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合集下载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 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 )
其他名山:




黄山:安徽、天下奇;四绝:奇松、怪石、云 海、温泉 庐山:江西、中国著名的避暑疗养和观光游 览胜地 武陵源: 湖南、张家界 丹霞山: 广东韶关,中国红石公园
开普敦好望角海岸奇观 (南非的“母亲城”,意为“海角之镇) 挪威西岸峡湾 普吉岛 (马来半岛西岸附近的安达曼海中,是泰国最大的岛屿) 科西嘉岛 (利古里亚海西南,距法国地中海海岸东段170多千米,是 地中海第四大岛,也是法国惟一的大岛。)

(二)世界海岸地貌旅游资源
五、特异地貌
(一)主要类型 地缝裂谷、火山地貌、冰臼群、土林、独立怪石、 古生物化石等。 (二)中外著名特异地貌
(二)世界名山



富士山(日本):日本最高山、圣岳 黑林山(德国):欧洲夏都 奥林匹斯山(希腊):希腊最高山 乞力马扎罗山(坦桑尼亚):非洲最高山 阿尔卑斯山(德国、意大利、瑞士、法国、匈 牙利、斯洛文尼亚):欧洲最高山
二、岩溶景观
岩溶景观,是指富有游览观赏价值的岩溶地貌,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 及卤盐类可溶性岩石,在一定地质、气候和水文条件下,经地表水和地下 水的溶蚀及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岩溶景观的主要形态类型有,峰林、 峰丛、孤峰、石林、天生桥、溶洞、石笋、石钟乳等。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山岳形胜 岩溶景观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特异地貌
一、山岳形胜
(一)中国主要名山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湿润区,以低山和中山为主。 南秀北雄。 五岳、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黄山、庐山、 丹霞山、武陵源等。

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主要包括以下4类:
1.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
类型等。

2.水域风光类: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3.生物景观类: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4.气候与天象景观类: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观,如泰山日
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以及虽可遇不可求但出现频率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以上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旅游资源往往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对旅游者及当地社区的积极影响。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
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景观
地文景观
一、概念: 地质作用
地文景观是指地球内、外力综合作用于 地球岩石圈而形成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 称。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 衰变释放的热能所产生的作用,主要表现 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主要由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 能和重力能等所引起。具体表现为风化作 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 结成岩作用。
重庆奉节的小寨“天坑”
③溶斗(天坑)
溶斗是地面上的封闭性小型洼地。重庆奉节
的小寨“天坑”是世界罕见的特大型溶斗,其深
度和直径均在600米以上。
形成条件:层状节理的碳酸盐岩层、地下河、 地壳震荡
(2)地下洞穴景观:
①溶洞
是地下水沿可溶岩层层面、节理或裂隙进行溶蚀 扩大而成的空洞。
②石钟乳、石笋和石柱
08年4月17日,甘肃省酒泉市戈壁滩上出 现大片水面以及水边植物等幻景。
(3)黄土景观
黄土是一种黄色的、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 物。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干燥或半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地 区。 我国黄土集中分布在陕西北部、甘肃中部和东部、 宁夏南部和山西西部一带,即著名的黄土高原区域。 黄土地貌独具特色,塬、墚、峁、陷穴、沟谷等黄土 地貌景观均具有较强观赏性。
易受风化侵蚀。由于侵蚀、风化剥落、重力崩塌等的 综合作用,形成了地形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 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崖赤壁地貌。这种地貌以 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为典型,故称“丹霞地貌”。人 们常用“丹霞赤壁”来形容广东仁化的丹霞山,用 “碧水丹山”来赞美福建武夷山,这里的“赤”和 “丹”,均系指岩石的红色。
(3)变质岩 变质岩中人们最熟悉的是大理岩。纯白而 致密的大理岩,俗称汉白玉,除用于建筑外, 还可供艺术雕刻。如果其中含有带色的矿物, 就使大理岩具有各种美丽的斑彩。我国云南大 理是大理岩的著名产地,大理岩就因此而得名。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及鉴赏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及鉴赏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及鉴赏1. 引言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是指以自然地理环境为根底并结合人文因素而形成的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鉴赏是游客欣赏、体验和理解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文景观旅游资源,以及如何鉴赏这些资源。

2.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2.1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根底。

它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貌特征。

这些自然地理环境可以提供戏剧性的景观,吸引游客欣赏和探索。

2.2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或修改的自然和人造景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或艺术价值。

它可以是古建筑、历史遗址、传统村落等。

游客可以通过欣赏这些文化遗产来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2.3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由人类活动和文化因素创造的景观。

它包括城市、乡村、公园等。

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地区的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3.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鉴赏3.1 环境感知鉴赏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第一步是对环境的感知。

游客可以通过观察和听觉来感知周围的环境。

例如,游客可以观察山脉的形状和颜色,听取河流的潺潺声音。

3.2 历史与文化理解鉴赏地文景观旅游资源还需要对其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理解。

游客可以通过导游讲解、历史文献等途径来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这样可以使游客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所看到的景观。

3.3 深入体验要真正鉴赏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游客需要深入体验。

这包括参加当地的传统活动、尝试当地的传统美食等。

通过身临其境地体验,游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4. 结论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它可以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了解历史文化的时机。

鉴赏地文景观旅游资源需要游客具备一定的环境感知能力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通过深入体验,游客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魅力。

