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标准压力下空气和平均成分烟气的物性参数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d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GB16297-1996代替GB3548-83、GB4276-84、GB4277-84、GB4282-84、GB4286-84、GB4911-85、GB4912-85、GB4913-85、GB4916-85、GB4917-85、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1997-01-01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 2~4 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 1 小时,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 8.2.1 的
要求采样;
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按需要设置的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上述要求限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建设
工棚等)。 3.10 排气筒高度
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计的高度。 4 指标体系
本标准设置下列三项指标: 4.1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4.2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 4.3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污染物,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GB 4916—85、GB 4917—85、
GBJ 4—73 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6-04-12 批准
1997-01-01 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 一 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 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 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 33 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 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 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 标准。 本标准从 1997 年 1 月 l 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 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淮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 一 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各类烟气计算参数

各类烟气计算参数

几个常用的系数供参考(排污系数)烧一吨煤,产生1600×S%千克SO2,1万立方米废气,产生200千克烟尘。

烧一吨柴油,排放2000×S%千克SO2,1.2万立米废气;排放1千克烟尘。

烧一吨重油,排放2000×S%千克SO2,1.6万立米废气;排放2千克烟尘。

大电厂,烟尘治理好,去除率超98%,烧一吨煤,排放烟尘3-5千克。

普通企业,有治理设施的,烧一吨煤,排放烟尘10-15千克;砖瓦生产,每万块产品排放40-80千克烟尘;12-18千克二氧化硫。

规模水泥厂,每吨水泥产品排放3-7千克粉尘;1千克二氧化硫。

乡镇小水泥厂,每吨水泥产品排放12-20千克粉尘;1千克二氧化硫。

物料衡算公式:1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SO2量=1600×S千克;S含硫率,一般0.6-1.5%。

若燃煤的含硫率为1%,则烧1吨煤排放16公斤SO2 。

1吨燃油燃烧时产生的SO2量=2000×S千克;S含硫率,一般重油1.5-3%,柴油0.5-0.8%。

若含硫率为2%,燃烧1吨油排放40公斤SO2 。

¬排污系数:燃烧一吨煤,排放0.9-1.2万标立方米燃烧废气,电厂可取小值,其他小厂可取大值。

燃烧一吨油,排放1.2-1.6万标立方米废气,柴油取小值,重油取大值。

【城镇排水折算系数】 0.7~0.9,即用水量的70-90%。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采用本地区的实测系数。

