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内部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内部风险管理指引第一条为引导市场参与者有效控制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风险,规范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促进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一对一方式达成的、按照交易双方的具体要求拟定交易条款的金融衍生产品合约。
包括但不限于:利率衍生产品交易、债券衍生产品交易、汇率衍生产品交易和信用衍生产品交易。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市场参与者是指从事本指引第二条所称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金融机构。
第四条市场参与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应遵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遵循公平诚信、风险自担、规范运作的原则,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第五条市场参与者应设立专门的岗位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岗位设置应实行严格的前中后台职责分离制度,交易、风险监控、结算等岗位应相互独立,人员不得兼任。
第六条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市场参与者各相关业务管理人员(包括主管业务的高管人员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应熟知本机构所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能够充分了解和把握有关交易的产品结构及风险特性。
市场参与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应配备具有一定教育背景、从业经验和胜任能力的业务人员。
业务人员应积极参加交易商协会组织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及相关业务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证书。
第七条市场参与者应具备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所必需的内部交易管理系统,尽快实现前、中、后台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并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以符合业务发展和内部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八条市场参与者应制定适合于本机构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操作规程,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业务授权、交易执行、市值评估及风险控制等重要环节进行明确。
第九条市场参与者应建立健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内部风险管理制度(《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内部风险管理办法示范文本》见附件),切实有效防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相关风险。
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应至少包括风险测算与监控、授权授信管理、信息监测管理、风险报告和内部审计等内容。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提高业务效益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就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进行详细阐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操作疏漏、人为错误、技术故障、内部和外部欺诈等因素导致的机构财务损失和声誉风险。
操作风险对银行的经营和金融市场稳定具有潜在的威胁,因此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对于银行来说非常重要。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旨在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流程和风险评估手段,帮助银行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操作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银行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
此制度应包括明确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风险管理评估方法和指标等。
银行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规模确定适合的风险管理制度,确保其与银行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其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银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重要手段。
银行应建立内部控制政策和流程,明确岗位职责,落实授权和复核制度,加强对交易流程和业务操作的监控和审计。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
另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银行加强信息技术风险管理。
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银行应建立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系统安全性的监控和管理,保护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的安全。
此外,银行还应建立紧急预案和业务恢复机制,以保证在系统故障或技术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恢复业务,减少资金损失和声誉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强调持续改进和监督。
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定期组织风险管理评估和审计,评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程度。
通过检查和监督,银行可以发现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总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是银行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强化风险评估和加强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银行降低风险,保证稳健经营和提高业务效益。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市场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由于市场波动而导致的潜在损失。
为了防范和控制市场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本篇文章将介绍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指引,并探讨其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一、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保护银行资产:市场风险可能导致银行资产价值的下降,因此,合理的市场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帮助银行保护其资产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2.维护金融稳定:市场风险如果不得当地管理,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3.提高经营效益: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潜在损失,同时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合理分散风险、优化资产配置等措施,银行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实现稳定可持续的经营。
二、市场风险管理的指引1.风险识别和测量首先,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全面识别和测量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这包括对交易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其他市场风险等进行准确的量化和评估。
