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实现程度”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80f9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f.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保障,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状况,本次调研选择了江苏省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份问卷,包括农业机械化的使用情况、效益评价、面临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我们选择了江苏省几个农业发达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与农民代表和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
通过综合分析问卷和实地调研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1.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率较高。
调查显示,在江苏省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户都使用了农业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等。
根据农业机械化普查数据,江苏省农村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
2. 农业机械化的效益显著。
通过与农民代表和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农业机械化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机械化作业能够提高农作物的生产能力和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农业机械化面临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了解和使用技术仍较为薄弱,对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方面存在不足。
其次,因为农村地区农田面积较小,一些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上存在不便之处,不够灵活。
此外,一些农机合作社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运营模式,经营效益不稳定。
四、对策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机理论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使用技术,增强他们的操作能力和设备维护能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益。
2. 支持研发和推广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
农机化技术调研报告范文
![农机化技术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4c89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7.png)
农机化技术调研报告范文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息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行,农机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度了解农机化技术的进步现状和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机化技术调研。
调研范围涵盖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机化技术示范点,以及相关的农机化企业。
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我们了解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状况。
起首,农机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不息扩大。
传统的农业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推动了农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除了传统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和收割机,现代农机化技术还涵盖了自动化喷灌系统、无人机、人工智能等领域。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减轻了农夫的体力劳动。
其次,农机化技术在农业进步中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农机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还增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通过机械化作业,可以缩减人力投入,提高劳动效率;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精度和稳定性;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管理和智能决策。
这些都为农业的可持续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三,农机化技术的进步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起首,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机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面临一定的困难。
其次,农夫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有限,需要加强培训和宣扬工作。
另外,农机化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需要加强研发和技术转化,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综上所述,农机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夫收入水平具有乐观影响。
然而,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机化技术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夫的技术培训和应用能力。
同时,农机化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转化,推动农机化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的目标。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d078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7.png)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解决农村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2.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共计访谈了10个农业机械化相关企业和20个农民合作社。
四、调研结果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较为迅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机械种类丰富:农业机械的种类不断增加,涵盖了耕作、种植、施肥、收割等多个环节,且不同规格型号的机械设备逐渐普及;(2)智能化水平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智能化农机设备的应用使得农民的劳动强度得到了显著降低;(3)投入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政府、企业和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不断增加。
2.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农民机械使用意愿不高:部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持观望态度,认为农机设备价格昂贵、维修成本高等问题让他们望而却步;(2)技术人才缺乏:农业机械化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操作技能,但是当前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还比较薄弱;(3)农机设备普及率不高:农业机械化在一些基层农村地区普及程度较低,部分农户没有享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好处。
3.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和好处,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接受度和使用意愿;(2)加强技术培训: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引导农民参加农业机械操作培训,提高他们的农机设备操作技能;(3)加强农机设备租赁服务: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设备租赁服务,提高农民的农机设备使用率和农机设备普及率;(4)政府资金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支持,降低农民购买农机设备的经济压力。
农业机械化工作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6ecee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d.png)
