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老师信息
法大历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

法大历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标题:法大历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他们的教学成就与思想启示导语:在每一所高等学府里,教师是知识传授和学术引导的重要角色。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都曾受益于这些才华横溢的教师们的教育和启发。
他们以他们的学识和热情塑造了整整一代法学学子,深受广大本科生的爱戴和崇敬。
本文将评选出历届中国法学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并探讨他们的教学成就和思想启示。
1. 张教授:审判学教育的先驱张教授在法学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影响力。
他提倡实践教学,在课堂中引入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辩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理论并培养实践技能。
他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贡献了审判学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 李教授:国际法的权威学者李教授是中国法学界的权威学者,尤其擅长国际法研究。
他的教学风格深入浅出,使复杂的国际法理论变得易于理解。
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法的争议和案例研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的思想启示为学生把握国际法发展趋势和适应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3. 王教授:法律伦理与法治思维的引领者王教授在法律伦理和法治思维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他的课堂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解释为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伦理和法治思维的本质及其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
他的个人观点重视法律职业道德和责任,对学生培养法治精神和道德勇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 赵教授:法律经济学的开拓者赵教授是法律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他致力于将法学与经济学融合,并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法律问题。
他的教学方法富有启发性,通过经济学原理解析法律规制对社会效益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他的个人观点认为,法学应该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5. 黄教授:司法制度改革的倡导者黄教授一直关注司法制度改革和司法独立问题。
他研究中国的司法体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并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研究和讨论。
授予博士学位名单20110618 -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阿伦特行动理论的问题图景--以《人的境况》为中 廖申白 心
第 1 页,共 45 页
北京师范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名单(20110618)
序号 15 分会名称 哲学与社会学 院系所 年级 姓名 专业 伦理学 专业 代码 010105 学科 门类 哲学 论文题目 导师 分会表决结果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10/11,10票同意,0 票反对,0票弃权,通 过 校会表决结果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30票同意,0票反 对,0票弃权,通过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2007 陈玮 不能自制作为问题:亚里士多德论欲望的本质与伦 廖申白 理生活的可能性 罗尔斯差别原则的证明: 主要基于福利经济学的视 廖申白 角 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观探析 宣兆凯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建设新时代法治强国——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袁老师袁您好浴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遥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曳提出袁要加强品德修养教育袁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遥在您看来袁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少年儿童的法治教育钥袁治杰:国家这几年开始全面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并决定“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为了贯彻执行这一方略,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在这之前国家仅仅是通过普法宣传的方式推广法治观念,从未将法治教育上升到国民教育的高度,现在这样做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政治因素。
改革开放之前法治的缺失造成了一系列恶果。
为了纠正这些错误,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全面恢复法治秩序。
这个过程持续了40年。
通过这些年的法治建设,我国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做到了有法可依,这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条件,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意识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过去这些年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都给国家治理提出了挑战。
全面依法治国正是应对国家治理的主要方案。
其二是社会因素。
我国虽然已经在各领域都制定了规范,从法律、行政法规到部门规章等,但是这些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当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遵守。
