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政策对于理解各国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是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相关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一、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比其他国家高,那么这个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石。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劣势的程度不同,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则倾向于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国际贸易模式。
产品通常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
在创新阶段,通常在发明国生产并出口;在成熟阶段,生产会逐渐向其他发达国家转移;在标准化阶段,生产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明国则转为进口。
(五)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当一个国家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上实现规模经济时,它就可能在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竞争力。
二、国际贸易政策(一)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减少政府对贸易的干预,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贸易的最大利益。
其优点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消费者福利、推动技术进步等。
但也可能导致一些行业受到冲击,出现失业等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所耗费的成本低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就具有该商品的绝对优势,从而可以出口该商品。
2、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它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虽然不是成本最低,但是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它拥有丰富资源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它拥有较少资源的商品。
4、国际贸易的动态理论: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雁行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模式。
雁行理论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个阶段来发展其产业。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术语: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术语包括FOB(船上交货)、CIF(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和CFR(成本加运费)。
这些术语规定了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
2、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电汇、信汇、票汇和托收等。
这些支付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国际贸易单证:包括发票、装箱单、提单、保险单等。
这些单证是国际贸易交易中的重要文件,必须准确无误。
4、国际贸易运输:主要包括海运、空运和陆运。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5、国际贸易保险:国际贸易中的保险主要包括海上货运保险和国际运输保险。
投保人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降低潜在的风险。
6、国际贸易谈判:国际贸易谈判是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成功的谈判可以帮助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实现双赢。
7、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当出现国际贸易争端时,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了解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对双方都有利。
8、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是确保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关键。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
9、国际贸易市场开发:开发新市场和扩大现有市场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方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行为。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是国际贸易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础,对于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复习。
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2.相对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3.比较优势理论:是相对优势理论的扩展和发展,认为相对优势是相对而言的,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仍然可以从贸易中获益。
4.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奥林斯提出,认为贸易是由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的不同而产生的。
5.因素比较优势理论:是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要素比较优势的产品。
6.新贸易理论:强调技术、经济规模、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并通过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模式。
7.营销理论:包括国际市场划分、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等,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进行市场营销。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贸易协定等,涉及国家对进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管理。
2.国际贸易规则:通过国际组织(如WTO)制定的规则和协议,保障贸易的公平、公正和自由。
3.贸易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支付、托收支付、电汇支付等,涉及买卖双方的资金结算和信用风险管理。
4.贸易融资:包括进口融资、出口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等,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
5.海关通关:包括进口通关和出口通关,涉及海关手续、报关单、报关行等,确保货物顺利进出口。
6.市场准入:涉及到产品认证、标准检测、质量控制等,确保产品能够进入目标市场并符合该市场的要求。
7.地区经济合作:如区域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组织等,促进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
(一)了解1. 直接贸易:指商品直接由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的中间商参与的贸易活动。
间接贸易:指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或更多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间接贸易中第三国商人所从事的把商品从生产国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过境贸易:指贸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
2.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出。
内容:①人类的交换产生了分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③各国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意义和局限性:意义:绝对成本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
局限性: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3.比较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
主要内容: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以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仍然能够得到贸易利益。
