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教案》(劳人版第六版)
机械基础教案范文
机械基础教案范文教案:机械基础入门教学目标:1.理解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掌握机械的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
3.熟悉机械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4.培养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机械是指能够完成一定工作的装置或结构。
-机械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作用、运动和能量转换等。
-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力、运动、速度、力矩等。
2.机械的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机械可以根据用途、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进行分类。
-根据用途可以分为:搬运机械、加工机械、动力机械等。
-介绍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传动系统、工作部件、控制系统等。
-介绍机械的工作原理,如负载、能源转换和输出等。
3.机械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分析机械故障的原因,如磨损、断裂、松动等。
-介绍机械常见故障的表现和危害。
-学习机械维修的基本方法,如检查、清洁、更换零件等。
4.学习和讨论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机械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不同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教学步骤:1.导入(15分钟)-通过实例讲述机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理论讲解(30分钟)-介绍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的讲解。
3.教学示范(30分钟)-展示不同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演示机械的组装和拆解过程。
4.案例分析(30分钟)-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机械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总结提升(1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鼓励学生思考机械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可能性。
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或黑板白板。
-实物机械模型和示范装置。
-案例故障分析表格。
课堂评价:-课堂讨论成绩: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案例分析作业:让学生写一份针对一些机械故障的案例分析报告。
拓展延伸:-参观机械制造企业,了解机械生产过程和技术。
-进行机械实验,观察和记录机械的工作过程和特性。
2024年度-机械基础第六版PPT课件
06 液压与气压传动 技术 23
液压传动原理及系统组成
液压传动原理
利用帕斯卡原理,通过密闭液体传递力和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
液压系统组成
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控制元件(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 阀)和辅助元件(油箱、滤油器、管路等)。
24
气压传动原理及系统组成
机械基础第六版PPT课件
1
目 录
• 引言 • 机械概述 • 机械设计基础 • 传动系统原理及类型 • 联接件和轴系零部件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contents
01 引言
3
课程背景与意义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 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的重要发展方向,推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发展。
03
服务型制造
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不断融合,服务型制造将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的新
模式,提供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
度。
34
THANKS
感谢观看
35
26
07 机械制造工艺基 础 27
铸造、锻造和焊接工艺简介
铸造工艺
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铸件。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复 杂形状的零件和毛坯。
锻造工艺
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或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 几何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 微观组织结构。
学习要求:认真听讲、积 极思考、勤于实践、勇于 创新。
6
