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型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小型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文献综述

摘要: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经济成分,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支柱和命脉。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诸多因数相关,其中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有:融资,用工成本,发展空间,税费,市场壁垒等。本文对这些制约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外部因素对策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8年民营经济占我国GDP的65%,而民营经济中99%都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吸纳就业达90%,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解决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实践促成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经济成分,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支柱和命脉。然而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用工成本,发展空间,税费,市场壁垒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制约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如何克服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促使中小型企业健康发展,是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我们政策制定者、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的实证研究

1 、从区域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实证研究

林汉川、管鸿禧(2004)采用江苏等六省市1512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库信息,得出东中西部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测度值,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结合两两比较矩阵计算出组合权重,得出我国东部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数为91.96,显著高于中部的63.11和西部的48.89。陈晓红、王傅强(2008)以中南大学的问卷调查为样本,对东中西部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进行评价并得出了和林汉川一致的结论,即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外部环境最好,综合评价指数为3.608,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为3.410,略好于西部的3.406。陈晓红、吴旭雷、尹哲(2008)通过外部环境水平和协调水平对北京等11个城市进行分析,认为上海、苏州、广州、北京,深圳属于维持型城市,该类型的城市外部环境总得分高且协调水平较好。武汉、重庆属于全面提高型城市,该类型的城市外部环境总得分一般,但协调水平较好。成都、长沙、郑州属于关注型城市,该类型的城市外部环境总得分一般且协调水平较差。温州属于潜力型城市,这类城市的特点是外部环境大部分维度的得分较好,但在某些维度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外部环境总得分较高但外部环境整体协调性还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陈晓红、曹裕、马跃如(2009)选取了深圳、广州、长沙、郑州、成都,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得出五城市企业外部环境排名为广州、深圳、长沙、成都、郑州。进而对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和各个环境得分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得出外部分环境对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均有正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有差异。

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人才环境对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较显著,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自然资源环境对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不显著。

2. 从行业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实证研究

不同行业中小企业政治环境指数:

根据表中数据显示,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政治环境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林牧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电力、燃气业,政治环境指数在70以上;第二类包括房地产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政治环境指数一般,在65—70之间;第三类是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采掘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政治环境指数较差,在65以下。农林牧渔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传行业,近年来国家在法律、政策上给予很多优惠,因此农林牧渔业的政治环境指数显著优于别的行业就不为奇。而制造业受政治事件指数的影响最大,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纷争对我国制造业尤其是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影响比较大,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这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密切关注“政治事件”对本企业发展的影响。这是制造业政治事件指数得分较低的原因之一。此外,在法律、政策环境指数方面,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得分均最低。

三、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

1.融资问题:

融资问题显得“极为突出”。调研中发现,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手上有订单,但贷不到款。有的即使贷到款,银行通常会对小企业实行基准利率上浮30%~50%的政策,加上存款回报、搭购相关理财产品、支付财务中介费用等,实际的贷款成本接近银行基准利率的两倍。多数中小企业贷不到款,只能向民间借贷,年利息15%—20%,甚至有些短期融资年利息高达50%—60%,中小型微利企业很难支撑过高的融资成本。

2. 用工成本高:

用工环境日趋恶化。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平均缺口在15%—20%,部分企业用工缺口达50%,用工成本较去年平均提高15%—20%。尤其是推行5

险合一征收社会保障费形式的省市,使得劳动用工成本相对于其他尚未采取这种严格征收的地区或采用劳务派遣方式的单位有很大提高,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创意、服务性第三产业等的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按最低标准征收,每个劳动用工的社会保障费至少每年要缴纳约6000元),提高了劳动用工的门槛,也极大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在客观上阻碍了就业扩大、薪资提升。

3. 发展空间受限: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各工业园区在有限的土地指标上供应上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而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供地模式,导致较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根本拿不到土地。中小企业大多采用租用厂房和办公场地形式,尤其是随着城市商业化发展,生产型工业园地往郊县发展,使得生产型中小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

4. 税费高:

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进器和稳定器,却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据全国税收资料统计,仅2008年,中小企业缴纳流转税15003亿元,在流转税中所占比重达到86%;缴纳企业所得税4952亿元,所占比重为76%。过重的负担不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员工的收入增长。

5. 市场壁垒: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市场进入问题,虽然这些年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数量大幅减少,中小企业市场进入限制有所降低。但是,中小企业市场进入的一些深层次障碍并未完全消除,发展环境并不宽松,某些领域的进入问题依然突出。比如:政府服务性行业被行政垄断,一般企业无法进入;政府采购和垄断性国企的集中采购,大大削弱了地方中小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

四、中小企业外部环境没有改进的原因

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改进,究其原因,我们一直没有注重设计和形成一套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有利于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制度安排。具体而言,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第一,是对中小企业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落在实际中落实不够,而且出台的政策不到位,有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尚未根除,侵犯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第二,在很多措施上,对于创业的扶持程度,主要是对中小企业的成立、设立、准入,有很多的障碍和条件,所以对于整个新增企业如何进入的问题,目前还有很多限制条件。第三,社会化体系尚未完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法律咨询、技术推广、融资、培训、信息等方面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第四,是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对于中小企业的专项基金等政策尚未到位,目前中小企业的负担较重,乱收费、乱摊派的问题屡见不鲜

五、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的政策建议

1、中小企业政府环境的改善

林汉川等(2003)指出政府要加快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政府管理机构、创业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法律政策、金融政策、国际化经营政策、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以及综合服务等支持体系,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绩效,引导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与快速成长。谢振宇、梅强(2007)提出构建由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具体包括: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简化注册登记手续、提供税收优惠、业务支持、专项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