简单地讲就是“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①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品产量;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③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科学性:(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家分工中获得利益;(2)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3)通过国际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之内。
局限性:(1)劳动价值论不彻底;(2)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原因,只是一种静态分析;(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4.新要素理论(p72):①技术要素说②人力资本要素说③研究与开发要素说④信息要素说⑤管理要素说⑥规模经济说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76)弗农提出。
大一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
大一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贸易的原因、模式、效果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相对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
这样,各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相对生产效率较高的产品,进口相对生产效率较低的产品。
比较优势的形成是由于资源的差异和经济规模的效应。
3.要素禀赋理论:由特因特·奥布林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在贸易中的相对优势源于其拥有的要素禀赋,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
4.生产周期理论:由芬廷·贝齐克提出,认为产品的国际贸易受到生产周期的影响。
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生产周期不同,会导致跨国贸易的发生。
5.市场结构理论:由埃里希·鲍姆和奥利弗·威廉森等学者提出,认为市场结构对贸易模式和贸易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市场结构的不同会导致贸易的不同模式和效果。
6. 开放经济宏观模型:主要有Munder化消费函数模型、引力模型和凯恩斯-莫能-威夫琼斯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对经济体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来研究贸易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
7.比较成本理论:由埃利乌·山贝尔和保罗·萨缪尔森等学者提出,认为贸易的益处源自各国之间的产品相对成本差异。
贸易可以使得各国的消费水平提高,实现互利共赢的结果。
8.重要贸易理论:如重要贸易理论和内部规模经济理论等,认为贸易往往与国家和企业的规模相关,规模大的经济体在贸易中更有优势。
9.新贸易理论:如产业集聚理论和技术差异理论等,认为贸易的发生与国家或地区的特定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有关。
特定产业和技术的优势会导致贸易的发生。
10.区域贸易理论:如关税同盟理论和地理经济理论等,认为区域一体化和地理位置对贸易有重要影响。
国际贸易知识点
国际贸易知识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跨境交易。
它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知识点包括贸易形式、贸易政策、贸易壁垒以及国际贸易的利与弊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讨论国际贸易知识点。
一、贸易形式1. 货物贸易:货物贸易是指各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交易。
这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原材料、加工品和消费品等。
货物贸易可以是双边贸易,也可以是多边贸易。
2. 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指各国家之间的服务提供和消费。
这包括金融、旅游、咨询和运输等各种服务。
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3. 资本贸易:资本贸易是指各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
这对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贸易政策1. 关税:关税是一种国家实施的对进口商品征收的费用。
它可以作为一种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也可以作为一种财政收入的来源。
关税的高低对于贸易流动和产品价格有着直接的影响。
2.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以外,国家还通过其他手段限制进口商品的方式。
这包括进口配额、原产地要求、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等。
3. 贸易补贴:贸易补贴是指国家通过给予出口企业或特定产业一定的经济补贴,以增加其竞争力和出口量。
这对于国家来说,可以促进出口,但对其他国家产生不公平竞争。
三、贸易壁垒1. 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国家对于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
高关税可以有效地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但是,它也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对消费者造成负担。
2.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一些非关税手段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
它们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技术壁垒等。
这些壁垒使得进口商品的市场准入变得更加困难。
四、国际贸易的利与弊1. 利:国际贸易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它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各国能够通过专业化和比较优势实现更高的产出。
2. 弊:国际贸易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贸易逆差、失业和不平等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1.国际贸易理论1.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它强调各国应该根据各自的生产成本和效率优势来确定产业结构,实现互利的国际贸易。
1.2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关税是进口和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费,它可以用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它们通过限制进口数量和提高进口成本来保护国内产业。
1.3汇率与贸易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它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
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商品价格、进出口的盈亏以及国际收支平衡。
2.国际贸易实务2.1贸易方式与贸易方式的选择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直接贸易是指买方和卖方直接进行货物或服务的交换,间接贸易则需通过代理商或贸易商进行交易。
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2国际支付方式国际支付方式有信用证、托收、电汇等。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它提供了对卖方付款的保障,并可以减少交易中的风险。
2.3国际贸易的融资方式国际贸易的融资方式包括自筹资金、贸易信贷、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等。
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2.4国际贸易的风险管理国际贸易涉及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物流风险等。
企业应采取适当的保险措施、合理规避风险,以保证贸易顺利进行。
2.5国际贸易政策与组织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贸易壁垒政策等。
国际贸易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是为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公平化而成立的组织,它们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准则来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以上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它们可以帮助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规则与实践。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贸易基础必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基础必学知识点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意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的意义在于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合作,提高国际贸易水平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生活水平。