参考文献•Smith, M. K. (2024). Issues in cultural tourism studies.Routledge.•Hall, C. M., & Page, S. J. (2024). 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Environment, place and space. Routledge.•Weaver, D. B., & Lawton, L. J. (2024). Tourism management.John Wiley & Sons.本文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满足了1500字的要求。

第三章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二、科普教育功能 三、探险运动与康体健身运动功能 四、文化旅游功能
第三节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国家分类标准:5亚类,37个基本类型: AA 综合自然旅游地(7个基本类型) AB 沉积与构造 (7个基本类型) 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 14个基本类型) AD 自然变动遗迹 (7个基本类型) AE 岛礁 (2个基本类型)
2、内用力作用:内力作用,地球内部能量如: 热能、压力等所产生的作用。
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的热能、地球 自转的旋转能、重力能。
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 地震。
(例如:喜马拉雅山、腾冲火山、叠溪地震湖)
3、外营力作用:也称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 太阳能所引起。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引起地壳表面的的物质(矿物、岩石)不断破碎、分解、 迁移、沉积。 具体表现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 用、成岩作用。(喀斯特地貌)
3、孤峰:
孤峰是耸立在溶蚀平原上的孤 立石灰岩山峰,是喀斯特地貌发 育晚期的产物。
桂林山水属于典型的热带峰林景 观。
峰丛、峰林、孤峰形成示意图
桂林山水—峰丛、峰林
平地涌千峰
象鼻山
4、天生桥: 天生桥是古地下河道随地壳上升后崩塌所残存的遗迹,看起来像一
座跨越峡谷的石桥。
5、边石堤: 边石堤是指发育在溶洞底部或山坡、谷底的堤状石灰华,由碳酸钙沉积所形成。 香格里拉白水台
第三节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一、地质过程形迹:断层景观旅游资源、节理与褶皱景观旅 游资源等。
二、山体、石体与峡谷: 1、山体: 名山特点: 1)名山是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实体; 2)名山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3)名山拥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 4)名山是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体;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一)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地文景观是指地球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于地球的岩石圈而形成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称.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则是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地文景观物象.(二)地文景观形成与地质作用地文景观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地球自形成以来,从未停止其变化和发展,今天所看到的地球,不过是它的全部运动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地壳,既受到地球自身发展的作用而引起变化,又受到地球以外的力量作用而引起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讲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其实,所谓"稳"和"坚"都是相对的,不稳和不坚才是绝对的.可以说,地球上没有一种岩石,构造,地貌是固定不变而仍然保持其形成时的面貌.所谓"沧海桑田"正是对这种巨大变化的描述.这种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壳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发展的作用叫做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两种:内营力作用和外营力作用.1,内营力作用内营力作用也称内力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能量如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热能,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重力作用形成的重力能等所产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1)地壳运动地壳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运动形式既相互联系,又可相互转化.大地从来没有安静过,但人们平时却并不感觉到这点.正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说:"地球的变化同我们短暂的生命相比,是很缓慢的,因此,简直注意不到它的变化."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我们有可能依靠精密的仪器,测量出地面起伏的微小变化.测量的结果证实了地壳既有升降运动,还存在着大规模的水平方向的运动.例如从晚第三纪以来,喜马拉雅山从古地中海升起,上升幅度达七八千米,而同一时间,江汉平原地区却表现为缓慢下降,沉积了近一千米厚的沉积层.从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照片,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红海和亚丁湾两侧的海岸极其相似,简直可以吻合起来.据测量,红海正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加宽着.从东非大裂谷在2500万年前形成至今,裂谷的宽度平均已扩展了65千米.如果我们把东非大裂谷加宽的速度定为每年1厘米的话,再过5000万年以后,裂谷的宽度就是565千米.裂谷以东的大片土地,就跟非洲大陆分离了.(2)岩浆活动岩浆是地壳深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硅酸岩熔融体,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称为岩浆侵入活动.岩浆上升到地壳一定位置未达地表就冷凝成岩,称为侵入岩;岩浆喷出地面,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结而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3)变质作用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当所处的环境改变时,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等方面也会发生变化,以建立新环境下新的平衡,这样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做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中,温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变质作用是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发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矿物重结晶,使颗粒变粗和增强物质的活动性,也使原来的矿物发生分解或化合,形成新的矿物.除温度外,压力也是引起岩石变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由岩浆中分泌出来的气水溶液(热液),当其在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渗流时,可将某些组分带入或带出,从而形成新矿物,使岩石发生变质.当然,温度,压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均属外因,原岩的成分和性质则是变质的内在因素.人们喜爱的首饰中的红宝石和蓝宝石,是色彩美丽而透明的刚玉矿物,它主要是在高温和富铝缺硅条件下形成的变质矿物.(4)地震地震是大地的快速震动,属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2,外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也称外力作用,主要由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所引起.它使地壳表面各种物质成分不断破碎,分解,迁移,沉积,使地壳表面削高填低趋于夷平.具体表现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在温度变化,气体(氧,二氧化碳),水溶液,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岩石及矿物的物理状态或化学成分在原地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十分普遍,地表的岩石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这种作用.