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实为虚:探究诗歌深刻意蕴的必备思维

合集下载

化实为虚:探究诗歌深刻意蕴的必备思维

化实为虚:探究诗歌深刻意蕴的必备思维

化实为虚:探究诗歌深刻意蕴的必备思维————————————————————————————————作者:————————————————————————————————日期:化实为虚:探究诗歌深刻意蕴的必备思维-中学语文论文化实为虚:探究诗歌深刻意蕴的必备思维高萍高考语文中的诗歌鉴赏是学生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应该说高中三年对于诗歌鉴赏的训练也不少,但成效甚微。

究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领会诗歌的深刻意蕴。

想要真正读懂诗歌,在把握诗歌具体内容的同时,还得学会化实为虚,探究其具体内容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一、诗歌中的虚实众所周知,“实”即为眼前的实实在在的物或景,而“虚”即为过去的、将来的或梦中情景。

但本文所要论述的“虚”是指作者通过诗歌具体事物或景物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诗歌语言含蓄凝练,诗人要在几十个汉字中完成一篇散文所要表述的内容,难度可想而知。

诗人长期造就的这种“浓缩”的思维所创造的诗歌,再多的内容也会受字数的限制,使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歌时不仅要启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更要调动全部的知识积累。

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诗歌时,要想真正弄懂作者的心思,平时就得多积累文化知识。

那么,阅读诗歌时该如何“化实为虚”呢?二、化实为虚的技巧(一)在意象中化虚为实对于一些特殊意象所蕴含的特定情愫的知识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1.“芭蕉”,蕴含着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的凄凉哀伤之情。

葛胜冲的《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静听雨打芭蕉传出的丝丝凉意,梦中追逐芭蕉叶上的雨听,更添凄凉哀婉。

如果不知道芭蕉的蕴意,就很难深刻体会其中“愁”之深,伤之切。

2.“蝉”不仅有品行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意,还有悲凉凄切(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和人生短暂、怜惜生命(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之意。

对于这些有多重意蕴的意象,如果积累太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影响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化虚为实,虚实相生”——浅谈诗歌中形象化教学法的运用

“化虚为实,虚实相生”——浅谈诗歌中形象化教学法的运用

茂、 情趣 盎 然 的诗 歌 欣 赏课 。 二、 “ 主人公” 的 形 象化 在 文 学 艺 术 形 式 领域 里 , 在形象反映生活时 . 再 没 有 像 诗 这 样 活泼 多 姿 的 了 ,所 以 诗人 表情 达 意 的方 式 无 疑是 异 常 自 由灵 活 的 。 比如 卢 纶 的 《 塞下曲》 : “ 林 暗 草惊 风 , 将 军夜 引 弓 。 平 明 寻 白羽 ,没 在 石 棱 中 。 ” 诗 人通 过具 体 的 物像 表现 一位 镇 定 神 勇、 射术超群 的将军 。一“ 惊” 字, 渲 染 了 一 种 紧 张 异 常 的 气 氛, 而 且 突 出 了 将 军 的 高 度 警 惕 。又 如 陈 子 昂 的《 登 幽州 台 歌》 : “ 前不见古人 , 后 不 见来 者 。 念 天 地 之 悠 悠 , 独 怆 然 而 涕 下。” 诗 人 没 有 具 体描 写 眼前 景 物 . 而 是 直 接 打 开 自己 的 心 扉 向读者倾诉 , 感 情 完 全 是 进 发 式 的 。再 如 唐 朝 诗 人 秦 韬 玉 的 七律《 贫女》 : “ 蓬 门 未识 绮 罗 香 , 拟 托 良媒 益 自伤 。谁 爱 风 流 高格 调 , 共 怜 时 世 俭 梳 妆 。敢 将 十 指 夸 针 巧 , 不 把 双 眉 斗 画 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 为他 人 作 嫁 衣 裳 。 ” 虽句句写贫女 , 其 实 句 句 是 为 不 得 志 的 贫 士 而 写 .字 里 行 间 流 露 出 诗 人 怀 才 不 遇、 寄 人 篱 下 的 感 恨 。阅 读 、 品析这类诗 时 , 显 然 不 能 在 脑 海 里出现情景妙合无 间的画面 , 而是 “ 引 弓” 的将军 、 “ 独 怆 然 而 涕下” 的诗 人 或 是 隐形 的不 得 志 的 贫 士 等 形 象 。在 这 类 诗 里 , 不 管 诗 巾 主人 公 是 诗 人 自己 还 是 其 他 人 , 它 们 形 象 化 方 法 的 基 本 共 同 点 都 是 直 接 向读 者 倾 吐衷 曲 。对 这 类 形 象 化 方 法 显 然 不 同 的诗 , 作 者 采 用 的 艺术 分 析 方 法 应 有 所 区 别 。 对 这 类 诗, 笔 者 认 为 在 教 学 时 可 以在 “ 作者介 绍” 这 一 教 学 环 节 上 资 料 更 为丰 富 和 翔 实 。 如 果 诗 中主 人 公 就 是 诗 人 自己 , 对 这 一 环 节 的 突 出强 调 , 无 异 于 对 形 象 分 析 的 最 好 补 充 。这 对 帮 助 加 以巧 妙 点拨 , 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 , 茅 塞 顿 开 。尤 其 是 对 于一 些 较 深 奥 的理 论 问 题 , 更 少 不 了 教 师 的适 时 点 拨 。 常 见 的