农业机械化工作调研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本文结合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调研,从农业机械化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业机械化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机械化工具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存在一些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足。
一些乡村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例如道路和桥梁等条件不够完备,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机械化作业技术不足。
部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掌握程度不够,无法很好地使用农机设备,导致效益受到影响。
3、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一些农业机械化设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安全隐患问题。
三、农业机械化的解决方案面对上述问题,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切实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改善乡村地区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条件,以保证机械化作业的顺畅开展。
2、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向广大农民普及农业机械化的相关知识,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理解和使用技能,以提高机械化农业的效率和技术水平。
3、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监督。
严格控制农业机械设备的质量,并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管,保证农业机械化的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在虚心借鉴国外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同时,加强本土的研究和技术攻关,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97a00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c.png)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调查一、引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农业生产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本次实践团队对县农村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究该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问卷,对农民、农业合作社、农机经销商、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等不同群体进行了调查。
2.现场观察与访谈:我们对当地农田进行了实地观察,并与农业机械作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调查结果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1)机械化种植:根据调查,农业机械化种植在该地区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机械化种植主要集中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
(2)机械化收割:相较于种植环节,农业机械化收割的发展相对滞后。
农民普遍反映,收割机械价格高昂,使用成本较高,导致仍有很多农民在收割环节依赖人工。
(3)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该地区已经建立起来,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
然而,一些农民反映,农机作业服务价格较高,不够灵活,难以满足个体农户的需求。
2.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1)资金问题:农民对于购买农机设备的资金压力较大,机械设备的价格高昂,限制了农民的购买意愿。
(2)维修保养问题:由于缺乏专业的农机维修人员,农民在使用农机设备时常常遇到维修保养的问题,导致农机寿命缩短。
(3)技术问题:技术水平低下是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民对于新型农机设备的操作和维修理解不深,难以全面发挥农机设备的优势。
3.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建议(1)资金扶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设备购买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贷款、补贴等方式减轻农民的购机负担。
(2)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于农机设备的使用技能和维修能力,增强农机设备的使用效益。
(3)农机作业服务优化:完善农机作业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灵活性,根据个体农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作业服务。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5623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4.png)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业机械化的分析和研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信息和意见反馈,同时对农田和农村进行实地走访,与农民和农业从业者进行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不断提高,农村地区普遍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农业生产,如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也有所增加,但仍有一部分贫困地区和老年农民未能享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
2. 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1)农业机械化设备水平低下:部分农村地区因经济条件限制,购买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性能较差,没有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2)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足:部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够深入,不了解农业机械化设备使用的方法和技术,降低了机械化的效果。
(3)农业机械化设备维修保养困难:由于农村地区维修保养人员的缺乏,许多农业机械化设备出现了故障后无法及时修复。
(4)农业机械化设备成本较高: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价格相对较高,给部分农民带来了负担。
四、调研分析1.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老年农民的农业机械化补贴,帮助他们购买和更新农业机械化设备。
2. 加强农民培训加强农民对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和操作农业机械化设备。
3. 提高设备质量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民的使用体验和效果,应加强对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提高其质量和性能。
四、调研结论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同时,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e6532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2.png)
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农业机械化不断深入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重要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特进行了一次亲身实地调研,下文将介绍调研报告的详细内容。
一、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55亿千瓦,农机化率达到70%以上。
其次,种植业机械化得以大力发展。
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的发展形式主要是以机械作业为核心的种植业机械化。
其中,节水灌溉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得到推广,精准农业的建设等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再次,农业机械化为粮食生产和收获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国现有大批先进的小型农业机械,包括小型轮式拖拉机、小型联合收割机、小型秸秆还田机等,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新型农业机械逐渐成为新亮点。
