技术在油藏水驱开发中的应用

压裂技术在油藏水驱开发中的应用

压裂技术在油藏水驱开发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7-24T03:51:58.35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0卷第3月第5期作者:刘梦轩[导读] 我国的工业门类较为全面,工业产业链完整,因此,我国每年需要大量的石油刘梦轩(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黑龙江大庆)【摘要】我国的工业门类较为全面,工业产业链完整,因此,我国每年需要大量的石油。

对于我国而言,怎么增加石油产量、降低我国对外国的石油依赖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因此,我国必须不断更新石油开采技术,令我国对外国的石油依存度下降,并充分满足我国的各项工业的原油需求。

我国的部分油区为低渗透油藏,开发这部分的油藏时必须使用体积压裂技术,才能使开采效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在开采这部分油藏的技术当中,体积压裂技术是使用频率较高、也是地位较为重要的技术,为油区开采员工所重视。

笔者从体积压裂技术的工作原理出发,对该技术在油区中的运用进行了一定探讨。

【关键词】石油开发;体积;压裂技术;技术原理;技术应用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石油需求量进一步上升,社会各界越发关注石油开采技术。

目前,政府和众多企业都在关注我国的开采技术能否高效开采油田。

在我国的众多油田当中,部分油田具备低渗透的特点,而一般的开采技术无法高效开采具备这一特点的油田。

如果要高效开采这类油田,必须使用体积压裂技术。

体积压裂技术可打破油田的储层,让储层出现裂缝,从而提升储层的渗透率,让石油或天然气更加容易被开采。

1体积压裂技术概述1.1体积压裂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体积压裂技术后,地层中原本存在的裂缝会因水力压裂作用而增大,并且会让裂缝增多,致使脆性岩石剪切滑脱效应发生,使得地层中原本存在的裂缝与因水力压裂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形成交错系统。

由于地层中原本存在的裂缝增大,并产生新的裂缝,因此,油田的储层将发生改变,使得原本存在的裂缝和岩石产生更大的沟连。

在地层的裂缝当中,存在着主裂缝与次生裂缝,后者因前者而产生,并会在前者的进一步作用下,产生二级次生裂缝,以至于地层出现规模较大的裂缝网络。

火山裂缝型油藏氮气泡沫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火山裂缝型油藏氮气泡沫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火山裂缝型油藏氮气泡沫驱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火山裂缝型油藏是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具有较大的开采难度。

为了充分利用和提高这类油藏的采收率,氮气泡沫驱技术成为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

本文首先分析了火山裂缝型油藏的特点,然后介绍了氮气泡沫驱技术的原理以及在这类油藏中的应用情况。

对氮气泡沫驱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优势进行了阐述。

在总结了这项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火山裂缝型油藏中氮气泡沫驱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火山裂缝型油藏、氮气泡沫驱、技术研究、应用、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特点分析、技术原理、进展、优势、研究成果、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火山裂缝型油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油气藏,其地质构造复杂,孔隙洞至小,岩石非均质性较强,油气运移能力较差,采收难度大。

传统采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火山裂缝型油藏的高效采收需求。

寻找一种适用于火山裂缝型油藏的新型采油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火山裂缝型油藏的特点,探讨氮气泡沫驱技术原理,总结氮气泡沫驱在火山裂缝型油藏中的应用情况,回顾氮气泡沫驱技术研究进展,评估其优势,从而为火山裂缝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火山裂缝型油藏是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具有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资源。

由于储层裂缝间隙大、孔隙度低、油水相对渗透率差等特点,使得火山裂缝型油藏开发难度较大,传统的采收方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氮气泡沫驱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油田采收技术,通过在水中溶解氮气并产生泡沫,改善了水驱油藏的相对渗透率,提高了驱油效果,适用于高渗透率油藏和对传统采收方法敏感的油藏。

在火山裂缝型油藏中,利用氮气泡沫驱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气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本研究旨在探索氮气泡沫驱技术在火山裂缝型油藏中的应用潜力,为我国火山裂缝型油藏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劈裂法压裂技术在牛东火山岩油藏中的应用

劈裂法压裂技术在牛东火山岩油藏中的应用

劈裂法压裂技术在牛东火山岩油藏中的应用
崔彦立;石磊;刘全洲;梁芹;吕芬敏;王健;吴明江
【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卷),期】2009(31)3
【摘要】牛东火山岩油藏岩性、储集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物性、含油性和力学性质在分布上的强非均质性,决定了压裂改造机理不同于砂岩油藏,表现为高应力、高滤失、高缝内扭曲、难控缝等技术难题。

依据该油藏开发压裂的大量资料,介绍了该油藏储集体特征的研究成果和压裂技术机理;引入岩体力学观点,提出并实施了火山岩劈裂法压裂技术,论述了火山岩劈裂法压裂造缝的特殊机理及施工模式。

在该油藏应用结果表明,有效解决了火山岩压裂增产难题,效益显著。

【总页数】4页(P294-297)
【关键词】牛东油田;火山岩改造;劈裂法压裂
【作者】崔彦立;石磊;刘全洲;梁芹;吕芬敏;王健;吴明江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吐哈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
【相关文献】
1.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J], 王树军;王小龙;李文洪;邓强
2.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J], 郑波
3.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张佩玉;刘建伟;滕强;王玉萍
4.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J], 郑波;
5.牛东火山岩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 [J], 邓有根;郑波;李一朋;岳翰林;鲍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3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_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2003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_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 1999043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072050、4027206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 -128)资助收稿日期:2003201221 收修改稿日期:2003206221文章编号:100020550(2003)0320373208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①史基安1 王金鹏1 毛明陆2 王 琪1 郭正权2 郭雪莲1 卢龙飞11(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安 710004)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

