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套色

合集下载

丝网印刷工艺流程(金属)

丝网印刷工艺流程(金属)

丝网印刷工艺流程(金属)丝网印刷工艺大致如下:丝网印版制作(绘稿、制底版、选网、绷网、涂(贴)感光膜)——承印材料准备(下料、印前处理、定位)————————————→丝网印刷—→干燥—→涂保护漆—→贴保护膜—→冲裁成型(高光加工)—→检验—→包装在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制底版”、“前处理”及“丝网版制作”三道工序。

制版工序决定着标牌的质量。

1.底版制作。

标牌的文字、图形制版大多采用照排及照相制版,首先制出单件原版,再用连晒机连晒拼版。

拼版时可根据零件要求的精度分别采用无间距拼版和有间距拼版。

标牌尺寸要求不高的,可采用无间距拼版,如图4-12所示。

印刷完成后,可直接裁切或裁切后冲压成型。

标牌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应采用有间距拼版,印刷完成后按定位孔的位置打孔冲压成型,每个零件间的距离可以为2mm,定位孔径可为2mm孔间距4mm,整体面积可为400×400mm,或根据工艺设计而定。

丝印标牌的颜色如果是两色或两色以上的,照相底版应有定位规矩线,定位孔可画在标牌主图案的照相底版上,以便冲裁时保证定位的精度。

2.定位。

丝印标牌印版上的规矩,是保证图形在相同被印工件表面的位置准确、统一及满足彩色套印精度要求的工艺手段。

根据承印物材料、形体的不同,丝印标牌的定位方法也各有所异,常用的有下列几种:①靠边定位。

适用于直边工件,例如:铭牌、面板、各种度盘等,在丝印时将工件的两直角边紧靠定位条即可。

②镶边定位。

适用于异形成型工件的丝印,可将工件成型加工落料的外框,在修整间隙后,按靠边定位法,将外框粘附在平台需要的位置上,丝印时只需将异形工件放入落料外框即可。

③孔定位。

孔定位适用于相同图形的拼版丝印,即先在板材上冲出定位孔,丝印时以孔定位,最后仍以定位孔对工件进行模具落料成型。

④重合定位。

适合在透明材料上丝印套色图形。

定位时可将第二色图案丝印在纸板上,并用印有第一色图案的薄膜覆盖,使两色图案的相同位包符合设计的尺寸要求,然后将印有第一色图的薄膜与平台粘牢,在丝印第二色图案时只需将印有第一色图案的透明工件与平台上的第一色图案重合,即可达到定位的目的。

说明书印刷工艺流程(范文)

说明书印刷工艺流程(范文)

说明书印刷工艺流‎程说明书印刷工‎艺流程篇一‎: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套色‎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套色四个网‎版先在导轨上按基‎本一致的安装好,‎再把菲林贴在印物‎上,在导轨上套好‎,印刷物与菲林不‎动,取下网版。

涂‎好感光浆并烘干,‎再把四个网依次对‎上在跑台导轨的印‎物菲林,这时候在‎网版上用笔画上与‎菲林对位的哪个套‎色孔(十字架)画‎上记号,两头都画‎,其它三个也这样‎,好了后拿去晒,‎四张菲林套色孔(‎十字架)依此对上‎四个网版上的记号‎,晒好后再把其中‎一张菲林贴在印物‎上,把印物(菲林‎)与网版对好(这‎时候印刷物是可以‎随动的),对好一‎个后,把其它三个‎来对(对套色孔)‎,如果有误差,就‎调下网版的靠导轨‎处,一定要调网版‎上的,好了后,把‎印刷品在跑台上依‎此摆放好就可以开‎印了‎一、确定印刷色序‎必须遵循的原则‎(1‎)透明度差、遮‎盖力强的油墨色序‎靠前,透明度好的‎油墨色序靠后;‎(2‎)黑色排在第一色‎序,是为了套印准‎确;黄色排在最后‎一个色序是因为在‎温压湿的状态下,‎其他油墨在黄墨上‎的附着力很差,故‎把黄色放在第四色‎。

‎(3)以文字和黑‎色实地为主的印刷‎品,印刷色序一般‎采用青、品红、黄‎、黑。

但若有黑色‎文字或实地套印黄‎色实地,则应该把‎黄色放在最后一色‎;‎(4)以色调的冷‎暖来确定印刷色序‎,暖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先印青、黑‎、后印品红、黄;‎冷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先印红,后印‎青。

(‎5)墨量小的‎先印,墨量大的后‎印;‎(6)当印刷中‎有平网和实地叠印‎时,一般先印平网‎,后印实地。

‎(7)印刷‎时套印要求比较高‎的两种色,可以安‎排这两种色在相邻‎两个色组印刷,以‎提高其套准精度。

‎(8)‎纸张平滑度差时,‎颜料颗粒度粗的油‎墨放在第一色印;‎纸张紧度差时,浅‎色先印。

专色‎的印刷也基本遵循‎以上规律,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实验‎,找出最能表现预‎期效果的色序。

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套色

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套色

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套色四个网版先在导轨上按基本一致的安装好,再把菲林贴在印物上,在导轨上套好,印刷物与菲林不动,取下网版。