02 机械概述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基础知识,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2)学会使用常用机械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3)了解机械传动原理,能够分析简单的机械传动系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机械知识的愿望;(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爱护设备设施的意识;(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1)机器与机械的概念;(2)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3)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2. 常用机械工具的使用方法(1)扳手、螺丝刀等常用工具的识别与使用;(2)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技巧;(3)工具的保养与维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2)常用机械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机械传动原理的理解与应用;(2)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作用及传动原理;2. 演示法:展示常用机械工具的使用方法;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机械设备;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机械传动系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机械设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讲解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机械的整体结构;3. 演示常用机械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观看并动手操作;4. 讲解机械传动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5. 布置实践操作任务,让学生分组动手实践,操作机械设备;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机械传动系统,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机械基础》教案
~ 11 ~
教
3、螺纹小径(D1,d1) 4、螺距(p)
案
纸
是指相邻两牙在中径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5、导程(Ph) 同一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 轴向距离。 6、牙型角和牙型半角(α,α/2) 7、螺纹升角(φ) 三、螺纹的代号与标记 1、普通螺纹 (1)螺纹代号 由螺纹特征的字母 M、公称直径、螺距和旋向组成。 右旋不标出,左旋用 LH 表示。 M24×1.5LH 表示公称直径为 24mm,螺距为 1.5mm 的 左旋细牙普通螺纹。 (2)公差带代号 公差带代号由表示公差带大小等级的数字和表示公 差带位臵的字母所组成。
第二章 螺纹
第一节 螺纹的种类及应用
~ 10 ~
教
一、螺纹的种类及应用
案
纸
分类: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 纹。 三角形螺纹:分为普通螺纹、英制螺纹、管螺纹 又分为粗牙和细牙螺纹。 管螺纹的牙型角为 550 矩形、梯形、锯齿形螺纹多用于传动。梯形螺纹牙型 角为 300 螺纹可分为左旋和右旋。常用右旋,左旋在特殊情况 下应用。 单线和多线之分。沿一根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单 线,沿两根以上的等距螺纹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多线螺 纹,常用的螺纹联接要求自锁性,故多用单线螺纹,传动 螺纹要求传动效率高,故多用双线或三线螺纹,为了便于 制造,一般情况下,一般用线数 N≤4。 二、普通螺纹的基本参数 1、螺纹大径(D,d) 2、螺纹中径(D2,d2)
~1~
教
案
纸
③在学习过程中,应从基本功出发,以基本结构组成 为基础,以动作原理,运动传动链为主线。 ④对各类知识加以比较并学习。 ⑤通过课堂教学和一系列作业训练,不仅要提高对结 构,原理等的消化,理解、掌握。
电子课件-《机械基础(第六版)》-A02-3658 2第二章 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
§2—2 螺纹标记
2.55°密封管螺纹的标记
(1)由螺纹特征代号和尺寸代号组成 Rp3/4——尺寸代号为3/4的右旋圆柱内螺纹 R13——尺寸代号为3的与圆柱内螺纹配合的右旋圆锥外螺纹 (2)左旋螺纹在尺寸代号后面加注“LH” Rc3/4LH——尺寸代号为3/4的左旋圆锥内螺纹
(3)螺旋副的特征代号为“Rp/R1”或“Rc/R2” Rc/R23——尺寸代号3、右旋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的螺旋副
§2—1 螺纹的基本知识
二、螺纹的形成
某一平面图形沿圆 柱(或圆锥)表面 上的螺旋线运动, 形成的具有相同断 面的连续凸起和沟 槽称为螺纹
§2—1 螺纹的基本知识
外螺纹:在圆柱 (或圆锥)外表 面上形成的螺纹
内螺纹:在圆柱 (或圆锥)内表 面上形成的螺纹
§2—1 螺纹的基本知识
三、螺纹的种类
常见螺纹的种类、特征代号和牙型
(1)单线螺纹的尺寸代号 单线螺纹的尺寸代号为“公称直径×螺距” 粗牙普通螺纹不标螺距,细牙普通螺纹必须注出螺距
§2—2 螺纹标记
“M8×1”——公称直径8mm、螺距1mm、单线细牙螺纹 “M8”——公称直径8mm、螺距1.25mm、单线粗牙螺纹
(2)多线螺纹的尺寸代号 多线螺纹的尺寸代号为“公称直径×Ph导程P螺距” M16×Ph3P1.5 ——公称直径16mm、螺距1.5mm、导程3mm、双线螺纹
§2—3 螺纹连接
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螺钉 GB/T 70.1 M10×35
表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规格尺寸(螺纹大径d)
为10mm,公称长度l为35mm
§2—3 螺纹连接
6.开槽锥端紧定螺钉
螺钉 GB/T 71 M6×15
表示:开槽锥端紧定螺钉,规格尺寸(螺纹大径d) 为6mm,公称长度l为15mm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介绍机械基础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基础的定义与分类2.机械工程基础知识3.机械原理和运动学4.机械力学基本原理5.机械设计基础6.机械加工基本工艺7.机械传动与控制8.机械故障排除和维护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并通过示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
