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表现派表演体系的认识

合集下载

布莱希特与《一步之遥》——先锋派电影戏剧元素分析

布莱希特与《一步之遥》——先锋派电影戏剧元素分析

布莱希特与《一步之遥》——先锋派电影戏剧元素分析发布时间:2021-08-20T10:27:46.010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5期作者:安冬[导读]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在很多领域广为应用安冬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在很多领域广为应用,尤其是他的“陌生化效果”,这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异化的概念,在电影中频频得到体现。

《一步之遥》作为一部先锋电影,上映后颇遭非议,时过境迁,回溯姜文导演的这部经典之作,从其中的情节、人物塑造、表演方法等等都会发现布莱希特的影子。

本文试以布莱希特的理论为基础,分析这部电影中的戏剧因素。

关键字:叙事剧;社会功用;面具;寓意;陌生化效果《一步之遥》是以视听科技手段为依托,以表演为基础的综合艺术形式,某种程度上把电影变为戏剧在荧幕上的延伸。

影片中观众无法接受的戏仿情节,实际上正是布莱希特式的戏剧表演形式,这种打破传统荧幕演出形式,充满了张力的表演,目的不仅是欣赏,而更是一种间离,导演希望引人深思,使观众收到教育和启发,这也是布莱希特所倡导的戏剧的社会功用性的体现。

(一)“言在戏外”的叙事剧特点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强调的是削弱传统三一律戏剧集中的情节和戏剧冲突,相对疏松的情节要以叙事为线索串联,观众的感情不再是代入式的,而是要以“人在戏外”的态度来加强戏剧反思和教育的效果。

以整部戏剧的结构而论,布莱希特的戏剧结构是可拆卸式的,主要情节可以独立成章,也可以组合而成为一部剧,之间明显的不合常理之处和拼接痕迹,正是可以引发观众思考的楔子,整部戏不是如滔滔江水一贯而下,相反,却像是一幅幅画面的连续展示,戏剧中引向高潮的行动线被叙事的线索取代。

影片开篇不多久,就出现了大篇幅的歌舞表演,给人一种进入了百老汇的恍惚,轰轰烈烈的花域大选拉开了洗钱的序幕,情节似乎在沿着传统电影叙事的线索,中规中矩的进行着,但又不断出现类似营救项飞田这样的表演特点很明显的桥段出现。

浅析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和“陌生化”理论——读《布莱希特论戏剧》

浅析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和“陌生化”理论——读《布莱希特论戏剧》

布莱希特无疑是20世纪最富独创性的戏剧艺术家和理论家之一,其独创性首先体现于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反叛。

布莱希特认为,西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戏剧性情节结构与体验派表演方法不能广泛而全面地反映现代生活,并会使观众陷入盲目的感情共鸣,丧失理性的思考,因而他提出了自己的叙述体戏剧观念,并运用于创作实践中。

他所强调的是非亚里士多德式的叙述体戏剧。

(一)叙述体戏剧与叙述法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强调模仿的作用,通过演员在舞台上模仿剧中人物的故事情节来达到吸引观众,使得观众的情感伴着剧情的悲喜同呼吸、共命运。

布莱希特采用叙述的方式,通过叙述者在舞台上叙述情节的方式,让观众在适当的时候跳出剧情,进行属于自己的判断与思考。

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虽然主张以叙述性为主,但是它并不排斥戏剧性,并不把戏剧性和叙述性完全加以对立。

事实上,布莱希特的不少剧本中有许多场面极富戏剧性。

他只是反对用戏剧性迷醉观众,使观众沉入戏剧性而忘记了思考舞台上发生这一切的原因。

同样,布莱希特也并不主张演员表演可以不要感情,不体验角色,他只是反对演员与角色在感情上合二为一,认为演员在舞台上应有双重形象,既是角色又凌驾于角色之上。

(二)叙述与模仿布莱希特坚定地认为,强调戏剧是对生浅析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和“陌生化”理论——读《布莱希特论戏剧》活的模仿在最大程度上使得观众成为亚里士多德戏剧情感上的奴隶。

唯有叙述才能使观众冷静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布莱希特对模仿的态度可以说是冷血无情,不过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看待叙述的呢?区别于模仿艺术的三个因素:使用的媒介、表达的对象和采取的表达方式。

用同样媒介表达同样主题,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法,这是有可能的。

既可以像荷马那样,在有些地方使用叙述法,在另一些地方则假设人物自己出来说话;也可以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或者用生动的行为来描述人物。

[1]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在强调模仿的重要性,强调情感共鸣原则时也认为,建立在以叙述为表达方式的诗歌或是戏剧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区别模仿艺术的,是另外一种艺术形式。

我对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表现派表演体系的认识

我对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表现派表演体系的认识

我对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表现派表演体系的认识引言第一次接触戏剧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唯一不灭的是戏到中途,演员突然跑到舞台中间,集体做了个揖,惹得台下哄堂大笑,肃然的气氛荡然无存。