国民法治意识的缺失表现在方方面面,如因为排队争议持刀捅人的、因为售票争议掐死乘客的、因为迟到逼停高铁的。
这些事件都是因为国民欠缺法治意识。
其三,经济发展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编者按:2019年6月23日袁中共中央尧国务院发布的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曳袁提出要加强品德修养教育袁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遥可见袁国家对于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遥为探求新时代中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尧方式和发展趋势袁本刊对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尧博士生导师袁治杰进行了专访遥袁治杰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袁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副主任袁全国首套儿童法治教育绘本叶正义岛曳合作作者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建设新时代法治强国———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副主任袁治杰采访、整理/马金祥宋秋英采访整理:马金祥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档案馆助理研究员曰宋秋英袁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矫正教育系副教授基金项目:2019年度共青团中央野青少年发展研究冶项目重大课题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工作指南冶渊编号院19ZL012冤经济的急剧发展使得社会关系变得异常复杂,依靠“人治”的方式已经无力应对日趋复杂的社会关系。
北京师范在职法学博士

北京师范在职法学博士
王小军,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在职学生,拥有丰富的学术经历。
一、个人背景
1、教育背景
王小军,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除博士学
位外,他还拥有硕士学位和本科学位。
2、工作经历
王小军从事了多年的法律服务工作,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服务范
围涉及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劳动法、家庭法等多个专业领域。
他曾
参与多起大型知识产权和公司诉讼案件,并取得良好成绩。
3、学习经历
王小军博士也是一位学习能力强的学者。
他参加了各种学术会议,在
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获得了多项课题研究成果。
二、科研成果
1、学术成果
王小军博士在知识产权、公司法和家庭法等多个领域的诉讼研究方面
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他的学术论文包括“商标实质审查技术研究”、“公
司议价权分析”等,在学术界具有较高评价。
2、发明专利
王小军博士在多个领域获得发明专利,其中包括高效节省能源的控制方法和设备,高效即热即用热水器等。
三、荣誉和成就
1、学术奖项
王小军博士荣获了国家级学术奖项,并多次获得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精英班学生”等荣誉。
2、行业奖项
王小军博士多次担任法律服务行业的带头人,在多次服务案件中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获得了各大企业的大奖。
赵秉志:法律学人要关注现实

赵秉志:法律学人要关注现实■人物名片赵秉志教授系我国著名中年刑法学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常务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首届第一位刑法学博士,在老一辈刑法学家的培养和关怀下,近年来迅速成长为我国新一代刑法学界的领军人物。
赵秉志教授1987年至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期间曾长期担任法律系副主任和法学院副院长,并先后协助和主持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国家重点学科刑法学科点的工作,尤其是于1999年创建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并自1999年至2005年连续两届担任该基地主任。
2005年8月,为谋求学术事业更大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以及促进中国刑事法学走向世界,赵秉志教授与数位同事一起到百年名校北京师范大学创建了我国首家独立的、实体性、综合性的刑事法学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并担任院长。
2006年4月,担任法学院院长。
作为一名刑法学学者,赵秉志教授长期耕耘在刑法学教学研究第一线,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中国区际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并兼及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等领域。
从事刑法学教学研究二十多年来,他曾出版个人专著和文集17部,主编刑法学教材十余部,主编、合著专业书籍三百余本,合译专业书籍8本,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文章五百余篇,可谓成果丰硕,而且其中不少论著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是否关注重大现实法治问题,乃是衡量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良知的重要标志;关于重大现实法治问题的研究,尤其应当注意提倡集体攻关,营造社会氛围■民意要适当考虑,但绝不能盲从,更不能以民意公投来决定是否废止死刑。
以死刑“平民愤”不啻是对民众原始报复本能的放纵■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即使被告人被鉴定有精神病,如果其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同样应当负刑事责任,只不过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随州案”谈司法精神鉴定记者:熊振林,湖北随州的一个普通农民。
北师大著名教授名单

北师大著名教授名单
北师大的教授们是全国最优秀的高校师生之一,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那么,在北师大众多的著名教授中有哪些?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张宏伟教授是北师大历史学系主任,也是中国当代历史学家、清史研究专家。
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吴起研究杰出贡献奖”。
他的《清代社会史研究》和《清史研究》等著作为清史学研究的两本重要著作,被学界誉为学术古典,并被多家高校用作教材。