2. 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国家在特定领域有相对比较优势,应专注于该领域的生产和出口,在其他领域则依赖进口。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推动力。
3.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在所有商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它将专注于生产和出口所有商品,并依靠其他国家的进口来满足其他需求。
这个理论强调不同国家间的生产效率差异。
4.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限制自由贸易的各种政策措施,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和规定)等。
贸易壁垒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但也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国际贸易摩擦。
5.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的多边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机构,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其主要职责包括管理贸易规则、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为争端解决提供机制。
6.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区域性经济合作机制,成员国间取消大部分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自由贸易区可以带来各方互利的贸易增长和经济融合。
7.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
跨国公司通过分工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国际贸易和全球化。
8. 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影响着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以及进出口的竞争力。
9. 交汇率风险管理:由于汇率波动可能对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会使用各种交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如远期合约、期权和掉期,来保护自己免受汇率风险的影响。
10. 跨境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型业态。
国际贸易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知识点汇总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家边界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
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汇总一些关于国际贸易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
一、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自由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在没有或较少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它的核心原则是比较优势,即每个国家都应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贸易的互利双赢。
自由贸易有助于扩大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创新。
保护主义则是指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来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入,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保护主义可能采取关税壁垒、配额限制、补贴措施等形式。
虽然保护主义可能在短期内对国内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长期来看,它会限制市场开放、削弱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二、国际贸易机构国际贸易的管理和规则制定由多个国际组织负责。
全球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机构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它的目标是促进自由贸易并解决贸易争端。
WTO的成立为全球贸易提供了一个规范、公正和可预见的框架,并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也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IMF主要负责监督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并提供财政和经济政策建议。
世界银行主要致力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
三、贸易协定与自由贸易区贸易协定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达成的关于贸易条件和规则的协议。
有些贸易协定是双边的,即仅适用于紧密合作的两个国家;而另一些是多边的,适用于更广泛的国际组织成员。
自由贸易区是由两个或多个国家建立起来的一种贸易安排,旨在消除或大幅减少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所有成员国在自由贸易区内享受免关税或低关税的待遇,但在与非成员国的贸易中,仍然保持独立的关税政策。
四、国际支付与汇率国际贸易涉及到货币的支付和汇率的确定。
通常情况下,国际贸易的货币支付采用外汇结算,即通过银行与买方和卖方之间进行货币交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一、国际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David Ricardo提出,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更有效率,这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交换各自擅长的商品来获得利益。
这一理论表明,贸易可以使所有参与方受益。
2、绝对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John Stuart Mill发展,他认为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该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贸易应该基于各自国家的绝对优势进行。
3、规模经济:由美国经济学家Robertson提出,他认为如果生产某种产品的规模增加,生产成本会降低,那么国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该产品获得利益。
4、不完全竞争市场:在传统经济学中,市场被认为是完全竞争的,即每个公司都是价格接受者。
然而,在现实中,市场通常是不完全竞争的,这意味着公司可以影响价格。
这为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 Vernon提出,他认为产品有其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的设计、技术和其他特性会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这解释了为什么贸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方向性的改变。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壁垒:指阻碍贸易进行的各种政策和法规,包括关税、进口配额、国内补贴等。
这些壁垒可能阻碍比较优势的发挥,导致资源浪费和福利损失。
2、关税:指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税,它通过对进口商品的提高来保护国内产业,但过高的关税会阻碍贸易并降低经济效率。
3、出口补贴:指政府对出口商品的直接补贴,这可以促进出口,但过度的补贴可能导致过量出口和国际贸易冲突。
4、进口配额:指限制进口数量的政策,它可以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但过度的配额可能导致黑市和消费者福利损失。
5、原产地规则:指规定某种产品必须在哪里制造或组装才能被认为是该产品的原产地的规则。
这可以用于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可能导致贸易扭曲和资源浪费。
国际贸易英语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英语知识点总结一、国际贸易术语(Incoterms)1. FOB (Free on Board)- 含义: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后,卖方即完成交货义务。
风险在货物越过船舷时转移给买方。
- 示例:We offer the goods FOB Shanghai.(我们提供上海港船上交货价的货物。
)- 相关费用: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装运港船上之前的一切费用,包括国内运输、装卸等费用;买方负责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保险费等。
2.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含义:卖方负责支付货物成本、保险费和运费,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
- 示例:The price is quoted CIF New York.(价格报的是纽约港到岸价。
)- 相关费用:卖方承担货物到达目的港之前的成本、保险费和运费;买方负责卸货后的费用,如进口关税等。
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给买方。
3. CFR (Cost and Freight)- 含义:卖方负责货物成本和运费,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