直到上了胡老师的中外戏剧艺术欣赏课,我才了解到布氏的表现派表演体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表演不应该是简单的情感释放,它的背后埋藏着更深的思考。

那么,理性对于表演来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理性与感性,是矛盾还是统一?仅以此文阐述我对以布氏为代表的表现派表演体系及“离间概念”的认识。

一、理性的意义1、脱离人物狄德罗说:“演员的全部才能,不像你假设的那样,只是感受,而是仔细用心表现那些骗你的感情的外在记号。

他的痛苦的呼喊是在他的耳朵里谱出来。

他的绝望的手势是靠记忆来的,早在镜子前面准备好了。

他知道准确的时间取手绢、流眼泪;你等着看吧,不迟还早,说到这句话、这个字,眼泪正好流出来。

声音这样颤以及晕倒与狂怒;完全是模仿哭,是事前温习熟的功课,是激动人心的愁眉苦脸,是绝妙的依样画葫芦。

”一个好的演员,不能任凭情感支配自身。

首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与人之间对于情感的体验是不同的。

演员仅仅以自己的方式去宣泄这些情感,观众却不一定能正确地接收。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约定俗成的动作、表情,最大化地还原剧中人的情感。

在看评剧《花为媒》时,张五可与李月娥在洞房里有一段对话,两人一挑眉、一甩袖都严格遵照了评剧的标准。

我一开始也曾抱怨她们的表演呆板,待到弄清楚每个动作的含义后不禁拍案叫绝。

正是因为一个动作一种意思,我一眼即可明白这个人物内心的感受,不用一直苦苦思索演员的小动作,整部戏看下来不会漏掉一星半点儿。

其次,演员如果过度投入,会对自身的表演不利。

胡老师上课就个我们举了个例子,一男一女两个大学生在演一幕悲情戏时因过度投入、情难自禁,到高潮时两人抱头痛哭,完全忘记了自己在演戏的事实。

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一个好的演员,不应该被情感支配,而是反过来驾驭情感。

浅议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

浅议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

浅议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作者:雷萌来源:《大观》2015年第09期摘要:布莱希特是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戏剧家,是现代表现派的杰出代表。

布莱希特对于戏剧史的贡献在于他创作了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戏剧体戏剧不同的戏剧理论主张。

从戏剧形式与技巧上,布莱希特倡导并采用“叙事性戏剧”的创作方法,主张“陌生化”,大胆尝试“间离效果”。

从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张扬上,他的戏剧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左翼情结倾向,反对资产阶级幻觉剧场。

关键词:布莱希特;叙事性戏剧;陌生化;间离效果布莱希特是现代“表现派”的杰出代表。

表现派戏剧艺术,是18世纪戏剧家狄德罗、克莱隆、科格兰等人最早提出,后经布莱希特等人的完善而渐成体系。

他们认为,“演员真正体验是在他独自一人,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和获得的,当他一旦站在了舞台上,只需将曾经体验过的而且经过设计的理想范本表演给观众就达到了戏剧艺术的目的,而不必把真正的生活本身及其实际的真实搬到剧场中去。

”①由此可知,表现派戏剧所倡导的是一种剥离表演本身的逆向情绪重合,从而让观众能够清醒地不受演员表演上的迷惑,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在观看一场戏剧,沉迷但不沉溺在种种除自身意识之外的戏剧因素之中,从而可以使自己所感知到的戏剧内涵纯粹而不被戏剧本身所困。

这也恰是布莱希特所提出的“叙事性戏剧”(也称“史诗剧”)理论所提出的初衷所在。

布莱希特的“叙事性戏剧”与他提出的“陌生化”效果互为表里,灿烂丰满了西方戏剧理论史。

一、从戏剧形式与技巧上:叙事性戏剧与“陌生化”布莱希特所提倡的叙事性戏剧,旨在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幻觉剧场”的基础上提出的。

这种戏剧沉迷于“幻觉主义”,“对生活的表现,总是调和矛盾。

制造虚假的和谐,把事物理想化出发”,真正的作用是“麻醉”观众,②布莱希特称这种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戏剧为亚里士多德式戏剧。

布莱希特认为,幻觉戏剧意在使观众沉溺在戏剧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元素之中,煽动观众与剧中人物产生的共鸣作用来唤起观众的种种情感,已实现戏剧净化情感的作用。

《2024年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范文

《2024年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范文

《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布莱希特(Brecht)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其作品以独特的诗性特征著称。

他的戏剧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还通过独特的诗性语言和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性。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探讨其创作手法和艺术价值。

二、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语言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

他善于运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诗句,将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种诗性语言既具有音乐性,又富有表现力,能够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人性弱点。

此外,布莱希特还善于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化并转化为具象的诗歌形象,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三、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结构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结构独特,体现了他的艺术创新。

他打破了传统戏剧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非线性的、跳跃式的叙事方式,将多个情节和人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网络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戏剧在表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性时更加灵活和自由。