涂好感光浆并烘干,再把四个网依次对上在跑台导轨的印物菲林,这时候在网版上用笔画上与菲林对位的哪个套色孔(十字架)画上记号,两头都画,其它三个也这样,好了后拿去晒,四张菲林套色孔(十字架)依此对上四个网版上的记号,晒好后再把其中一张菲林贴在印物上,把印物(菲林)与网版对好(这时候印刷物是可以随动的),对好一个后,把其它三个来对(对套色孔),如果有误差,就调下网版的靠导轨处,一定要调网版上的,好了后,把印刷品在跑台上依此摆放好就可以开印了一、确定印刷色序必须遵循的原则(1)透明度差、遮盖力强的油墨色序靠前,透明度好的油墨色序靠后;(2)黑色排在第一色序,是为了套印准确;黄色排在最后一个色序是因为在温压湿的状态下,其他油墨在黄墨上的附着力很差,故把黄色放在第四色。

(3)以文字和黑色实地为主的印刷品,印刷色序一般采用青、品红、黄、黑。

但若有黑色文字或实地套印黄色实地,则应该把黄色放在最后一色;(4)以色调的冷暖来确定印刷色序,暖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先印青、黑、后印品红、黄;冷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先印红,后印青。

(5)墨量小的先印,墨量大的后印;(6)当印刷中有平网和实地叠印时,一般先印平网,后印实地。

(7)印刷时套印要求比较高的两种色,可以安排这两种色在相邻两个色组印刷,以提高其套准精度。

(8)纸张平滑度差时,颜料颗粒度粗的油墨放在第一色印;纸张紧度差时,浅色先印。

专色的印刷也基本遵循以上规律,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实验,找出最能表现预期效果的色序。

四色印刷的印刷色序,可以有24种不同的排列组合,选择符合油墨特点和叠印规律的印刷色序,才能使印刷品的色彩更忠实于原稿,才能使图像层次清楚、网点清晰,实现正确的灰平衡。

所以要合理的安排印刷色序,最大程度的消除相互叠印、油墨本身的缺陷以及纸张质量等不利因素,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印刷品。

印刷工作流程ppt(共43张PPT)

印刷工作流程ppt(共43张PPT)


种类
13g
过油 种类
水油 粘度
晒版记 录
条码 内容
条码等 级
制程 情况
材料 工艺
备 注
4.生产控制
1)机台人员检查是否存在油墨乳化现象
油墨乳化:
在平版印刷中油 墨和润版液进行高速 挤压接触,油墨与润 版液发生乳化,形成 油中水型的乳液。使 油墨的流动性和粘性 发生变化,印刷适性 变差,干燥变慢,造 成印刷故障。另外因 乳化而形成水中油型 乳液时油墨微粒分散 到润版液中而造成浮 脏。
收纸装置
供墨系统装置
胶印机
压印装置
5.晒 版
用接触曝光的方法把阴图或阳图底片上的信息转移到印版 或其它感光材料上的过程。
6.胶 印
即平印、印刷品的图文先印在中间 载体上,(胶布)再转移到承印物 上的间接印刷方式。
利用油水互不相溶的原理,使油墨和水在同一平面印 版上保持相互平衡关系,来实现油墨的转移。
彩箱:A类产品≤0.2; B类产品≤0.25; C类产品≤0.25;
烟包:主要部位不允许;次要部位ø≤0.5,同一表面≤1个; 彩盒:A类产品主要部位ø≤0.5,次要部位ø≤1.0;
B类产品主要部位ø≤1.0,次要部位ø≤2.0; C类产品主要部位ø≤2.0,次要部位ø≤3.0 ; 彩箱:A类产品ø≤2.0;B类产品ø≤3.0;C类产品ø≤4.0; (同一表面 ≤3个且距离≥50)
无残缺、墨皮、脏版、滴水、甩油、拉墨、爆墨、印不实、水干、水大等 不良现象;
小于5号字体时不能有分辨不清现象;
烟包:主要部位不允许有此现象;次要部位与样稿相比无明显影响 彩盒/箱:与样稿相比无明显影响
A类产品ΔE≤3.5;B类产品ΔE≤4.5;C类产品ΔE≤5.5;

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报价

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报价

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报价印前设计制版:1、扫描:图片扫描原稿分为透射稿和反射稿,透明反转片幻灯片为透射稿,正常照片和印刷图片等叫反射稿。

扫描大小以原图稿的比例计算,放大一倍为放大文件的200%缩小一倍标50%。

正常扫描的精度是315dpi,格式正常是CMYK的TIF文件,苹果机可以正常读取,如果要刻成PC机的格式要在文件后面加上.tif的后缀,若是客户要直接拿去喷绘大幅广告,一般直接扫成RGB格式。

扫出来的文件以兆数(MB 计价。

扫描好的图片要注意收好,文件用刻盘或拷到客户的u盘或直接用在线输出” 收发。

2、设计制作:设计制作一般是指用扫描完的图片或直接用图库的图片文件,加上图案文字,根据客户的意图进行编排设计,最后制作成可以发排输出的完整文件。

一般制作计价是以16开P计算,每P含3~5张图,如果退底图太多,或有另加金银专色等,要适当加价。

制作有分胶印、丝印或其他印刷方式以及喷绘用文件等。

正常使用的软件有:Photoshop Freehand Illustrator、CorelDRAW、PageMake r QuarkXPress等。

可以使用苹果机或PC机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好的文件一般用普通喷墨稿给客户对稿,或客户直接在现场对稿,喷墨稿正常不超过两次校对,如果要第三次喷墨稿就要另外收费。