诗歌表达方式—化虚为实

诗歌表达方式—化虚为实

诗歌表达方式—化虚为实
相逢无奈又离群,樽酒休辞饮几巡。

自笑年来尝送客,不知身是未归人。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离恨十分
留一半,三分黄叶二分尘。

(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酌)化虚为实,表达效果:化抽象为具体,诗人的“离恨”触目可见。

以形象强化了诗人的感情,渲染了“离恨”“伤别”
的气氛。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西厢记)
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古诗情感表现化虚为实的技法浅谈

古诗情感表现化虚为实的技法浅谈

而 自己 却 失 去 了 最 基 本 的人 生 自 由 .更 不 用 说 人 格 尊
严, 此 时此 刻词 人 心 中 悔 恨 、 悲痛 、 忧 愁 是 可 想 而 知 的
中 学 语 文 . 文 史 天 地 I I l l 攀
那 么 词 人 怎 样 将 心 中 的愁 酣 畅 淋 漓 地 表 达 出 来 呢 ?词
中 笔 画 稀 疏 的部 分 或 空 白 的部 分 。在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中 。
借 用 无 边 落 木 和 滚 滚 江水 把 诗 人 忧 国 伤 时 。 老病 孤 愁
的苍凉 , 表 现 得 沉 郁 而 悲 壮 。除 “ 李杜 ” 外 运 用 此 法 的还
有许多许多高手 , 比如许浑 、 小“ 李杜 ” 等。 许浑《 谢 亭送
画 杨 学 龙
诗 词鉴 赏作为 中学 语文学 习的 重要 内容之一 . 其
化 虚 为 实 将 无形 的情 谊 转 换 为 生动 的 形 象 , 空灵 、 自然
而 耐 人 寻 味 。诗 圣杜 甫 的千 古绝 唱 《 登高 》 中“ 无 边 落 木
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一联 , 写 秋天 肃 穆 萧 杀 、 空 旷
恋 家 人 的 殷切 情 意 . 同时 也 使 诗歌 的含 蕴 更 为丰 富 了
“ 虚实相 生” .作 为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中 常 见 的 艺 术 手 法, 已 为 大家 熟 知 。特 别 在 古 代 离 别 诗 中 , 它 表现 的 内 容 更 为 丰富 ; 但它根植于“ 想象” 的特 点 却 是 不 变 的 。正
人将 心 中 无 法 言 传 的 愁 比 作 滔 滔 不 绝 的长 江 水 。 形象、
具体 、 生动 , 达 到 了直 抒 难 奏 的 效 果

诗歌教学如何化虚为实

诗歌教学如何化虚为实

诗歌教学如何化“虚”为“实”由于诗歌语言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的特点,加之学生受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在鉴赏诗歌时往往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即对诗歌的理解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不能清晰明白地表达感受、阐明思想,在诗歌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力求将诗歌鉴赏落到实处。

一、读标题诗歌语言凝练,它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丰富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

