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饿了》教学反思范文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音乐教案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音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并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等。
1.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力和协调能力。
1.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1.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学习歌曲《野兔饿了》,理解歌曲的背景及含义。
2.2 学习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2.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4 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头晃脑、拍手等,让学生放松身心。
3.2 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歌曲《野兔饿了》的背景及含义。
3.3 学习歌曲:教学生学习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跟唱。
3.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野兔饿了》。
4.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歌曲中的音乐元素。
4.3 学生在合唱练习中能积极配合,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
4.4 学生能通过音乐表达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5.2 教学乐器: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打击乐器,辅助学生学习节奏。
5.3 教学视频:寻找与歌曲相关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参考。
5.4 音乐教材:提供适合学生水平的音乐教材,供学生课后复习。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案准备: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编写详细的教案。
6.2 场地准备:确保教学场地宽敞,适合进行音乐活动。
6.3 器材准备:准备足够的乐器和音响设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6.4 教材准备:准备《野兔饿了》的乐谱和相关的音乐教材。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和演奏,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7.2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音乐课反思
音乐课《野兔饿了》教学反思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该如何设计一堂好课让学生在欢乐中去探索、去吸收呢?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之在探究的乐趣中激起学习的兴趣呢?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教学:感受—对比体验—探索表现。
一、创设教学情境感受音乐,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意境。
新《课标》指出:感受是音乐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针对二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爱模仿、等心理特点,我创设一个和小动物们一起去农场参加音乐会的情境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演唱和编演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更有兴趣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二、“动”“静”结合,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每个活动环节都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
让听觉体验贯穿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
比如让学生听着欢快有趣的《野兔饿了》音乐律动进入教室,听着音乐思考问题,听着音乐表演动作,听着音乐用碗筷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这样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的活动与音乐的情绪是相融洽的。
而到学生演唱歌曲时,则让学生安静地听范唱,安静的观看学生表演动作,培养学生良好地“听”音乐的习惯,才能更了解音乐、理解音乐。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和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
新“课标”积极提倡:通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在本课中的两个方面得到了体现:(1)在歌曲学唱中,让学生通过聆听范唱,用老师提问、学生自由回答的方式说出歌曲表现的故事内容,从而引出一个做人的道理。
既学会了歌曲,又能很好地渗透思想教育。
(2)在运用碗筷及打击乐器为歌曲加以伴奏时,让学生采取自由讨论、探究的方法来学习,通过摸一摸、敲一敲、奏一奏来学习其演奏方法。
野兔饿了教案
野兔饿了教案一、引言在自然界中,野生动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包括寻找食物的问题。
本教案主要针对小学生,通过对野兔饿了的情景的描述和相关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野兔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食物的策略和技巧,并培养他们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关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野兔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食物的策略和技巧。
–了解野兔饿了的情景,并思考如何帮助野兔找到食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关注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和关爱。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观赏一段关于野兔的自然纪录片视频,引起学生们对野兔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情景描述(10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野兔饿了的情景,告诉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野兔经常需要寻找食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野兔通常在什么时间段寻找食物?2.野兔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3.野兔寻找食物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4. 小组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答案。
•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其答案进行评论和补充。
5. 知识补充(15分钟)•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给学生们补充关于野兔寻找食物的相关知识,如野兔喜欢吃草、树叶等植物性食物,危险时会利用跳跃和快速奔跑逃离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野兔寻找食物的实际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野兔的行为。
6. 野兔食物DIY(30分钟)•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彩纸、剪刀、胶水等。
•让学生们用提供的材料制作出野兔喜欢吃的食物,可以是草、胡萝卜等。
•鼓励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可以自由发挥设计野兔喜欢的食物的形状和颜色。
7. 展示与评价(15分钟)•让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野兔食物展示给全班同学。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课题:动物世界(三)之歌曲《野兔饿了》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野兔饿了》2、音乐中的停顿“0”3、音的走向:上行、下行、同音反复4、编创与活动:进行小舞剧《野兔饿了》的创编活动以及歌曲填词的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1、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2、通过学习《野兔饿了》的故事,教育学生不做不劳而获、损害他人的事情。
3、从语言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了x——0的停顿。
4、鼓励想象,激励创作,创设情景,让学生按音乐的故事进行小歌剧创编,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一些工具作为表演用的道具,并通过改编歌词进行创造,让学生在唱与表演中感受音乐,并大胆、积极、自主地进行表演及歌唱。