正常制作以四色为准,若有专色需另收费。

原则上客户如未结清款项之前所有原稿图片不能拿走。

胶印版设计制作以正常大度纸或正度纸的规格为准,特殊规格应得到业务员或客户的确认。

最后正确的出片文件另存刻盘保存留档。

3、数码打样和输出菲林:制作完的文件要出片印刷之前一般都需要看样,可以采用数码打样打出和印刷品一样的样张。

数码打样是用专用的仿铜版纸,其他纸张不可以打。

数码打样的优势是出菲林前打样,万一有错还可以修改,确保菲林正确。

输出菲林一般市面上现在大家制作的文件格式都可以输出,输出菲林有时需要拼大版,根据印刷机的大小和装订的方式进行拼版。

印刷流程及工艺范文

印刷流程及工艺范文

印刷流程及工艺范文
1.准备
首先,将原物料调整到标准尺寸,清洁以及处理,然后放入指定的模版里。

如果在印刷过程中使用油墨,就需要将油墨进行稀释和配比,然后及时向油墨坩埚中添加清洗剂,以避免油墨混浊。

2.排版
排版是指将原物料重新组织、重新布局、重新排列、重新优化,以便最终印刷出的成品最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3.印刷
印刷是指将原物料按排版的图案和字体在印刷机上进行加工、制作最终印刷品的过程。

4.检查
检查是指在印刷过程中,进行对成品的色彩对比检查,以及检查纸张质量,以确保成品的质量。

5.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对印刷品进行表面加工,以达到改善印刷品外观、防止褪色、美化印刷品的目的。

6.出库
出库是指将印刷品按一定的标准包装,经过检查后,配合物流公司将
印刷品送达用户手中。

7.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当用户使用印刷品后,发现质量有问题。

彩盒印刷流程

彩盒印刷流程

彩盒印刷流程
彩盒印刷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准备:确定彩盒的尺寸、形状、材质,并准备好彩盒的设计文件。

2. 印前处理:将设计文件导入到印刷软件中,进行排版、调色、图像处理等操作。

同时还需要确认彩盒的颜色、字体、图案等细节。

3. 制版:将印刷文件制作成印刷版,一般有正片制版和反片制版两种方式。

4. 印刷:根据彩盒设计的要求,使用印刷机进行彩盒的印刷,可以选择胶印、凹印、丝网印刷等不同的印刷方式。

5. 印后处理:印刷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如模切、烫金、压纹等,以及对彩盒进行折叠、粘合等组装工作。

6. 质检:对印刷出来的彩盒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无明显瑕疵。

7. 包装出货:经过质检合格的彩盒进行包装,如装箱、打包等。

以上是彩盒印刷的一般流程,具体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印刷需求而有所差异。

书籍封面的印刷工艺流程

书籍封面的印刷工艺流程

书籍封面的印刷工艺流程一、原稿扫描输入平板扫描仪的颜色感受器是CCD器件,是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原稿上,经原稿反射到一个镜子上,镜子将光线引导到一个透镜上,再将光线聚焦在电荷CCD上,然后将他们转化成数字数据。

在扫描封面时将扫描仪的分辨率定为800dpi,原稿在标准光源下按照原图的颜色状况、清晰度、标准及缺陷程度,将原稿复制进行调整,确定扫描色彩模式为CMYK模式,色彩分辨率采用350dpi。

扫描后得到的数字图像可能会因为环境因素会受到一些干扰,使原稿的阶调最大限度的与印刷所能再现的阶调相对应,使图像真实。

图片双倍扫描;单倍输出,可以提高图片的扫描质量。

二、印前图像处理1.加网由于印刷品是由网点组成,一般使用平滑度高的的纸张印刷,要选择高网点线数来复制,此封面克数比较高,质量比较好应采用200lpi印刷。

分色和设置专色三、拼大版1. 定义大版尺寸为787mmX1092mm,小版行数为2,列数为4页。

放两根裁切线在切口处,相互之间的距离为6mm,出血3mm。

内外角线相差3mm,在大版上,十字线、裁切线等所有的标记均应置于内角线3mm外,此封面为出血的印刷品,标记应置于外角线3mm,这样才能保证印完裁切后所有的标记都被裁切掉。

十字线的宽度为0.4mm,而在咬口范围内不能出现图像,咬口的范围为8mm,出血的大版咬口与外角线范围为10mm,有白边的可借用白边做咬口,从角线划出。

咬口附近的图像比较容易套准,咬口算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2. 将原稿进行色分解分成青(C)品(M)黄(Y)黑(K )四色色版,然后印刷时在进行色的合成。

将封面导入corelDRAW中,把图像的色彩模式从RGB模式转换成CMYK 模式,四色分色版以菲林片的形式输出,为了防止出现龟裂纹,青品黄黑的网线必须变换不同的角度。

