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及原理策略物流运输
物流网络规划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物流网络规划的概念及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0822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5.png)
物流网络规划的概念及基本原理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网络规划成为企业物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物流网络规划是指企业在保证商品物流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通过综合考虑货源、运输、仓储、配送等因素,通过优化物流网络结构、产生物流路径、确定物流方式、设计物流设施、建立物流信息平台等手段,制定出实现物流目标的物流网络策略,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性过程。
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点:1. 客户需求为导向在物流网络规划的过程中,应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综合考虑货源、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来制定最佳的物流方案。
因此,企业应不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客户需求变化,积极应对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2. 经济效益为目标物流网络规划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物流网络规划过程中应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建立科学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资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最优化。
同时,企业还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产品特性,灵活选择物流供应链服务提供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3. 信息化为支撑随着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物流决策系统,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程可视化,优化物流信息流、物流物流流、物流资金流,实现物流过程中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决策,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
4. 持续改进为保证物流网络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不断通过评估和调整来优化供应链网络,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趋势。
因此,在物流网络规划过程中,企业应加强对物流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收集、分析物流过程中的信息,制定优化措施,不断改进物流网络结构和配置,以提高企业运营和服务水平。
5. 合作共赢为理念在物流网络规划过程中,应强调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市场,推动物流网络的协同发展。
企业应选择高素质的物流供应链服务提供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挥合作伙伴的优势,优化物流网络结构和配置,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实现供应链共赢。
物流系统规划及原理策略物流运输行业
![物流系统规划及原理策略物流运输行业](https://img.taocdn.com/s3/m/c82b241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e.png)
【最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第一节物流系统及其规划物流系统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进展目标和设计到达目标的策略与行动的过程。
一.物流系统规划的意义1.有利于城市建设与进展2.有利于物流业的安康持续进展3.有利于物流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物流设施的合理配置4.有利于物流企业经营治理5.有利于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与优化二.物流系统规划的特点物流系统规划将对象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全局的观点动身,进展全面的综合分析。
从整体上进展宏观掌握。
系统规划要遵循“局部听从全局、个别听从整体、微观听从宏观、治标听从治本、眼前听从长远、子系统听从大系统”的原则。
1.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2.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三.物流系统规划的程序与主要内容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由调查分析、需求及效劳水平推测、规划、评价与实施四个阶段构成,具体程序如图3-1所示图 3-1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工作程1. 调查分析阶段对物流系统所需的各项资料进展调查分析,是物流规划的根底性工作。
调查内容:社会经济进展状况、物流设施现状及规划状况、物流流淌状况。
调查分析的目的:确定物流系统规划的目标和进展阶段、规划物流系统的效劳水平和效劳力量、确定物流的进展趋势。
2. 需求及效劳水平推测调查与分析社会经济进展物流设施与规划物流流淌调查目标与阶段分析 效劳力量与分析 现状与趋势分析物流生成量推测预 测物流分布量推测物流链选择推测物流网络分析规 划进展规划 布局规划治理模式设计工程规划物流进展战 略与对象 物流用地与 设施布局物流模式 设计 物流工程 工程安排反响评价与实施技术性评 经济性评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反响图 3-2 物流系统的主要规划内物流需求推测是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局部,对物流用地、物流企业、物流根底设施布局、数量和容量进展调查分析推测、需求与效劳水平推测,为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评价供给依据。
3. 规划阶段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主要有进展规划、布局规划、工程规划三个方面,具体包括物流业或物流企业进展战略规划、物流用地布局与物流根底设施布局、物流链设计以及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等,如图3-2所示。
物流运输中的运力调度和路径规划
![物流运输中的运力调度和路径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417c5a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f.png)
基于神经 网络的路 径规划算 法:如神 经网络、 深度学习 等
基于启发 式算法的 路径规划 算法:如 蚁群算法、 模拟退火 算法等
基于模糊 逻辑的路 径规划算 法:如模 糊逻辑、 模糊推理 等
基于概率 论的路径 规划算法: 如马尔可 夫决策过 程、蒙特 卡洛方法 等
Dijkstra
算法:适
用于无负
提高运输效率:通过优化路径,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降低运输风险:避免拥堵、事故等风险,提高运输安全性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合理规划,提高客户满意度 降低环境影响: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保护环境
PART THREE
集中调度:将所有运力集中在一个中心点进行调度,提高效率 分散调度:将运力分散到多个中心点进行调度,降低风险 动态调度: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运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优化调度:通过优化算法对运力进行调度,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蚁群算法: 适用于大 规模、复 杂问题的 路径规划, 具有分布 式、并行 计算能力
模拟退火算法:通过模拟金属 冷却过程,寻找全局最优解
蚁群算法:模拟蚂蚁觅食行 为,寻找最短路径
