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常见的几种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常见的几种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e16a0bcfc789eb162dc806.png)
初中物理常见的几种学习方法解题离不开恰当的物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习题,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我们就能简捷、高效地加以解决,本文谈谈解初中物理常用的几种物理思想方法。
1等效法所谓等效法,就是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按照物理规律的实质,对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等效变换,等效法是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金钥匙”。
例1、北京火车站的自动扶梯在1min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不动的人送到楼上去,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3min,试问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楼去需要多长时间?分析与解:以地面为参照物,设扶梯不动,人走上楼的速度为v。
我们在引入这个辅助量后,可以根据人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扶梯把人送上楼与扶梯不动人走上楼去的时间,等效变换外部条件,使之转化为对应的速度。
自动扶梯把不动的人送上楼需1min,扶梯不动人走上楼要3min,可知自动扶梯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为3v,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再按原来的速度走上楼时,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4v。
由于三种情况运动的路程相同,因此有:S走=S梯=S总,即v走t走=v总t总v×3min=4v×t总,解得t总=0.75min2整体法对于某个物理问题,有时我们从大处着眼,从整体入手,不仅可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而且能培养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
例2、某人一大早由前山山脚下的一户人家A,沿着弯曲的山路爬上山顶后,又沿后山山路到达了后山山脚下的另一户人家B,整个过程用了8h,休息一夜后,第二天一大早又从B沿原路上山,翻过山顶后回到A,整个过程用了8.5h,已知此人上山的速度是2km/h,下山的速度是4km/h,求两户人家的山路相距多远?分析与解:本题中人从前山山脚翻过山顶走到后山山脚,第二天再从后山山脚翻过山顶回到前山山脚,如果分别独立考虑列出议程,不仅未知数多,列式困难,而且解议程时需要的数学能力比较高。
若采用整体后,可以假想人从前山脚翻到后山脚立即又从后山脚按原路返回前山脚,这样采用整体法的最大好处是:整个过程中,人上坡走的总路程等于下坡走的总路程,都等于一个单程和长(即两户人家相距的山路的长S)。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10b4d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a.png)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先熟悉物理概念
物理计算题要求掌握很多定理、公式,并熟练运用,能比较准确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以及绘图,得出正确的答案。
解决物理计算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如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物理的概念,即使是比较复杂的物理计算问题,也能精确地计算出结果。
二、熟悉公式和图形
物理计算题的正确解答,往往依赖于熟悉的常规公式,因此,我们要定期复习公式,以使公式掌握的更牢固,有利于解题。
另外,物理计算题很多时候会画出图形,这时我们要熟悉图形变化的规律,从而较好地理解问题,从而找出正确的解答。
三、按照步骤做题
解决物理计算题需要按照步骤进行,这样系统点,防止出错。
解答某题,要先明确问题的内容与要求,把握好题意,想出合适的解题思路,多利用给定的公式及数据来解答,最后给出正确的答案。
四、双眼晃棍技巧
物理计算题有时候会涉及复杂的概念和数据,这时候,可以利用“双眼晃棍”的技巧来解决。
这种技巧的核心思想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化分为几个容易解决的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最后再综合。
五、多练习
解决物理计算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实际的物理练习题,把熟
悉的定理、图形等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上,从而让自己对物理的概念及解题方法有更好的掌握,并有助于提高解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必会的14种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必会的14种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2f80c40242a8956bece445.png)
初中物理必会的14种解题方法初中物理的学习,掌握方法很重要,这里是豆姐收集的你可以用到的14种办法,立马get起来!1.控制变量法当某一物理量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如: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2.理想模型法在用物理规律研究问题时,常需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
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如: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3.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如: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4.等效替代法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例如: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5.类比法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如: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6.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比较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异同。
7.实验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如: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等。
8.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其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及常用物理口诀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及常用物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3b8a756416fc700aba68fc12.png)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及常用物理口诀1、概念学习——物理基础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1、分类法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