青版15度、品红版75度、黄版90度、黑版45度。

整个版面的大部分由一种颜色印刷,所以要提前由印刷厂预先混合好的专色,这种印刷不易出现背面蹭脏,避免出现套印误差。

印刷机操作规程

印刷机操作规程

印刷机操作规程一、塑料凹版印刷机的印刷工艺流程二、薄膜放卷→张力控制→印刷第一色→干燥→套印第二色→干燥→套印第三色→干燥→套印第四色→干燥→牵引→收卷三、四、二、塑料凹版印刷机的操作程序五、1、准备工作六、①检查印刷机周围是否有灰尘、垃圾以及同印刷无关的杂物,检查通风排气设施是否完好;七、②检查原辅材料是否备足,是否符合印刷要求;塑料薄膜的印刷,要求待印基材膜符合以下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僵块、黄黑点、孔洞,五过多的皱褶;待印基材薄膜的平均厚度误差应在10%以内1m印刷宽度时,平均厚度误差的计算公式可参见干式复合基材膜的要求;在印刷压力下,待印基材膜的伸长率应在1%以内;待印基材膜的表面张力应≥40dyn/cm;事先了解基材薄膜同印刷油墨之间的亲和性情况,对于易与印刷墨中溶剂溶解和溶胀的薄膜,印刷速度和油墨的浓度可大一些;涂布基材膜涂布层印刷时,应了解涂布树脂同油墨的附着力如何;八、③检查版辊质量;注意后一套色的版辊应略大于前一色,如:第二色版辊的周长应大于第一以版辊周长1%,至少应当稍大或相等,绝对不可比第一色小,否则无法套印正确;检查版辊图案、色标情况;九、十、④检查印机传送、送料、走料、干燥、上墨、牵引和卷取各部分是否有卡阻现象,润滑部分注入润滑油,油路是否顺畅,仪器仪表是否完好;如设备上有油墨黏度自动控制仪的话,应调节印刷油墨的黏度在14~18s的设定值上,并在其中倒入混合溶剂,同墨槽用墨泵相连接;检查电脑自动对版装置;十一、⑤调配好油墨,选择同打样色标一样的原色油墨;十二、十三、2、装版十四、装版时要注意版子的左右面,卡紧锥体时不能过紧,防止把铜版辊胀裂,过松,印刷时会“逃版”;按照印刷色序来安装版辊;里印刷的印刷色序是金银墨→黑墨→原青→原黄→原红→白墨;正印刷时刚好相反:白墨→品红墨→黄墨→青墨→黑墨→金银墨;十五、十六、3、上刮墨刀十七、刮墨刀一般采用薄钢片,厚度在~之间;刮墨刀同印辊接触点切线之间的角度在15°~45°之间,小于15°,油墨不易刮净;大于45°,对印版和刮刀的损伤都比较重,易把印版镀铬层刮坏;刮墨刀压力不易过大,太大,易损坏印版;过小;不易刮净油墨;刮墨刀使用旧了的时候,可以用280~400目油石,从左向右均匀地沾上机油研磨,或者用800目以上金相砂皮纸沾上机油把刮墨刀连同刀架一起卸下后夹在夹具上均匀研磨,防止刮刀伤害人的手指; 十八、十九、刮墨刀与硬刀衬片重叠后置于上下夹持板中间,用螺栓栓紧;操作时螺栓要从中间向左右两端对称的拧紧,以免刀片弯曲;刮墨刀伸出硬刀衬片的长度为10~20mm,伸出长度过长,刮墨刀柔软,不易刮清;过短,刚性增加,刮擦太大,易损刀损版;硬刀衬片厚度易为~;二十、二十一、4、开机印刷二十二、凹版轮转机,一般采用无极变速系统控制印刷速度,为了使各色印刷单元同步,采用一个主电机和无级变速器,用一根长的转动轴带动整个印刷系统;开动墨泵,检查墨泵是否倒转;在各色印版离合器脱离的状况下启动主电机,检查变速器变速情况,然后开干燥器和鼓风机,在低速下合上离合器,进行套色;以第一色为基准,启动点动开关进行第二、第三、第四的纵向套色校准;然后仍以第一色为基准,进行第二、第三、第四色横向套色对准,横向的套色用手轮微调对准;纵横向套色对准后,加快印刷速度;如没有全自动电脑对版装置的,则印刷速度无论是卫星式轮转机还是组合式轮转机,不要超过40m/min;超过40m/min,肉眼无法跟踪观察,一般控制在25~30m/min即可;操作工人应密切注意套色情况,随时手工调节;如有全自动电脑对版装置,则应把操作模式打在自动对版上,这时,电脑能自动跟踪,发现偏离情况,会自动发出纠正信号,使版辊或基材移动,重新对准;二十三、二十四、在进口设备上,有一加热辊,待印基材放卷后,使基材能加热到50℃左右,然后进入第一色印刷单元;基材温热有利于印刷油墨的粘附力的提高和干燥;涂上油墨后,油墨进入干燥器,干燥器温度的排布以低-高-低的形式设定,便于快速干燥;不能印刷后立即进入高度干燥,这样容易使油墨层表面结成一层膜,组织里面溶剂的挥发干燥,结果印刷品干燥不够,堆放中易反粘;二十五、二十六、印刷基材不同张力控制不同;对BOPP膜而言,每米宽度的张力控制设定在5~8kgf49~较好,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印刷张力控制在~98N,而双向拉伸PET薄膜的印刷张力控制在98~;如果不足1米宽,则乘上其宽度同1m的比值即可,如;则上述张力乘即可;当印刷已经吸湿了的尼龙薄膜时,会发生印墨附着力下降和印刷边缘往外溢墨的现象,这时,可将第一色的干燥器打开,再把第一色版辊放在第二色位置上,各色后移一个单元;第一色就成了尼龙薄膜干燥位置,干燥温度可设定在80~90℃;二十七、二十八、5、印刷结束后的工作印刷任务完成后停止主电机,印刷基材停止给料;压印辊提升,刮刀脱离印刷版面,停止墨泵,倒出剩余油墨,清洗印版表面,直到无残留印墨,取下已印刷了的基材,关闭干燥器电加热,清洁地面;当印版不再使用时,把印版卸下,两端架起,放在专用的印版架上;如长期不用,则包好放置在仓库;一组印辊应放在一起,避免搅乱,外面要贴上标签,并注明了已印刷了多少印次,以备随时使用;。