遗传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 和遗传变异,寻找最优路径
禁忌搜索算法:通过避免重 复搜索,提高搜索效率
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的结合: 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提高搜
运力调度:根据订 单量、配送区域等 因素,合理分配运 输车辆和司机
路径规划:利用 GPS定位、地图数 据等技术,规划最 优配送路径
效果:提高配送效 率,降低运输成本 ,提升客户满意度
案例背景:某冷链物流 公司需要优化其运力调 度和路径规划,以提高 效率和降低成本。
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 运力调度和路径规划算 法,结合冷链物流的特 点,如温度控制、时效 性等。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大全5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e5844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c.png)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大全5篇)第一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1.2.3.4.物流系统的组织要素: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资金,信息,管理模式.物流系统所具有的系统共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物流系统自身特性:广阔性,智能性,可分性,复杂性,多目标性.物流系统的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运输,然后是仓储.34.35.33.业.2.随着(ABCD)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得运用,使人们逐渐认直线职能式组织特点:集中统一指挥,能发挥识到需要从生产经营的全体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A.MRPB.DRP专业人员的才能,智慧和积极性,比较适合现C.看板制D.JITE.GIS3.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过于正规物流系统的边境是广阔的,其范围横跨(BCD)等几大领域A.采购B.生产C.流化,权力集中于高层,结构不够灵活,横向协调通D.消费性差,特别是物流运营的业务执行部门缺乏自4.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A)然后是(B)A.运输B.存储主性很难调动各部门主观能动性.C.装卸D.包装E.流通加工事业部制:是一种分权制,特点是”集中政策,分5.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它们是(AB)A.散经营点B.线C.面精益物流战略(基于成本)适用于价格需求弹6.结点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
根据结点所具备的功性系数大的普通产品,产品价格是客户购买的能可以将其分为(ABC)几类。
A.单一功能点B.复动因,需求是稳定可测的,企业产品的种类一合功能点C.枢纽点D.交叉点E.双向点般也较少,产品生命周期长.7.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ABCD)A.要素一体化B.建立战5.多边治理:也称市场治理或合同治理,是指物流系统所需要一切资源都能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并且这类资源不是为某一物流系统专门提供的.6.7.8.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点和线.物流系统网络结构有:点状结构,线状结构,圈状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为:三大服务领域,一个企业群,两个基础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台),一个宏观发展环境.区域物流系统布局原则:按经济区域进行.我国目前的区域物流基地:山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广东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闽南三角洲.36.敏捷物流战略(基于时间)适用于对时间,服务略联盟C.资源共享D.市场化E.分散组合要求较高的流行商品;企业的产品种类多,利8.区域物流规划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涉及(ACD)A.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润较高;生命周期较短.B.当地传统系统C.交通基础设施建设D.信息网络建设快速反应物流战略(基于时间)适用于有较高9.在某个区域规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或是配送中心,要考察该区域收益率的商品,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技术水的经济总量,规模,其中包括(ABCDE)A.进口总量B.国内生产总值C.平,员工素质和物流设施与竞争对手相当,生融资渠道D.信息平台E.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产系统具有高度柔性化,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10.,建设一个物流中心的系统规划程序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它们是(ABCDE)A.规划下游战略伙伴紧密合作,能够确保准确信息的筹建准备阶段B.系统规划设计阶段C.方案评估阶段D.细节规划及时获取.设计阶段E.规划执行阶段37.9.10.38.准时制物流管理(基于时间)适用于:在较长时11.区域物流规划是一项(ABCD)很强的规划工作。
物流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
![物流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8679e5998fcc22bcd10db6.png)
简答题整理:一、物流系统的功能。
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订单处理、库存、设施网络、运输、库存原料五种。
物流系统的增值服务功能(重要):1、适应新型制造流程的服务:即制造企业为适应市场发展新特点、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变更、工艺技术革新等形式,其物流运作模式、作业方式等进行变革所形成的物流服务。
2、满足新型消费需求的服务:即为满足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时代、消费个性化时代所带来的物流服务新要求而提出的物流增值服务。
3、适应产品特性、提升产品品质的服务。
五、物流需求预测的意义。
1、物流需求预测是分析物流业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2、物流需求预测是制造企业及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基础3、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规划与设计的依据4、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技术设备配置设计的依据六、物流效益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计算。
1、宏观效益(1)、空间效益:空间效益是在物品的流动过程中由于物品的空间转换所产生的效益(2)、时间效益;时间效益就是把握物的流动时机形成的效益。
(3)。
规模效益:规模效益分析是根据规模效益生成的机理具体分析物流企业通过调整可能生成的效益。
2、微观效益1)、经济效益:物流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有:(1)、出售性收益,包括仓库、堆场出售、交易摊位出售、办公场所出售等收益。
(2)、经营性收益,包括仓储管理、配送、装卸搬运、信息服务、流通加工、集装箱管理等物流服务,停车服务、物业服务、商务服务,会展服务等公共服务及配套服务的收益。
(3)租赁型收益:包括仓库租赁、堆场租赁、交易摊位租赁等收益。
2)、社会收益:(1)、增加就业(2)、节约时间(3)、节约里程(4)、减少库存(5)、提高物流服务吸引投资。
七:物流的社会成本包括哪些成本?1、运输费用:指社会物流活动中,国民经济各方面由于物品运输而支付的全部费用。
2、保管费用:指社会物流活动中,物品从最初的资源供应方向最终消费用户流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的全部费用。
《物流系统规划》课件
![《物流系统规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da85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3.png)