其次,廖宗吾教授是北师大数学和信息科学学院的前院长,他是国际著名的数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获得“国家杰出科技工作者”称号,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及“苏州大学杰出成就奖”等多项殊荣。
他长期从事概率统计、图论和网络计算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再者,李明意教授是北师大文学院的现任院长,也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
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奠基者”,也是现代文学史教科书的作者。
他的主要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新时期文论研究》两本书,被学界誉为文论古典,深刻揭示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的社会文化现象。
最后,郭传宝教授是北师大哲学系的前任系主任,也是“中国思想家”。
他担任历史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被誉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传奇人物”,被中国新闻出版联合会评为“中国近代史学重要贡献人
物”。
他曾出版多部著作,其中有《中国历史思想》、《西方思想史研究》和《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等,都得到学界的公认。
北师大有很多优秀的著名教授,以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他们的学术成果及其对教育行业的贡献,使得北师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成为了中国最高学府之一。
中国法学院校师资

有道是“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无非是龙争虎斗”,开书!话说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之下的高等教育,早已告别了此前时代中那种各大高校之间相安无事、礼敬有加,学校、学人面对世事流俗心无所动、意有所安、仙游世外、随性发展的理想状态,而不论你情愿与否,都被或迟、或早、或情愿、或被迫地卷入到那种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弱肉强食、此兴彼亡,大规则套小规则,明规则隐暗规则的激烈竞争的现实之下。
具体到国内的各大法学院、校,要么在无视这种形势之下被别人裂土分疆、瓜分豆剖而渐渐地由强变弱,要么向别人攻城略地、尽下城池而慢慢地自弱转强!欲知一所院校莫测命运的翻转浮沉、经营光景的兴衰荣辱、办学实力的强弱利钝,莫如观其在校教师的行止去留、嬉笑怒骂,毕竟一校名声显达、实力强劲其根本在大师而非大楼,何为一流名校,盖因有一流名师存焉,是以教师实力实为一校强弱之晴雨表。
在这场波及全国、于今未止、攸关校运、惠泽学生的惨烈战争中,几多名校因为处措失当而纷纷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而又有几多名校征战功成、凯歌得奏。
限于本文所谈学科门类,此处仅以人文学科,且主要是法学人才争夺战为主,来讲述相关高校间在“大师”方面的博弈情况。
若要想真切、中肯地评价法大在这场人才鏊战中的成败得失,就必须先看一下其他昔日法学强势院校在这场征战中的诸种表现:北大作为与清华并肩的学界泰山北斗,上得国家政策、资财倾侧,下得社会大众仰慕、资助,加之百年字号、金字招牌,营谋日久、经验丰富,本可据此雄资裕如而战,不说其可以从容招贤纳士、广揽庞收,总可保疆卫土、片瓦不丢吧!然而倘若我们细细分析这个“学界双峰有其一”的顶级学府在此次战役中的表现,却只能说它屡屡遭袭、苦苦迎战,最终成果不过差强人意罢了!何出此言,有例为证:一是可称之为学界大牌、院之柱石的贺卫方先生两次险些为人挖走。
第一次“老鹤”欲离北大之事发生在1998年,当时与北大比邻而居的清华大学法学院正值初建,为了尽快完成其开疆拓土、搭台建殿的前期准备工作,不惜动用权位、金钱、名望等等各种因素,针对国内各大法学院校栋梁之才频频偷袭且屡屡得手,到了后来其“贼胆”越来越大,竟然不顾“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先贤古训,而将手脚伸向了邻家的府库欲得其宝,好在北大学子发现及时、封堵得力,一封令人动容的挽留信使得贺卫方续留北大,而使清华法学院此次偷袭未成,大败而归;第二次卫方出走事件发生在据此“清华挖墙行动”十年之后的2008年,这次是拿到了台商1亿元人民币,号称要实行“教授治校”、重建“东吴法学”的浙江大学对北大发起的新一次进攻。
北京大学法学院最牛教授名单

北京大学法学院最牛教授名单
1.劳国富:学士,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法学学会社会法专业委员会会长;
2.胡文俊: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家法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法学著作学者;
3.卢建勋:博士,原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现北京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法学会法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4.刘洪英: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哲学家,中国人协会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5.刘迅涵: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城市思政法研究院教授,入选国家学术委员会;
6.曹树栋: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宪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
7.袁弘: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大法学当代法律思维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入选北大英才榜百人;
8.冯学智: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府部门法学普及教育家,中国政治科学学会政治学专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9.张庆祝: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者,中国政法大学宗教法课程改革委员会秘书长等。
北师大法学考研师资概况之张红

北师大法学考研师资概况之张红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个人简历:张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诉讼法学、国家赔偿法学。
参与编写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曾参加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