运用薄片鉴定、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物性分析等资料,研究了延长组长6—8段的成岩作用特征,分析了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状况,确定了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阶段,指出西峰油田优质储层的发育取决于储集砂岩中粘土膜形成作用、烃类侵位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发育状况。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成岩作用第一作者简介 史基安 男 1958年出生 研究员 储层沉积学与储层地球化学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文献标识码 A 碎屑岩储层的成岩演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尤其是发生在成岩阶段中晚期的化学变化常对储层孔隙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而这种变化通常是由孔隙流体性质的改变所引起的,来自于烃源岩的富含有机酸的酸性流体可改变储层砂岩孔隙中的地球化学环境,造成砂岩溶蚀作用的发生以及矿物组成和物性条件的改变。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主力产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湖相砂岩,该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其成岩作用类型非常复杂,在埋藏成岩过程中各种成岩作用对砂岩的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次生孔隙的发育都产生一定影响,次生孔隙在长6—8段砂岩中发育非常广泛,成为砂岩最主要的储集空间之一,它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了储集砂岩的孔渗条件,因此储集砂岩成岩作用的研究对西峰油田储层评价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藏增产新技术解读

油气藏增产新技术解读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
工作原理 井下仪器上电后,控制模块使点火头与点火源相
连,同时启动采集与记录模块,将火药点燃后造成的 井筒压力变化过程记录下来。压裂结束后,将监测仪 提出井筒与专用连接口面板连接,读出电子记录模型 中的P-t过程。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施工工艺 电缆起下、液柱压档、地面
化处理仍未成功,又用水泥封固、射孔。 应用压裂前,该井注水量1.98m3/h,注入压力为6.9MPa;应力压裂
后,注入量上升到2.64m3/h,而注入压力下降到1.38MPa。 中阿但特戴维油田某油井:
岩性:砂岩,孔隙度7%,渗透率10×10-3μm2。 井况:该井由于细砂堵塞了射孔孔眼,因而产量很低。 应力压裂前,该井的原油产量为1.5m3/d,压裂后上升到4.0m3/d, 一年后产量仍有3.5m3/d。
应力压裂技术可应用于新井的油气层增产处理,包 括多次处理,也可在水力压裂等工艺措施前或工艺措 施后进行处理,还可应用于不宜进行水力压裂及酸化 处理的油层,如水敏性油气层。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
应用实例
东得克萨斯油田某注水井: 岩性:细砂岩,孔隙度14%,渗透率5×10-3μm2。 井况:该井第一次酸化处理未成功,用水泥封固后射孔,再次酸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的增产机理 增产原理
气体发生器内的发射药和固体推进剂点火后,在几 毫秒内迅速爆燃,产生压力近100MPa,温度2500℃ 的高速气流,使井壁地层产生井径50~100倍或200倍 的径向裂缝,与天然裂缝相沟通。
裂缝方向随机,基本都不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 地层应力控制下,对裂缝造成剪切、错动效应,形成不 闭合的自行支撑的裂缝。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
前苏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发展情况 60年代末,大量使用由军工厂生产的带壳体气体发生

火山岩油藏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火山岩油藏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 1储层天然裂缝发育 , 喉道半径 比较小 , 且压 力 系数偏 低 , 各种 固相 颗 粒 易进 入 储 层 引起 油 流 通
道堵 塞及 储 油空 间 的敏 感性 伤 害 。 () 2 储层原油含蜡 93 % ~1 .3 脱气原油 .8 52 %, 析蜡 点 2 4~4  ̄ 胶 质 及 沥 青 质 含 量 1 2 % 0C, .0 1 .7 , 3 5 % 在地 层原 油脱 气或地 层 压力下 降过 程 中易 造成 蜡 晶和胶 质沥 青质 析 出 , 堵塞 孔喉 。
[ 作者简介] 安耀清 , ,9 o年 出生 , 男 17 高级工程师 ,9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 ,06年 1 19 20 月获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与天 然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 现从事压 裂酸化工艺技术及现场管理工作。




试 2 0 年 1 月源自 08 2() 6采用低温水基压裂 液, 以提高液体携砂 能 力, 提高施 工成 功率 。 () 7全程 采用 中粒径 陶粒 , 以提高裂缝导流能力 。 ( ) 用微地 震裂缝 方位 监测技 术 , 8采 以判断 地应 力方 向 , 导后期 设计 。 指
育程 度 不一 , 洞 发育 区分 布复杂 , 平面 上含油 气 缝 在 不均 匀 , 而且 同一 油气藏 的不 同部 位 , 其生 产井 自然 产 能也相 差悬 殊 。 3 微 裂缝 发 育 。 井筒裂 缝扭 曲效 应强 , . 近 压裂 施 工难 度大 储层 天然 裂缝 发育 , 压裂 过程 中多 条裂缝 开启 , 近井筒 裂缝 扭 曲效应 强 , 容易导 致 近井快 速脱砂 。 4 储层 敏 感性 强 , 层保 护难 度大 . 储
效渗透率 在 ( .5~1 .7 mD之 间 。储 层 天然 裂缝 07 8 8) 发育程度差别 大 , 裂缝方位 约为北 东 4 ~8 5 0度左 右 。 储层 粘土矿物 中蒙脱 石含 量最 高 , 次为伊 利石 、 其 伊/ 蒙混 层和绿泥 石 。储 层平 均压 力 梯度 0 9 a10 .3MP/0

