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中性点接地为什么是1个
发电机中心点接地变压器的作用

为什么要装设发电机中性点接地变压器1.高电阻接地,可以限制接地电流,还可以适当减少接地过电压,但是没有必要弄一个很大的高电阻直接接到发电机中性点与大地之间.而是弄一个小电阻,再弄一台接地变压器,接地变压器的原边接中性点与地之间,副边接上一个小电阻即可,根据公式,一次侧呈现的阻抗等于二次侧电阻乘以变压器变比的平方,所以有接地变压器,可以用一个小电阻来发挥一个高电阻的作用.2.发电机接地的时候,中性点对地有电压,这个电压等于就加在了接地变压器的原边,那么副边自然能感应出一个电压,这个电压可以做为发电机接地保护的判据,即可以用接地变压器抽取零序电压.我本来的意思时,高阻接地方式,比中性点不接地的过电压要小,但相比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话,短路电流小了,所以是一个折中的方法.这里短路电流小是相对与直接接地方式来说的.楼上师傅批评的是,如果相对与自然电容电流来讲,中性点经高电阻构成了回路,电阻再高也有了回路,所以肯定比中性点不接地时接地电流要大了,但是为了限制过电压,也只能这样.总之,过电压和过电流总是相互矛盾的.但也许限制过电压和限制过电流都是相对与中性点不接地的时候来说的,也就是相对与自然电容电流,小弟受教了,谢谢师傅!~经sutsosth师傅的批评,反省一下自己不大严谨的毛病, 阅读了相关专著,作个总结:对于各种接地方式的接地短路电流和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大小,一目了然,和大家分享.,.自己也学习了,..常用中性点接地方式: 不接地直接接地经高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时短路电流: 较小最大较大最小(同脱谐度有关)接地弧光过电压: 最大最小较小较大(但过电压概率不高)关于PT开口三角电压对于中性点接地的110kv和220kv的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开口三角的电压是100v,虽然电压都仍为相电压但开口三角的pt变比是110kv/1.732(根3,根号不好打)/100/3;所以发生单相接地是100v;对于10kv和6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他的开口三角pt变比是10kv/1.732/100/1.732,所以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电压也是100v。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类及特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类及特点一、我国城乡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概况(1)建国初期,我国各大城市电网开始改造简化电压等级,将遗留下来的3kV、6kV配电网相继升压至10kV,解放前我国城市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直接接地和低电阻接地方式都存在过,上海10kV电缆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电缆接地、经电抗接地3种方式并存运行至今,北京地区10kV系统中性点低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接地,上海35kV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和低电阻接地2种方式并存至今。
但是,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我国10,66kV系统中性点,逐步改造为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方式,这种情况在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中规定得很明确。
(2)8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10kV配电网中,电缆线路增多,电容电流相继增大,而且运行方式经常变化,消弧线圈调整存在困难,当电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间一长,往往发展相短路。
从1987年开始,广州区庄变电站为了满足较低绝缘水平10kV电缆线路的成为两要求,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接着在近20个变电站推广采用了低电阻接地方式,随后深圳、珠海和北京的一些小区,以及苏州工业园20kV配电网采用了低电阻接地,90年代上海35kV配电网也全面采用电阻接地方式。
(3)90年代对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SDJ7-79)进行了修订,并已颁布执行,在新规程中,有关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修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原规程中规定3,10kV配电网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30A时才要求安装消弧线圈,新的规程将电容电流降低为大于10A时,要求装消弧线圈。
2 ?根据国内已有的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运行经验,对6,35kV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时,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作为一种可选用的方案列入了新规程。
3 ?对于6kV和10kV配电系统以及厂用电系统,单相接地电流较小时,将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也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案,列入了新规程。
电力系统接地讲解知识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有三种方式:有效接地系统(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包含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接地系统(含小电阻、中电阻和高电阻)大电流接地系统用于110kV及以上系统及。
该系统在单相接地时,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基本不变,系统过电压较低,对110kV及以上系统抑制过电压有利,但此时接地电流很大,运行设备很难长时间通过此电流,接地相对地电压很低,甚至为零,系统电压严重不平衡,许多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必须及时切除接地点。
大电流接地系统要求部分主变的中性点接地,避免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过大。
这些主变必须有一个三角形接线的绕组,以构成零序通路,降低零序阻抗。
主变的零序阻抗一般为正序阻抗的1/3,线路的零序阻抗一般为正序阻抗的3倍。
作为220kV枢纽变电站的主变必须并列运行。