同时,布莱希特还善于运用讽刺、夸张等手法,使戏剧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

四、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主题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主题主要围绕社会批判和人性探索展开。

他通过戏剧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弱点,使观众对现实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他还通过戏剧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观众对人性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这些诗性主题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具有普遍的人性价值。

五、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价值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首先,他的诗性语言和结构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表现力,能够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人性问题。

其次,他的诗性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普遍的人性价值,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思考现实问题。

最后,布莱希特的戏剧创新了戏剧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为后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六、结论综上所述,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是其作品的重要魅力所在。

《2024年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范文

《2024年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范文

《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布莱希特(Brecht)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其作品在诗性特征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他的戏剧不仅在内容上关注社会现实与政治议题,更在形式上展现出独特的诗性表达。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分析其作品中的诗歌元素、语言风格以及戏剧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二、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元素1. 主题与意象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中,主题多样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他通过生动的意象、隐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社会问题与个体命运紧密相连。

这些意象往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产生共鸣。

例如,在他的作品《三毛钱歌剧》中,通过描绘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展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

2. 语言风格布莱希特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具有强烈的叙述性和表现力。

他善于运用押韵、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戏剧文本具有诗歌般的韵律感。

此外,他的作品还善于运用日常语言,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这种诗性的语言风格使得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在表达上更具魅力。

三、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结构1. 戏剧冲突与情节安排布莱希特的戏剧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诗性特征。

他善于通过戏剧冲突和情节安排,将诗歌元素融入其中。

在处理剧情时,他善于运用讽刺、夸张等手法,使剧情更具张力。

同时,他还注重戏剧的内在逻辑和节奏感,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诗性冲击。

2. 舞台表现与音乐元素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中,舞台表现和音乐元素也是其诗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他善于运用舞台布景、灯光、服装等元素,营造出富有诗意的氛围。

此外,他还将音乐元素融入戏剧表演中,使观众在听觉上也能感受到诗性的魅力。

四、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的意义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诗性的表达方式使得观众在观赏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剧情的紧张与冲突,还能体会到诗歌般的韵律与美感。

此外,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政治寓意,使得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思考社会现实与政治议题。

布莱希特戏剧体系

布莱希特戏剧体系

布莱希特戏剧体系由德国戏剧家卡尔斯鲁厄( 1835-1898)于1892年创立的戏剧体系,又称布莱希特戏剧体系。

它把一切艺术归结为时间和空间、事件和人物、思想和感情三个基本要素。

用以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在艺术上强调集中、简洁、准确,即严格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去反映生活,摒弃一切多余的附加成分,简化戏剧冲突和戏剧情节,排斥任何浪漫主义的夸张、幻想和过分理想化的因素,力求一切从生活出发。

--布莱希特戏剧体系,是根据唯物主义美学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舞台艺术体系。

这种体系既有传统悲剧和喜剧的戏剧结构要素,也融进了其他新兴戏剧流派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在戏剧美学上,它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有明显区别,是一种较为完整的、综合性的体系。

布莱希特不仅是当代世界著名的戏剧家、导演和戏剧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卓越的剧场设计师。

他的戏剧体系对二十世纪欧洲及拉丁美洲戏剧产生了很大影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布莱希特戏剧体系,指一种戏剧文学形式或戏剧样式。

它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古典戏剧,也不同于后来的各种现代派戏剧,它是现代社会、现代人心态、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产物。

戏剧的英语词源为drama,指演员扮演角色的“舞台动作”,亦指演员的排练。

在西方,早期的戏剧文学属于“幕间剧”(幕与幕之间表演的戏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文坛上出现了“独幕剧”和“多幕剧”。

独幕剧把一幕戏剧分为几段表演,每一幕可以包含一个故事,像《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就属于此类。

“独幕剧”“多幕剧”的体裁是古典戏剧的延续和发展,剧情比较曲折复杂,结构紧凑,时间跨度也较大。

“多幕剧”则更接近现代的话剧。

在第二幕里,吉尔斯曼说自己怀疑道格拉斯是否真正做过绅士;在第三幕,道格拉斯才向鲍赛昂夫人证实了这一点。

两者之间这一段矛盾的揭示,也使得戏剧冲突推到了最高点,吉尔斯曼试图通过证实他人的嫌疑来获取信任,然而道格拉斯没有轻易相信,这场戏充满了激烈的辩论。

布莱希特的简介介绍

布莱希特的简介介绍

布莱希特的简介介绍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生于1898年2月10日,卒于1956年8月14日,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布莱希特的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简介布莱希特,原名贝尔托·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1898年2月10日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奥格斯堡镇,在1956年8月14日逝于柏林,他的戏剧作品有《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等,布莱希特对戏剧理论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创新和重构,对德国的戏剧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布莱希特出生于一个优渥的家庭,从6岁开始接受人文科学的教育启蒙,对艺术文学有浓厚的兴趣。