砂岩裂缝油藏压裂降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砂岩裂缝油藏压裂降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 1 年第 1 期 00 3
内蒙 古 石 油 化 工
8 1
砂 岩 裂 缝 油 藏 压 裂 降 虑技 术 的 研 究 与 应 用 孙 雪 赵 连 杰 兑 爱 玲 , ,
(. 国 石 化 股 份 中 原 油 田分 公 司 采 油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院 ;. 1中 2 中国 石 化 股 份 国 际 勘 探 开 发 公 司伊 朗 雅 达 项 目部 ) 摘 要 : 缝 油 藏 由 于 天 然 裂 缝 的 存 在 , 裂 液 大 量 滤 失 , 加 了施 工 的 砂 堵 几 率 和 对 储 层 的 伤 害 , 裂 压 增
11~ 12.
[ 3 刘 泽 容 , . 藏 描 述 原 理 与 方 法 技 术 [ ] 北 6 等 油 M .
京 : 油 工 业 出 版 社 , 9 3 石 19.
[ ] 王 志 章 , 占 中. 代 油 藏 描 述 技 术 [ ] 北 7 实 现 M .
京 : 油 工 业 出 版 社 , 9 9 石 19 .
卫 北 地 区 三 叠 系 构 造 位 置 处 于 东 濮 凹 陷 中 央 隆 起 带 北 端 的 古 云 集 及 文 明 寨 构 造 , 要 分 布 在 文 明 主 寨主 体地 垒 带 、 7 卫 7地 垒 带 两 个 地 垒 带 内 。 三 叠 系 为 一 套 红 一 灰 色 砂 泥 岩 互 层 , 中 央 隆 起 带 北 部 地 在 层 厚 度 约 5 O 7 0 。平 均 孔 隙 度 5 7 , 层 测 试 O ~ 0m . 地 有 效 渗 透 率 0 O ~ 2 . md。 原 始 地 层 压 力 1 . ~ .8 92 95 2 .0 P 压 力 系 数 接 近 1 , 层 温 度 7 .5~ 9 M a, .0 地 7 1 5 。 层 泥 质 含 量 高 、 性 差 、 油 井 段 长 ( 2 ~ 0 ℃ 储 物 含 15 2 4 ; 层岩 石 致 密 , 石 基质 物性 差 , 缝 、 含 3 m) 储 岩 以 洞

水力压裂技术在三叠系浅油藏的应用

水力压裂技术在三叠系浅油藏的应用

4 6
3 O
25
西部探 矿工 程
能团和 聚合物 水溶 液 的 p 值 以及 将 要 使 用 的地 层 温 H 度等条 件来决 定 。为此 , 定使 用硼 交联剂 。 确
2 3 破 胶剂 .
20

1 5
压 裂液 的破胶 降解 性 能 是影 响压 裂 液返 排 和 油 气 井产量 的重要 因素 。实现 压裂 液彻底 破胶 , 减少 对储 层 损害是 压裂 液 的一 项 重要 性 能 。 目前 应 用最 广 的过 硫 酸盐破 胶剂 , 其机 理是 以氧化 降解 的化学途 径使 压裂 液
陕西 西安 7 0 1 ; . 庆 油 田公 司勘探 开发 研 究院 , 10 8 4 长 陕西 西安 7 0 1 ) 10 8 摘 要 : 叠 系致 密 浅油藏 主要是 指埋 深 小 于 1 0 m 的油藏 , 源丰 富 , 三 30 资 总资 源量 为 2 4 8 3 0t 7 6 . ×1 ,
其 中三 叠 系 占 9 . , 叠 系浅 油藏埋 深 浅 、 65 三 温度低 , 具有储 层物 性 差 、 原始含 水 饱 和度 高、 地层 温度
及压 力 系数低 等特 点 , 开发 难度 较 大 , 重制约 了该 油藏 的 开发 。压 裂 改造 存在 压 裂 液破 胶 难 、 力 严 水
6. O~ 1 .0 0 0 .O1 7~ 0. 27 .01 9 02 0 91
表 3 交联 2mi 破 胶 液 粘 度 0 n后
7 . 08 2~ 8 . 1 00 4 2
温度 ( ℃)
3 5
B 一】 ) J (
0. 2 0. 2 0. 2 O. 2
水 不 溶 物 7 ~ 1 .O ,l 基 液 粘 度 2 0~ .0 0 7

彭阳长8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彭阳长8油层储层特征研究

彭阳长8油层储层特征研究蒋钧;肖博文;赵迁;庄腾腾;高曦;罗恒;孙典豪【摘要】彭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横跨西缘断褶带及天环坳陷两个构造单元.自2012年首次在彭阳长8油藏勘探获得发现以来,2013-2014年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通过探评骨架井的实施,控制落实油藏规模,并已滚动建产2.1万t.随着开发规模的逐渐加大,各项基础研究的开展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区域地质背景条件下长8油藏的沉积相,并根据各项资料对长8油藏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油藏的主控因素,并结合当年产建实施情况加以验证,为后续产建开发提供基础资料.【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5(034)004【总页数】5页(P79-82,87)【关键词】彭阳油田;三叠系;长8【作者】蒋钧;肖博文;赵迁;庄腾腾;高曦;罗恒;孙典豪【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彭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横跨西缘断褶带及天环坳陷两个构造单元,行政隶属宁夏自治区彭阳县,面积为2 523.2 km2。

截至2012年底,共有采油井117口,开井90口,产油能力352 t/d,综合含水53.8%,采油速度2.13%,采出程度8.23%;开注水井15口,日注286 m3,月注采比0.34,累计注采比0.16,但深层系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2012年实施探井演78首次在长8试油获得油田发现。