例如,农业无人机、植保机器人等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管理质量和作业效率。
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正面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生产和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机械化可以代替人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减轻了体力劳动负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其次,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益。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先进、可靠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得农产品的生产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生产效益。
再次,降低了生产成本。
机械化生产可以代替人力,降低了雇佣劳动力、人工费用等成本,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民减轻了生产压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最后,更好地推进灾害防治。
农业机械化使得农作物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从而避免了天灾、人祸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虽然存在着诸多积极因素,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存在“效率和成本”矛盾。
关于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关于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633b25c281e53a5802ff6e.png)
关于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4月8日至11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荣才带领下,对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情况进行调研。
期间,深入XX市、XX县及部分乡镇、村听取基层干部、村民的意见和实地察看了解情况,并与市农机总站、农业局、财政局、烟草局、发改委、畜牧水产兽医局等部门领导进行座谈交流。
现报告如下:一、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取得成效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以小型为主的农业机械增长势头良好,配套农机具持续增长,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保有量稳步增长。
据部门统计:至201X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31.74万千瓦,比增6.32%;农用拖拉机3.35万台,比增8.41%,拖拉机配套农具3.12万部,比增5.9%;排灌机械1.93万台,比增83%;联合收割机831台,比增35.78%;机动插秧机38 台,比增225%;各类烟叶种植机械1500多台,烤烟机械100多台。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全年完成机耕面积154.12万亩,机械收获面积46.3万亩,机械插秧2000亩。
机耕、机收、机插分别比增1.4%、 19.7%和300%。
其中,XX市201X年机耕率达70%,机械收获率达55%,机械收获率为全省第一,并被列为全国水稻机插示XX县。
烟叶种植、烤烟机械化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26%。
——惠农政策落实。
积极争取和落实购机补贴资金,2006、 201X年全市争取中央、省级补贴资金903多万元,超额完成中央省上购机补贴资金任务。
全市共有3200多户农民享受补贴,补助购置各类农业机械4085台,吸引农民购机资金2800多万元,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新机具推广有进展。
引进推广杂交水稻插秧机取得突破。
201X年首次在顺昌引进江苏“东洋机动插秧机”进行杂交水稻机插试验示范取得成功,2006年带动了邵武、武夷山、浦城等县市的推广应用。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6031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a.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来替代人力劳动进行农田耕作和生产活动的过程。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调研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总结其优势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可以替代人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农业机械化可以实现农田耕作、播种、施肥等农业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使农业生产更快捷、高效。
2. 减轻劳动强度: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农民可以通过操控农机完成农田耕作等工作,减少了劳动的重复性和繁琐性。
3. 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农业机械化可以更加科学地配置农业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机械化可以帮助农民更精确地投放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土地、水、肥的利用效益。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存在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农业机械设备价格昂贵,对农民来说资金投入是一大难题。
很多中小规模的农业户无法承担购买农机的费用,导致机械化水平低下。
2. 农民技术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操作技术,但是很多老年农民缺乏相关技能,无法熟练操作农机设备。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服务保障不到位:农机设备维修、保养和配件供应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民在故障出现时无法及时修理和维护农机。
三、解决策略1. 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补贴力度,降低农民购买农机的经济负担,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政府可以组织开展农民农机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农机设备。
3. 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机设备的维修保养和配件供应体系,加强对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企业的支持,确保农民在使用农机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4. 推动农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农民组织成立农机合作社,通过共同使用农机设备,降低单个农民的机械化成本,提高农机设备的利用率。
关于提高某市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提高某市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调研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0b08c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09.png)
关于提高某市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调研与思考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了解某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一、某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近年来,某市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逐年增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上升,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逐步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不断提升,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部分经济作物的机械化作业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三)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机收等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某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大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相对较少,小型、低性能机械居多,难以满足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需求。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之间的机械化水平差距较大,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一些特色农产品的机械化作业还存在诸多困难。