代表作一览:一、著作类1.《司法赔偿研究》(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2.《科技资源共享立法问题研究》(专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3.《中国行政法学20年研究报告》(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4.《完善国家赔偿立法基本问题研究》(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5.《外国及港澳台行政诉讼制度》(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6.《行政诉讼原理》(合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3月初版二、论文类1.《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的完善》,载《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2.《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评估与前瞻》,载《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3.《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之关系及其处理》,载《政法论坛》2009年第2期4.《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立法构想》,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1期5.《专利权无效行政诉讼中行政、民事关系的交叉与处理》,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6期6.《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陷及其完善》,载《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7.《英美两国应急预案制度及其借鉴意义》,载《中国应急管理》2008年第3期8.《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不予立项行为的法律救济》,载《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1期9.《韩国国家赔偿制度及其借鉴意义》,载《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4期10.《论财产权损害的国家赔偿标准》,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1.《美国刑事赔偿制度论要》,载《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12.《立法的民主化及法律监督》,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3.《论行政争议》,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于风政

于风政
[2008-12-17]
于风政,男,1956年9月生,山东临朐县人,法学博士,本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2年参军,长期在军队机关和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工作。
1987年至1990年在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2年至199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5年毕业留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部长,研究生管理处处长、研究生院副,法律与政治研究所副教授,2002年晋升为法律与政治研究所教授,2003年获得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现兼任北京大学珠海分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法律与行政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治、当代中国公共政策。
代表性学术著作:
《党的政治领导》,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5月。
《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改造——1949-195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主编《党建改革研究丛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5月。
《中国共产党通志》副主编,《政治志》、《组织志》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招生方向: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贺丹(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

谢谢观看
教学奖励
其他奖励
1.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多媒体大赛网络课程三等奖(法学院一等奖) 2.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多媒体大赛网络课程三等奖(法学院一等奖) 3.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法学院三等奖 4.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法学院二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 5.2014年11月,《国际金融法网络课程》在“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高教文科组优秀奖 6.2015年,公司法(双语)网络课程在北京师范大学多媒体大赛中获网络课程优秀奖 7.2015年北师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8.2017年,公司法网络课程在北京师范大学多媒体大赛中获网络课程三等奖 9.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通鼎青年教师奖(本科教学奖)
《企业拯救导向下债权破产止息规则的检讨》,《法学》,2017年第5期。 《互联网经济发展与破产法变革趋势》,《法学杂志》,2016年第2期。 《上市公司重整与公司集团破产问题》,《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2期;收入《破产法论坛》第七辑(法律 出版社2012年版)。 《企业海外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风险及其法律对策》,《法学论坛》2012年第2期。 《论虚假破产罪中的“实施虚假破产”》,《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10期。 《欧盟金融机构复原与处置法律框架评述》,《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第8期。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差异性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第3期。 《有争议破产债权的确认—兼论我国新企业破产法的完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被收入 《破产法论坛》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欧盟破产程序规则》(译),《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1期。 《破产实体合并司法裁判标准反思——一个比较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14年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专业考研导师信息