16年就开始给地方报纸投稿,并写了人生中第一个剧本《圣经》。

1917年开始,布莱希特进入慕尼黑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立克大学读医学,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征召入伍当卫生兵,但是战争很快就结束了,而布莱希特在那时已经对战争有了批判态度。

1922年布莱希特凭借《夜半鼓声》获得了,克莱斯特最佳年轻剧作家奖,那时他才24岁,并有婚姻家庭,妻子是一名歌剧演唱家,1924年搬到柏林,在1933年德国发生国会纵火案后,携全家人逃到苏黎世,从此开始流亡生涯,直到15年后,在流亡期间,足迹起遍了欧洲的各个角落,也见识到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这为布莱希特的戏剧追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布莱希特对戏剧的追求不仅仅执着于艺术的高地,还夹杂着讽古喻今的政治态度,这也是让布莱希特开始15年流亡生涯的本质原因,但是对政治的态度并没有损害布莱希特的艺术成就。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介绍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在戏剧领域上可以称为布氏学派,和当时享誉戏剧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齐名,布莱希特表演体系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在戏剧历史发展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间离方法”,又称为“陌生化方法”,这是一种新的戏剧表演理论和方法,基本含义就是把戏剧作品用加工过的表现形式,让平常的事物显得不平常,从而暴露事物的本质矛盾,这种方法的进步性就是积极向观众传导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体验派表演体系

体验派表演体系

我对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表现派表演体系的认识原本我对戏剧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更谈不上什么喜爱和了解。

但是上了胡老师的《中西戏剧艺术欣赏》之后,我对于戏剧的看法完全改观了。

通过老师专业的介绍和讲解,我逐渐对戏剧有了一定的认识。

上课欣赏戏剧时,我也不再抱着一种看看玩玩的心理去观看,而是尝试着用老师所教予的方法来进行赏析。

无论是戏剧创作特征,还是剧作的戏剧结构,亦或是剧作的主题立意,我都试着将这些知识和技巧运用在课堂播放的戏剧的赏析之中;课后我也会找一些类似于《海鸥》、《仲夏夜之梦》这样的经典剧目来自己欣赏。

记得老师曾在上课时,曾经谈及过现代的世界三大表演体系,虽不曾展开,我个人却十分感兴趣,自己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代的世界的三大表演体系主要指的是程式化表演体系,体验派表演体系和表现派表演体系。

而在讨论这些体系理论时,“布莱希特”和“表现派表演体系”总是免不了被提及。

正如牛顿的三大定理影响了物理界一样,布莱希特提出的、以“陌生化”为核心的表现派表演体系影响了现代戏剧的发展进程,而我也对以布莱希特对代表的表现派表演体系很感兴趣。

相对于体验派的表演理念——演员就是角色,表现派的表演理念是演员和角色必须是分离的。

表现派表演体系的源头来自于布莱希特提出了“陌生化”的理论。

这种陌生化在于“简单的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

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的东西往往由于熟知而没有被真正理解。

”布莱希特在戏剧中将这些“理所当然的”“ 众所周知的”“ 显而易见的”成分从事件和人物身上剥离,为的是建立了一种间隔从而提供一种认识。

这种认识的内容用布莱希特的后来进行解释,即:“不仅能表现在人类关系的具体历史的条件下——行动就发生在这种条件下——所允许的感受,见解和冲动,而且还运用和制造在变革这种条件时发生作用的思想和感情。

”他认为这一过程是一个“累积不可理解的东西,直到理解出现的过程。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首先,要谈论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其著名的发明者美国著名的电影学家罗伯特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是美国电影学界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学者,他在电影教学和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

他是美国电影学及其它相关领域研究的开拓者,并创造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比如他最出名的理论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将演员的表演视为一个体系,该体系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表演者、表演文本和表演过程。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提出,表演者是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表演中负责创造特定的情感和精神。

表演文本是表演者负责引导情感和精神的主要依据,他们根据文本必要而有意义地分解他们的角色,并使演出丰富有趣,可信有力。

表演过程属于技术部分,它指的是演员表演时的实际方法,比如说语言,动作,声调等。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的核心是将表演者与文本以及表演过程统一起来考虑,而不是将它们看作是独立的因素。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表演者是如何完成表演任务的,以及表演者如何适应文本与表演过程来获得最佳效果。

因此,表演者可以根据表演体系理论,从文本、表演过程和表演者三个方面对表演任务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表演效果。

这一理论也为试图提升表演水平的演员和导演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他们可以从表演者、表演文本和表演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分析,从而努力探索一个更好的表演技巧。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对电影表演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它使表演变得更加精细,给演员提供了一个更加精准的分析和指导模型,从而让表演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

因此,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一直是业界一个受到重视的理论,它得到了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在我们认识表演者如何在文本与表演过程中发挥最佳表现以及提升表演技术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鉴于其重要性,未来还将有更多学者深入研究此理论,以此促进电影演出技术的发展。

布莱希特戏剧现中国戏曲

布莱希特戏剧现中国戏曲

布莱希特戏剧现中国戏曲布莱希特(1898一1956)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是在二十世纪上半期。