借助现代风险测量技术和模型,银行可以对不同类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2.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商业银行需要建立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确市场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责。
这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同时,银行还应当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以负责监测和决策市场风险管理相关事务。
3.风险监测和报告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实时了解市场风险的变动情况。
监测市场数据、行业动态和市场情绪等能力,能够帮助银行及时发现和应对市场风险。
此外,及时、准确地向有关方面报告市场风险情况,也是市场风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4.风险控制和应对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合理的市场风险控制策略,根据市场环境和风险水平,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这包括建立止损机制、严格控制杠杆水平、设立风险限额和限制策略、制定风险控制指标等。
商业银行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一、引言商业银行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是商业银行在开展授信业务中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规范授信业务、防范风险、提高业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更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商业银行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相关内容,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份深入、全面的指引。
二、商业银行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基本框架商业银行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主要包括了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估、风险管理与控制、业务流程的规范、内部审批流程、贷后管理等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政策和监管要求,形成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指引。
1. 客户信用状况评估商业银行在开展授信业务前,需要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行业风险等。
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式,以确保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2. 风险管理与控制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工具,以确保授信业务的风险可控。
在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关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3. 业务流程的规范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授信业务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在业务流程规范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关注信贷申请、风险审查、审批流程等内容。
4. 内部审批流程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内部审批流程,确保授信业务的审批程序合规、公正、透明。
内部审批流程主要包括申请资料的审核、风险评估与审查、审批决策等环节。
5. 贷后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贷后管理体系,加强对授信资金的使用、借款人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等方面的监测。
贷后管理的目的在于预防和化解信用风险,确保资产质量。
三、对商业银行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个人理解商业银行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9.27•【文号】银监发〔2016〕44号•【施行日期】2016.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6〕44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6年9月27日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解读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是由中国银监会颁布的一项重要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行为,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体系稳定。
指引主要内容包括: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原则和框架;风险管理体系的组成和职责、风险管理流程和方法、风险监测和控制、风险应对和应急措施;财务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法律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整个指引涵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而促进业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中,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障银行安全和稳健经营,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风险抗御能力。
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包括全面性、规范性、科学性、透明性、有效性等。
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测量、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评价等重要环节。
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机构,并规定了各机构的主要职责。
风险管理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测量、风险监测、风险应对和风险信息公开等环节。
风险监测和控制主要依靠风险限额、风险敞口管理、风险分级管理、风险预警和风险报告等手段。
风险应对和应急措施包括纠正风险、减少损失、恢复正常经营等方面的内容。
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涉及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方面。
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信用审查、信用监管、授信、授信限额管理、追讨不良资产等方面。
市场风险管理主要关注债券、股票、外汇等市场风险的管理。
操作风险管理主要关注人为失误、机械失灵和管理失误等情况的管理。
法律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合同风险、诉讼风险、合规风险等方面。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体系整体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增强人们对金融行业的信心和信任起到积极的作用。
金融机构特约商户风险管理指引