即使像花岗岩,大理岩等算是坚硬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仍然不免遭到破坏.不同种类的岩石,风化速率各不相同.岩性常是造成风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矿物成分复杂的岩石,因各矿物的抗风化力强弱不一,所以比矿物成分单一的岩石易风化;通常深色的矿物吸热多且快,因此含深色矿物多的岩石也相对易风化;矿物颗粒细小且呈等粒状结构的岩石,比粗粒状的和斑状的岩石抗风化的能力要强.除岩性外,岩石所处环境温度条件和水分状况是影响风化强度的基本控制因子.据记载,我国汉朝的虞翊,在甘肃南部疏竣河道时,曾将堵塞江中的礁石用柴烧得滚烫,后再"以水灌之,石皆罅裂."说明古人对岩石因冷热变化而破裂是早有认识的.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水,湖水,冰川,风等处于运动状态的外营力对地壳表层岩石,土壤等的破坏作用,称为剥蚀作用.地面流水的剥蚀作用又称侵蚀作用.在自然界的各种剥蚀动力中,河流的侵蚀作用是一种最广泛,最强烈的作用.岩石经风化和剥蚀后,其产物大部分被流水,海浪,冰川,风等搬运,迁移到其他地方的作用,则称搬运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当场所后,因条件变化(如流速,风速降低,冰川融化等)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一般地说,大的石块,流水不易搬运,往往堆积在河流上游或就地堆积,小的砂粒就远离"家乡",沉积到河流下游.因此在一条没有支流或没有较大支流汇入的河流中,从上游到下游,会出现沉积物按大小,轻重不同呈带状分布的现象.在同一地点,沉积物从下到上也会出现不同大小和轻重颗粒的分选现象.同样的道理,一般在海洋近岸带沉积较粗粒碎屑,一些较细颗粒呈悬浮状态被搬运到离海岸较远的地区.在近岸带沉积的砾和砂,经海浪的长期作用及颗粒间的互相摩擦和碰撞,亦具有良好的磨圆度.风力搬运的沉积物,也具明显的分选性,在顺风方向上的分布具有粗细明显的分带现象.至于可溶物质及肢体物质的搬运,在一定条件下(浓度达到过饱和,不同电荷的中和等)会沉淀析出,形成盐类沉积物或铁,锰,硅等胶体物质的沉积.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当达到过饱和状态时,会析离出来形成地下水化学沉积物.3,地质作用与地文景观的形成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及起伏状况,也称地形.而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是在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共同塑造而成的.内营力作用塑造了地球表面大的基本构造形态,增加了地表的高差起伏.而外营力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过程对高起的地表进行夷平,对凹陷的盆地进行填高,总的趋势是削高填低,减少地表的起伏,使地表趋于和缓.伴随着地貌起伏形态的形成,其他的地文景观现象也随之出现.如隆起的山脉地区往往出现断裂,节理,褶曲等地质构造形迹,并有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发生;而相对沉陷地区堆积深厚的地层,富含动植物化石.沉陷作用甚至可以导致海侵现象,使原来的沿海丘陵变为岸外岛屿.风,水流等外营力的侵蚀,堆积作用可形成独特的蚀余地貌(残留下的地貌),沙石堆积地貌,在一定岩石岩性的配合下可形成独特的象形山石地形,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岩溶作用,重力崩塌以及地面塌陷作用下,可发育成各种洞穴,天坑等自然奇观.因此,内力的隆起和外力的剥蚀,内力的下沉和外力的堆积,总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协调发展的.二,地质地貌条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一)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除气象气候等自然旅游资源之外,绝大多数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均有赖于地质地貌条件与环境.例如:若没有构造节理强烈发育的花岗岩及其地貌,也就没有黄山的怪石和温泉;如没有地壳变动的断块隆起,就无法形成雄伟,奇险的泰山,华山,庐山等山地景观;假使没有地壳变动的构造断陷,也就不可能产生青海湖,鄱阳湖,贝加尔湖等断陷湖泊旅游区.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武陵峰林,长江三峡,天涯海角,黄果瀑布,钱塘涌潮,济南泉水,五大连池等我国誉满全球的旅游区,都与该地的地质地貌条件联系在一起. (二)地质地貌条件直接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随着科学文化的提高与发展,旅游者已不光满足单纯的观赏与游览,以求知,科学考察等为目标的旅游活动日益增多.大量地质,地貌现象吸引着众多游客,为旅游业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如云南路南的石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还有西岳华山,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四川自贡的恐龙博物馆,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等均是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它们都以地质,地貌特征见长.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巫山大宁河小三峡都是河流侵蚀形成的河谷类地貌景观,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吉林长白山天池,古代生物掩埋形成的山东临朐山旺化石,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云南腾冲温泉,现代活动着的甘肃祁连山七一冰川等都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地貌不仅是风景的基础和骨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主景的作用.另外,在一些景区内,作为主景的并不是地质地貌的物质形象和造型,但由于有了这些地文景观的合理搭配,却可以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从而强化了主景的美学特征,使林更秀,水更美,园林更自然和谐.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三)地质地貌条件影响与制约着人文旅游资源的发生发展及其地域分布规律人文旅游资源虽然是古今人类文化活动而产生的事象,但其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历史,民族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因为一切人文旅游资源都植根于地表,莫不与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赋存地域特征有关.例如:古人类遗址(岩洞)的选址要求是近水,干燥,洞口背寒风;古建筑中凡高台,楼阁,宫殿,庙宇,园林的选址,均考虑到地质,地貌,地下水等问题.人们常说的"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地质,地貌,气候,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判断,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风水学"在阳宅的应用,剔除其封建糟粕外,确实有其科学合理的部分.(四)地质地貌条件控制与自然景观演化的促进在地质营力的作用下,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作为自然景观当然也不例外,都有其各自的演化过程与规律.那些"摇摆石","一线天", "万笏朝天"等自然景观,都是岩石风化过程中一定时期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化作用的加深,这种自然景观就会随之毁坏与消失.而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垦利县,黄河水流所搬运泥沙日以继夜的堆积,滩涂面积不断扩大,滩涂上芦苇丛生,候鸟集聚,已初步开发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旅游地.(五)地质地貌条件能增加美感,强化意境在自然景观的构成中,地质地貌作为风景的骨架和载体而存在,而植被,水文,气象等要素往往起到附加修饰的作用.地质地貌要素一般体量大,视觉敏感性高,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所形成的旅游空间和景观构图,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据研究,在海岸型,湖川型,山岳型等自然风景类型中,地质地貌条件对风景质量具有较高的贡献率.独特的地质地貌往往可形成优良的自然景观,并体现风景的总体特征.如西岳华山的"险".峨眉山以"巍峨奇秀"著称,"叠叠雄峦,高插云天,奇峰挺拔"的地貌特点加以翠绿植被决定了这一特征的形成.清代学者魏源描述我国五岳的总特征为:"恒山如行,岱山如座,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南岳独如飞",这实际上是从大尺度地貌形态上对五岳特征进行的概括.冰川侵蚀地貌一般分布于冰川上游,即雪线以上位置,形态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蚀地貌.冰川沉积包括3类:冰川冰沉积,冰川冰与冰水共同作用形成的冰川接触沉积,以及冰河、冰湖或冰海形成的冰水沉积。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及应用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及应用