例如: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2、公式学习——物理钥匙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一个字母都有着特定含义,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两物全接触的公共面积,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可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ρ物gh来说适用范围就更小,只适用规则固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压强。
我们面对每一个公式不能机械记忆其等量关系,建议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扩展,这样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
初中物理中考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中考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52647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78.png)
初中物理中考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中考物理答题技巧一、审题注意事项1、扫瞄全卷,立足全局;明确语,幸免答非所问。
在动笔答题之前,一样应将试题扫瞄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
试题中的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的注意。
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在此提醒大伙儿注意。
2、最简单的题目能够看一遍,一样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
假如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确信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靠着体会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形下仓促解答。
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相同的设问。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
所谓的“生题”确实是平常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相关联的问题。
遇到这种生疏的题,从心理上先不要觉得专门难,由于生题第一次显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及时剔除无用的信息,化繁为简,提炼出有用信息,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做图、边摸索,如此能够建立起直观的图景,关心明白得和分析问题。
二、中考物理答题策略本着“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的原则去做。
答题的策略一样包括:合理安排每道题的答题时刻;注意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已知解决未知;采取先易后难的答题策略等。
除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一)、单项选择题解答有两种要紧方式:(1)排除法:假如不能完全确信某一选项正确,也能够确信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确实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
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直截了当判定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截了当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确信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时将惟一的正确选项答出。
(二)、填空题的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运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运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谈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谈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043414a32d7375a417804d.png)
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数学计算是指人们根据利用已有的知识,对一定的现象、规律进行数学计算,发现各个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从深一层次去认识新的事物的方法。
数学计算是研究性学习中必备的手段,是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进一步认识事物中最可靠的工具。
通过数学计算,学生可以从定性认识事物发展到定量认识事物,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各个量之间的内在规律。
以下所列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一些数学方法:1、代入法“代入法”是指在研究物理问题中,已知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公式,将物理量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学会利用公式直接进行计算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物理量之间的来龙去脉,熟悉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质量为0.5kg 的水,温度从 60℃降至40℃,会放出______J 的热量。
若将这部分热量全部被初温为10℃、质量为0.7kg 的酒精吸收,则酒精的温度将上升______℃。
[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 /(kg ·℃),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J /(kg ·℃)]解:物体升、降温时吸、放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c ·m ·Δt应用“代入法”进行解题时,可以根据公式用自变量求因变量,也可以根据公式用因变量求自变量,但要注意在计算过程中,物理单位必统一。
2、比例法“比例法”是指用两个已知的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第三个物理量的方法。
比值法可以充分体现出在两个物理量同时变化的条件下影响物理过程的真正因素。
例:现有两杯质量不同的液体酒精和水,若两者的质量之比为2∶3,求两种液体的体积比?(ρ酒精= 0.8×103kg/m 3,ρ水= 1.0×103kg/m 3) 解:658.0132=⋅=⋅==酒水水酒水水酒酒水酒ρρρρm m m m V V 另外,初中物理中的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介绍的,如:速度、密度、热值、电阻等等。
完整)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典型例题
![完整)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b1a8d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1.png)