金融机构特约商户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前言:指引目的随着近年来贷记卡业务的迅速发展和银行卡受理范围的扩大,商户风险日渐突出.由于我行需要对所签约商户受理的所有交易负责,我行就必须要对商户的潜在信贷和欺诈风险进行充分预测和评估.否则,商户风险会给我行造成以下严重后果:1财务损失:因商户的信用风险或欺诈行为被发卡机构提交退单;或因商户欺诈交易导致我行风险指标超标,被监管部门或卡组织进行经济处罚;2商誉损失:因商户欺诈或商户协同欺诈导致我行卷入司法诉讼,使声誉受损;或因商户欺诈交易导致我行风险指标超标,被监管部门进行行政处罚.鉴于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防范收单风险的重要意义,加强商户管理、建立并实施规范的商户管理制度,保障收单业务良性、健康发展.第一章总则为了促进我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健康发展,加强特约商户的风险管理,规范相关业务操作,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中国银联银联卡经办行商户风险管理指南及XXX银行特约商户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指引.本指引以商户POS收单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主线,重点梳理业务各环节的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并为POS收单业务提供规范的操作流程.第二章商户拓展及审查对商户拓展的风险管理是收单风险控制的第一步,本章对商户拓展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进行叙述,并重点介绍商户审查中的现场调查措施.制订商户拓展策略商户拓展策略的关键因素为有效地进行市场拓展,经办行应首先制订商户拓展策略,在制订拓展策略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关键因素:现有业务的规模和业务量;相对于本机构经营场所的商户地理位置;短期和长期的经营目标;能够承受的风险水平;可以使用的各项人力和系统资源,等等.商户拓展策略的关键内容商户拓展策略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确定禁入商户类型明确目标市场和需谨慎发展的商户类型商户发展的业务目标和风险控制目标对新商户的最低财务和信用要求等.分散商户风险拓展商户时,经办行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商户所带来的不同级别的风险,并在风险倾向商户详见谨慎发展的商户类型和低风险商户的组合中取得平衡,避免过分集中或规避风险,影响收单业务的赢利.禁入商户类型根据中国银联银联卡经办行商户风险管理指南规定,经办行禁止发展下列商户:非法设立的经营组织;特殊行业商户:包括本国法律禁止的赌博及博彩类、色情服务类、出售违禁药品、毒品、黄色出版物、军火弹药等其他与本国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商户;可疑商户:商户或商户负责人或法人代表已被列入中国银联的不良信息系统;注册地及经营场所不在经办行经营区域的商户.谨慎发展的商户类型风险倾向商户该类商户因其所出售的商品、服务或其经营活动的特殊性质,发生欺诈交易的可能性较一般商户要大,经办行需谨慎签约,并采取更为严格的调查措施和审批程序.常见风险倾向商户类型如下:易成为伪冒卡使用目标的商户类型:机票代售点或手机专卖店、珠宝、工艺品、名牌服饰专卖店、各类娱乐场所如夜总会、卡拉OK、酒吧、桑拿按摩服务等;易发生套现的商户类型:提供中介、咨询服务的商户、小型经贸公司、各类传销机构、批发类商户等;易发生虚假交易的商户类型:电话营销及信函营销、音像制品出租等;易恶意倒闭的商户类型:在跳蚤市场、二手市场和街头的个体商铺、预付款类商户,如旅行社、短期培训班、各种俱乐部等;主动上门要求装机的小型商户:欺诈嫌疑较一般商户要大.对风险倾向商户的防范措施设立更为严格的准入条件.如对商户的注册资本、经营规模、已营业时间、营业额等设立最低限制;建立双人调查机制.现场调查应双人实施,两名调查员从不同角度对风险进行评估,避免信息的单一性;建立多级审批程序.如在一般审批的基础上,再提交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审批;或由经办行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最终审批等,以控制风险.加强日常监控和现场巡查,以尽早识别风险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培训,提高商户收银员的防欺诈技能.签订有关风险的补充协议即XXX银行特约商户行为规范承诺书,提示商户应规范操作,防范风险.商户申请申请受理银联卡的商户需先填写特约商户申请审批表,连同相关申请资料提交给经办行审核.申请表是经办行构获取商户经营详细信息的主要方式.作为最初调查的一部分,商户申请表应该收集所有与业务背景、业务经营、商户地址和主要负责人相关的信息,如:商户经营背景:包括商户业务、经营时间、法律形式、信用历史等信息.商户经营状况:包括商户销售方式、销售和财务指标等信息.商户经营位置:确定商户经营位置、商户营业场所类型等信息.商户负责人信息:了解商户所有权信息、负责人经营历史、资信状况等.商户风险审查确立目标商户后,经办行应根据相关资料,对商户的基本状况、资信记录、经营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审核与调查.以审核商户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并判断其是否满足商户准入的基本条件.商户风险审查的渠道有:电话调查.通过电话向商户负责人或相关人员询问有关情况,并做好记录.鉴于电话调查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且无法证实其真实性,建议仅作为辅助渠道使用.现场调查.经办人员亲自到目标商户经营现场了解商户基本情况、经营状况等.现场调查是商户风险审查的最关键渠道.对于风险倾向商户或风险等级高的商户,现场调查更是风险审查的必备步骤.查询中国银联不良信息系统,确认商户是否为可疑商户商户负责人是否被列入不良持卡人查询其他征信机构,以确认商户之前是否存在不良信用或经营记录.联系当地工商部门或税务部门,审查商户是否有违规经营或偷漏税记录.联系商户以前的经办行或专业化服务机构,了解商户以前的经营和退单状况及协议终止的原因.高度重视商户现场调查调查关键要素经办行应对目标商户在正常营业时间内实施现场调查,如实填写特约商户申请审批表中“风险调查”有关内容,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拍摄经营场所的内部和外部照片,以验证其经营的合法性和实现预期销售额的能力.详细的现场调查包括以下关键要素:商户基本信息- 商户名称.商户从事日常经营活动的名称是否与营业执照注册名称一致如不一致,应要求商户进行合理解释.- 商户性质.了解商户经营的法律形式,是国有、集体,还是私营、股份制等.其中应特别关注规模较小的私营、个体类商户.- 营业文件.商户是否有合法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或其他与业务相关的合法文件- 负责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向商户了解主要负责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或类似身份证明号和电话号码.- 商户经营范围.确定商户服务类别码MCC.- 商户交易类型.了解商户是实地交易、网上交易还是邮购等类型.- 付款方式.向商户了解其付款方式,是钱货两清,还是商户要求预付款,或允许顾客分期付款等.- 可接受的其他支付方式.了解商户是否还可以受理其他品牌卡的支付及相关经办行的名称.商户经营信息- 商户历史.包括信用、金融、财务记录以及商户从事该业务的时间长短.新商户在开始经营的几年中往往容易出现波动.- 相关业务指标.向商户索取下列数据,以调查商户的预期经营收入:·预计总销售额·预计债权或债务额·预计退单金额·邮购、电话订购或网上交易占总销售额的比率·预付款性质的销售金额需要顾客合同复印件- 与经营规模相关的信息.如是否为连锁店性质、营业用地面积、员工数量等.- 经营证明.向商户索取其他能支持其财务可靠性的经营证明.如供应商和顾客的发票或账单记录,作为商户财务支付能力的证明等.- 退货政策.向商户了解其退货的处理政策和程序.- 存货.存货是否与其经营范围相符现有存货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能支持预期的销售额商户对存货拥有所有权还是已将存货抵押融资- 合同.确定商户是否存在重要的合同关系,例如与代理商或者独家供货商的合同被取消时,会影响商户偿还负债的能力.- 员工.现有员工的配备是否足以支持预期销售额员工是否已充分了解商户的商品、服务和经营方式- 营业地址.商户的营业地址是否与其经营范围和预期销售额相符合是位于沿街大楼、室内商场或者是在办公室商户所在区域是否已被证明欺诈活动水平过高等- 在该地址经营的时间.了解商户已在该地址经营的时间的长短.- 经营场所和内外部设施.商户经营场所的广告标牌、内外部设施是否与营业范围相符合- 所有/租赁关系.了解商户对经营场所的所有/租赁关系.如果商户拥有该场所,向商户了解该物业的抵押权所有者的姓名和住址.如果商户租用该场所,向商户了解场地所有者的姓名和地址.- 数据安全.交易记录或客户信息是否保存在安全场所内,是否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触这些信息商户采取了哪些措施和步骤来确保计算机、电话线、交易凭证和电子数据的安全性客户信息被保存多少时间- 其他业务.要求商户提供它所拥有或经营的任何其他业务的相关信息.商户收单经验- 商户以前是否曾被其他经办行拒绝拒绝原因是什么- 以往的商户协议.查询商户以前是否和其他经办行签订过类似协议,并了解终止协议的真实原因.- 人民币卡收单经验.了解商户以前是否有人民币卡的收单历史,收单的时间长短等.- 收银员的收单操作技能.商户收银员是否有受理银行卡的操作经验,是否有相关操作和风险防范知识商户道德信用- 信用历史.核实商户或其负责人是否有过破产记录,以及现在或过去是否有其他信贷困难或财务危机.- 商户与银行的往来记录.商户的信用额、负债额、逾期负债情况等.- 商户是否被列入中国银联或其他卡组织的可疑商户名单- 商户是否有卷入法律诉讼- 商户是否有被工商、税务、环保等执法部门的处罚记录- 所有权信息.了解主要负责人持有的股权比例.- 负责人信息:是否被列入中国银联或其他卡组织的不良持卡人名单是否有逾期负债是否有卷入法律诉讼等可疑活动的迹象在现场调查中,当出现下列可疑迹象时,经办行需予以额外关注,并进一步展开深入调查,以确认是否存在商户欺诈:·商户实际经营名称与营业执照注册名不符,且商户无法提交合理解释,表明商户存在蓄意隐瞒其实际经营活动的嫌疑;·商户拒绝透露与前经办行终止协议的真实原因,表明商户有可能因风险原因而被前经办行终止协议;·商户仅有小面积的办公场所,没有经营场所和货品,员工也非常少,说明商户申请受理银行卡的真实意图值得怀疑.