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16物质的分离教案浙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6节物质的分离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6节物质的分离教案浙教版

物质的分离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形成的两种方法。

比较结晶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2.学会用结晶方法制备硫酸铜晶体,学会搅拌、溶解、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2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物质的分散状况以及初一的学习了解了晶体的特点,有了一定基础,这节课学习的物质结晶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性.3重点难点知道不同的晶体要用不同的提取方法的原因,并能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教学过程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回忆(一)回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1、晶体有,,而非晶体则没有。

2、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铁、食盐、松香B.铝、石蜡、玻璃C.冰、沥青、松香D.萘、水晶、食盐3、常见的晶体有食盐、 ,非晶体有塑料、。

(二)结晶概念:是指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如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当部分水被蒸发,部分氯化钠就会。

(三)结晶方法4.常用的结晶方法有两种:蒸发溶剂法,常用于的固体物质,如;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常用于的固体物质,如。

5、硫酸铜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所以可以用法制备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制备的实验器材:、、、、、、、。

活动2【导入】导学[课堂导学]1、仔细观察教师课件展示的几种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的图片和实物,认真比较并思考: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2、观察教师演示蒸发食盐溶液得到食盐的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晶方法。

3、观察教师演示课本P37页活动,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晶方法。

小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的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要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提取。

4、阅读课本P38页:结晶水的化合物.了解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等相关概念补充:硫酸铜晶体加热分解实验,体验结晶水。

5、尝试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注意实验成功的关键。

知识拓展:了解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和析出的平衡现象由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从宏观角度看,把硫酸铜晶体放入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不会继续溶解,但是从微观角度看,一块硫酸铜晶体上可能左边有一部分在溶解的同时,另一部分在析出,溶解和析出的质量是一样的。

1 6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 6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6物质的分离教案1、教学目标①科学观念目标:不同组成与结构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能从微观视角初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②科学思维目标:针对真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能基于事实与证据,利用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式构建模型,能运用简单模型解释常见现象,解决常见问题。

③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已经制订的探究计划,运用所学的基本器材,利用观察、实验等各种方法获得数据,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愚弄所学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处理数据,建构解释,得出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④态度责任目标:乐于思考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具有初步的理论兴趣。

⑤知识内容目标:了解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现象,能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⑥具体学业目标:了解两种结晶的方法,并能根据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

学会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获得硫酸铜晶体,从中学会搅拌、溶解、蒸发、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

2、教材分析①教材从如何将其他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这一问题出发,导入本节课程②教材再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晶体,并提出晶体是怎么形成的?这一问题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进而介绍生活中最常见的氯化钠晶体,是由海水晒盐后得到的,引出了蒸发结晶的分离方法,从而定义了结晶的概念。

④再通过提问,除了蒸发结晶外,还有别的结晶方式吗?引出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⑤用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放在玻片上,观察结晶现象,得出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也能得到晶体。

⑥再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得到晶体?引发学生思考,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角度来得出结论。

⑦进而得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用蒸发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的结论。

⑧再介绍生产生活中实际上是两种方法一起使用的,用结晶法可以制备出晶体。

⑨最后通过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的实验,让学生们动手制备硫酸铜晶体,并从中学会搅拌、溶解、蒸发、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1.6物质的分离(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

1.6物质的分离(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浙教版)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物质的分离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物质的分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集蒸馏后的纯净液体,剩余的液体则留在蒸馏瓶中。
5.萃取的操作步骤
-选择合适的溶剂,根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萃取。
-将溶剂与待萃取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使溶质从一种溶液转移到另一种溶液中。
-分离两种溶液,收集含有溶质的溶液。
-如果需要进一步纯化溶质,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或结晶等方法实现。
典型例题讲解
(3)分离两种溶液,收集含有溶质的溶液。
(4)如果需要进一步纯化溶质,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或结晶等方法实现。
5.题目:请解释如何使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并描述实验操作步骤。
答案:纸层析法是利用不同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纸层析纸和溶剂,如甲苯、丙酮等。
(2)将纸层析纸放入玻璃容器中,倒入溶剂。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物质的分离原理和操作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物质的分离实验,增强对分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3)将色素溶液均匀地滴在纸层析纸的一端,使其扩散。