05
物流系统规划的发展趋 势与挑战
智能物流与物联网技术
智能物流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 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物联网技术
通过传感器、RFID等技术实现物品的追踪 、监控和管理,提升物流过程的透明度和可
控性。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
在物流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降低能耗和排 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使用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来找到 最短或成本最低的路径。
实时交通信息集成
结合实时路况和天气数据,调整配送 路线。
库存管理
库存水平设定
根据需求预测和补货时间,设定合理的库存水平。பைடு நூலகம்
库存调度
采用先进的库存控制策略,如ABC分类法、实时库存更新等。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
信息系统架构
设计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功能模块 。
可持续发展
通过绿色包装、节能运输等手段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 影响,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电商物流与最后一公里配送
电商物流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电商物流的需求不断增 长,要求快速、准确、高效的配送服务。
最后一公里配送
解决电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提高配 送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合作
数据分析与报告
通过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关键绩效指标(KPIs)和业务报告,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 策。
03
物流系统规划的方法与 技术
系统布置设计(SLP)
定义
系统布置设计(SLP)是一种用于 设施布局和物流分析的方法,通 过确定设备或工作单元之间的逻 辑关系,优化物流路径和操作流 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PPT课件PPT课件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47b4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d.png)
规划的流程与原则
总结词
规划流程与原则概述
规划流程
需求分析、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实施与控制、评估与反馈
规划原则
系统性、适应性、经济性、环保性
需求预测与目标设定
总结词
01
需求预测与目标设定的方法与步骤
需求预测
02
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灰色预测等
目标设定
03
明确规划目标、设定关键绩效指标(KPI)
设施选址与布局优化
服务质量优化
01
客户满意度提升
通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订单准确性、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手段提升
客户满意度。
02
货物安全保障
加强货物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降低货物破损和丢失风险。
03
退货和售后服务优化
建立完善的退货和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客户问题解决率和满意度。
05 物流系统发展趋势与挑战
智能化与自动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绿色包装
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包装浪费、优化包装设计,降低物流过程中的环境负担。
节能减排
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物流系统的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目标
符合国家及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电商物流与新零售
电商物流发展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系统需要适 应电商的需求,提供高效、快捷、可靠的物 流服务。
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优化仓库布 局、运输路线和配送方式。
实施效果
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库存成本和运输损耗,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某城市物流园区设计案例
案例概述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和设计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fb16bf80eb6294dc886c50.png)
4、危险品货运枢纽应设在市郊、并避免运输穿越城市 5、货运枢纽应与编组站联系便捷 6、货运站应与市内交通系统紧密配合 7、不同类货运设置应考虑城市自然条件的影响 8、货运站的用地尺度应适当�并留有发展余地
铁路货运站的布置
� 货运站由车场和货场组成�按其与枢纽内铁路线的衔接位置不同�可 分为尽头式和通过式两类�根据其货场与车场的相互位置又有横列式 和纵列式之分。
水域
陆域
陆域
� 4、离岸式��为适应现代大型油轮或散装货船靠泊而建 设的码头�常常布置在离岸较远的深水区�一般为开敞式�
不设防波堤�遇大风浪天气�泊位停止作业�船舶暂时离 开码头
水域 岸线
栈桥�或海底管道�
漳州港�局部�
漳州港�局部�
集装箱堆场面积设计
M
Qt 1
�
��
f
N h�
其中�Q��泊位年吞吐量�TEU� N��堆场年工作天数 t��集装箱在堆场平均存放天数 h��集装箱堆存平均层数
B、铁路枢纽的规划与设计
1、铁路货运枢纽的类型与布局原则
布局原则
1、以发货为主的综合性货运枢纽 应介入市区接近货源或消费区
铁
综合性货运枢纽
路
货
运
枢
专业货运枢纽
纽
2、以中转为主的货运站宜设在郊 区�或接近编组站、水陆联运码头
3、以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 运站宜位于市区外围�接近其供 应的工业区、仓库区
的
速
特
度
点
和
、
路
性
程
质
运 输 能 力 和 密 度
运 输 费 用
市 场 需 求 的 缓 急
� 2、公路货运站的选址原则 � 符合城镇总体布局规划 � 与综合运输网合理衔接�便于组织多式联运 � 靠近较大货源点�并适应服务区域内的货运需求 � 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并留有地展余地 � 具备良好的给排水、电力、道路、通讯等条件 � 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7e4d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6.png)
01
由计算可得最小费用为P2(公,航)=127。若第二个城市以公路运输方式到达,则第二个城市与第三个城市之间选取航空运输最佳。
01
同理可得,第二个城市以铁路或航空运输到达,则第二个城市和第三个城市之间,均选取航空运输最佳。P2(铁,航)=128; P2(航,航)=126。
01
由计算可得,第一个城市应选用铁路运输,各城市之间的最佳组合运输方式如下表所示,运输总费用为178。
城市对
1-2
2-3
3-4
运输方式
铁路
航空
公路
点点间运输
第三节 运输路线优化模型
1
2
在一个交通网络中,寻找由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最短路问题。
01
交通网络,求V1到V8的最短路
02
Dijkstra个人介绍
第2步:① v2是刚得到P标号的点。因为(v2,v3),(v2,v6)∈E,而且v3, v6是T标号,故修改v3和v6的T标号为
② 在所有的T标号中,T(v4)=3最小,于是令P(v4)=3。
第3步:① v4是刚得到P标号的点。因为(v4,v5)∈E,而且v5是T标号,故修改v5的T标号为 T(v5)=min[T(v5),P(v4)+w45]=min[+∞,3+5]=8 ② 在所有的T标号中,T(v3)=4最小,故令P(v3)=4。
航空
公路
铁路
航空
中转费用
0
2
1
2
0
2
1
2
0
逆序求解:
*
第5章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战略原则及规划内容
![物流战略原则及规划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6a0594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6.png)
选择
物流系统规划
费更加重要。
物流战略原则及规划内容