2.实践: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巩固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
3.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机械基础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应用机械基础知识。
四、教学流程1.导入:引入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依次介绍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定义与分类、原理和运动学、力学原理、设计基础、加工工艺、传动与控制、故障排除和维护。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基础的实验和操作,加深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并强调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和作业,巩固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实践操作和表达能力。
2.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和对机械基础的理解程度。
3.作业评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4.期末考试:组织机械基础的考试,对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六、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基础教材》2.实验器材:液压装置、传感器、机械零件等3.课件:包括机械基础的相关概念、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案例分析等内容的课件。
七、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机械基础(劳动版)教案:绪论
绪论(教案)【教学目的】了解本课程研究对象,认识机器的组成,掌握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及正确识别;【重点和难点】掌握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及正确识别;【注意事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物讲解【教学过程】引入:机械的产生机械是人类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探索中逐渐产生的。
机械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工具,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最古老的机械形式:杠杆、水车、风车、手工纺织机等。
机械设备的其它典型例子:加工机床、机械手、机器人、日用机械设备等。
注:机械的作用:减轻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机械基础基本概念.1.机器的组成: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
范例:家用洗衣机结构简图;内燃机工作分析。
三、机器的定义及特征1.定义: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以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
2.特征:1)由多构件组成;2)各构件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做功或进行能量转换。
四、机器组成部件1.机构:具有机器前两个特征的多构件组合体;或由多构件组成且各构件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如:脚踏自行车、脚踏缝纫机、发动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2.构件:机器中运动的基本单元;如:发动机的连杆3.零件:机器中最小的制造单元;如:螺钉4.部件:一套协同工作且完成共同任务的零件组合。
如:轴承五、机构的组成1.定义:机构——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的、各构件的基本组合体称为机构。
机构仅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最简单的机器只有一个机构。
2.机构由构件组成,由一或几个零件组成构件;构件——运动的单元体;零件——制造的单元体;如:螺栓、螺母、活塞、曲轴。
六、运动副及其分类运动副——机构中,两构件间直接接触而又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
(注:机构是由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而组成的构件系统。
)运动副中两构件间接触形式:点、线、面(运动副元素)根据组成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的接触特性,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电子课件-《机械基础(第六版)》-A02-3658 12第十二章 轴承
尺寸依次递增
§12—1 滚动轴承
2)直径系列代号 直径系列代号表示内径相同 而具有不同外径的轴承系列
直径系列代号:7、8、9、0、1、2、3、4、5 其外径尺寸按序由小到大排列
Hale Waihona Puke §12—1 滚动轴承3)常用轴承尺寸系列代号
(2)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
1—轴承盖 2—上轴瓦 3—下轴瓦 4—轴承座
§12—2 滑动轴承
(3)调心式径向滑动轴承
§12—2 滑动轴承
2.止推滑动轴承
润滑油由下部 油管注入,从 上部油管导出
1—轴承座 2—止推轴瓦 3—衬套 4—轴 5—径向轴瓦 6—销钉
§12—2 滑动轴承
二、轴瓦的结构及材料