2013年加大深层系研究勘探实施力度,围绕演78井重翻该区所有探评井资料19口,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初步筛选彭阳南部为长8油藏勘探有利区,实施骨架7口,井均钻遇砂层23.8 m,油水层9.5 m,3口试油获得工业油流,试采效果好(初期单井产量2.4 t/d,含水41.8%),彭阳长8油藏勘探开发取得突破。

安塞油田三叠系延长组特低渗透油藏增产技术

安塞油田三叠系延长组特低渗透油藏增产技术

文章编号:100020747(2006)0520638205安塞油田三叠系延长组特低渗透油藏增产技术李永太1,宋晓峰2(1.西安石油大学;2.咸阳长庆化学剂有限公司)基金项目:国家“西部开发”科技行动重大攻关计划项目(2005BA901A13)摘要:安塞油田长6段油藏渗透率为0.96~2.90mD,孔隙度为11.00%~13.25%,孔隙以小孔、细喉为主,地饱压差值仅为2.94~3.66MPa,油层供液能力差,为典型的特低渗透岩性储集层,此为油井低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胶结物中酸敏性矿物含量高(6.19%),是常规酸处理工艺造成储集层伤害的潜在因素。

地层水矿化度高达89850mg/L,严重的油层结垢是造成单井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

在安塞油田实施暂堵压裂16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85t,平均有效期84.1d;泡沫清洗10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13t,平均有效期52.8d;酸处理99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10t,平均有效期128.9d;清防垢处理18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90t,平均有效期330d。

分析认为,清防垢施工处理半径较大是结垢处理效果较好的主要原因。

有效增大油层压裂和酸处理半径是进一步提高压裂和酸处理效果的有效途径。

图2表5参7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压裂;酸化;结垢防治;安塞油田中图分类号:TE348 文献标识码:AT echniques for oil increasing of extra2low permeability T riassic YanchangFormation,Ansai Oilf ield,Northern ShaanxiL I Y ong2tai1,SON G Xiao2feng2(1.X i’an Pet roleum Universit y,S haanx i710065,China;2.Changqing ChemicalPre parations L imited Com pany,X iany ang,S haanx i712000,China) Abstract:The geology of T riassic Y anchang Formation in Ansai Oilfield is extra2low permeability(0.96~2.90mD),extra2low porosity(11.00%~13.25%),fractured oil reservoir with dominant small pores and throats,little differences between formation and saturation pressure(2.94~3.66MPa),high percentage of acid2sensitive minerals in cements(6.19%),and high formation water salinity(89850mg/L).Severe scaling problems and production reductions appear in water flooding production wells.Fracturing treatments were performed in16production wells leading to an average increase of1.85t/d per well in oil production, the average effective life was84.1d;foam flushing was operated in10production wells,leading to an average increase of1.13t/d per well,the average effective life was52.8d;acidizing treatments in99production wells led to an average increase of1.10t/d per well,the average effective life was128.9d;scale control and removal treatments in18production wells led to an average increase of1.90t/d per well,the average effective life was330d.The better result of the scale control and removal treatment is mainlyattributed to its larger radius.Enhancing the radius in fracturing and acidizing treatment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K ey w ords:extra2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f racturing;acidizing;scale control and removal;Ansai Oilfield1安塞油田地质特征及地层堵塞机理1.1储集层特征[1]安塞油田处于陕北斜坡中部,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

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化学调剖技术现状和发展需求

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化学调剖技术现状和发展需求
行井 网优 化 、改 造 方 式 优 化 、注 采 对 策 优 化 外 。 对 注水井 进 行 调 剖 堵 水 是 一 种 比较 有 效 的措 施 对
原则 上 以 有 机 堵 剂 为 主 ,无 机 堵 剂 为 辅 。有
些采 油单 位 明确规 定严 禁无 机堵 剂入 井 。
1 . 2 . 1有机堵 剂
层 ,生产层 位 以长 2 、长 3 、长 4 + 5 、长 6 、长 8为
见到 了一定 的效 果 。 1 . 1工 艺参数 三叠 系 油藏 目前 基 本都 处 于 第 一 轮调 剖 阶段 , 堵 剂用 量 一 般 为 1 5 0 0 ~2 0 0 0 m 。排 量 一 般 为 3~ 5 m / h 。爬坡 压 力一般 为 3 ~ 5 MP a 。
定性 。
( 2 )预 交联 颗粒 。也 叫体 膨颗粒 _ 6 ] ,采用 地 面交联 方式 ,避 免 了 地下 交 联 体 系 因 降解 、稀 释 、 p H值 变 化和 交联 剂 与 聚合 物 的 吸 附不 同步 等 因 素 造 成 的不 成 胶 或 成 胶 强 度 变 差 的 弊端 。但 由 于 粒 径较 大 ,不 易进 入地层 深部 。
( 1 ) 聚合物弱凝胶 。酚醛 交联 和铬交 联弱 凝胶
为主的延缓交联凝胶 _ 3 ] 。基 液黏度小 于 1 5 0 m P a・ s , 成胶后 黏 度 为 5 0 0 0 m P a・ s 左 右 。具 有 易注 入 、能
进 入 地 层 深 部 的 优 点 ,但 地 下 成 胶 受 地 层 剪 切 、 矿化度 、吸 附 损 失 等 因素 影 响 ,具 有 很 大 的 不 确
策 。长庆 三叠 系油 藏 客 观 条件 方 面存 在 两 个 特 点 :

姬塬油田长8油藏高压欠注治理技术研究

姬塬油田长8油藏高压欠注治理技术研究

姬塬油田长8油藏高压欠注治理技术研究【摘要】姬塬油田长8油藏储层物性致密,导致开发过程中频发高压欠注问题,影响油田正常开发技术政策的落实,本文将从油层物性、注水现状等问题入手,重点分析导致地层注水压力高的主要原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类比其他区块同类地层注水压力,提出本区块如何应对开发后的高压欠注问题,提出下步治理意见。