二、物流战略规划内容
(1)客户服务需求的目标:客户服务水平的决策比任何其他因素对系统
设计的影响都要大。
(2)设施选址战略:存货地点及供货地点的地理分布构成物流计划的基
本框架。
(3)存货战略:存货战略指存货管理的方式自发拉动库存的两种战略。
物流战略原则及规划内容
企业在进行物流战略规划时,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
(1)一般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战略,确定客户的服务需求, 对物流系统中的资源、环节进行整体规划,支持实现客户服务需求和企业 的战略目标。
(2)低成本为战略的企业,物流规划的重点是要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采用准时生产方法。
(3)以差异化为战略的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快速反应可能比减少浪
物流系统规划
物流战略原则及规划内容
一、物流战略原则
物流规划涉及的三个层次:战略层、策略层和运作层,如表3.1 所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计划的时间跨度。
表3.1 战略、策略和运作决策举例
决策类型 选择 运输
订单处理
战略层次
设施的数量、规模和位置 决定运输方式
设计订单处理流程
策略层次
库存分布决策 服务内容的选择 确定订单优先顺序
运作层次
路线上产品分配 路线选择、发货、派车
执行订单流程
客户服务
设定客户服务标准
仓储 采购
布局、地点选择 制定采购政策
存储空间选择 合同管理、供应商选择
订单履行 发出订单
物流战略原则及规划内容
所谓的物流战略规划(Logistics Strategy Planning)是指
物流系统规划课件:第一章 物流系统规划基本原理
![物流系统规划课件:第一章 物流系统规划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b4ea72b4daa58da0114af1.png)
中国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的比较
国家或地区
GDP(十亿美 物流成本(十 %of GDP
金)
亿美金)
中国大陆
4,250
718
新加坡
85
12
中国香港
175
24
日本
3080
351
美国 英国
8083
829
1242
125
中国台湾
308
40
16.9 13.9 13.7 11.4 10.5 10.1 13.1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物流费用占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重16.9%,事实上,国内物流专家认为 可能还要高,在18%或19%左右,远远高于发 达国家的10%左右水平。
2、通过制定物流系统的规划,找出存在的问 题,更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组织目标物流系 统必须完成的任务,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3、指导物流系统的建设,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 系统建设工作的标准。
物流系统建设的步骤
系统要求
分析
评价
系统设计
综合
第四节 物流供需平衡原理
回顾知识点:
整合及优化资源——物流系统分析原理 平衡供给与需求——物流供需平衡原理 服务一体化供给链——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原理 平衡投入与产出——物流成本效益分析原理
系统具有特定功能
模式
干扰
输入
转换处理 反馈
输出
环境
输入:x 转换处理及外界环境干扰: af(x) 输出:y
即 y=af(x)
结构特点:
1、系统用数学公式表示:S=(A*B),假设某 系统由2个元素:a、b ,关系集x,y分别表示 自身与自身的关系,a与b的关系
a
ax ay
S= *(x,y)=
物流系统规划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原理
![物流系统规划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c99fe2312b3169a451a4d8.png)
• 制定规划时提出方案的实施办法,包括时间安 排、政策、措施、工程等等。物流系统规划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及
其原理
•第一节 物流系统及其规划
四.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
物流系统的地域、时间及行业跨度大。物流 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是具有满足社会需要、适 应环境能力的系统。物流系统的这种规模庞大、 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的特点给物流系统规划提出 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借鉴已有 成熟的系统规划经验,物流系统规划应该遵循以 下基本原理:
物流合理化要根据实际物流流程来设计、规 划,不能单纯地强调某环节的合理、有效、节 约成本。
物流系统规划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及 其原理
第四节 物流成本效益分析原理 一.物流成本分析
2.物流质量 加强物流质量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
提高物流质量,减少差错,降低不必要的费用 在确定物流服务质量时,以用户满意为前提,同时
Information Cost) 批量成本 BC (Batch Cost) 即: TLC=TC十IC十SC十OIC十BC
物流系统规划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及 其原理
第四节 物流成本效益分析原理 一.物流成本分析
(四)总成本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2.资金成本
所谓资金成本,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 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资金占用费和资 金筹集费用。
物流系统规划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及 其原理
第三节 物流供需平衡原理
三.物流系统供需平衡分析
n 2.物流系统和外部系统关系模式
物流系统规划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及 其原理
第三节 物流供需平衡原理
三.物流系统供需平衡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规划原理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规划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f2cc36960590c69fc3766f.png)
❖ §1 物流供需平衡原理 ❖ §2 物流成本效益分析原理 ❖ §3 供应链一体化原理 ❖ §4 物流动线优化原理
§1 物流供需平衡原理
一、物流供给
▪ 物流供给是物流系统性能的综合表示,一 般指节点与通道的能力与服务,如:运输 能力、仓储的库容量、物流中心的处理能 力、配送的速度等等。
盾,适合于当今世界在面
临人口膨胀、能源紧张和
环境污染问题下的物流发
展的需要,是一种可持续
发展模式。
环境和资源等 限制
需求的增长
相对缓慢
S'
D'
S0
D0
平衡模式Ⅱ
§2 物流成本效益分析原理
▪ 一、物流成本分析
▪ 物流被认为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同 时又被认为是企业第三利润来源,而物流成 本管理则由于对费用了解的空白, 被认为是 “物流冰山”。
➢ A表示经济活动系统(Activity System), 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系统;
➢ F表示流的模式(Flow),包括流的大小、 方向、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规律等。
➢ E表示环境(Environment),包括自然环 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
➢ R表示资源(Resource)。
物流系统与经济活动系统的关系模式
▪ 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与经 营活动所派生的一种针对物的移动和储存 的服务需求。
▪ 物的流动的服务需求是由于社会生产与社 会消费的需要,它受生产力的分布、资源 与生产资料的分布、生产制造过程、消费 的分布、仓储运输布局等因素的影响。
▪ 宏观上,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物资 需求的数量、品种、规模的要求是不同的; 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水平、资源分布、用 地规模也使物流需求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分布 形态。
《物流系统规划 》课件