【2013年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学员共有9人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 5人考入法律硕士(法学)历年复试分数线2013年复试分数线2012年复试分数线【育明教育】法律硕士考研复习专家推荐用书(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2)《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分析》(人大出版社出版,主编:教育部考试中心)(3)《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指南》(以下简称联考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总主编:曾宪义)(4)法律硕士复习练习配套必备一、《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配套练习》二、《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标准化题库》三、《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历年真题》(5)育明教育法律硕士独家内部考研精编资料及押题卷出题人,阅卷人加盟策划汇编,打造法硕最专业最精准的考研辅导资料[案情]8被告人刘某,男,36岁,某乡办酒承包人;被告人黄某,男,32岁,该酒厂销售主管。
被告人刘某和黄某为牟取暴利,共谋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出售。
一日,刘、黄买回工业酒精500克勾兑成“白酒”,骗工厂临时工喝下,见没有问题,遂大胆作案。
9月17日——30日,二人以制作燃料、经销化学产品为名,先后4次从某门市部购回工业酒精4830千克,随意勾兑成15吨散装“白酒”,以每千克8元至10元的价格在某县农村大量批发、零售,销售金额达12万元人民币,并造成大范围饮用甲醇中毒。
其中,致4人死亡,7人双目失明,7人轻伤,1人轻微伤。
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尚未售出的假酒迅速进行了封存,才未造成更大的伤亡损失。
经卫生防疫部门鉴定,假酒的甲醇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达229——333倍。
[问题](1)刘某和黄某的行为应如何论处?(2)假如在本案中,刘、黄二人勾兑的白酒还未进行销售即被查封该如何处理?(3)假如刘某和黄某用饮用自来水和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剂勾兑“白酒”,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事实上也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而刘某和黄某销售该批“白酒”后,非法获利近5万余元,则二人的行为如何定性?(4)假如刘某和黄某将勾兑好的白酒,贴上“五粮液”的商标,冒充五粮液销售牟取暴利,且造成了上述案例中的人身伤亡后果,如何论处?[参考答案](1)刘某和黄某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历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历届十杰青年法学家第一届(1995年)王利明:1960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著作有《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物权法研究》等。
公丕祥:1955年生,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论述》、《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中国的法制现代化》等,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赵秉志:195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犯罪主体论》、《刑法改革问题研究》等,编有《中国刑法实用》、《刑法新教程》等。
曹建明:1955年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首席大检察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
主要著作有《国际产品专利概论》、《国际经济法新编》,发表论文二百三十余篇。
范健:1957年生,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德国商法》、《反倾销法研究》、《法理学》等,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
胡建淼:1957年生,国家行政学院法律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版专著、教材74部,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黄进:1958年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国际冲突法研究》、《中国国际私法》等,发表论文九十余篇。
夏勇:1961年生,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保密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民权哲学》、《法治源流———东方与西方》等。
沈木珠:1955年生,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国际经济法要论》、《论商法比较研究》等,发表论文一百三十余篇。
顾培东:1956年生,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洗钱罪的成立应当以上游犯罪人实际控制犯罪所得为前提

2023年第11期•经济刑法洗钱罪的成立应当以上游犯罪人实际控制犯罪所得为前提*张 磊(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洗钱罪是对上游犯罪的犯罪所得进行漂白的行为,具有和上游犯罪完全不同的性质。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来公布的两批洗钱罪典型案例中,关于洗钱罪与上游犯罪关系的表述实质上都坚持以上游犯罪人实际控制犯罪所得为洗钱罪成立的前提,这为准确认定洗钱罪和上游犯罪之间的罪数形态奠定基础。
对于上游犯罪人实际控制犯罪所得之前所实施的类似洗钱的行为,或者使用洗钱的方式接收犯罪所得的行为,应当作为上游犯罪的组成部分认定为上游犯罪。
行为人实际控制犯罪所得之后实施的洗钱行为,应当与上游犯罪数罪并罚。
上游犯罪人对于犯罪所得的实际控制既可以由行为人直接进行,也可能通过其他人进行。
对于受贿人委托行贿人代为保管受贿财物的情况要具体分析对财物实际控制的时间点。
关键词:洗钱罪;上游犯罪;犯罪所得;想象竞合中图分类号:DF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512(2023)11-0073-13一、问题的提出:自洗钱入罪及其带来的挑战随着科技、网络和经济的发展,洗钱的行为方式日益变化。