诗歌的标题也不例外,它往往可以给我们不少提示。

如《山居秋暝》,从标题便可知,诗歌写的是深山秋天之景,“暝”的意思是“落日黄昏”点明了时间;《归园田居》的标题则表明诗人回归农村田园生活,诗歌内容主要是描绘田园生活的情趣;《孤独的收割人》的标题则点明了抒情对象——收割女孤独的神情,读了标题,读者便会产生疑问:收割人为什么感到孤独?是因为生活贫困、还是遇到了什么不幸?二、联作者诗人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虽然有的诗人也创作不止一种风格的作品,但其主要的风格特征仍然无处不在。

如陶渊明诗歌闲适恬淡的风格,“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归园田居》),“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二)。

这些诗句所描绘的优美的农村风光,歌吟饮酒抚琴、读书赋诗、访问邻曲、闲话桑麻的种种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出恬淡旷达、安贫乐道的旨趣。

李白的诗歌清俊飘逸,“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梦游天姥吟留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庐山瀑布》),如此奇特的想象、富于创造性的夸张、豪迈奔放的气势非“诗仙”莫能为之。

而陆游的诗歌激越悲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能——虚实结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能——虚实结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能——虚实结合导入:咱们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常常碰着这样的问题:结合诗的内容,分析它的表达技能。

然后答案中有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字样: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应,虚景和实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路,而咱们往往因写不出或写不完全而被扣分。

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虚与实”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虚实结合何为诗歌中的“实”与“虚”?“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取得,是真实具体的描画;“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当中,引发人的联想。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a、神仙鬼魅世界和梦境。

李白描画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诗人往往借助这种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非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很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b、已逝之景之境。

这种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可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假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c、假想的未来之境。

这种虚境是尚未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硕的地方。

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别离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诗歌创作中的虚实交替与意象呈现

诗歌创作中的虚实交替与意象呈现

诗歌创作中的虚实交替与意象呈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在其创作中常常运用虚实交替和意象呈现的手法,以表达诗人对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思考和感受。

虚实交替是指诗歌中现实和虚幻元素的交替呈现,使诗歌更加丰富多样,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想象。

而意象则是诗歌中通过具象的形象来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从虚实交替和意象呈现两个方面来探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手法和象征意义。

首先,虚实交替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通过将现实与虚幻相互交织,诗人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在诗歌中交替运用现实与虚幻的元素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

诗人可以通过描述真实的事物和场景来营造一种强烈的感受,然后通过引入虚幻的元素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意义。

其次,意象的呈现在诗歌创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意象通过直观的形象来传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可以创造出富有视觉和感官效果的诗歌作品。

例如,诗人通过描绘夜空中明亮的星星、飘动的云彩和清晨的露珠,传达出对美好和希望的向往之情;通过描绘荒凉的沙漠和干旱的土地,传达出对孤独和绝望的思考。

虚实交替和意象呈现不仅仅是表现手法,它们也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通过虚实的对比和交替,诗人可以传达出生活的真实与虚幻、现实与理想、痛苦与欢乐之间的对立与辩证关系。

这种对立与辩证的关系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思想性。

而运用意象呈现则可以将诗人的个人感受与普遍的情感相结合,使读者在感受到诗人的情感的同时,也能够产生自己与诗歌内容相联想的情感。

诗歌创作中的虚实交替与意象呈现,不仅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通过虚实的交织和意象的呈现,诗歌能够超越现实的限制,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感悟。

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受到各种限制和压力的束缚,但是诗歌可以帮助人们超越这些限制,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总之,虚实交替与意象呈现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手法。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浅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和实虚和实原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在它的影响下,美学领域的虚实理论得以形成。

在我国古代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中,虚实理论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中对中国的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和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和实结合的现象。

古人评论虚实,有云: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这样的评论很经典。

仔细分析,文学中的虚实与其他作用于视觉听觉的艺术形式中的虚实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古典诗词中的虚实,与其他艺术形式中的虚实究竟有何不同?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之间又有何种关系?笔者想就这些问题作个肤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虚实与情景的关系人们在分析艺术作品虚和实的关系时,常说:“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这一现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形式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意,是抒情。

写景是实,抒情是虚。

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又如朱熹的《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是实景;诗人在绘景叙事中蕴含了人生的哲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的,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

这是虚。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叙事寓理的写法。

再如李忱的诗《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诗中描写了雄伟壮观而最终历尽坎坷奔向大海的瀑布形象,这是客观的景物,是实;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自己的思想:—个人,决不可满足于现状,要志存高远,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诗歌中的“虚”与“实”

诗歌中的“虚”与“实”

