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系统初步调查:站在“高层”观察组织的现状,分析系统的运行状况。
它对现行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经过管理状态、信息化水平、员工素质等一系列的情况进行考察,并对用户提出的要求和任务做出一个准确的认识和估计。
可行性分析:也称可行性研究,它已经成为新产品开发、工程投资等领域中决策的重要手段。
信息系统的开发同样也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避免盲目投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显见的必要性:是指随着组织的发展和对管理要求的提高,系统目前所使用的管理数据处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管理的需要,必须更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新型的系统。
经济可行性分析:一方面是对项目支出费用进行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对项目取得收益进行的分析,即分析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否超过开发和维护信息系统所需要的费用。
管理上的可行性:是指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否在该组织实现,在当前的组织环境下能否很好地运行、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
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可行性分析的最后成果。
该报告必须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论证和进一步开发的依据。
系统调查:是对企业和组织现行系统及其周围环境现状的了解、从而掌握与系统开发有关的基本情况,确定信息需求。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
数据字典:对于每个图形符号,将通过表格和文字的描述定义它们的细节,而这些描述和定义组成的集合就是数据字典。
预见的必要性:是指根据组织和技术发展的趋势而对将来进行的预想措施。
隐见的必要性:是指系统的缺陷是长期的、分散的、不直接的或不明显的,通过改进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满足管理和数据处理的要求。
业务流程优化:根据系统调查阶段了解到的情况,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摸清现状,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对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分析和改造。
【第六章】
灵活性:是指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可靠性:指系统低于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平均故障时间:指平均的前后两次发生故障的时间,反映了系统安全运行时间。
平均维护时间:指故障后平均每次所用的恢复时间,反映系统可维护性的好坏。
经济性:是指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不仅主球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效益、还应尽可能减少系统不必要的开销。
模块:是独立命名并且拥有明确定义的实体。
模块结构图:又称控制结构图、系统结构图,它用一组特殊的图形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描述系统整体结构。
判断调用:如果一个模块是否调用一个下层模块,取决于调用模块内部的判断条件、则该调用称为模块间的判断调用。
循环调用:如果一个模块通过其内部的循环功能来循环调用下个或多个下层模块,则该调用称为循环调用。
变换型:如果数据流程图是可以明星地分成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的线型结构,则它就是变换型的数据流程图。
事务型:如果数据流程图大致呈束状结构,即某个处理将它的输入分离成一束平行数据流,根据啊对外部信息的判断处理从多条数据流中选择其中某一条数据流,则它就是事务型的数据流程图。
耦合性:指多个模块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主要是从模块外部考察模块的独立性。
内聚性:指一个功能模块内部各项出来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主要是从模块内部来考察模块的独立性。
扇出系数:就是一个模块直接调用其他模块的个数。
扇入系数:就是直接调用该模块的模块个数。
代码:是用数字或符号代表事物名称、属性和状态等的符号。
顺序码:是用连续的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的代码、如流水号等。
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分配一个代码的区间段,该区间中的数字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特殊的意义。
区间码主要分为层次码、十进制码、特征码等。
层次码:按照编码对象类别的不同从属层次,将代码的各数字位分成若干个区间,每一区间都规定不同的含义。
特征码:是按照编码对象的不同层次将代码的各数字位数字分为若干区间、每个区间规定不同的含义。
助记码:是为了帮助记忆,用数字、符号将编码对象的名称、规格等描述出来,并作为代码的一部分代码类型。
数据库设计:是指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选定了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环境的情况下,准确地表达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换为饿哦iyouxiao存储数据的数据模型的过程。
概念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
逻辑结构设计:是指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其主要任务是将概念结构E-R图转换为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水平分解:在大关系中,若有一部分数据经常使用,就可以把经常使用的数据部分分解成一个于关系,这就是水平分解。
垂直分解:若关系漠视的一部分属性经常被查询或连接,就可以将经常在一起使用的属性从关系模式中分解出来形成一个子关系,这种分解就是垂直分解。
安全性保护:是防止机密数据被泄露,防止无权者使用、改变或有意破坏他们无权使用的数据、
完整性保护:是保护数据结构不受损害,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实施:是根据数据库逻辑设计和物流设计的结果,建立实际的数据库结构、装入数九、进行测试和试运行的过程。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指数据库转储和恢复、维护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检测并改善数据库性能、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等开发后续工作。