在这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和人类社会生活的面貌。

生活的巨变,必然给各种文艺形式带来变化,于是,这个时期欧洲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流派。

布莱希特就是立足于这个时代,去实验、创造一种更适合于表现今天波澜壮阔、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的戏剧。

布莱希特在二十年代后期开始接触中国、日本的文化艺术。

东方文化艺术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他。

这个时期布莱希特从慕尼黑移居柏林,更加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工人运动结合,从事"教育剧"创作。

这对布莱希特的世界观和艺术思想的形成都是一个重要阶段。

一九二九年,他在歌剧'《马哈贡尼城的兴衰》的注释里提出了他的戏剧基本理论原则,从剧本创作、表演方法和观众感受三个方面阐述他的艺术主张,要求建立一种叙事体戏剧。

我们不应忘记,布菜希特的戏剧主张,包括"间离"表演方法,是针对当日德国资产阶级颓废艺术而提出来的,因此带有革新性质。

他反对没落资产阶级戏剧麻醉人们的思想,提倡戏剧舞台通过叙述事件,向观众传授人生知识,唤醒人们的行动意志,变革现实。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布莱希特怎样论述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

布莱希特把中国戏曲演剧方法和欧洲演剧方法加以比较,从中发现中国戏曲演剧方法的一些特点。

他从演员与角色的关系、舞台与观众的关系,以及戏曲表演的特点各方面,谈论他对戏曲表演艺术的看法。

布莱希特认为中国戏曲演剧方法就是"间离"(或"陌生化")表演方法,而不是演员完全融化为剧中人物(角色)的"共鸣"表演方法。

他主张演员以双重身份(既是演员,又是角色,辩证统一)出现在舞台上,演员的任务是表演剧中人物,而不是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完全化身为剧中人物。

《2024年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范文

《2024年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范文

《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布莱希特(Brecht)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以其独特的戏剧形式和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旨在探讨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分析其艺术形式和文学价值,为理解和研究其作品提供更为深入的视角。

二、布莱希特戏剧的概述布莱希特戏剧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强调社会批判和政治反思。

其作品多以底层人民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揭示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在形式上,布莱希特戏剧突破了传统戏剧的束缚,采用诗剧、史诗剧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使戏剧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一)语言运用的诗性布莱希特戏剧的语言运用具有鲜明的诗性特征。

他善于运用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象,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融入简洁、明快的语言之中。

这种诗性的语言使得布莱希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二)主题的诗性表达布莱希特戏剧的主题多涉及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他通过诗性的表达方式,将这些问题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种诗性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思考性和反思性,能够引发观众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思考。

(三)形式的创新性布莱希特戏剧在形式上具有创新性。

他突破了传统戏剧的束缚,采用诗剧、史诗剧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使戏剧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种创新性的形式使得布莱希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具体作品分析以布莱希特的《三重悲剧》为例,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诗性特征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而著称。

在语言运用上,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诗歌技巧,如比喻、象征等,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主题表达上,《三重悲剧》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引发了观众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在形式上,《三重悲剧》采用了诗剧的形式,通过对话和独白的方式将故事呈现出来,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

五、结论综上所述,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是其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

布莱希特体系简述

布莱希特体系简述

布莱希特体系简述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

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间离的德文是“Verfremdung”,这是布莱希特专门创造的一个术语。

孙君华在《试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一文中指出布莱希特在《娱乐剧还是教育剧》(1936)一文中初次阐述间离效果时袭用了黑格尔的“异化”(Entfremdung)一词[3]。

“Entfremdung”的本意就是疏远的意思,至少在黑格尔那里,其内涵是取其本意的。

然而异化(Entfremdung)这个词到了马克思乃至卢卡奇那里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4]后来布莱希特另造新词显然是为了避免引起误解。

莱因霍尔德·格里姆在《陌生化——关于一个概念的本质与起源的几点见解》中,将“Verfremdung”的来源之一追溯到马克思的异化学说,恐怕是一种望文生义。

“Verfremdung”在英文中通常被译作Alienation[5],原意指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漠。

也有人将其译作“estrangement”[6],也是疏远的意思。

由此,其中文直译当为“疏远”,而“间离”也有疏远之意,这是一种更为书面化的译法,“陌生化”则是比较通俗的说法。

布莱希特常将“Verfremdung”与“effect”(效果)构成一个短语,其中文意思应当是“疏远效果”,通常译作“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效果”亦无不可。

而“间情法”或“离情作用”,以及黄佐临先生曾竭力主张的“破除生活幻觉的技巧”等译法,由于它们距离“疏远”的本意太远,难免会给理解布莱希特间离理论的独特内涵造成误解。

间离理论是布莱希特为推行“非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新型戏剧而在“戏剧结构、舞台结构和表演方法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实验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叙述体戏剧所特有的特征。

《2024年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范文

《2024年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范文

《布莱希特戏剧诗性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布莱希特(Brecht)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其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更在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