【生活污水中COD产生系数】60g/人.日。

也可用本地区的实测系数。

【生活污水中氨氮产生系数】7g/人.日。

也可用本地区的实测系数。

使用系数进行计算时,人口数一般指城镇人口数;在外来较多的地区,可用常住人口数或加上外来人口数。

【生活及其他烟尘排放量】按燃用民用型煤和原煤分别采用不同的系数计算:民用型煤:每吨型煤排放1~2公斤烟尘原煤:每吨原煤排放8~10公斤烟尘一、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计算1.实测法当废气排放量有实测值时,采用下式计算:Q年= Q时× B年/B时/10000式中:Q年——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m3/y;Q时——废气小时排放量,标m3/h;B年——全年燃料耗量(或熟料产量),kg/y;B时——在正常工况下每小时的燃料耗量(或熟料产量),kg/h。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6297-1996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Integratedemissionstandardofairpollutants1996-04-12发布1997-01-01实施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1目录前言.............................................................................................................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引用标准.........................................................................................................3定义.................................................................................................................4指标体系.........................................................................................................5排放速率标准分级.........................................................................................6标准值.............................................................................................................7其它规定.........................................................................................................8监测..................................................................................................................9标准实施.........................................................................................................2 2 23 34 4 4 6 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II
DB52/ 864—2013
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水污染物和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术语与定义、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和 污染物监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辖区内向环境排放水和大气污染物的一切排污单位,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160.1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锑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3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锰及其化合物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468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T 11896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GB/T 11911 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4671 水质 钡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GB/T 14678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HJ/T 2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84 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343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汞滴定法(试行) HJ/T 345 水质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试行) HJ 493 水质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 494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 495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HJ 533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40 环境空气和废气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1 黄磷生产废气气态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HJ 546 环境空气五氧化二磷的测定抗坏血酸还原—钼蓝分光光度法 (暂行) HJ 602 水质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03 水质钡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环境标准I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11679-2001 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Emission limits of air pollutantsDB44/27—2001DB4427-1989废止2001-08-20发布 2002-01-01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Ⅱ)引言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技术内容 (2)4.1指标体系 (2)4.2控制区划分和排放速率标准分级 (2)4.3标准值 (3)4.3.1时间段划分 (3)4.3.2工艺废品 (3)4.3.3火电厂 (19)4.3.4锅炉 (20)4.3.5水泥厂 (22)5监测 (23)5.1采样 (23)5.2采样点 (23)5.3时间和频率 (24)5.4监测分析要求 (24)5.5排气量的测定 (24)5.6分析方法 (24)5.7烟气连续监测装置 (24)6标准实施 (24)附录A(规范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 (27)附录B(规范性附录)确定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内插法和外推法 (28)表1工艺废气大气染物排放限值(第一时段) (4)表2工艺废气大气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 (12)表3火电厂大气污染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19)表4 P值、m值系数 (20)表5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21)表6烟尘初始排放浓度限值 (21)表7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 (21)表8过量空气系数折算 (22)表9水泥厂大气污染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第一时段) (22)表10水泥厂大气污染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第二时段) (23)表11水泥厂烟囱(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 (23)表12分析方法 (25)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的内容为强制性要求。

本标准是对DB 4427-1989《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

本标准是与DB 4427-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按 GB/T1.1—2000的要求进行编制;----明确适用范围;----增加术语和定义;----调整控制区划分;----采用年限制;----指标体系新增加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两项指标;----对火电厂、锅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适当从严控制;----新增控制项目18项,减少硫化氢、二硫化碳等2项,将苯、甲苯、二甲苯分别定值----二氧化硫、氟化物、氯气、铅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硝基苯类等项目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当从严;----氮氧化物、氯化氢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当放宽;----配套监测要求和分析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烟气空气全参数

烟气空气全参数

烟气热物理性质(烟气成份:R CO2=0.13;R H2O=0.11 ;R N2=0.76)附:湿空气干、湿球温度对照表水的汽化热为40.8千焦/摩尔,相当于2260千焦/千克3。

天然气(甲烷)的密度在0℃,101.352Kpa时为0.7174Kg/Nm3,相对密度(设空气的密度为1)为0.5548,天然气约比空气轻一半,完全燃烧时,需要大量的空气助燃。

1立方米天然气完全燃烧大约需要9.52立方米空气。

如果燃烧不完全,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因而在燃气器具使用场所,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在封闭空间,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易燃、易爆、当空气中的天然气浓度达到5-15%时,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因而一定要防止泄漏。

℃3333甚至更大些。

天然气的密度随重烃含量尤其是高碳数的重烃气含量增加而增大,亦随CO2和H2S的含量增加而增大。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是指在一样温度、压力条件下天然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或者说在一样温度、压力下同体积天然气与空气质量之比。

天然气烃类主要成分的相对密度为0.5539〔甲烷〕-2.4911〔戊烷〕,天然气混合物一般在0.56-1.0之间,亦随重烃与CO2和H2S的含量增加而增大。

在标准状况下,天然气的比重与密度、相比照重与相对密度在数值上完全一样。

天然气中常见组分的密度和相对密度值如表所示。

天然气在地下的密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加而加大。

但鉴于天然气的压缩性极强,在气藏中,天然气的体积可缩小到地表体积的1/200-1/300,压力效应远大于温度效应,因此地下天然气的密度远大于地表温压下的密度,一般可达150-250Kg/m3;凝析气的密度最大可达225-450Kg/m3。

天然气在地下的密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加而加大。

但鉴于天然气的压缩性极强,在气藏中,天然气的体积可缩小到地表体积的1/200-1/300,压力效应远大于温度效应,因此地下天然气的密度远大于地表温压下的密度,一般可达150-250Kg/m3;凝析气的密度最大可达225-450Kg/m3。