![《物流系统规划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2bbb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f.png)
欢迎阅读《物流系统规划 》PPT课件!通过本课件,您将深入了解物流系统 规划的基本概念、步骤与方法,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城市物流 交通中的应用。
引言
本部分将介绍课程目的,以及物流系统规划的概述,帮助您了解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
3 结束语
结束课件,感谢您的关注 和阅读。
参考文献
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书籍
列举物流系统规划领域的重要学术论文和相关书 籍。
实践案例和相关报告
引用实际应用中的物流系统规划案例和相关报告, 供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分享物流系统规划案例分析的方 法和工具,如SWOT分析和成本 效益分析。
总结物流系统规划案例分析的结 果,强调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和 改善效果。
总结与展望
1 物流系统规划的作用
与意义
总结物流系统规划对企业 和城市物流交通的作用和 意义,强调其重要性。
2 物流系统规划未来的
发展趋势
展望物流系统规划的未来 发展趋势,如数字化转型 和可持续物流。
探讨物流系统规划对供应链可 靠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影 响。
物流系统规划在城市 物流交通中的应用
讨论物流系统规划如何优化城 市物流交通,提升交通效率和 减少拥堵。
物流系统规划案例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案例介绍
介绍一起成功的物流系统规划案 例,突出其对企业运作和发展的 积极影响。
物流系统规划案例分析方法 物流系统规划案例分析结果
物流系统规划的方法
2
分析到方案实施。
介绍常用的物流系统规划方法,如流程
优化和技术创新。
3
物流系统规划中的主要问题
探讨物流系统规划中常遇到的问题,如 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
物流系统规划的关键要素及其优化策略
![物流系统规划的关键要素及其优化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0ef8c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e.png)
物流系统规划的关键要素及其优化策略物流系统规划是指通过对物流流程进行合理安排和优化,以实现最高效、最经济的物流运作。
其关键要素包括供应链管理、运输网络设计、仓储布局、资源配置和信息流管理等。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些关键要素,并探讨相应的优化策略。
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系统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它涉及到从供应商到终端客户之间的所有流程和环节。
在供应链管理中,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实现物资的及时供应和准确配送,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为了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 引入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共享与实时监控,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处理效率。
- 优化物资的采购和配送流程,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节约运输成本等方式降低成本。
2. 运输网络设计运输网络设计是指合理规划和布局物流运输网络的过程。
优化运输网络设计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策略:- 分析货物的运输特点和需求,合理划分运输区域,建立合理的仓储和运输节点,缩短货物的运输距离和时间。
- 采用多式联运方式,综合利用多种运输方式,提高物流的灵活性和效率。
- 优化调度和配送计划,减少空驶率和等待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 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如GPS定位、物流轨迹监控等,提高物流运输的可视化和管理效率。
3. 仓储布局仓储布局是指在物流系统中合理规划仓库的位置和布局,以满足物流运作的需要。
仓储布局的优化策略包括:- 根据货物的属性和销售地域,合理划分仓储区域,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和货物的存储效率。
- 预测需求和销售趋势,合理规划仓库的面积和储备容量,以应对季节性和突发性的需求变化。
- 利用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提高仓库的存储密度和操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4.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合理分配物流系统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务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绩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战略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战略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8c421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9.png)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指为了打造高效、灵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系统,通过对物流网络、运输方式、仓储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规划与设计,实现物流战略目标的过程。
物流战略规划是指通过制定长期物流战略目标和策略,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提供指导和支持。
1.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网络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网络的布局、接驳点、运输路径等,以确保物流运输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物流网络的规划应考虑到市场需求、运输距离、运输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以优化物流网络的结构和布局。
2.运输方式规划:根据不同的运输需求和特点,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
例如,对于长距离运输,可以考虑铁路或海运;对于大宗货物运输,可以考虑公路运输;对于轻量货物和快递运输,可以考虑航空运输。
运输方式的规划应考虑到运输时间、成本、可靠性等诸多因素,并综合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达到最佳的运输效果。
3.仓储管理规划:仓储管理规划是指对仓储设施的布局、容量规划和操作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
根据物流需求和货物特点,确定仓储设施的数量、位置和大小,并制定出入库管理、库存控制、分拣和装载等操作流程。
仓储管理规划应考虑到货物流动性、存储成本、操作效率等因素,以提高仓储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
4.信息技术规划: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规划是指根据物流需求和目标,确定适合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
例如,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订单管理、运输跟踪、库存管理等功能;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可视化管理。
信息技术规划应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和资源限制,以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物流战略规划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对物流系统的未来发展和运营方向起到引导和决策的作用。