1.6物质的分离(1) 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上)

1.6物质的分离(1) 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上)
了解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并理解不同物质要选择不同方法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
不同的晶体要用不同的提取方法的原因
教学难点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的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为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的要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提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引入】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现在讲台上就放着一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如果现在我想把它变成饱和的氯化钠,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呢?(请同学回答)
【学生】(因为溶剂中溶有溶质)
【教师】恩,好,因为溶剂中有溶质,而溶剂又比溶质更容易蒸发,所以在加热的情况下,溶剂先被蒸发,剩下的就是溶质晶体了。那现在大家在思考一下冷却热饱和溶液又为什么能析出晶体呢?
【学生】(因为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
【教师】恩,很好,因为用这种方法来得到晶体的物质都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所以降低温度会使溶质的溶解度大大的减少,从而得到晶体。那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结晶的方法是什么啊?他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学生】(一粒一粒有规则的小颗粒)
二、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教师】恩,这就是氯化钠晶体,也叫食盐晶体。与之相对的叫什么?
【学生】非晶体
【教师】恩,很好。在初一上学期我们已经对晶体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再深入地了解一下晶体。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晶体和非晶体的图片
【多媒体展示】这些图片漂亮吧!对比一下我们刚才看到的晶体和非晶体的图片,着重观察一下他们的外形,从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不同?
【学生】(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教师】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杯由这杯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通过蒸发溶剂而得到的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如果我们把这杯饱和氯化钠溶液在继续蒸发溶剂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八年级科学上册1.6物质的分离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6物质的分离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6物质的分离教案浙教版1.6物质的分离教学目标:1.晶体和非晶的主要区别。

2.了解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

重点和难点:1为什么不同的晶体需要不同的提取方法1.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的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为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的要用溶剂蒸发萃取教学课:2学时教学过程:[简介]溶液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自然界中的河水、海水和泉水等都不是纯净物,都是溶有多种溶质的溶液。

那么,怎么将这些物质从水中提取出来,比如从海水提取食盐?一、晶体的形成1.晶态和非晶态的主要区别a.常见物质的晶体如,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食盐晶体、明矾、水晶、金属等,观察。

b.常见的非晶体物质,如硫磺粉、红磷、蔗糖、玻璃、橡胶、塑料、蜡烛、松香等。

发现:晶体都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2、晶体的形成思考:我们吃的盐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的?解答:我们所吃的食盐大多数就是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

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水蒸发后,溶液变稠,最后盐会结晶出来。

方法1:蒸发溶剂-适用于所有饱和溶液。

比如提取盐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取到晶体呢?实验:p38-39实验:1)配制一杯70摄氏度的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利用吸管吸取一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凹穴片上。

3)仔细观察(或用显微镜观察),有没晶体出现?4)静置、冷却和结晶总结出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即: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总结可得出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可以通过蒸发溶剂使溶液变浓,再继续蒸发溶剂而获得晶体;也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来获得晶体。

事实上,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通常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即先加热溶液使其浓缩(减少溶剂),然后冷却溶液(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物质结晶沉淀。

问1:为什么蒸发溶剂能析出晶体?问题2:为什么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来获得晶体?问题3:这两种方法是否适用于获得所有物质的晶体?(前者是,后者不一定是。

)例: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经典教案《物质的分离》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经典教案《物质的分离》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6节物质的分离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处理污水的几种常见方法;2.学会过滤液体的基本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感知科学探究是一个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并不是只限于科学家的行为,感受科学并不神秘;2. 通过阅读科学家琴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的魅力;3. 通过STSE教育,体验科学探究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污水的处理方法以及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混合物的不同分离方法、原理和应用。