【关键词】储层物性?初期改造强度?挤注情况?加砂压裂?大剂量酸化1 区域地质概况1.1 油藏地质概况1.1.1?构造特征姬塬油田区域构造位于陕北斜坡中段西部,构造平缓,为一宽缓西倾斜坡,构造平均坡度小于1°,平均坡降6m/km~7m/km。

在这一区域背景上发育近东西向的鼻状隆起。

1.1.2?砂体展布长81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细砂岩为主要储集层,砂岩分布范围广,黄39井区砂体总体展布呈西北~东南向,有东西两支砂体,砂体形态总体呈朵状,局部呈条带状,砂体宽5km~10km。

纵向上,长81一般由2~4期单砂体构成,单砂体厚5m~10m,叠加厚度8m~40m。

1.1.3?沉积特征姬塬油田长8砂岩以灰色、灰绿色、灰褐色长石砂岩为主,含有少量岩屑质长石砂岩,砂岩粒度以细粒、细~中粒、粉~细粒为主,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分选较好,接触关系以点-线状为主。

胶结类型以孔隙-薄膜型、孔隙-再生型和溶蚀式为主,岩石结构普遍表现为成分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点。

碎屑普遍呈定向分布,黑云母常沿层面富集。

1.2 开发历程2010年进行规模开发截止2011年12月底,姬塬油田长8油藏完钻开发油井138井次;井均日产液3.86m3,平均日产油1.69t/ d,综合含水56.1%,平均动液面1865m;开注水井64口,井均日注水25m3。

2 存在问题及已做工作2.1 开发中存在问题池97区块池长8油藏2011年开发,截止目前开注的11口注水井中共有高压欠注井8口,油套压接近于泵压,长期欠注导致该区块地层能量无法得到有效补充,油井递减快,影响油藏整体开发水平。

三叠系长8油藏开发影响因素分析及下步治理对策

三叠系长8油藏开发影响因素分析及下步治理对策

三叠系长8油藏开发影响因素分析及下步治理对策西峰油田董志区自2005年投入全面开发以来,由于受含水上升、油井低产等因素影响,制约了油藏持续稳定高效开发。

本文从以三叠系油藏西峰油田董志区为例,结合地质因素和后期开发影响两方面对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开发技术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依据,达到高效合理开发的目的。

标签:低渗透;地质因素;开发政策1 影响油田开发的主要因素分析1.1 地质影响因素分析1.1.1 裂缝影响分析①裂缝为低渗透油藏提供了良好的渗流通道。

董志区平均渗透率仅0.7MD,裂缝为油水运动提供了较好的渗流通道,能较好的运用裂缝,可较好的提高油藏相对渗透率,从而获得高产。

如董志区董82-51井在钻井过程中钻遇天然裂缝,进行爆压后放喷,日产纯油81.6t,并且开发3年后单井产能仍保持在3t以上。

②裂缝发育可有效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能力。

注水井微缝的张开可以降低注水压力,减缓因水敏和其他因素造成的注水压力上升问题,能够满足配注要求。

对西峰油田天然裂缝统计发现,董志区裂缝最发育,平均每百米3条。

董志区开发时间较白马中晚,目前对比分析董志区平均注水压力16.8MPa,白马中16.8MPa,白马南17.5MPa,董志区注水压力低,能较好的满足配注要求,目前白马中区欠注井10口,白马南6口,董志仅1口。

1.1.2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董志区储层平面非均质极强,由于这种平面的差异性,导致注水开发效果差异性较大,平面物性分布平稳的区域,油井见水、见效特征较好,单井产能保持水平较高。

平面物性差异较大的区域,压力保持水平低,油井见效程度低,单井产能低。

董志区层间非均质性较为严重,在长812小层内普遍分布着多而薄的夹层,由此导致水井注水过程中注水剖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油井见水见效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对董志区2008年进行吸水剖面测试69口井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单层吸水12口,尖峰状吸水5口。

对不同吸水状况水井对应油井吸水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水井吸水均匀,对应油井见效幅度好,递减幅度小,单井产能高,尖峰状吸水和下部吸水油井含水上升幅度大,上部吸水对应油井含水上升幅度小。

爆燃压裂技术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爆燃压裂技术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第4 3 卷 第6 期
2 0 1 7 年6 月
新材料 与新 技术
Ne w Ma t e r i a l a n d Ne w T e c h no l o g y






C 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De s i g n Co mmu n i c a i t o n s
爆燃 压 裂 技 术 的应 用 与 效 果 分 析
费勤鹏
( 华 东石 油工程有 限公 司测井分公 司,江苏扬 州 2 2 5 0 0 0 )
摘 要: 油 田开发进入 中后期 以后 ,油井产量下降或停产 ,必须 采取 一种行之有 效的增产措 施来恢复和改善地层 的渗透 性。 因此介 绍 了爆 燃压 裂技 术的增产增注机理 ,对爆燃压 裂技 术在江苏油 田的应用效果进行 了对 比和分析 。 关键 词 : 爆燃压裂 ; 解堵 : 现场应用 ; 效 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 T E 3 2 8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3  ̄ 5 4 9 0( 2 0 1 7 )0 6 - 0 0 6 6  ̄ n a nd Ef fe c t Ana l y s i s o f Bl a s t i ng Fr a c t ur i ng Te c hn o l og y
F e i Q i n - p e n g
Ab s t r a c t:Af t e r t h e o i l ie f l d d e v e l o p me n t e n t e r s t h e mi d d l e a n d l a t e p e r i o d, t h e 0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i s r e d u c e d o r s t o p p e d ,a n d a n e fe c t i v e s t i mu l a t i o n me a s u r e s mu s t b e a d o p t e d t o r e s t o r e a n d i mp r o v e t he p e r me a b i l i t y o f he t f o r ma t i o n . I n t h i s P a D e r ,t he me c h a n i s m o f b o o s t i n g nd a ra f c t u r i n g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a n d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e fe c t o f d e la f g r a t i o n a n d f r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J i ng a s u o i l i f e l d i s c o mp a r e d n da a na l y z e d . Ke y wo r d s:d e la f g r a t i o n ra f c t u r i n g;p l u g g i n g :f i e l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e fe c t na a l y s i s

