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重农学派与我国的重商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西方农业经济思想比较

班级:10级农林经济管理

姓名:何金梅

学号:2010123052

古代中西方农业经济思想比较

———中国古代重农思想与法国重农学派

摘要:18世纪中期法国的重农学派是以魁奈和杜尔阁为代表人物,倡导通过发展农业来恢复法国经济。与此类似,中国古代也有着许多主张通过重视农业来富国富民的思想,两者在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但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有别,两者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差别。

关键词:重农学派;重农抑商思想;比较分析

一.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概述

中国最早的重农思想产生于西周时期,这比法国重农学派的产生要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重农思想考察的时间范围始于西周,止于鸦片战争爆发之前。重农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一根主线,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经济思想。不同于法国重农学派,中国古代重农思想时间跨越大,涉及人物多,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就表现在这些人物的经济思想之中。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中国宋代、明代中期后都不重农抑商,所以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改朝换代后,资本主义萌芽消失了,重新开始了重农抑商。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国家财政收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者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够创造新的财富,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这虽有利于国家稳定统一,巩固中央政权,却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

二.重农学派理论概述

重农学派出现于18世纪重商主义时代后期的法国,当时的法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经过了重商主义的失败和约翰・罗变种重商政策的倒台,法国经济状况陷入困境。为了解决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法国的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的设想。顺应这时的社会需求,重农学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理论作为其最高信仰,自然秩序理论也就成为重农学派的哲学基础。自然秩序理论是指人类社会的内部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要遵守经济规律。

重农学派认为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才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唯一途径,这就是“纯产品”学说的核心,“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

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惟有农业是生产部门和财富的唯一来源,这显然是极端的,是重农主义体系中对于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基础地位认识偏激的体现,但重农学派有关社会总资本的循环问题和税收政策等主张对以后的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

三.法国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的相同点

众多历史文献显示,中国古代文化及经济思想对重农学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8世纪中期欧洲大陆的“中国热”和重农学派两位代表人物对中国文化的向往造就了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具有许多不谋而合的相同点。

3.1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都肯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首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政策主张均要求优先发展农业,这样才能富国富民。

重视农业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髓。重农学派用“纯产品”学说论证了农业是一个国家财富的唯一来源和一切社会收入的基础,在阶级划分中农业资本家与农业工人归为生产阶级,在资本理论中认为只有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的资本。

在中国古代重农思想中,许多思想家都明确提出农业是富国富民之本,主张从立国和治国的角度来发展农业。商鞅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韩非说:“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贾谊认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南朝周朗认为:“农桑者,实民之命,为国之本,有一不足,则礼节不兴。若重之,宜罢金钱,以谷帛为赏罚”。沈约说:“民生所贵,曰食与货。货以通币,食为民天”。

3.2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都认为农业是唯一创造财富的生产部门

重农学派的出发点是财富,认为财富是物质,财富的来源是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在社会各个经济部门中,只有农业部门具有生产性,只有农业生产物质产品,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改变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是变更了市场的时间和地点,二者都是不生产的。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纯产品”理论的核心是明确了农业部门是唯一创造财富的生产部门。

与之类似的是,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荀况也认为农业是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唯一来源。他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人民穷苦国家财政就紧张,人民富裕了国家财政才能充盈,所以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才是社会物质财富创造和积累的根本之所在。如果“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要严格限制工商业者的数量和工商业发展的规模,否则国家就会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