其中一台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和110kV侧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其他主变中性点通过间隙接地。
好处是110kV侧零序阻抗稳定,有利于该110kV系统零序定值的计算和整定,零序过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变化很小,容易保持其阶梯特性;未220kV系统提供稳定的零序电源,保持220kV系统零序保护的方向性和稳定性。
主变220kV侧中性点和110kV侧中性点均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作为220kV负荷变电站的主变必须分列运行。
此时所有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必须通过间隙接地,110kV侧中性点全部接地运行。
所有主变不能相220kV系统提供零序电流,110kV 侧零序阻抗稳定。
主变220kV侧中性点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作为链式接线的220kV变电站,其220kV侧母线并列运行并有两个电源。
虽然主变分列运行,但必须有一台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他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通过间隙接地。
110kV侧中性点必须全部直接接地。
主变220kV侧中性点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目前运行的110kV变电站全部主变均分裂运行,其电源侧母线为单电源。
110KV电网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

110KV电网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摘要: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本文概述了目前电网的几种接地方式,分析了多个变压器时主变110kV侧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提出了主变接地方式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引言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它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短路电流大小、过电压大小及绝缘配合、保护配置、系统稳定、通信干扰等关系密切。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电网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发生接地故障时,尤其是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的故障电流较大,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升高,这种系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零序电压和接地电流的分布及大小主要取决于系统中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的分布。
在电网发生的故障中,接地故障占80%以上。
因此,合理的选择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快速的切除故障,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1 中性点接地方式介绍1.1 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就是将中性点直接与大地连接。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单相接地电流非常大,甚至会超过三相短路,任何故障将会引起断路器跳闸。
我国的110kV及以上变电站变压器多采用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方式,对于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的工频电压升高低于1.4 倍相电压;断路器响应时间短,跳开故障线路及时,设备承受过电压的时间相对较短,可降低设备的绝缘水平,从而使降低电网的造价。
但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缺点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大,要迅速切除故障部分,使供电可靠性降低。
1.2 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又称小电流系统。
该方式不需附加设备,投资较省,适用于农村10kV 架空线路长的供电网络。
它的另一个优点是发生单相短路时,单相接地电流很小,对邻近通信线路、信号系统的干扰小,一般此时保护只动作于信号而不动作于跳闸,供电线路可以继续运行,但电网长期一相接地运行,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绝缘点被击穿,而引起两相接地短路,最终将严重损毁电气设备。
关于某变电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概述

关于某变电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概述摘要: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配电网设计、规划和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技术课题。
它对电力系统许多方面都有影响,不仅涉及到电网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而且对通讯干扰、人身安全有重要影响。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考虑电网结构、系统运行情况、线路的设备状况和周围自然环境等因素,还必须考虑人身安全、通信的干扰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本文依托此现状就某新建变电站35千伏配电装置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进行简要分析。
0背景根据某地电网规划,35千伏电网将逐渐退出电网,未来不新建35千伏变电站,投运的110千伏变电站和220千伏变电站将无35千伏电压等级。
但为某地北部大部分乡镇供电的35千伏变电站扔将运行十年或更久,目前为乡镇提供35千伏电源的上级变电站目前仅有两座,其站内主变长期保持重载,大负荷方式下一旦出现线路或设备故障就有可能导致某地北部大面积停电。
为暂时缓解供电压力,提高35千伏电网转供能力,同时优化35千伏网架结构,需要部分新建变电站在建设初期考虑35千伏电压等级配电设备,远期拆除。
因规划均以高压电缆通过城市综合管廊联络出线,而35千伏电网以架空线为主,此现状导致未来新建35千伏出线存在电缆线路+架空线路并存的情况。
1.1国内外现状综述对于中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观点及运行经验。
因此,世界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中的不同城市中,中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都不尽相同,主要根据各自中压配电网的运行经验和传统来确定。