与CIF相比,不包含保险费。
- 示例:We can supply the goods CFR London.(我们可以供应伦敦港成本加运费价的货物。
)- 相关费用:卖方承担货物运至目的港的成本和运费,买方负责保险费及卸货后的费用。
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给买方。
二、商务信函写作。
1. 信头(Letterhead)- 包含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
- 例如:ABC Company.123 Main Street, New York, NY 10001.Tel: +1 - 212 - 1234567.Fax: +1 - 212 - 1234568.Email:*******************.2. 称呼(Salutation)- 如果知道对方姓名,用“Dear Mr./Ms. + 姓氏”,如“Dear Mr. Smith”;如果不知道具体姓名,可用“Dear Sir/Madam”或者“To Whom It May Concern”。
国际贸易知识点知识讲解
国际贸易知识点知识讲解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国际贸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还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与重要性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跨越了国界,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多个环节。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国际贸易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国家在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贸易,各国能够出口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进口所需的产品,从而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例如,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出口原材料,而技术先进的国家则出口高科技产品。
其次,国际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
它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增加了销售机会,从而带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的增加。
同时,贸易带来的竞争压力也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和提高效率。
再者,国际贸易推动了技术传播和文化交流。
各国在贸易过程中,不仅交换了商品和服务,还分享了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全球技术进步。
此外,贸易也让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比如,A 国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的劳动时间少于 B 国,那么 A 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解。
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在生产不同产品的相对成本上存在差异,就能够通过生产并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实现贸易利益。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在生产要素的禀赋上存在差异,这决定了各国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成本和价格。
例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具有优势,而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更具优势。
国际贸易知识点及简答题总结
国际贸易知识点及简答题总结国际贸易知识点:1. 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2.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用以限制进口商品以保护本国产业。
3. 贸易顺差与逆差:顺差指出口额超过进口额,逆差则相反。
4.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国家应专注于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进行贸易。
5.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应生产自己最擅长的商品,并与他国交换。
6. 世界贸易组织(WTO):旨在促进全球自由贸易,确保贸易规则的公平执行。
7. 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8. 外汇市场:国际贸易中货币兑换的场所,影响汇率波动。
9. 多国公司:在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公司,跨国经营。
10. 国际支付方式:如信用证、汇票等,保障国际贸易双方的利益。
简答题:1. 问:什么是最惠国待遇?答:最惠国待遇是指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的贸易优惠,不低于它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
2. 问:全球化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答: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降低了贸易壁垒,增加了跨国公司的投资,但也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环境问题。
3. 问:如何理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答: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税费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而非关税壁垒则包括配额、补贴、标准和法规等手段,用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4. 问: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监督和执行国际贸易法规、提供贸易谈判的论坛、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等。
5. 问:多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什么角色?答:多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的投资和生产活动,促进了技术的传播、资本的流动和市场的整合,是推动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一、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应该根据比较优势来选择特定商品的生产和出口。
2.绝对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商品。
3.要素禀赋理论:由何斯勒·欧林斯基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贸易模式取决于其要素禀赋,即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4.新贸易理论:由保罗·克鲁格曼和温斯顿·诺瓦尔提出的理论,通过考虑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解释了贸易模式的多样化。
二、贸易政策1.关税: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其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
2.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补贴、反倾销措施等,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增加其价格。
3.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每个成员国可以自主对第三国进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4.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彼此取消关税并统一对第三国征收关税。
5.最惠国待遇:指成员国应当平等地对待来自其他成员国的商品,不歧视任何一方。
6.贸易保护主义: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政策。
三、贸易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主要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2.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是WTO的前身,旨在推动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
3.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已于2024年更名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USMCA)。
4.欧洲联盟(EU):是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盟,旨在推动欧洲内部的贸易自由化。
5.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的合作组织,旨在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
以上介绍了一些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组织。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影响,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竞争。