诗歌中的“虚”与“实”作者:汪晓红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2014年第12期诗歌中的“虚”与“实”是诗歌鉴赏的重点,纵观历年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有高考试题涉及这一考点。

原因有二:其一,自古以来,文艺中“虚”与“实”的调配,是一门颇费心思的技巧,“实”中有“虚”或“虚”中有“实”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极为常见;其二,在高中教材中,很多诗歌都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如姜夔的《扬州慢》、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柳永的《雨霖铃》等。

高考命题必须依纲据本,因此,“虚”与“实”这一表现手法才被多次考查。

首先,应该分清诗词中的“虚”与“实”。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从审美角度上来看,可以说每一首诗歌都有虚与实,如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实”与“虚”主要是针对景物描写而言的,区别于审美角度上的“虚与实”,就是说我们在试卷上解决的只是景物描写是否存在“虚”与“实”的问题。

具体说来,所谓“虚”,是指诗词中表现的人的思想意识部分。

虚景主要指梦中之景、神仙鬼怪之景、已逝之景和未来之景四类。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梦中“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盛大热烈的仙人盛会场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周瑜英雄形象和赤壁之战火烧曹军史实的再现;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想象与情人分别后旅途况味的描写等。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能够触及的部分。

古诗中实景主要指客观存在的人、事、物、景。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缱绻离别场景等都是实写。

谈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化虚为实

谈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化虚为实

谈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化虚为实宋人范晞文《对床夜话》卷二引文:“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这里的“虚”是指思想感情,“实”是指景物形象。

如果只在诗中写“虚”,干巴巴地抒情,当然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堆砌景物,定然缺乏生气。

因此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是一种将某种心情加以物化来表达的手法。

所谓将心情物化,就是将无形的抽象的心理状态,用有形的景物状态去加以表现。

譬如人内心的愁苦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反应,这种无形的心理活动如用诗歌来表达,诗人往往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把内心的愁苦加以“物化”。

北朝诗人庾信写了一篇《愁赋》,其中说: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何物煮愁能得熟?何物烧愁能得燃?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深藏欲避愁,愁已知人处。

将“愁苦”比作城池城门,又将“愁苦”比作能煮能燃之物,更有趣的是把“愁苦”写成推不走、躲不开的精灵。

隋代释真观也有一篇《愁赋》写道:“不遣唤而自来,未相留而却住;虽割截而不断,乃驱逐而不去。

”“愁苦”成了不招自来、驱之不去之物。

宋人徐俯《卜算子》词云:“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宋人薛季宣《春愁诗效玉川子》:“逃形人冥室,关闭一已牢。

周遮四壁间,罗幕密以绸。

愁来无际畔,还能为我添幽忧。

”写愁苦是无远不至,无隙亦人的。

另外,许多诗人把愁苦比拟为一个有形的物体,如: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

(庾信)明夜扁舟去,和月栽离愁。

(辛弃疾)心中得胜暂抛愁,醉卧凉风拂簟秋。

(雍陶)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韩偓)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割断愁。

(刘子翚)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郑谷)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一曲清歌一杯酒,君洗尽古今愁。

(刘秉中)似把剪刀裁别恨,两人分得一般愁。

(姚合)算人间没有,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黄孝迈)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万缕。

(姜夔)在以上诗例中,“愁苦”能以“斛”量之,可以“载”、“抛”、“冲”、“割”、“破”、“剪”、“理”、“洗”、“裁”等。

诗歌中的虚实结合

诗歌中的虚实结合

诗歌中的虚实结合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在诗歌创作中,虚实结合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通过虚实相生、相映成趣的方式,赋予诗歌以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

虚实结合在诗歌中的运用,首先体现在对现实与想象的巧妙融合。

诗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捕捉到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然后借助想象力的翅膀,将这些瞬间转化为诗行中的意象。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在这里,实景与虚境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

其次,虚实结合还体现在对情感的深刻表达上。

诗歌往往通过虚实相生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

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则通过虚写的方式,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虚实结合在诗歌中的运用,还表现在对哲理的探讨上。

诗人常常借助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抽象的哲理寓于具体的意象之中,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深度。

例如,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感慨。

在诗歌创作中,虚实结合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提升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它使诗歌在表达具体事物的同时,能够超越事物本身,达到一种更为深远的意境。

这种意境往往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还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思想和哲理。