印刷制作详细流程

印刷制作详细流程

第二十二页,共30页。
冲形
展示 (zhǎnsh ì):
第二十三页,共30页。
滚金边(jīn biān)
滚金边指将印刷品边角整圈包裹上金边,也可 以(kěyǐ)是其他颜色
展示
(zhǎns hì):
第二十四页,共30页。
打孔(dǎ kǒnɡ)
就是按要求(yāoqiú)按尺寸给一张纸或N张纸弄个洞 出来,有专门的打孔机。
第四页,共30页。
四、
彩色连续调图像(如从电脑中调出的图片或设计者收集拍摄的照片等)如何保证其颜色(yánsè)的 还原呢?
1、扫描色彩校正和层次的优化调整后输入电脑(diànnǎo),由RGB包模式转换到CMYK 色模式,这是个分色过程,其分色参数要符合印刷系统的设备特征,直接采用印刷的分 色参数进行分色的文件可以用于输出。 2、在CMYK色空间中,对图像中的一些关键色(如肤色、蓝天等)的CMYK值进行修 正,以保证印刷时的色彩再现。当然在进行关键色调整时不能以屏幕色为准,应以印刷 色标册上相应色为准,最好是记住常用关键色的C、M、Y、K颜色值,并把图像中的相 应色调整到这个颜色值附近。要准确校正关键色,最好不断记录熟悉所看到的常用颜色 及它们的CMYK颜色值。 3、如果是对图形和文字进行着色处理,为了使印刷时有准确的颜色外观,须在印刷色 标册上选定需要的颜色,并用其相应的CMYK色值组合对图文对象进行设定。这样无论 屏幕上显示的是什么颜色外观,也不管输出、印刷过程有多复杂,这些图文的颜色外观 就有了基本保证,其最终印刷品的颜色效果由CMYK成分比例来决定,和屏幕上所见到 的颜色无关,屏幕色只是CMYK组合色的一个代号而已。
精准:在完成客户“准确”确认后,设计师需对发布的设计稿 再仔细核对附属媒介,悬挂要求,控制出血,文件格式、精度, 工艺、材质要求,是否需要安装(ānzhuāng),价格,核实是 否派送,地点,时间等细致得沟通完毕。选择的供应商必须能 保证质量、准时完成。

四分色套色工艺

四分色套色工艺

四分色套色工艺
四分色套色工艺是一种用于印刷领域的特殊工艺,它可以将一幅图像分为四个不同的颜色通道进行印刷,最终形成彩色图像。

四分色套色工艺通常使用四种颜色墨水:青色(Cyan)、品
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Key)。

通过不
同的墨水组合,可以得到广泛的色彩范围。

四分色套色工艺的原理是利用色彩学的知识,将彩色图像分解为不同颜色通道的黑白图像,然后再通过适当的墨水叠加来还原出彩色图像。

具体的套色过程需要使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和印刷设备。

四分色套色工艺广泛应用于出版物、印刷品、广告等领域。

它可以准确还原原始图像的颜色,并且色彩饱和度高,细节清晰。

与传统的三原色套色工艺相比,四分色套色可以更好地还原蓝色和绿色,使印刷品更加逼真。

然而,四分色套色工艺也有一些限制,例如无法处理颜色变化较为细微的图像,对颜色渐变和过渡效果的还原能力相对较弱。

此外,使用四种不同的墨水也会增加印刷成本。

丝印中多色定位及套色方法

丝印中多色定位及套色方法

随着丝印技术的迅猛发展,丝印工艺、材料的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丝印效果越来越好,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客户对印刷效果的要求,日益成为服装等印刷的最常用的印花工艺要得到一件符合设计要求的,理想丝印品,除了丝印材料、颜料的选择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丝印图案要求多色和彩色印刷。

多色和彩色印刷是用丝印工艺将多种颜色叠印、套印在同一印刷位置,从而达到多色和彩色的效果。

丝印大家都知道,每次印刷只能印一种色深的颜色,既无法一次印出不同的颜色,也无法印出同一色调不同色深的颜色,所以,多色、彩色、不同色深的同色系图案的丝印,都需要多次印刷。

多次印刷就必须保证每次印刷的相对位置不能有移动。

本文就是介绍如何确定丝网版和承印物如何定位,以确保多次印刷位置的精确重合。

(本文介绍的方法适合非机器丝印)。

一、丝网版及承印物的定位方法丝网印刷定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丝网版固定,移动要印刷的物品,即印台丝印。

另一种是丝网版移动(跑版),要印刷的物品固定,即跑台丝印。

有以下几种定位方法:1.定规法有的要印刷物品,有2mm以上的厚度,边缘相对平齐的,这种物品的印刷就用定规法。

就是利用印刷台面的水平、垂直边进行定位,印刷时丝网版也以印刷台的边定位,达到多次印刷位置相同。

2.套规法有的物品本身有孔、洞、缝、缺口等,可利用2-3个孔位作为定位孔,印刷台上做对应的定位规,如钉上定位钉,定位钉的高度要略低于印刷物品的厚度,以免影响印刷。