洗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升级为非传统性安全中的突出问题,具有自己的独立属性,〔1〕成为维护整体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此背景下,为了应对洗钱行为方式的变化,并响应《关于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体制机制的意见》的战略性要求,〔3〕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修正案(十一)》)对于洗钱罪再次修改,将自洗钱入罪,给理论界和实务界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对于洗钱罪和上游犯罪之间界限和罪数形态的认定问题,特别是在上游犯罪行为和下游洗钱行为是同一行为的情况下,或者上游犯罪行为人通过洗钱的行为方作者简介:张磊,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师大法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北师大法学就业情况怎么样?本文系统介绍北师大法学就业情况,考研难度,北师大法学专业方向,北师大法学考研参考书,北师大法学考研分数线等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师大法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法学考研机构!一、北师大法学就业怎么样?北师大本身的学术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出国机会也不少,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社会认可,自然就业没有问题。
近些年,法学硕士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
各个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具有法学背景的人才加盟。
北师大的学生则大多数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工作。
二、北师大法学跨考难度大不大,考上的多不多?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相对于其他院校北师大法学难度不大,虽然北师大的法学院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现在刑法在全国前三,刑科院很强。
法学考研一般都是法学本科学生考,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二本三本的我考生,都考的不错,每年有很多学生被录取,考研主要是看你努力及复习辅导是否正确。
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北师大法学考研是否公平?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初试分高的一般就能保证录取,而且被录取的考生也是来自于各类院校,本校的学生并不多。
而且通过我们辅导成功考上北师大法学研究生的众多考生都是通过自己努力,采取正确方法从而实现自己梦想。
同时,我们团队成员身边的同学毫无意外也都是初试成绩优异,表现优异的同学。
从这些情况来看,北师大法学考研还是比较公平的。
四、北师大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北师大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1.法学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10法学综合三(宪法、民法总论、刑法总论)④947法理学2.刑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7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基础、宪法、刑事诉讼法)④916刑法学3.民商法学民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15法学综合五(宪法、法理学基础、民事诉讼法)④948民商法学(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15法学综合五(宪法、法理学基础、民事诉讼法)④939知识产权法4.诉讼法学民事讼诉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22法学综合四(宪法、法理学基础、民法总论)④949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8法学综合二(法理学基础、宪法、刑法)④917刑事诉讼法学5.经济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15法学综合五(宪法、法理学基础、民事诉讼法)④922经济法学(财税法、金融法、反不正当竞争法)6.国际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22法学综合四(宪法、法理学基础、民法总论)④950国际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冲突法)、国际经济法)以上专业方向每一项还包括具体研究方向划分,由于篇幅限制就不一一列举。
北京师范大学冷罗生、刘荣军、熊跃敏、徐胜萍民事诉讼法学考博专业课真题分数线报录比

北京师范大学冷罗生、刘荣军、熊跃敏、徐胜萍民事诉讼法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一、专业的设置民事诉讼法学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老师在这一领域浸淫多年,很有造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
这一个方向属于诉讼法学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由于每位老师每一年只带一个博士生,在这里提供各位考生,要想报考这个方向,很有必要跟老师提前沟通。
二、考试的科目民事诉讼法学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或1103日语②2089中国民事诉讼法③3145比较民事诉讼法三、导师介绍冷罗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与环境资源法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荣军: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日本一桥大学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熊跃敏: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徐胜萍: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拒绝校园霸凌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de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de,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月一零日晚间至三月一一日凌晨,警方对三名嫌疑人进行询问,但三人均表示不再见到过受害人.