国际贸易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国际贸易的知识点总结大全1. 国际贸易定义及概念国际贸易是指国际间商品、服务和资本的交换和流通活动。
通常包括两个基本形式:出口和进口。
出口是指国家或地区将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国际市场的活动,而进口则是指将商品和服务从国际市场购买进入国家或地区的活动。
2. 国际贸易的意义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促进商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和特化。
此外,国际贸易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3. 国际贸易的主体国际贸易的主体包括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和个人。
在国际贸易中,政府通过制定贸易政策、签订贸易协定等手段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企业则通过生产、销售和进口出口等活动来参与国际贸易。
个人则是国际贸易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4. 国际贸易的形式国际贸易主要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农产品等。
服务贸易是指各种服务项目的国际交易,包括金融、运输、旅游和咨询等。
5. 国际贸易的政策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贸易壁垒政策、汇率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等。
关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征收关税来调整国际贸易的进出口。
贸易壁垒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设置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商品。
汇率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干预汇率市场来影响国际贸易。
贸易保护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限制进口等。
6. 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跨国贸易。
一般贸易是指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和进口活动。
加工贸易是指将国外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到国内加工生产后再出口的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将进口商品再次出口到第三国的贸易。
跨国贸易是指跨国公司或者其他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贸易活动。
7. 国际贸易的优劣势国际贸易能够充分利用各国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以此实现各国的利益最大化。
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
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又称进出口贸易。
二、贸易依存度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三、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的比例。
它又分为交换比价和贸易比价两种。
四、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高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五、世界市场价格世界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市场上,对某种进口商品的价格规定。
它随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动。
在国际贸易中,世界市场价格有以下几种形式:1、最高价格;2、最低价格;3、垄断价格;4、协议价格;5、市场价格。
六、贸易限制贸易限制是指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目的,为维护本国利益,对某些进出口商品实行的限制进口或出口的措施。
它分为数量限制和金额限制两种。
七、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一国以征收关税方式限制外国商品输入的措施。
它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普通关税;2、特别关税;3、反补贴关税;4、反倾销关税;5、报复关税;6、紧急进口税。
国际贸易知识点及简答题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下是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和简答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一、基本知识点1、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
2、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按照贸易对象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实体商品的交换,包括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等;服务贸易是指非实体商品的交换,包括旅游、金融、教育等。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货物的买卖,还包括服务贸易、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
以下是一些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比如,A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5 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 10 小时;B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8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6 小时。
那么A 国在生产粮食上有绝对优势,B 国在生产衣服上有绝对优势,两国就应该分别专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更加普遍适用。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劣势的程度不同,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来获得贸易利益。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二、贸易保护主义1、关税这是最常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
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保护本国产业。
但过高的关税可能会引发贸易战,对各国经济都产生不利影响。
2、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
这些措施不像关税那样直接增加成本,但同样能限制进口。
三、汇率与国际贸易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一国的进出口。
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降低,竞争力增强,有利于出口;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不利于进口。
反之,本国货币升值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1、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各成员国对区外国家仍保留各自的关税。
2、关税同盟不仅取消内部关税,还对同盟外的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11 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111 国际贸易的分类1111 按商品流向分类,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1112 按商品形态分类,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112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1121 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1122 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受到技术进步、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2 国际贸易理论121 传统贸易理论1211 绝对优势理论,强调各国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时进行贸易。
1212 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仍能通过生产相对劣势较小的产品参与贸易并获利。
122 新贸易理论1221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驱动力。
1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阶段,贸易模式相应变化。
13 国际贸易政策131 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132 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产业。