教材分析:歌曲《野兔饿了》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儿童歌曲,旋律活泼而风趣,配有两段歌词,歌词内容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一只野兔饿了,到处找吃的,原想偷吃农场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后想这样做不应当,跑出农场继续找,找到路边把天然的青草尝,吃来觉得青草还比稻谷香。
讲述了野兔虽然饿了,但它懂得不做不劳而获、损害他人利益的事。
歌曲的旋律上下行走向明显,并在每一句的句尾有一个休止符。
教学重点:情景创设,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情景表演中感受野兔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创设情景中,进入角色,开展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教学光盘、兔子头饰、兔子小胡子、兔子用的围裙和小花篮。
音乐《野兔饿了》教学反思1、学与学生心理相结合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研究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二年级学生刚由幼儿园跨入学校不久,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老师必须抓住其特点,让孩子在唱唱玩玩中,毫无负担地学习音乐,才能加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
人的生理和心理成长以及发展都具有稳定性和渐进性的特点,我们只有研究这些变化,及时地纠正教学方式、教学的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野兔饿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野兔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野兔的外貌和行为。
4.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野兔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野兔的外貌和行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兴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野兔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
2.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野兔的外貌和行为。
3.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阅读法:通过阅读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野兔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野兔是什么样子的?它喜欢吃什么?2. 讲解介绍野兔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让学生了解野兔的特点。
讲解野兔的外貌和行为,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野兔。
3. 观察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进一步了解野兔的外貌和行为。
提问学生:你们看到的野兔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做什么?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野兔可爱吗?为什么?5. 阅读让学生阅读《野兔饿了》这本书,体验阅读的乐趣。
提问学生:你们在书中看到了什么?野兔在做什么?6.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野兔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以及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野兔的外貌和行为。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和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野兔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野兔的外貌和行为,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兴趣。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野兔饿了》说课稿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野兔饿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野兔饿了》这首歌选自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只野兔肚子饿了的场景,歌曲节奏感强,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善于模仿,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奏感把握不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
此外,学生对动物世界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野兔的生活习性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野兔饿了》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野兔饿了》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教学难点: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特别是弱拍和强拍的感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等手段,让学生了解野兔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音乐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野兔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野兔的生活习性,引出歌曲《野兔饿了》。
2.新歌教学: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
3.歌曲练习:分组进行歌曲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游戏:设计相关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音乐节奏,培养音乐素养。
5.课堂展示:每组选取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动物。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野兔饿了》的歌词、旋律、节奏等信息,以及与野兔相关的生活习性知识。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音乐教案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野兔饿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其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的基本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3.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歌曲《野兔饿了》的曲调、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野兔饿了》的曲调、节奏和歌词。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野兔饿了》,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野兔饿了》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曲调、节奏和歌词。
3. 实践演练: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另一部分学生伴奏。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4. 歌曲展示:各组学生轮流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度、流畅度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对歌曲背景的了解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如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
五、教学拓展1. 让学生探讨歌曲《野兔饿了》的音乐风格,了解其他类似风格的歌曲。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写类似的动物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音乐教材,准备歌曲《野兔饿了》的乐谱。
2. 乐器: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为学生提供伴奏。
3. 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播放歌曲和教学录音。
4. 投影仪:用于展示歌曲乐谱和教学内容。
七、教学步骤1. 乐理知识讲解:简要讲解歌曲《野兔饿了》的调性、节奏等乐理知识。
2. 歌曲学唱: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 分段教学:将歌曲分为若干段落,逐一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4. 合唱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野兔饿了》教案