总之,虚实结合是诗歌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它通过将现实与想象、情感与哲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赋予诗歌以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

在欣赏诗歌时,我们不妨细细品味这种虚实结合所带来的艺术效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价值。

浅谈诗歌中的“虚”与“实”

浅谈诗歌中的“虚”与“实”

浅谈诗歌中的“虚”与“实”摘要:意境是中国诗歌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虚实相生则是意境的一个重要结构特征。

在教学中,只有认识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和诗情画意。

关键词:诗歌教学;虚实描写;意境意境是中国诗歌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虚实相生则是意境的一个重要结构特征。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谓“画中有诗”,就是指绘画不仅要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且还要含不尽之意于画外,有形之画内蕴涵更为丰富的无形之诗情。

一、诗歌中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自古诗画为一体,诗歌艺术和绘画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即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既然二者能相生,则表明虚也是一种存在,虚绝不是无。

这种存在,是靠实生发出来的,是在实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而虚和实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要表现“竹林桥外锁酒家”的诗意,画家只需画“旌幌”。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诗人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化虚为实。

而读者则须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上面谈到的景物和情思的关系,也是形象与抽象的关系,但抽象的东西不只有情感,一切难写之景、之事均为抽象。

声音是抽象的,可高明的画家偏偏能用几只蝌蚪表现出“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境界。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无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宋代诗人梅尧臣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乃是作诗功夫之至。

“不尽之意”则为无限。

5.侧面为实,正面为虚。

书法上讲究疏密,园林上讲究掩映。

处处实则板滞,处处虚在空无。

侧面描写就能化实为虚,往往虚写想要表现的实的东西,从而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

二、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歌中的虚与实《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中“须”字《新华字典》中“须”字的义项共四个,与本词中“须”字含义有密切联系的有两个:(1)必须、必得、应当:务~注意、必~努力;(2)等待。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说课讲解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说课讲解

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课堂实战之三 命题作文中的隐喻性作文
• 【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初夏的清风吹过,那时花开了,你 走过我的窗前,飘来阵阵清香。连蝴 蝶也驻足了,来欣赏我心中的风景。 如今的思绪,只为了那时花开。
• 请以“那时花开”为题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 拟。
• 微观多从“个人”出发,常见的有: • ①人生哲理(宽容、拼搏、乐观、忧患、
进取、曲折……) • ②人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孝
心、志节、忠诚……) • ③人应该有的美好情感(亲情、友情、爱
情……) • ④人应该有的一些好的社会理念(民主、
创造、真理、平等……)
考题示例(一) 月考作文解读
• 命题作文:“活在春天里”
• 隐喻点:“春天”
• “化实为虚”:
• (1)“春天”的特点:温暖、温馨、和煦、

明净、灿烂、生命萌动
• (2)“春天”的寓意:充满希望、理想、

梦想,体现乐观、积极的心态。
• (3)带入原句:“活在春天里”就是“活在希 望里,活得乐观,活得自信,活得快乐。”
考题示例(二) 月考作文解读
课堂实战之三 命题作文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
பைடு நூலகம்• 【试题】 “那时花开”
• “化虚为实”: • (1)“那时是何时”:过去、将来。 • (2)什么样的花开了:亲情、友情、爱情…… • (3)为什么偏偏在“那时开”。 • (4)为什么“那时花会开”。 • (6)那时花是怎么开的。
宏观处着眼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课堂实战之二 材料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之二)
• “化实为虚”:
• (1)隐喻点:“面包”“水仙花”

谈诗歌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谈诗歌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谈诗歌鉴赏中的虚实结合作者:施晓庆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1年第46期何谓“虚实”?古人云: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所谓实主要指逼真反映显示的部分,虚则是指通过联想,借助艺术手法表现的部分。

虚实乃相对而言。

就所写对象来说,情为虚,景为实;神为虚,形为实;理为虚,事为实。

就创作手法来说,间接为虚,直接为实;省略为虚,详明为实;空白为虚,充盈为实。

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等。

那么,相对应的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2.设想对方此时此景在一些抒情诗中,作者常常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想像将对方的言行摄入诗中,增强诗词的情趣,扩大诗词的意境,将所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4.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当诗人的情感在现实生活难以尽情抒发时,常转变角度,借助梦境来深化情感,使所抒之情更进一步。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云:“比兴是虚句活句,赋是实句。