1321 关税措施,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1322 非关税措施,如进口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14 国际贸易组织与协定141 世界贸易组织(WTO),其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等。
142 区域贸易协定,如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等。
15 国际贸易术语151 常见的贸易术语如 FOB、CIF、CFR 等的含义和责任划分。
16 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与防范161 信用风险,如买家违约、货款拖欠等。
162 汇率风险,因汇率波动导致的损失。
163 运输风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丢失等。
1631 风险防范措施包括选择可靠的交易伙伴、使用合适的支付方式、进行风险对冲等。
17 国际贸易结算171 汇款结算方式,如电汇、信汇和票汇。
172 托收结算方式,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173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精心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精心整理一、贸易理论综述●1. 贸易理论的发展●(1)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2)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2. 贸易利益●(1)贸易利益的确认●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一国不能生产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因此绝大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2)贸易利益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允许一国在制造业中实行专业化,专门出口该国生产效率高的产品,而进口别国生产效率高的产品●(3)限制进口的影响●限制进口通常对国内生产者有利,而对国外消费者不利●3. 对国际贸易模式的解释●●4. 贸易理论与政府政策●虽然所有的贸易理论都赞成国际贸易对一国有利,但在政策取向方面却存在意见分歧●二、重商主义●1、主要观点●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业活力的必需品●2、主要原则●一国应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最大利益即通过出口大于进口来积累金银,增加国民财富、声望和权利●3、政策主张●重商主义主张政府采取干预手段以便达到并保持对外贸易顺差。
他们建议政策目标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进口最小化,而并非简单地增大贸易量。
要达到此目的,可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并对出口实行补贴●4、政策效果●(1)一国贸易顺差,金银流入,货币供给增加,引发通货膨胀,购买力上升;●(2)另一国产生相反效果,货币供给下降,购买力下降;●(3)贸易顺差国贸易收支恶化,逆差国贸易收支改善,最终前者的贸易顺差消失。
●从长远看,没有哪一国家能像重商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可以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并积累金银。
●5、缺陷●(1)将贸易看成零和博弈(指一个国家获利导致另一个国家受损)显然是错误的;●(2)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3)新重商主义错误地将政治力量等同于经济力量,经济力量等同于贸易顺差,贸易顺差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并且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
●三、绝对优势理论●1、理论概述●绝对优势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之前的重商主义学派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主张国家应当鼓励出口,同时限制进口),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创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一)了解1. 直接贸易:指商品直接由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的中间商参与的贸易活动。
间接贸易:指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或更多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 动。
转口贸易:间接贸易中第三国商人所从事的把商品从生产国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过境贸易:指贸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
2.绝对成本理论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出。
内容:①人类的交换产生了分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一个国家 所拥有的自然优势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③各国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 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使各国从 贸易中获益。
意义和局限性:意义:绝对成本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 可以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
局限性: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无法解释绝 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3.比较成本理论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
主要内容: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 相权取其轻,以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仍然能够得到贸易利益。
简单地讲就是“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 :①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品产量;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 提高了;③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科学性: 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家 分工中获得利益; 2)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3)通过国 际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之内。
局限性:(1)劳动价值论不彻底; 2)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原因,只是一 种静态分析;(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4.新要素理论(p72):①技术要素说 ②人力资本要素说 ③研究与开发要素说 ④信息要素 说 ⑤管理要素说 ⑥规模经济说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76)弗农提出。
(1)新生期(2)成长期(3)成熟期(4)销售下 降期(5)让与期6.产业内贸易理论:(p79)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特点:①产品流动具 有双向性②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③产业内贸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相似的 要素投入。
理论解释:①偏好相似论(林德)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 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两国消费者的消 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 贸易量越大。
②市场结构论。
7.相互需求原理:约翰·穆勒提出 结论:在由比较利益所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上、下限(即 两国两种商品各自的国内交换比率)内,实际的、唯一的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各自交 易对手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的。
外国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大于本国对于外国商品 的需求强度,则两国间两种商品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相反,如果本国对 于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大于外国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则贸易条件越接近本国国内的 交换比率。
8.非关税壁垒特点:①灵活性和针对性②隐蔽性和歧视性③限制进口的有效性9:“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己规定在某一时期t3 需求时滞A 国进口内(一般为 3~5 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
在限定的配额内自动控制出口,超过配 额即禁止出口。
10.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关境以外所划出的一定的特殊经济区域。