1.1.1 国外发展现状(1)前苏联及东欧前苏联规定在下列情况下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6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30A;1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20A;15~2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5A;35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0A。
如果单相接地电流超过上述各值,则需采用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2)西欧地区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消弧线圈的国家,白1916年发明消弧线圈、1917年在Pleidelshein电厂首次投运,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这种系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一般110kv及以上的系统采用大电流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短路电流比负荷电流小很多,这种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一般66kv及以下系统常采用这种系统 1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电力电网小接地系统大部分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而单相接地保护的变化已从传统接地保护发展到无人值守变电所配合综合自动化装置的接地保护、接地选线装置等,其保护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1) 系统接地绝缘监视装置:绝缘监视装置是利用零序电压的有无来实现对不接地系统的监视。
将变电所母线电压互感器其中一个绕组接成星形,利用电压表监视各相对地电压,另一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接入过电压继电器,反应接地故障时出现的零序电压。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开口三角形出现零序电压,过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接地信号。
该保护只能实现监测出接地故障,并能通过三只电压表判别出接地的相别,但不能判别出是哪条线路的接地。
要想判断故障线路,必须经拉线路试验,必将增加了对用户的停电次数。
且若发生两条线路以上接地故障时,将更难判别。
装置可能会因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熔断器的接触不良、直流的接地、回路的接触不良而误发或拒发接地信号。
(2) 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是利用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比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大的特点来实现选择性的保护,如DD-11接地电流继电器和南自厂的RCS-955系列保护。
该保护一般安装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线路上,且出线较多的电网中更能保证它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但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线路接线复杂,单相接地电容的大小、装置的误差、定值的误差、电缆的导电外皮等的漏电流等影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二次反映不一定比非故障线路大,易发生误判断、误动。
(3) 零序功率保护:零序功率方向保护是利用非故障线路与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相差180°来实现有选择性的保护。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优缺点的分析

接地变压器的作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6kV、10kV、35kV电网中一般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电网中主变压器配电电压侧一般为三角形接法,没有可供接地电阻的中性点。
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三角形仍然保持对称,对用户继续工作影响不大,并且电容电流比较小(小于10A)时,一些瞬时性接地故障能够自行消失,这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随着电力事业日益的壮大和发展,这中简单的方式已不在满足现在的需求,现在城市电网中电缆电路的增多,电容电流越来越大(超过10A),此时接地电弧不能可靠熄灭,就会产生以下后果;1),单相接地电弧发生间歇性的熄灭与重燃,会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其幅值可达4U(U为正常相电压峰值)或者更高,持续时间长,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危害,在绝缘薄弱处形成击穿;造成重大损失.2),由于持续电弧造成空气的离解,破坏了周围空气的绝缘,容易发生相间短路;3),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容易烧坏电压互感器并引起避雷器的损坏甚至可能使避雷器爆炸;这些后果将严重威胁电网设备的绝缘,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为了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为系统提供足够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使接地保护可靠动作,需人为建立一个中性点,以便在中性点接入接地电阻.为了解决这样的办法。
接地变压器(简称接地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接地变就是人为制造了一个中性点接地电阻,它的接地电阻一般很小(一般要求小于5欧).另外接地变有电磁特性,对正序、负序电流呈高阻抗,绕组中只流过很小的励磁电流.由于每个铁心柱上两段绕组绕向相反,同心柱上两绕组流过相等的零序电流呈现低阻抗,零序电流在绕组上的压降很小。
也既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在绕组中将流过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
该绕组对正序和负序电流呈现高阻抗,而对零序电流来说,由于在同一相的两绕组反极性串联,其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相互抵消,因此呈低阻抗。
接地变的工作状态,由于很多接地变只提供中性点接地小电阻,而不需带负载。
揭秘!为什么10kV架空输电线路不架设避雷线?