开发策略与措施
保护性开发:在保护地文景观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确保其可持续性和生态平衡
多元化开发:结合地文景观的特点,开发多种旅游项目,如探险、科考、观光等
科技化开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地文景观的观赏性和体验性,如虚拟现实、增 强现实等技术
市场化开发:通过市场调研和营销策略,提高地文景观的知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吸引力,吸引更多 游客前来旅游
旅游方式绿色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旅游将更加注重绿色化,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可以通 过推广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服务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旅游将更加智能化,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可以通过提供智 能化的旅游服务,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形成机制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地表形态的变化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人类活动:人类生产、生活对地形的改造 和影响 演化过程 演化过程
中期稳定阶段:气候变化和生物作用逐渐 稳定地表形态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现代应用阶段: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添加副标题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及应用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的分布与分布规律
02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 源的概述
04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过 程
05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 源的应用与开发
06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7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的前景展望与未来趋 势预测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保护现状

遵义市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保护建议

遵义市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保护建议

遵义市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保护建议引言遵义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在遵义市具有丰富的特征,包括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

本文章将就遵义市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保护建议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希望能够为遵义市的旅游业发展和地域文化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特征1. 自然地理景观遵义市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多变,山川起伏。

著名的自然景点有百里杜鹃、红石林、九龙洞等,这些景点以其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游客。

遵义市拥有丰富的地下溶洞资源,如舟溶溶洞、黑虎洞溶洞等,这些溶洞以其奇特的地质构造和多样的地下景观成为旅游观光胜地。

2. 人文历史景观作为贵州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拥有丰富的人文遗产资源。

长征纪念馆、茅台镇、英雄烈士陵园等景点见证了我国革命历史的光辉,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寻访革命遗迹。

遵义市还有许多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景观,如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村落和节庆活动,让游客领略到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之美。

二、开发保护建议1. 科学规划开发遵义市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景点和旅游线路。

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在景区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停车场、厕所、餐饮和住宿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 弘扬地域文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充分体现遵义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当地传统手工艺品、民俗表演等文化项目的挖掘和保护。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推广当地特色美食等方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地域文化。

4. 创新营销手段在旅游资源推广和营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评台,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要加强与旅行社、景区合作,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遵义市旅游观光。

旅游资源开发第三章重点——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第三章重点——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第一章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14客)1、地文景观:地球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于地球的岩石圈而形成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称2、地质作用:按照其能量来源可分为两种:内营力作用和外营力作用内营力作用:(1)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水平挤压)(2)岩浆运动:侵入岩、喷出岩、温泉以及矿泉水(3)变质作用:变质岩(4)地震外营力作用:(1)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分化以及生物分化(2)剥蚀作用:风化侵蚀以及流水侵蚀(3)搬运作用(4)沉积作用(5)成岩作用3、地文景观对旅游活动的影响:(1)决定旅游活动开展的难易程度:地文景观是地理空间的物质基础(地质、地貌条件构成了旅游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2)造就重要的构景要素: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云南路南的石林——“天下第一奇观”(喀斯特地貌景观)、西岳华山、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四川自贡的恐龙博物馆、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河谷类地貌景观:长江三峡、巫山大宁河小三峡(3)体现旅游地的总体特征及观赏效果:西岳华山:“险”四川峨眉山:“巍峨奇秀”五岳的总特征“恒山如行,岱山如座,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南岳独如飞”4、地文景观的旅游功能(1)审美功能:形态美和色彩美形态美:雄、奇、险、幽、旷色彩美:以山色叫绝的丹霞山(2)科普教育功能(3)探险运动与康体健身运动功能(4)文化旅游功能:我国的山川名胜,往往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使得山地成为宗教文化的聚集地。