完整)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典型例题技巧及例题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减小失误,我整理了常用题型的解题方法和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和例题。
1.通览试卷,考虑答题计划接到试卷后,首先要仔细阅读说明和要求,然后冷静、迅速地通览整个试卷。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初步掌握每道题的题意,为正式审题解答题打下基础;二是了解整体分量、难易试题的比例和分布,做到心中有数。
有些同学认为通览试卷浪费时间,但实际上这样做可以预防错漏,少走弯路,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答卷效率。
安排答题计划时应考虑自己对考试的熟知程度和不同考题的分值,安排好时间后按计划去做。
对每一道题都写出一点答案来,比详尽无遗地回答一道题,而对其他试题却一字不答更好。
2.先易后难通览全卷后,应先解答较容易的题目,以便集中精力攻克难题,合理利用时间,提高考试成绩。
否则,一两道难题耗去大部分时间,致使一些较浅易的试题由于时间仓促而解答粗疏,造成错误,甚至有时还来不及解答。
在解答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应在答卷之前深思熟虑,特别要抓住主要点,严格按照解题步骤,然后再写下答案。
这既可以防止误走弯路,又可避免繁琐,节省时间。
3.审清题意审题要仔细、细致,反复推敲。
特别是看似容易的题目,更要字字认准,句句看清,严防错觉。
有些题目似曾相识,更要注意防止疏忽大意,造成错漏。
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看准题;四看全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和条件,如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热量计算中温度升高的度数、透镜成像中的物像距离、物镜距离和像镜距离等。
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将用电器接在家庭电路上等。
4.规范化答题答题时要规范化,包括书写工整、公式清晰、单位正确、计算准确等。
要注意题目中的精度要求和单位要求,如保留小数点后几位、使用国际单位制等。
此外,要注意题目中的图表、符号和注释,理解清楚后再作答。
以下是一些例题:例1.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在10s内停下来,求汽车的平均加速度。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8de97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8.png)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1.理清问题要求:在开始解题之前,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2.描绘物理图像:对于涉及运动、电路等的问题,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将问题可视化。
物理图像有助于理解问题,并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思路。
3.利用公式:掌握物理中常用的公式,能够加快解题速度。
在解题过程中,运用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单位的转换。
4.利用代入法: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可以尝试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逐步计算,最终得到答案。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5.关注单位与量纲:物理问题中的数值要注意单位与量纲的一致性。
在计算过程中,统一单位,以避免计算错误。
6.利用单位换算:有时候,问题中给出的数据可能是以不常见的单位给出的,这时我们需要将单位进行换算,以便于计算。
常见的单位换算包括长度的换算、质量的换算、时间的换算等。
7.运用倍数关系:在物理中,一些物理量具有倍数关系,可以通过运用这种倍数关系简化问题。
例如,阻值与电导的关系、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等。
8.利用模型和图像:对于一些抽象或者复杂的物理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或者利用图像进行分析。
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利用简单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9.注意物理量的性质: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物理量的性质。
一些物理量具有可加性、独立性、比例性等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性简化问题的计算。
10.利用平衡条件:在力学问题中,利用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力矩的平衡条件等,通过平衡条件,可以得到一些未知量的数值。
11.注意动力学关系:在运动问题中,要注意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等动力学关系进行分析。
通过动力学关系,我们可以求解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数据。
12.利用能量守恒原理:能量守恒原理是物理中的重要原理之一、在解决动能、势能、功等相关问题时,可以运用能量守恒原理进行计算。
13.运用标准检查:在解题过程中,要养成标准检查的习惯,核对计算步骤、公式的正确性,以避免计算错误。
初中物理的若干解题技巧(经典的完全版)
![初中物理的若干解题技巧(经典的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8901b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2.png)
初中物理的若干解题技巧(经典的完全版)初中物理解题技巧根据中考考试说明,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是常见的题型。
以下将探讨常用题型的解题方法和容易出现的错误。
总的要求:1.审清题意要认真审题,尤其是看似简单的题目也要仔细推敲,避免出现错漏。
关键字和条件也要注意,如声音的高低和大小、温度升高的度数、透镜成像中的物像距离等。
2.规范化答题要使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避免写错别字或格式不规范。
例如,蒸发与挥发、竖直向下与向下等。
字迹也要整齐干净,以避免丢分。
不同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1.选择题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直接判断法:运用基本概念和规律,对备选项进行判断。
直接求解法:直接计算结果,对照答案进行选择。
图示法:将物理过程用图像等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通过分析解决问题。
筛选法:逐一筛选符合题意的答案。
排除法:熟练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排除与题干无关或缺乏科学性的选项。
推理判断法:根据物理问题的条件和原因,逐步分析、推理,得出最终结果。
极值法:通过寻找最大或最小值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上是初中物理解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在物理题中,有些题目会涉及到物理量的“变大”、“变小”的情况,通常我们会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取变化的极端值来考虑,例如将“变小”当作极值零来处理。
使用极值法,可以先讨论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移动到中点或两端的特殊位置的情况,再来判定某些物理量的变化。
在做选择题时,要注意弄清题目是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
在填空题中,可以采用直接填空法,回忆物理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知识,填空时要做到文字准确、简洁。