(三)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高端农业机械主要依赖进口,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四)农业机械化人才短缺既懂农业又懂机械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农机操作、维修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待完善补贴资金规模有限,补贴范围和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补贴手续繁琐,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提高某市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对策建议(一)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加大对大型、高性能、智能化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淘汰老旧、低效机械,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的整体水平。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1a87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b.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农业品质和品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农机购置和使用情况、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农机维修和培训情况等。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研结果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大中型农机,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喷雾机等。
许多农民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受益于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2.农机购置和使用情况农民普遍购置了一部分农业机械设备,但仍然有不少农民在使用传统的农具,如锄头、镰刀等。
购置农机的主要难题是资金来源。
由于农民缺乏资金支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持,他们通常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或依靠亲朋好友的援助来购置农机。
此外,一些农民对农机维护和使用存在一定困难,这也造成了一些农机的闲置。
3.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农机服务合作社是农村农业机械服务的重要形式。
在不少地方,合作社已经成立,为农民提供农机购置、维修和使用等全方位的服务。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机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如提供贷款、降低税费等政策措施,为农机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4.农机维修和培训情况农机维修是保证农机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农机维修人才和设备,农机维修难度较大。
同时,在农村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农机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低下的问题。
因此,加强农机维修和培训工作是农机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1.资金短缺是购置农机的主要难题之一,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机购置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贷款等便利措施。
2.农机维修人才和设备不足是农机维修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加强农机维修技能的培训和推广,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机维修工作中。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a7393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e.png)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农机化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县农业机械化工作紧紧围绕农民“买得起、用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目标,坚持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着眼农机推广实际,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机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中小型农机具得到快速发展,先进适用的新型农机具得到推广应用。
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2.8万千瓦,同比增长11%,农业机械原值1.8亿元。
现已拥有拖拉机313台、联合收割机125台、耕整机12000台、步行式插秧机65台、乘坐式插秧机1台、稻种催芽机4台、一条龙播种机2台、烘干机1台,拥有排灌机械9500台套/65000千瓦,拥有固定提灌站255处,常年提水量可达到3000—3600万立方米,较好地解决在自然灾害中人畜饮水困难,确保了本县农业生产用水。
(二)农机作业水平逐年提高。
20xx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达58%,比20xx年增长6个百分点。
其中,完成机耕作业面积63万亩,机耕水平达77%;机播面积8.9万亩,机播水平为15.8%;机收面积47万亩,机收水平为80%。
20xx年9月至20xx年上半年,我县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1万亩,现已丰收在望。
20xx年我县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已在伏龙乡的三夹沟村,石垭镇的云峰村、张口楼村,顾县镇的桐子树村等地完成水稻机械插秧面积近1万亩,预计全县机插秧面积推广为3万亩,力争20xx年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占全县水稻面积的21%,比去年同期增长33%。
(三)农机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近年来,不断强化农机组织建设,构建农民与农机作业市场的纽带和桥梁。
农机服务网络正在形成,全县现有农机销售网点88个,农机维修网点170个,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10个,农机服务协会1个,农机专合组织15个,发展社员2487人。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8篇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3f47a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c.png)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8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1一、xx镇基本情况xx镇是京山县南部门户重镇,处在大洪山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貌,版土面积215.2平方公里,辖25个村(场),6724农业户,2.8万多农民,耕地面积6.9万亩。
早稻种植面积3.2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3.4万亩,全镇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7万亩。
获“全国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区”,获“荆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
二、xx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近年来,由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利好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强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决策引导,从到是农村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从小型手扶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到手扶式插秧机,xx镇的农业机械拥有量有了跨越式发展。
截止6月底,全镇插秧机从的70台增加到今天的560多台,xx镇的插秧机保有量在全省乡镇中是位居第一。
全镇现有大型联合收割机165台,大型旋耕机135台,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小旋耕器)多台,现有排灌台(点)1200处,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
全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