武当山和华山:道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和河南嵩山:佛教名山泰山:自然崇拜、祭祀的场所5、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1)地质过程形迹:断层景观旅游资源、节理与褶皱景观旅游资源、地层剖面旅游资源、生物化石旅游资源(2)山体、石体与峡谷(3)蚀余地貌景观(4)自然灾变遗迹景观(5)沙石地地貌景观(6)岛礁(7)洞穴地貌。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及鉴赏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及鉴赏

02
CHAPTER
地文景观的构成要素
地质地貌
• 总结词:地质地貌是地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岩石、土壤和地形等元 素展现出自然之美。
• 详细描述:地质地貌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各种地质作用,如地壳运动、 风化侵蚀等。这些作用形成了壮丽的山脉、峡谷、溶洞等景观,为旅游者提供 了丰富的自然奇观。
天象景观
01 总结词
天象景观是地文景观中最为宏 大和神秘的要素,它以天文现 象和气象现象为主要特征。
02
详细描述
天象景观包括星空、日出、日 落、极光等自然现象,这些现 象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 以及太阳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天象景观以其神秘的天文现 象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 多旅游者。
03
总结词
04
在观赏天象景观时,应注意其天 文和气象现象的形成原理,以及 它们所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观和人 文景观。
详细描述
例如,在远离城市光害的地区, 可以观赏到清晰璀璨的星空;在 高纬度地区则可以观赏到壮丽的 极光现象。这些天象景观不仅具 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还对研究天 文学和气象学具有重要意义。
03
CHAPTER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及鉴赏
目录
CONTENTS
•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概述 • 地文景观的构成要素 • 地文景观的鉴赏方法 • 地文景观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 地文景观鉴赏案例分析
01
CHAPTER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地文景观是指地球内外部力量作用下 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山岳、峡谷、 岩溶、风蚀等形态。
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他们对 地文景观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 系。
思考与领悟
01
分析地文景观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和规律,理解 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痕迹。

第三讲 中国旅游资源之地文景观类

第三讲  中国旅游资源之地文景观类

80
43
44
ACC 峰

45
46


漏斗(小寨天坑)位于距奉节县城91千米的荆竹乡小寨村。 大约是北纬30°44‘23“,东经109°29’附近。 “天坑”是 当地人对喀斯特漏斗的俗称,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 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 直径522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漏斗”。 是构成地球第四纪演化史的重要例证,更是长江三峡成因的 “活化石”,属当今世界洞穴奇观之一。 47
48
49
50
51
海岸地貌
注:海岸地带受风浪、沿岸海水流动、潮汐 和生物、气候、入海河流等因素的作用,在 地壳构造运动及岩性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地 貌,称为海岸地貌) 亚龙湾、大东海、石梅湾、月亮湾

52
53
54
55
56
冰川地貌

四川贡嘎山、甘肃祁连山、新疆阿尔泰山的 喀纳斯冰川湖(——注:冰川地貌主要是由 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前者有 冰斗、角峰、刃脊、冰川槽谷、峡湾、羊背 石等冰蚀地貌形态;后者有冰碛丘陵、鼓丘 和冰砾扇等冰碛地貌形态)
21
玄武岩

玄武岩是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 玄武岩一般为黑色,风化后可带黄 玄武岩含钙、铁、镁较多的基性岩浆


22
1、以岩性分类


②沉积岩(——注:沉积岩又称“水成岩”,可分 为石灰岩、砂页岩、砾岩等类型) 石灰岩地貌:石芽、石林、地下河、地下瀑布(— —注:是由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在地表水、地下水 对岩石的化学作用、机械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地 貌。) 红色砂砾岩地貌:广东仁化丹霞山(——注:亦称 丹霞地貌,是由一系列硬度较小、易受风化的红色 砂砾岩,在风化剥落、流水侵蚀、重力崩塌等作用 下,所形成的丹崖赤壁及有关地貌形态。)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决定旅游活动的难易程度
1)地貌条件决定旅游项目的选择和兴建 2)地质地貌影响旅游开发条件和可进入性 3)地质地貌变化带来不利因素,如泥石流、崩塌等
❖造就重要的构景要素
构成旅游景区的主景;起到烘托作用
❖体现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特征和观赏效果
风景的骨架和载体 地质地貌影响人文景观的形成 地质地貌是陆上活动型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质地貌还可作为突出的科考型旅游资源
4、搬运作用
❖ 岩石经风化和剥蚀后,其产物大部分被流水、海 浪、冰川、风等搬运,迁移到其他地方的作用, 则称搬运作用。
5、沉积作用
❖ 被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当场所后,因条件变化(如 流速、风速降低、冰川融化等)而发生沉淀、堆 积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ì
我国大陆的地形
¡ì
3、地文景观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 岩溶地貌 ⊙ 石英砂岩地貌 ⊙ 雅丹地貌 ⊙ 冰川地貌
¡ì
2、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成因
❖ 内营力(内力),来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 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压力等内部能量, 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 态发生变化等各种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 水平、垂直),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硅酸盐),变 质作用(变质岩)和地震(快速断裂或错动).
第二章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 我国质量监督检疫总局2003年2月24日发布的分类
标准(GB/T 18972-2003)
❖3个层次: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
其中主类8个、亚类31个、基本类型155个。
❖ 八大主类:
1、地壳运动 ❖ 地壳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垂直运动和水平运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指地球自然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系列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景观、水系景观、植被景观、动物景观、人文景观等。