机械基础
第十二章 轴承
第十二章 轴承
§12—1 滚动轴承 §12—2 滑动轴承 §12—3 实训环节——轴上零件的拆装
第十二章 轴承
轴承支承转动的轴及轴上零件,以保证轴的 旋转精度,减少轴与轴座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
第十二章 轴承
§12—1 滚动轴承
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
1.滚动轴承的结构
3.滚动轴承代号示例
§12—1 滚动轴承
4.滚动轴承的标记
轴承名称 轴承代号 标准编号
标记示例: 滚动轴承 30205 GB/T 297—2015
查GB/T 297—2015,可知为圆锥 滚子轴承,查表可得其外形尺寸
§12—1 滚动轴承
三、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1.载荷的类型
(1)径向载荷 (2)轴向载荷 (3)联合载荷
拉拔器
机械基础第六版教案
机械基础第六版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机械原理和应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机械基础的概述和意义2.刚体和力的基本概念3.静力学基本原理4.动力学基本原理5.运动学基本原理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机械基础的相关理论知识。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例子的分析,引导学生对机械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
3.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机械基础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课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机械基础概述•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3. 刚体和力的基本概念•解释刚体和力的基本概念,包括力的作用点、方向、大小等。
1. 静力学基本原理•讲解静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平衡条件等。
2. 静电平衡的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静力学基本原理在静电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1. 动力学基本原理•介绍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动力学方程、动力学分析方法等。
2. 动电平衡的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动力学基本原理在动电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1. 运动学基本原理•讲解运动学基本原理,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平抛运动的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学基本原理在平抛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3.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课件: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和实例案例。
2.实验装置:提供实验所需的装置和材料。
七、教学参考•《机械基础教材》•《机械原理与应用》•《机械基础实验指导书》以上是机械基础第六版教案的大致内容和教学要求,具体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电子课件-《机械基础(第六版)》-A02-3658 1第一章 带传动
第一章 带传动
§1—4 实训环节 ——台钻速度的调节
一、实训目的
进一步了解V带传动的特点,学会V带的调 整和张紧方法,掌握台钻速度的调节方法
二、任务描述
台钻主轴变速采用塔轮变速机构,通过 改变V带的位置,可实现5种不同的转速
三、实训设备及工具
台钻、旋具及其他钳工常用工具
1.调小V带轮的中心距
同步带传动通过传动带内表面上等距分布的 横向齿与带轮上的相应齿槽啮合来传递运动
§1—3 同步带传动 一、同步带
(1)同步带工作面上带有齿,用钢丝绳或玻 璃纤维绳作抗拉体,以聚氨酯或橡胶作为基体
同步带
同步带齿形
§1—3 同步带传动
(2)同步带有单面带(单面有齿)和双面带(双面有 齿)两种类型。双面带有对称齿(DA)和交错齿(DB)
§1—2 V带传动
2.小带轮的包角α1
小V带轮的包角α1≥120°
3.中心距a
中心距a:两带轮中心连线的长度 两带轮中心距一般在0.7~2倍的(dd1+ dd2)范围内
§1—2 V带传动
4.带速v
带速v一般取5~25 m/s
带速太低,所需圆周力大,容易引起打滑;带速太高, 离心力又会使带与带轮间的压紧程度减小,传动能力降低
5.V带的根数Z
V带的根数通常应小于7 根数越多,传递功率越大。但为使 各V带受力均匀,V带的根数不宜过多
§1—2 V带传动
四、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
1.普通V带传动的优点
(1)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维 护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2)传动平稳,噪声低,有缓冲吸振作用 (3)过载时,传动带会在带轮上打滑,可以防止零 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电子课件-《机械基础(第六版)》-A02-3658 14第十四章 液压传动
柱塞泵是利用柱塞在有柱塞孔的缸体内作往复 运动,使密封容积发生变化而实现吸油和压油的 (1)轴向柱塞泵的结构
1—斜盘 2—压板 3—缸体 4—配油盘 5—传动轴 6—柱塞 7—斜盘调节机构
§14—2 液压动力元件
(2)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1)斜盘1和配油盘10固定不动,缸体7由转动轴9带动旋 转,滑履2紧靠在斜盘上,缸体7与配油盘10紧密接触
§14—1 液压传动概述
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1)动力部分 动力部分将原动机输出的机