·商户声称已经营了一段时间,但没有存货或存货很少;或商户的存货与登记的经营范围不符,表明商户可能存在财务困难或欺诈嫌疑.·商户的经营地址非常偏僻,远离市中心,或是在私人住宅经营或办公,且经营或办公环境简陋,表明商户可能财务状况不佳或有欺诈嫌疑.·经与商户负责人或员工交谈,发现他们对经营状况不太了解,可能是虚假申请或恶意倒闭商户的欺诈迹象.·商户尚未正式营业,但负责人或员工催促经办行尽快布放机具,并对清算款项的到账时间格外关注,表明商户有利用经营设备及场所进行欺诈活动的意图.·商户负责人强烈要求以其个人账户作为商户结算账户,并希望清算款项能尽快达账,表明商户负责人可能存在欺诈意图,并试图尽快卷走清算款.·商户负责人对风险敏感问题,如对商户违规操作的界定、风险责任的划分等格外关注,表明商户对于风险问题过于紧张,可能存在蓄意欺诈的意图.防范措施·要求商户对以上可疑迹象进行合理解释,否则暂不考虑进一步的审查与审批;·如有可能,与商户以前的经办行联系,详细了解商户之前的收单表现和终止协议的原因;·在商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再次进行秘密的现场调查,密切关注商户状况是否与上一次的现场调查结果相符、商户经营是否正常等;·以客户身份与商户联系,技巧性地询问商户所售商品或服务的相关问题,以了解商户经营的真实意图和真实产品.第三章商户审批商户审批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只对资料完整的商户申请进行审批完整的申请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商户申请表;·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等证照的复印件;·负责人或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资料;以上资料缺失的,需等资料补齐后再进行审批.只对风险审查合格的商户进行审批商户风险审查,是审批前的必备步骤,也是风险防范的必要措施,原则上,只有风险审查合格的商户,才有资格进入审批程序,下列要求中有任何一项未能满足的,应不予审批:·特约商户申请审批表上所填资料真实无误;·商户及负责人未被列入中国银联等不良信息系统;·商户之前无不良信用或违规经营、偷漏税记录,也无不良收单记录;·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商户经营状况正常,无可疑现象.第四章机具管理商户签约完成后,经办行开始进行机具布放.POS机具在许多案件中已成为不法分子进行欺诈活动的主要工具,是商户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机具布放经办行在制订机具布放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商户类型、商户地理位置、预期单笔交易金额、预期销售额等相关因素.机具布放时,经办行应落实以下措施:首先签署商户协议书,并确认进行商户注册后,再布放POS等相关机具;“店中店”商户,应根据其经营的独立性,分别布放POS机具,严禁不同商户合用同一台POS机;对于每台POS终端,应进行统一编码,并于程序下载后,将终端编码与机具序列编码建立对应关系,以便于机具管理;程序下载和装机过程中,应加强监控和复核,避免出现装错机情况;装机时,需认真填写商户POS机具管理登记表;POS机具应符合银联检测标准:能够读取并传送磁条卡的磁道信息,但不显示完全磁道数据例如CVN.机具维护经办行应密切关注商户POS机具的欺诈使用风险和机具自身的损失风险,加强对机具维护的风险控制:对于商户提出的新增、更换、维护POS机具的要求,应履行必要的核实程序,以避免不法分子冒充商户人员利用POS机具进行欺诈活动;定期对商户的POS机具进行检查,检查内容至少应包括:- POS机具的数量及每台POS机的编号与原登记的是否相符;- POS机具的使用状态是否正常;- POS机具的摆放位置是否有改动;- 商户是否对机具进行擅自更换或加装其他设备.每次对POS机具维护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维修时间、POS编号、故障原因、维修描述等;应商户停业等原因解除合约收回POS机具时,应认真核对原登记记录和检查维修记录,并做好回收POS机具记录;POS机具维修、检查和回收,都需认真填写商户POS机具管理登记表.第五章商户培训有针对性的商户培训是经办行规范商户操作、控制商户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不同类型商户,及同一商户中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重点应有所侧重.本章从区分培训层次的角度出发,对商户培训进行了原则介绍.制定商户培训计划与商户签约后,经办行应为商户制订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充分考虑商户规模、商户类型、主要的潜在风险等因素.经办行的商户培训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在收单业务正式开展前,应确保对商户进行至少一次业务风险培训;开展业务后,经办行应根据商户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要求,对商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和风险培训,原则上一年内不得少于两次;保留每次的培训记录,以备查核.商户收银员培训收银员常规培训培训内容至少应包括:银行卡基本知识;受理银联卡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要求;机具基本使用方法及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交易凭证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识别银联卡、辨认伪卡的基本方法;特定代码服务、没收卡程序的相关知识;对账户及交易信息保密的相关规定.常规培训侧重于指引收银员按照规范的业务流程进行操作,并简要介绍风险防范的基本技能,如卡片识别、没收卡处理等,适用于风险倾向不高的一般商户.收银员风险防范培训对于本指引章节中所述的“易成为伪冒卡使用目标的商户”等被动欺诈型商户,除以上常规培训外,经办行应格外加强以下风险培训,以提高收银员的风险防范技巧和技能:银联卡的安全特征有效卡的识别要点- 凸印卡号与平面印刷号码是否一致的检查- 卡面有效期的检查- 卡片完好性检查- 刷卡时POS上显示的卡号是否与卡面卡号一致的检查- 卡背签名栏及签名的检查持卡人身份的识别- 持卡人性别是否与卡面凸印的MS或MR相符- 照片卡与持卡人相貌是否相似不法分子欺诈用卡迹象- 购物或消费时非常随便,不加考虑与挑拣,不关注价钱,只希望尽快刷卡完成交易;- 集中购买容易脱手的贵重物品,如金银手饰、名表、玉器、工艺品、名牌服饰、高档电器等,且在购买高档电器等大宗物件时拒绝送货上门,坚持当场提货;- 在机票代售店或手机专卖店,重复往返多次,持卡购买多张机票或多部手机,且急于成交;- 购物时持有多张银行卡,当一张卡无法获取授权后,不要求人工授权,而是立即换刷其他卡;- 持卡人不愿刷卡;或刷卡不能取得授权时要求分单压卡进行支付;- 在签单过程中神色慌张,左顾右盼;或在签字时要求看卡背面的签名或签字很慢.对商户管理人员的培训经办行可通过沟通、讨论、讲座等形式,帮助商户管理人员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内部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以配合经办行加强内部风险管理,防范潜在风险.常规风险培训培训商户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各类商户风险如违规操作风险、违约风险等,及可能对商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帮助商户管理人员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商户内部风险防范:-建立收银员操作权限的分级管理;-建立内部培训和交流机制,强化员工的风险防范和保密意识;-建立账户与交易信息的保密制度:·确保存有卡号、交易数据和持卡人资料等关键信息的所有介质保存于安全区域;·建立“只有被授权人员才能接触访问关键信息”的相关制度;·要求敏感岗位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等;- 建立POS机具的安全管理机制:·账务登记,账实盘点制度- 根据机具型号设立总账及分类账明细台账,对机具数量、机具产权来源等进行登记;- 定期对机具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机具保管及维护的风险防范- POS机具储存有银行卡的交易数据,是交易、结算的重要工具,属于保密设备,商户应妥善保管;- POS设备必须原件配套使用,非指定人员不得对于POS进行任何检测,私自拆修、改装或更换部件;- 商户应注意保证POS机封条完好,如封条出现自然磨损,商户应通知经办行进行检查、更换;· POS操作的安全制度- 妥善保管个人操作密码,特别是主管密码,因涉及对POS操作员的管理权限,防止权限被冒用;- 收银员交接班时,注意打印对账报表,对账完毕签退.强化法律意识对于主动欺诈型的商户,如本指引章节中所述的易发生套现的商户、易恶意倒闭的商户、主动上门要求装机的小型商户等,除以上常规风险培训外,经办行应强化其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即让商户负责人认识到:商户欺诈行为最终将导致其承担相应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常见损失和法律责任包括:·商户违规进行分单等操作,经办行可以以此为由退单;·商户违规向持卡人提供套现,经办行可以向商户追究违约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将构成诈骗罪;·商户收银员未核对刷卡者身份造成银行卡被他人冒用损失,持卡人将可以以商户未尽到“表面审查义务”为由要求商户承担损失;·商户人员以多刷卡、重复刷卡等方式侵占持卡人资金,将构成侵占财产罪或盗窃罪;·商户人员捡到他人银行卡后使用,涉嫌冒用他人信用卡,数额较大的,将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商户人员窃取他人银行卡后使用,涉嫌盗窃并使用他人信用卡,数额较大的,将构成盗窃罪;·商户人员与伪卡集团相勾结,盗录银行卡磁条信息,涉嫌共同犯罪,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商户人员刷假卡或协助他人刷假卡,将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商户虚假申请或恶意倒闭,涉嫌欺诈银行,将构成诈骗罪.