同样的,丝网版上也制作相应位的定位规,这样就可多次准确定位了。

这种方法也称套孔法。

3.光定位法操作台面(跑台)为玻璃、亚克力板、有机片等透光性好的材料制成,下面装有灯光。

印强光可部分透过的东西时,依靠光照使承印物上的基线和操作台上的定位线相重合进行定位、套印。

4.真空吸附定位对于细小或较薄的承印物,带有真空负压吸气孔的操作台上的吸气小孔吸住要印刷的物体,使之不易移动,从而定位。

5.台板胶定位操作台上涂有粘结剂,可粘住承印物,以此方法进行定位。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2007-12-20 13:11印前设计制版:1、扫描:图片扫描原稿分为透射稿和反射稿,透明反转片幻灯片为透射稿,正常照片和印刷图片等叫反射稿。

扫描大小以原图稿的比例计算,放大一倍为放大文件的200%,缩小一倍标50%。

正常扫描的精度是315dpi,格式正常是CMYK的TIF文件,苹果机可以正常读取,如果要刻成PC机的格式要在文件后面加上.tif的后缀,若是客户要直接拿去喷绘大幅广告,一般直接扫成RGB格式。

扫出来的文件以兆数(MB)计价。

扫描好的图片要注意收好,文件用刻盘或拷到客户的u盘或直接用“在线输出”收发。

2、设计制作:设计制作一般是指用扫描完的图片或直接用图库的图片文件,加上图案文字,根据客户的意图进行编排设计,最后制作成可以发排输出的完整文件。

一般制作计价是以1 6开P计算,每P含3~5张图,如果退底图太多,或有另加金银专色等,要适当加价。

制作有分胶印、丝印或其他印刷方式以及喷绘用文件等。

正常使用的软件有:Photoshop、Fre ehand、Illustrator、CorelDRAW、PageMaker、QuarkXPress等。

可以使用苹果机或PC 机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好的文件一般用普通喷墨稿给客户对稿,或客户直接在现场对稿,喷墨稿正常不超过两次校对,如果要第三次喷墨稿就要另外收费。

正常制作以四色为准,若有专色需另收费。

原则上客户如未结清款项之前所有原稿图片不能拿走。

胶印版设计制作以正常大度纸或正度纸的规格为准,特殊规格应得到业务员或客户的确认。

最后正确的出片文件另存刻盘保存留档。

3、数码打样和输出菲林:制作完的文件要出片印刷之前一般都需要看样,可以采用数码打样打出和印刷品一样的样张。

数码打样是用专用的仿铜版纸,其他纸张不可以打。

数码打样的优势是出菲林前打样,万一有错还可以修改,确保菲林正确。

输出菲林一般市面上现在大家制作的文件格式都可以输出,输出菲林有时需要拼大版,根据印刷机的大小和装订的方式进行拼版。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
包装印刷工艺是指将设计好的包装图案和文字印刷在包装材料上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艺,才能确保印刷品质量和效果达到要求。

下面是包装印刷工艺的主要流程:
1. 设计与排版
首先,设计师需要根据客户要求和产品特点,设计出合适的包装图案和文字。

然后进行排版,确定图案和文字的位置和大小。

2. 调色
调色是印刷前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印刷品的色彩效果。

印刷厂会根据客户提供的颜色样本和要求,通过色彩分析仪和调色软件来调整颜料的比例,确保印刷出的色彩准确和一致。

3. 制版
制版是将设计好的图案和文字转移到印刷版上的过程。

目前常见的制版方式有胶印版、凸版和凹版等,每种制版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4. 印刷
印刷是将制版好的图案和文字转移到包装材料上的过程。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印刷机的压力、速度和温度,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

5. 烫金、凹凸、上光
在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烫金、凹凸、上光等一系列后工艺,以增加印刷品的质感和防水性。

6. 检验与包装
最后,印刷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质量合格后再进行包装。

包装后的印刷品可以进行发货,或者送往后续加工工序。

总的来说,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复杂而繁琐,需要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一丝不苟。

只有严格按照流程操作,才能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印刷工艺PPT52页

印刷工艺PPT52页
印刷工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印刷概述 印刷的要素与种类 凸版制版与印刷工艺 平版制版与印刷工艺 滤过版制版与印刷工艺 其它印刷工艺 书籍装订
第一章 印刷概述
印刷术就是利用数学、化学、物理学、 机械学、电子学等基础理论和现代技 术,准确、迅速、大量、经济地在各 种承印物上复制便于广泛传播和长久 保存图文的综合技术。
四、网点与网屏 另一种方法是用放大镜目测网点面积与
空白面积的比例,这种方法比较直观、 方便,但因凭经验,误差较大,具体为:
鉴别5成以内网点的成数,是根据对边两 黑之间的空隙能容纳同等黑网点的颗数 来辨认的。
第四章 平版制版与印刷工艺
黑网点之间的空隙内,能放置三颗同等 大小的黑网点,就是1成的网点;
盘机、方箱机等 4 适合于印刷面积小,数量少,超厚和
纸质粗、松、不平整以及塑料等材料
第三章 凸版制版与印刷工艺
缺点: 1 制版工艺复杂,质量难以控制,不适
宜明暗层次丰富和套色多,幅面大的 彩色印刷 2 制版周期长,印刷速度慢,效率低 3 浇铸铅字和腐蚀铜锌版工艺带来环境 污染问题 4 活字排版周期长,占用厂房面积大, 动用人工多
第四章 平版制版与印刷工艺
四、网点与网屏 所以,认识网点的成数是印刷操作者和
质检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识别网点成 数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密度计测定网点的积分密度,然 后再换算成网点面积的百分数,如:网 点的积分密度为0.3,则网点面积为50 %,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准确;
第四章 平版制版与印刷工艺
例:信纸的印刷 准备—摆版—装版—垫版—印刷—质检 图版印刷工艺 主要以铜锌版线图为印版的套色印刷, 即彩色套印(略)
第四章 平版制版与印刷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工艺流程及印刷套色
四个网版先在导轨上按基本一致的安装好,再把菲林贴在印物上,在导轨上套好,印刷物与菲林不动,取下网版。