揭秘!为什么10kV架空输电线路不架设避雷线?在城市的天空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纵横交错的输电线路,它们承载着我们的电力需求,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
在这些输电线路中,高压线路往往配备有避雷线,但你有没有发现,10kV的架空输电线路却很少见到避雷线的身影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疑问的谜底。
01 技术层面(1)绝缘水平低: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绝缘水平相对较低。
避雷线安装后,雷电电压可能无法降低到线路绝缘能承受的水平。
(2)电杆自然接地作用目前10kV线路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电杆的自然接地可以起到一定的避雷线作用。
这种自然接地方式能够分散雷电电流,降低雷击对线路的影响。
(3)中性点接地方式:10kV电网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单相电网接地后,其他两相不跳闸。
这种接地方式使得雷电直击一条相线时不易形成跳闸,降低了雷击对线路运行的影响。
(4)雷电绕击现象:在高压线路上,雷电可能绕过避雷线直接击打输电线路,称为雷电绕击。
由于10kV线路的电压等级较低,雷电绕击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避雷线的设置需求不大。
02 经济成本(1)避雷线成本避雷线的成本较高,特别是在拥有大量变电站和线路的城市系统中,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成本将非常巨大。
一个变电站10kV出线少说十几二十条,一个城市上百个变电站,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成本将显著增加。
(2)安装和维护费用避雷线的安装和维护需要额外的费用,包括施工、巡检和维修等。
这些费用将增加电网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03 雷击风险始(1)雷击可能性小:10kV线路供电的重要性较低,杆位不高,且往往被城市建筑和野生树木遮挡,使得雷击的可能性较小。
(2)线路耐受能力强:10kV线路对雷电造成的瞬态影响耐受能力较强,大多数情况下雷电不直击就不会出现大的影响。
此外,非雷电直击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自动重合闸、杆塔接地等措施降低、较少影响,并不会对供电造成较大的影响。
04 其他防雷措施虽然10kV架空输电线路不架设避雷线,但电力部门仍然会采取一系列其他有效的防雷措施来保障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以及城市电网改造的大规模进行,面临着如何选择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安全问题。
电网中性点接地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问题,既涉及到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也涉及电网的经济性,中性点接地方式之家影响到系统电压水平,继电保护方式,系统的可靠运行。
如何正确选择接地方式,关系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设备的安全性。
基于此,本文对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快,在220kV和更高电压等级的电网系统中,变压器是生产电力的主要设备,具有中性点的绝缘水平比三相端部出线电压等级低的特点。
但在一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接地短路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变压器的中性点绝缘。
因此,如何对大型变压器实施中性点保护已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优缺点1.1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优缺点对于电源中性点接地系统,如果发生某单相接地,另两相电压不变,这样会使整个系统的绝缘水平降低,此外,单相接地还会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动作,从而提高保护的可靠性;电源中性点接地系统的缺点是单相短路电流很大,且还能造成系统不稳定和干扰通讯线路等,因此,要选择容量较大的开关和电气设备等。
1.2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缺点对于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由于限制了单相接地电流,所以,通讯的干扰较小,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是,当一相接地时,另两相对地电压升高1倍,易使绝缘薄弱地方击穿,进而造成两相接地短路。
2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又称大接地电流系统,其优点是一相接地时其它两相电压不升高,不存在间歇电弧造成的过电压危险。
因此,可选择额定电压低的避雷器作为系统大气过电压的保护,可降低系统的绝缘水平。
(完整word版)中性点接地方式(一)

中性点接地方式(一)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问题,既涉及到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也涉及电网的经济性。
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到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系统过电压水平、过电压保护元件的选择、继电保护方式、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通讯干扰等。
我国的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一般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由于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的工频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