《野兔饿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词汇和句型的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词汇和句型。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野兔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野兔的外貌和特点。
2. 新课内容:介绍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词汇学习:学习与野兔相关的词汇,如:草、树、洞、食物等。
4. 句型学习:学习表达野兔饥饿的句型,如:“野兔饿了,需要找食物。
”5. 情境练习: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野兔和关爱野兔的生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情境练习和小组讨论中运用词汇和句型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观察能力:评价学生在观察野兔图片和现实生活中对野兔特点的识别和描述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运用,以及拓展作业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资源1. 野兔图片:用于导入和观察野兔特点。
2. 教学PPT:展示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词汇和句型。
3. 野兔相关视频:增加学生对野兔的了解。
4. 作业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拓展学生对野兔的了解。
八、教学进度1. 第一课时:介绍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野兔饿了》教案
《野兔饿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3.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学会关爱动物,培养爱心。
三、教学难点:1. 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画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课件,展示野兔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野兔。
2. 讲述故事:讲述《野兔饿了》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野兔的生活习性。
3. 讨论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野兔的心情。
4. 想象创作: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野兔,描绘一幅野兔找食物的画。
5. 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理解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7.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分享故事内容,一起讨论如何关爱动物。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关爱动物的故事。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评价学生在想象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创造力。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关爱动物行为。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传达了关爱动物的主题。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在想象创作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关爱动物意识。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将继续讲述《野兔饿了》的后续故事,让学生了解野兔的成长过程。
2. 后续课程将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动物的过程。
野兔教学反思范文
在教育中,教师是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成长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类。
对于教师而言,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最近,我在一次野兔教学中,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一些错误和不足之处,也通过这个过程,更好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野兔教学是一种基于先前的经验和知识,最大程度上模拟自然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自主讨论,自主实践,最终达到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这次野兔教学中,我是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协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我们期望学生能够从中获得自主学习、自由探究的经验,学会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自我评价和反思。
我们有一位学生“自定课题”,他想要研究“人脸识别技术在道路监控和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
因为这里面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很难从丰富的内容中提炼出关键知识点。
我帮学生分析了该课题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并给出了每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方向和方法。
同时,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找到了一些不足之处,不仅是学生个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有问题存在。
其中,我认识到了我在野兔教学中的指导不足,我在学生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传授知识”的方式,而未能切实落实“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没有很好地利用学生思维活动中产生的“疑惑”和“困惑”,并且没有足够地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学生评价和反思的作用,没有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修正和反思,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通过对自己的反思,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野兔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进行了改进。
在课程过程中,我更加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地倾听他们的疑虑、困惑和问题,针对性地给出指导和支持。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更多地利用手头资源,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野兔饿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重点:了解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难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野兔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野兔。
2. 讲解(1)介绍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野兔的食性、栖息地、繁殖方式等。
(2)讲解野兔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和联系,如野兔与家兔的区别、野兔与狼的关系等。
(3)讲解野兔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如野兔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野兔对人类的意义等。
3. 讨论(1)组织学生讨论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组织学生讨论野兔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思考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组织学生讨论野兔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让学生认识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4. 观察(1)组织学生观察野兔的图片和标本,让学生仔细观察野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组织学生观察野兔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野兔的栖息地和生存条件。
5. 实践(1)组织学生制作野兔的模型或手工艺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野兔的了解和认识。
(2)组织学生参加保护野兔的宣传活动,让学生通过宣传活动来提高公众对野兔的保护意识。
6. 总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野兔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和联系、野兔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等。