全镇小麦机收率达92%,早稻、中稻机耕机整率达93%,早稻机插面积达1.9万亩,中稻机插面积达1.3万亩,机插率达51%。
全镇上半年机械作业平均率达78.6%,水稻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三、xx镇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农业机械利用率低,农机具维修保养不到位。
“有机户无田种,无机户种田难”。
这种现象使得农机具的利用率不高,建议鼓励无机户把农田“托管”给有机户,推动土地流转,让农机大户变成种粮大户,让有产业的农民不再为自己的几亩田操心,轻装上阵,专心自己的产业。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农机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保养,在农忙正准备作业时“趴窝”,也降低了机械利用率,建议农业机械销售商增加售后服务,特别是享受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农机具,不是“一卖了之”就完事了。
农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fc07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8.png)
农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加快推进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体力劳动、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数据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三、农业机械化现状1. 农业机械化普及率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机械化普及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XX%。
2. 主要农业机械设备主要农业机械设备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灌溉设备等,其中拖拉机是农业机械化的主力装备。
3. 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在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相对较高,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四、存在的问题1.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够高尽管农业机械化普及率逐年提高,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地区仍存在重体力劳动过多的现象。
2. 农业机械化设备老化部分农业机械化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需要加强设备更新和维护。
五、发展建议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生产农业机械设备。
2. 推广新技术推广新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3. 加强培训和服务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他们对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维护意识,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六、结论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为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就是本次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调研报告,希望对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精选4篇)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f4c7f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d.png)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精选4篇)农业机械化篇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__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为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总站抽调职工深入村屯农户,针对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一、__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__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处于上等水平,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名列前茅。
截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73万千瓦,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66%,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9,651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7,512台,拥有配套农具19,975台,水稻育秧大中棚20,000栋,水稻插秧机5,713台,播种机3,129台,联合收获机1,389台。
现已组建水田农机作业合作社6个,水田农机作业协会18个。
水稻生产普遍应用机械播种、大中棚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旱田也是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水、旱田均采用机械整地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调研表明,制约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不高,存在误区。
接受调研的大部分农户对大型农机具整地、播种、收获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灾能力、节种节肥、减少粮食损失、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等作用认识不足不全。
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盲目地攀比,购置农机具随意性大,出现了各家各户拥有的机具小而全、品牌杂的混乱局面。
全县水稻插秧机5713台,最佳作业期满负荷作业可机插114万亩,而实际机插只有80.5万亩,水稻插秧机利用率为71%。
水稻收获机1,389台,可完成机收作业156万亩,而实际机收97.1万亩,收获机利用率为62%。
拖拉机可进行整地、播种、中耕、田间运输等农机田间作业,可进行各种作业70天,而实际全县拖拉机平均作业只有30天左右,拖拉机利用率只有43%。
XX县设施农业机械化情况调研报告
![XX县设施农业机械化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fe9d333968011ca30091d4.png)
XX县设施农业机械化情况调研报告-按照市农机局的安排,XX县农机局高度重视,局主要负责人作了重要批示,抽调2人组成调研组,先后到鲁村、燕崖、悦庄等乡镇实地调研,与农户进行了交谈,并与县政府调研室、县蔬菜中心、果树中心、畜牧局、农业局有关人员进行了交流,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保证了调研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现报告如下:一、XX县设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XX县地处鲁中山区,境内有人口55万,其中农业人口46万,占全县人口的85.5 %。
全县耕地仅24万亩,人均占有0.52亩。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相关业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设施农业发展政策,使XX以蔬菜、林果、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截至2007年5月,全县设施蔬菜业面积到达到了3.58万亩,设施林果业700余亩,设施养殖业达到了63万平方米,年产值达到了10.5亿元,纯收入达到了3.6亿元,并出现了悦庄韭菜、鲁村黄瓜、燕崖大樱桃等知名品牌。
设施农业成为提升XX果品、蔬菜品质,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设施农业的主要类型、优缺点及设施装备情况(一)主要类型从技术类别上来看,XX县的设施农业共应用了四种类型。
日光温室。
由于日光温室具备较高的保温性能,成为种植冬季蔬菜和矮棵水果(如大棚草莓)的首选。
目前在鲁村、南麻、中庄、东里等乡镇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全县共有3020个,共计210万平方米。
典型代表村鲁村镇王村一个村共有大棚700余个,面积达到了49万平方米。
塑料大棚。
主要用于春暖蔬菜的种植,在土门、南麻、悦庄等乡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全县共有塑料大棚8500个,计280.5万平方米。
小拱棚。
目前共有20.8万个,1334万平方米。
主要集中在悦庄镇,以种植韭菜等矮科蔬菜为主。
塑料连栋温室。
这已成为林果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
代表区域是燕崖乡、中庄乡。
主要以种植大棚樱桃、大棚油桃等水果为主。
目前共有16个,2.3万平方米。
关于农机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机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2b29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d.png)