这些资源通过旅游开发和利用,能够提供给游客观赏、学习、娱乐、休闲等多种需求的服务和产品,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分为两类:一是天然景观旅游资源,例如美丽的山峰、壮观的峡谷、奇特的岩石、丰富的野生动物等。

二是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例如世界文化遗产、历史遗址、传统文化村落、民俗表演等。

这些景观旅游资源反映了地球多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富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吸引客人前来旅游的重要原因。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注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比较大,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的问题,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质、地貌与旅游
•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 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等,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场所。
• 为什么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貌,这是由于地球的内、 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地 表形态等发生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 用。产生地质作用的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来自地球 外部的自然力(外力)产生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力地质 作用。来自地球内部自然力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 作用。
1、地貌的变化,引起气温、降水的变化,从而
形成不同的气候景观。 2、地貌通过影响气候而影响生物,从而形成不
同的生物景观。 3、地貌可影响地表水,形成不同的水景分布体
系。
㈢ 地貌本 身就是引人入 胜的风景资 源——形态独 特,具有极高 观赏价值的风 景地貌,本身 极具吸引力。 如:
黄山
桂林山水
畏、奋发向上的鼓舞,领略到冰雪世界晶莹、 玉洁、朴实、纯真和奇特的美感。
高大的雪峰
阿尔卑斯山
冰雪美人—四姑娘山
贡嘎山
美丽的雪景
海螺沟的温泉
海螺沟的冰川
2、利用现状;
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 气稀薄,一般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 地外,目前主要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 游胜地。
二、地貌旅游资源分类原则:
1、根据地貌旅游资源的成因条件和美学特色。
2、根据地貌的形态、形成过程和物质组成特征 及其在构成风景中的功能。
三、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
1、按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态分类:
山岳旅游资源、平原旅游资源、高原旅游资
源、盆地旅游资源等。

第一节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分类
包括山岳景观旅游资源、峡谷景观旅游资源、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火山景观旅游资源、岩溶景观旅游资源、海岸与海岛旅游资源 等。
形成条件及过程
形成条件
地球内、外营力共同作用,包括内力 作用(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和 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搬运、沉 积等)。
形成过程
地球岩石圈在各种内外力作用下,经 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 各种地貌形态和地文景观。
洞穴气候研究
洞穴内的气候相对稳定,是研究气候 变化和微环境的重要场所。
水文地质研究
溶洞内的地下河、地下湖等水体是研 究地下水循环和水资源的重要对象。
05
地貌旅游资源
沙漠与戈壁滩
沙漠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 芜地区。我国著名沙漠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 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
趵突泉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济南72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泉水 清澈透明,味道甘美。
03
庐山瀑布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
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
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海岸与海岛
海南岛
中国第二大岛,拥有美丽的海滩和独特的热带风光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戈壁滩
戈壁滩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方,戈壁滩常起风,那风格外凶猛。戈壁滩主要为 砾石戈壁、石英砂岩戈壁与白垩土戈壁。我国著名的戈壁滩有:内蒙古额济纳 旗的戈壁滩、新疆哈密与甘肃河西走廊之间的戈壁滩等。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 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极地动物
生活在极地地区的特有动物,如北极熊、企鹅、 雪狐等,是极地旅游的重要吸引物。
3
极地微生物
生存在极地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资源,具有独特 的生物活性和适应性,是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的 重要对象。
THANKS
感谢观看
集中性
一些特殊的地貌类型和自然景观往往集中在某些特定区域,形成独特的地文景观集群。例 如,我国的丹霞地貌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而黄土高原则集中了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
02
山地景观旅游资源
雄伟壮观的山峰
高海拔山峰
以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等为代表 ,海拔超过5000米,甚至达到8848 米的珠穆朗玛峰,具有极高的观赏和 探险价值。
景优美动人。
丹霞地貌
如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等,以 红色砂砾岩为主,经过长期风化剥 蚀和流水侵蚀形成赤壁丹崖,景色 瑰丽。
火山地貌
如黑龙江五大连池、云南腾冲火山 群等,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奇特地貌 ,包括火山口、熔岩台地、火山锥 等景观。
山地植被与动物资源
山地植被
野生动物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
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类型呈现 垂直地带性分布,从山脚的常 绿阔叶林到山顶的高山草甸或 冰雪带,植被丰富多样。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汇报人:XX
• 地文景观概述 • 山地景观旅游资源 • 水域景观旅游资源 • 海岸与岛屿景观旅游资源 • 岩溶景观旅游资源 • 冰川与冻土景观旅游资源
01
地文景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地文景观是指地球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于地球岩石圈而形成的各种自然地理面 貌和景象的总称。
分类
地文景观包括山岳、峡谷、熔岩、岩溶、冰川、火山、海蚀、岛屿等特殊地貌 、典型地质现象和地貌类型;江河、湖海、溪潭、瀑布、泉源等水文地理现象 和风景河流、湖泊、海洋、冰雪等。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 2、其分为正岩、东岩、 西岩三大洞。
视频欣赏
请点击以上
空白
第15页,共22页。
四、岩溶地貌
♪ (二)古佛岩
♪ (三)宝晶宫(欣赏视频)