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液 压能)。动力元件为液压泵 (2)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将液压泵输入的油液压力能转换为带动 机构工作的机械能。执行元件有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14—1 液压传动概述
(3)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用来控制和调节油液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 控制元件有各种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 (4)辅助部分 辅助部分将前面三部分组成一个系统,起储油、过滤、 测量和密封等作用。辅助元件有油箱、过滤器、蓄能器 、管路、管接头、密封件及控制仪表等 (5)工作介质
§14—1 液压传动概述
(1)小活塞吸油
小活塞上移,小活塞下 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局 部真空,单向阀4打开, 通过吸油管5从油箱吸油
1—杠杆手柄 2—小缸体 3—小活塞 4、7—单向阀 5—吸油管
6、10—管道 8—大活塞 9—大缸体 11—截止阀 12—油箱
§14—1 液压传动概述
(2)小活塞压油
§14—3 液压执行元件
工作介质是传递能量的液体介质,即各种液压油
§14—1 液压传动概述
3.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只表示元件的 职能、控制方式及外部连 接口,不表示元件的具体 结构、参数以及连接口的 实际位置和元件安装位置
电子课件-《机械基础(第六版)》-A02-3658 11第十一章 键、销及其连接
§11—1 键连接
(3)平键连接的配合种类和应用
§11—1 键连接
2.导向型平键和滑键连接
(1)导向型平键连接
键与轮毂槽 采用间隙配合
§11—1 键连接
(2)滑键连接
侧面为工作面,对中性好,拆装 方便,键长不受滑动距离的限制
钩头滑键连接 圆柱头滑键连接
§11—1 键连接 二、其他键连接
1.半圆键连接
(1)工作面是键的两侧面 (2)可用于锥形轴与轮毂的连接 (3)对轴的强度削弱较大
§11—1 键连接
2.花键连接
(1)多齿传递载荷,承载能力高 (2)花键的齿浅,对轴的强度削弱较小 (3)对中性及导向性好 (4)加工需用专用设备,成本高
§11—1 键连接
平键连接 半圆键连接 花键连接
楔键连接 切向键连接
§11—1 键连接 一、平键连接
1.普通型平键连接
普通型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表面,连接时与键 槽接触,键的顶端与孔上的键槽顶面之间有间隙
§11—1 键连接
(1)普通型平键与键槽的形状及尺寸
§11—1 键连接
(2)普通型平键的标记 GB/T1096 键 16×10×100: 圆头普通型平键、b=16 mm、h=10 mm、L=100 mm GB/T1096 键 B16×10×100: 平头普通型平键、b=16 mm、h=10 mm、L=100 mm GB/T1096 键 C16×10×100: 单圆头普通型平键、b=16 mm、h=10 mm、L=100 mm
主要用于定位, 也可用于连接
§11—2 销连接
3.圆锥销
4.内螺纹圆锥销
多用于经常拆卸场合, 定位精度比圆柱销高
机械基础(第六版)PPT课件
根据变速原理可分为有级变速和无级变速两大类。
变速装置的选用原则
根据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变速装置类型,同时考虑其性能参数、 使用环境、维护保养等因素。
04
轴系零部件与轴承
轴系零部件概述及分类
轴系零部件的定义和 作用
轴系零部件的材料和 制造工艺
轴系零部件的分类和 特点
滑动轴承结构、特点和选用
机械分类
根据用途和功能,机械可分为动力机械、 工作机械、信息机械和控制机械等。
古代机械技术成就
古代简单机械
古代机械制造技术
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在古代 得到广泛应用,如古埃及人利用杠杆 原理建造金字塔。
古代机械制造技术包括铸造、锻造、 焊接和切削加工等,为古代机械的制 造提供了重要手段。
古代复杂机械
便于装拆和调整,方便维修和更换零部件;
螺纹连接性能要求 保证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泄漏; 具有足够的耐腐蚀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键连接、销连接和过盈配合连接简介
01
键连接
键连接是通过键与键槽的配合实现轴与轴上零件的连接。根据键的形状
和配合方式的不同,键连接可分为平键连接、半圆键连接、楔键连接等。
01
02
03
04
液压泵
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 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液压马达
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输出转矩和转速。
液压缸
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
其他元件
管道、油箱、滤油器、冷却器 等辅助元件,保证系统的正常
工作。
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作用与选择
控制阀的作用
气压传动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气压传动技术将朝着高速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低噪音、节能环保等 方向发展。同时,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气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整理《机械基础教案》(劳人版第六版)
整理人 尼克 《机械基础教案》劳人版第六版同学们:大家好,本文档是对第六章到第八章内容的辅导,包括每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和辅导,最后附有各章内容的整体练习。
祝大家学习愉快!第六章离散思维辅导一、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掌握离散思维的概念及离散思维在实践中的运用。
二、重点难点辅导㈠什么是离散思维法所谓离散思维法,是指通过对象整体细分、离散为有限或无限单元,从而创造发明出一种或多种新产品,产生出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的思维技法。