有比兴则实句变为活句,无比兴则虚句变为死句”。

又云“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

雅颂多赋,是实做,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风骚,所以灵妙”。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虚”与“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虚”与“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虚”与“实”在苏教版语文必修四“词别是一家”板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这样两种表达技巧,它们都与“虚”“实”这两个概念相关。

一种是“化虚为实”,另外一种则是“虚实结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历来为人称道,我们在给学生讲析的过程中往往会提到:李煜此处使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把自己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亡国之愁、思乡之愁写得具体可感,极言愁情如东流江水一样绵长深重。

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柳永表达自己送别情人的愁情也是缠绵悱恻。

他不仅仅通过画面的营造,写现实中送别情人的情形;同时,他还通过对与情人离别之后自己醉卧杨柳岸、独自面对晓风残月的场景进行了想象,他写下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其实,只要细细品读,我们便能发现这两种表达技巧无论是内涵还是表达效果都有所不同。

一化虚为实化虚为实往往指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去描绘抽象无形的情感,使形象更加生动感人,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加深厚缅邈。

可以看到这里的“虚”与“实”分别对应的是“抽象无形的情感”和“具体可感的事物”。

在古典诗词中,这种手法的运用其实非常常见。

李白的《赠汪伦》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句子。

汪伦送我的情有多深厚?多少言语恐怕都难以表达。

但是,眼前就有可以用来讲清道明的,那就是这桃花潭的水,纵使深及千尺,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深情。

有形的潭水喻及无形的深情。

形象自然鲜明,可感。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李清照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面对着国破家亡人逝的痛苦,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在未游双溪之前,就已经预料到愁重舟轻,不能承载了。

李后主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而李清照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

必修五课本出现的《西厢记》中《正宫·端正好·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也异曲同工。

古诗情感表现化虚为实的技法浅谈

古诗情感表现化虚为实的技法浅谈

古诗情感表现化虚为实的技法浅谈作者:杨学龙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6年第11期诗词鉴赏作为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诗词鉴赏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灿烂辉煌,领略古典诗词之美,汲取古典诗词精髓,陶冶自我情操,热爱中国古典文化。

另外古典诗词的鉴赏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因此,学习诗词鉴赏方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学习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虚实结合的表现表现手法。

“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

“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时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在虚实结合的古诗词中,情感表现有一种值得我们关注技法——化虚为实。

在用这种技法去赏析诗歌时,我们首先把握诗歌中虚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情感,化作了怎样的实景,虚与实之间是怎样转化的。

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中,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赢得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倾心,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李煜的这一名句只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他出神入化地运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技法。

深入地来看,词中的虚正是他心中广阔深沉而无法排遣的愁情。

依据词人的人生经历来看,从一个帝王沦落为阶下囚,江山已失,故国不在,雕栏玉砌为人所有,佳丽朱颜沧桑憔悴,更为可悲的是春花秋月依旧,而自己却失去了最基本的人生自由,更不用说人格尊严,此时此刻词人心中悔恨、悲痛、忧愁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词人怎样将心中的愁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呢?词人将心中无法言传的愁比作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形象、具体、生动,达到了直抒难奏的效果。

古诗情感的表现中像这样化虚为实的技法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在唐宋诗词中尤其突出。

化虚为实与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与化实为虚

(一)化虚为实化虚为实,就是作者把心绪﹑情感等物化,变无形为有形。

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中将无形的“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愁”的绵绵不绝。

又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形容汪伦的深情厚谊,形象而生动。

诗人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形容内心的思想情感,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诗中以“一川烟草,满城飞絮”喻愁之深广,以“梅子黄时雨”喻愁之绵绵不绝,用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限“闲愁”。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写作时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可以使我们的情感变得具体形象。

有时作者要表达主观性很强的内容,往往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由虚而实,突出了诗人对秋的独到见解。

尤其一“胜”字,笔力千钧,堪称诗眼。

第三句描写辽阔的晴空下一鹤排云而上的壮景,更是将诗歌引入高潮。

这既是实景,也是不甘沉沦,昂然不屈的诗人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谓实中有虚,虚中寓实。

而“诗情”本是抽象的,诗人用一“引”字,化虚为实,变无形为有形(二)化实为虚《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热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

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

”姑举其所选一二云:“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又:“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若猿,若柳,若花,若旦暮,若风烟,若夜,若年,皆景物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此所以次于四实也。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泉声”二句,深山恒境每每如此。