4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相对较低;继电保护装置能迅速断开故障线路,设备承受过电压的时间很短,这样就可以使电网中设备的绝缘水平降低,从而使电网的造价降低。
在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
前两种合称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或小电流接地系统,后一种中性点直接接地称为中性点有效接地,或大电流接地.1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3—63kV系统大多数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
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如C相单相接地,那么完好的A、B 两相对地电压都由原来的相电压升高到线电压,即升高为原对地电压的√3倍,C相接地的电容电流为正常运行时每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未受到影响,因为线路的线电压无论相位和量值均未发生变化,因此三相用电设备仍然照常运行。
但电力部门只允许运行2小时,因为一旦另一相又发生接地故障时,就形成两相接地短路,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可能损坏线路设备.2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有一种情况比较危险,即在单相接地时,如果接地电流较大,将出现断续电弧,这可使线路发生电压谐振现象,在线路上形成一个R-L-C的串联谐振电路,从而使线路上出现危险的过电压(可达相电压的2.5-3倍),导致线路上绝缘薄弱地点的绝缘击穿。
关于地铁主变电站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实际是指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不接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特别是对发生故障后的系统运行,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在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时,必须考虑许多因素。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有中性点直接接地、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三大类。
其中经电阻接地又分经高电阻接地、中电阻接地和低电阻接地三种。
中性点直接接地、经中电阻接地和经低电阻接地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高电阻接地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将出现大的短路电流,故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又称为大接地电流电网。
大接地电流电网不允许接地运行,发生接地时,保护动作跳闸。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力系统的每一相对地都有电容,分布在输电线路全线上和电气设备中。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一相接地时,电力系统相间电压并没有改变,因而相间电容所引起的电容电流也不改变。
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时,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至√3倍,所以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各种设备的对地绝缘应按线电压设计,才能承受一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的升高影响,同时增加电网建设费用。
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时,接在相间电压上的用电设备的供电并未遭到破坏,可以继续运行,但是长期接地状态运行是不允许的,因为一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绝缘薄弱点很可能被击穿,而引起两相接地短路。
所以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需加设监察装置。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接地的电容电流较大时,在接地处引起电弧很难熄灭,在接地点还有可能出现间隙电弧,及周期性熄灭和重燃。
由于电网是电感和电容的振荡回路,间隙电弧很容易引起过电压,导致另一相对地击穿,从而引起两相接地短路。
过电压会对设备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威胁,且对接地型电压互感器产生磁饱和,引起铁磁谐振,以致造成电压互感器烧毁。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当一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系统允许值时,可以通过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法来解决。
探讨变电站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一点接地

《÷塑篓屈探讨变电站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一点接地黄宁字(广西og力-r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脯耍】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对变电站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一点接地方案进行了阐述分析。
二次回路若没有接地点,则接在互感器一次侧的高压电压将通过互感器一、二次线圈问的分布电容和二次回路的对地电密丝成分压,将高压电压引入二次回路。
互感器二次回路如果有了接地点。
则二次回路对地电容将为零,从而达到了保证安全的目的。
日蝴]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一点疆她在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上,必须只能通过一点接于接地网。