㈡离散思维法在各领域中的运用从古到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用离散方法解决的。
例如,在数学发展中,古代人把圆周分割成有限多个直线的多边形,从而创立了圆周率的近似算法。
所分割的多边形的边越多,其计算的结果就越接近于圆周率。
在近代,微积分的方法也是先化整为零,把变量无限地缩小,或把整体无限微分,然后积零为整,通过积分计算微分的总和,从而解决了运动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及曲线的弧长、圆形面积与体积等初等数学难以解决的问题。
现代数制离散法(逻辑代数法)将自然数值及自然语言等用二制双值代数(0,1)来加以表达,通过离散的0与1的各种组合,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在解决社会问题时,也常用离散法。
如用设立立交桥、建造高架道路和地铁等方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在大城市周围建设离散化的“卫星城”,在县城周围建设离散化的“小城镇”,以解决人口过于稠密,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通过设立分公司、分商店等方法把大公司化整为零,以扩大销路,扩大经营规模,方便边缘地区的顾客。
在水利建设中,也常常运用离散法解决难题。
例如我国黄河历史上经常泛滥成灾。
建国以后,我们在黄土高原地区虽然进行了大量水土保持工作,但是,由于人口增多和大量垦荒,水土流失不是减弱而是加剧了,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也日趋严重。
传统的“上拦下排”的方法难以奏效。
于是人们尝试了“解”的方法:一是在黄河下游多道分流,将水和沙分散到广大的三角洲上,这样,既能分拨水势,又能改良土壤;另一种方法是在黄河某处另辟一条新河,大量分流黄河洪水,这是解决黄患的根本出路。
机械基础教案(第六版)
※内容小结:5分钟1.机器、机构的特征及异同点。
2.构件与零件的概念。
3.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
4.机器的组成。
5.运动副概念及其分类。
6.高副、低副的应用特点。
7.机械传动的分类。
※布置作业:15分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巩固提升※课后反思:相对高度(h∕bp )为0.7的V 带称为普通V 带。
顶宽b ——V 带横截面中梯形轮廓的最大宽度。
节宽bp ——V 带绕带轮弯曲时,长度和宽度不变的层面称中性层,中性层的宽度称节宽。
高度h ——梯形轮廓的高度相对高度h∕bp ——带的高度与节宽之比普通V 带已经标准化,按横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别为Y 、Z 、A 、B 、C 、D 、E 七种型号,在相同的条件下,横截面尺寸越大,传递的功率越大。
为了保证带传动工作时带和带轮槽工作面接触良好,V 带带轮轮槽角要适当减小些,一般取34、36、38度。
2.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带轮上与所配用V 带的节宽b p 相对应处的直径。
在带传动中,带轮基准直径越小,传动时带在带轮上的弯曲变形越严重,V 带的弯曲应力越大,从而会降低带的使用寿命。
为了延长传动带的使用寿命,对各种型号的普通V 带带轮都规定了最小基准直径。
3.V 带传动的传动比id d1——主动轮基准直径,mm d d2——从动轮基准直径,mm n 1——主动轮的转速,r/min n 2——从动轮的转速,r/min 通常V 带传动比i ≤7,常用2~7 4.小带轮的包角α1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与带轮轮缘表面间接触弧的长短。
两带轮中心距越大,小带轮包角也越大,带与带轮接触弧也越长,带能传递的功率也越大;反之,带能传递的功率就越小。
为了使带传动可靠,一般要求小带轮包角大于等于120度。
包角计算公式: 5.中心距a中心距——两带轮中心连线的长度。
两带轮中心距增大,使带传动能力提高;但中心距过大,又会使整个传动尺寸不够紧凑,在高速时易使带发生震动,反而使带传动能力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江油工业学校
教案
科目机械基础
教师赵海全
时间20XX年2月
编号
二〇一三年二月
机械基础
绪论
学习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机械基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学习要求:
掌握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了解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了解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对本门课程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一节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部分机械。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机器是用来变换或传递运动、能量、物料和信息,能减轻或替代人类劳动的工具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汽车机械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工业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1所示是典型的轿车总体构造。
一般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四大部分组成。
汽车是一个机械系统,通过这四大部件实现汽车安全行驶功能,使人类以车代步。
再如:机床、挖屈机、缝纫机、摩托车、自行车等各种机械。
二、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要对汽车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类各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务求为同学们打下一个基础的平台。