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

化虚为实返实为虚——小学阶段的诗歌阅读教学(一)

化虚为实返实为虚——小学阶段的诗歌阅读教学(一)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0.04|几年前,我连续做过两次调查,结果惊人地相似。

新学期开学,我给孩子们一周的时间通读整册教材,然后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

第一次,诗歌和古诗为零票。

第二次,诗歌和古诗依然为零票。

两次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严峻的现实:孩子们不太喜欢诗歌,一般不会主动去学习诗歌。

平常生活中同样如此,孩子们抱着的课外阅读书籍多为童话、小说、故事,而鲜见一个孩子整天抱着一本诗集去阅读的。

为什么?因为诗歌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生动的人物,因为诗歌读起来没有那么轻松,读起来没有那么愉悦……但,诗歌又是那么优美、那么重要,我们怎样展开教学才能把孩子们引进诗歌的大门呢?我想,我们只能根据诗歌的特点,展开诗歌的魅力,引导孩子们熟诵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节奏,品味诗歌的形象,领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揣摩诗歌的技法。

当然,这些任务不可能在每一首诗歌的教学中都完成,我们只能“因材施教”,有选择地完成其中几项。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含蓄、跳跃,诗人善于驱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比喻、拟人、拟物、借代、夸张、通感、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哲思巧妙地附着于意象之上,隐藏在诗句之中。

针对诗歌的这些特点,我们同样需要驱动我们的想象和联想,用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累尽可能地去还原和补充画面、情景,从而触摸诗人内心的情感。

当我们的内心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后,我们再跳出诗歌,看看诗人是怎样弹奏出这支心曲的,慢慢悟出诗歌创作的一点门道。

这个过程我称之为“化虚为实”“返实为虚”。

本篇先讲“化虚为实”。

诗歌高度凝练,讲究使用意象。

苏联文艺理论家那察伦柯说:“诗不允许冗长的描写,它要求‘事实的精髓’。

”也就是说,诗人往往在虚处着笔,让我们从虚的意象展开想象,去感受和捕捉诗中隐含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一、意象还原,化虚为实阅读诗歌,还原意象,最需要的是想象。

想象是化实为虚的重要手段。

比如冰心的《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化虚为实返实为虚———小学阶段的诗歌阅读教学(二)

化虚为实返实为虚———小学阶段的诗歌阅读教学(二)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0.05上一期,我们着重谈了诗歌学习中的“化虚为实”,这一期我们接着谈一谈“返实为虚”。

我在《童年的水墨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水墨画的特点,给他们讲了一个收藏家买画的故事(故事见《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19年第9期),将抽象的水墨画的特点(其实也就是诗歌的特点)具体化了。

学生明白了那幅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没有那根绳子,能激发观赏者展开自己的想象,从而让观赏者主动“走到画作之中”,感受到画作所表现的情趣。

而一旦有了这根绳子,画面便索然无味了。

诗歌欣赏亦然。

把画中原本没有的绳子画出来,那是“化虚为实”,帮助不具备相关欣赏能力的观画者“读懂”画作,而要真正领悟画作的精妙,最终还是要把绳子去掉,回到画作原本的形态上去。

这就是“返实为虚”,诗歌教学亦然。

一、对比诵读,感受音韵之美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一书中说:“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

”“诗的音律起于情感的自然需要。

”朱先生所说的“音律”既针对古诗,也针对现代诗。

当然,很多现代诗受西方诗歌的影响,在音韵方面降低了要求,甚至不作要求。

但是,让自己的诗歌具备音韵美仍是大多数诗人的自觉追求。

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中说:“诗是最有音乐性的艺术,因为诗是以抒情为特征的,而音乐性这个因素,是有助于抒情的。

”郭小川所说的“音乐性”与朱先生笔下的“音律”是相通的。

郭小川还进一步指出:“音乐性在相当的程度上表现为诗的‘押韵’。

”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非常直观的对比诵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比如,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就是一首讲究押韵的儿童诗。

我们将诗中的第三行和第四行略加调整,改为: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让学生读一读,学生立即就发现问题了:读起来没有那么顺口,没有那么好听。

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原来两行诗结尾的“花”“牙”是押韵的,与整首诗的韵脚相同。