2.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纸盒、铁块、马蹄形磁铁等你会直接喝池塘里的水吗?为什么?一、净化水的方法【实验】取两杯浑浊的泥水,一杯静置,另一杯加入明矾后静置,看现象。

【结论】静置,能分离出浮在水中的物质,加入明矾等物质能加快分离。

沉淀法:加入明矾、活性炭等凝聚剂,搅拌后静置,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凝聚剂能使水中悬浮的杂质凝聚成一些较大的颗粒并慢慢沉到水底现在烧杯中的水可以直接喝吗?【实验】器材:漏斗、滤纸、玻璃棒、铁架台、烧杯视频展示过滤器的制作、过滤装置的连接和过滤的操作。

请学生观察并指出过滤装置连接中的一些注意点。

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口滤液低于滤纸上沿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尖端紧靠烧杯内壁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了什么作用?你在滤纸上发现了什么?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论】过滤能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不溶物现在的水可以直接喝了吗?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没有漏斗等实验器材,若给你一些另外的材料,你能否利用学过的知识制作过滤器。

小组合作:如何用下列材料制作一个砂石过滤器?画出来就可以,一学生上来画。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部分小组的设计和结论,交流结果。

观看水净化器视频。

为什么现在得到的水还不可以喝?(仍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溶解在滤液中)该怎么办?蒸馏法:利用液体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用于分离两种液体或液体提纯。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教案:第一章 1.6 1.7 物质的分离,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教案:第一章 1.6 1.7 物质的分离,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第五讲——物质的分离,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学校班级姓名 .一、考点梳理(我都会!)1.物质的分离(1)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①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②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受热会变成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同时有水生成。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

(3)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中利用的结晶方法是。

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

(4)水的净化①沉淀法:1)自然沉淀法2)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②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1)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2)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二低:,三靠:;;③蒸馏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5)粗盐提纯为精盐的主要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最后所得的精盐是混合物。

2.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有、、(2)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是、、。

同时,保护水资源还要防止二、随堂快练(我能行!)1.析出晶体后的母液在温度不变时一定是()A.饱和溶液B.稀溶液C.浓溶液D.不饱和溶液2. 一定温度下,向右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

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正确的是()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3.天热时,将半杯糖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杯底出现部分晶体。

下列对于这一现象的,不正确的是()A.未放入冰箱前糖水一定是饱和的B.降低温度可以从糖水中获取晶体C.放入冰箱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减小4.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经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A. 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B. 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C.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D. 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时更大5.若要将一杯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定能实现的方法是()A.增加溶剂B.降低温度C.增加溶质D.倒出部分溶液6.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无水晶体前后,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质量B.溶质质量C.溶剂质量D.溶解度7.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D.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8.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是()A. 酒精灯B. 托盘天平C. 蒸发皿D. 漏斗9.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

浙教八上科学1.6.1 物质的分离 教学设计

浙教八上科学1.6.1 物质的分离 教学设计

物质的别离教学设计
A.形状、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
C.形状不变、质量减少
D.形状改变、质量不 变4.将
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C 下蒸发水分,那么 析出晶体(m )与时间(t )的变化关系符合以下的图(B )
I 结晶水合物
【课堂总 结板书】
物质结晶
概念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方法1 :蒸发溶剂
适合于溶解度受雕影响
变化比拟小的固体物
方法<
<方法2 :冷却热饱和溶
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
响 变化比拟大的固体物
知识小结总结概括。

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教案 浙教版

课题:物质的分离课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①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②了解结晶及结晶的几种方法。

③能对不同的物质选用正确的结晶方法。

④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结晶的实例。

技能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②体验理论联系实际;③体验探究过程中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探究过程中渗透的科学美。

教学重点: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结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教学难点:结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教学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硫酸铜晶体、食盐教学设计备注一、引言:拿出2个烧杯分别倒入10mL、20mL的热水,在分别放入硫食盐和酸铜晶体,充分搅拌溶解形成浓溶液。