他的戏剧作品以其独特的诗性特征而闻名,这种诗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更体现在其深刻的哲学思考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本文旨在通过对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

二、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语言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语言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

他的剧作语言简练、富有韵律感,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将戏剧冲突、人物形象以及社会现实生动地展现出来。

他的剧作中常常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使语言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

此外,布莱希特还善于运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使剧作在表达上更具音乐性和感染力。

三、布莱希特戏剧的哲学思考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不仅关注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更通过深刻的哲学思考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剧作中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反思,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的展开,揭示了社会不公、阶级矛盾等问题的根源。

同时,布莱希特还通过对人性的探讨,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与挣扎。

这种哲学思考使他的剧作具有了更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与社会批判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与其社会批判紧密相连。

他的剧作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揭示了社会不公、阶级矛盾等问题的根源,从而引发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同时,他的剧作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的展开,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的挣扎与选择。

这种诗性特征与社会批判的结合,使布莱希特的剧作具有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价值。

五、结论综上所述,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体现在其语言、哲学思考以及社会批判等多个方面。

他的剧作以其独特的诗性语言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将现实社会的问题与人性探讨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通过对布莱希特戏剧的诗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进而领略到其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的独特魅力。

表现派戏剧流派

表现派戏剧流派

表现派——19世纪末,法国著名演员科克兰提出,表演不是演员与角色的“合一”,而是“表现”。

演员在逼真地表现情感时,应当始终保持冷静,不为所动。

这一派戏剧被称为“表现派”。

体验派——19世纪意大利名演员萨尔维尼认为,演员在表演中,情感要重于理智,要想像生活在角色的生活中,体验角色的感情。

这一派后来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极力推崇,称之为“体验派”。

斯氏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国(苏联)杰出的戏剧大师。

1898年,他创立了莫斯科艺术剧院。

在领导该剧院的四十年中,他主演、导演、指导过一百二十多部话剧、歌剧,如《青鸟》、《海鸥》、《底层》等。

他写有《我的艺术生活》、《演员自我修养》等专著,系统总结了“体验派”戏剧理论,强调现实主义原则,主张演员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

他的一整套戏剧教学和表演体系,被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斯坦尼体系”,对各国戏剧学院影响极大。

布氏体系——指布莱希特戏剧体系。

布莱希特是20世纪前期杰出的戏剧家。

他创作并导演了大量话剧,如《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等。

他写过《戏剧小工具篇》、《表演艺术新技艺》等理论专著。

他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主张宣传与艺术相结合,提出“史诗戏剧”和“问离效果”,强调演出中的理性因素。

梅氏体系——指梅兰芳戏剧体系,即中国戏曲体系。

梅兰芳是中国著名的京剧演员,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中独树一帜。

如歌舞、对白、表演、杂技的综合性,道具、布景、动作的虚拟性,动作的舞蹈化,表情的程式化等。

但在理论上还没有作权威的、系统的总结。

荒诞派——20世纪中叶在法国等西方国家兴起并流行的一个戏剧流派。

它一反过去传统的戏剧规律和特点,不是利用矛盾冲突构成情节,而是用毫无逻辑的、杂乱无章的情节,表达复杂的感情。

它又被称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戏剧派”。

其代表剧作是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布莱希特的演剧观_兼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异同

布莱希特的演剧观_兼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异同
民族艺术研究 2000 年 第 3 期
古典戏剧艺术的简洁有力之美
布 莱 希 特 的 演 剧 观
兼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异同
熊美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
内容提要 布莱希特演剧方法在叙事剧中的地位与发展 探讨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异同 布莱希特的演剧方法是建立在体验派与表现派基础之上的表演理论 体现了叙事剧最本质 的特征
15
民族艺术研究 2000 年 第 3 期
思考 最终完成对社会的改造 在布莱希特看来 这才是演员创造角色的最终目的 可以说 布莱希 特创立的以 间离效果 为特征的表演理论 是布 莱希特基于社会学的考虑和对戏剧美学追求的结 果
三 布莱希特演剧观的发展
由于布菜希特的演剧理论 特别是早期 过 份强调演员与角色的间离 感情的排斥 使布莱希 特的演剧方法遭到了诸多的非议 而且他自己也 在后来的戏剧实践中意识到了绝对 间离 的困 难 因此在他创作的后期 他部分地修正了自己的 观点 并试图用展示双重形象的方法来解决它 他 说 演员作为双重形象站在舞台上 既是劳顿又 是伽俐略 表演者劳顿不能消逝在被表演者伽俐 略里 这种表演方法也被称之为 史诗 的表演方 法 这种方法到头来只是意味着对真实的 平凡的 事件不再加以掩饰 站在舞台上的确实是劳顿 他 在表演他是怎样想象伽俐略的 既使观众对他赞 叹不已的时候 他们仍然不会忘记这就是劳顿 一 但他运用完全的转变 他的意见和感受便会遭到 损害 从而变成人物的意见与感受
通过对布莱希特创立 叙事剧 的发展脉络 的梳理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布莱希特的演剧方法 主要是针对代表亚里斯多德式戏剧的斯坦尼斯拉 夫斯基的表演体系而提出的 它们是不同的两种 方法 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表现在 第一 斯坦尼 斯拉夫斯基强调把 普遍的 日常生活转变 净化 和升华为艺术真实 布莱希特则要求艺术家要站 在历史家的立场 用超越平常人的眼力去观察生 活 把日常司空见惯的事物表现得不平常 令人感 到惊奇 使戏剧发挥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 作用 虽然两者都强调对生活的摹仿 但二者在具 体的内函上有本质的差异