涂好感光浆并烘干,再把四个网依次对上在跑台导轨的印物菲林,这时候在网版上用笔画上与菲林对位的哪个套色孔(十字架)画上记号,两头都画,其它三个也这样,好了后拿去晒,四张菲林套色孔(十字架)依此对上四个网版上的记号,晒好后再把其中一张菲林贴在印物上,把印物(菲林)与网版对好(这时候印刷物是可以随动的),对好一个后,把其它三个来对(对套色孔),如果有误差,就调下网版的靠导轨处,一定要调网版上的,好了后,把印刷品在跑台上依此摆放好就可以开印了
一、确定印刷色序必须遵循的原则
(1)透明度差、遮盖力强的油墨色序靠前,透明度好的油墨色序靠后;
(2)黑色排在第一色序,是为了套印准确;黄色排在最后一个色序是因为在温压湿的状态下,其他油墨在黄墨上的附着力很差,故把黄色放在第四色。

(3)以文字和黑色实地为主的印刷品,印刷色序一般采用青、品红、黄、黑。

但若有黑色文字或实地套印黄色实地,则应该把黄色放在最后一色;
(4)以色调的冷暖来确定印刷色序,暖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先印青、黑、后印品红、黄;冷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先印红,后印青。

(5)墨量小的先印,墨量大的后印;
(6)当印刷中有平网和实地叠印时,一般先印平网,后印实地。

(7)印刷时套印要求比较高的两种色,可以安排这两种色在相邻两个色组印刷,以提高其套准精度。

(8)纸张平滑度差时,颜料颗粒度粗的油墨放在第一色印;纸张紧度差时,浅色先印。

专色的印刷也基本遵循以上规律,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实验,找出最能表现预期效果的色序。

四色印刷的印刷色序,可以有24种不同的排列组合,选择符合油墨特点和叠印规律的印刷色序,才能使印刷品的色彩更忠实于原稿,才能使图像层次清楚、网点清晰,实现正确的灰平衡。

所以要合理的安排印刷色序,最大程度的消除相互叠印、油墨本身的缺陷以及纸张质量等不利因素,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印刷品。

在四色印刷中,画面亮调部分,各色网点多为并列组合;而中间调部分的各色网点、则部分叠合在一起、部分仍组合形式;暗调部分的各色网点,则几乎是完全叠合在一起了。

所以印刷色序对亮调部分影响不大,在中间调和暗调部分则受影响较大,因为即使是透明度很好的油墨,也具有不同程度的遮盖性,另外在湿压湿印刷过程中,先印刷的油墨在印刷下一色时,会被橡皮滚筒粘走一部分,这样先印的墨色便不能完全的呈现,而后印的墨色则能够充分地呈色。

所以,一般会将能表现原稿主体色调的颜色安排在靠后的色序。

二、确定印刷色序时不能不看的十四条原则
印刷色序会直接影响印刷产品的质量,为了获得良好的复制效果,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根据三原色的明度排列色序:三原色油墨的明度反映在三原色油墨的分光光度曲线上,反射率越高,油墨亮度越高。

所以,三原色油墨的明度是;黄>青>品红>黑。

2.根据三原色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排列色序: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取决于颜料和连接料的折光率之差。

遮盖性较强的油墨对叠色后的色彩影响较大,作为后印色叠印就不易显出正确的色彩,达不到好的混色效果。

所以,透明性差的油墨先印,透明性强的后印。

3.根据网点面积的大小排列色序:一般情况网点面积小的先印,网点面积大的后印。

4.根据原稿特点排列色序:每幅原稿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属暖调,有的属冷调。

在色序排列上,以暖调为主的先印黑、青,后印红、黄;以冷调为主的先印红,后印青。

5.根据设备的不同排列色序:一般情况下单色或双色机的印刷色序以明暗色相互交替为宜;四色印刷机一般先印暗色,后印亮色。

6.根据纸张的性质排列色序:纸张平滑度、白度、紧度和表面强度各有不同,平、紧纸张先印暗色,后印亮色;粗、松的纸张,先印明亮黄墨,后印暗色,因为黄墨可以遮盖掉纸毛和掉粉等纸张缺陷。