对商户财务人员的培训对商户财务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关账务处理流程、差错处理方法和要求清算制度和流程对账和调账流程交易单据的保管方式和保管时限要求账户和交易信息保密的相关规定商户培训注意事项经办行在进行商户培训时,应特别注意正确把握培训角度和培训重点.培训时,不要向商户详细介绍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及作案细节,避免商户内部人员利用并进行效仿,增加内部操作风险,而应从“如何识别及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重点培训商户规范操作,及时防范,尽量降低欺诈风险.第六章商户欺诈及防范在日常风险管理中,经办行如要尽早识别商户的可疑或欺诈迹象,就应先了解和熟悉常见的商户欺诈类型和表现.本章对商户欺诈的主要类型、表现特征和防范措施建议进行详细描述.恶意倒闭商户不法商户在经办行开设了看似合法经营的商户账户,受理银行卡.当收到大笔清算款项后商户立即关门,故意破产,负责人也马上销声匿迹,使我行承担此后的退单损失.欺诈特征以预付款类商户居多,详见本指引章节风险倾向商户中“易恶意倒闭的商户类型”;。
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6〕44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6年9月27日(此件发至银监分局与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1. 前言1.1 目的和范围1.2 读者对象1.3 参考文献2. 市场风险管理概述2.1 市场风险定义2.2 市场风险的影响因素2.3 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2.4 业务范围的确定和分析3. 市场风险管理框架3.1 市场风险管理策略3.2 风险监测和测量3.2.1 市场风险指标3.2.2 风险度量模型3.2.3 风险敞口限制3.3 风险管理流程3.3.1 风险识别3.3.2 风险评估3.3.3 风险控制3.3.4 风险监督3.3.5 风险报告4. 市场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4.1 交易风险管理4.1.1 交易前验收和交易准则 4.1.2 交易限额和交易审核 4.1.3 交易监控和交易报告 4.2 资产负债管理4.2.1 资产负债匹配4.2.2 流动性风险管理4.3 衍生品风险管理4.3.1 衍生品交易政策4.3.2 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 4.3.3 衍生品违约风险管理 4.4 市场风险模型验证4.4.1 模型验证的目的和流程 4.4.2 模型验证的方法和步骤4.5 员工培训和管理5. 风险管理指标和限制5.1 价值波动和价值敏感性5.2 投资组合的衡量指标5.3 定量和定性风险限制5.4 资本管理6. 附件6.1 市场风险管理政策6.2 市场风险报告模板6.3 市场风险监控工具6.4 数据源和数据处理方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 商业银行:指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从事各种金融业务(如存款、贷款、个人储蓄、外汇结算等)的金融机构。
2. 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利率变动、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
3. 风险监测和测量:用于监测和测量风险敞口和风险水平的方法和工具。
4. 风险度量模型:用于衡量不同业务类型的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模型,如价值-at-风险、风险价值等。
5. 风险敞口限制:为限制风险敞口在可接受范围内制定的限制条件。
6. 衍生品:金融工具,其价值基于标的资产的变动而变动的金融工具,如期货合约和期权合约等。
(风险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我国银行业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信息系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以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规定。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系统,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的处理业务、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系统。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系统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及退出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五条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信息系统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预警和控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机构职责第六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架构,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防范和控制信息系统风险。
第七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认真履行下列信息系统管理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二)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内部控制规程,明确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并监督落实;(三)负责组织对本机构信息系统风险进行检查、评估、分析,及时向本机构专门委员会和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相关的管理信息;(四)及时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告本机构发生的重大信息系统事故或突发事件,并按有关预案快速响应;(五)每年经董事会或其他决策机构审查后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年度报告;(六)做好本机构信息系统审计工作;(七)配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信息系统风险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监管意见进行整改;(八)组织本机构信息系统从业人员进行信息系统有关的业务、技术和安全培训;(九)开展与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相关的其他工作。
银行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全文
银行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全文嘿,朋友!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银行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这档子事儿。
您想啊,银行就像一个巨大的钱库,里面的钱来来往往,得有个周全的法子来管着,不然这钱可不得乱套啦?这全面风险管理就好比是给这个钱库上了一把超级坚固的大锁,还安排了一群精明的卫士,时刻盯着,确保万无一失。
先来说说信用风险。
这就好比您把钱借给了一个朋友,心里总担心他到时候能不能还得上。
银行也是一样,把钱贷出去,就得操心借款人有没有那个能力和诚信按时还钱。
要是银行看走了眼,那可就麻烦喽!所以银行得有一双火眼金睛,把那些不靠谱的借款人给挑出来。
市场风险也不容小觑。
市场就像个喜怒无常的孩子,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汇率波动、利率变化,这些都能让银行的钱袋子跟着起伏。
就像您买股票,今天涨了高兴,明天跌了发愁,银行在市场里也是这样,得时刻保持警惕,稍有不慎,损失可就大啦!操作风险也得防着。
比如说银行员工不小心输错了个数字,或者系统出了故障,这都可能引发大问题。
这就好比您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放多了盐,味道就全变了。
流动性风险更是关键。
银行得保证手里有足够的现金,能随时满足客户取钱的需求。
不然大家都来取钱,银行拿不出钱来,那不是要闹翻天啦?这就像您家里突然来了一大群客人,您得有足够的饭菜招待,不然多尴尬呀!风险管理可不是一句空话,得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
银行得有专业的团队,天天盯着各种数据,分析来分析去。
还得经常做压力测试,就像给银行做体检,看看在极端情况下能不能扛得住。
而且,银行里的每个人都得有风险管理的意识。