事发经过
三月一一日凌晨,受害人父亲王先生在补办受害人手机卡后重新登录受害人微信账号,并发现受害人曾进行过微信转账.将该信息告知警方后,警方再次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同日,邯郸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发布公开寻人启事,其内容称三月一零日下午一点多,小光去找同学玩,随后被一名年龄相仿但不是同学de人带走.警方第二次盘问过程中,在监控视频和转账记录de证据下,有犯罪嫌疑人推翻先前口供并交代案发经过,透露埋尸地点.随后,受害人家属收到了肥乡区公安局de立案告知书,案由为“故意杀人”.警方在得知埋尸地点后于当日开始遗体挖掘工作,并在当地北营村南de废弃蔬菜大棚内,掘出受害人遗体,受害人舅舅参与了遗体辨认.
也许每次小力霸凌别人de时候,在他自己de内心,也在一遍遍上演着被父母冷落甚至遗忘,得不到关爱和温暖de过往,他用暴力这种原始de粗暴de语言,诉说他曾经经历过de刻骨铭心而又无法言说de伤痛.
电影《少年de你》中,表面上看,魏莱是不折不扣de“好学生”、“别人家de孩子”,外表甜美、言行优雅、成绩优异,家里摆满了各种奖杯证书.而对同学施暴de魏莱,又是如何de暴戾自私、骄横跋扈,十足de“恶魔”.
LOGO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老师信息
————————————————————————————————作者: ————————————————————————————————日期:
邢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等。
黄振中,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环境与动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MCIArb021151),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具有国际商务师资格和全国企业法律顾问资格。
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商法、刑法、律师学等。
汤树梅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兼任中国国
际法学会理事、北京市国际法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法和外国民商法。
张桂红江苏阜宁人,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998—1999年度瑞士比较法研究所、世界贸易组织、德国萨尔大学访问学者。
2001—2002年度美国乔治城大学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
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
中国国际法协会理事、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理事。
宋英辉,河北省人,1957年5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河北省师范学院,获哲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于该校获得诉讼法学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执行主任,兼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室主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事诉讼法研究所所长、刑事诉讼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法制日报》社专家顾问,国家检察官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天津商学院等兼职教授。
1995年获“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中国法学会终评委员会),1997年入选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获全国首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专著奖、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独立完成和参与撰写的著作、译著30部,发表学术论文70
余篇。
熊跃敏 ,辽宁盘锦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后,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专业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与司法制度。
自2001年以来,先后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著有和参撰《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研究》《民事诉讼制度改造论》《民事诉讼法专论》《诉讼费用制度研究》等学术著作及教材十余部;曾主持或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
以上课题九项。
获第一届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青年优秀学术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7年);两度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2006年)。
肖松,重庆人,1973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北
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非职业会员。
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2006年至今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在读博士。
1998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讲授课程:经济法、财政税收法、票据法、会计法、法和经济学。
发表论文数篇。
研究领域:经济法、公司治理、法和经济学。
胡俊宏,生于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意大利罗马第三
大学TULLIO ASCARELLI 国际经济与法律博士生院毕业,法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欧盟法、经济法、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者保护研究。
林艳琴,福建古田人,教授,法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
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为俄罗斯国立管理大学商法学院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民商事权利、企业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
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我国私有企业法律地位研究》等,在《政
法论坛》、《比较法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过省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
宋刚,博士,民商法学,籍贯四川。
2005年8月至今,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崔文星河北徐水人,副教授,法学博士,专业研究领域为民商法、物权法、债权法等,参著著作2部,发表论文3篇。
代表性论著:“对附随义务的界定”(《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1)、“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区分原则”(《河北法学》2006.2)、“土地承包经营权现状评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等。
韩赤风,1958年8月生,辽宁沈阳市人。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法(知识产权法方向)博士生导师、民商事法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
2005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
长期从事司法及法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知识产权法、竞争法、国际技术转让法、欧盟经济法、德国工业产权法律保护与著作权法、德国民商法以及比较民商法。
沈鹏,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