再把食盐溶液分两杯;分别标上1、2、3号问:这是一个什么过程?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溶解在水中的这两种晶体重新取出来。

二、新课教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1号烧杯中已经溶解的食盐提取出来?如何实验?这样要将水蒸发完需要的时间很久,如何进行改进?我们来试一试那么就是要换仪器,使之能直接加热,使温度能快速上升而蒸发皿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直接进行溶液的蒸发拿出实验器材时要介绍他们各自的名称在等待的过程中问学生1、同学们而蒸发皿是直接加热的,为什么?(蒸发皿是瓷做的,耐热)2、我为什么一直不停得进行搅拌?(使受热均匀,散热快这样液体就不易)3分钟后有食盐晶体析出,讲述:结晶:溶质以一定几何外形的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问: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使食盐晶体从溶液中析出?追问:是从哪里析出来的?归纳:为什么蒸发溶剂能析出晶体?蒸发溶剂过程中,溶液成分的变化:食盐溶液蒸发溶剂刚好饱和蒸发溶剂晶体(不饱和)溶剂质量()的溶液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学生观察答;溶解的过程学生回答:蒸发溶剂。

学生回答: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进行加热1、倒掉一部分,进行蒸发(师即使点评:隔了一层石棉网温度不能马上上升,用的时间还是较久)2、到进试管中直接加热,(水沸腾时不能即使散热,会溅出,危险)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讨论答:蒸发溶剂再答:溶剂中归纳:因为溶剂中溶有溶质,蒸发溶剂形成饱和溶液,再蒸发那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结晶。

1.6 物质的分离 第一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 第一课时教案  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六节物质的分离【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一章【主题】物质的分离【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2)了解结晶及结晶的几种方法。

(3)能对不同的物质选用正确的结晶方法。

(4)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结晶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的能力。

(2)通过结合生活学习新知的过程,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1)体验分工合作完成探究实验的乐趣。

(2)体验探究过程中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探究过程中渗透的科学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晶的方法教学难点:不同结晶方法的适用范围三、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章《水和水溶液》的第六节。

本节课需花3个课时进行落实。

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结晶的两种方法以及选择结晶方法的依据。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实验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晶体的美观性以及结晶过程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级中学的二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5岁左右,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基础。

由于目前处在形式运算阶段初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总体较薄弱,需要教师加以耐心的辅导和帮助。

本节课前,学生对于物质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在接触时比较容易接受。

五、教学过程1.旧知回顾【教师】呈现几中晶体以及非晶体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不同之处【学生】上一组图片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下一组图片相反。

【教师】这两类物质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学生】晶体以及非晶体【教师】请回忆,两者还有什么区别?【学生】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不具有固定的熔点。

2.新知呈现【教师】食盐在哪里有着大量的存在?【学生】海洋【教师】食盐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呢?【学生】晒盐【教师】非常好,同学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6 物质的分离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6节《物质的分离》,教材将“水的净化”整合到此节。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概念和三者的区别有了基础,本节的第一课时学习了物质分离的第一种方法——针对溶液使用的结晶法。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是在前面的基础上,针对悬浊液使用的沉淀法、过滤法,进一步让学生对不同的分离方法能系统化。

并使学生能掌握这两种基本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初步学会正确的操作技能,能自行设计过滤器装置,从生活中的简易过滤器过滤转到实验室的规范过滤操作,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的溶解,能够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但对如何除去悬浊液中的杂质仍需要进一步学习。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和器材,会进行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本节课以分析一杯“浑浊的水”中的物质为切入点,得出这杯水中有难溶物质和可溶物质,并以此思考如何将这杯水变为澄清的水,引出今天的内容——物质的分离。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设计过滤器,发挥团队的力量,并在之后的交流环节中完善设计方案,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采取预习实验室用滤纸过滤的操作,进行小组内合作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且利用“过滤得不干净”,“过滤的速度慢”,“过滤时有水溅出”三个现象总结出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最后以由本班部分学生参与制作的“自来水厂生产水的工艺流程”的视频作为本节课的亮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沉淀、过滤法的在生活中应用。