物流战略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设定:制定长期物流战略目标,包括物流成本降低、服务水平提高、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
物流规划原理
![物流规划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856c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4.png)
物流规划原理物流规划是指在物流管理中对物流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物流规划是物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在进行物流规划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物流规划的原理。
首先,物流规划的原理之一是需求预测原理。
需求预测是物流规划的基础,只有准确预测到未来的需求量,才能制定合理的物流方案。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趋势、产品销售情况等因素,对未来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以便合理安排物流资源,避免因需求不足或过剩而造成资源浪费。
其次,物流规划的原理还包括成本最小化原理。
在进行物流规划时,需要考虑到物流活动所需的各项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等。
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可以使这些成本最小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成本最小化原理是物流规划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物流规划的原理还涉及服务水平最大化原理。
物流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此,在进行物流规划时,需要考虑如何最大化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这就需要在物流规划中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合理安排物流路径和时间,确保货物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
此外,物流规划原理还包括资源优化利用原理。
在进行物流规划时,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包括车辆、设备、人力等,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资源的优化利用,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物流规划的原理还包括信息化管理原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物流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信息化管理原理。
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对物流活动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灵活性。
总之,物流规划是物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在进行物流规划时,需要遵循需求预测原理、成本最小化原理、服务水平最大化原理、资源优化利用原理和信息化管理原理等一系列原理,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物流系统规划与计划
![物流系统规划与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0421773844769eae109ed14.png)
第1章物流系统1.简述“物流”的概念物流是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
通过这个全过程使这些材料和产品的流动和存储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
物流是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的加工价值。
2.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运输设施设备、装卸搬运机械、包装设备、仓储设施、人员和信息系统等。
3.简述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7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流效4.简述物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运输——通过载体发挥作用,实现流体的空间位移并在满足服务目标的情况下降低运输费用。
储存——起缓冲、调节、平衡供需矛盾的作用,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是物品产生时间上的效益。
包装——生产的终点、流通的起点。
便于销售和物流作业。
装卸搬运——衔接运输和储存环节流通加工——弥补生产过程中的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要物流信息处理——5.物流系统有哪些类型?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社会物流系统:全社会的物流整体,伴随商业活动发生,与物流过程和所有权的更迭相关行业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物流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供应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顾客服务)回收物流系统废弃物流系统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地区物流系统国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系统第2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1. 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有何区别和联系?区别:物流系统规划,着眼于物流系统建设的全面长远发展,更具全局观点,是对拟建物流系统的可行性论证的依据。
物流规划原理
![物流规划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8294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b.png)
物流规划原理物流规划是指在物流系统中,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自身条件,确定物流网络、物流设施、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等要素的组织结构和布局,以及物流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方法,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活动。
首先,物流规划的原则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物流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客户需求,只有满足客户需求,才能实现物流系统的价值最大化。
因此,在进行物流规划时,需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包括产品的特性、数量、时间要求、地点要求等,以便合理安排物流网络和物流活动。
其次,物流规划的原则是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
物流规划需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这就需要在物流网络的布局、物流设施的选址、物流技术的应用和物流管理的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找到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平衡点,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
再次,物流规划的原则是灵活应变。
物流规划需要考虑到市场环境、技术变革、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物流规划时,需要保持灵活性,及时调整物流网络、物流设施、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等要素,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物流系统的竞争力。
最后,物流规划的原则是持续改进。