7.根据油墨的干燥性能排列色序:实践证明,黄墨比品红墨的干燥速度快近两倍,品红墨比青墨快一倍,黑墨固着性最慢。

干性慢的油墨应先印,干性快的油墨后印。

单色机为防玻璃化,一般最后印黄色以以便迅速结膜干燥。

8.根据平网和实地排列色序:复制品有平网和实地时,为取得好的印刷质量,使实地平服、墨色鲜艳厚实,一般先印平网图文,后印实地结构。

9.根据浅色和深色排列色序:为使印刷品具有一定的光泽而加印浅色的,先印深色,后印浅色。

10.风景类产品的青版图文面积远大于品红版,依据图文面积大的色版后印的原则,宜采用黑、品红、青、黄色序。

11.以文字和黑实地为主的产品一般采用青、品红、黄、黑色序,但不能在黄色实地上印黑文字及图案,否则由于黄墨粘度小,黑色粘度大而产生逆套印,造成黑色印不上或印不实的现象。

12.对于四色叠印区域很小的画面,套色顺序一般可采用图文面积大的色版后印的原则。

13.金、银色产品,由于金墨、银墨的附着力很小,金、银墨应尽可能放在最后一色,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三次叠墨印刷。

14.印刷的色序要尽量与打样时的色序保持一致,不然就追不上打样的效果。

CTP技术:
意味著由数字化数据直接制成印版,毋须胶片
它能产生比传统印版更锐化的点、加快上机印刷准备时间、缩短从前端到后端的整个印刷过程、提高印刷质量,同时使用户可迅速得到投资回报。

CTP可处理多种印刷方式,包括商业表格、说明书、通讯录、文件、财务、报纸、标签和包装。

除此之外,CTP还适合印刷单张纸和宣传册。

由于CTP系统也适用于报纸和包装印刷,而众所周知这都是以提供广告胶片为主的行业。

但是由于有了Adobe 的PDF可携带文件格式和以PDF工作流程为基础的爱克发Apogee工作流程,大大减少了自来胶片的供应。

对于有信心、有能力在全数字化的印前环境下进行工作的印刷厂来说,CTP系统正是应走的方向。

CTP还有很多优点,如锐化半色调、更好的高光效果、暗部细节清晰等。

CTP系统也给用户提供更高的质量和更短的工作周期,这使他们能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CTP技术
目录
CTP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学科的产品,它的结构主要由机械系统、光路系统、电路系统3大部分组成。

一般情况下,CTP技术更多的是指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

CTP技术从不同的理解角度又可分为在机直接制版技术和脱机直接制版技术;工作方式、激光技术和制版技术。

CTP的四种含义
1.Computer to plate:从计算机直接到制版,即“脱机直接制版”,这是对CTP通常的理解。

2.Computer to press:从计算机直接到印刷机,即“在机直接制版”。

3.Computer to Paper/Print:计算机直接到纸张或印品,即直接印刷技术。

4.Computer to Proof:计算机直接出样张,即彩色数字打样。

CTP工作方式
直接制版设备的工作方式指的是版面记录器的曝光方式,可分为内鼓式曝光方式、外鼓式曝光方式和平台式曝光方式。

目前性能好的高档CTP设备都采用外鼓式曝光方式。

CTP激光技术
CTP所采用的激光光源按其光谱特性可分为可见光源、红外光源、紫外线光源。

热敏CTP采用的是红外光源;光敏技术又包括了紫激光技术、CTcP技术。

关于热敏、紫激光、CTcP的制版网点质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不同工作流程的特点、调频加网技术的应用也是各有千秋。

通过长久的实践和生产运用证明了,热敏制版的优势已经毋庸置疑,并且像柯达的热敏CTP制版机的“方形光点”技术也是目前最高水准。

CTP制版技术
CTP制版技术分为:光敏CTP制版技术和热敏CTP制版技术。

其中感光体系CTP版材包括银盐扩散型版材、高感度树脂版材和银盐/PS版复合型版材;感热体系 CTP版材包括热交联型版材、热烧蚀版材和热转移版材等。

热敏CTP制版技术是目前最成熟,最稳定,效果最好的制版技术。

CTP技术的优势
CTP技术具有四大优势(一)缩短印刷准备时间,充分提高印刷效率;(二)加强网点控制,实现精品印刷;(三)减少制版环节,节时省力,加快交货周期;(四)加强工作流程管理。

柯达CTP技术
1.“方形光点”技术的好处:水墨平衡极快,低成本印精品,节省转版时间,可大规模印刷调频网
2.温度补偿专利:确保在大温差下仍然可以精确套准
3.快速、动态自动对焦:防止因为小尘粒导致热点或成像缺陷
4.几何校正:纠正印版微小的几何扭曲,使任何两台设备可以一起成像印版
5.“印能捷”工作流程:15个人的工作用5个人来做,而且更好更快,出错机会低,决不让停(印刷)机等版的情况发生
柯达CTP技术的优势
1、CTP机型的产能任意升级
2、印刷转版快:不再因为解决印版套准问题浪费时间,也不要花费时间去清除印版脏点。

3、水墨平衡快:这个是柯达特点。

海德堡的速霸74-DI、曼-罗兰的DICO Web、小森公司Project D和KBA高宝的数字胶印机都要用它。

数字印刷的基本要求是水墨平衡必须很快才行,只有柯达该项技术能够做到这点。

4、印品品质高:得益于“方形光点”技术,柯达CTP可以做到“1%不丢,99%不糊”,还可以把调频网印刷变成常规生产。

5、方形光点成像带来更高稳定性,方形光点技术能轻松实现调频网作品的批量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