因为—个变电所的接地网并非实际的等电位面,因而在不同点会出现电位差。
当大的接地电流注入电网时,各点问可能有较大的电位差。
如l果—个电连通的回路在变电所的不同点同时接地,地网上的电位差将窜入这个连通的回路,有时还造成不应有的分流。
在有的情况下,可能将这个在一次系统中不存在的电压引入继电保护的检测回路中,使测量电压数据不正确,波形畸变,导致阻抗元件和方向元件的不正确动作。
1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特性为防a L,N.3,身和设备造成危害与测量的精度无关的接地称为设备的保安性接地。
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接地点应属于这一类。
为了使电流或电压互感器能正确地将一次的大电流或高电压正确的传变为二次的小电流或小电压,互感器必须至少配置一、二次2个绕组,一、二次绕组之间用有足够的绝缘强度的绝缘材料将两个系统电气隔离,仅通过磁的联系和不同匝数比实现正确的传变。
但在制造时,2个绕组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分布电容。
另外,互感器的二次—般也要通过电缆接相关的二次设备,互感器的二次电缆和所接的二次设备对地之间也存在分布电容。
虽然这一分布电容量值很小,正常时不影响一、二次的传变关系,而在某种情况下则是非常危险的。
如当互感器二次不‘接地时,一次系统的高电压将通过这2种分布电容耦合到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造成危害。
电力系中性点各种接地方式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1 引言三相交流电网中性点与大地间电气连接的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它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电磁环境)及接地装置等问题有密切关系。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防止系统事故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因而是电力系统实现安全和经济运行的技术基础。
2 概念和术语1)“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绝缘”我国常用中性点不接地这一术语,在有的国际场合称为“中心点绝缘”,后者容易使人误解为中性点零序阻抗是无限大。
而通常所讲的中性点不接地,实际上是经过集中于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等值电容(绝缘状态欠佳时还有泄漏电阻)接地的。
其零序阻抗多为一有限值,而且不一定是常数。
如在工频零序电压作用下,零序阻抗可能呈现较大的数值,而在3次或更高次谐波的零序电压作用下,零序容抗锐减,高次谐波电流骤增。
显然,中性点绝缘的概念对这一现象就解释不通了。
2)“中性点有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这一术语对电力设备(如变压器)而言,含义是清晰的,它指该设备的中性点经过零阻抗接地。
但对整个电力系统其含义是不确切的,容易造成误解。
因为在高压电力系统,总有部分变压器的中性点不接地运行。
甚至在全接地的超高压电力系统中,仍然存在着有的变压器中性点经低电抗接地的情况。
IEEE32标准规定:当系统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之比不大于3,而且零序电阻对正序电抗之比不大于1是,该电力系统为中性点有效接地。
3)“中性谐振接地”和“中性经消弧线圈接地”4)“中性非有效接地”3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划分小电流接地方式的特点是其单相故障接地电弧能够自行熄灭。
电力系统的中心点接地方式根据上述原则,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凡是需要断路器遮断单相接地故障者,属于大电流接地方式,凡是单相接地电弧能够瞬间自行熄灭者,属于小电流接地方式。
电气面试常见问题

电⽓⾯试常见问题电⽓⾯试常见问题 ⾯试是通过书⾯、⾯谈或线上交流(视频、电话)的形式来考察⼀个⼈的⼯作能⼒与综合素质,通过⾯试可以初步判断应聘者是否可以融⼊⾃⼰的团队,接下来就由⼩编带来电⽓⾯试常见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电⽓⾯试常见问题篇1 ⼀、什么是动⼒系统、电⼒系统、电⼒⽹? 通常把发电企业的动⼒设施、设备和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热能⽣产、输送、分配、使⽤的统⼀整体称为动⼒系统; 把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产、输送、分配、使⽤的统⼀整体称为电⼒系统; 把由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联系发电与⽤电的统⼀整体称为电⼒⽹。
⼆、现代电⽹有哪些特点? 1、由较强的超⾼压系统构成主⽹架。
2、各电⽹之间联系较强,电压等级相对简化。
3、具有⾜够的调峰、调频、调压容量,能够实现⾃动发电控制,有较⾼的供电可靠性。
4、具有相应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度⾃动化的监控系统和⾼度现代化的通信系统。
5、具有适应电⼒市场运营的技术⽀持系统,有利于合理利⽤能源。
三、区域电⽹互联的意义与作⽤是什么? 1、可以合理利⽤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电⼒⼯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可安装⼤容量、⾼效能⽕电机组、⽔电机组和核电机组,有利于降低造价,节约能源,加快电⼒建设速度。
3、可以利⽤时差、温差,错开⽤电⾼峰,利⽤各地区⽤电的⾮同时性进⾏负荷调整,减少备⽤容量和装机容量。
4、可以在各地区之间互供电⼒、互通有⽆、互为备⽤,可减少事故备⽤容量,增强抵御事故能⼒,提⾼电⽹安全⽔平和供电可靠性。
5、能承受较⼤的冲击负荷,有利于改善电能质量。
6、可以跨流域调节⽔电,并在更⼤范围内进⾏⽔⽕电经济调度,取得更⼤的经济效益。
四、电⽹⽆功补偿的原则是什么? 电⽹⽆功补偿的原则是电⽹⽆功补偿应基本上按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原则考虑,并应能随负荷或电压进⾏调整,保证系统各枢纽点的电压在正常和事故后均能满⾜规定的要求,避免经长距离线路或多级变压器传送⽆功功率。
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影响