三大表演体系

三大表演体系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实际上,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斯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一概是“体验派”。斯氏提出:“要学习、观察、倾听、热爱生活。”每次演出都应该预先深入研究过的人物形象的生活逻辑,重新创造生动的有机过程。 贝·布莱希特出生于1898年。20岁时,布莱希特辍学,到战地传染病医院当救护员,写下了《死兵的传说》等诗歌,并开始写剧本。1922年,《夜半鼓声》获得了克莱斯特奖金,次年,布莱希特被聘任为慕尼黑小剧院的导演,后来又移居柏林,成为德国话剧院的艺术顾问。真正使布莱希特走向辉煌的戏剧是《三分钱歌剧》,它是作家“叙事体戏剧”理论的生动表现,打破了传统的“三一律”形式,依靠中心人物和分散的场景取得了一种“间离效果”,即不再让观众陷入恐惧与怜悯,以便于更好地认清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从1933年起,在长达15载的流亡生涯里,布莱希特的足迹踏遍了欧美每一个角落。后来在丹麦的小岛上,他一住就是6年。悠悠光阴,漫漫行程,在苏黎世的旅馆,布莱希特见到了亨利希·曼、西格斯和本亚明;在莫斯科,他观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访问演出;在好莱坞,他跟喜剧天才卓别林成了好友。整个40年代,他创作了《伽利略传》等三部经典戏剧,被视为莎士比亚、席勒、易卜生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 1948年,布莱希特完成了美学论著《戏剧小工具篇》,成为阐述“叙事体戏剧”的重要文本。直到今天,人们还将它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 譬喻剧《四川好人》发表于1940年,布莱希特虚构了3个神仙下凡寻找“好人”,结果找到一个贫苦的底层妓女沈黛,并给她一笔银元开了家店铺。沈黛的乐善好施很快导致了经营的困难。她受别人启发戴上了一副面具,化装成“表哥”隋大来剥削工人,又把得到的钱接济穷人。最后真相大白,作恶多端的隋大和“表妹”沈黛原本是同一个人。布莱希特以此写出了两重的人性,在他的笔下,从来就没有完人。例如科学家伽利略既追求真理,又为了活命而向宗教法庭悔过。 《高加索灰阑记》套用了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的故事模式,灰阑判案法是让孩子站到石灰画定的圈内,生母和养母各朝反方向拉拽孩子,这有点像拔河比赛,谁赢了孩子就归谁。结果,女仆格鲁雪由于不忍心过于用力而使孩子受到伤害,两次都输给了孩子的生母、那个狠心的总督夫人。出人意料的是,法官最终却将孩子判给了善良的格鲁雪,只因她有着真正的慈母心。布莱希特改变了元杂剧中将孩子判给生母的故事情节,使得作品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提升。 晚年,布莱希特获得过斯大林和平奖,1956年病逝之前,布莱希特留下遗嘱,不让别人瞻仰遗容,也不必念悼词,就把他埋葬在黑格尔墓的斜对面。仿佛只有这样,他那颗饱经忧患的孤魂才能够得到稍许安息。

德国布莱希特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体验

德国布莱希特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体验

德国布莱希特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体验德国布莱希特表演体系最大的体验就是在演员的演技烘托下,能够更快的融入到场景中。

布莱希特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戏剧表现形式,就是布氏学派,也称为“间离方法”“陌生化方法”,这种戏剧表演方式同以往欧洲从古希腊就开始流行的“模仿学派”有着根本区别,“间离方法”“陌生化方法”的基本要素就是,通过作者再加工的表现形式,把平常的事件以非平常的状态表现出来,造成表演外在和观众产生陌生感,而引起观众的反思,这是一种与当时戏剧表现形式背道而驰的理论,尽管在当时有些超前,但是布莱希特作品特点呈现出来的个人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表现派表演体系的认识
引言
第一次接触戏剧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唯一不灭的是戏到中途,演员突然跑到舞台中间,集体做了个揖,惹得台下哄堂大笑,肃然的气氛荡然无存。

直到上了胡老师的中外戏剧艺术欣赏课,我才了解到布氏的表现派表演体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表演不应该是简单的情感释放,它的背后埋藏着更深的思考。