整个教学中还贯穿着过滤材料发展过程这一隐含的线索,从生活中的碎石、沙子等,到实验室的滤纸,再到膜过滤新材料的应用,体现出过滤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科技在不断进步,体现了STEM理念。

2.6物质的分离(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6物质的分离(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5.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物质分离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物质分离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物质分离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物质分离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物质分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物质分离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4.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适当使用颜色、字体变化、卡通插图等元素,使板书更具吸引力。
示例板书设计:
物质分离
1. 基本概念
- 定义: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过程。
- 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 方法与原理
- 过滤:利用滤纸等材料分离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
- 蒸发:通过加热使溶剂蒸发,留下固体残留物。
- 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 萃取:利用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
3. 案例分析
- 食盐水与植物油:通过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 碘酒与酒精:通过蒸馏方法进行分离。
4. 小组讨论
- 主题:物质分离在生活中的应用。
- 讨论内容:分离方法的选取、实验操作技巧等。

1.6物质的分离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2

1.6物质的分离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2

浙教版八上科学§1.6物质的分离教学设计课题 1.6物质的分离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八上教材分析《物质的分离》是浙教版八上第一章第6节的内容。

主要介绍结晶等几种常见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此前学生已了解了溶解、溶液及影响溶解度因素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反推如何从混合物中重新分离出物质,深化了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温度等因素对溶解度的影响,同时还为后续学习水的净化等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

第1课时主要介绍结晶的方法来分离混合物,其中结晶包括两种常用方式,即蒸发结晶和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式;第2课时主要介绍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学习目标科学观念:了解结晶;了解结晶的主要方式(蒸发结晶和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了解不同结晶方式的适用条件;科学思维:理解结晶的两种方法与溶解性随温度变化特点的关系,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探究实践:通过“硫酸铜晶体培养”等小组实验,了解结晶的两种主要方式,提升操作、观察、归纳的能力;态度责任: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重点结晶的方法难点不同结晶方法的适用范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什么是饱和溶液?2、什么是溶解度?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主要步骤有哪些?过渡:不论是河水、井水,还是海水,自然界的水都是溶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如何将其他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呢?导入新课讲授新一、物质的结晶1、晶体:晶体是一种具有高度有序的固体结构的物质,其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规则的重复方式排列。

晶体都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固定的熔点。

2、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3、结晶:(1)结晶: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析出的固体称为晶体。

(2)结晶的方法:结晶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蒸发结晶、降温结晶、重结晶等。

晶体以前学习过,这里通过复习来导入晶体的形成过程:结晶课①蒸发结晶;②降温结晶;③重结晶:将物质溶于溶剂或熔融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融体中结晶的过程。

1.6.1物质的分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6.1物质的分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物质分离案例进行分析,如沙子和食盐的分离、粗盐的提纯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物质分离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物质分离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质分离技术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采用讲解、示范、指导、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要领,提高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素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验探究,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3. 拓展学习资源:我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教学视频,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同时,我也会提供一些在线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
4. 定期反思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 Nhomakorabea学策略。
其次,我会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规范地完成实验步骤。如果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存在困难,我会考虑是否需要提供更多的示范和指导。
另外,我还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如果发现学生对物质分离的兴趣不高,我会尝试通过引入更多有趣的案例或实验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 视频资料:推荐学生观看与物质分离相关的教学视频,如实验操作演示、分离技术原理讲解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 实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科学实验活动,亲身体验物质分离的实验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物质的分离课题:物质的分离课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①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②了解结晶及结晶的几种方法。

③能对不同的物质选用正确的结晶方法。

④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结晶的实例。

技能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②体验理论联系实际;③体验探究过程中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探究过程中渗透的科学美。

教学重点: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结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教学难点:结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教学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硫酸铜晶体、食盐教学设计备注一、引言:拿出2个烧杯分别倒入10mL、20mL的热水,在分别放入硫食盐和酸铜晶体,充分搅拌溶解形成浓溶液。