(2)对学生在讨论、观察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7. 拓展(1)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野兔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音乐教案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野兔饿了》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野兔饿了》这首歌曲。
(2)理解摇篮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摇篮曲节奏的把握。
(2)歌曲中特殊音准的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钢琴、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野兔饿了》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
(2)引导学生讨论摇篮曲的特点,如节奏、旋律等。
2. 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准和节奏。
(2)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 歌曲分析:(1)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2)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意境。
4. 练习与展示:(1)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大家共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野兔饿了》歌曲的表现力。
2. 学生对摇篮曲特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摇篮曲作品,如《摇摇船》、《小宝宝睡着了》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摇篮曲的特点及在不同作品中的表现。
2. 创作活动:邀请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摇篮曲旋律,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野兔饿了》歌曲,要求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八、课程回顾与反馈1. 课堂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摇篮曲的特点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反馈: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1. 深入了解摇篮曲: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摇篮曲的书籍、文章,加深对这一音乐体裁的认识。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野兔饿了》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课堂实录[教材分析]歌曲《野兔饿了》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儿童歌曲,旋律活泼而风趣,配有两段歌词,歌词内容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一只野兔饿了,到处找吃的,原想偷吃农场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后想这样做不应当,跑出农场继续找,找到路边把天然的青草尝,吃来觉得青草还比稻谷香。
讲述了野兔虽然饿了,但它懂得不做不劳而获、损害他人利益的事。
歌曲的旋律上下行走向明显,并在每一句的句尾有一个休止符。
[教学理念]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因此“听”应作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音乐艺术是以音传情的艺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听”,通过学生的听,教师的讲,以听带讲,以讲引听激发学生自然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周大风在《音乐教育重要熏染》一文中指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以音乐欣赏为主体。
音乐表现应在学生欣赏后动情时,主动要求表现美的时候才予以进行”。
在本课中,我注重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律动。
[教学背景]这个班级是全年级比较好的一个班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语言组织能力较强,所以我觉得在这个班上应该能上出较好的效果。
虽然也有几个调皮的学生,但我想只要在课堂上抓住他们的心理,及时提醒他们并发生他们的闪光点,提出表扬与鼓励,相信整堂课还是能顺利完成的。
[教学目的]1.从语言的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里的停顿,在歌唱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能背唱歌曲《野兔饿了》。
2.能在旋律中感受音的走向。
[教学重点]1.有表情地演唱《野兔饿了》。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音乐节奏里的停顿。
一、导入:师:请大家和老师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播放《唐老伯有个农场》)[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音乐气氛中进入课堂。
] 师:(1)刚才这首歌曲是我们学过的,那老师做的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呢,对了,表示要休息,不能拖长音了。
歌曲《野兔饿了》-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野兔饿了》-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野兔饿了》。
2.了解歌曲中的内容和情感。
3.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简单的歌曲引入,让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2. 正文(30分钟)
1.了解歌曲原唱及背景
播放歌曲原唱,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歌曲的大致内容和节奏。
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来源和作者,以及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教唱歌曲
•对学生进行歌唱范例演示。
•分小组训练教唱歌曲。
•学生分组进行对唱,并进行集体练习。
3.学习歌曲节奏
•让学生通过打拍子和演唱来学习歌曲的节奏。
•老师进行示范并分组练习。
•学生进行交响乐合奏演练。
3. 归纳总结(5分钟)
让学生对歌曲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与教师共同讨论。
4. 实践(10分钟)
1.分组进行合唱。
2.分组进行合奏。
三、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歌曲,体味和感受歌曲的意境,发挥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把握好每个环节和每个细节,让学生通过歌曲学习,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思想和交流上得到双重的提高和学习。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野兔饿了》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存状况,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故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表演法:让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野兔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野兔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2)提问学生:你们见过野兔吗?野兔喜欢吃什么? 2. 讲授新课 (1)教师讲述故事《野兔饿了》,让学生边听边看图片。
(2)提问学生:故事中野兔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 (3)讲解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如“饿了”“找食物”“遇到”“帮助”等。
3. 巩固练习 (1)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如“野兔为什么会饿?”“它是怎么找到食物的?”“我们应该怎么帮助野兔?”等。
(2)让学生分组表演故事,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4. 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故事的内容和主题,强调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2)提问学生:通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 5. 布置作业 (1)让学生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让学生画一幅关于野兔的画,或者写一篇关于野兔的作文。
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讲解故事内容和词汇句型,学生基本掌握了故事的情节和相关的语言知识。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野兔饿了》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野兔寻找食物的过程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食物,不浪费粮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野兔寻找食物的过程和方法。