还可以使用分析填空法,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分析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物理规律或公式,作出定性分析、推论,从而找出答案。
此方法常用来解现象解释型填空题。
另外,还可以使用图示分析填空法,对题目中给出的物理图形、函数图像进行分析,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根据填空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规律或作出图线进行解答。
初中物理36个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36个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8c8a22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c.png)
初中物理36个解题技巧【原创版3篇】目录(篇1)1.引言2.解题技巧的重要性3.技巧1-5: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4.技巧6-10:分析物理过程和场景5.技巧11-15:运用物理公式和定理6.技巧16-20:注意物理单位和量纲7.技巧21-25:理解物理图像和图形8.技巧26-30: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9.技巧31-35:分析物理实验和数据10.技巧36:总结和反思11.结语正文(篇1)初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大量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实验和图像等内容。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初中物理可能会感到困难。
但是,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初中物理解题技巧:1.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这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前提。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每个物理概念和定律的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的。
2.分析物理过程和场景: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学生需要了解问题的背景和场景,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通过分析物理过程和场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3.运用物理公式和定理:物理公式和定理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每个公式和定理的用途和限制,以便在解决问题时正确地使用它们。
4.注意物理单位和量纲:量纲是衡量物理量的标准单位系统。
学生需要了解每个物理量的量纲,以便正确地使用它们。
5.理解物理图像和图形:图像和图形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
目录(篇2)1.引言2.解题技巧的重要性3.初中物理36个解题技巧的详细介绍4.实践应用:如何运用这些技巧5.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物理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科目,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将介绍36个初中物理解题技巧,这些技巧涵盖了力学、电学、光学等多个领域,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二、解题技巧的重要性正确的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学生可以更快地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
初中物理148个解题大招
![初中物理148个解题大招](https://img.taocdn.com/s3/m/3310a6a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d.png)
初中物理148个解题大招初中物理是一个涉及到许多概念和解题技巧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初中物理解题的常见技巧和方法,总结了148个解题大招供你参考:1.了解物理公式和定律。
2.绘制清晰的图示,以帮助理解问题。
3.注意单位的转换。
4.理解向量和标量的区别。
5.熟悉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6.理解牛顿三大定律。
7.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问题。
8.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加速度问题。
9.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力的平衡问题。
10.理解质量和重力的关系。
11.利用摩擦力解决斜面运动问题。
12.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
13.利用能量守恒解决机械能问题。
14.理解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15.理解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
16.利用密度计算物体的质量。
17.理解压强和帕斯卡定律。
18.利用杠杆原理解决平衡问题。
19.利用波动理论解决声音和光的问题。
20.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
21.利用镜子和透镜解决光学问题。
22.理解电荷、电场和电势差的概念。
23.理解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24.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25.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26.利用电功和功率解决电能问题。
27.理解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
28.利用电磁感应解决电磁波问题。
29.理解核能和原子结构。
30.利用放射性衰变解决核能问题。
31.利用质能方程解决核能转化问题。
32.理解电磁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33.利用频率和波长计算电磁波速度。
34.理解电磁波的折射和反射。
35.理解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36.利用洛伦兹变换解决相对论问题。
37.理解黑洞和宇宙大爆炸理论。
38.利用半衰期计算放射性衰变。
39.利用光谱分析解决天体物理问题。
40.理解电磁辐射和光的波粒二象性。
41.利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解决行星运动问题。
42.理解引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43.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物体的质量。
44.理解行星的轨道和椭圆的关系。
45.利用开普勒定律解决行星运动问题。
初中物理解题中常用的六大方法,打印收藏!(含例题及讲解).doc
![初中物理解题中常用的六大方法,打印收藏!(含例题及讲解).doc](https://img.taocdn.com/s3/m/b3e7aca004a1b0717fd5dd6f.png)
初中物理解题中常用的六大方法,打印收藏!(含例题及讲解)今天介绍的这六大方法就是在物理解题中最经常使用的几种方法。