再把食盐溶液分两杯;分别标上1、2、3号问:这是一个什么过程?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溶解在水中的这两种晶体重新取出来。

二、新课教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1号烧杯中已经溶解的食盐提取出来?如何实验?这样要将水蒸发完需要的时间很久,如何进行改进?我们来试一试那么就是要换仪器,使之能直接加热,使温度能快速上升而蒸发皿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直接进行溶液的蒸发拿出实验器材时要介绍他们各自的名称在等待的过程中问学生1、同学们而蒸发皿是直接加热的,为什么?(蒸发皿是瓷做的,耐热)2、我为什么一直不停得进行搅拌?(使受热均匀,散热快这样液体就不易)3分钟后有食盐晶体析出,讲述:结晶:溶质以一定几何外形的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问: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使食盐晶体从溶液中析出?追问:是从哪里析出来的?归纳:为什么蒸发溶剂能析出晶体?蒸发溶剂过程中,溶液成分的变化:食盐溶液蒸发溶剂刚好饱和蒸发溶剂晶体学生观察答;溶解的过程学生回答:蒸发溶剂。

学生回答: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进行加热1、倒掉一部分,进行蒸发(师即使点评:隔了一层石棉网温度不能马上上升,用的时间还是较久)2、到进试管中直接加热,(水沸腾时不能即使散热,会溅出,危险)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讨论答:蒸发溶剂再答:溶剂中归纳:因为溶剂中溶(不饱和)溶剂质量( ) 的溶液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 )那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结晶。

在回头看之前热的硫酸铜浓溶液和食盐浓溶液,发现硫酸铜浓溶液有晶体析出来,而食盐溶液未有晶体析出来让学生看长出来的硫酸铜晶体问: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使硫酸铜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这种结晶的方法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问:那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使晶体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冷却浓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成分的变化:1晶体高温下 降温 刚好饱和 降温 2 低温下 的不饱 溶剂质量( ) 的溶液 溶剂质量( )的饱和溶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 )液 和溶液那现在这杯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和之前热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比是变大还是变小,或者不变追问:为什么?总结结晶的两种方法追问:那为什么浓食盐溶液用这种方法不能析出晶体?(在PPt 上打出硫酸铜和食盐的溶解度图) 总结两种方法适用的情况(手拿结晶出来的硫酸铜晶体)在PPt 上打出各种固体的图片,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外形有溶质,蒸发溶剂形成饱和溶液,再蒸发溶剂,溶质就会析出 。

答:先变为饱和溶液,再析出晶体学生回答:冷却热浓(饱和)溶液(后者可能未想到)学生回答:冷却热饱和溶液就是降低温度,使物质的溶解度降低(因为溶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饱和溶液中晶体析出)答:变小再答:现在晶体析出来,就是溶质变小,而溶剂不变,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学生回答: 1.蒸发溶剂2.冷却热饱和溶液学生讨论: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蒸发溶剂:适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1020304050607080901001100102030405060708090温度\℃硫酸铜 食盐溶解度是否规则可以分俩类,这两类就是晶体与非晶体,也就是说晶体与非晶体还有一个区别就是有无规则的几何外形。

展示硫酸铜晶体和食盐(在手上摇一摇)问:他们的颜色和形状分别是怎样的?三、课堂小结:结合板书进行总结四、作业设计:你知道我们所吃的食盐是从哪里来的吗?追问:知道怎么来的吗?(PPT展示晒盐的图片)除了能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还能从湖水中提取食盐。