物流规划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在实施物流规划后,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找到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不断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之,物流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管理活动,需要在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灵活应变和持续改进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实现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竞争力。
物流系统线路设计与规划物流运输规划
![物流系统线路设计与规划物流运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912679433687e21ae45a934.png)
本章主要内容
1 物流系统线路概述 2 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 3 物流系统线路的选择 4 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
5.1物流系统线路概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位移、人员的流动、运输工具也越来越多地被
使用,因此交通的含义习惯于特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作为物流的基本功能环
灵活性
较差、按船期表出船
较强、可避免停船损失
确定权利义务依 以签发提单条款为依据,受国际公约 租船合同
据
制约
费用 付费方式
运价合理,但较高 按相对固定的运价费率付给
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属竞争价格,比班 轮运价低
需事先进行调查、研究
同:都具有海洋货物运输的特点,运速慢、运量大、风险高,适用于各种大宗型货物,运输能力强,
服务
成本
技术
案例 美的-安得物流系统七要素
流动七要 流体 素
载体
流量
流向
流程
流速
流效
实施 方案
电暖器
1.卡车 2.卡车1部 3.额定载重量 20t
1.500台
2.每台 0.8m3、 25kg
生产线
制造商
分销商
消费者
流向 逆向物流:起点是供应链的下游,终点是同一供应链的上游或者是沿着上游的方向的流向。
原材料供应商
厂内 仓库
生产线
制造商
分销商
消费者
逆向物流的目标和原因:(1)发货有错哪误些;逆(向2物)流收的货例错子误;(3)贸易壁垒;(4)用 户退货(5)商品维修;(6)产品招回;(7)库存改制(8)包装回收(9)废物处理 (10)托盘周转;(11)车辆空回。 逆向物流是不可避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第一节物流系统及其规划物流系统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发展目标和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与行动的过程。
一.物流系统规划的意义1.有利于城市建设与发展2.有利于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3.有利于物流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物流设施的合理配置4.有利于物流企业经营管理5.有利于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与优化二.物流系统规划的特点物流系统规划将对象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全局的观点出发,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从整体上进行宏观控制。
系统规划要遵循“局部服从全局、个别服从整体、微观服从宏观、治标服从治本、眼前服从长远、子系统服从大系统”的原则。
1.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2.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三.物流系统规划的程序与主要内容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由调查分析、需求及服务水平预测、规划、评价与实施四个阶段构成,具体程序如图3-1所示1.调查分析阶段对物流系统所需的各项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是物流规划的基础性工作。
调查内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物流设施现状及规划情况、物流流动情况。
调查分析的目的:确定物流系统规划的目标和发展阶段、规划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确定物流的发展趋势。
2.需求及服务水平预测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部分,对物流用地、物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数量和容量进行调查分析预测、需求与服务水平预测,为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评价提供依据。
社会经济发展 目标与阶段分析 服务能力与分析 现状与趋势分析物流流动调查物流设施与规划 调查与分析预测 物流网络分析物流分布量预测物流生成量预测物流链选择预测规划发展规划 布局规划 管理模式设计 工程规划物流发展战略与对象 物流用地与设施布局 物流模式 设计 评价与实施技术性评价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经济性评价实施反馈物流工程 项目安排反馈图3-1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3.规划阶段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主要有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工程规划三个方面,具体包括物流业或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物流用地布局与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物流链设计以及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等,如图3-2所示。
4.评价与实施阶段物流系统规划的评价体系通常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物流规划的技术性能评价 物流规划方案的经济评价 物流规划的社会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评价物流系统的多个备选方案,有利于选择最优的物流系统方案,从而使实施阶段建设成本最小化和运营阶段经济效益最大化。
制定规划时提出方案的实施办法,包括阶段、政策、措施、工程等等。
四.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物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地域跨度大、时间跨度大、行业跨度大。
物流系统又应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一个具有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环境能力的系统。
物流系统的这种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的特点给物流系统规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借鉴已有成熟的系统规划经验,物流系统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理:物流系统分析原理 物流供需平衡原理 供应链一体化原则 物流成本效益评价原理第二节物流系统分析原理系统规划的核心思想: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研究物流系统的主要规划内容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物流用地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物流链设计信息系统规划图3-2物流系统的主要规划内容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了解物流系统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把握物流系统行为的内在规律性。
一.系统分析与物流系统分析系统分析(SystemAnalysis):用系统观点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研究分析。
系统分析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充分的调研、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系统试验,把试验、分析、计算的各种结果同早先制订的计划进行比较和评价。