爆炸压裂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

爆炸压裂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
2 1 年 4月 01
爆炸压裂试验系统研 制及应用

鹏等
爆 炸 压 裂 试 验 系统 研 制 及 应 用
徐 鹏① 程远 方① 温 盛魁 ② 张晓春① 李 庆华③ 张 宝康④ ① 中国石 油大 学( 东) 油工程 学院( 华 石 山东 东营 ,50 1 276 ) ② 中国石化 股份胜 利 油 田分公 司采 油工 艺研 究 院 ( 东东营 ,50 1 山 27 6 ) ③ 中国石 化股份 胜 利油 田分公 司滨 南采 油厂 工 艺所( 东滨 州 ,5 60 山 26 0 )
试验系统开展 了不同围压条件下的爆炸压裂 试验 , 结果表明爆 炸压裂造缝效果受 围压影响较大 , 围压增 大 , 裂缝 长 度、 宽度缩小 , 裂缝弯 曲度加大 。
[ 关键词 ] 低 渗储层
爆炸压裂
试验系统
围压
[ 分类号 ] T 4 T 9 9 U5 E 6
引言
压控 制系统 、 火控 制 系统 以及 数 据 采集 系统 4部 点
我 国低 渗 储层 分 布广 泛 , 渗 透 油气 资 源储 量 低 亦相 当可 观 , 当今 石油 资源 日益紧 张 的形 势下 , 在 如
分组 成 。高压 釜 体作 为爆炸 压裂 试验 系统 的主体 部 分, 主要 由底 座 、 力 室筒 体 、 垫 、 板 、 压 压 压 压力 室 上
④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040 3O5 )
[ 摘 要 ] 爆炸压裂试验系统 , 由高压釜体 、 主要 液压控 制系统 、 点火控 制系统以及数 据采集 系统 4 分组成 , 部 主
要具备 以下显著特点 : 1 试样 大 , () 其所能容纳的试 样尺寸可达 80 m× 0 r 有利 于观察 、 究爆炸压 裂后 裂 0 m 8 0 m, a 研 纹 的分布及扩展情况 ;2 轴 压和围压施加灵 活 , 大轴压 、 () 最 围压均 可达到 5 M a 可充 分模 拟地 下岩石 的应力 状 0 P, 态 ;3 抗 高压 , () 釜体 内安置试样后 , 可将炸药直接埋放于试 样内引爆 , 完全符合爆炸 载荷 的真 实加载过程 。借 助该

爆燃压裂技术介绍

爆燃压裂技术介绍

爆燃压裂技术介绍-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爆燃压裂技术介绍目录1、爆燃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3)2、爆燃压裂增产机理 (9)3、产品规格及技术参数 (14)4、爆燃压裂设计 (15)5、爆燃压裂施工作业程序(以LF13-1油田6井为例) (21)6、爆燃压裂联作技术 (25)7、爆燃压裂测试 (28)8、海上爆燃压裂酸化联作技术 (31)1、爆燃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爆燃压裂技术也称为气动力造缝、气动力脉冲压裂、热化学处理、推进剂压裂等。

它是利用火药或火箭推进剂快速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使油气水井增产增注的新技术。

它形成的缝长可达到5~8m,并顺着射孔孔眼随机形成3~8条裂缝。

它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向水井中开枪产生振动可以增加水量,但由于炸药的燃烧速度过快(以km/s计),破坏井身结构,岩石破碎带半径不大,且会在破碎带之外,形成压实带,增产效果不显著,所以逐渐被淘汰。

在当代,把推进剂用于油气井增加产量,美国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在研究岩石力学,提出气驱裂缝是岩石力学的重要基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展把推进剂用于在压裂油气井进行增产的研究,还对各种推进剂的压裂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前苏联把这项技术称为热气化学处理,在美国也叫做脉冲压裂、多裂缝压裂。

表1-1是1980年美国人Schmidt在内华达核试验基地坑道内针对水平套管井所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都证明,裂缝的条数取决于井筒内的升压速率。

爆燃压裂在油层中造成的是多条径向缝。

表1-1 压力特性与裂缝性质实验名称峰压(MPa)升压速率(MPa/ms)脉冲时间(ms)裂缝性质GF1 13 0.6 900GF2 95 140 9GF3 >~200 >10,000 ~1安近代化学所在国内开展爆燃压裂的研究与推广以来,最初将之统称为爆燃压裂技术,国内爆燃压裂技术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与推广,已经发展为一项基本成熟的、在各油田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的、正在向综合性压裂发展的油气层改造增产新技术。