分为:①自 由港②自由贸易区:划在关境以外,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口的地区,一般设在一 个港口的港区或邻近港口的地区。
③出口加工区:它是专门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开辟的加工制 造区域。
④综合性经济特区⑤保税区⑥自由边境区⑦过境区11.最惠国待遇原则 :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必须同样 给予对方。
国民待遇原则: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经济上享受 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12.贸易差额: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称为贸易差额。
如果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就是存在出超,贸易顺差;反之,若是进口值大于 出口值,称为入超,贸易逆差。
(二)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系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 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 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 表示。
对外贸易依存度 :又称贸易系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其国内生产总值 GDP 或 GNP 中所占的比重,它表明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程度,同时也表明对外 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或者说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 的比率,故又称为交换比价。
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反补贴税:是指对进口商品使用的一种超过正常关税的特殊关税,目的在于为了抵消国外竞 争者得到奖励和补助产生的影响,从而保护进口国的制造商。
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其目的在于抵消商品倾销的 影响,保护本国商品和国内市场。
特惠关税:是指某一国家或者经济集团对某些国家的所有进口商品或一部分商品在关税方面 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普遍优惠税:它是发达工业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 品给予的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制度。
(三)重要或者论述题。
、1.技术差距论:波斯纳提出。
核心观点: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 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其他国家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 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才消失,而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取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会促使其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新A 国 (创新国 )出口B 国 (模仿国 )进口 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
A 国生产 A 国为技术创新国,B 国为模 仿国。
t0-t1 为需求滞后阶段,B 国对新产品没 0反应时滞模仿时滞 掌握时滞 B 国生产(有需求,。
过了 t1,B 国模仿 A 国消费,A 国出口、B 国进口新产品,且需求量逐渐增加。
t2 是由于新技术的扩散,B 国掌握新技术并开始模仿生产,此时,A 国的出口最大。
过了 t2, 随着 B 国生产的增加,A 国生产和出口开始下降,到达 t3 时,技术差距消失。
模仿滞后:从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的全过程;分为反应滞后和掌握 滞后两个时期:反应滞后: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前 期为需求滞后:需求滞后:创新国开始生产到出口新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掌握滞后: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进口为零的时间。
①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 握该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优势,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 需求滞后,反应滞后) ②当一国的创新技术为外国所模仿时,,外国可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出口 市场,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逐渐缩小;(掌握滞后)③新技术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贸易将持续到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全部需求为 止。
(掌握滞后)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与学生俄林提出。
基本内容: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此时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①各个国家 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各国都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 商品以供出口;②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不同,即商品生产的要 素密集度。
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多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要 素,就能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优势。
国际贸易以要素丰裕度的不同为基础,各国都倾向于生产其要素相对充裕的产品并出 口,进口其国内要素相对稀缺的产品。
这样形成的国际贸易的结果是各国能够更有效地利用 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理的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假设:一国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每一种商品都不是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投入物; 有竞争;生产要素的供应量是给定的;两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使用;一种商品是土地密集 型的,另一种是劳动密集型的,不论有无贸易都是如此;两种生产要素在各部门是流动的; 定理:根据以上假设,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中密集使 用的生产要读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国际贸易的结果是:最终实现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 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
对要素禀赋论的评价:①与古典学说相比较,更全面和深入地研究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②它强调了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③从供给入手分析问题,方法上更合理、科学。
不足:①与现实不符,尤其是二战后的贸易格局与从理论中得出的结论不一致。
②忽视了政 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③没有考虑国际生产关系、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
3.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 投入-产出分析法解释:(一)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论 :按照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某种商品总是以某种要素 密集型的方法生产的,但是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国家生产,所密集使 用的生产要素可能不同。
在某个国家生产可能密集使用劳动,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 另外一个国家生产可能密集使用资本,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同一种商品的生产可势( ( ( 以存在要素密集度的变换。
只要贸易双方有一方存在要素密集度变换这种情况,其中一国就必然存在里昂惕夫之谜。
(二)要素非同质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各国的每一种生产要素本身都是同一的,没有任 何差异,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各国的生产要素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异,还有质量上的差异。
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出现进口资本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原因,在于 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