寻求使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的方案,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
物流系统分析(LogisticsSystemAnalysis,简称LSA):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服务及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物流系统分析的目标:以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优为,以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优策略为重点,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各种物流活动方案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为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优方案的信息和资料,以求得最优物流方案。
二.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与内容1.原则(1)坚持科学推理,避免主观臆断和单纯经验;(2)运用数学方法和优化理论,对各种替代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3)正确处理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子系统与整个系统、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关系。
2.内容(1)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对现有系统作进一步的认识,使系统尽可能实现最优运转。
对系统外部的分析,主要是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形势,研究本系统在环境中的地位、当前国家对本系统的政策以及与本系统经营活动有关的各方面的状况,如生产力与资源分布、物流市场和货源、制造业的生产与技术水平等等。
对系统内部的分析,主要是计划安排、生产组织、设备利用、原材料供应、物流需求、劳动力状况、成本核算及财务收支等等。
(2)对新系统的分析新系统的系统分析内容可以是新系统的投资方向、工程规模、物流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布局、物流节点选址、物流系统的功能、设备设施的配置、物流系统的管理模式等等。
三.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1.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物流系统分析非常注重逻辑推理,系统分析人员要不断地提出一系列的为什么,直到问题取得圆满的答复。
分析的要点见表3-1。
表3-1物流系统分析要点 分析内容 第一次提问 第二次提问 第三次提问 对象 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这个(why)对象是否己经清楚目的是什么(whatis) 为什么是此目的(Why) 目的是否己经明确地点 在何处做(Where) 为什么在此处做(Why)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地点时间 在何时做(When) 为什么在此时做(why) 有无其他更适合的时间人员 由谁做(Who) 为什么由此人做(why) 有无其他更适合的人选方法怎样做(How)为什么用此方法做(why)有无其他更适合的方法分析要点归纳成“7WH",即:What,Whatis,Where,When,Who,How,Why 。
2.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如图3-3所示。
第三节物流供需平衡原理物流规划的主要目的:解决如何提供物流供应满足物流需求的要求。
一.物流供应物流供应包括交通运输等径路的供应和物流园区等节点的供应。
交通运输等径路的供应主要指运输网络中线路、车站、码头等设施能力及服务水平。
物流节点的供应主要指物流活动中所进行的包装、装卸、保管和流通加工等设施设备的容量及服务水平。
二.物流需求物流需求包括物的位移及其相关服务(含信息)方面的需要。
物资的流动是由于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需要,它受生产力、生产资源分布、生产制造过程、消费分布、运输仓储布局等因素的影响。
物流与社会生产、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发展的增长、收人与消费的增加以及新的政策的实施等等都会使物流需求发生变化;人们生分析方案指标问题构 成范围目标 确定 资料 收集重新考虑新目标 引进 新方案 可行方案的拟订模型 建立综合 评价检查各项假设与资料图3-3系统分析步骤示意图活方式、消费习惯的不同、物流基础设施的制约以及供应链企业间的平行、垂直和重叠关系的相互影响又使物流需求在一定趋势变化基础上相对物流供应上下波动。
宏观上,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物资需求的数量、品种、规模是不同的。
微观上,物流需求的数量和品种往往随季节性变化,此外。
现代科技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日益变化,也提高了物流需求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
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水平、资源分布、用地规模使物流需求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分布形态差异。
三.物流系统供需平衡分析1.物流系统的内部分析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
具体讲,是在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各环节组成的,它们也称为物流的子系统。
物流系统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以物流的效率和效果为目的,把适合的质量、适合的数量、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优良的印象、适当的价格和适当的商品作为原则。
2.物流系统和外部系统关系模式物流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元素,是一种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派生,它的模式又是受物流系统的影响的。
所以物流模式是活动系统与物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又反作用于物流系统和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如图3-4所示。
物流系统L(LogisticsSystem):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子系统构成。
社会经济活动系统A(ActivitySystem):由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特征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构成。
物流模式F(Flow):包括物流流量的大小、方向、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规律等。
物流系统与活动系统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物流系统(L )物流模式 (F )社会经济活动系统(A )(2)图3-4物流系统与活动系统的关系(1)(3)(l)F=f(A ,L)(2)A=g(F)(3)L=h(F)3.物流系统供需平衡 物流需求量VV=D(A ,s)(3-1)V -物流需求量;D -需求函数 A -社会经济活动;S -物流服务特性 S=J(L ,V)(3-2)J -服务函数;L -物流系统物流平衡模式F :F=F(A ,L)=[V ,S](3-3)因此,满足式(3-1)及式(3-2)两者的平衡物流模式F 。
可表示如下:F 0=F 0(A ,L)=[V 0,S 0]式中:S 0=J(L ,V 。
)V 0=D(A ,S 。
)物流平衡模式如图3-5所示。
4.物流供需发展方式物流的供应因建设的周期性而呈现阶梯式发展(如图3-6所示),但在每个阶段,由于需求的增长和供应的相对稳定,会导致服务水平的下降,如图3-7所示。
VSF 0V 0S 0 图3-5物流平衡模式图V=D(A,S)S=J(L,V)在经济发展的任意一个阶段,物流供应与需求都会经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循环阶段,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也不是简单的先导、跟随或简单结合关系,而是一种螺旋推进的关系。
这种循环不断延续使得物流供应围绕物流需求呈螺旋式推进趋势,如图3-8所示。
5.物流供需平衡模式无论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来提高物流系统的容量,还是大兴土木建设众多的物流园区,购置大量的物流设备,都仅仅考虑了物流供给方面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