关于农机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逐步现代化,农机化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建议,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报告汇总总结如下。
一、农机化发展的现状(1)农机化普及率持续提高。
当前,我国农机化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0%左右,其中大型农机具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50%,小型农机具的普及率也在逐步提高。
(2)农机化操作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加速,农民的技能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农机化操作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3)农机化机器设备不断更新。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得到更新和升级,各种新型农机具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也在不断进行,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二、农机化发展面临的问题(1)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机化水平虽然已经得到了提升,但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够逐步缩小这个差距。
(2)农机化发展不均衡。
目前,一些地区的农机化发展还比较滞后,机械化率较低,存在着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3)机械化作业难以适应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的不同,农机化作业往往难以得到很好地适应,需要在研发和推广时进行更多的考虑。
三、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建议(1)推广新型农机具。
在研究新型农机具的研发和应用时,需要注重其功能的多样性,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需要,同时也需要注重农民的使用便捷性。
(2)加大资金投入。
需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以激励农业机械企业的创新研发和产品升级改造,同时也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提高机械化操作水平。
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提高工作,提升其机械化操作水平,增强农民对农机化的使用信心和使用的意愿。
(4)有效整合资源。
需要注重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各方面资源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共建、共享的机制,整合相关资源,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助力实现农机化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10306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0.png)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1.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机总数和拖拉机总数稳居世界第一、大型农机、精准农机等新型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农田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2.农机产品持续创新。
我国农机产品研发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技术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产品。
农机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3.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服务站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同时,加强对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和服务水平提升,提高了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机械化水平不均衡。
我国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机化发展存在区域差异。
部分农民经济条件欠佳,购置农机设备困难,导致机械化程度不高。
2.农机配套服务仍不完善。
农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机设备维修、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
农机使用中,由于技术操作不当、维修保养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农机损坏率偏高。
3.农机更新换代速度较慢。
部分旧农机在农村仍然广泛使用,新型农机设备普及率较低。
农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相对较慢,技术含量和性能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农业生产的新需求。
4.农机租赁市场亟待完善。
当前,农机租赁市场还不够发达,农民在农机使用方面存在购买成本高和闲置成本高的问题。
建立健全农机租赁市场,推动农机共享经济发展,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提高返补力度和效果。
同时,完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操作和维修保养水平。
2.加强农机研发创新。
进一步加大对农机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新型农机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机械化实现程度”调研报告目录一、前言------------------------------------------第3页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背景-----------------------------第3页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第4页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市场规模-------------------------第6页五、XX市推进农业机械化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第7页六、怎样解决农业机械化所出现的问题-------------------第9页七、发展农村机械化的意义----------------------------第12页附录:调查问卷--------------------------------------第16页“农村机械化实现程度”调研报告一:前言: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
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
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农村机械化机械装备农业农村生产经营条件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背景:农业机械化起始于资本主义侵入农业以后,其发展在欧美各国一般地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半机械化阶段。
大体上是在19世纪中叶到末叶。
特征是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畜力牵引的简单的农业机械。
②基本机械化阶段。
大体上是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特征是主要作物的主要作业普遍采用拖拉机牵引的农业机械。
③综合机械化(或称高度机械化)阶段。
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
特征是在农、林、牧、渔各业的各个环节上,及其产前和产后部门,都广泛地使用更为先进的农业机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增多,农业机械化正在向自动化发展。
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使用农业机器。
但受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制约,迄今多数国家(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2013年1月21日我们的调研小分队前往XX市农机局,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一些有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些情况。
(一)旧中国时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极端落后,是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显著成就。
迄今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仍是以人力畜力操作为主,但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在形成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其基本点是:①农业机械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力,也重视农业机械化为农民增加收入。