烟气空气参数

烟气空气参数

烟气热物理性质(烟气成份:R CO2=0.13;R H2O=0.11 ;R N2=0.76)附:湿空气干、湿球温度对照表水的汽化热为40.8千焦/摩尔,相当于2260千焦/千克天然气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主要成份是甲烷,天然气的低热值为34.91MJ/Nm3。

天然气(甲烷)的密度在0℃,101.352Kpa时为0.7174Kg/Nm3,相对密度(设空气的密度为1)为0.5548,天然气约比空气轻一半,完全燃烧时,需要大量的空气助燃。

1立方米天然气完全燃烧大约需要9.52立方米空气。

如果燃烧不完全,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因而在燃气器具使用场所,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在封闭空间内,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易燃、易爆、当空气中的天然气浓度达到5-15%时,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因而一定要防止泄漏。

天然气的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气体的质量。

在标准状况(101325Pa,15.55℃)下,天然气中主要烃类成分的密度为0.6773Kg/m3(甲烷)-3.0454Kg/m3(戊烷)。

天然气混合物的密度一般为0.7-0.75Kg/m3,其中石油伴生气特别是油溶气的密度最高可达1.5Kg/m3甚至更大些。

天然气的密度随重烃含量尤其是高碳数的重烃气含量增加而增大,亦随CO2和H2S的含量增加而增大。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是指在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天然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或者说在相同温度、压力下同体积天然气与空气质量之比。

天然气烃类主要成分的相对密度为0.5539(甲烷)-2.4911(戊烷),天然气混合物一般在0.56-1.0之间,亦随重烃及CO2和H2S的含量增加而增大。

在标准状况下,天然气的比重与密度、相对比重与相对密度在数值上完全相同。

天然气中常见组分的密度和相对密度值如表所示。

天然气在地下的密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加而加大。

但鉴于天然气的压缩性极强,在气藏中,天然气的体积可缩小到地表体积的1/200-1/300,压力效应远大于温度效应,因此地下天然气的密度远大于地表温压下的密度,一般可达150-250Kg/m3;凝析气的密度最大可达225-450Kg/m3。

02到08年传热学试题及答案(原始版)

02到08年传热学试题及答案(原始版)

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写出傅立叶导热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式中没有出现时间变量,为什么同样可以分析非稳态导热问题?2.在对实际传热问题的分析计算中,采用合理的假设可以使问题得到很大的简化,请举两个导热问题的例子给以说明。

3.写出基尔霍夫定律的不同数学表达式,并给出其适用的条件。

4.沸腾换热过程的临界热流密度是如何定义的?对电加热沸腾换热的设备,控制临界热流密度有何意义?5.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在热水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你能提出一些提高暖气片散热量的措施吗?6.影响自然对流换热的因素有哪些?二.[12分] 一个功率为Φ的电烙铁,其形状可近似看作一个半径很小的短圆柱,初始放在室内,然后瞬间通电加热。

(1)分析并列出加热过程中烙铁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式(注明式中符号的名称);(2)给出最终稳定后确定烙铁温度的关系式。

三.[15分] 在一对流换热的实验中,10℃的水以1.6s m /的速度流入内径为28mm 、外径为31mm 、长1.5m 的管子。

管子外表面均匀地绕着电阻带作为加热器,其外还包有保温层。

加热器的总功率为42.05kW ,通过保温层的散热损失为2%,试确定:(1) 管子出口处的平均水温;(2) 管子内表面的传热系数;(3) 管子外表面的平均壁温。

[水的物性参数如下:3/1000m kg =ρ,c p =4.187 kJ/(kg•℃),λ=0.586 W/(m•℃),ν=1.2×10-6m 2/s ,Pr=8.57;管材的导热系数为18 W/(m•℃);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层流:Nu=3.66,紊流:Nu=0.027Re 0.8Pr 0.33,不需考虑入口效应]四.[12分] 直径为0.5m 的球内表面,被一水平面划分成相等的上、下两部分,上、下部分的结合处完全绝热。

上半球温度为450K ,发射率为0.8;下半球温度为350K ,发射率为0.6。

国家大气排放综合标准

国家大气排放综合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d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GB16297-1996代替GB3548-83、GB4276-84、GB4277-84、GB4282-84、GB4286-84、GB4911-85、GB4912-85、GB4913-85、|GB4916-85、GB4917-85、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 1997-01-01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烟气空气参数..