2. 教学难点: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食物,不浪费粮食。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野兔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野兔喜欢吃什么吗? (3)学生回答:野兔喜欢吃草、树叶、根茎等。
(4)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野兔的故事,看看野兔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讲授新课 (1)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听故事。
(2)教师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都有谁?野兔为什么饿了? (3)学生回答:故事的名字是《野兔饿了》,故事中主要有野兔、兔子妈妈、胡萝卜、白菜等。
野兔因为没有食物吃,所以饿了。
(4)教师引导:野兔饿了,它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5)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继续听故事。
(6)教师提问:野兔找到了什么食物?它是怎么找到的? (7)学生回答:野兔找到了胡萝卜和白菜,它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找到的。
(8)教师引导:野兔找到了食物,它会怎么做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9)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继续听故事。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文档小学语文《野兔饿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3课《野兔饿了》。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只小野兔在饥饿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找到了食物的有趣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寓意深刻,旨在教育学生要独立思考,勇于面对困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小野兔的聪明才智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小野兔的聪明才智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的野兔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野兔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随后,教师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4.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是小野兔,面对饥饿如何找到食物。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小学语文《野兔饿了》板书内容:1. 生字词2. 小野兔的品质3. 实践环节:设想自己是小野兔,面对饥饿如何找到食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
(2)复述课文内容。
(3)以“我学会了什么”为主题,写一篇日记。
2. 答案:(1)生字词答案略。
(2)课文内容答案略。
(3)日记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课后搜集关于野生动物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野兔饿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和理解故事中的动物和自然元素。
培养幼儿的关爱和分享精神。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活动故事导入:通过展示绘本封面和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
故事阅读:教师朗读《野兔饿了》,并适时停下来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
角色扮演:安排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动物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加深对动物和自然的认识。
讨论和分享: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关键问题,如为什么野兔会饿了?他们会如何帮助野兔?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绘画活动: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绘制自己理解故事的场景或角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故事延伸: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游戏、手工制作或科学实验等延伸活动。
教学反思幼儿是否能够理解故事中的动物和自然元素?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关爱和分享精神?是否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幼儿是否能够参与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并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改进措施基于对《野兔饿了》教学活动的反思,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提供更多的图书和资源,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和理解动物和自然元素。
引导幼儿进行更多的讨论和分享活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设计更多的创造性活动,如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结论通过《野兔饿了》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师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动物和自然元素,培养他们的关爱和分享精神,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故事导入、故事阅读、角色扮演、讨论和分享、绘画活动以及故事延伸等多种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4课 《歌曲-野兔饿了》(花城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4课《歌曲-野兔饿了》(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歌曲-野兔饿了》是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花城版。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绘了一只野兔饿了寻找食物的有趣情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同时锻炼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生动有趣的活动,善于模仿和表达。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野兔饿了这一主题不太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野兔饿了》的词曲,能够独立演唱。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团队合作,提高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野兔饿了》的词曲掌握和演唱。
2.难点:歌曲中野兔饿了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运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内容。
3.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习,培养协作能力。
4.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野兔饿了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讲解:讲解歌曲《野兔饿了》的背景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5.展示:选取部分小组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学生自信表达。
6.总结:总结课堂教学,强调歌曲中的趣味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野兔饿了》词曲:XXX演唱:全体学生主题:野兔饿了寻找食物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演唱和小组合作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是感知音乐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听觉的培养,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绪,通过想象和模仿来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
本课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科整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了要“不做不劳而获的,损害他人的事情”的道理。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