②根据国情、国力确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与工业、能源、科技、资金和劳力安排等方面的状况相适应。
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应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
④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服务,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的产前(如种子加工、饲料调制)、产后(如农产品加工、冷藏、装仓、包装、运输)诸环节,还包括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等方面。
⑤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全,要优先选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能减轻农忙劳动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环节;在地区上不强求一律,支持条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
⑥农业机械化要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政策相结合,既要为推广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又要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农业机器体系。
⑦农机产品以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以价廉、质优、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为原则。
⑧重视农业电气化,特别重视农村小水电站的发展。
⑨妥善安排机械化过程中节约出来的劳动力的出路。
⑩农业机械的所有制与经营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的新形势。
农业机械除由集体、国家所有外,还可归农户个人所有。
在经营形式上可以家庭自营、农民合伙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以及由国家或合作经销组织设立农机服务(队、站、公司)经营。
重视农业机械化的智力投资,培养出大批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的人材,等等。
我国农业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市场规模不同时期农业机械的发展模式不同,集体化时期由于人民公社形式的生产合作组共有生产资料,大中型农业机械发展较快;而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生产资料也私有化,该时期小型拖拉机由于其灵活性和低成本出现快速的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人口的减少,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生产率优势开始显现,农业机械也逐渐朝着大型化发展。
以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例,其保有量在公社化后期和土地承包责任制初期的低迷后,2000年前后增速明显加快,联合收获机也在2000年前后增速明显加快的趋势。
2011年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4%。
随着“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政策方向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政策目标的提出,我国的农业机械产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
XX市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对比表五、XX市推进农业机械化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一) 规模经营问题没有一定的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就很难推广,很难发展壮大,这个问题不解决始终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障碍。
比如说你一丘田,我一丘田,你要种,我不种,你要收割,我不收割,连路都没有,你说怎么搞?若能统一起来同时进行,那就降低成本了。
研究规模经营问题,还是一个土地流转问题,承包者承包权不变,但是经营权要进行合理流转,这样才能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
再就是品种统一,一个品种成熟早,一个品种成熟晚,搞在一起,要搞农业机械化就很难。
如果一个大片田是同一个品种,那么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
(二)研究成本问题根据我们调研小组获得的信息,现在XX市农民种田,从耕地、播种、收割等,成本需要三百来块钱,农药化肥也需要三百来块钱。
如果小麦平均按800斤一亩计算,按100块钱一百斤小麦算就是800块钱,那么种田的每亩利润就是200块钱,再加上小麦国家种粮直补120块钱,那么一亩的纯利润就是320块钱。
而在种植玉米的状况下,XX市玉米亩产可达到600公斤,而我们XX市农业局获得的信息,XX 邮政创建的万亩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更可以达到761.85公斤,XX 市2013年1月份玉米价格在1.2元/斤左右,所获得收益更高。
首先,对于规模经营是合算的。
对于规模生产来说,如果种200亩农田,就能赚10万来块钱。
如果种粮补贴是给土地承包者的,那租种者就赚5万来块钱。
第二,作为打工的也勉强过得去。
外出打工的,种一亩田虽然只赚一百多块钱,但是他可以节约来回路费300来块钱,用来回的路费请机械作业其费用是合算的。
第三,如果种田只是保自己吃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他是不合算的。
为什么不合算呢?他请收割机、耕整机、播种机作业就要花三百来块钱,就等于他自己拿三百块钱出来买小麦吃。
因为他们平时收玉米,施肥时喊自己的亲戚朋友、邻里来互相帮工就行了,我帮你,你帮我,采取这种不掏钱的方法,不算劳动力工钱。
作为自给自足的农民来说,要他拿三百块钱出来请机械作业,他会觉得不合算,他就不愿意干,他就宁愿自己磨磨蹭蹭的干。
我们把这三种不同的类型对象来分析成本核算的问题,要降低成本,要使大家用得起农业机械,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适应性的问题XX市大多为平原,地形对机械化耕作的影响较小,丘陵区就麻烦。
根据寒假前往XX,XX等地的同学收集到的信息,XX,XX存在大量山丘地形,田块小、落差大、零星分散,这样的条件,如果说这些地方推进农业机械化,有的田地大型机械根本进不去,你怎么去搞机械化?这就需要研究小型的农机具来解决一些崎岖地形农田发展农业机械化问题。
要研究解决农业机械的适应性问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推广农业机械化。
否则,只有基础设施较好的的平原田地可以推广和使用,而相对困难和偏远的地方就难以享受到农业机械化所带来的好处。
(四)机械利用率的问题购买农业机械,有个利用率的问题。
如果购买农业机械是用来商品化服务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好解决。
如果不是用来搞商品化服务赚钱的,只是自己一家用的,那么尽管政府补贴30%,他还是不合算的。
他要算到什么程度,要算到买农业机械比养牛合算,他才会搞机械化而不养牛种田。
搞农业机械化,利用率很重要。
考虑了利用率就考虑了成本的问题,解决成本的问题就是解决提高利用率的问题,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六、怎样解决农业机械化所出现的问题(一)落实补贴政策保障粮食安全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提高农机装备能力,优化机械配置结构,将农机购置补贴与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农机大户培育、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施,促进机具、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农机服务领域流动和聚集,加快农机化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根据我们调研小组在区农机局得到的消息,自2004年国家实施这一政策以来,补贴资金规模从最初的7000万元达到2012年的215亿元,仅山东省2012年对于农机购置补贴就达到8.7亿。
为了农机的进一步推广,各地应当进一步完善购机补贴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补贴机具的质量和使用情况监督。
积极争取各级地方财政支持,加大地方补贴力度,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服务措施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切实保障购机补贴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补到农民手中。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是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不实行大锅饭、平均主义,而要突出重点,有的放久。
二是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服务。
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发动、公开公示、资金使用、档案管理等几个关键环节。
三是精心组织,确保实效。
要加强宣传,强化培训,做好重点推广新机具的组织调度。
四是坚持政策引导,自主选择。
从政策上引导农民购机,引导农机化发展。
在政策范围内,充分尊重农民自主选择购机的意愿。
在同类机具的品牌选择上,不得干预。
五是严禁增加农民和企业负担,杜绝乱收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