一、临界值法物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经常会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从一个过程转变到另一个过程。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的分界点,我们称为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具有的物理量叫做临界值,临界值联系着转变过程的前后两种状态,它能同时体现和反映出两种状态的特点,但它又具有很大的隐蔽性,需要仔细研究临界的特点以及前后两种状态的规律才能正确得到。
采用临界值法需要仔细阅读题给条件,运用物理规律建立起对应的临界方程,从中得到我们需要的物理量的值。
例题:二、比例法解题抓住物理量之间的正比或反比关系,列比例式解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例题:三、转换法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在提出时,往往就会有意无意地在我们的脑子里建立起特定的物理模型、研究对象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就会围绕这些模型、对象、方法进行思考、探索。
在很多情况下,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发现,这些习惯的模型、对象、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
或者说不能简捷、直观地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及时地调整我们的思维,转换模型、对象或方法,最终找到一个简便、直观的解题思路,这样的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
转换法中被转换的对象很多,可以是物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可以是某个图形,某个物理量,甚至是思考问题的顺序等,我们在使用时要灵活掌握。
例题:四、假设法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制约,因而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必然的规律,违背这些规律,就会产生矛盾,这一点也体现在物理中。
在物理现象中,当条件改变,就会产生其他相应的物理变化或出现一定的物理现象,我们就可以假设不变化或没有现象产生,从而促使矛盾产生、暴露,从中我们就可以观察出事物发展的动向,即趋势,判断出会有什么情况出现。
也可以假设出其他的相关物理过程或状态与要判断的过程或状态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事物的发展方向或可能出现的现象,这就是假设思维方法。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7d6c8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8.png)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初中物理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一、列公式法在解题时,首先要列出与题目相关的物理公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来确定使用哪些公式,最后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二、画图法利用图形的直观性,通过绘制物体受力图、物体的运动图等图形来解决问题,可以帮助理清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原理。
三、物理模型法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问题,然后应用物理原理进行分析和求解。
四、比例关系法利用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比较已知条件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解决物理问题。
五、能量守恒法当遇到与能量相关的问题时,可以利用能量守恒的原理来解决,即将系统的初态和末态的能量进行比较,从而求解未知量。
六、动量守恒法对于动量守恒的问题,可以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将系统的初态和末态的动量进行比较,找出未知量。
七、受力平衡法在解决平衡力相关的问题时,可以利用受力平衡的原理,根据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平衡关系,来求解问题。
八、单位换算法在解题时,有时会碰到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的情况,这时可以利用单位换算的方法,将题目中的物理量进行统一的单位换算,再进行计算。
九、典型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物理问题,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再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十、综合运用法有些物理问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得到答案,这时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解题方法,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以上这十种解题方法是初中物理常用的方法,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物理问题,并在解题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观点:初中物理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题目,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初中物理解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题目本身,更要理解题目背后的物理原理,这样才能真正领会物理学的魅力。
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第一步,也是建立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更需要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学习方法,以及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
初中物理答题实用方法技巧
![初中物理答题实用方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869c0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0.png)
初中物理答题实用方法技巧进入初二年级,我们起先学习物理,物理学科是一门科学,它存在于生活中的各方各面,和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比方说物理学科里面的电学这一内容。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初中物理答题管用方法技巧,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初中物理答题管用方法技巧第一,先拣会做的做。
必须要先把看上去一眼就会的先做完,这样你就有一局部分稳稳的握在手里了,你的心态也会不一样了,心里就有底了。
拿到卷子先用三分钟时间也许扫一下整套卷子的难度分布,也许确认一下答题策略,先做会做的,再做可能会做的,最终做不会做的,不会做的尽量写。
提示:留意别把答案填错了。
其次,对于大题:先猜后解的策略。
即使不会解,也要把答案蒙上,对于电学比例题因为求R比例的题,比例都不大,不会给什么3:1.4这样的比例,给的比例都是比拟简洁的数,所以可以先猜后解,反正猜得出来猜不出来半分钟就知道,猜不出来在规规则矩的解。
力学大题,也可以这么干,只是须要你视察的更好些。
第三,多项选择题假如是计算,不会做的状况下也可以用选项去验证题目。
因为是多项选择所以确定应当不止会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这样假如B对,用B的结论还能再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必须在其它选项中。
第四,透镜成像。
成放大或者缩小的像,最好一眼半秒钟就能看出来,又快又准,同时为其它题赢得时间。
平面镜成像来回就考“从多个角度视察,玻璃板和水平面是否垂直”等固定东西背都应当背下来。