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影响1 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即是将中性点直接接入大地。
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相接地时,就形成单相短路,其接地电流很大,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
这种大电流接地系统,不装设绝缘监察装置。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内过电压最低,而过电压是电网绝缘配合的基础,电网选用的绝缘水平高低,反映的是风险率不同,绝缘配合归根到底是个经济问题。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接地电流大,故对通讯系统的干扰影响也大。
当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走向时,由于耦合产生感应电压,对通讯造成干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点还会产生较大的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
此时,若工作人员误登杆或误碰带电导体,容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对此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正确配置继电保护及严格的安全措施,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
其办法是:①尽量使电杆接地电阻降至最小;②对电杆的拉线或附装在电杆上的接地引下线的裸露部分加护套;③倒闸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 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是中性点对地绝缘,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投资省。
适用于农村10kV架空线路为主的辐射形或树状形的供电网络。
该接地方式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其流过故障点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需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单相接地故障,迅速处理,以免故障发展为两相短路,而造成停电事故。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流很小,若是瞬时故障,一般能自动熄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故可带故障连续供电2h,从而获得排除故障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因其中性点是绝缘的,电网对地电容中储存的能量没有释放通路。
在发生弧光接地时,电弧的反复熄灭与重燃,也是向电容反复充电过程。
由于对地电容中的能量不能释放,造成电压升高,从而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或谐振过电压,其值可达很高的倍数,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1 变 电站 主 变 中性 点 接 地 分析
3 变 电 站主 变 中 性 点 直 接 接 地 方 式
为 提 高 变 电 站 主 变 运 行 可 靠 性 , 在 设 计 . 1 直接 接 地 方 式 阶段需要提 高对保 护措施的分析 ,且要求不会 3 对变 电站 以及 各设备运行效率产生影响 。一般 变 电站主变 中性 点选 择应 用 哪种接 地 方 可 以基于 限制 单相接 地短路电流分析 ,即在主 式,需要 对 电力系统运行 需求 ,并综合 高压技 变 中性 点设置 小电抗 , 促使系统零序 电抗增加 , 术 、 通 信 技 术 、 继 电保 护 以及 设 备制 造 等 进 行 减 小 单 相 接 地 短 路 电流 值 ,达 到 减 小 主 变 电流 综 合 分 析 。 主 变 压 器 中性 点直 接 接 地 系 统 , 可 值 的 目的 。 并 且 , 同 时 就 两 台 接 地 主 变 中性 点 以将其运行过程看作为一个具有 较低 固有零序 位 置 设 置 小 电 抗 , 能 够 对 单 相 接 地 短 路 电流 进 阻 抗 的 系 统 , 以及 数 值 适 当 的接 地 阻 抗 。 对 于 行有 效限制 。就以往经验来看 ,接入主变 中性 2 2 0 k V 变 电 站 来 说 ,其 主 变 中性 点接 地 方 式 的 点电抗值大 约为主 变零序 电抗值 的 1 / 3 ,且 系 选 择 , 要 求 中性 点 接 地 ,应 用 简 单 可 靠 的 零 序 统零 序电抗 值和正序电抗值 比值 固定 。想要最 继 电保 护 来 确 保 系 统稳 定 运 行 , 并 且 断 路 器 遮 大限度 对单相接地短路 电流进行有效 限制,就 断容量不收单相单路 电流 限制,以及单相接地 需要保 证中性点 电抗值超 出主变零序 电抗值 的 对通信质量产生 的影 响比较低 。中性点直接接 1 / 3 , 减 小 主 变 绕 组 内和 中性 点 电流 值 。 地 ,实 际 上 即 为 单 相 短 路 ,可 用 符 号 K 表 示 。 对于 2 2 0 k V变 电站 来 说,其 中性 点接 地 变 压 器 与 线 路 阻 抗 比较 小 , 单 项 短 路 电流 I 要 多选 择应用单变接地方式 ,这样 向一 台主变 设 远大于正常线路 负荷 电流 。单项短路后保护动 置小电抗 ,促使流入主变绕组 的电流 减小,无 作 ,线 路 熔 断或 者 断 路 器 跳 闸 ,便 可 切 除 短 路 需 采 取 任 何 措 施 便 可 以达 到继 电 器 的 保 护 。 但 故 障,保 证其 他部 分 恢复 到 正常运 行 状态 。 是 此 种 接 地 方 式 ,最 终 流 入 主 变 中性 点 电流 减 并且不会造成其他 两相对地 电压升高 ,仅需要 小 值 有 限 ,而 两 变 接 地 方 式 , 同 样 可 以达 到 减 按相 电压来 考虑 设定电网 内供用 电设备绝缘 即 小流入主变 中性点 电流值 目的,且减 小幅度较 可 ,设计难度更 小。 大,但是需要进行一定调 整才 可满足继 电器保 护。两种接地处理方式 具有一定差异 ,可 以根 3 . 2 接 地 方 式应 用 据 变 电站 实 际建 设 与运 行 需 求 来 选 择 ,保 证 可 根 据 专业 规范 具有 中性 线 的三相 系 统, 以满 足 电 网稳 定 运 行 。 为三 相四线制系统; 中性线与保护线共 同是用 2变电站主变 中性点接地 方式对 比 根 导 线 ,则 为 T N. C系 统 ; 中 性 线 与 保 护 线 完 全 分 开 ,备 用 一 根 导 线 , 为 T N. S系 统 ; 中 性 线与保 护线前段共 同使用 ,后段部分或者 全