汽车材料基础———主要介绍汽车机械工程材料,也就是制造汽车机械零部件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质、金属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和金属材料的种类,非金属材料种类、性能等。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主要介绍公差与配合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
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主要介绍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机构、螺旋机构)、齿轮传动、齿轮系与减速器、带传动与链传动等。
联接与支承零部件———主要介绍各种联接方式(键联结、螺纹联接、坚固联接)及联接部件(联轴器、万向节、离合器、制动器)和支承零部件(轴、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等。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介绍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主要元件、基本回路,应用在汽车机械上典型液压系统与气压系统分析等。
第二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一、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具备所必需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
其他常用机构、轴、键、销及其连接、轴承、连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的学习,为以后课程打下基础,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2)理解通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参数。
3)掌握基本的液压与气动基本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查阅、检索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相关的技术标准。
2)能正确识别机械零件及常用机构的能力。
3)能对常用机构进行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
4)能识别常用的液压与气动元件并对简单液压与气动系统进行正确
分析。
5)运用和维护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多看实物、模型,并尽可能多做实验和进行机构的拆装,加深对其了解。
其核心是掌握各类零件、机构的应用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实验、讨论和回顾等多种形式,为学习与研究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 1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 2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 3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 4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 5 讲
第 15 页
教 学 进 程
追 备 课 与 备 注 皮带沿拉力作用方向作等速运动的平衡条件: P =F ′=2f N =f
2
sin
ϕQ =v f Q
即:v f =
2
sin
ϕf
一般取ϕ标准值为40°,则 v f =
20sin f =
342
0⋅f
≈2.9f 则F ′≈3 F ,故V 带较平皮带传递功率大, 结构紧凑,其包角可减小到70°。
(2)普通V 带传动的选用要点
应根据带传动的功率、主动轮的转速来选择普通V 带的型号和V 带的根数;再确定带轮基准直径,要求带轮直径要符合直径系列和带轮最小直径限制,即d d ≥min d d ,最后确定带的基准长度L d ,并进行验算。
选用时注意事项:
1)两带轮直径要选用适当;(影响带在带轮上的弯曲程度)
2)普通V 带的线速度应验算并限制在5m /s ≤v ≤25 m /s 范围内;(影响离心惯性力、带与带轮压力、摩擦力的大小)
3)V 带传动的中心距应适当。
(影响其结构大小、小带轮的包角和带在带轮上的挠曲次数)
4.普通V 带传动的正确使用
(1)带的型号和基准长度不能选错,如图1-13所示;
(2)各带轮轴线应相互平行,各带轮相对应的V 形槽的对称平面重合,误差不能超过20′,如图1-14所示。
(3)V 带张紧程度应适当;如图1-15所示。
(4)定期检查和调整,更换时最好成组更换; (5)必须安装防护罩。
四、平带传动和V 带传动的特点
1.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可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 2.可缓冲、吸振,传动平稳,噪声小; f -摩擦系
数; v f -楔面
摩擦的当量
摩擦系数; F ′-为两
边摩擦力之和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 6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7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8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9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10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11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12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13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14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15 讲
课时计划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高机控1241班教师赵海全检查人周第讲总第16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