第五,电路故障题,正着做和反着做。
可以先读题目再看是否选项满意题目,或者先看选项的故障再看是会否会出现题目所说现象。
学好初中物理的七个窍门死记硬背要得!根本概念要清晰,根本规律要熟识,根本方法要娴熟。
课文必需熟识,学问点必需记得清晰。
至少到达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楚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学问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完毕,并能进展相关扩展领悟。
独立做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靠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初中物理36个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36个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c093f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2.png)
初中物理36个解题技巧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
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2)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3)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4)若两物体相互排斥。
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5)2、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巧(1)、若是结构图,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3)3、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
(4)4、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一)、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 I=U/R,U 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
(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4)5、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2)、若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有两种可能: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开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短路;若无示数,有故障,则可能是: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开路。
初中物理竞赛中常用解题方法及物理竞赛真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中常用解题方法及物理竞赛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4ea9502b160b4e767fcf2b.png)
初中物理竞赛中常用解题方法及物理竞赛真题含答案一【知识梳理】(1)等效法: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规律、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思维方法叫做等效法。
(2)极端法:根据已知的条件,把复杂的问题假设为处于理想的极端状态,站在极端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从而迅速的做出正确的判断的思维方法叫极端法。
(3)整体法:一种吧具有多个物体的变化过程组合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叫整体法。
(4)假设法:对于待求解的问题,在与原题所给的条件不违背的前提下,人为的加上或减去某些条件,以使原题方便求解的思维方法叫假设法。
(5)逆推法:运用逆向思维的将问题倒过来思考的思维方法叫做逆推法。
(6)图像法:根据题意表达成物理图像,再将物理问题转化成一个几何问题,通过几何知识求解的思维方法叫做图像法。
(7)对称法:根据对称性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叫做对称法。
(8)赋值法:在探究中只选择个别有代表性的数值进行讨论,然后再将讨论的结果推回到一般性问题上的思维方法叫赋值法。
(9)代数法:根据条件列出数学方程式,然后再利用方程式的一些基本法则和运算方法求解方程的思维方法叫代数法。
二【例题解析】题型一:等效法应用等效法研究问题时,要注意并非指事物的各个方面效果都相同,而是强调某一方面的效果。
例如:力学中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运动学中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效替代、电学中的电路是等效等。
例1:某空心球,球体积为V,球强的容积是球体积的一半,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一半露出水面。
如果在求腔内注满水,那么()A 球仍然漂浮在水面上,但露出水面的部分减少B 球仍然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部分仍为球体积的一半C 球可以停留在水中任意深度的位置D 球下沉直至容器底【解析】把空心球等效看成一个1/2的实心球和另一个不计重力的体积为1/2的空气球。
因为球在水中静止,且有V/2的体积在水中,固可以看成V/2的实心球恰好悬浮,另一个V/2飞空气球则露出水面,如图16-1所示,固将空气球注满水,再投入水中,将悬浮。
初中物理解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物理解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0a50c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c.png)
初中物理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定义法
根据物理量的定义,直接利用公式求解的方法叫定义法。
有些物理量往往通过简单的计算就能得出结果,就不需要用定义法进行计算。
二、比值法
运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而这个新的物理量与两个物理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属性或特征有关。
三、比例法
比例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比例法解物理题要紧紧抓住同比不变的原则。
一定质量的气体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在气体三个参量变化的过程中,运用比例法可以使解题过程大为简化。
四、单位换算法
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换用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绝对避免单位换算错误而导致的错误结果。
五、假设法
假设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方法,它适合于有不确定因素的题目。
做假设法的步骤是:提出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六、代数法
代数法是指把物理公式或比例式中的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再根据已知量列出方程式,然后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量的方法。
七、图像法
图像法是一种较为直观的方法,通过图像可以快速找到答案。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常常需要用图像来分析问题,从图像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八、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把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类比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方法。