其拥有全国最大的溶洞倒影,素有
“岭南第一洞”的美誉。钟乳石千姿百态,
有着“洞中洞、楼上楼、河上河”的特色,
具有极高的地质价值和考古价值。
♪ (四)七星岩(又名星湖)
第7页,共22页。
第8页,共22页。
同学们,你知道丹
霞地貌是怎样形成 的吗?
第9页,共22页。
基岩海岸
沙岸海 滩地带
生物海岸
三、海岸地貌
最适宜开展“三S”工程
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第10页,共22页。
基岩海岸
沙岩海岸
第11页,共22页。
第12花峰 ♪ 莲花峰是潮汕久负盛名的胜迹,为广东
省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三)垂虹洞(又称连环洞)
♪ 垂虹洞被称为“天下第一花岗岩奇洞”
第21页,共22页。
莲 花 峰
第22页,共22页。
四、岩溶地貌

溶 地
(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
所产生的化学作用过程(溶蚀和沉淀)和机械作用
过程中(重力崩塌、堆积等)共同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

的广
旅东
阳春凌霄岩、乐昌古佛岩、英德宝晶宫、
游代 胜表
肇庆七星岩、云浮潘龙洞、怀集燕岩等。
地性
第14页,共22页。
(一)凌霄岩
♪ 1、其是广东省颁布的 首批风景名胜区之一, 被誉为“南国第一洞 府”。