不能说这是领导的事儿,和咱小员工没关系。
就像一艘大船,每个船员都得操心能不能安全到达彼岸。
总之,银行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那可是重中之重,关乎着银行的生死存亡,也关乎着咱们老百姓的钱袋子。
只有把风险管好了,银行才能稳稳当当的,咱们才能放心地把钱存进去,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一)风险治理架构;(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这档子事儿。
先说说啥是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吧。
简单来讲,就是银行在金融市场里买卖各种金融产品,像债券、股票、外汇啥的,可能会因为市场价格波动,利率变化,汇率变动等等因素,导致银行损失或者盈利减少。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价格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你要是没把握好时机,多花了冤枉钱,或者没卖上好价钱,那可不就亏了嘛。
咱就拿汇率来说吧,有一家做外贸生意的企业,在银行换了一大笔外汇准备去国外进货。
可谁知道,汇率突然变了,换的外汇不值那么多钱了,这企业就得多掏成本。
银行这边呢,也因为这笔外汇交易承担了风险。
那银行咋管理这些风险呢?这就有了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这回事儿。
首先,银行得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清市场的风云变幻。
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天天盯着那些数据,分析市场趋势,就像天气预报员一样,提前给银行发出警报。
比如说,有个资深的分析师,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全球各地的财经新闻,研究各种经济指标的变化,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模型,预测未来市场的走向。
然后呢,银行还得制定各种策略。
比如说,控制交易的规模和期限,别一下子投太多钱,也别把钱押在太长时间的交易上。
就好比你兜里有 100 块钱,你不能全拿去买一个可能很久才能回本的东西,万一中间急用钱咋办?还有啊,银行得有风险评估的工具和方法。
不能光凭感觉,得用科学的手段来算一算风险有多大。
比如说,有一套复杂的数学模型,能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市场情况,算出可能的损失有多少。
另外,银行内部也得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谁负责啥,出了问题找谁,都得清清楚楚。
不能说风险来了,大家都互相推诿。
最后,还得经常进行压力测试。
想象一下最糟糕的情况,看看银行能不能承受得住。
这就像你在出门前,先想想如果突然下暴雨没带伞会咋样,提前做好准备。
总之,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保持平衡,才能在金融市场的大风大浪中稳稳前行。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一)风险治理架构;(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银保监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
银保监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是指金融机构在进行外部服务外
包时,需要根据监管要求、市场需求和自身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风险管
理机制和流程,确保外包活动能够合规开展,且不会对金融机构本身的风
险水平和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该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在进行外包时,需要对外包对象的资质、管理能力、业务水平、人员素质等进行评估,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包括风险分类、负责人设定、风险承担限额、监测和报告等。
同时,还应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事件。
除此之外,该指引还要求金融机构与外包对象建立明确的合作协议,
要求合同内容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数据安全保障、风险管理等方面
的约定,确保合作关系能够恰当地维护双方权益。
此外,金融机构还需要
加强对外包对象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事件,确保外包活动
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的出台,有助于促进金
融机构外包活动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
场竞争力。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重要文件,旨在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康稳定发展。
以下是对该指引的解读。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意义指引中明确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风险的基础和前提”。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类型。
具体来说,全面风险管理将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识别、测量、管理和控制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和要求指引明确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客户为中心,实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与协同性。
2. 风险管理应该贯彻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个业务流程中,敢于倡导新的业务模式,推行新的业务流程,从而降低风险水平。
3. 着眼于整体风险管理,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作用。
4. 基于风险识别,实施科學評估與決策:科學的风险分类评估、评级与搭配方案来研究风险情况,包括识别和量化风险、制定风险策略、实施行动计划、监测风险。
5. 风险管理应该是持续的,审计风险管理效果并继续优化风险管理模型。
三、全面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指引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给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完善组织机构建设。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和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利,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成立内部风险管理办公室等。
2. 加强风险管理流程建设。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并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持续性。
3. 加强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全面、准确、实时的风险信息体系,提高风险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提高管控能力。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全面风险管理探讨
时代金融34时代金融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全面风险管理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也逐渐趋于稳定。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向各企业提供商业贷款、金融产品等满足企业的资金发展需求,并为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但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风险,加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特殊时期,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需要采取全面风险管理措施,以应对可能产生的风险。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业务所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业务 全面风险管理● 马春花一、引言互联网金融创新加速了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商业银行运营和管理的新要求,特别是对风险管理的新要求。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创新非常需要风险管理和控制理念和方法,传统风险管理和控制模式已不再具有竞争力。