总之,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关键。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灵活变换思路,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应用题解题技巧知识点实用总结
![初中物理应用题解题技巧知识点实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d194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8.png)
初中物理应用题解题技巧知识点实用总结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应用题则是物理学习中的一大重点。
初中物理应用题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一些例题,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和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初中物理应用题。
1. 熟悉题目要求解题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给出的条件。
有时候题目中会给出一些冗长的背景信息,我们应该将其筛选出来,找到问题的核心。
明确题目要求对于解题非常重要,只有理解了问题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解答。
2. 画图分析对于初中物理应用题,画图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画出物体、力和其它物理量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问题。
在画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准确表示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信息,并标注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以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例:A、B两车同时从相距120km的位置出发,A车速度为40km/h,B车速度为60km/h。
问多少时间后两车相遇?首先我们可以画出两车的示意图,表示两车同时出发并向对方靠近。
根据题目可知,经过t小时后,A车走了40t公里,B车走了60t公里。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两车相遇时的总路程为120km,即40t+60t=120,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t=1。
所以两车相遇后的时间为1小时。
3. 运用物理公式初中物理的应用题通常涉及到速度、加速度、力等物理量的计算,因此熟练掌握相关的物理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解题时,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将问题转化为已知量和未知量,并运用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以另一个典型问题为例:一个重锤从屋顶自由下落,经过1秒钟达到地面。
求重锤的下落加速度和所走的距离。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可以算出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由于自由下落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即9.8m/s²。
根据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和时间,我们可以使用下落位移公式S=1/2gt²,计算出重锤的下落距离。
初中物理填空题解题四大技巧(附案例)
![初中物理填空题解题四大技巧(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370adfe59eef8c75fbfb3f3.png)
初中物理填空题解题四大技巧(附案例)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只要做到认真审题,看清题意,再联想学过的相关知识,一般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从近几年中考试卷来看,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填空题答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直接法;(2)计算法;(3)分析判断法;(4)探究实验法。
苞直接法直接法是根据考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方法掌握程度,直接判断答案进行解答的题型。
直接法可以直接、有效地查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类考题所占比例较大。
【例题展示】例题1(201护青海)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鸭蛋中,这一现象说明_, 青海的冬季需要供暖,暖气管道内循环流动的是热水,这主要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道理。
【解析】(1)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后,鸭蛋就变咸了,这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鸭蛋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由千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质量的水【解析】(1)由题知,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lOQ,所以灯泡正常U 2. 5V工作时的电流约为:I= R = 100 =0.25A, 所以电流表应选择0-0.6A量程,并将其串联入电路中,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但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短路了;(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由图乙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分度值为O.lV,其读数是2.7V: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要增大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应增大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4)由图丙可知:@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对应的电流为0.2A,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5Vx0.2A=0.5W;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
一、临界值法
物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常常要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从一个过程转变到另一个过程,转变中的分界点我们将其称为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具有的物理量叫做临界值.临界值联系着转变过程的前后两种状态,它能同时体现和反映出两种状态的特点,但它又具有很大的隐蔽性,需要仔细研究临界的特点以及前后两种状态的规律才能正确得到.采用临界值法需要仔细阅读题给条件,运用物理规律建立起对应的临界方程,从中得到我们需要的物理量的值.