那么,理性对于表演来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理性与感性,是矛盾还是统一?仅以此文阐述我对以布氏为代表的表现派表演体系及“离间概念”的认识。

一、理性的意义
1、脱离人物
狄德罗说:“演员的全部才能,不像你假设的那样,只是感受,而是仔细用心表现那些骗你的感情的外在记号。

他的痛苦的呼喊是在他的耳朵里谱出来。

他的绝望的手势是靠记忆来的,早在镜子前面准备好了。

他知道准确的时间取手绢、流眼泪;你等着看吧,不迟还早,说到这句话、这个字,眼泪正好流出来。

声音这样颤以及晕倒与狂怒;完全是模仿哭,是事前温习熟的功课,是激动人心的愁眉苦脸,是绝妙的依样画葫芦。

”一个好的演员,不能任凭情感支配自身。

首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与人之间对于情感的体验是不同的。

演员仅仅以自己的方式去宣泄这些情感,观众却不一定能正确地接收。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约定俗成的动作、表情,最大化地还原剧中人的情感。

在看评剧《花为媒》时,张五可与李月娥在洞房里有一段对话,两人一挑眉、一甩袖都严格遵照了评剧的标准。

我一开始也曾抱怨她们的表演呆板,待到弄清楚每个动作的含义后不禁拍案叫绝。

正是因为一个动作一种意思,我一眼即可明白这个人物内心的感受,不用一直苦苦思索演员的小动作,整部戏看下来不会漏掉一星半点儿。

其次,演员如果过度投入,会对自身的表演不利。

胡老师上课就个我们举了个例子,一男一女两个大学生在演一幕悲情戏时因过度投入、情难自禁,到高潮时两人抱头痛哭,完全忘记了自己在演戏的事实。

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一个好的演员,不应该被情感支配,而是反过来驾驭情感。

无论何时,演员都要以陌生人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理智冷静地对待舞台上的一切,把自己的感悟外化给观众。

2、思考空间
一部好的戏剧可能只是展现了生活中极小的一个片段,背后隐藏的深意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比如话剧《万家灯火》,无非是在演些家长里短,却力在展示城市改造这一大主题。

如果我们沉浸在剧中不能自已,又怎会进一步思考下去呢?以《李尔王》为例,李尔王由于女儿们的忘恩负义而产生愤怒,体验派的演员能够逼真地表演这种愤怒,让观众直接感受到这种愤怒,他不会思考李尔王不愤怒的可能,他已经李尔王合二为一,被愤怒的情绪淹没了。

表现派的演员则相反,他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惊讶,因为他可以不表现愤怒而表现李尔王其他的反应,陌生化李尔王的立场,让观众不再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而把李尔王看作一个历史现象,联系时代、社会的背景,思考李尔王愤怒的原因,从而感悟整部戏剧的灵魂。

表现派的演员,正是利用了这种间离效果和陌生化技巧,主动调节观众与戏剧的距离,让观众时刻保持清醒,站在第三人的角度上欣赏艺术。

必要时,演员要把观众从某个人物、某种情绪中拉出来。

观众如痴如醉、时笑时嗔固然是对演员演技的肯定,却也让观众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

二、理性与感性
理性与感性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形式主义是对布氏最大的误解。

在戏剧汇中,情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不可或缺。

表现派强调的是以理性控制感性,以理智升华情感。

舞台上,一出戏的节奏快慢全部掌握在演员手中,要想给观众一种完整的观感,对时间的把握就尤为重要。

其次,戏,不是一个人的戏,它讲究所有演员的协调合作。

戏剧在上演时往往不会完
全照搬剧本,这之间的一唱一和就要靠演员之间的默契,更要求演员随时保持理智冷静。

体验派的演员往往会因为自我暗示陷入角色,甚至结束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自拔,更不用说在戏中保持冷静。

心理学家说,演员每换一个角色,就换了一重人格。

这是针对体验派而言。

对于表现派,演员与角色处在对立的位置,他不仅要表演,还要思考,思考到这一幕要怎么演,思考这种情绪要怎么表达,思考这一部戏的潜台词是什么,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情感,多角度地引导观众进入戏剧,又远离戏剧。

理性是对感性的控制,更是对情感的升华。

《知己》中,顾贞观是失落、震惊的,但在这悲情背后,我还有很多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的。

如果我们被“顾贞观”的情绪包围,内心忿忿不平、郁愤难消,就难以正确地看待这一出戏剧。

“顾贞观”是可怜的,但谁又能说“吴兆骞”不可怜呢?表现派的理性能够帮助我们及时从戏里抽身,把戏陌生化、历史化,让这些情感不再仅仅是情感,而是作为思想的载体,引人深思。

总结
我认为,理性是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表现派表演体系的精髓。

这里的理性既是指演员对于不同角色、不同时刻的理智控制,也是指观众对于戏剧的冷静欣赏。

一个好的演员不是让观众在别人的梦里活了一次,而是在台上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及思想交换。

理性与感性冲突、融合正是布氏表现派最奇妙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