层内爆燃压裂在致密油气藏中的应用前景

层内爆燃压裂在致密油气藏中的应用前景
【41李 勇 明 ,郭 建 春 ,赵 金 洲 .超 深 特 低 渗 储 层 压 裂 改 造 技 术 关 键 与 对 策 研 究 U].钻 采 工 艺,2007,30(2):56—58
丁雁 生,陈 力 ,谢 燮 ,等 .低 渗透 油 气 田 “层 内爆 炸 ”增 产技 术 研 究 U】_石 油 勘 探 与 开发 ,2001,4,28(2):90-106
题 。 如 能解 决 以上 这些 难 题 ,水 力 裂缝 层
内爆 燃 压裂 技术 势 必将 推 动 致密 油 气藏 勘 探 开 发 事业 的发 展 进程 ,同 时也 将给 石油 行 业带 来不 可估 量 的经 济效 益 。
【参考文献 】 f1]贾承造 ,郑 民,张永峰冲 国非 常规 油 气 资 源 与勘 探 开发 前 景 Ⅲ.石 油 勘 探 与
造主 缝 阶段 泵 入 的支 撑 剂共 同 支撑 起 水 力 主缝 和 药剂 爆燃 后 产 生 的大 量微 裂 缝 ,形 成较 高 导 流能 力 的裂 缝 网络 ,从而 降 低 了 支撑 剂 的性 能要 求 ,减少 了 施工 成本 。
3 结论 及 建议 层 内爆燃 压 裂技 术 结 合水 力压 裂 与爆 燃压 裂 的特 点 ,扬长 避短 ,使 得其 能 有效 解决 致 密 油气 藏 压裂 改 造 中的 一些 难 点 。
(3)降 低 支 撑 剂 性 能 要 求 。深 层 致 密储层的埋藏较深 ,泊松比较高 ,导致闭 合 压 力较 高 ,为了 保证 地 层 闭合 后仍 具 有 较 高 的导 流 能 力 ,对 所使 用 的 支撑 剂性 能 有 较 高要 求 。 深层 储 层水 力裂 缝 宽 度一 般 为 (2-s)mm,根 据 推 算 ,爆 燃 作 用 后 每 平 方 米 的 裂 缝 壁 面 内 可 产 生 约 (2 ̄5) m 岩 石 碎 粒 ” 。赵 志 红 等 借鉴 爆 破 工 程 经 验 ,建 立 了层 内爆燃 产 生 的岩 石 的破 碎 粒 径 的预 测模 型 ,计算 结 果表 明 爆燃 后 产 生 的 岩石 颗 粒粒 径 与 常用 的 水 力压 裂 用支 撑 剂 相 当 ;而且 层 内爆 燃 压裂 在 形 成裂 缝 时并 不是 简 单 的张 性 破裂 ,存在 剪 切 、滑 移 、错 断 等 复 杂的 力 学行 为 ,会 导 致偏 轴 效应的产生 ,使裂缝壁面发生错位 ,裂缝 不 能 原位 闭 合 。爆 燃 产生 的岩 石 碎粒 可 同

丙烯酸储运工艺探讨

丙烯酸储运工艺探讨

丙烯酸储运工艺探讨邓克林;杨喜棠【摘要】文章叙述了丙烯酸聚合和阻聚机理,通过介绍丙烯酸聚合反应实验,分析了丙烯酸储运过程聚合反应的风险和案例,提出了丙烯酸储运的要点,并就丙烯酸储运过程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纠正意见.【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7(036)005【总页数】4页(P142-145)【关键词】丙烯酸;聚合;储运;要点【作者】邓克林;杨喜棠【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化肥厂,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西南化工销售公司,四川成都6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6.3丙烯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单体,主要用于生产水溶性涂料和胶黏剂用的共聚单体丙烯酸酯,以及用于生产高吸水性树脂和洗涤剂聚合物,少量用于生产增稠剂、分散剂和流速控制剂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丙烯酸产业的迅速发展,丙烯酸产品的仓储输转量迅猛增大,单个储罐容量一般达数千立方米,同时由于丙烯酸分子结构不饱和键特性造成的自聚与燃爆风险,增加了危险源的负担程度[1]。

在国家安全环保政策日益严厉的今天,研究探讨丙烯酸储运工艺,确保企业和社会公众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1.1 丙烯酸的聚合机理丙烯酸分子结构中存在羧基,能够电离出氢离子,具有一般羧酸的性质,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机酸,能够电离出一定的自由基CH2=CHCOO-和H+,再加上自身具有的不饱和双键,自身交联聚合就很容易发生,自由基诱发不饱和双键(C=C)断开,进行乙烯基型自由基式聚合,反应如下:(1)电离反应:(2)聚合反应:聚合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促使丙烯酸分子活性增高,分子之间碰撞加剧,自由基活性增强,同时高温影响了丙烯酸双键的稳定性,其不饱和双键(C=C)更容易断开,进而加大了聚合的可能性[2]。

1.2 丙烯酸的阻聚机理从丙烯酸的聚合机理知道,只要消除或抑制聚合反应产生的条件,就可以达到阻聚的目的。

阻聚除了尽量避免聚合发生的不利因素以外,还可以对产生自由基以后进行处理,即使用化学药品-阻聚剂来抑制自由基的生成或链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5 4 1
2 7 l 8