不管是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经验、教训或监管的趋势,商业银行要想将金融业务作为重要的转型和发展手段,就要充分认识金融业务的特性,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1]。
运营管理的风险主要是基于监管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区域风险管理模式,但是对新问题和新风险的理解仍旧不足,缺少理论支持,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相对落后。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及其他部门为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和企业推出优惠政策,不处理逾期行为。
但是在区域条件方面,银行应积极跟踪疫情变化并分析管辖区内银行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对于疫情重点区域的企业银行应采用风险预防和控制,在授信过程中应避免短期产品结构不均衡和商业变动。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一)经营风险第一,金融市场具有多种多样的业务领域,各个领域有不同的业务特点、盈利模式、参与者、市场深度等。
在开展金融市场业务前,必须要掌握和了解产品与市场情况,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否则将带来无法预测的损失。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16年10月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一)风险治理架构;(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一、引言⑴目的本指引的目的是为商业银行提供市场风险管理的指导,确保银行能够有效识别、测量、监控和控制市场风险,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框架。
⑵背景市场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等。
市场风险管理对保障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稳健经营、避免不可预见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风险管理框架⑴市场风险识别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机制,包括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以及确定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⑵市场风险测量商业银行应当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对市场风险进行测量,包括价值-at-风险、历史模拟和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并根据风险测量结果进行风险度量和风险报告。
⑶市场风险监控商业银行应当实施有效的市场风险监控机制,包括建立风险限额和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报告市场风险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⑷市场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控制机制,包括制定和执行适当的政策和流程,确保市场风险持续在控制范围内,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对冲和风险管理措施。
三、市场风险管理具体措施⑴利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和严格执行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包括利率敏感性分析、净利润敏感性分析和资本敏感性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⑵汇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和严格执行汇率风险管理政策,包括汇率敏感性分析、外汇头寸管理和外汇风险对冲,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⑶股票价格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和严格执行股票价格风险管理政策,包括股票投资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投资组合的分散化和风险对冲,并通过风险报告和监控来确保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⑷其他市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当对其他市场风险,如商品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进行综合管理,并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监控机制。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附件一:市场风险管理政策附件二:风险测量工具使用说明附件三:风险监控系统操作手册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⑴风险度量:指对市场风险进行量化测量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包括价值-at-风险、历史模拟和蒙特卡洛模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XXXX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2016年版)第一部分总体背景及管理原则一、总体背景本指引所指金融市场业务,涵盖资管业务、同业业务、资金业务、投行业务、贵金属业务五大非信贷板块。
截至2015年末,我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总体规模已经全面超出表内外信贷业务规模,在整体收入及利润贡献中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以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为例,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业务已经成为银行在该领域的主流金融服务模式。
同时,从当前可比同业的整体资产配置结构来看,金融市场业务规模均已超出甚至大幅超出信贷规模,金融市场业务在整体资产及收入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下各商业银行策略选择的趋同性,金融市场业务成为衡量各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2015年中报数据显示,招商、中信、兴业、民生、浦发、平安六家同业的金融市场业务(资金+同业+资管+贵金属)较信贷业务的相对规模的均值为,即金融市场业务规模为贷款规模的倍,倍数最高的为兴业银行(),最低的为中信银行(),我行为,略高于可比同业均值。
随着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业务必将成为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同时,金融市场业务投资谱系的多元化及投资结构的复杂化,使得其中蕴含的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债券及非标债券违约、金融市场波动均对金融市场业务投资安全提出了挑战。
基于以上背景,总行针对金融市场业务制定了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本指引”),以进一步明确及传导整体风险偏好,确保非信贷板块与信贷板块风险偏好的一致性,引导金融市场业务健康稳健发展。
本指引覆盖自营及代客项下的各类非信贷投融资业务,我行金融市场业务条线各部门所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及制度,均须符合本指引相关要求。
二、风险管理原则本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紧密围绕系统性风险管理的主线,遵循“风险隔离、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投资穿透、风险分散、杠杆适度、自主管理、有效内控、统分结合”的核心管理原则。
(一)风险隔离原则。
一是要作好不同性质金融市场业务的有效隔离,包括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隔离、自有业务与托管资产隔离等;二是要严格防范各类外部输入型风险,尤其是针对承销、代销、参股、投顾、托管、冠名等情形,应特别防范因声誉风险而可能被迫承担非契约义务所引起的风险。
(二)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原则。
偏好方面,须体现全行信用风险策略的协同性与一致性,类信贷金融市场业务的准入标准原则上与我行自营授信保持一致(代客资产管理可以采取适度差别化的策略);程序方面,类信贷业务均须纳入统一授信管理予以统筹考量。
(三)投资穿透原则。