我国有许多盐碱地,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氯化钠和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 10 20 40 60 80 100氯化钠/克 35.7 35.8 3636.6 37.3 38.439.8温度/℃0 10 20 30 (90)纯碱/克 7.112.5 21.5 38.8……43.9一名中学生刚学完这课,想回家模拟晒盐,他用杯子配制半杯盐水,过几天,发现杯子的溶液量变少了,为什么?尝了一下,感觉比刚配制的要咸,为什么?再过几天观察,发现并有晶体析出,第三次尝,感觉与第二次尝的一样咸,为什么?再过几天观察,发现溶液的量更少,尝一下,感觉这名中学生在20℃时,配制了30g的饱和食盐水,恒温蒸发10克水后,能析出克晶体(20℃,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提高题:1、30℃时,将质量分别为100克与质量为50克的甲乙两杯氯化钠饱和溶液各蒸发10克水,冷却到30℃,分别析出晶体a克和b克,则a与b的关系是________(a=b a﹥b a ﹤b)2 、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的饱和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70℃,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

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小球将:…………..…..……..( )A、上浮B、下沉C、悬浮D、无法确定大学生讨论:学生回答:从海里来海水通过日晒蒸发溶剂浓缩形成浓溶液,再蒸发溶剂,将食盐析出。

学生讨论教学设计备注作业或活动设计:板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八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一、结晶:溶质以一定几何外形的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1、食盐溶液蒸发溶剂刚好饱和蒸发溶剂晶体(不饱和)溶剂质量()的溶液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2、高温下降温刚好饱和降温2 低温下的不饱溶剂质量()的溶液溶剂质量()的饱和溶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液和溶液结晶方法:蒸发溶剂法:如食盐(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冷却热饱和溶液:如硫酸铜(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二、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教学反思:创新点、亮点:1、通过三个小实验发现问题作为导入,并将探究实验贯穿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深入”的教学模式启迪学生思维。

2、在介绍蒸发皿时导入自然,触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3、结合新知,将1.7溶解这个专块的知识点再次渗透.在学生脑子里建立知识树。

备课本课题: 1.6物质的分离第2课时课型:新课知道处理污水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技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技能教学难点: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技能教学设计备注一、引入视频或图片,“水污染、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你们有对水造成污染吗?造成城市水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污染后的水你敢喝吗?许多地方的自来水是从河水净化而来,你认为要将河水中的什么除去?介绍自来水厂生产过程。

我们也来尝试一下把泥浆水净化。

二、新课教学(一)沉淀法1、泥浆水静置,你观察到什么?2、往水中加入明矾静置后你有什么发现?明矾起什么作用?3、沉淀法作用:把水静置,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二)过滤法1.制作过滤器:(1)滤纸的折法(2)滤纸紧贴在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装配: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漏斗口紧贴在烧杯内壁上。

3.将泥浆水通过玻璃棒引流入漏斗内,低于滤纸边缘。

归纳:①折叠过滤纸成四层。

②将折叠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成漏斗状。

③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使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④用水浸湿滤纸。

⑤将漏斗放在漏斗架上, 使漏斗颈贴着烧杯壁。

⑥斜放玻璃棒于漏斗内(约45°)教学设计备注⑦将混浊的水沿着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内(不要太满)。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液面必须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靠着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端思考:1.在过滤法中,用到什么玻璃仪器?2.几次用到玻璃棒?分别起什么作用?观察过滤后漏斗内和烧杯内分别是什么物质。

(三)蒸馏法观察蒸馏装置和步骤:加热、蒸馏、冷凝。

检测三种方法净化后的水中含杂质的多少。

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净化水的效果有什么差异?蒸馏后的水中没有杂质,只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可以直接饮用。

列表对比:办法原理适用范围基本操作所起作用沉淀法物质溶解性不同分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加入凝聚剂,搅拌后静置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下来过滤法物质溶解性不同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溶解,过滤可除去悬浮微粒和沉淀蒸馏法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加热、蒸馏、冷凝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结论:蒸馏水里不再含有杂质。

只含有水一种物质,这种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三、练习:下列混合物可以用哪方法分离?泥沙和水、食盐和水(食盐溶液)、酒精和水、木碳粉和水作业或活动设计:课本练习38页作业本1.6物质的分离第2课时选做10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