(欣赏视频)
第16页,共2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2)空间性
时间比例关系的确定 —旅速游缓。交通时间1小时,需游览1小时, 如参 加远距离景区旅游景洪、九寨等,此种关系如何处 理? 现代交通概念的转换 —将距离概念转变为时间概念—企业作为; —将交通时间转换为游览时间—个人作为 。
20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 西安翠华山
历史名山翠华山,地处陕西省秦岭北麓长安县境内, 面积32km2,距西安市20km,主峰海拔2604m,是牛背 梁国家羚牛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也是终南山国家森林 公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和一级开发区。1993年被陕西 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荣列“西安旅 游十景”之一。2001年3月翠华山又被国土资源部首批 批准为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
1
中国三维地形图
2
§2 地文景观的旅游功能
1.审美
形态:雄奇险峻、幽旷之美 色彩:丹霞、黑色沙漠
2.科普教育 3.探险运动与康体健身 4.文化旅游
3
§3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1.地质过程行迹
断层 节理与褶皱 地层剖面 生物化石
4
5
2.山体、石体与峡谷
山地 五岳:东西南北中 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道教名山:武当山、青城山、崂山、罗浮山 其他:黄山、庐山、武陵源、丹霞山 凸峰 造型石体 峡谷
35
三、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保护为前提,合理有效地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以人的心理特点和旅游活动行为特征为依据,划分景 观游赏空间,合理组织旅游活动; 以突出乡土特色、经济和方便的原则,合理布局和规 划旅游服务设施; 以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分期逐步实现规划。
36
(二)保护系统规划 根据景观资源评价及其地域分异特征,划分 五类保护区: (1)丹霞山风景名胜保护特区:特区内的景观应予 特别的保护和修复。除规划所建风景建筑外,不 应再扩建任何旅游服务设施。时机成熟时应将现 存的有损别传寺周围环境的旅社、餐厅、小卖部 等迁至山外; (2)一级景观保护区:除规划所建的登山道和景观 台外,不应增添其他人工设施。禁止开采山石及 其他破坏风景整体效果的生产建设项目。必要的 服务设施可利用山腰的岩洞设置;
38
(三)游赏系统规划 根据本区景观资源特点和旅游活动行为特征, 从各景点性质、功能统一、便于管理和建设的实际 情况出发,拟定出丹霞风景名胜区的游赏系统。 (四)旅游服务系统规划 根据中心地原理和现实旅游活动行为特征,从 保护景观资源、方便游人和旅游业经济效益三方面 出发,制定出丹霞风景区名胜区旅游服务地三级系 统。一级服务地为丹霞旅游镇;二级服务地有丹霞 山脚、夏富村、白泥坌村、周田乡麻坑;三级服务 地有别传寺、望郎归、棺材寨、东坑水库露营区、 燕岩、巴寨、金龟岩。
37
(3)二级景观保护区:本区应保护和恢复自然植被、营 造风景林为主。严格控制伐木、樵采等生产活动; (4)三级景观保护区:它是维护丹霞风景区景观美的整 体性和开展民俗旅游必不可失的一部分资源。应对居 民建筑加以规划指导,协调当地工农业生产与风景区 保护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5)水源保护区:应加强管理监督、防止污染。
21
翠 华 山 旅 游 图
22
翠华山
23
翠华山天池
24
翠 华 山 九 天 瀑 布
25
翠 华 山 巨 鳄 抬 头
26
翠 华 山 凝 视
27
翠 华 山 崩 裂 缝
28
翠 华 山 翳 芳 湲 生 态 休 闲 度 假 区
29
案例二
韶关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规划
30
韶关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粤北仁化县与曲江县 的接壤处,其范围包括丹霞盆地总体,面积约350k㎡。 盆地中部因出露有始新统一渐新统红色砂砾岩、粗砂 岩的丹霞群地层而发育了典型的丹霞地貌,峰石奇异、 景观独特。这部分面积约为180k㎡,构成景区的核心。 核心区外围分布有上白垩纪紫色砂页岩、砂砾岩的南 雄群地层所形成的和缓丘陵及不太典型的丹霞地貌, 构成了风景区的外围保护带。
第三章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1 地文景观类旅动、变质作用与地震 例如造山运动:珠峰新高度—8844.43米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 用和成岩作用
2.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决定旅游活动的难易程度 造就重要的构景要素 体现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特征和观赏效果
6
泰山远眺
7
8
6.岛礁
岛屿 礁
9
普吉岛
10
白菜岛
11
福建平潭
• 平潭县旅游资源个性鲜明,奇特度大,生态环境优越,旅
游环境容量大,专题旅游内容多,特色旅游功能强,符合 国际“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的旅游发展新趋势, 有强大的供给能力和比较充分的客源优势,是一个发展潜 力巨大的旅游宝库。 海蚀地貌甲天下 海滨沙滩冠全国 半洋石帆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石,专家称之为“世界 垄断性旅游资源”
17
(2)异质性(Heterogeneity)
我国西北草原的旅游……
欧洲大陆的旅游…… 探险旅游…… 狩猎……
18
2.产品设计
(1)时间性
整体产品的消费时间—一日游、多日游等; 具体产品的消费时间—通过增加内涵延长游览时间。 如山地15分钟行程需要有新景致或称兴奋点,是山地 型景观产品设计的要务。
34
(三)旅游活动行为特点分析(略) (四)开发条件与开发潜力评价 丹霞盆地交通条件较好,外地游客可通过京广铁路、 公路干线,以韶关市为集散地。韶关—广州铁路为210km, 且有空中航运联系。丹霞山可作为本区旅游客集散地。风 景区专线可与周仁公路段(105国道一段)、韶赣公路相连。 丹霞盆地不仅有180k㎡范围可供游览,同时有20km长 的锦江流过,丰富的风景资源可满足游客的多方面需求, 适于开展风景观赏、登山野营、水上漂流娱乐、体验民俗 风情等活动。 可以看出丹霞风景名胜区的开发潜力巨大,加之该区 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年又成为世界地质 公园,无疑对该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有利的。
• • •
12
13
海蚀地貌甲天下
14
号称中国垄断性景 点--“石牌洋”
15
7.洞穴
带地下河的溶洞 落水洞与竖井 天生桥 重力堆积洞
16
地文景观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理论与方法概述
1.产品属性 (1)同质性(Homogeneity)
同样的产品追求不同的区域特色 自然特色与人文特色的融合
40
(六)规划的分期实施方案(略)
(七)建议成立统一管理机构,以利规划实施。
41
鸣沙山
42
43
将军戈壁
44
45
46
雅丹地貌
47
48
49
50
51
52
丹霞风景名胜区结构有四个层次,即接待服务措 施层次、重点开发层次、风光总特征层次以及地质和 古人类史层次。其中有三个重点最具有吸引力,分别 是丹霞四绝(丹霞山、韶石山、大石山、金鸡岭)、 南宗祖庭、武江九泷十八滩漂流。
31
一、风景资源基础:自然与人文景观 二、旅游开发评价 (一)景观资源综合评价 (1)科学价值。丹霞地貌是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一种特殊地 貌类型。丹霞盆地是丹霞地貌发育典型、类型齐全而且规 模较大、分布集中的地区,也是丹霞地貌研究与命名最早 的地区,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 (2)历史文化价值。丹霞盆地位于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 汇处,历史悠久。现存的"鲶鱼转"新石器文化遗址、历史 庵寺和民俗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3)景观美学价值。 (4)环境生态价值。丹霞盆地未受到工矿业及大规模森林采 伐影响,生态系统面貌完整。
32
33
(二)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自1980年以来,先后投资共达1000万元,开发景 点81个,并建了880㎡以上的接待服务设施。从境外 游客和收入比例看,在国内山地风景名胜区中是名列 前茅的。 但到目前为止,整个丹霞盆地风景资源只有以丹 霞山为中心的约20k㎡范围得到开发利用和保护,尚 有下列问题需解决:一是旅游活动范围小、游程短、 内容单一,大量风景旅游资源尚未充分利用;二是登 山道路仅有一条,峰顶观日出面积狭小;三是进门处 和别传寺一带建筑空间饱和,进门处园林建设粗放。
39
(五)旅游活动组织规划 景区游客旅游活动行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下去, 即游客以一日游分几次游完,或多日游一次游完,但每个景区 仍属于一日游性质。基于这种认识,风景区内各景区旅游活动 组织应以一日游为出发点,做到各具特色,以取得好的效益。 (1)丹霞山景区:本区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其旅游活动主 要以观光、考察、宗教朝拜等为主。 (2)韶石山景区:本区具有舜帝遗迹及三十六奇石以及"鲶鱼转" 文化遗址、金龟岩寺庙等风景资源,旅游活动亦以观赏为主。 (3)大石山景区:本区丹霞地貌发育典型,类型多样,极富山林 野趣,可开展登山、野营等旅游活动,对青少年尤具吸引力。 (4)锦江景区:位于上述景区结合部,可开展橡皮艇沿江漂流娱 乐观光活动,兼备各景区间内部通道作用。夏富村还是开办民 俗旅游的好去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