时间 (s ) 作者简介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1 致密砂 岩爆燃压裂实例P T — 曲线
:王卫忠 (9 4 18 一),男,山东郯城人 ,2 0 年毕业于长 07 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现工作于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油房庄作业区, 采油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采油工程工作。
[ 关键词】爆燃压 裂;油房庄油 田;长8 油藏;降压增注
1 燃压 裂 的原 理 爆
11 . 爆燃 压裂 爆 燃压裂 也称 高能气 体压 裂 ( g n ryG s Hi E eg a h F a tr g 。该技 术 采用 多 种 不 同火 药或 同一火 rcui ) n 药 经 过特 殊 的装 药 设 计 结构 和 控 制 ,使 其 在 井 筒 内有 规 律地 燃 烧 ,产 生 大量 高温 、高 压 气 体 , 形 成 多个 高压 脉冲波 加载冲 击岩层 ,使岩 层产 生多条 不 受地应力控 制 的裂缝 ,并促使裂 缝在 多脉 冲加载 波 的连续作用 下 ,快速拓展 延伸 ,形成 较长 的多裂 缝体系 ,从 而增加 了与天然 裂缝沟 通 的几 率 ,并伴 随大量 的热化 学作用 于地层 深部 ,大大提 高 了油层 渗透导流 能力 ,起 到增产增注 的 目的。
化学 动 力厂 生 产 的YL 系列 复 合 固体 推进 剂 高 效压 裂 装 置 进 行 施 工 ,该装 置 的燃 烧 升 压 时 间 短 ,燃 烧 持 续 时 间长 ,其产 生 的 能量 高 ( 燃 1 0 c l 爆 3 0 a/ g 。该井 选 用 YL A型 8 压 裂 弹 , 设计 为多 级 ) . 4 脉 冲作业 。
压力 ( ) 肝
8 3
60
2爆 燃 压 裂 的优 点 21爆 燃 压裂 选择 性 强 ,它所 产 生 的裂 缝 不一 定沿 . 最 小 阻力 路 线 发 展 ,主 要 沿 水 平 方 向 扩展 ,在 垂 直 方 向上 扩 展 有 限 ,这 就 为 底 水 油 帽 油层 改 造 提 供 了很 好 的增 产增 注措施 。 22改善油 藏渗 流条 件 。用 此压 裂 可压 开多 条不 受 . 地 应 力 限 制 的径 向 网状 裂 缝 并 与天 然 裂 缝 相 交 , 且 裂 缝 自身 的支 撑 更 有 效 ,从而 提 高 了油 藏 有 效 渗透 率和井 底有 效半 径 。 23无污 染 ,不 受水 敏 、酸敏 地层 的限制 。爆 燃压 - 裂 作业 产 生 的气 体 与 多 种地 层 都 能 相 溶 ,且 能有 效地清 除污 染 。 24工 艺 简单 ,实 施 安全 ,成 本低 廉 。实施 爆燃 压 . 裂 只 需 用 电缆把 压 裂 弹 送 到 油 层 点 火 即 可 ,不 受 场 地 限制 ,无 需大 型 昂贵 的压 裂 设 备 ,且 成 本 一 般 为水 力压裂 的三 分之 一 。
气 体 发 生 器 在 目的层 段 引燃 后 ,迅 速 产 生 高 温 、高 压 气 体 ,对 井 壁 形 成 脉冲 加 载 ,井 眼 周 围 地 层 的岩石 被 压 缩 。当 井 筒 内压 力 超 过 对 应 加载 速 率 下 岩石 的破 裂 压 力 时 , 即在 井 眼 周 围岩 石 形 成 多 条径 向裂 缝 ( 图1 。 当压 力 自A上 升 到B 如 ) 点 时 , 出现 了压 力 台 阶 ,这 预 示 着 井 眼 周 围岩 石 开 始破 裂 。此 时 目的层 段 的容 积 稍 有 增 大 ,并 且 气 体 向 目的层 泄漏 量 增 加 ,但 推进 剂 在 较 高 的环 境温度 和 压力 下具 有更 高 的燃速 ,因而压 力 自B 点 稍有 下 降,后 又迅速 上 升至 C 点达 到 峰值压 力 ,此 过程 中多条径 向裂 缝形成 并 向地层 中快速 延伸 。
3 一 ■ 技术交流 6
3爆 燃 压 裂 技 术 的 现场 应 用
以长庆 油 房庄 油 田注 水井 N. —6 油 藏爆燃  ̄62 长8 0 压 裂施 工为 例 。 31 能气体 压力 弹设计 .高
石油 化 设 与 工 备
2 1 年 第 1 卷 00 3
为取 得 较 好 的储 层 改 造 效 果 ,选 用 西 安航 天
第 1期 0
一 5一 3
爆燃压裂技术在三叠 系长8 油藏 的研 究及应用
王 卫 忠
( 中国石油长庆油 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 宁夏 银川 7 0 0 ) 5 0 6
[ 摘 要] 本文在介 绍爆燃压 裂技 术的原理 和特 点的基础 上 ,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长庆油房庄油 田长8 油藏注水井 实施爆燃压裂技术的 现场应 用情况, 实施 后注水井降压增注效果显著 。
1 . 2裂缝 的起 裂
1 - 3裂缝 的延伸 达 到 峰 值 压 力后 ,发 生 器 产 生 的 大量 燃 气 继 续释 放 。 当进 入 裂 缝 的燃 气 在 裂 缝 面 上 形成 的压 力超 过 裂 缝 的 延 伸压 力 时 ,裂 缝 才 能 向 前扩 展 。 与 此 同 时 ,井 筒 内压 力 不 断 下 降 , 至 图 1 D点 时 井筒 内 的压 力 与 地层 压 力 达 到 平 衡 ,裂 缝 延 伸 终
止。
1 . 4裂缝 的支撑 及 闭合 爆 燃 压 裂 是 一 个 动 态 过程 ,在 一 定 的加 载速 率 冲 击 载荷 作用 下 ,形 成 的 多条 径 向裂 缝 具有 一 定 的随 机性 ,裂 缝 面 不 再 垂 直最 小主 应 力 方 向, 又 由于 地应 力 产 生 的剪 切应 力 作 用 于 这 些 裂缝 面 上 而 产 生 偏 轴 效 应 , 使 裂 缝 面 之 间 发 生 微 小 错 动 ,从而 使裂缝 不 易 闭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