金融市场业务的风险管理对象,既包括各类投资通道及载体的结构性安排,亦包括穿透后的最终资产,确保最终资产风险的“可识别、可评估、可监测、可控制”应是金融市场各类投资的前提。
(四)风险分散原则。
金融市场业务应坚持适度分散化,合理控制大额风险暴露,避免风险同质化暴露的过度集中。
(五)杠杆适度原则。
金融市场业务投资应审慎使用各类杠杆工具,包括以扩大波动为目的的质押融资、正回购、劣后级结构化投资;对于防御性的优先级结构化投资,应确保劣后级厚度及相关内外部增信可提供较强的安全边界。
(六)自主管理原则。
从打造我行核心竞争力,以及对投资资产的高效控制角度,我行应持续建设与业务规模和复杂性相匹配的专业团队,坚持“自主管理为主、委托投顾为辅”的战略导向。
同时,对于委托投顾资产,委托单位必须对受托机构的投资情况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以保障其投资符合委托协议约定,以及及时掌握重大风险事项。
(七)有效内控原则。
各类金融市场业务的开展,均应以具备必要的内控体系为前提,包括前中后台相独立,前台与投资决策、交易放款审核相独立,必要的人员配备及系统支持等。
(八)统分结合原则。
总行风险条线部门牵头拟定全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总体风险管理指引,并实施跨板块的独立风险监测与报告;各金融市场业务经营部门应对所辖业务实施全面的准入管理、风险监测、控制及报告。
第二部分内外部环境一、宏观环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信用环境或面临空前挑战。
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及不良贷款额已连续九个季度“双升”,债券市场违约已呈常态化,信用违约由信贷向非信贷、由场外向场内全面扩散,并呈现加剧暴露态势。
2016年,“供给侧改革”引发的关停并转及“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主题,其范围、策略、方式及节奏均将直接影响信用风险暴露的广度与深度,银行信贷及非信贷资产质量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利率环境“稳中防变”。
2014-2015年债券市场出现连续两年的牛市,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下降。
展望2016年,在CPI及通缩态势不发生趋势性扭转的前提下,国内预计仍将维系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中长期利率或仍将低位运行,但短期利率波动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应高度关注市场短期波动可能引发的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同时,2015年债券市场不同评级信用债之间的信用价差在逐步扩大,预计这一趋势在2016年或将持续。
汇率环境主要关注人民币贬值预期。
2016年,人民币仍然存在一定的贬值预期,但考虑到我国充足的外汇储备,故货币当局在引导贬值节奏与贬值幅度方面仍具有较大的主动权和腾挪空间。
二、境内可投金融资产概况从穿透后的可投资产看,当前境内主要金融资产的市值规模情况如下表:其中:债券市场方面,受发行机制改革、金融脱媒及政府债务置换等因素推动,2015年债券发行总量迅猛增长,达万亿,同比增长53%,增速较2014年提高%。
其中几个重点应予关注:一是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迅速增长,累计发行万亿;二是公司债券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全年发行量超万亿,创历史新高;三是资产证券化发展提速,发行量同比增长46%;四是债券衍生品进一步丰富,10年期国债期货和银行间标准债券远期推出。
股票市场方面,A股2015年全年募集资金总额万亿,市值达到约50万亿,上市企业数量约2800家,随着近期IPO重启,A股市场融资功能将逐步恢复正常化。
场外债务融资方面,受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影响,当前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已不足50%且增速不足15%,未来其相对比重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但以“盘活存量信贷资产”为目的的信贷资产转让及证券化将会进一步推动贷款二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且在监管要求、发行成本、信息披露等方面,非标债权融资仍然具有“高端定制”优势带来的增长空间。
场外权益融资方面,经济的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企业并购重组均将推动非上市股权投融资的蓬勃发展。
第三部分风险管理要点一、各类主要风险管理要点(一)信用违约风险管理要点金融市场相关的自营投资(不含交易账户)和代客投资中,凡涉及承担信用违约风险的业务均须遵循本部分要求,包括自营的债券投资、同业投融资、债券包销、黄金租赁、衍生产品交易等,以及代客的高资理财、特定增信项目等非标投资、衍生产品交易等(代客债券投资不适用本部分要求)。
2016年,金融市场业务信用违约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有进有退”,总体上应遵循“选择性承担”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1、全力推进行业结构优化金融市场业务投资要积极布局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及转型升级方向的行业,全行各级经营机构应将金融市场业务作为我行服务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领域、支持高端客户实施兼并重组的主流金融服务模式;限制进入并坚决压缩退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接冲击的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和疑似僵尸企业,以及批发贸易领域。
本指引未尽事宜,均参照我行信贷投向政策及同业授信投向政策执行。
2、继续坚持“高资质”客户导向内部评级方面,金融市场业务一般法人客户应坚持“高资质”客户导向,原则上应不低于BBB-级,其XX有控股的地市级以上(含)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主体内部评级准入可适度放宽。
在增信主体对融资方提供无条件不可撤销全额增信支持(包括融资保函、备用信用证、连带责任担保等)前提下,可将增信主体作为准入管理依据。
企业规模或层级方面,中小微企业应主要通过信贷板块服务,金融市场业务原则上不介入中小微企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的融资主体对应政府层级须符合我行信贷投向政策相关规定。
3、确保信用风险暴露的适度分散全行自营业务加总层面,单一个体的投资规模应不超过我行核心资本的10%,单一集团的投资规模应不超过我行核心资本的15%。
单一板块(包括资管、同业、资金)方面,总行需从行业、客户、集团等维度设置明确的集中度限额,防止各板块投资组合风险的过度集中。
投行业务不计入单一板块的投资规模。
以下主体可适度突破上述单一板块集中度限制:(1)主权类、准主权类(含省级地方政府、铁路总公司等)及银行类机构;(2)我行认可的外部评级机构评定主体评级AAA级的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3)国有控股的地市级以上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投融资主体。
(二)市场风险(含信用利差风险)管理要点金融市场业务总体上应遵循“适度承担”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本行自营及代客投资业务均须遵循本部分要求,其中:1、境内债券市场一般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在保障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基于对利率走势的前瞻性研判,可通过适度承担利率风险获取收益。
但同时,虽然2016年货币环境有可能继续维持整体宽松态势,但本行应对利率的短期波动及趋势性扭转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市场趋势研究分析,结合压力测试等工具,合理控制利率风险敞口(包括久期、DV01等),密切关注及防范利率短期大幅波动或趋势扭转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同时,自营及代客债券投资业务均应审慎开展以扩大价值波动为目的的杠杆性操作,包括回购融资、衍生交易、劣后级结构化投资等。
信用利差风险方面,2016年的信用债投资应坚持审慎稳健的信用风险偏好,增量信用债配置应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盈利性;存量信用债组合应坚决压缩退出潜在高风险领域,结合内外部形势不断优化风险敞口结构。
✓自营债券方面(不含交易账户),信用债在我行认可的评级机构的外部评级应不低于AA级,且AA级及以下债券在信用债总量中的占比不高于20%。
同时,我行自营持有的城投债对应政府层级应不低于地市级。
✓代客债券方面,信用债的外部主体评级应不低于AA-级、债项评级应不低于AA级。
✓自营及代客债券投资,限制进入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及疑似僵尸企业。
在增信主体对融资方提供无条件不可撤销全额增信支持(包括融资保函、备用信用证、连带责任担保等)前提下,可将增信主体作为准入管理依据。
境外债券投资参见“境外金融资产”部分。
2、外汇市场(含黄金)银行账户原则上不持有外汇敞口,可在限额内开展货币掉期交易进行流动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