输出设计:是系统实现业务、管理功能所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否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适用的信息是评价信息系统优劣的标准之一。
吞吐量:指的是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
系统响应时间:指的是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经系统处理后,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
集中式系统:是集设备、软件和数据于一体的工作模式。
操作系统:是统一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在计算机和用户之间起到接口和桥梁的作用。
网络设计:是根据组织的现有条件和实际业务的需要,考虑如何配置网络和选用网络产品。
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网络上通信线路以及各个计算机之间相互连接的几何排列或物理布局形式。
【第七章】
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是指程序和系统的安全可靠,如数据存取的安全可靠、通信的安全可靠、操作权限的安全可靠。
程序效率:是指计算机资源能否被有效地使用。
单元:是指程序中的一个模块或一个子程序。
走查:是指测试人员通过人工测试方法检查程序中的错误。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将被侧程度看作黑盒子,不考虑内部程序结构与处理过程。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它将被测程度看作透明的白盒子。
系统测试:就是将信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环境等综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以保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协调运行。
另外,系统测试在系统的实际运行现场和在用户的直接参与下进行,应尽量发现系统与需求不符的问题。
直接转换:指在旧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开始运行,中间没有过渡阶段。
并行转换:指让新旧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后,使用户的操作逐渐从旧系统方式转换成新系统方式,在新旧系统并行期间,一旦新系统有问题就可以暂时停止而不会影响原有系统的正常工作。
立项评价:主要是指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鉴于用户需求,根据拥有的资源在经济上、技术上、社会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对立项进行评价。
结项评价:是指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以后,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价。
正确性维护:是对程序中的错误进行修改。
适应性维护:是指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或新的管理需求,对程序进行修改工作。
【第八章】
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服务或任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项目范围:是为了成功达到项目目标,所必须完成的工作。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识别、分析并对项目风险做出积极反应的系统过程。
甘特图:又称条线图或横道图,主要用于项目的计划和项目进度的安排。
甘特图是一个二维平面图,横向维表示进度或活动的时间,纵向维表示工作包的内容。
风险识别:就是确定哪些风险可能会对事物产生影响,然后,将这些风险按特征分类记录为文档,系统化地确定对项目的威胁。
内在风险:是指项目内部因素造成的,项目工作能够加以控制和影响的风险。
外在风险:是指项目外部因素造成的,超出项目工作组控制和影响力之外的风险。
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调查法,是由项目小组选定一些与该项目有关领域的专家,通过与他们直接书信往来,收集意见,对风险进行罗列和分析,然后总结整理,在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询意见。
如此反复,一般进行三四轮,专家趋于一致时即可得出最后德结论。
头脑风暴法:是通过转接会议,在许多专家之间的广发言论,激起灵感诱发专家们产生思维共振,以获取更多信息来预测问题。
风险分析:就是对上一步风险识别出的风险再做进一步的分析。
它需要分别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估计和评价,对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估计和评价,一级对风险发生的时间进行估计和评价。
历史资料:主要是应用历史数据进行评价的方法,通过同类历史项目的风险发生情况,进行本项目的估算。
概率分布法:主要是按照理论或者主观调整后的概率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风险规划:是针对风险分析得出的结果,做出适当的决策来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以提高项目
目标实现几率的过程,即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处理、减少以至于消灭危害到项目的风险。
风险转移: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该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回避风险的一种策略。
风险自留:是指项目管理者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它主要运用于控制那些风险损失较小、业主能够承担的风险。
质量:是依靠特定的或暗指的能力满足特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全部功能和特征。
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保证项目满足原先规定的各项要求所需实施组织的活动,并通过诸如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针、程序和过程来实施质量体系。
Bugs:在程序设计的开发中意思是指因忽略导致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很微小的,也可能是灾难性的。
防火墙:就好像是因特网上的一座电子关卡,它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因特网之间,当有数据需要由外部因特网进入内部网络时,它就执行检查数据身份的合法性:合格者准许入内,不合格者被阻挡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