烟气空气参数..

烟气热物理性质(烟气成份:R CO2=0.13;R H2O=0.11 ;R N2=0.76)附:湿空气干、湿球温度对照表水的汽化热为40.8千焦/摩尔,相当于2260千焦/千克天然气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主要成份是甲烷,天然气的低热值为34.91MJ/Nm3。

天然气(甲烷)的密度在0℃,101.352Kpa时为0.7174Kg/Nm3,相对密度(设空气的密度为1)为0.5548,天然气约比空气轻一半,完全燃烧时,需要大量的空气助燃。

1立方米天然气完全燃烧大约需要9.52立方米空气。

如果燃烧不完全,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因而在燃气器具使用场所,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在封闭空间内,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易燃、易爆、当空气中的天然气浓度达到5-15%时,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因而一定要防止泄漏。

天然气的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气体的质量。

在标准状况(101325Pa,15.55℃)下,天然气中主要烃类成分的密度为0.6773Kg/m3(甲烷)-3.0454Kg/m3(戊烷)。

天然气混合物的密度一般为0.7-0.75Kg/m3,其中石油伴生气特别是油溶气的密度最高可达1.5Kg/m3甚至更大些。

天然气的密度随重烃含量尤其是高碳数的重烃气含量增加而增大,亦随CO2和H2S的含量增加而增大。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是指在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天然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或者说在相同温度、压力下同体积天然气与空气质量之比。

天然气烃类主要成分的相对密度为0.5539(甲烷)-2.4911(戊烷),天然气混合物一般在0.56-1.0之间,亦随重烃及CO2和H2S的含量增加而增大。

在标准状况下,天然气的比重与密度、相对比重与相对密度在数值上完全相同。

天然气中常见组分的密度和相对密度值如表所示。

天然气在地下的密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加而加大。

但鉴于天然气的压缩性极强,在气藏中,天然气的体积可缩小到地表体积的1/200-1/300,压力效应远大于温度效应,因此地下天然气的密度远大于地表温压下的密度,一般可达150-250Kg/m3;凝析气的密度最大可达225-450Kg/m3。

废气 五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废气 五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废气五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废气是指在生产、工业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无用、有害或污染性质的气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废气排放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废气的五个参数,即污染物浓度、排放速率、排放温度、排放流量和排放时间。

这些参数是评估废气对环境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制定相应的废气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废气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燃烧排放、汽车尾气、家庭烟囱排放等。

不同来源的废气成分和浓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不同类型的废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十分必要。

废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大量的废气排放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加剧了全球暖化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同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会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废气排放问题,采取有效的废气处理和减排技术至关重要。

目前,常见的废气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催化氧化等,这些技术能够净化废气中的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加强废气治理的必要性也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废气排放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环境和健康难题。

通过深入研究废气的定义、来源、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以及治理技术,可以为实现废气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因此,本文将全面探讨废气问题,旨在引起人们对废气治理的重视,并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废气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

首先,概述废气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读者对废气问题的关注。

接着,介绍本文的结构,明确将对废气的定义和来源、五个参数、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以及处理和减排技术进行探讨。

最后,明确文章的目的,即通过本文的阐述,加强对废气问题的认识,并为加强废气治理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颗粒物污染控制一、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二、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2.8MW³4)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空气过剩系数:α=1.4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份的比例:16%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煤的工业分析值:设计耗煤量:700kg/h(台)C ar=67% H ar=3.48% S ar=1.22% O ar=6.78%N ar=1% W ar=5.56% A ar=14.96% V ar=15.59%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的锅炉房北侧15m以内。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

5、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机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大气排放标准国标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大气排放标准国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d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GB16297-1996代替GB3548-83、GB4276-84、GB4277-84、GB4282-84、GB4286-84、GB4911-85、GB4912-85、GB4913-85、GB4916-85、GB4917-85、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1997-01-01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