如果想就这个问题继续探究一下,可以让学生把这四句诗重新排一排,看看怎样排也是可以的,怎样排就绝对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实为虚:探究诗歌深刻意蕴的必备思维
高考语文中的诗歌鉴赏是学生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应该说高中三年对于诗歌鉴赏的训练也不少,但成效甚微。

究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领会诗歌的深刻意蕴。

想要真正读懂诗歌,在把握诗歌具体内容的同时,还得学会化实为虚,探究其具体内容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一、诗歌中的虚实
众所周知,“实”即为眼前的实实在在的物或景,而“虚”即为过去的、将来的或梦中情景。

但本文所要论述的“虚”是指作者通过诗歌具体事物或景物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诗歌语言含蓄凝练,诗人要在几十个汉字中完成一篇散文所要表述的内容,难度可想而知。

诗人长期造就的这种“浓缩”的思维所创造的诗歌,再多的内容也会受字数的限制,使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歌时不仅要启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更要调动全部的知识积累。

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诗歌时,要想真正弄懂作者的心思,平时就得多积累文化知识。

那么,阅读诗歌时该如何“化实为虚”呢?
二、化实为虚的技巧
(一)在意象中化虚为实
对于一些特殊意象所蕴含的特定情愫的知识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
1.“芭蕉”,蕴含着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的凄凉哀伤之情。

葛胜冲的《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静听雨打芭蕉传出的丝丝凉意,梦中追逐芭蕉叶上的雨听,更添凄凉哀婉。

如果不知道芭蕉的蕴意,就很难深刻体会其中“愁”之深,伤之切。

2.“蝉”不仅有品行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意,还有悲凉凄切(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和人生短暂、怜惜生命(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之意。

对于这些有多重意蕴的意象,如果积累太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影响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3.“白衣苍狗”(白云苍狗),用变幻莫测的浮云来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学生经过长期的积累,会了解很多意象及其特定意蕴,但是如果见到陌生的意象可以联系前后文的内容进行猜测,决不能停留在意象的表面,否则不仅不能准确把握表达技巧,更不会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在典故中化实为虚
古诗词中会有很多典故,即作者引用故事或经传词句来委婉地表达自己不能明说的情感。

这类诗词下一般会有相关注释,如果遇到没有注释的诗歌,且不了解其中的典故,就不能明白作者的意蕴。

1.文下有注释的诗歌,就要详细阅读注解中的内容,还要多
角度地分析注解。

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中“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文下注解所叙羊公碑的故事,一方面写作者追思羊公的政绩,另一方面更是伤感自己的一事无成。

2.对于没有注解的诗歌,就要根据诗中所提及的历史内容回顾历史事件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们可根据诗中“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个信息联系到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的历史,来体会作者对项羽绝不苟活于世的英雄气概的赞美。

(三)在修辞中化实为虚
为了造就优美典雅、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诗歌中大量运用了修辞,如比喻、比拟、借代、双关等,这些手法把深奥的、难以捉摸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一个个可触可感的实体上。

如:
1.比喻。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其中“沙鸥”是作者自喻,借天地之间的一只孤独无依的小沙鸥,来抒发身在寥廓宇宙中漂泊无助的孤苦。

2.比拟。

韩愈《晚春》中“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其中“杨花”“榆荚”无才思,却来凑热闹,呈现活泼可爱之态,作者赋予它们以人的神态,抒发作者对春景的热爱之深。

3.借代。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其中“吴钩”本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此处却指代杀敌武器,“把吴钩看了”暗示作者意欲
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无人会”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无奈。

(四)在寓言中化实为虚
含蓄凝练是诗歌的一大特点,而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叙事的,也是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告诉人们一些道理。

所以常有诗歌借助寓言来表达难以直说的心意,以达到寓意深刻,使人读来意犹未尽。

如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首诗表面上只写了一位蚕妇一天的经历,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就无法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蚕妇的所见,身着绫罗绸缎的人却非辛勤劳动的百姓,讽刺了统治阶级压榨百姓的实质。

如果只看表面义,不联系时代背景,就无法体会作者在这一个小故事中蕴藏的良苦用心。

想要在考场上快速高效地读懂诗歌,取得高分,就离不开平时的文化知识积累,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才能灵活调度,在短短几十个字中探究隐藏在实物背后的多层深刻寓意。

也只有化实为虚,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复杂情感。

作者单位:江苏东海县第二高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