例题 如图1所示,长为1.5m 的轻质木板OA(质量忽略不计)的一端能绕轴O 自
由转动,另一端用一细绳把板吊成水平,已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现在轴O 的正上方放一个重为7.5N 的金属小球,并使小球在2N 的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小球运动到C 点的时刻,细绳刚好被拉断,问此时外力F 对小球做了多少功?
二、比例法解题
抓住物理量之间的正比或反比关系,列比例式解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例题 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2℃,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
为94℃.现将这支温度计放在教室中,它的示数为22℃,则教室的实际温度应为多少?
三、转换法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在提出时,往往就会有意无意地在我们的脑子里建立起特定的物理模型、研究对象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就会围绕这些模型、对
象、方法进行思考、探索.在很多情况下,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发现,这些
习惯的模型、对象、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不能简捷、直观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及时地调整我们的思维,转换模型、对象或方法,最终找到一个简便、直观
的解题思路,这样的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转换法中被转换的对象很多,可以是物理、研究
对象和研究方法,也可以是某个图形,某个物理量,甚至是思考问题的顺序等,我们在动用时要灵活掌握.
例题 如图3所示,在天花板上悬挂一面大镜子M,有一个人站在S 点,P 为一堵
矮墙,作图确定人眼在S 点能够看到的P 右方地面的区域.
四、假设法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制约,因而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必然的规律,违背这些规律,就会产生矛盾,这一点也体现在我们物理中.在物理现象中,当条件改变,就会产生其他相应的物理变化或出现一定的物理现象,我们就可以假设不变化或没有
O
F C A 图1
O T
C A N=G
图2
M P
S
图 3
M
P S
S / P /
图4
a
L 1
b
d R c
L 2
图5
订报现象产生,从而促使矛盾产生、暴露,从中我们就可以观察出事物发展的动向,即趋势,判断出会有什么情况出现.也可以假设出其他的相关物理过程或状态与要判断的过程或状态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事物的发展方向或可能出现的现象,这就是假设思维方法.假设思维是物理分析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伽利略、牛顿等物理学家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推出了许多的物理规律,解决了许多物理难题.初中物理中,运用假设法通常可以分析物体受力、判断电故障、分析一定条件下出现的物理现象、帮助我们辨别物理是非等,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在做习题时慢慢体会.
例题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V,当接通电源开关后,L1和L2两个电灯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ab两端的电压和bc两端的电压均为零;测得cd两端的电压和ad两端的电压均为4V,由此可判断出电路中的断路故障发生在( )
A.灯L1
B.灯L2
C.灯L1和L2
D.变阻器R
五、预测法
根据题给条件,经过研究、推理、分析,先预测出可能会出现的结果,再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解题的方法谓之预测法.预测法过程能先对题目提出的问题结合条件进行定性的分析,预测各种变化的方向,然后再选择其中符合要求的方向和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最终解决问题.预测法能尽量避免走弯路、走错路,能较好地训练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预测分析一般可以预测物理模型、预测物理量的变化趋
势、预测可能的物理结果等等.
例题有两个灯泡分别标有A:“110V 60W”和B:“110V 40W”的字样,现要将它们接到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并能同时正常工作,给你一只电阻,问如何连接才是最合理的,电阻的阻值多大?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多少?
R1
220V
R2
A B
220V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